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绣-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能省心夫妻和睦,可我不能这么自私,三个孩子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不能太偏心了。我和你爹商量了很久,还决定张氏留不得,时日长了你们兄妹要因为她反目的,李家就要散了,她不像个长嫂的样子。我们没法容她。”李母提起张氏还是伤心难受的。
  作为女人她知道和离对女人伤害是很大的,学文是男人,其实不会吃大亏,可是张氏真的让李母很伤心很失望,孩子们开始慢慢离心了,感情也不如以前亲了,再这样下去等不到他们闭眼就要离心离德了。
  当她自私吧,她宁可对不起张氏,也不能让李家散了架子了,如今张氏跟人走了,她反倒松了口气,这样也好,以后也不要来往了,就这样各自安好吧。
  “娘,都过去了,是他们缘分浅薄,同样是苦日子,你看张家嫂子日子还不如咱们家这么好呢,地也没咱家多呢,可人家对待小叔子是个什么样呢?张氏的陪嫁金三样可是他嫂子的嫁妆呢,做到这个地步,真不能说不好吧?人怎么做还要看自己的良心呢。据我所知张家嫂子在张家也是很得尊重,就连小叔子都说了将来娶的媳妇一定要让嫂子看一眼才成,这是多大的敬重啊,是真暖化了人家的心,可张氏呢?太自私了,您别想那么多了。”
  “我知道,可我就是觉得有点对不住你侄儿们,有时候想起来还是会很难受的。”李母叹口气,人老了总是心软,希望都和睦美满,可现实总是有些不如意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紧的不是钱,而是遇到苦难和危机的时候,当断则断,学会止损,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都过去了,你看清远也懂事多了,何况我心里是赞成和离的,清远很有天赋,若有一天真的考上功名了,以张氏的性格,恐怕咱家她要当祖宗了,到时候您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也是我特别担心的地方。”
  也许正是因为聪明人才会愿意吃亏,尤其是面对自己最亲最想守护的人,吃点亏怕什么呢,这大概就是巧兰频频吃亏的原因,看似有点过了,可她却是为了维护李母和李青山,他们给予了巧兰第二次生命,值得她用任何代价去守护。
  李母拍拍她的手,叹口气,“我知道,所以我才同意了,就是害怕会有那样的一天,真到那一天不但是我们没地站,恐怕你们兄弟都要被她祸祸了,李家真的要大难临头了,其实说来说去我们还是自私的,先保护了自己。”
  “是啊,谁不自私呢,但凡事都有个度,太过了就会被所有人排斥,那就得不偿失了。”
  “翻过年你就要嫁了,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把你公爹和威子照顾好,别把钱看太重了,传虎有本事能挣,该给威子的别忘了,刘家人口不算多,就这么几个兄弟,你对人家好,人家将来也能对你和你的孩子好。”李母在提点巧兰要学会眼睛放远些。


第261章 准备
  巧兰靠在李母肩头,一脸的小女儿娇态,“我知道娘的苦心,我不会学张氏那样小家子气的,该给威子的不会少他的,包括将来我们奋斗的产业,威子看上哪个也可以拿去,兄弟连襟才是正理,将来我也会有孩子,说不得等我的孩子长成正是需要威子提携照顾的时候呢,我不会干那样顾头不顾腚的事,您放心吧。”
  “嗯,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要记在心里。我和你爷爷奶奶为什么容不下张氏,因为她让你们兄妹离了心有了隔阂,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几件衣服几双鞋子都不是事,是她不配做长嫂,太自私太独了,把所有人都关在了门外,这一点你要谨记。一个家不是只有你们那小家,还有兄弟妯娌亲戚叔伯,处的好了将来都是给自己孩子积德集福呢。”
  李母语重心长的教导女儿,离孩子出嫁的日子不多了,该教的一定要教会她,不能让她重蹈张氏的覆辙,按说张家人也是品性正派的人家,但孩子自己把自己给宠歪了,能怪谁呢。
  “嗯,我记在心里了,不会忘的。”巧兰十分认真的点点头。
  心里也觉得母亲说的是对的,这里的人对家族有着异乎寻常的归属感,为了家族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妻儿,这都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对于现代人是根本不能理解的愚蠢,可就是这个时代,庞大的家族甚至让衙门都要避让三分,如果是家族的孩子出了事,家族完全可以亲自处理掉,只要知会一声衙门就可以了。
  这里的人离开了家族几乎没有办法生存,去别的地方只要知道你是被家族逐出门墙的人,谁都不要你,会远离你,甚至连科举都会把你剃掉,家族的影响力远比她想的还要深远。
  他们李家村就等同于李姓家族,村长和里长还有年纪大的老人们是有很高的话语权,谁要是做了丢李姓人的事,村民们就会反弹要求轰出李家村,以免带累自家,这和现代人作壁上观看戏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巧兰也是来了这里才明白,为什么她能有女户,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她爷爷在村里很有一点子威望,为人处世非常公平公正,二就是她有那么点能耐算是长脸的孩子,所以村长才同意了她立女户,不然村长不答应,你就甭想立了,这个需要村长出面活出具一字文书的。
  这让她想起现代一些新闻,尤其是拐卖人口的,为啥卖进山村就查不出来了,因为一个村的人都在为他们掩护啊,山村通信又不是很方便,整个四里八村都不配合办案甚至是包庇掩藏,一时半会也是找不到的。
  虽然是反面例子,但这就是真实的融合向心力。
  “娘,你说我二哥该找个啥样的媳妇呢?”巧兰和李母聊天想起了二哥的事。
  大哥目前是没戏了,但二哥也会成亲的,早晚的事。
  李母仰起头想了想,“我觉得一般的姑娘你哥估计看不上,他呀在外面跑的时日多,长了见识心也就野了,村姑不识字估计不喜欢,要不然也不会看不上秀花,你当他傻不知道呢,就是纯粹看不上干脆装不知道了。我估摸着他是想找个想你这样识文断字能跟他说上两句的,所以赵大妞这样的他压根就看不上。”
  “那将来他是不是就在城里那块过日子了?”巧兰歪着头问母亲,其实是想问母亲能舍得么?
  “你是怕我舍不得他吧,其实也是舍不得的,但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真要有能耐当爹娘不会拦着的。何况儿子还是我的儿子,还能不孝敬我了。其实我还是希望他们分开生活的,就像咱家和二叔家这样,离的不远却又各自独立,这样不远不近的才能处好关系,有句俗话叫:‘远香近臭’。”
  虽然李母没什么文化,但生活赋予了她同样的智慧,生活的苦难让她比别人看的更透彻,这大概也是李老太为什么独独宠爱李母,维护李母的原因,她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长嫂,母亲,妻子和儿媳。
  李母好似李家最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一样,离了他李青山兄弟可能不会这样亲密无间,但有了李母很多事都能顺遂的度过,没有隔阂。看似李母在生活中好像是一直吃亏的角色,付出的远比赵氏要多很多,可她也同样得到了很多赵氏得不到的东西,夫妻多年来很少红脸,也是村里少有的恩爱夫妻,婆婆从来不为难还处处护着,在村里也是就这独一家了。
  再亲的婆媳关系没有不训你两句的时候,但李母则很少有,李老太拉个脸的次数都很少,一般训斥都是嫌李母心软老吃亏,老太太一辈子刚强见不得自己人吃亏,护短的厉害。
  便是婶婶赵氏,李老太都没有为她打算太多过,但唯独对李母处处上心,甚至为她安排好百年以后的生活,是否安稳,将一切不利因素都要提前掐灭,便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吧。
  谁又能武断的说李母不幸福呢?
  巧兰想到这又笑了,“那倒是,我哥要是学得好了以后自己开药铺都不是什么不能想的事呢,我觉得我哥应该找个城里的大户人家姑娘,起码也要识文断字温柔懂礼的姑娘,以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小家小户的姑娘好像秀花这样太没见识了,真不合适。”
  “嗯你说得对,我也发现了,日子越来越好,咱家接触的人也变了,这有些时候就真的显得不合适了。不过你二哥是个心里有主意的人,这亲事还是要问问他的,不然过得不美也是白搭了,我都怕了,可不能再像你大哥那样了。”李母又是一声叹息。
  “嗯,在多看看,兴许别人还能给介绍呢,反正现在也不着急,等我哥真的事业有成,能独当一面了,到时候自然有火眼金睛的人主动上门递话的,您说是么?”
  李母又自信的笑了,“那是,当初咱家日子好了,你大哥就是别人给递话的,不少介绍人家姑娘呢,我是儿子成亲我不发愁。”
  “娘,您真棒。”
  “伯娘,伯娘你在么?”小玲子跑了回来。
  李母二人迎出门,李母问道:“这还早着呢,你怎么就回来了?出啥事了?”
  “没有,店里不算忙,学文和守正在忙乎呢,海子在前面打饭收钱,我闲了下来,回来说着兰子弄卤肉呢。”
  “哦,对,弄卤肉,配料我都准备好了呢,走咱拿肉去,这就洗洗准备上了。”巧兰一听这是正事。


第262章 牛肉面
  “你们俩能行么?”李母还是很怀疑巧兰的配方从哪里来的。
  “娘,不试试咋知道呢,弄得不好全家分了吃了就得了呗。”巧兰得的是人家家传的秘制酱肘子酱肚子,酱猪蹄等配方,经过反复研究后成功的配方,顾客广受好评呢。
  “那就试试吧伯娘,现在炒菜都卖不动了,我一天也卖不上几个炒菜,大哥不来我就在后院烤烧鹅了,也不咋做菜了。”小玲子也赞成试试新菜。
  “那成,你们弄吧,要弄肘子么?昨儿从庄子拿来的新鲜肉呢。”李母给他们张罗着把东西预备上。
  “嗯,要个肘子,我们先试试。”
  “行,肘子要烧烧吧,还没烧洗呢。”李母坐在院子里开始给院里的炉火点起来。
  “伯娘,你歇着,我来弄,这点活我自己干就行,兰子你指挥。”
  “行,你先烧着,不能烧糊了,慢慢匀着烧,烧毁了皮相可就难看了,颜色不红亮,烧一边洗一遍,再烧再洗,一共要烧三次刮洗三次。然后洗完你告诉我。我去秤配料啊。”巧兰进了屋去拿配料,要严格称重,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是有要求的。
  还拿了个本子出来做记录,每一次的所有程序都要严格记录下来,不好吃欠一点味道该怎么改进,记录下来才好找到原因,就跟做实验需要记录是一个道理。
  “行,你去吧。”小玲子一看这认真的架势,心里就觉得踏实很多,不怕成不了,兰子做啥事都特别仔细较真。
  小玲子开始烧猪肘和猪蹄,反复的刮洗毛茬,一次不行要三次,这样才能洗干净油腻,不然也是不入味的。
  巧兰按照配方的料挨个称重,酱肘子要求并不算难,原料是经过精选的肉膘丰满的猪肘子。炮制前要反复刷洗,拔净细毛。每十斤肘肉配以大盐四钱、桂皮二钱、生姜五钱、大料一钱、糖色八钱、料酒八钱、花椒一钱。下锅,用旺火煮一小时,煮出油来以后,取出肘肉,用凉水冲洗。同时,把锅内的浮油舀起,把汤过两次罗,把锅底的肉渣取净。接着,把已经煮过一次的肘肉放在原汤里,用更旺的火再煮四小时,最后用微火焖一小时。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煮焖,汤已变成汁,煮出来的油都已渗入肉内,酱肘子就制成了。
  附记:原料必须新鲜,不然腥味去不掉。最好的是,花椒,姜和桂皮能够选用固定产地的,不要混用,避免混杂味道。
  肘子的时间一定要喂够时间和火候,不然出来的肘子不是太肥油腻就是肉太柴了过了火候,这个度一定要掌握好。
  用这个原汤卤猪蹄也是极好的,猪肚记得要最后下锅,不然会让猪蹄等东西也有一些异味。
  小玲子和李母一起动手,把一套肘子猪蹄和一副猪肚都洗吧干净了,特意按照巧兰的要求,全部分开清洗,不能混在一起洗,生怕污染了彼此的味道。
  巧兰烧了一锅开水放入了黄酒,生姜和陈皮煮沸三分钟后,放入肘子焯水,去除腥味,然后捞出依次放入猪蹄和猪肚焯水,将水倒掉猪肘等全部用凉水清洗干净去掉血沫子。
  这才开始按照上面的程序煮肉,趁这个煮肉的时间,巧兰把牛肉拿了出来,家里是传虎拿回来的牦牛肉,就现用这个试试味道。
  “咱们今天现用这个牦牛肉,回头传虎说等开春会送草原的牛过来,那个牛肉味道会更好吃呢。”巧兰一边弄一边说。
  “行啊,听说草原的牛味道特别好是吧,做酱牛肉最好了。”小玲子也笑着点头。
  “是呢,等咱家种了苜蓿就可以养着了,以后也不愁吃不到牛肉了。”巧兰高兴的笑了笑。
  酱牛肉的做法又是另外一套,主要用的是腱子肉,要紧的是每隔一个小时翻一次锅,要经常查看,因为是拿去卖的东西所以最好是单独卤,不要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味道混杂就不太好吃了。
  “这个汤回头可以留着不?”李母站在旁边给帮忙,闻着开锅的肉香觉得味道很好。
  “当然要留着了,这多弄几次就是卤汤了,今儿我给大家弄牛肉面,张嫂您给帮忙和点面成不?”巧兰看到牛肉汤想起了牛肉面。
  “我已经准备上了,不用担心,我闻着味就觉得特别好,忍不住就和了点面,哈哈哈!”张嫂已经在那边和面了。
  “太好了,今儿看我的手艺,给你们做点红烧牛肉面。”巧兰和大家一起弄反倒十分高兴。
  酱牛肉的做法也很多,但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她的是根据师哥发小的菜谱上来的,他家老人一辈子就做这个生意的,店面小位置偏,但生意几十年如一日的红火,源于老人的精益求精,对品质和味道的执着追求,对这个工艺要求老人非常苛刻,那么大年纪了还要死盯着发小每一个步骤,错一下都不乐意呢。
  她做的就是这个方法,第一次的卤水是要倒掉的,因为去除了肉的腥味和血沫等杂质,清洗干净再弄第二遍,这才是留下的卤汤,还要每个小时给肉翻一次身。
  最后卤汤要过罗,撇去渣滓和肉末,只留下上面的清汤,最后将汤汁撇去油花淋一勺浇在出锅的牛肉上,这就得了。
  三个人在厨房忙乎,肉的香味飘了满院子都是,李青山兄弟二人从地里回来了。李老头也从菜地里忙乎完了。
  “呦,今儿弄肉呀?真香啊,吃面不?”李青山爱吃面,啥面都成,爱这一口。
  “嗯,今儿弄的卤肉,你闺女给你做的牛肉面哦,快来洗手,爹茶给你泡好了。”李母算着点烧水泡茶,刚弄完爷们就进家门了。
  “太好了。”李青山高兴地直点头。
  “爹,今儿和的面特别筋道,您尝尝啊。”巧兰从厨房冒出头来笑眯眯的跟老爹夸耀。
  “好,还是我闺女懂我。”李青山像哄孙子似得哄着闺女。
  巧兰在面里放了鸭蛋,让面条更加劲道,下锅清汤,张嫂和李母用竹子压面,不然一个人还弄不动呢。
  肉还没好,但牛肉汤却已经卤出了滋味,巧兰弄了一点在锅里加了点水,下了点挺括的青菜,略微调了下味道,将煮好的面条入卤汤,放上葱花香菜,和两三片青菜,捞了点牛肉给他们尝尝。
  李老头的面是单独和的,他吃不得鸭蛋和的面,太硬了,张嫂给他们单独做的软面条,利于老人消化。
  “嗯好吃,肉还没进味,但汤的味道十分好呢。”李青山吃着伸大拇指称赞。


第263章 肥年
  “火候不够,肉还差点劲呢,下午肉就能吃了。”
  “嗯呢,肉不拿去店里,搁家吃了,后头还要弄呢,一次两次弄的肯定不如意,要弄好了才能拿去店里卖呢。”小玲子笑着说道。
  “晚上就能吃了,吃肘子么?”李老头爱吃肘子。
  “嗯呐,爷爷,晚上就能吃到肘子了,兰子特意给弄的。”小玲子高兴地点头。
  “嗯,那我少吃点晚上我要吃肉呢。”李老头吃了一碗面条就不吃了,平时可以吃两碗的。
  李老太无奈的笑了,“你晚上也不能吃那么多肉睡觉啊。”
  “我少吃点么。”李老头像个老顽童似得,遇到好吃的也不愿意放手。
  “少吃点啊,油大。”李老太警告的瞥他一眼。
  吃过中午饭,李老头和李老太睡午觉去了,下午起来把兔子窝在重新搭一下,这几日每日都要飘点雪花,下的还挺大的,也越来越冷了,家里的家禽棚子也需要重新加固保暖,不然会死。
  李青山下午要去地里在看看去,不放心呢。
  下午和巧兰和嫂子继续研究他们的肉,争取晚饭的时候能给家里人吃上。
  赶下午饭前东西全都弄好了,小玲子看了看牛肉挺多的,就说道:“给传虎和刘家送一点过去尝尝吧,也是咱们的心意。”
  “行啊,那让清刚去送。”巧兰不好意思去。
  小玲子却认真的看着她说道:“你去送刘家,一起送过去,威子下午下了学堂会回来的,自然就带回去了。”
  “唔,好吧。”巧兰摸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点了头。
  “肘子太少就不装了,牛肉装一点吧,我在切块肚子,给小刘叔弄个下酒菜。”小玲子体贴的想到。
  弄好了东西用油纸包了装进小篮子里,递给巧兰,“去吧,嘴甜点就是了。”
  “嗯。”
  巧兰拿着东西往小刘家去了,小刘家的院门以前就是刘叔兄弟两个置办的家业,后来都要成亲了,刘叔自己又去了打仗,再回来就留给小刘叔了。
  “刘叔,刘婶在家么?”
  “在呢,是兰子来了,快屋子里坐,外头冷。”小刘婶从屋里冒个头看见巧兰欢喜的朝她招手。
  “婶子,我家弄了点卤牛肉,我娘让我拿过来给你们尝尝。”
  “哎呦!这还想着我们呢,谢谢了。兰子喝茶。你上回给做的衣服好的不得了,我穿着回了娘家吃席,都说我衣服好看呢,婶子谢你了。”小刘婶子满脸笑容,显得很和善,她微微有点发福,圆圆的脸很喜庆和善的面相。
  “不用客气,虎子哥拿来的皮子挺多的,我就顺手的事,我给端了点卤汤过来,晚上可以下个面吃,这份是给威子的。”巧兰微微红着脸将两个小篮子推了过去,还拿了一个大海碗装了点卤肉汤。
  “哎呦!真香啊,太好了,还是你想得周到,兰子在家吃饭吧?”小刘婶子对巧兰印象十分好,乖巧懂事从小就知道孝顺疼家里人。
  “不了婶子,我要回去了,我娘做好饭了等我回去呢,有事您让威子说一声就成。”巧兰起身准备回去了。
  “好嘞!好孩子那我不留你了,得闲了就来玩啊。”
  “嗯,肯定来,婶子外头冷,你别送了。”巧兰笑着出了门。
  等巧兰走了好一会,小刘叔从地里回来了,看到屋里的东西问道:“哪来的?虎子过来了?”
  “不是,兰子卤的肉给送了两份过来,这份是给传虎和威子的,这汤味道十足,我弄了点面,晚上吃面条中不?兰子弄得肉可好吃了。”小刘婶子等人走了偷尝了一块,赞不绝口。
  小刘叔露出笑容来,“兰子是个好姑娘,这门亲结的不错,兰子弄饭也是非常不错的,他家玲子的店都是兰子给出的主意,弄饭菜啥的。”
  “是,兰子是个能干的巧手姑娘,以后就不用担心虎子了,兰子这孩子也是个和善的,对威子也不错,将来也不用太担心了。”小刘婶提起传虎,也是很心疼的。
  “是呢,就等明年出嫁了,以后兰子有啥事你多帮着点,大嫂走的走,孩子身边也没个老人给支应下,我就怕他们成了家周围邻居见兰子一个小妇人面皮薄了就欺负,你没事就多去看看。”小刘叔想着大嫂死得早,身边也没个脸皮硬的人给撑腰,大哥又不管屋里事的,有些娘们的嘴仗还得娘们来。
  小刘婶子眼眉一挑,显出了几分凌厉霸道的气势来,“我看谁敢欺负我刘家的媳妇?我不把她脸撕烂。”
  “就是这话,兰子我瞧着是个和软脾气的人,你忘了学武学医的时候,兰子为了他哥可没少被赵家那个姑娘欺负呢。”小刘叔还记得当初兰子小,没少被赵大妞欺负,挨打挨掐都是常有的事。
  “还真是,你放心,家里有我呢,错不了。”小刘婶子挺喜欢巧兰,乖巧文秀的样,跟谁也不会大嗓门,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嗯,我就是提醒你一声,威子他们也该下学回来了,吃饭吧。”
  “成,我去下面,你先吃着,喝一盅?”小刘婶见今日有下酒菜,就问爷们一声。
  “嗯,喝一小杯吧,把学武送来的药酒给我倒一杯,喝了我就睡了,明儿还要下地。”小刘叔眯着眼笑眯眯的点头,心情很好。
  “中。”
  晚上巧兰家里也吃上了第一次弄得卤肉,味道还是不错的,入口即化不油不腻,口感还是不错的。
  “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有点略甜了,糖好像放得有点多了,还有就是不放拿点辣皮子可能更好。”李老太品了之后说道。
  “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