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冥河问道-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娃小手一晃,便拿出了量天尺和坤元钱,说道:“师祖让我过来把量天尺和坤元钱给叔叔你看,说是叔叔能看懂,能够帮叔叔解决人族交易之事,嗯,师祖就是这么说的。”

  轩辕氏看着女娃手中的量天尺和坤元钱,不由愣住了,而一旁的阐教众弟子也都愣住了,冥河竟然拿先天灵宝送给一个小女孩,而且一送还是好几件,虽然这两件仅是下品先天灵宝,但总归是先天灵宝好不,估计剩下的也不会差到哪去,他们不由感慨起了冥河的富裕。

  广成子等阐教所谓的十二金仙还好,他们都有着元始天尊的此宝,而且各有千秋,倒不至于羡慕女娃,但燃灯道人就不一样了,元始天尊什么也没有给他,看到女娃都能有数件先天灵宝伴身,他怎能不羡慕。

  不过燃灯倒也没起什么歪心思,先不说女娃乃是人皇之女,但是他那个师父孔宣就不是好惹的,更何况女娃能得冥河赐宝,自然深得冥河喜爱,若是他敢打女娃的主意,恐怕必死无疑,而且对一个小女孩下手,颜面上也实在是过不去,燃灯可丢不起这个人,只是燃灯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至于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广成子看着女娃,心中自然明白过来,孔宣这是要让女娃来帮轩辕氏解决人族交易之事,如此一来,待到轩辕氏证道人皇,自然这人皇功德也会有女娃一份,有功德傍身,女娃不仅能提升修为,也能多出一层保障,两全其美。

  而轩辕氏看着女娃手中的尺和钱,立马陷入了沉思,口中更是喃喃自语:“量天尺··坤元钱··尺··钱··”许久之后,轩辕氏大叫一声:“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哈哈,女娃,真是谢谢你了。”

  广成子一听,便开口问道:“徒儿,你想到了什么?可是想到了如何解决人族交易难的问题?”广成子这么一问,阐教众人都看向了轩辕氏,这件事困扰了他们许久,他们可是一直想解决这个难题,好得这份功德。

  轩辕氏说道:“我们可以仿造女娃的量天尺和坤元钱打造属于我人族的尺和钱,以尺来丈量物品的大小,而根据物品的价值,以钱币的多少标注,如此自然可以解决我人族交易的难题。”广成子等人一听,一下子恍然大悟过来,原来这么简单,他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第六十二章 轩辕证道

  女娃见轩辕氏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她的任务就完成了,当即高高兴兴地说道:“轩辕叔叔,既然问题解决了,那我就走了,圣灵岛上可好玩了,我还要回去玩呢!”说罢便从轩辕氏的怀中飞出,驾驭着飞云梭转瞬间便已消失在了众人面前。

  轩辕氏苦笑不已,但他也没时间在意这些,如今有了解决人族交易之事的方法,他自然急于去实施,而广成子他们自然也不会在意,只是女娃离去时的速度倒是让他们很是惊讶,一息十二万里,好快的速度,可见女娃刚才驾驭的法宝乃是一件飞行法宝,这类法宝可是很少见的。

  轩辕氏召集手下能人巧匠命人铸造尺子,用来衡量一个物品的准确大小,铸造钱币用于交易,自此,人族再次进入一个高展的时期,有了钱币,货物流通频繁,人族众人也可交易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使得人族更加繁盛。

  而尺子的明,也为人族带来诸多方便,如此,又过了十年之久,人族此时已是兴盛无比。陈都大街之上,人来人往,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其他各部也是如此,轩辕氏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如今已不下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氏二人。

  就在此时,轩辕氏突然有了感应,自己即将功德圆满,留在人族之中的时日已是不多,于是便效仿天皇伏羲与地皇神农氏二人,在人族族中寻找能够继承自己共主之位的大贤。

  轩辕氏在人族中一找就是多年,可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此时,轩辕氏已是感到自己证道的日子越来越近,无奈之下,只得将共主之位传于高阳氏,也就是人族五帝第一位的颛顼。

  原来,这颛顼乃是轩辕氏之孙,昌意之子者也。生于若水,居于穷桑,其母名曰女枢,于二十年前夜晚,北斗瑶光星光大作,落入了腹中,遂感而有孕,生下颛顼,封于高阳,是以又谓为高阳氏也。

  原本,轩辕氏并不想将共主之位传于高阳氏,可寻了一番,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轩辕氏又证道在即,无奈之下只得将共主之位传于高阳氏,决定传位高阳氏之后,轩辕氏便命人准备。

  还是在前两任共主传位之时的那座高台,轩辕氏和高阳氏立与其上,轩辕氏的老师广成子也是立在一旁,而台下则是一众观礼的人族,此时,高台之上供奉的乃是洪荒六圣、冥河、人族五祖以及伏羲和神农氏。

  禅让大典尚未开始,高台上所供奉的人便已到齐,所有观礼之人见此便齐齐拜道:“拜见诸位圣人,拜见人祖,拜见人皇。”诸圣一挥手便将他们都扶了起来。

  轩辕氏见礼之后,便走到高台之上,向天拜道:“吾乃人族轩辕氏,今感功德圆满,在此将人族共主之位正式传于高阳氏。”台下众人在轩辕说完之后,便开始齐声高呼起轩辕氏与高阳氏二人的名字。

  同时,只见天外飞来一股粗壮的功德金光,这道功德金光要比神农氏的还要多上五成左右,,此次轩辕氏证道却是难得多,要不是有仓颉横空出世,他这人皇之位还真是两说呢。

  一旁的元始天尊看见轩辕氏证道今有如此多的功德,心中自然开心,此次人皇证道乃是由他门下阐教弟子辅佐,如今人皇证道,自然少不了他们阐教弟子的那一份,尤其是担任人皇之师的广成子。

  只见功德降下之后,立刻分散开来,只要是相助过轩辕之人,或多或少皆是得了一些功德,其中七成归了轩辕氏,一成半归了广成子,而剩下的两成中,各有半成归了九天玄女以及女娃,最后半成分给了众多阐教弟子。

  见广成子得了一成人皇功德,元始天尊脸上露出了微笑,虽然当初神农氏证道人皇,孔宣得了两成功德,但广成子所得的这一成半的功德却还要比孔宣多上几分。

  只是让元始天尊意外的是,广成子得了一成半的人皇功德,竟然没有吸收提升修为,而是将功德全数打进了他的番天印之中,番天印在吸收了这人皇功德之后,立时成了极品后天功德灵宝,杀人不沾因果,而且威力要比之前变强了不少。

  而广成子此举落在阐教其他弟子眼中,他们自然有些羡慕嫉妒了,广成子竟然用功德来提升灵宝威力,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浪费了,你不要这功德,干嘛要当这人皇之师呢?

  尤其是燃灯,他心中可谓郁闷到了极点,本来以为得了一点功德,向借功德之力斩尸的,可惜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若是他能当这人皇之师,斩尸是妥妥的事,可惜这等好事从来不会有他的份,燃灯此时心中对元始天尊的怨恨也变得更为强烈了。

  而一旁的冥河自然观察到了这点,同样观察到这点的还有准提,二人看着燃灯俱是若有所思,燃灯与他们一样,俱是紫霄中客,却一直未能找到自己成就准圣之道的方法,故而一直被困大罗金仙巅峰许久。

  冥河不由想到燃灯在封神大战之后,之所以叛离阐教,转投佛教,恐怕也是因为燃灯在佛教之中找到了自己的道,燃灯本是开天第一口棺材化形,所修炼的本就应该是寂灭之道,与佛教教义相合,故而能够成为西方佛教的过去佛。

  而冥河身旁还站着孔宣以及女娃,至于六耳自得了赤尻马猴的本源之后便开始闭关了,女娃得了半成人皇功德,修为直线飙升,直接达到大罗金仙后期,直接盖过阐教除了燃灯意外的所有弟子。

  元始天尊见女娃得了半成人皇功德,微微皱了皱眉,但转瞬即逝,他也明白,冥河是钻了空子,但那也是阐教弟子解决不了轩辕氏的难题,广成子才让轩辕氏张贴的告示,这才让冥河有机可乘,为女娃谋取了半成功德,不过女娃只是一个小女娃,又是神农氏之女,元始天尊可拉不下脸面来与冥河计较此事。

  轩辕氏在吸收了庞大的人皇功德时,沐森趁机立下人皇,吸收了人皇帝气之后,轩辕氏原本大罗金仙初期的修为便开始疯狂突破,直接突破到了准圣巅峰,比之神农氏的气息还要强上几分,而且还余留下近一成功德,于是他也学着广成子,将这一成功德打入了他的证道之器轩辕剑之中。

  人皇禅让之事结束,诸圣以及众多观礼之人便陆续离开,轩辕氏看着高阳氏说道:“人族便交给你了,望你日后带领人族更进一步。”说罢,便与人族五祖以及伏羲、神农氏一起前往人族圣地去了。

  而老子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因为高阳氏乃是人族五帝之中的第一位,此次的人皇之师为他所得,便叮嘱了玄都几句,然后离去了,玄都自然是留在人族,履行自己人皇之师的职责。

  而元始天尊与他的弟子回来昆仑山中之后,广成子便向元始天尊说道:“老师,此次弟子下山辅佐轩辕氏,有所感悟,深感实力不足,故而弟子想闭关一段时间,望老师批准。”

  元始天尊赞赏地点了点头:“好,你能够明白自己的不足,坚定自己的修道之心,为师甚是欣慰,此次逐鹿之战,若没有仓颉相助,恐怕你们必败无疑,归根究底便是你们修为太弱,此次闭关,为师希望你能够有所收获,去吧!”

  广成子拜了一拜便推了下去,剩下的诸多阐教弟子都齐齐地看向了元始天尊,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就是燃灯也是如此,要知道元始天尊手中可是还有一尊人皇之师,如今广成子闭关,他们自然更有希望得到人皇之师之位了,若广成子不闭关,元始天尊也是有可能再将阐教这最后一尊人皇之师再次交给广成子。

第六十三章 五帝治世(上)


  元始天尊见众弟子都望着自己,当然明白他们所期待的是什么,于是开口说道:“高阳氏之后,五帝之第二的人皇之师也属我阐教,那时辅佐的人皇之师便由··太乙你去吧!”

  太乙真人一听,顿时欣喜不已,而其他弟子自然有些羡慕嫉妒,阐教十二金仙之中,广成子最受元始天尊喜爱,而且又是大弟子,得到一尊人皇之师倒还算情有可原,而太乙真人并非二弟,仅是因为他受元始天尊的喜爱仅次于广成子便得到了人皇之师的位置,他们自然心 ?

  ·······························

  轩辕氏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位于其孙高阳氏,高阳氏便是后世所称的五帝之一颛顼帝,轩辕氏则为人族敬称为黄帝,自此,人族天地人三皇功德圆满,气运再度增长。

  而颛顼接下人族共主之位后,便开始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因为当时被轩辕黄帝征服的九黎族,虽然归降了轩辕黄帝,但是大多为巫人,仍然信奉巫族祖巫,并杂拜鬼神,于是,颛顼便强令他们顺从黄帝一族的教化,促进了各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使各族展。

  自然,人教在颛顼的传宣之下,在人族的声望大涨,而原本经历轩辕氏时代而兴盛的阐教也有被人教压下之势,倒不是玄都的要求,而是颛顼需要借助人教声望来稳固自己人族共主的地位。

  同时,颛顼很重视人事治理,并努力展农业,而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人族之中,男子慢慢成了氏族之中的主导力量,女人的地位渐低,而且,颛顼依各部落版图创制了九州,并建立统治机构,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而当时,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後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颛顼虽然是轩辕黄帝之孙,学有其传下道法,但是毕竟道行浅薄,二人激战九九天却是无法将这黄水怪收服。

  于是,颛顼便请来他的师傅玄都道人,玄都道人知其来意后,便将一柄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后,功德圆满,天降功德,成就人皇道果,而玄都得了人皇功德,也同样未吸收,而是受了起来,不知会用作何途,颛顼证道之后,人族共主之位便传与帝喾。

  传说这帝喾,即高辛生来便很有灵气,刚一出生,便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更是被元始天尊门下太乙真人收为弟子,而太乙真人自上次历经无法解决人族交易之事后,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研究人族之事,不仅教导帝喾修行之法,在人族事物治理上也给出了一些意见。

  帝喾继位之后,广施予恩泽于众人,却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

  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

  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史书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值得一说的是,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传说帝喾有四妃,长妃叫姜原,是有邰国君的女儿,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出外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成为周民族的祖先。

  次妃简狄,是有松国君的女儿,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秋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

  三妃庆都,相传她是大帝的女儿,生于斗维之野,被陈锋氏妇人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后庆都随养父尹长孺到今濮阳来,因庆都头上始终覆盖一朵黄云,被认为奇女,帝喾母闻之,劝帝喾纳为妃,后生尧。

  四妃常仪,聪明美丽就,长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挚与尧都继承了王位,作了帝王,由此可见,轩辕一脉开枝散叶,自轩辕过后历经五帝、商周世代都是他的骨血后裔掌控天下,因此后世不少人尊轩辕为炎黄始祖。

  帝喾在位期间,深受太乙真人影响,而太乙真人性情温和,因此,帝喾治理人族之时广施仁政,不似轩辕、颛顼一般大肆征伐,如果说轩辕黄帝和颛顼最大的功劳是一统人族,为人族初步建立一个家国的概念,那么帝喾最大的成就就是恢复了神农时代衣食无忧的幸福安康生活。

  帝喾对内与民生息,对外停止征战,许多偏荒蛮族受其感召接受和平,人族进入了一个平静而又蓬勃展的时代,于是,帝喾有感太乙真人的大德,大力宣扬阐教,使得阐教在人族一时间威望再度大涨,远远盖过人教。

  如此又过了数十年,此时,帝喾在位已七十年之久,如今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也是功德圆满,之后便隐居人族圣地,在其离去之时,天降功德,太乙真人得一份,修为直接提升到了大罗金仙中期,五帝证道虽有功德,但却远远比不上三皇,太乙真人只是得了一份功德,修为自然不会提升很多。

  然而,帝喾也有私心,他喜爱自己的四妃常仪之子挚,因而退位之后传位于挚,挚志大才疏,又有暴虐之性,曾治理天下九年,为政不善,民怨沸腾,又因其背后无人辅佐,威望不足以震慑族中各方势力。

  于是,挚迫于各方压力,在与众人商议之后,便退位让贤与西方教弟子药师的弟子尧,而这尧也是挚的弟弟,尧,姓伊祁,名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领的赞许。

  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相传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着,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唐尧即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借鉴其兄挚之过失,在老师药师的支持下,迅安定人族,唐尧又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8



第六十四章 五帝治世(中)


  在这么多的人才辅佐之下,人族在尧的治理之下兴旺了起来,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又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将诸事处理妥当,如此施政之下,人族再次迎来一波高展的浪潮,而这时,帝尧在位已有七十余年之久,自感功德圆满,所以便欲寻找一位大贤,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

  于是,帝尧召集群臣,向他们询问何人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群臣听后,相互议论了一会,才回道:“共主之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帝尧不屑的说道:“哼!丹朱么,其人愚顽、凶恶,用之不妥。”众人听了,尽皆沉默,丹朱可是帝尧最心爱的儿子,如今帝尧排除在外,众人一下子失去了推荐对象。

  稍稍沉默片刻,众人再次开始讨论人选,最终,众人终是达成共识,众口一词道:“圣皇轩辕陛下有一孙名鲧,此人见识广博,本领不凡,为人处世世人无不称道,足以担此重任。”

  帝尧一听,低头思考一会儿,刚要答应,心中突然一动,只见帝尧眼珠一转,接着抚须说道:“此人的确不错,但尔等还是多举荐几个,莫要错漏。”

  众人一听,深觉道理,便又开始讨论,突然,大臣四岳对尧说道:“有一人,名为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间,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够胜任共主之位。”

  帝尧说:“恩,此人我也是听说过,就是不知究竟如何,你仔细说来。”四岳回答说;“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

  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尧说:“那我就先试试他吧!”于是帝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

  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舜制作陶器,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瞽叟仍然想杀他,与家人合谋,多次谋害于舜,但舜却总是如有天佑一般,能够奇迹还生,即便如此,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这样,试完舜的品行之后,尧便开始让舜去接触政务,尧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