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赵顼并不甘心,说不定等到日后大宋情况好转一点,他就会旧事重提,吕惠卿没有被清算就是明证之一。

“陛下的确有些心急了,以咱们大宋的情况,最好是在几年内都不要对辽国这样的强敌出手,否则危险实在太大了!”这时坐在房间里的徐元也开口道,他前段时间刚从吕宋回来,与大宋结盟的那两个土国收到武器后,立刻对留克王国展开进攻,经过将近一年的交战,现在留克王国只剩下国都还没有被攻克,但却已经被两国的大军包围,灭亡之日不远了,徐元呆在吕宋也没什么事,于是就回来了。

“不行,咱们不能这么干等着!”赵颜这时忽然站起来道,以他对赵顼的了解,只要他执拗的性子一上来,无论是遇到再大的阻力也要去做,比如之前的变法,以及现在这次攻打辽国的事,赵顼肯定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他必须做一些准备,到时万一大宋战败,他也绝对不能让辽国顺势南侵!

第六百六十七章扩张水师

“杀杀杀~”广州港一侧的水师大营中,一队水师士卒正在紧张的操练,手中的长刀在教官的号令下一次次劈下,若是有人不认真,旁边的教官立刻就会劈头盖脸的一顿鞭子,无论是什么时候,士兵都是被打出来的。

徐元陪着赵颜来到这片军营,一边走一边向他介绍道:“三弟,这里是今年的新兵营,一共招收了三万人,现在全都在这里进行陆上操练,等到操练到一定程度,就会让他们上船进行水战操练。”

“才三万人,是不是有点少啊?”赵颜听到这里皱起眉头道,之前大宋水师加在一起共有十万人,只是这十万水师有强有弱,赵颜来到沿海后大力整顿,淘汰了一批老弱,结果只剩下八万人左右,可是现在随着吕宋和占城等地的占领,使得赵颜感觉手中的兵力薄弱,于是就奏请赵顼扩张水师,对此赵顼也同意了。

听到赵颜竟然嫌三万人太少,徐元却不由得苦笑一声道:“三弟你就知足吧,现在招兵可不容易,一般人只要有其它的办法,谁也不会选择吃兵粮,再加上我们对水师士卒的要求较高,所以现在能够招满三万人已经十分不错了。”

赵颜听到徐元的话也不禁沉默了起来,大宋武将的地位低下,军中的士卒更是不被人尊重,好男不当兵正是从这个年代传下去的,虽然这些年他一直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但这种社会共识一旦形成,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于是就造成现在这种招兵困难的情况。

“我大宋人口上亿,难道连几万士卒都招不到吗?”赵颜这时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道,按说他整顿水师之后,已经提高了水师的待遇,平时不但有丰厚的军饷,另外外出作战还可以从战利品中拿到分成,再加上其它杂七杂八的收入,水师将士的收入绝对不算低了,事实上大宋虽然鄙视武职,但是武将的俸禄却一直比文官要高,禁军的待遇更是不错,水师也属于禁军一死,现在赵颜又提高了水师的待遇,在他看来应该很有吸引力才是。

“三弟有所不知,我大宋的禁军一向都是在北人中招募,相比南人而言,北人高大有力,占据天然的优势,但是水师不同于陆军,所谓北人骑马,南人乘船,所以水师一向都只在南人中招募,可是你也知道,南人的数量较少,而且这里气候火热土地肥沃,一般不会像北方那样发生太大的灾害,大部分百姓也不用怕饿肚子,而只有口饭吃,很多人都不愿意冒险来吃这口兵粮。”徐元这时叹了口气道。

北宋时期的南方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北方也依然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这一点光是从人口上就能看出来,据赵颜所知,北方的人口数量占了整个大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面积比大宋北方领土还要大的南方却只占三分之一不到,所以徐元说南方人口少不好招兵也很正常。

赵颜听到这里沉思了片刻,最后终于开口道:“既然南方招不到人,那就去北方沿海,北人骑马南人乘船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北方也有渔民,而且我听说因为前段时间的旱灾,北方有些地方受灾严重,哪怕是有赈灾的粮食,还是有不少人生活困难,所以咱们若是去招兵,应该可以招到更多的人!”

徐元听到赵颜提议去北方招人,当即也醒悟过来,他在招兵上钻了牛角尖,因为以往水师都是在南方沿海的渔民中招募,这些渔民都精通水性,而且又懂得操船,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胜任水师,但是现在既然招不到足够的人手,那就可以扩大的招募的范围,哪怕招募的人不懂得水性和操船,但大不了多花费些时间训练就是了。

想到上面这些,徐元也立刻点头同意,吩咐下面的人准备去北方招募水师的事情,现在徐元已经被提升为广州厢指挥使,手中掌管着两万五千名最精锐的水师,另外还有三厢水师驻扎在泉州等地,一般只负责沿海的安全,赵颜也不敢轻易动用,所以他才想要扩张水师。

赵颜在这座水师新兵营观看了一会他们的操练,然后又亲自登上战船,这里同样有新兵在操练,他们都是相对早一些被招募进来的水师,在陆上操练完后已经可以全盘操练,学习在海上的各种战法,说起来随着火炮和弩炮的应用,现在大宋水师已经逐渐的脱离了原始的接舷战,一般都是在敌人的战船接近之前,就用火炮和弩炮把对方的船打烂,最后再派人上去收拾残局,这种战法已经使得大宋水师在海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观完战船上的操演之后,赵颜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这时徐元却是开口问道:“三弟,现在我们水师都已经招收到这么多人了,你适应我们的战船什么时候可以送过来啊?”

听到徐元问起这件事,赵颜也是微笑着回答道:“不必着急,苏颂那边已经来信了,说是战船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他可没那么多的人手把战船开过来,所以还需要你们自己派人去,顺便也在那里建座水师大营,毕竟现在琼州可不比以往,必须要有水师护卫才行!”

琼州的造船厂现在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而且陆续又有几家造船厂坐落在那里,初步形成一个造船基地的雏形,而且因为苏颂的关系,使得琼州造船厂都在建设几种新设计的船只,这些船只都是苏颂与其它造船大师共同设计的,每种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他们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战船,比原来的战船更大更坚固,同时速度也更快,船上的布局也更合理,徐元在见到船模后立刻拍板,一定要使用这种新战船。

“那可太好了!”徐元听到战船已经造好了,当即也是眼睛一亮道,“刚好第一批的新兵也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这次就让他们去琼州接战船,顺便也训练一下他们的远航能力。”

参观完水师营地后,赵颜并没有离开,而是与徐元回到广州城的府邸,这时徐元才再次开口道:“三弟,你现在这么明目张胆的扩军,会不会引起什么事端,万一朝廷那边有人在陛下那里鼓动,很可能会引来大祸啊!”

徐元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劝说赵颜了,因为现在赵颜以亲王之身镇守南方沿海,而且手中拥有极大的军政大权,几乎无人可制,这本身就已经十分受猜忌了,幸好赵顼和赵颜的感情深厚,赵颜更是数次救过赵顼的性命,所以赵顼才从来没有猜忌过赵颜,反而对他的要求向来都不加思索的同意,但是现在赵颜竟然要求扩张水师,虽然水师在名义上依然属于大宋,但实际却受赵颜的指挥,所以扩张水师这件事实在太敏感了,徐元不得不担心京城中的赵顼会多想,哪怕赵顼现在答应了扩张水师,但天知道他会有什么想法?

看到徐元担心的样子,赵颜又何尝不知道扩张水师可能带来的后果,不过他这时却是一脸坚毅的道:“顾不上这些了,大哥已经对攻打辽国动了心思,虽然现在好像暂时放弃了这种想法,但以我对他的了解,恐怕最多一两年,只要大宋恢复一些元气,他肯定会对辽国动手,到时万一战败,那将是一件弥天大祸,所以我必须做好准备!”

“可是就算做准备也可以有其它的办法,为什么非要自己掌控这么多的兵力,万一这件事引起陛下的猜忌,三弟你自己岂不是危险了吗?”徐元再次开口劝道,其实在他看来,赵颜根本用不着做出扩张水师的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赵颜回到京城,亲自劝说赵顼,以他们兄弟的感情,应该可以让赵顼不会轻易出兵辽国。

赵颜自然知道徐元心中的想法,事实上徐元之前已经不止一次说过,只是赵颜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我知道你觉得我可以劝说大哥放弃攻打辽国的想法,不过我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当初因为大哥的婚事,父皇、母后和我三人合力劝说,最后才好不容易让他改变了想法,后来变法的事更是遭到了父皇的反对,可是大哥在登基后还是立刻展开变法,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现在就算是我,也根本无力劝说他,只能提前帮他做好准备。”

听到赵颜如此说,徐元也不禁叹息一声,他与蜀国公主成婚后也与赵顼有过不少接触,刚开始还感觉赵顼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至少勤政爱民这点做的很好,可惜后来他发现赵顼在某些事情上太过固执了,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些事情赵颜的劝说可能会有些效果,但是有些事情一旦赵顼做出决定,赵颜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第六百六十八章招兵(上)

河间府最东边的沧县海边的一个小码头上,呼延言带着县中的主薄与都头,另外还有一些衙役焦急的等候着,几人时不时的伸长脖子向远处的海面上看一看,可惜除了一片茫茫无际的海面外,根本没有任何的船只。

“县尊,您是不是记错日子了,咱们都在这里等候半天了,可是连个船影子都没有见到啊?”这时那个瞎了一只眼睛的都头开口问道,这个都头名叫张候,以前是也是禁军中的将士,曾经参加过灭夏之战,可惜在战场上瞎了一只眼睛,再加上年纪也大了,于是就从军中退了下来,在老家沧县这里做了衙门里的都头,他在军中曾经与呼延庆见过几次面,对呼延庆也十分佩服,而呼延言刚好是呼延庆的堂哥,再加上呼延言又没有什么架子,所以两人不但是上下级,而且交情也不错。

“不可能记错,信上写的日期就在今天,该不会是海上出了什么意外,从而耽误了时间吧。”呼延言这时也开口道,前段时间他跑去见了自己的堂弟呼延庆,顺便了解了一下河间府其它地方的旱情恢复情况,结果发现自己这边的情况还算不错,至少他们守在海边还可以从海里打些东西吃,不必顿顿都喝稀粥。

“来了来了,你们快看海上有船来了!”正在这时,站在呼延言旁边的主薄李诚指着海面高声叫道,他平时与呼延言有些不合,不过对于眼前这件事,两人的意见却是出奇的一致,看到海面上的船只时更是激动的叫起来。

听到李诚的叫声,呼延言和张候也都看向海面,果然看到海面上已经出现一条帆影,这让两人也十分兴奋,很快就看到几条大船出现在海面上,看样式正是大宋水师的战船,这让呼延言总算放下心来,他等的就是大宋水师。

很快那几艘战船就来到沧县码头的外海,然后停了下来,因为这里的港口太小了,水深也不够,所以战船根本进不来,只能停在外海,不过战船上有小船放下,船上的人乘着小船来到码头,呼延言可以看到对方来的人全都是水师的将官。

很快小船靠岸,呼延言带着人上前迎接,这时船上为首的将官也是对呼延言高声笑道:“想必这位就是呼延县令吧,末将王通见过呼延县令!”

王通是个身体魁梧满脸虬髯的大汉,他是水师中的一名虞侯,这次前来负责招募新兵的事宜,而呼延言掌管的沧县正是他招兵的第一站,另外他也知道呼延言出自将门呼延家,现在呼延家的年轻一辈在军中十分耀眼,比如河北军的呼延庆,以及南方禁军中的呼延平等,都是前途无量,所以他对呼延言也十分客气。

“王将军太客气了,将军乘着战船远道而来,肯定十分的辛苦,本官已经在城中备好酒宴为将军接风!”呼延言也十分高兴的道。

沧县这里本来就是旱灾怀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旱灾已经过去了,他们守着大海也比西边的几个内陆县要强一些,但现在情况依然十分严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百姓都只能一天三顿的喝稀粥,生活更是十分的困苦,可以说一场大旱灾使得沧县百姓元气大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过来?

“呼延知县太客气了,末将等人为了招兵而来,日后肯定会给县尊添不少麻烦,还请县尊不要嫌弃我等啊!”王通这时也客气道,他来招兵肯定少不了当地官府的协助,自然要与地方官打好关系,只是文官一向对武将很是鄙视,王通一直担心地方官不配合,幸好他得知呼延言出身将门,于是这才把沧县这里选为招兵的第一站。

呼延言听到这里也再次客气了几句,然后请王通等将官到县城赴宴,说起来呼延言对于王通等人的到来的确十分的高兴,这并不仅仅因为他出身将门,而是因为现在沧县的百姓生活实在太过困苦,若是能够进入军中的话,倒也不失是一个好营生。

呼延言为王通等人准备的接风宴并不怎么丰盛,因为旱灾的影响,沧县的经济情况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几家大一点的酒楼都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了,至于小酒店就更没有生意了,所以呼延言只能请王通等人到县衙,同时请了一位酒楼以前的大厨到县衙做菜款待王通等人。

王通是南方渔民出身,从小就长在南方,参加水师后也一直在南方沿海活动,这次也是第一次来到北方县城,因此他也十分好奇,登陆之后就一直打量周围的情况,只是让他失望的是,入目之处全都是一处处低矮的房屋,甚至遇到的不少百姓都是面带菜色,哪怕年轻人也都是身体瘦弱,这让他不禁很是失望,若是沧县的百姓都是如此瘦弱的话,那他恐怕很难招到合格的士卒。

酒宴开始之后,呼延言并没有急着谈正事,只是一个劲的劝酒,他们呼延家就是这样的规矩,只要宴请客人就会死命的劝酒,当初赵颜就曾经领教过,结果被一帮呼延家的男子围着灌,之后脑袋疼了几天才好一点,从那之后他就再也不去呼延家赴宴了,生怕一不小心被他们给灌死。

当兵的人几乎没有不喝酒的,特别是像王通这种水师,因为常年出海,需要经常喝一些烈酒祛除湿气,因此他和几个手下也都是海量,对于呼延言等人敬过来的酒也是来者不拒,结果呼延言和主薄李诚很快都喝不下了,爬在酒桌上起不来,不过都头张候也是军中出身,同样也是海量,最后与王通等人喝了个旗鼓相当,结果全都醉的不醒人事。

第二天呼延言揉着因宿醉而疼痛无比的脑袋,然后找到王通,向他询问这次招兵的事宜。其实就算呼延言不来,王通也要找呼延言谈这件事,毕竟这次上头给他的时间不多,但任务却很重,若是完不成的话,恐怕他也会受到责罚。

“王将军,不知这次你们打算在沧县招募多少将士?”呼延言知道武将一般都是直性子,做事向来都是直来直去,所以他也没有客气,刚一进来就直奔主题问道。

“不瞒呼延知县,这次上头分给我的任务很重,您看到我带来的那几艘战船没有,上头让我把这几艘战船用新兵填满才能回去,而且还有时间限制,所以对于我来说,沧县能够提供多少新兵,我就招多少新兵,若是能够沧县能够让我把人数招满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王通看到呼延言如此直接,当下也毫不隐瞒的开口道,他觉得眼前这位将门出身的知县很对自己的胃口。

听到王通如此说,呼延言脸上也露出狂喜之色,当下考虑片刻道:“王将军,我沧县自从去年大旱之后,百姓也是困苦不堪,不少人都吃不上饭,之前接到你要来我们这里招兵的消息后,我立刻让人找到乡保询问了一下,结果不少人年轻人都想当兵吃粮,以我沧县的人口来算,估计提供一两千人还是可以的!”

沧县是一个大县,县中有三四万人,除掉老人孩子和女人,另外还有年纪不合适的男子,能够提供一两千人参加水师已经十分不容易了,甚至这几乎是沧县所有适合参军男子的数量,这并不是呼延言自己的臆测,而是他经过调查提供的数据,当然这个数据的误差有点大,但不会少于千人。

能够在一县招收到一千人的兵力已经十分难得了,不过王通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呼延知县,你可能不知道,我们水师与陆师不同,招募新兵的标准也不一样,末将虽然急于招兵,但也是也不敢降低标准啊!”

“哈哈,王将军不必为难,本官也是出身将门,自然知道招兵的标准严苛,所以王将军你尽管去招,能招多少是多少!”呼延言当下也是笑道,他自然希望王通能够多招一些人,这样也能让更多的百姓有条活路,不过这种事也不能强求,总不能把什么人都塞到军中,否则王通也没办法交待。

看到呼延言并没有强逼,王通也不禁松了口气,同时也感觉这次前来招兵的任务好像也不怎么难,若是人人都像呼延言这么支持,也许自己去不了几个县城就能把名额招满。

接下来呼延言又与王通商议了一些招兵的具体事宜,有些事情的确需要呼延言配合,所以王通就详细的解说了一番,不过最他却忽然又皱起眉头道:“呼延知县,昨日我登陆之后,见到的沧县百姓大都比较瘦弱,连年轻男子也都是如此,若是这里的人都是如此的话,恐怕根本达不到我们招兵的标准啊。”

听到王通如此说,呼延言却是拍着胸脯保证道:“王将军不必担心,你也知道去年的大旱,使得我们这边的人连饭都吃不饱,自然一个个都是瘦的厉害,不地我们沧县临近辽国,民风十分彪悍,而且武风盛行,男子都是从小习武,胆量和力气都不缺,绝对可以达到水师的要求!”

第六百六十九章招兵(中)

窗外还黑乎乎一片时,刘群已经早早的起床,只见他来到院子里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然后拿起旁边的石锁练了几下,他们沧县北边就是辽国,那些辽兵时不时就会南下打草谷,以前驻扎的河北军根本不行,见到辽兵就跑,所以刘群这些百姓只能想办法自保,这也使得这里的百姓几乎人人习武,现在河北军重建,辽军不敢轻易南下,不过刘群却是从小就习武,所以每天都习惯练一练力气。

不过刘群仅仅甩了十下石锁就感觉全身冒虚汗,手脚再也用不上力气,这让他只能气喘吁吁的把石锁放下,然后有些懊恼的拍了拍自己干瘦的肩膀,自从去年大旱之后,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整个人更是瘦的厉害,要不是他的底子好,恐怕连五下石锁都甩不起来。

“饭都吃不饱还练啥练,现在辽军也不敢南下了,练了也没用,兔崽子还是省点力气一会多打点鱼吧!”正在这时,刘群的老爹刘老三从堂屋里走出来,看到儿子气喘吁吁站在院子里时,禁不住大声训道。

“爹,您以前可是逼着我们练,现在我想练了您又骂我。”刘群这时却有些委屈的道,小时候偷懒不想练武,为此他可没少挨打。

“以前是以前,现在河北军那帮王八蛋重建了,辽军不敢南下,你还练这些干啥?”刘老三牛眼一瞪再次训道,以前河北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刘老三也受过不少欺负,这使得他对河北军十分痛恨,哪怕现在河北军重建了,以前欺负他的军官士卒也被清理出军队,但每次一提到河北军时,他依然会骂上几句。

“嘿嘿,我听说河北军又要招人了,东村的张二哥就去了,听说一月能拿不少铜钱,几年下来就能盖上青砖大瓦房,爹,要不我也去吧?”刘群这时忽然笑嘻嘻的凑到自己父亲面前道,他今年刚好十八岁,而且又从小习武,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所以他若是想参军的话,肯定有不少人争着要。

“不行!河北军那帮王八犊子没一个好东西,你忘了你爹的这条腿是怎么瘸的吗?”刘老三一听儿子要参军,立刻再次瞪大牛眼训斥道,同时向前走了几步,他的左腿明显有些不方便,他的这条腿就是因为不小心惊到一个河北军都头的马,结果被对方生生打瘸的。

“那个都头都已经被治罪,我听说被送到海外挖矿了,一辈子都别想回来了,您老的气也该出了。”刘群不敢顶撞自己的老爹,只能小声咕哝道,当初他亲眼见到老爹的腿被人打断,从那之后他就拼命练武,希望有一天能够报仇,却没想到那个都头竟然被朝廷治罪,发配到海外,听人说这种惩罚比死还难受,所以他的气已经消了,却没想到自己老爹却是执拗无比,连带着河北军也恨了上,更别说让他参军了。

“你说什么?”刘老三耳朵很尖,听到儿子的咕哝声立刻再次瞪眼道。

“哎呀,大早上你们爷俩吵什么吵,二小子他们全都被你们吵醒了,饭都已经热好了,吃完了快点去打鱼,今天家里的米面都没了,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