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鸿蒙至圣道-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宝,如今时机已到,你便跟随师伯执尸去往人间,完成你的任务吧!”老子淡淡道,淡然的脸庞之上古井无波。

    “弟子谨遵大师伯之令。”多宝拱手道。

    李耳冲着老子微微点头,然后带着多宝,牵着八景宫中的青牛,驾云往人间界而去。

    …………………………

    人间界,函谷关,此乃九州一处雄关。

    此处险要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不仅是一处战争要地,还是勾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枢纽。

    函谷关颇为雄壮,光城墙就有五十余丈之高,更架有许多危险战争武器在上面,远远看去,只觉得似乎有一头远古凶兽正盘踞此地,散发着一股战争的峥嵘气息。

    这函谷关的守关官员,名为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

    见此景象,尹喜不禁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

    这日,天朗气清,艳阳高照,微动拂过,带来几丝凉意。城头之上,尹喜带着众多将士正在城上出罗巡查,检阅治安等问题。

    突然,东方上空紫气腾腾,幻化为种种异象出现,将晴朗的天空都染得一片紫色,霞光闪闪,瑞彩千条,一看就是那么的不凡。

    “什么?紫气东来!”尹喜突然惊喜叫道。

    “呃,紫气?……”

    一众属下皆是一怔,一个个睁大眼睛向着东方望去,却什么也没看到,天空依旧是一片晴朗,一碧如洗,他们脸上露出了茫然之色,好奇地问道,“大人,哪有什么紫气东来啊?”

    “你们都没看到紫气吗?”尹喜却极为奇怪地反问道,说着还将手指向东方。

    一众将士面面相觑,天空依旧不变,还是刚才那般晴朗。不过他们在心中却极为奇怪尹喜的动作,回道,“什么也没有啊,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哈哈哈!”尹喜陡然大笑,笑声远远传了出去,他兴奋道,“古语有云:圣人出行,紫气东来三万里,天地皆庆之!此刻函谷关出现紫气东来现象,显然是不久将有圣人路过函谷关!”

    闻言,众属下一阵愕然,不知道说些什么。

    在这茫然及无语之中,众属下无奈,只好遵照大人的命令,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而尹喜则是一连数日,沐浴焚香,以示诚心。

    古来有法,祭祀之前,都要焚香沐浴,以示对上天神明的尊敬之意。

    数日后,果然有一老者骑着一青牛自东方而来,老者须发皆白,面色却出奇的红润无比,他一身阴阳道袍,头上扎了一髻,颇有种仙风道骨的气质,身边有一青色道袍的道人负责牵牛。

    两者缓缓向着函谷关的方向而来。

    ……

    ……


………………………………

第十六章 道德经,化胡为佛

    第十六章道德经,化胡为佛

    却说这缓缓朝着函谷关而来的两人,正是道家老子李耳与化凡之后的多宝道人。此时自东方而来,往西方而去,途径函谷关。

    尹喜见到那二人,不禁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

    随即,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尹喜叩见圣人。”

    突然,一道身影出现在两人面前,尹喜一脸恭敬地对老子跪拜在地。

    “大人乃王朝官员,又何故跪我一老头子?”老子面色淡然看着下方的尹喜道。

    其实他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看出此人非一般常人。

    “数日前我观紫气东来三万里惊天异象,当知贵不可言,乃是圣人出行之象。今日一见先生,果然如此。先生乃道家圣人也,今圣人西行,莅临我函谷关,尹喜为此关城主,自当前来恭拜!”尹喜毕恭毕敬的拜道。

    “哦?”老子只是淡淡应了一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圣人可否入我函谷关,在下定当亲自侍候?”尹喜恭敬邀请道。

    老子听后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便开始掐手推算起来。却道他为何会向西方行来,原来是他数日前推算到自己在西方有一机缘,故而才有此次函谷关之行。此刻到了函谷关,那种感觉越来越剧烈了,他当即便要演算一番。

    数个呼吸后,老子无奈停下手中动作,他还是没有推算到什么,他看着下方的尹喜,转念想了想,便说道,“如此也好,那贫道便在此停留数日。”

    “多谢圣人!”尹喜听候大喜,连忙拜道。接着亲自牵起那青牛,将老子与多宝道人领进函谷关。

    几日之间,尹喜对老子和多宝二人是毕恭毕敬,事事亲为,未曾懈怠。

    数日后,老子并未得到想要的机缘,便与多宝欲再次上路,继续西行之路。

    老子骑着青牛,多宝随其身后,到了函谷关门口,尹喜闻言前来,拜倒在老子身前,却道,“我尹喜心向大道,恳求圣人收我为徒。”

    “你既为王朝官员,因果与红尘牵扯太深,不适合修道。”闻言,老子却是摇了摇头道。

    “弟子愿放弃官职,一心跟随圣人修道!”尹喜闻言,再次说道。

    老子不言,掐手一算,发现这尹喜与自己还真有几分师徒缘分,但却难以成为亲传弟子,只可为记名弟子。

    “也罢,贫道便收你为记名弟子。”老子一拂胡须,淡淡道。

    尹喜闻言,顿时大喜,立刻拜道,“多谢老师!”

    老子笑了笑,就要吩咐两人继续西行,就在此时,一道灵光从他脑海深处划过,他忽然心有所感。为何我不留下一本自己的典籍,留与似尹喜这样求道的后人呢?而且这道书不能是修道之法,但却可以是启道之法。

    想着,老子心中的念头便越来越清晰,他哈哈一笑,踏空而起,大声诵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嗡!!!”

    当即,天地嗡声作响,无穷妙音响彻云霄,大道之音洞彻周天,神光璀璨,紫气纵横,天地灵气汇聚而来,演化各种玄妙。

    函谷关前众人都沉浸于这无上妙音之中,不可自拔。尹喜当即取来纸笔,将老子所言,记录下来,留待日后翻看领悟。

    不久后,老子便停止口诵道经,他再次回到青牛背上,但此刻的老子,身上那种出尘的气质却愈发的浓郁了,而且他身上有紫气缭绕,仙气飘飘,仿佛下一刻便要羽化升仙一般。

    老子心中也是欣喜非常,他终于将自己的学说彻底整理出来,著成道经,流传世人。这也是对他道念的一次整理,此次之后,他已经寻到了突破的契机,果然是大机缘!

    尹喜将老子所言全部摘录,装订成一本书籍,呈给老子。老子沉吟数息,在上面写下“道德经”三字。

    三字一落,立刻神光大盛,刺人双眼,良久之后,神光内敛,化成平平凡凡的一本道书,他将之扔给尹喜,便带着多宝向着西方继续而去。

    不过数个呼吸,两人便消失在众人视野之中,不见踪影。

    尹喜拿着手中《道德经》,心中喜悦无比,看着老子两人一牛离去,喃喃道,“真乃神人也!”

    这道德经可分为上下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可称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可称为《德经》。合称起来,变为《道德经》了。

    尹喜回去后,想要将《道德经》再次摘录一本,保留下来,以免不测,但无论他如何摘录,重新写出的《道德经》都完全没有了第一本那种特殊的韵味,而且也没有修行之法,只有第一本中藏有修行之法。

    尹喜无奈,只好作罢,开始归隐山林,一心修炼大道。后来,尹喜修炼有成,不忘老子大恩,建立了鼎鼎有名的蜀山剑派,尹喜为长眉老祖。

    所以有传说称,蜀山亦是老子传来的道统。

    …………………………

    却说老子与多宝道人出了函谷关之后,便是继续向西行去,这日,两人来到终南山。

    老子在终南山暂住下来,于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在终南山后山清凉山上讲经,楼观台上炼丹,日子过得很是潇洒。

    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听闻此事,也经常前来听道,毕竟老子是自己的师伯,自己去听讲也无甚大碍。

    不过老子讲的却是小乘佛法,虽然他未成深究佛法,但是当初也是研究过佛法,以他当初圣人之境的领悟,哪怕只是领悟一丝,对于多宝等人来说,却也是受益匪浅了。

    “嗡!!”

    老子讲道,道韵溢出,其余来听讲的人皆有些听不懂,多宝道人却是沉迷其中,默默领悟,渐渐在他体内开始有一缕缕金色佛光溢出,脑后一轮金色的神轮缓缓升起,仿若一尊大日金轮。

    “此时不悟,更待何时!”不知过去了多久,老子突然一声大喝,犹如晨钟暮鼓,在多宝的心中响起。

    “轰!”

    多宝道人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之前不懂之处,瞬间迎刃而解,片刻之后,他身上的金色佛光越来越盛,最终将整片终南山都染成了金色,一轮金色大日横空,笼罩了整片山谷,但却又没有伤害到任何生物。

    佛光之中,蕴含着一股普渡众生的意愿,让山谷中众多凶兽缓缓低下头颅,露出虔诚的目光。

    “刷!”

    多宝道人陡然睁开双眼,他目中蕴有两道佛光,洞穿周边空间,他身体缓缓升入高空,身下一座金色莲台自然而然地幻化而出,托起他的身体,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喝道: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轰!”

    多宝道人话音一落,虚空顿时一阵轰鸣声响起,轰鸣的道音如大江翻腾,响彻天际,天地异象显化而出,无尽梵音,禅唱渐渐在周天响起,一道巨大的功德从天而降,多宝道人借此功德,斩出第二尸。

    此刻,多宝道人的一身形象亦是大变,他身上换了一身金色的袈裟,头顶三千青丝尽落,六根清净,脑后金光闪闪,给人一种盛大威严之感。

    “阿弥陀佛,贫僧日后不复道人之名,世间只有小乘佛教教主多宝如来!”多宝如来对着老子躬身行了一礼道。

    自此,世上再无多宝道人,但是多了一个多宝如来。

    ……

    ……


………………………………

第十七章 小乘佛教,镇元子证道

    第十七章小乘佛教,镇元子证道

    “去吧,莫要忘记自己的任务。”老子望着多宝如来的模样,微微点头道。

    “弟子不敢忘记,当去西牛贺洲立下道场,传承小乘佛教。”多宝如来微微点头,说道。一切,都是为了玄门,他怎敢忘记。

    随后,多宝如来朝着碧游宫方向恭敬一拜,便踏空而去,穿越无尽汪洋,来到西牛贺洲,寻得灵山福地,多宝立下小乘佛教道统。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

    “……”

    “西方小乘佛教,立!”多宝如来飞身而起,佛光照耀半壁天地,梵唱之音传遍三界,天地之间风云四起。

    多宝成佛,立下佛教,化胡为佛!

    多宝道人之前乃是化凡之身,乃为胡人,此番化胡为佛,建立小乘佛教,成为小乘佛教佛祖——多宝如来!

    此举,在三界之中瞬间引起偌大轰动,无数神仙为之动容。

    老子、元始和通天三人多少是有些欣慰,因为西方建立小乘佛教,得到天地认可,那么表示灵山大雷音寺的气运又要流出部分,分化到小乘佛教中,因为两者都是西方佛教,却又不为一家。

    如此,三人算计佛门的事情终于是尘埃落定,佛门的气运被小乘佛教给分了出来,只要顺利,便会按着他们的剧本进行下去。

    反观接引与准提两人,两师兄弟大眼瞪小眼,一脸愁苦不已,眼睛之中多有阴沉之色,居然被道门摆了一遭。

    两人面色此时是越加的愁苦,相视苦笑。想他们师兄弟为了成立这西方大乘佛教,谋划了许多。

    当初刚刚成立时,便遭遇血翅黑蚊夺了三品金莲,虽然后来夺回,但是为了消灭蚊道人,佛门也是消耗了气运。

    刚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封神过了之后,开始慢慢好转,可现在,又有玄门立下的小乘佛教出现,还建立在自家门前,这简直是挑衅。

    两人的命运是如此坎坷,好像上天在作弄他们一般。两人此时简直有亲自出手干掉多宝的冲动,但一想到多宝背后的通天和老子和元始三人,便放弃了这个冲动的想法,不然的话,又是一场大战。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将悲愤化为动力,努力恢复自己的修为,只要自己两人先恢复到圣境,便是去找玄门寻仇。

    仙界,三十三天,凌霄宝殿。

    昊天望着面前的昊天镜,神情极为震惊,起初他以为是多宝道人叛出截教,反出玄门,加入佛门之中的。

    可是现在看来,老子出手,元始没有回应,就连多宝的老师,通天教主也是平静,没有回应,聪明如他,岂会猜不到他们三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立下东方小乘佛教,分去西方气运,果然是好手段,果然不愧是三清。虽然不复三清之名,但是玄门之中的默契依旧在。”昊天再次赞叹道。

    就算有这么好的算计,可是通天不配合的话,多宝也是无法成功的,这么看来,三人是达成了一致,所以昊天才如此赞叹。

    地仙界,东海,蓬莱阁。

    “虽然早知道老子的手段,但是此时看来,却是也是极为震撼。看来老子在多宝身上也是没少下功夫啊!”罗天低声喃喃道。

    以他的眼力,如何看不出此时的多宝身兼三法,太清、上清和佛法,虽是准圣中期巅峰,可是实力却是丝毫不在后期之下。

    “佛门,还真是坎坷……”罗天轻笑道。

    而除他们之外,女娲和后土也是震惊了一下,但是却也不去关注太多,道门和佛门的战争,和她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有那时间不如多参悟点大道。

    …………………………

    时间一晃,地仙界之中便又是数千年的时间悠悠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除了上次多宝如来立下小乘佛教的事情外,其他的大事情倒是没有发生,整个地仙界又是平静了下来。

    地仙界,万寿山,五庄观。

    镇元子自从领悟了罗天的感悟以来,道行直线之上,此时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准圣的境界,与那原本遥不可及的圣境也是到了触手可及的程度。

    “难道师兄已经达到了证道的地步?”一旁的孔宣内心震惊道,眼睛之中流露出些许不可置信的神色。

    罗天把阴阳本源交给他,让他领悟其中的道理,然后炼化入五色神光之中,可是这数千年的时间过去,他也才炼化和领悟了三分之一,可是他此时观镇元子的模样,却是已经达到了证道的地步了。

    此时,镇元子身上的气势缓缓增强,不多时,便是跨越了准圣的门槛,达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孔宣感觉镇元子身上的法力犹如汪洋大海一般,无边无际。

    徒的,镇元子忽然睁开双眼,黑白分明的眸子之中透着一股寒光,清澈的眼眸之中,道道精光闪烁其中。

    倏地,镇元子蓦然起身,身形在那三分之一刹那之间已经消失不见,下一秒,他整个人已经出现在五庄观外的五里处一出空地之上。

    此时,天空之上已经是雷声阵阵,黑云压顶,强大的天威笼罩而来,那不停汇聚而来的劫云将整个天空染成暗黑之色,如一片广阔的墨海一般,在那顷刻之间,便要将大地淹没。

    “镇元子这是在干嘛?”

    “这道人好强的实力……”

    “难道,这镇元子竟想要证道不成……”

    “……”

    一些神仙见到镇元子的身形,开始议论纷纷,纷纷猜测他的意图。到最后,便是只有证道一途,方能解释如今的情形。

    ……

    ……


………………………………

第十八章 镇元道君

    第十八章镇元道君

    却说看到镇元子的身形出现在劫雷之下后,三界之中的神仙便是开始议论纷纷,到最后,都是猜测镇元子应该是打算证道成圣。

    此话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一面平静的湖里一般,激起阵阵涟漪,波澜瞬间席卷三界,无数神仙为之震惊。

    证道成圣!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没有达到那个临界点,谁能证道?

    如今镇元子准备证道,让三界的神仙又是再次看到了诸圣时代的到来。

    镇元子虽然是洪荒的老辈人物了,可是他一直很是低调,所以有很多不不知情的神仙均是以为镇元子是‘后起之秀’,竟然已经达到了证道的地步了。

    地仙界,王屋山,天云道观。

    “镇元道兄,你已经走在我前面了么?”红云望着劫雷压顶的万寿山,口中喃喃道,随即,他的眼神便是坚定,一道精光掠过。

    三十三天,大赤天,八景宫。

    “已经是第三个了,罗天,你究竟要扶几人成圣?”老子淡然的脸庞之上也是露出不自然的神色,眼中掠过一丝阴沉。

    老子本以为罗天和扬眉成圣已经是蓬莱的‘极限’了,可是没想到,此时镇元子又是准备证道,他不禁疑惑罗天的意图。

    旋即,他目光扫了一眼座下,散发着一身乳白色浩然正气的孔子,眼睛之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最终才继续关注镇元子的一举一动。

    三十三天,清微天,玉虚宫。

    “镇元子?他怎么也达到这个境界了?难道又是罗天搞的鬼?”元始天尊眉头一挑,凝重道。他虽然知道镇元子道行高深,在准圣之中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就是自己此时与他交手,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这样的境界,若是要证道的话,也是还差一丝,毕竟这不是功德证道,也不是三尸证道,所需的法力可是不一般。

    三十三天,上清天,碧游宫。

    “镇元子,你的确很强,成圣的机会也很大。”通天教主口中一声赞叹,便是不在说话,只是密切的关注的。

    而灵山之上,准提和接引可是一脸的阴沉与郁闷,蓬莱又一人成圣,如果镇元子真的成功,那三界之中,那个势力是他们的对手?

    除他们之外,三界之中还有很多人关注了镇元子的情况,诸如镇元子的老师罗天,女娲和后土,天庭之中的昊天瑶池等人。

    …………………………

    万寿山,五庄观,五里外。

    镇元子神情凛然,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无上的意志,那清澈的眼眸之中精光闪烁,透着一股坚定的神色。他负手而立,抬头望天,一语不发。

    “轰隆隆!!!”

    天空之上,天雷滚滚,震彻寰宇的雷声不停响起,浓郁的天威笼罩天地。

    片刻之后,雷云之中一道劫雷轰然落下,直接劈向镇元子。镇元子临空飞起,踏空而上,手中一挥,大喝一声,一道青色光芒闪过,竟硬生生将劫雷抹去。

    “嘶!”

    三界诸神仙倒吸一口凉气,这道劫雷的威力他们可是看得清楚,就是一般的准圣中期都要小心应付,可是此时在镇元子的手里却是如此的风轻云淡的抹除而去,这实力当真强大。

    一道劫雷被抹除,第二道劫雷再次落下。镇元子大笑道,“来得好!”迎着劫雷而上,手中一个手印打出,顿时化作一个巨大的印决,将劫雷打散。

    天空之上的雷云此时也是被镇元子激怒一般,劫雷疯狂的落下,镇元子却是神情平静,一心应付着。

    不知不觉间,镇元子氤氲的庆云之中,显现出一道树影,如参天大树一般,撑天而起,强大的气势散发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