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煌焚天-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嚓~”的古怪声音过去。千斗五十珍重重撞在地上,撞得她浑身筋断骨折,**迸裂,当场死于非命。
一道普通人眼睛绝对看不见的淡淡虚影,从千斗五十珍尸体上飘出,带着仓惶和茫然,穿过大殿屋顶,投向无尽夜空,要去往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可是就在此时,一股强大的力量,陡然横空衍生。这股力量强行扭转了虚影的去向,拉扯着它重新投往地面。
淡淡虚影仿佛遭受了某种极度的惊吓,竭力挣扎着,想要摆脱控制。但没有用。所有努力,最终也只归于徒劳。片刻之后,虚影如乳燕归巢,自动投入皇宫之中,某座偏殿里面,一双莹白如玉的芊芊玉手之间。
93:天子圣旨
“抓住妳了,千斗五十珍。”身兼洛京第一花魁的天机星玉璇玑,低声喃喃自语。她拿出一个锦囊,把双掌之间看不见的猎物,小心翼翼地放进锦囊里,然后扎好。眉宇之间,赫然极罕见地,流露出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
虽然常常都有人说,死人不会开口讲话。但对于玉璇玑来说,这句话便绝对不正确。身为天机门传人,她有无数种手段,可以使用在死人魂魄身上,把死人身上所存在的所有秘密,统统榨干。
可以想象。千斗五十珍的魂魄,落入玉璇玑手中以后,等待着她的,将是无穷折磨,以及无尽痛苦。千斗五十珍求生不得,求死更不能。被迫吐尽所有秘密以后,就要魂飞魄散,永远消失在天地之间。这样的下场,绝对是常人根本没办法想象其万一的:凄惨!
千斗五十珍的魂魄,被洛京第一花魁玉璇玑出手捉走。这种事情,金銮殿里面的众人,当然看不见。
大殿里的众多围观者,唯一能够看见的,只是有名至少体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突然跑出来。然后这名大胖子就一把抓起千斗五十珍,把她摔死了的事实。
没有人关心千斗五十珍的死活。事实上,竟敢在金銮殿上,公然拿出凶器,而且还出言威胁皇子。这种行为的本身,已经属于死罪。当场被摔死,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众人的关注焦点,只是这个胖子的身份。
“虎鲨侯温大海?竟然是虎鲨侯温大海?他居然还没有死?”
失声惊叫,同时从在场旁观的人群当中冒起。紧接着,同样位列东荒五侯的金鳞侯司马天下,以及金玉侯皇甫玉,先后越众而出,伸手指着恢复了本来面目的温大海,大大张开嘴巴,惊讶得居然再也合不拢。
事情一波三折,最后更加急转直下,终于出现了这样一个结局。皇后紧紧抿着双唇,面色煞白,五指握拳,浑身都不住微微颤抖。
旁边的储亲王,则满面惶恐地看着皇后,低声道:“母后,您……保重身体。”
皇后深深呼吸,好不容易,才把情绪重新稳定下来。她向储亲王摆了摆手,淡然道:“放心,为娘没事。”随即提高声音,开口道:“十四皇儿,你不错,非常不错。呵呵,本宫倒是看走眼了。好吧,这场战,是你胜了。就按照约定,宝珠和美人,都一起赏了你吧。”
话声甫落。霎时间,全场欢声雷动。好不容易终于反应过来的众人,个个都满面兴奋地用力鼓掌,大声向萧昇叫好。
这其中,更加以贤亲王和灵紫菱两人,情绪最为兴奋。甚至连一向冷口冷面的剑亲王,也难得地流露出了微笑,向萧昇微微点头。侠亲王更加比自己下场赢得了胜利更加高兴一样,几乎把手掌都拍红了。
至于倒在地板上的东荒之子,再没有任何人,有兴趣向这名失败者的尸体,再多看半眼。即使是提出了“荒人治荒,百年不变”政策的皇后,也同样没有例外。
事实上,皇后更关心的,是温大海为什么还没死的真相。耐心等待了片刻,她举手虚按,大殿里的掌声随之逐渐停止。皇后冷冷问道:“虎鲨侯,为什么你在这里?本宫相信,你一定有不少话要讲的。那就都说出来吧。”
温大海抱拳行礼,粗声粗气地道:“皇后娘娘,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当下一五一十,把事前商量好的说辞,和盘托出。
在温大海口里,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晚上,温大海和其余东荒几名侯爷一起,正在迎宾馆里,商量给皇后贺寿的事。忽然间,辰随便闯进来,口出狂言,要几名东荒侯爷一齐向他臣服。
辰随便的计划,是在寿宴上先打败十四皇子,再趁着皇后嘉奖的时候,突然出手刺杀皇后,引发天下大乱。辰随便就乘机回去东荒,打出独立的旗号,要把东荒从大昊朝分裂出去,割据称王。
温大海对皇后忠心耿耿,所以反对辰随便。两人大打出手。千斗五十珍突然施展咒术偷袭,导致温大海落败,更身受重伤。温大海见情况不妙,于是拼死突围,逃出迎宾馆。
辰随便派出早已经投靠了他的一流侯第九本,去追杀温大海。但温大海却利用第九本的疏忽大意,施展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法宝,反过来杀死了第九本。但自己也油尽灯枯,几乎要死了。
就在这时候,温大海非常幸运地,遇上了萧昇。十四皇子把温大海救下来,并且找了个隐秘地方,让他可以安心养伤。
温大海十分感激,于是把辰随便的阴谋和盘托出。十四皇子自然马上下定决心,要阻止这场针对皇后的阴谋。最终,十四皇子在皇后娘娘的英明领导下,成功打败了辰随便,挫败了又一起野心家企图分裂大昊的阴谋奸计。从一个光荣胜利,走向了另一个光荣胜利。
温大海这番说话,真假参半。假如仔细推敲起来,里面破绽漏洞着实不少。不过,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也无关重要。最重要的,是让皇后有个下台阶,面子上不要显得太难看就好了。
皇后听完温大海这番说话,面色果然好看了不少。她点了点头,淡淡道:“原来是这样。虎鲨侯不肯屈服于辰随便这逆贼的淫/威之下,对大昊始终忠心耿耿,很好,非常好。”顿了顿,目光又扫向皇甫玉和司马天下,冷冷道:“金玉侯,金鳞侯,你们两个,又怎么说?”
皇甫玉和司马天下两人相互对望一眼,膝盖发软,同时“扑通~”跪倒在地,向皇后拼命磕头,颤声道:“微臣有罪,微臣有罪。请皇后娘娘降罚。”脑袋把地板撞得咚咚有声,显然是来真的,绝非仅仅做个样子而已。
皇后嘿声冷哼,道:“罢了,起来吧。看在你们两个,以往对于稳定东荒社会,还有一点功劳的份上,这次就饶过你们。再有下次,国法难容!”
高高举起,却又轻轻放下,几乎一点实质性惩罚都没有。显而易见,皇后虽然恼怒,但对于自己亲手提拔的皇甫玉和司马天下两人,还是很有些偏袒的。
顿了顿,皇后又朗声宣布道:“下旨,撤去第九本的一流侯爵位。一流山庄满门抄斩。今后东荒就由虎鲨侯、金玉侯、金鳞侯三位共同治理。你们要吸取教训,共同维护东荒社会的繁荣稳定。严厉打击像辰随便这种大逆不道的恶贼。杜绝类似事情今后再发生。明白了吗?
温大海、皇甫玉、司马天下等三人,齐声答应着,又分别说了几句“不忘皇后圣恩慈悲”之类的话。事情到这里,也就算是盖棺定论,可以告一段落了。
本来,按照预定计划,后面还有不少节目表演,寿宴要一直开到子时结束的。然而,种种事情,都不如意。皇后已经意兴阑珊,也没心情继续坐在这里,再多捱两个时辰了。
皇后站起身来,淡淡道:“众位卿家,今日齐聚一堂,来庆贺本宫的生辰。本宫对此,感觉十分欣慰。可惜本宫身子有些不舒服。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大袖一拂,命令道:“摆驾,回宫。”
永远跟随在皇后身边,时刻寸步不离的柳青云柳公公,立刻向前站出两步,高声叫道:“娘娘口谕,摆驾回宫。”
话声才落。忽然间,纷杂脚步声从金銮殿之外传来。紧接着,十几名太监涌入。为首者,是一名白眉白发,满面皱纹,也不知道已经有多老的老头子。在场众人看见他,先是一怔,随即,胸膛里那颗心脏就下意识提起来,几乎吊上了嗓子眼。惊诧之情,迅速蔓延了整座金銮殿。
原来,这个老头子叫做张三。名字虽然平平无奇,但资格却非常非常老。开国太祖还在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净身入宫。先帝时候,他被派遣去东宫服侍太子。后来太子登基,就是当今天子玄帝了。
玄帝对于张公公,一直信任有加。虽然张公公拒绝入司礼监,担任首领太监的职务,只愿跟随在玄帝身边,做些斟茶递水,洒扫庭院之类的小事。但当时宫内宫外,人人都知道。张公公才是天子身边最重要的心腹。
玄帝初登基的时候,由于年轻气盛,所以办事很冲动,往往不管后果,一意孤行。大臣劝告,或者皇后劝告,往往都无效,但假如张公公出面劝告,那么玄帝往往就能听得入耳了。所以当时大家都说,大昊朝真正的宰相,其实是张公公才对。
五年之前,玄帝退居深宫养病,从此再也不见朝廷众臣,把大权交给皇后掌管。张公公也放下所有公务,跟随玄帝一起退居深宫的养心殿,依旧服侍左右。从那时候开始,柳青云才逐渐取代了张公公的地位,以皇后心腹的身份,当上司礼监首领太监。
几年以来,张公公足不出户,一步都没有踏出过养心殿的大门。可是此时此刻,张公公却忽然出现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大殿之内的所有人,都在心里猜测。却谁也猜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94:立嫡立贤
张公公则目不斜视,径直走过大殿,来到皇后面前,颤颤巍巍地下跪行礼。开口说道:“娘娘在上,老奴张三参见。愿娘娘吉祥如意,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伸手虚扶,勉强笑道:“张老,您不必多礼了。有什么话,坐下再说不迟。来人啊,给张公公看座。”
张公公摇摇头,卑躬道:“娘娘严重了。在娘娘面前,哪里有老奴坐着说话的道理。何况公事要紧,还是等老奴把事情办完,再以茶代酒,敬娘娘一杯。”
皇后见这老太监衣服固执的模样,也就不再坚持。她柔声问道:“张公公,您今天前来,不知道有什么指教?”
张公公咳嗽两声,摇头道:“说什么指教,决不敢当。老奴今天前来,是为了当众宣布皇上刚刚亲手写好的这份圣旨。”
顿了顿,张公公面色突然一变,挺直了腰杆,凝声道:“皇后娘娘。请接旨。”
张公公话一出口,整个人的气势,就立刻完全改变了。原本,他只是个犹如风中残烛一样的糟老头子。可是突然间,那种垂老待死的感觉,彻底消失。取而代之者,就是一股睥睨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无尽威严。
确实,此时此刻,张公公所代表的,不再是他自己。他代表了至尊无上的天子,大昊皇朝唯一的主人:玄帝!所以气势的改变,实属必然。但,能够在弹指间完成如此惊人的变化,这便代表着,张公公本身所拥有的实力,同样深不可测。
没有人能够知道,张公公的武道修为,究竟已经到达了什么境界。但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单论气势的话,刚才东荒之子的气势和张公公比较,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没资格相提并论。
皇后眼眸的最深处,不期然闪过一丝异样神色。她徐徐在张公公面前跪下,毕恭毕敬地道:“臣妾恭领陛下圣旨。”
这个天下,始终还是玄帝的天下。在玄帝面前,任何人都只是臣。包括掌握朝廷大权,只手遮天的皇后在内,也只能自称臣妾,俯首听命。
皇后既然跪下了,在场的所有其他人,论身份还不如皇后,自然也要下跪。刹那间,众人黑压压地跪倒一地,纷纷竖起两只耳朵,专心聆听。要知道,
这五年以来,玄帝躲在养心殿里养病,非但不见外人,甚至连个口谕传出来都没有。很多都在暗地里猜测,玄帝是不是已经驾崩了?只不过并没有实质证据而已。
现在忽然张公公出现,要代玄帝传圣旨,肯定不会是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论如何,都非得听个清楚明白不可。
万众瞩目之下,只见张公公咳嗽一声,从怀里取出一块明黄丝绸,左右展开,朗声念诵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身登大宝以来,至今十九年矣。只因身患恶疾,以至于近年来不能临朝理政,亲掌国务。虽有皇后代掌朝政,然而终究并非长远之计也。为大昊江山社稷着想,正该立太子,正纲纪,定乾坤。以备日后朕大去之后,社稷能得安宁,江山可以永固。
自古以来,太子若非立嫡,便当立贤。惜,朕纵观史书,以嫡长身份而得立为太子者,十有八、九,皆为才具庸碌之辈,实不足以当大任。故此,朕若立太子,当立贤能之辈。
究竟谁为贤能,自古未有一定之标准。然,大昊朝以武立国,欲为皇者,绝不可手无搏鸡之力。朕毕生之中,共生十四子。至今膝下尤存者九。诸皇子中,以皇二子萧昴、皇四子萧昱、皇八子萧昌、及皇十四子萧昇,此四人武道修为境界,最为精深。更兼人品贵重,可堪大任。
故此,朕意先分立此四子,共为太子,加封行军大总管之职。皇二子萧昴,前往北疆;皇四子萧昱,前往西境;皇八子萧昌,前往南蛮;皇十四子萧昇,前往东荒;分别接掌政务。以一年为期,以观成效。
一年期满以后,即于永昌七年正月初一日,拜祭天地及宗庙以后,令此四人同在太庙前相互比武较技。如此,则诸子才具之优劣,天下人皆共见。将来身登大宝,自可令万民信服也。
此事交由皇后筹备。并与大司马牧守心,大将军赫赤蒙一道,共同裁决胜负。以上内容,释服布告中外,咸使知闻。此事关系我大昊基业之千秋万代,众人当全力以赴,不可有所懈怠也。钦此。
永昌六年十月初五日,戌时。”
念完圣旨,张公公身上那股威严不可侵犯的气势,忽然又消失了。他重新恢复成那个似乎气息奄奄,只在等死的糟老头子。努力睁开一对昏花老眼,有气无力地道:“皇后娘娘,请接旨吧。”
皇后娘娘右手五指紧紧握成拳头,因为太过用力,以至于手背上条条筋脉突起。低垂着朝向地板石阶的脸面,早已经又红又绿,令人望之心惊。
“可恶!可恶!可恶!可恶!你究竟还想要……玩弄我到什么时候?”
只在内心回荡的呐喊,现实中不可能听得到。张公公等了好半晌,也不见皇后有什么动静。于是再开口催促道:“皇后娘娘,请接旨啊。”
“…………呼~~”皇后长长吐了口气,面无表情地站起来,伸手接过圣旨。打开一看,上面字字句句,确实和刚才张公公所念的,没有任何差别。
尤其后面那“皇十四子萧昇”的字样,墨迹淋漓,还未完全干透。显然是刚刚才加上去的。最下方处所盖的御玺,朱红色印泥也还有些湿。再加上那熟悉的字迹。显而易见,这份圣旨,确确实实是玄帝亲笔手书,而且刚刚写好还没多久。
皇后“啪~”地一下,用力把圣旨合上。转过身来,面向大殿中的众人,冷冷道:“刚刚,你们都听明白了吧?皇上要同时立二皇子、四皇子、八皇子、以及十四皇子等四人为太子。让他们前往东荒、南蛮、西境、北疆,当行军大总管,掌管地方政务,以最终治理成绩,评价优劣。
等到一年之后的正月初一日,拜祭天地和社稷宗庙。然后就由本宫和大司马,大将军一起担当裁判,监督四位太子在太庙前进行比武。最后胜出者,就是大昊朝的第四代天子了。”
刚才张公公念诵圣旨,内容比较文雅。有些外国来的使节,其实都听得不是十分清楚。但现在,皇后的说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完全弄明白这份圣旨的真正用意了。霎时间,大殿内活像煮开的油锅一样,赫然沸腾起来。所有人都神情亢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须知道。同时并立四位太子,这种事情,真是史无前例。而且,册立四位太子之后,还要让他们再互相比武,以此汰弱留强,决定最终让谁当皇帝。这样的方式,更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沉寂多年的玄帝,忽然下这样一道圣旨,真实用意,究竟是什么?
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玄帝这道圣旨除了新鲜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但对于储亲王来说,这道圣旨简直好像当众扒光了他的衣服,然后一个接一个大耳光,不断抽在他脸上一样。
原因很简单。储亲王作为皇后的嫡生儿子,按照常理来说,假如要册立太子,只可能立储亲王,不可能有第二个人选的。
可现在,玄帝的圣旨里面,直接就把立嫡的方式否了,要改为立贤。虽然也把储亲王的名字,列入四名太子的名单之中。但这种并列的方式,分明就是说储亲王才能不足,没资格当皇帝。
当众遭遇了这样的羞辱,让储亲王怎么还能忍得下去?
咬牙切齿,怒火攻心。储亲王猛然抬起头来,向大殿之内的其中一名官员望过去,打了个眼色。
这名官员是户部侍郎,身份不低。他向来以为大昊朝第四代天子的宝座,肯定逃不出储亲王五指山的。所以早早就投靠了储亲王,希望博取一个从龙功臣的身份,建拥立的大功。
这时候忽然听到玄帝的圣旨,户部侍郎不禁慌了神。正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忽然就收到了储亲王的指示。他立刻一个激灵,重新回过神来。不假思索就扑出来跪在大殿中心,泪流满面地大声哭叫。
“不可,不可啊!自古以来,国家废长立幼,都是祸乱之源根源。唯有立长立嫡,才是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的保证。皇上这道圣旨,分明就是乱命!臣,万死不敢接受!请皇上明察,请皇上收回成命,册立二皇子为太子。以保证大昊朝的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动摇。”
世上总是趋炎附势多。储亲王身份摆在这里,自然多的是朝廷官员向他靠拢。无形之中,已经在朝廷里形成了一股势力。假如当真按照玄帝说的方式选下一任,那么储亲王很可能会落选。到时候,这群官员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可忍,孰不可忍!说时迟那时快,至少十三四名官员纷纷扑出来,跪在大殿中心嚎啕大哭,无论如何,也要请玄帝收回乱命,拒绝接旨。
95:罪该万死
说到朝廷之中的人脉,贤亲王多年苦心经营,便绝不在储亲王之下。假如按照正常立嫡立长的方式去选人继任皇位,贤亲王肯定没戏。但现在玄帝这道圣旨一出,贤亲王就有机会了。贤亲王喜出望外之余,哪里肯再让这群依附二哥的官员们闹事,令事情再生变化?
当下,贤亲王也是一个眼色打出去。立刻,又有十几名官员站出来,义正辞严地谴责那群大哭的官员无理抗旨,对天子不敬。
那群大哭的官员,见有人出来指责他们,那是正中下怀。当下一股脑都跳起来,活像打了鸡血一样,指着那群依附贤亲王的官员的鼻子,破口大骂。说他们一个个都是无耻之徒,奸佞小人。就是他们搞乱了朝廷的风气,以至于蒙蔽天子,让天子下达这样的乱命。千错万错,都是他们这群奸贼的错。
假如大昊朝因此出现动乱,毁掉了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他们这群奸贼就是千古罪人,将来史书之上,肯定把他们的名字都写进《奸臣传》里面,让他们遗臭万年。
依附贤亲王的官员们,自然都不甘示弱,当下也是反唇相讥。说他们这群依附储亲王的人,自身毫无才干,一味只会讲什么礼法道德。实际上个个说一套做一套,明面上道貌昂然,私底下男盗女/娼,肮脏得不得了,根本没资格指责别人。天子就是看见了他们这群人的嘴脸,所以才下达圣旨,要另立贤能为太子的。
一时之间,金銮殿上,口水横飞,唇枪舌剑。双方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简直天下大乱,比起刚才萧昇和东荒之子的打斗,俨然更加激烈了几分。
说实在话,萧昇自己,并没有想过要做皇帝。但忽然之间,玄帝便颁发一道圣旨下来,说要把自己和二哥四哥八哥一起立为太子,有资格角逐皇帝的宝座、此时此刻,萧昇的心情实在很复杂。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恼怒抑或高兴,是怨恨抑或开心。
就在萧昇感觉有些茫然的这时候,大殿之上,分别隶属于储亲王和贤亲王的两派官员,争吵程度也已经越来越激烈。范围也不断扩大,把越来越多的官员都卷了进去。
忽然之间,有名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大踏步走过来,站在十四皇子面前,举起手指,直接指着他的鼻子,疾言厉声地教训起十四皇子来。
“立嫡立长,从来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唯有血统纯正之人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