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锦里-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把一等卷呈上给承德帝阅览。
承德帝看的也很认真,最后呈上来的一等卷只有寥寥五份,每一份他都仔细看过,最后看着最倚重的六个臣属,和颜悦色的问道众位爱卿,一等卷你们也全都看过了,那么你们觉得,今科的学子,哪一位合该得了头名?”
静默片刻,周景明越众而出,很坚定的说道陛下,以臣之见,今科头名舒鸿煊实至名归。”
承德帝玩味的看了周景明一眼,语气捉摸不透朕记得,舒鸿煊是你父亲的关门小弟子?”
只短短两个时辰,承德帝已经了有关舒鸿煊十五年来的经历,当得知舒鸿煊乃广平候嫡长子的时候,他脑海里想了想,还是想不起广平候究竟长样,不过承德帝也没有在意,他只要舒鸿煊长样就行了。
周景明神色沉稳,没有半点慌张,笑着答道陛下,臣这是举贤不避亲。”
承德帝哈哈一笑,用手点了点周景明,“好一个举贤不避亲!”
转过头,又看向其他五位阁臣你们又看?”
夏清当先表态陛下,周大人说的很有道理,臣附议。”
余下褚相在内的四人,个个都连声说“附议。”
其实,他们这些伺候承德帝久了的臣子都,承德帝已经选好心目中的状元,不过就是象征性的询问一下他们,不过他们也觉得舒鸿煊的确是实至名归就是了。
“那就宣今科学子进来吧,颁布功名。”
章节目录 第53章 陛下又调皮
太监来到偏殿的时候,舒鸿煊正在跟吕询、秦初聊得开心,当得知要回到保和殿的时候,所有人都脸容一肃,决定今后仕途起点的时刻,到了。
众人依次按照先先前的排位跟着太监回到保和殿,保和殿中的书案桌椅全都消失不见,殿中飘荡着一股清香,饭香味已然消失。
“恭请陛下圣安。”诸人行礼。
“免礼,平身吧。”承德帝温和的声音响起。
诸人齐齐起身。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都会为我大夏选拔出许多栋梁之才,就是因为有这些栋梁之才的存在,我大夏民众才会生活安稳,举朝繁荣,引万国来贺。”
承德帝声音透着一股铿锵,话语中的气势让在场不少学子都热血沸腾,只恨不得鞠躬尽瘁,为大夏朝、为百姓、为实现的抱负而肝脑涂地。
“朕很开心,你们之中又涌现了一些让朕、让六位阁臣都很看好的学子,将来的大夏朝,也要靠你们来支撑。”
承德帝欣慰的语气一转,高声喝道舒鸿煊何在?”
舒鸿煊镇定从容,上前三步,躬身行礼学生舒鸿煊,见过陛下。”
舒鸿煊今儿穿着一身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子,清清爽爽,衬托着他丰神俊朗的仪容,更加相得益彰。
承德帝上上下下仔细打量,心中欢喜,不仅脑瓜子聪明,字写得漂亮,人也俊美,甚好甚好!
承德帝尽数收敛身上的威仪,像个邻居大叔般,和颜悦色的问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真是少年英才。”
舒鸿煊沉着镇定的回答是老师教得好。”
承德帝见他谦虚,心中欢喜又深一分,笑容满面的年轻人谦虚是好,不过有时候也不可妄自菲薄。年轻人嘛,该张扬的时候就要张扬,你又不是没本事,有本事的人,藏着掖着做,朕就喜欢少年人把的本事展现出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大夏朝才能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舒鸿煊:陛下这是在鼓励他张扬?感觉比他老师还像长辈的样子?这真的是一国之君?这么平易近人?
不要说经过周景明科普的舒鸿煊,连包括秦初在内的官二代也有些懵,所有学子都愣住了,回过神后,看向舒鸿煊的背影就满眼艳羡。
居然能得到陛下如此垂青,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这样的好事没有我的一份?
舒鸿煊满脑子的问号,胜在他反应敏捷,立刻就回道是,遵陛下旨意。”
“你们所有人的卷子,六位阁臣已经全部批阅了一遍,好的卷子,也已经呈上给朕看了。”承德帝不紧不慢的说道。
在场所有学子,心中一紧,心跳如擂鼓,不少人手心里已经开始冒出了汗,不少心思反应灵活的人,再次偷偷把目光放在舒鸿煊的背影上。
舒鸿煊是他们所有人里,独独得到承德帝如此垂青的人,难道说
“周崇澜又为我大夏朝培养出一个英才,今科的状元,可争议,也是我朝最年轻的状元,舒鸿煊。”承德帝慢吞吞的说道。
这种由他亲自宣布一甲的事,已经好些年没有出现过了。
舒鸿煊拢在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攥起,他殿试的策问答得很危险,如果被采纳,头名除他再第二人,如果不被看好
老师多年来的招牌会被他砸的粉身碎骨。
从承德帝抽走他的卷子起,他就觉得事儿大约差不离,如今听到承德帝亲自宣布,就有一种大石终于落地的踏实感。
他正想再次行礼叩拜谢恩,就听到承德帝轻飘飘的放下一个炸弹。
“授舒鸿煊中书舍人一职,七日后正式上朝面圣。”
除了早已内情的蔡三得,殿中所有人齐齐怔愣,连褚相都愣住了。
就算是状元,也只是授翰林院修撰,这跟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完全是两回事。
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中书舍人是正五品,乍一看起来,就是官级多一品的事,其实不然,中书舍人是个很要紧的职位!
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就只单单看这个官职的职务,就要紧在哪里。
起草诏令,协作处理皇帝身边的事宜,参与机密,有些内幕消息,甚至中书舍人得比内阁还要快,这个位置,非皇帝心腹不能做,承德帝就这么简单的让一个少年担任此官职
最要紧的是,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已经空缺很久了,就是说,如果舒鸿煊一旦真的当上了中书舍人,那么承德帝内朝的心腹是蔡三得这个太监总管,前朝的心腹,又要多一个舒鸿煊。
陛下这种喜欢一个人就要捧上天的性子,这么多年还是一成不变。
六位阁臣暗地里又想骂娘了。
起先是周景明头一个站出来说舒鸿煊有状元之才的,现在承德帝又乱放大招,他只好当仁不让的继续头一个出来阻止。
“陛下,这不合规矩”周景明尝试跟承德帝讲道理,然而承德帝连他话都没有说完就打断了。
“哦,朕也觉得不合规矩。”
承德帝眼看周景明出来阻止的时候,舒鸿煊仍然自信从容,没有因为可能骤然失去此等要紧官职而患得患失,心中更添一分满意,对臣下的建议很看重,于是从善而流的改正:
“那就改授中书侍郎一职吧。”
中书侍郎乃正三品,协作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只要不出大过,待中书令退下来之后,中书侍郎就是接任中书令的不二人选。
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手,多少人爬一辈子都爬不到这个职位
陛下又开始调皮了。
周景明败退,他怕再开口说不合规矩,下一刻承德帝就能授小师弟做中书令。
周景明心中简直欲哭泪,这都叫事,做师兄的要亲自出面阻止陛下授予小师弟的官职,天他心里欢喜极了好吗?
规矩?屁的不合规矩!老子觉得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合规矩极了!
要不是迫于奈,他才懒得出来阻止这事儿,如今听承德帝的口气,很好,小师弟的中书舍人没跑了!
周景明心中畅快大笑。
褚相只好出来救场,“陛下,老臣认为您的抉择非常英明神武,毕竟舒鸿煊乃我朝以来最年轻的三元及第,不说前古人,约莫后来者还是能说得上的。这等英才,中书舍人一职也是委屈了他,不过他年纪尚轻,老臣认为让他先跟在您身边熟悉一下朝政,以后才会更好的为您、为百姓做出一番贡献。”
褚相此话一出,众人才恍然想起舒鸿煊的年纪才十五!
一个年已十五的三元及第!
这个时候再看向舒鸿煊的眼光就不对劲了,实在是太年轻了,想他们当年考举人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十五这个年纪了吧,这个年轻人,已经是三元及第了,更不用说,是在这场极有分量的殿试策问中,毫争议的让六位阁臣和皇帝都承认的状元之才。
承德帝很满意褚相递出来的台阶,于是他就愉快的顺着台阶下去,还十分郑重其事,“褚相所言极是,是朕顾虑不足,那还是改授中书舍人一职吧。”
“蔡三得,宣旨吧。”
章节目录 第54章 国士报之
站在承德帝身边的蔡三得躬身应了一声,拿起一份圣旨,尖着嗓子道奉圣人喻:舒鸿煊少年英才,聪慧敏达,实乃大夏朝不可多得的栋梁,甚得朕心。今赐一甲状元出身,授中书舍人一职,另赏东珠一匣,首饰一匣,绫罗绸缎十二匹,黄金百两,允自行处置,钦此。”
蔡三得念完圣旨,双手一合,走到已经跪拜下来的舒鸿煊跟前,好声好气的道舒舍人,接旨吧。”
舒鸿煊双手接住圣旨,恭敬比的道臣舒鸿煊接旨,叩谢陛下圣恩。”
原本以为承德帝要打破惯例,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已经很出格了,哪他还有赏赐!
说实话,在场诸人已经麻木了。
特别是常年跟在承德帝身边,他性子的六位阁臣,已经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反对,如果有人敢在承德帝的兴头上,提出反对意见,那么承德帝一定会加倍的赏赐!
已经呆若木鸡的学子们心中只回荡着两种情绪,一种是先前以为舒鸿煊得罪了承德帝,所以特意避开他的人,心中充满了后悔。
另一种就是庆幸,庆幸先前跟舒鸿煊搭上了话,要不然以后想要再结识对方,已是过了最佳时机,这些人里面,吕询和秦初的心情最为繁复,心内五味杂陈,最后通通转化为喜悦。
作为与舒鸿煊同科的学子,他们天然上就比其他人更有利,官场上,有时候能施以援手的,往往都是这些同科。
舒鸿煊得到承德帝的喜欢,作为已经与他攀上关系的人,只会努力经营这段关系。
与其他人不同,舒鸿煊心中是感动,说老实话,所谓的寒窗苦读,所谓的科举出仕,通一句简单粗暴的话就能明了:鱼跃龙门只为荣华富贵,只为高官厚禄,只为权势财富!
为民请命,为国分忧,为君解难,都是屁话!
要是没有富贵荣华,又怎会有这么多人扑在这条科举读书的道路上?
这世上大义的人不是没有,只这种人涌现最多的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刻,那个时候,人性的光辉点就会散发出璀璨的星光,诸多为民奔走的侠义之士就如奔涌的潮流,奔腾不息。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大夏朝正是繁华盛世,朝堂上诸臣谋的,又有哪一个少得了自家的利益?
舒鸿煊原本提前科举考试,也是为了权势,权势才能对付舒修和,然而到了现在,他心中居然有一种“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情绪。
舒鸿煊,承德帝肯定已经查了他的家底,若然不是,赏赐上就不会有东珠、首饰、绫罗绸缎等,只黄金百两赏赐给他,才是用得上,其他的都是女子使用之物。
他一没有成亲,二生母不在世,这些赏赐怕是为嫡亲妹妹准备的,圣旨最后还加了一句“允自行处置”,怕也是他在家中的近况,承德帝恐怕是为了不让他这些赏赐落入梅氏等人口袋里吧?
这样的君王,又怎能不让人生出“国士报之”的信念?
舒鸿煊还真是猜对了,承德帝差点就想直接再下一道旨意把广平候世子之位给他了,可惜世子传承之位乃家事,只有舒修和上旨请封,承德帝才能顺理成章的批阅答应。
那一刻承德帝心中很有些不悦,他觉得舒鸿煊这么俊秀美好的孩子,又是原配嫡子,世子之位本来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居然拖到他十五岁还不请封,难道还能把世子之位传给继室生的?
他又是哪根葱?想到这里,承德帝又想起自家的,嗯,好像有一段没有跟太子一起用饭了,今晚让太子进宫陪他用晚膳,共叙一下天伦之乐,好好享受一下父子之情。
圣旨念完,承德帝也点了一甲的榜眼和探花。
榜眼是吕询,探花则是秦初。
秦初的父亲就是户部尚书,对赋税认识很深刻,所答的卷子虽然不够舒鸿煊的好,但也做到言之有物。
吕询是小康之家,更能体会底下百姓的生活困苦,卷子也在一等卷之中。
秦初的卷子比吕询的还要好,不过自古以来探花的容貌应属一甲之中最好的,虽然承德帝觉得今科的学子之中,没有人的容貌比得上舒鸿煊,不过矮矬子里拔尖,秦初是一等卷里除舒鸿煊之外容貌最好的,所以探花就属于他。
之后的二甲和三甲唱名,就是褚相唱的。
舒鸿煊已经直接被承德帝授中书舍人,按惯例榜眼和探花例授翰林院编修,其余都为庶吉士,三年后散馆举行甄别考试,优者再授任。
沉冗的唱名完毕,承德帝心情很好的问舒鸿煊可有字?”
舒鸿煊应道老师给学生取了容景作字。”
“容景,好字!”承德帝哈哈一笑,又道让三得送你一程,捎带上给你的赏赐。”
让身为太监总管的蔡三得送一个刚刚被授官的少年一程
保和殿众人麻木,而等候在宫门外守着的舒修和两就是惊吓了!
舒修和只机缘巧合之下见过一次蔡三得,印象有些模糊,心中有些揣测,等到舒鸿煊为双方介绍的时候,舒修和差点两股战战。
连蔡三得都出现了,难道是舒鸿煊在宫中犯了陛下的忌讳?
舒修和谄媚着笑容,正想低声下气的请教蔡三得,手已经掏进了怀里,准备掏出银票递给蔡三得,就见蔡三得下巴抬起一个高高的弧度,让人只能看见他有些松弛的下巴,斜睨的看着舒修和,极其傲慢的说道:
“傻愣着站在这里做?你家蔡爷爷还要忙着伺候陛下,谁有空陪着你在这里闲站,你以为蔡爷爷像你这么空闲吗?”。
舒鸿煊心中畅快大笑,他开始喜欢蔡三得了,真是浑身上下都是散发着傲慢的气息,特别是当傲慢对着舒修和的时候,这真是该死的喜欢极了
章节目录 第55章 老鬼难缠
舒修和一愣,见宫门外陆陆续续出来学子们,手掏进怀里又伸出来,陪着笑脸,连连请蔡三得上舒家的马车是舒某的,蔡总管请上车。”
蔡三得又极其轻蔑的瞥了一眼舒家的马车,嗤笑一声你当谁没有马车似的,蔡爷爷稀罕你家马车?”
说完转身一扭,走向一辆从宫门处赶出来的大马车,蔡三得踩着马踏上前顿了顿,似是想起了,转头对舒鸿煊说道舒,你来我这里。”
舒修和不等舒鸿煊回应,立即推了推他的后背,快速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塞在舒鸿煊手里,低声叮嘱快些去,把这些银票送给蔡总管。”
舒鸿煊感受到指尖的厚度,眉梢微不可见的动了动,沉声道孩儿这就去。”说完转身就上了蔡三得的马车。
等蔡三得的马车动了,舒修和与舒二叔也坐回自家马车,舒二叔适才一直旁观不发一言,等到上了马车才忧心的咕哝蔡三得这个总管都来了,究竟发生了事?”
人能回答他,马车里死一般的沉寂。
而在蔡三得的马车上,蔡三得一改先前傲慢的神色,对着舒鸿煊讨好的笑,“舒舍人,先前在保和殿是某家忧心陛下的圣体,可不是对你有意见,你可不能误会。”
蔡三得这是说在保和殿之时,瞪了舒鸿煊那两眼,他这是寻求和解来了,承德帝喜欢的人,就是他讨好喜欢的人。
舒鸿煊真是惊讶极了,他是也想不到蔡三得前一刻还傲慢的让人看了想套麻袋胖揍一顿,下一刻就能放下身段主动寻求和解。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本来舒鸿煊与蔡三得就没有矛盾,而且蔡三得还是承德帝身边的近侍心腹,论现在承德帝有多喜欢他,都及不上蔡三得的份,未来在很多事上还要仰仗蔡三得的帮忙,舒鸿煊自然不会狂妄到认为比蔡三得高贵。
舒鸿煊也舍下身段爽朗的笑蔡总管是折煞舒某了,蔡总管尽忠职守,乃我大夏朝的典范,舒某又会有误会呢?”
态度就像是对一个相交已久的一般闲聊,这种自然的态度让蔡三得很喜欢,他乐呵呵的拍了拍舒鸿煊的肩膀,“既然如此,某家就托大喊你一声舒老弟,你也不要见外,叫我一声蔡老哥就行。”
舒鸿煊从善如流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以后还望蔡老哥多多关照小弟一番。”
蔡三得见舒鸿煊上道,脸上笑容真切,“好说好说,或许蔡老哥以后也要你帮忙呢,大家以后就同朝共事,为了陛下,我们这些身边人也要处好关系才是。”
舒鸿煊也认真的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掏出刚刚舒修和塞给他的一沓银票蔡老哥,这是我父亲让我给你的。”
蔡三得只瞟了一眼,极其坚定的抓住舒鸿煊的手,往舒鸿煊怀里一推这玩意儿蔡老哥多的是,你留着拿去玩儿,蔡老哥不缺这点。”
承德帝舒鸿煊的家况,作为负责查舒鸿煊的人,蔡三得自然同样得一清二楚,连承德帝的赏赐里都有黄金百两,他又还会要舒鸿煊递给他的银子?
只希望广平候是个聪明人,待会圣旨之后识时务,否则啧啧
舒鸿煊看出蔡三得的坚持,也不再跟蔡三得客气,这沓银票至少有几千两,他在外行走也的确需要银两,谢了蔡老哥一番,就把银票塞回怀里了。
马车到了舒家门口。
舒鸿煊先下车,给蔡三得搭了把手,蔡三得下了马车之后,全然不见在马车里与舒鸿煊交谈甚欢的样子,脸上又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蔡三得对匆忙走上来的舒修和扬了扬下巴,都不带正眼看人开中门,迎圣旨。”
舒修和一愣,舒二叔已经极快的跑去侧门吩咐门房大开中门,又吩咐小厮立即去福寿堂通报老,设香案迎圣旨。
舒修和低了低头,才看到蔡三得手上捧着一个匣子,后面跟着的一队侍卫也从马车上抬下两个箱子。
舒修和有心想要问问舒鸿煊发生事,奈何蔡三得身姿随意的一站,就有意意隔开了舒鸿煊与舒修和的视线。
中门大开,舒修和此时已经顾不得细问舒鸿煊,只得迎了蔡三得一行人进府。
前院崇英堂里已经设好香案,关氏等人全都换上见客的衣服,面色肃然的站在那里等候。
蔡三得一行人进来的时候,关氏带头福了福身。
蔡三得眯着眼仔细的环视堂内众人,眼睛非常毒辣的停留在一个面容精致的少女身上,见少女与舒鸿煊六分相似的面容,心中就有了数。
他这动作非常隐晦,是在宫中练就出来的本领,整个舒家竟然没有人蔡三得这一小动作。
蔡三得清了清嗓子,看了舒鸿煊一眼,说道舒接旨吧。”
舒鸿煊快步走到所有人前头跪下,舒家其他人有些怔忪,待见到舒鸿煊的举动,才纷纷醒神,也立时就跪下接旨。
“奉圣人喻:舒鸿煊少年英才,聪慧敏达,实乃大夏朝不可多得的栋梁,甚得朕心。今赐一甲状元出身,授中书舍人一职,另赏东珠一匣,首饰一匣,绫罗绸缎十二匹,黄金百两,允自行处置,钦此。”
舒鸿煊再次双手接过圣旨,山呼万岁,叩谢皇恩。
舒鸿煊双手捧着圣旨,走到关氏身边,就要扶她起身。
关氏见到舒鸿煊一边手拿着圣旨,一边手要扶她,也不哪里来的力气,手脚麻利的站了起身,双眼发光的看着圣旨。
关氏伸出手想要抚摸一下圣旨,手都快要碰上圣旨了,又咻的一下缩,脸色严肃的对站在人群外的梁妈妈吩咐道梁妈妈,去我房里拿那个紫檀透雕万事如意纹的匣子来。”
关氏还对梁妈妈使了个眼色。
梁妈妈会意,应声而去,很快就把匣子拿来。
关氏肃容对舒鸿煊说道煊哥儿,的把圣旨放进匣子里,待会要供奉到祠堂那里去。”
待舒鸿煊把圣旨放进匣子里,关氏神色才松动,又陪着笑脸对蔡三得说蔡总管,不如留下来喝杯酒水?”
蔡三得适才一直没有出声,由着关氏一通操作,见关氏这么慎重的对待圣旨,心中满意,此时听她言语,摆了摆手,指着由侍卫抬进来的两个箱子道这里面是陛下给舒舍人的赏赐。”
蔡三得一直傲慢的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舒舍人,是状元游街,过几天会有人送你的官服来,七日后可要记得上朝理事。”
舒鸿煊拱拱手是,谢过蔡总管提点。”
两人都很有默契,在外人面前没有表现出半点熟稔的态度,外臣与内侍,就算有交往也不好表现出来。
蔡三得看了看天色,说道天色已晚,某家也要回宫中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