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鸿蒙至圣道-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鹿邑太清宫玄元殿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

    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

    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起名为──老子。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

    地仙界,东海,蓬莱。

    “执尸转世,依旧名叫老子,果然是算计得很是精准。”罗天面前出现一面玄光镜,乃是大法力凝聚,老子执尸转世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贤弟,老子此番作为恐怕不简单啊!”扬眉面带忧色,当初诸圣之中,他最看不透的,也只有老子了。

    “老子的为人,此番自当不简单,我们便继续观察便是。”罗天淡淡一笑,挥手散去了法力凝聚的玄光镜。

    扬眉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而此时,女娲和后土也是算到了老子执尸转世之事,毕竟老子此时不是圣人,做不到遮掩天机之事,两人知道也是正常。

    不过女娲虽然疑惑,但是也没有理会。后土依然知晓,却也不理。倒是其他的四位‘圣人’,脸色均是有些阴沉。

    这老子为何放执尸转世为人,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却是全然算不出,不过元始天尊此时却未把注意力放在老子的转世之身身上,他们为了寻找到自己的有缘之人,全然没有余力去继续注意这些。

    倒是通天教主,看到老子转世之后,却是眼睛放光,仿佛看到了什么,望着人间界的方向,久久不语。

    自于天庭之中的昊天大天尊,对于老子执尸转世之事亦是知晓,他手执昊天镜,可查三界,老子执尸转世这么大的事情他如何不知。

    但是老子乃是他的大师兄,善尸又在天庭之中,他也不能去管他的事,况且他的执尸转世到人间之中,也没做什么事情,反而一直教导弟子。所以,昊天知晓之后,也是没有理会太多。

    此时,人间界中。

    老聃虽然只是老子的执尸转世而来,但圣人就是圣人,哪怕他此时不复圣人之躯,但是执尸乃是他圣人之时斩出,实力不同凡响。

    圣人执尸转世,自然要比寻常人更加的聪明、机灵,别人需要学习十几年的东西,他只需要几天便可以学会。

    老聃的老师商老先生乃当时一个精通天文地理之人,可惜啊!当天才遇到妖孽的时候,便是束手无策,如今他更是遇到一个圣人转世,比妖孽还要妖孽一万倍的存在,短短三年的时间,老聃便将商老先生一生所学尽数学去。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之后,商老先生更是推荐老聃前往周都深造。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

    周敬王二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周王室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

    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

    于是离宫归隐,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而老聃求学和教学这些年间,天下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路诸侯为富兵强国,招纳贤士。

    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历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文化上,医学等科技取得重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

    ……


………………………………

第十三章 李耳立道家

    第十三章李耳立道家

    却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私学的兴起,诸侯国之中,形成许多学者和一些思想流派,他们的出现,也是预示着社会的文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此时,分封制的缺陷已经显现出来了,没有一个君王希望日后的国家依然如此。

    礼崩乐坏,社会最底层的士开始崛起,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历史将由诸侯分裂走向大一统。

    针对这个统一问题,各学派分别代表着各个阶级,各个层次,各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展开激烈争辩,都企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众多学派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相互争辩,于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激烈的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多国征战,为更多学者提供了机会,因为每一个不同的国家,便代表着需要一种主导思想来完成国家的进步,而且上层官员也没有阻止,相反还推动了这种进步。

    如此,气势恢宏的诸子“百家争鸣”,便应运而生了。

    …………………………

    话分两头,李耳此时的修为也是在缓缓的增长,记忆也是开始慢慢的觉醒,此时亦是古稀之年的他,实力已经是恢复到大罗金仙的地步,这也是老子的手段,所以执尸才能恢复和觉醒记忆这么快。

    人间,陈国,苦县。

    老子执尸转世李耳从此处开始崛起,之后周游列国,凭借广博的学识与道法修为,他开始整理自己的思想,亦开始与各国思想家进行激烈争辩。

    李耳也曾教导过许多学子,曾在王室秘藏之中博览群书,曾在天地之中不断行走,感悟天地至道,天地万物,莫不蕴藏着大道至理。

    李耳观天地之间有一种隐形的平衡,它无处不在,每每都在关键时刻出现,调整天地格局。所以,他认为“无为而不治!”。

    “为患之大,莫过于斯。故偃武修文,行利除害,其事既理。故曰:无为。其教既行,故曰:不言。是以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夫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不言、不争、不盈等,都充分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李耳用各种典故去解释了治国之道,人性等各种行为,他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的运转。

    他认为“道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而不行,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为万物之始,天地之母!

    三十三天,大赤天,八景宫。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口中亦是在重复着李耳的话,身上的气势也是随着口中的话语而一点点的增强,一股玄妙的气息在他周身弥漫,氤氲的庆云之中,洒下道道玄气,围绕在他的身旁。

    “道为万物之始,天地之母!”老子口中忽然一声厉喝,眼睛猛地睁开,望着人间的方向,手中结起数印,随即喊道,“道家,立!”

    三界,人间界。

    “道家,立!”

    一种种道家的思想从李耳口中传出,随即一声厉喝,惊动世人,因为从他口中,确定了道家的成立。

    李耳创立道家学说,整个人间界仙乐飘飘,祥云万道飘飞而起,无尽瑞祥之气化为种种异象浮空而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李耳踏空而起,步步登天,开口立下道家学说。

    “嗡!!!”

    无尽神光自李耳体内散发而出,紫气直冲九霄。

    这一刻,李耳身上涌起一股醇厚道家真气,他的修为在不断攀升,直至达到准圣后才停止。

    这一刻,李耳被尊为人间圣贤,受万世尊崇,被加以“子”称呼,其尊称为“老子”!诸侯见了也要以大礼相迎,毕恭毕敬!

    “子”可不是乱称的,在古代,只有集某家学问思想大成者,方有资格称之为“子”。如天子也是得到上天承认后,才有资格称之为天子,不然天下有千百诸侯,但为何能够成为“天子”的却始终只有一人?

    如今李耳被尊称为“老子”,那代表着世人承认他道家学术的地位,更承认他在道家的地位,无人可比。

    这一刻,人间的变故自然也引起了诸位大神们的注意,许多大神捏指一算,便知道了事情经过,李耳立道家学说的动静如此惊人,想要隐瞒都不可能。

    “李耳立下道家学说,必定能够传承千秋万载,果然不简单,好手段啊!”

    “不愧是老子执尸下凡,道家更是百家中第一个成功立道学派,就凭这一点,便无人可比。”

    “老子已有人教,如今又像西方那样立教传承道教,在人间广泛传播,其用意难测啊!看来,又有大动作了。”

    “此次过后,恐怕老子的修为又要突破了,难道就此恢复修为么?”

    “……”

    三界诸神纷纷大惊,老子这是要一人掌两教,借此气运一举恢复修为么。

    他们猜得不错,老子此时的修为确实是大进,但是却也没有一举恢复修为,只是达到半步圣人的地步,可是拥有鸿蒙紫气的他,修为圣人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仙界,三十三天,天庭。

    “大师兄就是大师兄,此等算计。”昊天看着眼前的昊天镜,口中不停的赞叹道,老子的算计他先前却是没有猜到,此时看到李耳之后,他算是看清了。

    三十三天,清微天,玉虚宫。

    “大师兄果然好算计啊,想要借此突破么?不过可惜了,差一点,我很快就会追上来了。”元始天尊脸色略显阴沉,嘴里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三十三天,上清天,碧游宫。

    “老子此举可行,或许,我亦可学他,再立一教。”通天教主剑眉一挑,口中缓缓道,眼睛之中精光闪烁,不知道在酝酿些什么。

    ……

    ……


………………………………

第十四章 孔子,儒家

    第十四章孔子,儒家

    西方,灵山,大雷音寺。

    “师兄,没想到老子如此好算计,看来他此时的修为定然恢复了不少。”准提脸色阴沉如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虽借两教气运恢复修为,但是此时也未达圣境,我西方此时兴起,并不比他差,自有赶超的机会。”接引愁色满面,缓缓道。

    “师兄说得是。”准提微微点头,但是眼中依旧阴沉,冷冷的望着人间界的方向。最终,只是低哼一声,继续恢复自己的修为。

    地仙界,东海,蓬莱。

    “道家?终于立了吗?第一家立道学派,气运果然浑厚,不过想要借此突破到圣境却是还是不够。”罗天轻声道,李耳立道家的情况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

    却说老子有一弟子,名叫孔丘,他此次下凡,最要为的,还是孔丘,所以在遇到孔丘之后,便是把他收入门下。

    不过老子虽然收孔丘为弟子,却是没有给他讲解传授道家的思想,而是让他顺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

    孔丘不解,问老子,“老师,为何不让弟子跟随你修习修炼之法?”

    老子闻言,笑道,“你自有你的任务,你任务完成之后,我自当带你潜世修习修炼之法。”

    …………………………

    却说这孔丘,还是贵族,是当初商朝皇室的后裔,是纣王的兄弟微子启的后人。孔丘降生时相貌丑陋怪异,被人弃之荒野,天气炎热,苍鹰降下振翅扇风为他驱赶酷暑,一只母虎将他叼进虎穴,用虎乳喂养他,这才让他活了下来。

    后来母虎将孔丘还给孔子母亲,孔母悉心照料。可惜,孔母是个小妾,地位极低,孔丘少时被父亲以及正妻赶了出来。

    孔丘少年时候非常贫困,所以会很多粗活计,能够养活自己。孔丘年轻时候很平凡,但他的梦想却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入仕为官,帮助国家,可惜,鲁国一直不曾重用他。

    孔丘不放弃,他开创了私学,教导学子,他认为人不分贵贱,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人的性格会受外界环境影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将人导向正途。孔丘一生收了三千弟子,其中包括颜回等七十二贤士,孔丘之名,渐渐传开。

    后来,鲁国内乱,孔丘被猜忌,无奈,他只好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一路上吃苦不尽,先后经过卫、陈、曹、楚、宋、郑、吴等国,最后才返回鲁国。

    老年的孔丘回到鲁国当官,当的是少有的大官大司寇,但最后因被别的官员排挤而辞官。

    辞官后,孔丘重新修订《诗经》、《尚书》、《礼记》和《乐经》,并为周文王的《易经》作序。

    …………………………

    老子立下道家的数年之后,人间界再次轰动,一道浩瀚的气息直冲云霄,肯与苍天比高,与日月争辉,天地皆黯然失色,一股正气凌天。

    正是孔丘亲笔编写出《春秋》,此书一成,才气冲销,天花乱坠,群星天照,千里云霞,万里雷鸣,天下震动。

    与此同时,一道充满浩然正气、人道不屈信念的声音传出,声音之中,满是正义与大义,响彻周天,震动三界:

    “君怀德,小人怀土;君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去仁,恶乎成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行,行必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轰!!!”

    人间之中,一股巨大的气势冲天而起,这股气势与修为无关,仿佛是从人内心灵魂深处散发而出。在这股气势出现的瞬间,气势直接将周边的空间完全覆盖,一阵浩大的声音在这股气势之中不断响起。

    随着这一道道吟唱响起,天地间的气势陡然变得更加强大了,这气势的面目也彻底显露出来,这是一种洪荒之中早已存在但却无人发觉利用的气息,这是浩然正气,存在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而此刻,孔丘的情况被三界诸神察觉,时刻关注着。

    只见孔丘表情严肃,身上气势直冲霄汉,连接天地间,天上雷霆不断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要毁灭万物,而孔丘身上的气息与之相似,同样刚正无比,但却又不同,这种光明正大的气息之中,是一种令人从心底臣服的感觉。

    “哼!”

    面对天上的毁灭雷霆,孔丘嘴里冷哼一声,手轻轻举起,袖袍向后一挥,整个人绷直了起来,大声吟唱道,“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天地浩然,正气长存,不求诛仙,但斩鬼神!”

    孔丘一步步走上虚空,与雷霆对立,他左手握着“春秋书”,右手持有“春秋笔”,看到天上无尽会没雷霆,他依然不惧,大声道。

    天地雷霆更加暴虐了,只见孔丘提笔,风起云涌,天地变色,春秋笔接连写下九个“斩”字,一字一剑,化成九道凌厉正气的剑光,冲上雷霆之中,将无边雷霆斩成十份碎片。

    随后,孔丘一手将手中《春秋》书扔出,《春秋》书瞬间变大,遮天三万里,大书一动,将所有雷霆卷灭、轰碎。

    “吾为人族孔丘,有幸悟文祖之文道,走出浩然儒道,今日立下儒道,将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道,立!”

    随着孔丘最后一声大喝,天地一阵光亮,群星摇曳,随后,一片功德金光从天而降,落入孔丘身上,他一身儒道修为不断往上增长,最后来到儒道亚圣,方才停止。

    孔丘胸藏日月山河,心怀天地浩然,文气造化,一举一动,莫不带着圣人威严,但是此圣人非彼圣人。

    “孔子,儒圣!”

    “孔子,儒圣!”

    “孔子……”

    万民震动,纷纷跪下,朝着孔丘方向跪拜,口中惊呼孔子,当为儒家圣人。不过这圣人只是尊称,并不是真的圣人。

    孔子开创儒道,最有资格加称“子”,当为孔子。随后,孔子创办了第一家书院曲阜书院,广招学生,教授儒道。

    “儒道,又开创了一种修炼大道,而且这种大道就好似武道一般,最为适合人族修炼,人族果然卧虎藏龙。”

    “孔丘,儒家,又是一家崛起,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流派呢?”

    “……”

    三界诸神议论纷纷,看到又一家立派,而且还不再老子的道家之下,均是感叹人族的强大与与众不同。

    ……

    ……


………………………………

第十五章 老子西出函谷关

    第十五章老子西出函谷关

    孔子立下儒家之后,便是来到太清宫找老子。见到老子之后,便是拜道,“弟子孔丘,拜见老师,老师万寿。”

    孔子此时的修为其实也不低了,先前在老子的教导之下,便是有习得太清之法,此次立儒家之后,便是将修为直接提到大罗金仙初期。

    “孔子,如今你已经完成了使命,便跟随为师会八景宫修习吧!”老子望着孔子,口中淡漠道。

    “弟子遵老师法旨。”孔子脸上一喜,连忙道。

    他此时有了这修为之后,便是更加渴望更强大的力量了。况且他此时身体里的力量他还不能完全掌控,还需要老子教导。

    两人片刻之后,老子直接带着孔子飞身而起,往三十三天上的大赤天而去。无数三界神仙望着两人的身形,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

    “老子带孔子回八景宫干嘛?”

    “虽说孔子是老子的弟子,可是以老子的性格,应该不会破格在收关门弟子才对的,这是为何?”

    “难道孔子与老子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三界之中的神仙再次议论纷纷,看着两人飞向三十三天上的八景宫,均是暗自猜测老子此举的含义。

    三十三天,清微天,玉虚宫。

    “师兄带他回来做什么?不就是人间一立派者么?有什么特别的?”元始天尊眉头紧锁,心中猜不出老子的心思。

    三十三天,上清天,碧游宫。

    看着老子带着孔子回来,通天教主心中的心思也是跟着两人的身形飞起,数息之后,他喃喃道,“看来,是时候去找老子一趟了。”

    地仙界,东海,蓬莱阁。

    “老子此举肯定不简单,虽说老子曾教导过孔子,但是他不至于对孔子如此上心,应该是为了什么。”罗天眉头一挑,眼中一抹凝重之色闪过,口中缓缓道。

    除了他们之外,天庭和西方倒是没有过多的关注,准提此时已经不去管了,只是潜心的恢复自己的修为。

    女娲和后土也是不去管这些,管老子为了什么,时间一到,自然知晓。

    …………………………

    三十三天,大赤天,八景宫。

    “本尊。”李耳对着端坐于太极图上的老子微微颔首,说道。

    “辛苦了。”老子淡淡回道,然后看向孔子。

    “弟子孔子,拜见老师,老师万寿。”孔子对于老子的情况也是知晓,自己面前这位,才是正在的本尊。

    “不必多礼。玄都,孔子暂时跟随你修习,你要好生教导。”老子淡淡说道。

    “弟子明白。”玄都回道。

    “谢老师。”孔子拜谢道。

    随后,玄都便是带着孔子下去修习,大殿之中只剩老子与李耳二人。

    此时,李耳看着老子道,“本尊,时机已到,不知多宝可是醒来?”

    “多宝多日前已经醒来,可跟随你前去。”老子微微点头,一挥手,多宝瞬间出现在两人面前。

    “弟子多宝,拜见大师伯,大师伯万寿。”多宝对着两人躬身道。

    经过多年的修炼,多宝此时已是达到了准圣中期巅峰的境界,而且他身兼太清,上清和佛门三家之法,实力远超同境界的高手,就是一般的准圣后期高手,也是不一定能敌得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