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行了……”张弛朝流氓等人一扬头,说道:“差不多就可以了!”
“是!”
“是!”
……
“看好你的弟弟!”劝退了流氓等人,张弛就对大牛说道:“否则下次就不只是这样了!”
“是是……下次不敢了,下次不敢了!”大牛忙不迭的应着。
张弛重新躺回去翻了个身,身后就传来小牛的低声哭泣。
张弛想去说些什么,但想想又狠下了心对其不理不睬。
张弛知道,小牛是长期在大牛的保护下长大的,这使他虽然跟大牛是双胞胎,但性格却相对来说懦弱没主见,如果不给他点苦头吃,只怕很难适应这个残酷的战场。
………………………………
第九十五章 平满纳
接下来的行军进行得十分顺利,毕竟工兵团是选择黑夜行军而且日军的注意力都集中了位于平满纳的第五军主力上根本就无暇顾及工兵团的动作。再加上工兵团的侦察工作十分倒位,于是逢山过山逢水趟水,在一夜马不停蹄的赶路下终于在第二天天色将亮时赶到了平满纳。
车队一进平满纳张弛就感觉不对劲了。
事实上,在车队还没进入平满纳时张弛就已经隐隐察觉到了什么……果此时第五军主力是在撤退的话,那应该已经撤出平满纳城区了,而此时工兵团的行军方向还是城区。
唯一解释得通的,就是第五军还没有撤出平满纳。
初时张弛还以为是第五军撤退速度比较慢,毕竟为了准备平满纳会战,第五军已经在平满纳储存了一定量的战略物资。但是直到车队进城后张弛才发现事实完全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平满纳到处都是一队队跑过的士兵,一辆辆满载着弹药的汽车鸣着刺耳的喇叭焦急的在街道上穿梭,城外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半diǎn都没有撤退的样子。
“长官!”带着疑惑,张弛朝正跑过身边的一名军官问‖。→。≡o道:“外面情况怎么样了?”
张弛当然不能问为什么第五军还没撤退,这在战时会被当作扰乱军心而杀头的。
“已经打下382高地了!”张弛得到这样的回复:“很快就要打512高地了!”
闻言张弛不由浑身冰凉,听那名军官的意思……第五军不但没有撤退反而还是在进攻!
为什么会这样?明知道英军已经撤退右翼已经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为什么还不撤退?不仅不撤退反而还选择进攻?!
张弛猜的没错,第五军的确是在朝正面的日军进攻。
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杜聿明不会打仗,而是杜聿明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在知道右翼英军已经撤退并在仁安羌被围困的消息后,杜聿明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那就是平满纳会战已经很难实现了,此时应该退守曼德勒、堂吉(又名东枝)一线保证中缅公路也就是远征军的回国之路不会被日军切断。
但问题是有几个人并不同意这么做。
首先是英国方面,英军在西线仁安羌已经被围了,他们更希望的是中**队在中线多挡一挡日军,甚至还能分掉西线一部份兵力去包抄平满纳,这样西线的英军才能跑得更安稳。
其次是美国方面,美国的利益决定了史迪威更希望中**队能与日军打大战、打消耗战,以此来消耗掉日军有限的战争能量使日军在太平洋方向的进攻后继无力。
客观的说,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有些微不足道,因为此时的杜聿明已经看清了英国人的嘴脸,同时也在同古战役时就与史迪威意见不和闹翻了。所以英、美两方面的因素根本就不足以影响杜聿明。
但问题是英、美两方面能影响罗卓英。
尤为重要的还是,以林尉为首的参谋团也站在罗卓英一边。
其实林尉并不是站在罗卓英一边,而是他也有他的考虑。这个考虑往简单里说就是“好大喜功”。
往详细里说,就是林尉这个只会纸上了,但问题不是很大嘛,一个工兵团就能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让33师团死伤惨重。何况这支日军还要追击英军,能分多少兵力来夹攻平满纳呢?!
要知道在平满纳的可是第五军主力,第五军足足有四万多人呢,而且装备精良有重炮有坦克,对付日军两个师团也不在话下。
至于东线的日军56师团,那就更不用担心了,200师撤退时一路破路炸桥,日军一支数万人的部队料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到!
这一diǎn倒也不怪林尉,因为从常理上估计的确此,但问题就是日军56师号称“丛林战之王”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56师团还有缅甸独立义勇军在前头给他们宣传,于是一路上有缅甸百姓为日军铺路搭桥甚至准备好食物,以至于日军56师团在完全不需要后勤的情况也能畅通无阻的一路高歌猛进。
考虑到这些因素,林尉就决定继续平满纳会战,让第五军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吃掉正面的日军55师团,这样一来远征军就在他林尉的指挥下英勇的战胜日军于是他也就可以功成名就了。(注:此时远征军还不知道正面有日军的两个师团,也就是55师团和18师团)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因为杜聿明知道战场形势对远征军来说已经汲汲可危了,他不能让远征军十万官兵冒这个险,于是越级写了一份报告给蒋介石将战场形势说清楚。
但这份报告却没有到蒋介石手里……被好大喜功的林尉通过关系给压下了,蒋介石得到的是林尉的报告,那措词自然是完全倒向另一边,让蒋介石觉得平满纳会战的形势一片大好,再加上蒋介石本身也想打一个漂亮仗提高自己或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于是大笔一挥:继续平满纳会战!
史迪威的命令可以不听,罗卓英的命令可以不听,林尉的命令也可以不听,但蒋介石的命令却不能不听,于是最终杜聿明只能妥协。
妥协的结果,就是平满纳会战继续打,张弛的苦心也就落空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这下张弛就慌了,因为他知道就在第五军在中线朝日军55师团防线进攻的时候,日军56师团已经在东线直插远征军的后路,而驻守在东线的第六军也就是甘丽初的部队根本就不堪一击。
这将直接导致远征军失去后勤补给甚至被切断了回国的退路,果让战局发展到这一步,那么远征军像史上败退野人山几乎就可以说无法避免了。
………………………………
第九十六章 第六军
感谢:梁文艺、Clouds、穿着鞋的章鱼、狂暴之歌、我的鱼泡泡、亚凝老孙、沉浮半世々、企鹅的哥哥、书痴人家、柳大鹏、骞鴻云、慕雨千華、月之邪神、第一近卫坦克旅、自忧自仔、独钓湘江、牧人818、天天开卷有益、大灰狼00。、龙哥亲临、我是大书虫只、开心的生活、小王爷战士、穿着鞋的章鱼、魔夜突击队几位同学的打赏!
******
甘丽初的第六军要真说起来其战斗力不差。
当然,第六军的战斗力是不能和第五军比。
但第六军也没到面对日军一个师团就一击即溃的地步,这其中尤属93师。
93师原本是第五军的一个师,在组建第六军的时候就将这个师从第五军里调了出来并以其为基础组建了第六军。
说起这个93师,那在现代可是鼎鼎大名的。
其之所以有名,并不是说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打得多好,虽然它打得的确不错,甚至在缅甸战场上整个第六军全线溃退的时候,93师还有许多官兵在没有上级的指挥下自发组织沿途抵抗日军的进攻,只不过这样的抵抗因为没有别的部队配合也没有后勤补给,所以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后世对其耳熟能详的原因,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在大陆留下许多部队,这些部队要么被消灭了要么就被收编了,只有一支部队例外……这支部队就是93师,他们逃到了金三角地区并且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异域孤军”。
由此可知第六军的战斗力并不是一地鸡毛。其在日军第56师团的兵锋之下几乎是一触即溃,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的原因就是从毛奇沿着公路往北到远征军的物资集散地腊戍,那是上千公里的禅邦高原,一路都是崇山峻岭交通十分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远征军高层指挥一直以为日军56师团不可能那么快就兵临城下。
按说这样的地形在军事上应该更利于防守。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上千公里只安排一个军防守,而且还是不知道日军会从哪个方向进攻的防守。于是就这里一个连那里一个营,一个军的三个师是分散的,师里的团也是分散的,团下的营也是分散的。
更要命的还是这片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就使得各个高地之间无法迅速支援,于是当日军56师团上来的时候,在同一时间里,几乎就是以一个师团的火力和兵力打远征军的一个营或是一个连,那不败才是怪事了。
主观人为的因素那就更多了。
指挥不力兵力部署不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千公里防守不过来,那完全可以在某个军事要地同时也是日军的必经之路防守,比如东枝、再比如大后方腊戍,但甘丽初却并没有这么做。
而且甘丽初在兵力部署上还犯了一个在国内作战时常犯、大多数**将领都会犯但也是最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这里先提一下第五军的作战方式,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按战斗力强弱排的话,是戴安澜的200师,其次是从200师抽调骨干由寥耀湘指挥的新编22师,再次就是由余韶指挥的96师。
在之前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到,杜聿明的指挥是十分无私的一上来就派出最强的部队同时也是嫡系部队上去:200师是老大哥,老大哥要先上,给两个弟弟做榜样。200师在同古打出个样子来了,再上新22师……大哥打了个漂亮仗,你这二哥也不能落后。200师、新22师都在战场上打过了,而且个个都是硬仗,这时才上96师……大哥、二哥是这样打的,你这小弟自己看着办!
这才是一支真正能打的军队,这才是正确的指挥,只有这样官兵才会生死用命血战沙场!
但甘丽初却不是这样指挥的,他把战斗力最弱的暂编55师安排在最前线也就是毛奇公路布防,而战斗力强的93师和49师却安排在了后方,尤其是93师……被安排在了基本不会有日军来攻缅泰边境。
这一来是什么结果就不难想像了。
暂编55师从上到下的官兵就只有一个想法:他娘滴,平时什么好处都是“大哥”、“二哥”的,现在到了要送命的时候就把咱们这个后娘养的送到最前线送死,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炮灰吗?傻瓜才会拼命呢!
于是仗还没开始打暂55师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在二线的93师和49师也会有一个心理:前头有炮灰挡着呢,咱用不着那么急,等前头枪声响了再做准备也不迟。甚至还有许多官兵在这时候就利用中缅公路发大财……他们驻守的位置可是中缅公路啊,而且腊戍还是物资转运站、集散地,这里有堆积如山的国内奇缺的物资,随便捞几车运回国内倒卖,那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自己和家人也就不用挨饿受冻了。
这使得历史上日军在东线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一路穿插到远征军的大后方……腊戍。
据说,在日军打到腊戍的时候,甘丽初人都不在军部,他还在城里穿着睡衣打麻将。
这样的兵力布署在后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可以说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布署是不合理的,做为黄浦一期甘丽初难道会不知道?
究其原因,其实就只有八个字,那就是“保存实力,虚以委蛇”。
暂编55师是战斗力最差的部队,几乎可以说都是新兵,那放在最前头打残了打光了也不心疼,回头补充些兵员上去又是一个暂55师。但是93师那就不一样了,这是甘丽初手里的宝贝,是第六军的命根子,可不能让它遭到什么损失,于是就要把93师放到最不可能有战事的位置去。
这是国民党打仗经常这样打,甘丽初这是在国内这样打仗打习惯了到了缅甸保卫中国大动脉可以说是事关中国生死存亡的战役的时候,还是把他那“保存实力”的老一套搬出来。
然而,现在这甘丽初的问题却变成张弛的问题。
原本张弛以为让远征军高层早两天知道西线英军的溃退,提早将兵力收缩到曼德勒一线那么这个危机就不存在了,但现在第五军不但没有收缩兵力反而在进攻……
怎么才能提醒远征军高层认识到东线的危机呢?难不成还跑去跟杜聿明或是罗卓英据理力争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说杜聿明、罗卓英不在平满纳找不到他们,就算见了面自己也是个小小的排长,说的话也不大可能会引起他们的重视。
这时张弛的眼光落到了前头几辆从日军手里缴来的汽车,于是就有了主意。
………………………………
第九十七章 地
一周的时间又要过去了,首先感谢各位兄弟,在你们的支持下本书在推荐榜上有了一席之地。
下午两点半左右换榜,本书就要上三江了。
三江期间士兵正好是期末,士兵是个乡村教师,期末期间特别忙,但还是想冲一冲三江。
所以下周保持三更不变,如果能拿到三江第一,不管是任何一天只要在第一的位置上出现,就算之后被挤下去也加更一章。
请各位书友下午两点半后踊跃投个三江票,士兵拜谢!
顺便说下投三江票的方式:首页点击三江,领取三江票,给本书投票。
******
没花费多大的力气,张弛就爬上了被往来奔走的士兵阻拦得几乎就像是蜗牛爬一样的日式军车副驾驶室,然后不由分说的就在副驾驶室里到处乱翻。
“长官,你这是在找啥呢?”坐在驾驶室上开着汽车的兵是二营的一个班长,虽然他跟张弛不是同一个营,但这时工兵团里不认识张弛的人只怕都没几个了……此时工兵团里就连营长、连长看到张弛这个排长都肃然起敬,就别说是一个班长了。
“在找……”张弛一边乱翻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道:“随便翻翻,看看有啥有用的,比如情报……”
“唔!”被张弛这么一说,班长不由愣了下,接着就从兜里尴尬的掏出个小本子,说道:“长官,你看看这……是你要找的情报不?”
张弛接过来一看,不由大喜过望……这是日本士兵的日记本,里头还夹着一张用日文标注的地图,而这张地图正是张弛要找的。
“对,要找的就是它!”张弛忙不迭地点着头。
“长官!”见张弛这么回答那班长就有些慌了,他一边把着方向盘开着汽车一边频频转头说道:“你……行行好,别把这事跟上头说太详细了,就说是无意间在汽车上搜到的,别说是俺给的……成不?”
“咋了?”对这班长的表现张弛不由有些疑惑,这是功劳啊,难不成还做好事不留名?!
“长官!”班长尴尬的朝张弛手里的日记本扬了扬头:“俺以为那玩意没用,又全是看不懂的日本字,俺留着……擦屁股用呢,已经让俺撕了好多张了!”
闻言张弛不由差点笑出声来,原来这班长是担心被扣上“毁坏军用情报”这个罪名。
“对了长官!”接着班长又从兜里抽出一根笔:“这笔也是夹在这日本文件里头的,俺没碰过,俺不知道那是情报,你行行好……”
“放心吧,兄弟!”张弛拍了拍班长的肩膀,安慰道:“我就说找到时就是这样的,上峰不会查到你的!”
“诶!”班长感激地朝张弛点了点头:“长官,大恩不言谢,俺记在心里了,俺叫李建国,往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
“嗯!”张弛随口应了声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地图上。
其实李建国撕掉的几张日记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张弛要的是这张地图,刚才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
当然,这地图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军士兵所用的地图,上面没有多少有用的情报,毕竟日军普通士兵也不知道高层的战略、战术,就算知道也不会将其画在这张地图上。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张弛知道。
想了想,张弛就作沉思状看着地图,一边看还一边用笔在上头勾着画着。
李建国还以为张弛是看出了什么,当然不敢再打扰张弛这位恩人,于是就目不斜视的地开着自己的车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乘着李建国没注意的时候,张弛就在地图上添加上了各路日军的进攻路线,不仅添加上了进攻路线还注明了各路日军的番号,不仅注明了番号还在腊戍划了个圈,并写上4。29的字样。
这其实是把整个日军的作战计划都画得一清二楚了,就连历史上拿下腊戍的具体时间都写上了,接着张弛就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说道:“兄弟,停下车!”
汽车还没停稳张弛就迫不及待的跳下了车,然后一路小跑奔往车队的后方,找到王麻子所乘坐的吉普车后就使劲敲着车窗玻璃……
王麻子正窝在里头和衣休息,话说这段时间接连的战事可把他给累坏了……他更重的是其实是心理上的压力,带着一千多名兄弟出生入死不容易啊,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的,否则一个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不过好在有张弛替他排忧解难,这使得工兵团终于平安开到了平满纳,开到平满纳也就是说工兵团暂时安全了,于是他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大半。
这人一轻松就忍不住犯困,于是王麻子就坐到后排座位上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睡得正香时就听车窗外有人敲玻璃,不由火冒三丈:他娘的,谁那么大胆敢打断老子的好梦!
摇下玻璃正要骂人,等看清站在外头的是张弛就不由“咦”了声。
“原来是三排长,进来进来!”王麻子刚才还一肚子的气,现在嗖的一下就没了。
张弛也不客气,当下就钻进了车里装出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从兜里掏出地图,说道:“团座,刚才我去鬼子的汽车上随便翻了翻,你猜我翻出了啥……”
说着张弛就把地图递了上去。
王麻子打开手电往那地图上一照,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他娘的是日军作战地图?!”
再认真一看,不由又是一惊,这一惊那是惊得浑身直冒冷汗,刚才还仅存的一点睡意这下就全醒了……因为他看到地图上标出的两个与远征军所知道的情报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平满纳正面多了一个18师团,另一个则是东线直指远征军后方重镇腊戍的56师团。
这其中尤其是那腊戍上让人触目惊心的“4。29”……这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当然是日军打算在4月29日攻占腊戍。而现在都已经19日了,也就是说距离日军计划穿插到腊戍的时间不过十天!
“这地图……”王麻子声音都有些发抖了,他问着张弛:“你说这地图是从哪来的?”
“日军的汽车上!”张弛又顺手把日记本递了上去:“夹在这日记本里的!”
“停车!马上停车!”王麻子冲司机叫道:“给我找到指挥部,随便哪个师的指挥部都行!越快越好!”
………………………………
第九十八章 字迹
今天的第三更在下午三点左右,预约下兄弟们手里的三江票!感谢支持!
******
王麻子找到的是驻守在平满纳的96师师部,于是地图就交到了师长余韶手中。
此时的余韶正指挥着96师配合分别位于左右两翼的200师及新22师朝日军发起猛烈的的进攻,希望能一举吃掉日军中线的一个师团。
当这张地图送到余韶手中的时候,就无异于给这场正打得热火朝天的仗浇了一盆冷水……第五军正面的日军是两个师团而不是一个师团,难怪以第五军的战斗力也啃不动。
下一秒余韶很快就认识到这张地图是个十分重要的情报,于是一边把情报的内容通过电报向上峰报告,一边命令人在把地图复制一份后马上送往司令部。
之所以要复制一份,一是自己也要仔细研究一下方便接下来指挥作战。二是担心地图在运送的过程中丢失或是被日军拦截,复制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远征军司令部很快就收到了这份地图,这地图当场就把司令部所有人包括杜聿明在内的指挥官给震住了。
杜聿明虽然知道继续平满纳战役危机四伏,但却没想到现实的危机比他想像的还要严重得多,这时的他甚至都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坚持之前的想法从平满纳把第五军撤出来了。
“这个情报可靠吗?”史迪问。
杜聿明没有回答,只是对身旁的副官叫道:“马上叫译电组的柳少校来一趟!”
不一会儿副官就带来了一名身穿军装头披短发看起来还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