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对话,却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英国人的一本正经以及美国人的桀傲不驯。
史迪威的指挥部内,刚坐下的史迪威开门见山的就对蒙巴顿说道:“路易斯,我相信你这次不仅仅只是为了祝贺而来的吧!”
“呃……”蒙巴顿尴尬的笑了笑,回答道:“乔,你知道的,日本人正在全力进攻英帕尔,我相信你也知道英帕尔的重要性……如果英帕尔有什么危险,那么你们也很有可能会失去补给并被日军切断与印度的联系了!”
“嗯!”史迪威叼起了一根烟,回答道:“让我想想……失去补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可以减少运往中国的物资,而将它们全部投入缅北,反正中国方面的战果也不大。至于被切断与印度的联系……好像与印度有联系也没有很大的作用,英军一直都没有配合我们进攻。”
“乔!”蒙巴顿知道史迪威这是在拿自己寻开心,于是有些无奈的把话挑开了说:“这么说吧,我希望你们能够增援英帕尔,这对美国对英国甚至是对中国人都是有利的!”
“路易斯!”史迪威还不放过蒙巴顿,他装出无奈的表情回答道:“增援?怎么增援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一直将我们的战斗限制在缅北,甚至要求我们不能继续往南跨过一步,否则你们将会中止与我们的合作!”
“忘了这个吧!”蒙巴顿说:“我们需要你们继续往南进攻威胁日本人的后勤补给线。”
“你确定?”
“确定!”
“不再限制我们往南进攻?”
“不限制!”
蒙巴顿这是看到了英帕尔的形势,所以才不得不解除这个限制。
历史上的蒙巴顿却没有好么说话,即便他是来借兵的。但仍然要求中**队只能出动一个团,而且在解了英帕尔之危后就要退回缅北。
但现在形势却与历史不一样了,史上的日军在这一仗并没有缴获大量的补给,所以蒙巴顿有信心将日军拖死。来借兵只是畏惧日军强悍的战斗力以防万一而已。
此时,日军在兵站缴获了那么多的大炮、汽油和粮食,这就让蒙巴顿手足无措,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挡住日军的进攻,于是才会方寸大乱的放宽限制。
想了想。史迪威就点头同意道:“很好,希望你不会反悔!”
“当然!”蒙巴顿点了点头。
虽然他知道做这个决定面临的可能会是失去殖民缅甸的权力,但相比起印度来,缅甸其实算不了什么。
等蒙巴顿离开后,史迪威就歪过头问着身边的张弛:“你怎么看?”
张弛是做为史迪威的翻译的身份存在的,所以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
“英国人有些顾此失疲了!”张弛回答:“不过我相信,如果让他们在英帕尔缓过气来,很有可能会再次找借口限制我们南下!”
“嗯!”史迪威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可以再等一等,让英国人再吃些苦头。等到英帕尔快撑不住的时候……那时动手也不迟!”
史迪威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且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等英帕尔快撑不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日军也差不多精疲力尽了……此时的英军和日军就相当于在争斗的鹬蚌,而中美联军就相当于得利的渔翁,很明显的是,鹬蚌争斗得越厉害,渔翁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
于是这时反而是中美联军在跟英国人扯皮了,蒙巴顿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史迪威尽快出兵,但史迪威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回答:“抱歉!路易斯,时机还不成熟。你也知道的,我们刚刚在八莫打了一场大仗,士兵需要休息。耗费的弹药也需要补充,我需要时间准备。”
史迪威说的这些情况也是事实,甚至美军加拉哈德部队都在八莫的战斗中崩溃而不得不拉到后方去休养……这一点蒙巴顿也是清楚的,于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史迪威能尽快的有所行动。
蒙巴顿不知道的是,中**队其实并不像史迪威说的那么糟。事实上,不仅没有那么糟情况还相当不错……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为农民出身的中**队有超强的耐力以及能吃苦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八莫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中**队的士气。
也就是说,日军和英军在英帕尔打得不可开交时,缅北方向却是一反常态的寂静。
这让负责挡住中**队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头皮阵阵发麻。
“加藤君!”田中新一看着地图。忧心忡忡的问着自己的参谋:“中**队不寻常的寂静,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好像在计划着一场大仗!”
“中将阁下!”加藤回答道:“您多虑了,中**队这样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英帕尔遭到进攻而无法将更多的空中力量和补给投入到缅甸!”
应该说加藤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第十航空大队的基地就在英帕尔,现在英帕尔被日军攻击,他们当然因为要保卫英帕尔而无法分身。另一方面,因为英帕尔告急,所以原本经过雷多运往缅北的物资大多都会被英帕尔截流,于是缅北的中**队自然得不到更多的补给。
而此时的中**队,他们打仗往往靠的就是“火海战术”,这没有大量的补给是做不到的。
其实加藤这是小看了美国后勤的能力了,通过雷多运往缅北的弹药就算被英帕尔截流但还是在孙布拉蚌堆积如山。
田中新一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愿如加藤君所言吧!”
………………………………
第九十章 划江而治
在日军进攻英帕尔的这段时间里中**队又增加了一支换装美式装备部队……第五十师。
与之前的新一师、新三十八师及新二十二师不同,第五十师是一支完全由国内航运过来的新兵训练并装备起来的,所以这个师训练时间较长,现在终于能够走上战场了也只是做为预备队。
由于已经有四个师,史迪威就在编制上做了一个调整,他新建一个军也就是新六军,将原本在新一军建制下的新二十二师调到新六军。
也就是说,此时中**队已完成换装美式装备的共有两个军四个师,分别是新一军下的新一师、新三十八师,及新六军下的新二十二师、五十师。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日本人进攻英帕尔还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如果继续这样等下去,其结果就是等到中国远征军全部换装完毕并拥有六个师十万人之众……而这一个师的中**队就可以打日军一个师团,而且还是日军的精锐师团。可以想像,等到那时,在缅甸多线防御的日军十个师团就只有等着失败降临的份了。
所以日军发起的英帕尔战役从战略上还是正确的,只不过在战术上不应该在补给这么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匆忙间发起进攻。
当然,此时的英帕尔战役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张弛有意泄露给日军情报使日军得到大量的补给,这使得日军在英帕尔的进展十分顺利,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突破英军多重防御逼近到可遥视英帕尔的位置。
“张……”这天史迪威把张弛叫到指挥部,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我们不能再等了,日军已经打到了蒙育一线,距离英帕尔不过几天的路程!”
对此张弛也是赞同的,虽说中美联军想给只求保住自己利益的英国人一点苦头吃,但是如果让日军拿下英帕尔,那对中美联军却没什么好处。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史迪威给张弛递上了一根烟,往椅子上一靠。有些郁闷的说道:“我那些参谋……他们想出来的方案只会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打,我们很有可能打到半路就会被日本人拦住。我想。这或许也是蒙巴顿所希望的!”
张弛点了点头。
张弛可以理解史迪威身边那些参谋所提的意见,美国人嘛,他们觉得战争就是用飞机大炮再加上坦克步兵平推,其它什么策略都是多余的……对他们来说,战争比的就是谁的装备好拳头硬。谁能撑到最后谁就胜利了。
但问题就是,日军在意识到中**队的战斗力突飞猛进后就迅速从国内及中国战场上调来了几个师团,此时位于缅甸的日军已多达十个师团二十余万人。
这十个师团中有三个师团是用于英帕尔作战,一个师团用于中国滇西,一个师团用于防御缅北,两个师团用于防止英军在南面登陆,剩余的三个师团都分布在缅中及缅南。
蒙巴顿之所以敢放言让中**队南下,除了要解英帕尔之围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中**队就算战斗力再强,只怕也很难迅速突破这三个师团的防御。何况其当面还有再一次得到大量补充兵的十八师团。
所以,如果按照史迪威参谋所说的策略往前平推的话,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中美联军用火海战术一点一点的往前打,等中美联军解救了英帕尔同时又将日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英军再从英帕尔及缅甸南岸两面夹南“收复”缅甸……这绝不是史迪威所乐见的。
“将军!”张弛对着地图说道:“你是否发现由于作战的需要,日本人将大部份兵力都分配在了伊洛瓦底江西岸。”
史迪威点了点头,因为要进攻印度英帕尔,而且之前还对吉大港发起佯攻,所以日军十个师团大多都布署在伊洛瓦底江西岸,而东岸只有日军第18师团、第56师团。及位于仰光的第2师团。
张弛继续说道:“另一方面,日本人已将绝大多数的空中力量投入到英帕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夺取制空权,有了制空权也就有了制海权。确切的说应该是制江权,我们可以迅速控制伊洛瓦底江并将整个缅甸从中间一分为二划为两半……东岸的日军只有三个师团,而且其中56师团还必须防守滇西脱不开身,我军却有两个军四个师,在补给充分的情况下拿下西岸问题不大,到时日本人想要与我们作战就必须得跨过伊洛瓦底江!”
“说得对!”闻言史迪威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这让我想起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话。叫……划江而治,我们只需要一路沿着伊洛瓦底江布防,在掌握制空权、制江权的基础上,要将日军挡在江的另一边并不是难事。这不但可以避免被日本人包围的窘境,反而还有可能将日本人包围!”
这也是张弛的想法,要知道此时的中国远征军毕竟只有四个师六万余人,而日军总兵力却有二十余万,虽然中**队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但如果贸贸然的就杀进去……日军只需要将英帕尔的部队往回一撤,就可以轻松的将中**队团团围住了。而那时……谁知道英国人会不会再一次在旁边看好戏。
如果沿着伊洛瓦底江往下打就不太可能出现这个问题……日军想要包围中**队的话,就必须得先突破中**队在伊洛瓦底江岸的防御,而这显然有很大的难度。
随即史迪威又皱起了眉头:“如果我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拿下曼德勒,而日军第十八师团的主力却在曼德勒……”
张弛知道史迪威这话的意思,要想沿江往下打,那么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不会被驻守滇西的日军56师团切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拿下曼德勒并在八莫与曼德勒之间建立一道防线。
………………………………
第九十一章 攻其必救
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原因是日军在曼德勒也长期经营,再加上其驻军又是老对手……日军第十八师团。
日军第十八师团可是从中**队反攻起就一直与中**队作战,所以它对中**队的战斗力及战术可以说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那么,现在第十八师团的主力在曼德勒,曼德勒就很有可能会打成像八莫一样的持久战。
但现在的形势却要求中**队能够迅速拿下曼德勒,否则日军很有可能会发现中**队的意图并对伊洛瓦底江东岸的空白进行及时的填补。
当然,这个问题张弛也考虑到了,于是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将军,不久前……日军在进攻英帕尔的时候就假装进攻吉大港将英军十五军调离英帕尔,日本人可以这么做,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哦……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先用重兵进攻腊戍!”张弛说:“腊戍是日军的必救之地,因为一旦腊戍落到我们手里,就会使日军56师团被我军彻底包围失去补给,这么一来……”
“这么一来日本人就以为我们的进攻重点是腊戍!”史迪威接嘴说道:“接着就会从曼德勒调出部队去增援腊戍,这时我军再对曼德勒发起突袭!这用你们中国人的话叫……”
“声东击西!”张弛和史迪威几乎同时说出了这个成语。
由于军情紧急,而且中**队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战斗很快就打响了。
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将曼德勒的日军调出来,中**队对腊戍的进攻那叫声势浩大……空中是数十架战斗机轮番轰炸,两个榴炮团昼夜不停的对腊戍一阵猛轰,正面还摆开了数十辆坦克及整整两个师的兵力。
这一来就把日军第56师团师团长松山佑三给吓坏了,腊戍可是他们整个师团的补给线及退路啊,腊戍要是一丢,那么56师团只怕就永远呆在滇西及中缅公路上了。
于是他当下就向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将紧急求援……这也是日军指挥系统的特色之一,他们总是会在战役中将相关联的几个师团编成一组并建立一个军司令部进行指挥。
比如第15师团、第31师团、第33师团是进攻英帕尔的。那么就编成第15军,司令官是牟田口廉也。第18师团及第56师团是负责防御缅北及滇西的,就编成第33军,司令官是本多政材。还要防御英军登陆的第28军。司令官就是樱井省三。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旦有什么需要决策就不需要事事都向河边正三汇报并等着他的命令和指挥,于是可以精简许多过程更具灵活性。
本多政材一听说中**队猛攻腊戍,没有半点犹豫的就马上下令田中新一马上率部增援腊戍。
但这时田中新一却犹豫了。
“中将阁下!”参谋在一旁劝说道:“赶快执行命令吧,迟了只怕腊戍就要落到中国人手里了!”
“加藤君!”田中新一问道:“你真的以为中国人是在进攻腊戍吗?”
“当然!”参谋回答道:“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空军和炮兵,而且还有两个师的兵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中**队的目标就是腊戍!”
田中新一摇了摇头,回答道:“如果要打腊戍的话,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
“中将阁下!”参谋回答:“他们投入那么多兵力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希望打下腊戍后就沿着中缅公路往东打,这样就可以配合中国的部队彻底歼灭56师团!”
“可是现在中国人的任务,不是打通中缅公路,而是解英帕尔之围!”田中新一回答道:“我们有确切的情报,英国人一直在向中**队求援,而且一旦英帕尔被牟田口君打下中**队就要面临补给被断的局面,到时……就算中国人打通了中缅公路又有什么用呢?!”
田中新一这话倒是有道理。这就像下围棋,里头虽然连成一片但外面更大的范围又被围死了,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中**队打腊戍的做法就是在连里头,而日军要是拿下英帕尔接着再攻下雷多,就会将包括中国远征军在内的所有中国部队全都围进去了。
“中将阁下的意思是……”参谋似乎有些被说动了。
“加藤君!”田中新一语重深长的说道:“中国人很狡猾,我认为他们是在实施声东击西的计策,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部队从曼德勒调出去。所以,他们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曼德勒,只有打下曼德勒再继续南下,才有可能威胁到第15军的后方。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解英帕尔之围,明白吗?”
如果是张弛听到田中新一这一番话,只怕就要对田中新一说一声佩服了。
所以田中新一这家伙,虽然因为参谋出身打仗有时不够坚决。但考虑问题却十分细致分析得也很到位,牟田口廉也就有点莽夫加赌徒的味道了。
闻言参谋不由点了点头,随即又有些担忧的问:“那本多司令官那里……”
“我会跟司令官解释清楚的!”田中新一说。
但田中新一在这一点上却太过自信了。
“田中君!”本多政材回答道:“你这是被中**队打怕了吗?竟然坐视56军被围攻而不予理会!说什么中**队的重点是曼德勒,我可是没有得到一点关于曼德勒附近有中**队活动的情报!”
“司令官阁下……”
“不要再多说了!”本多政材下令道:“服从命令,腊戍不能丢。腊戍一丢56师团就完了……”
其实本多政材也有他的道理,因为腊戍一丢的话。那的确就跟他说的那样,他这个司令官所负责的滇西及缅北方向的防御距离崩溃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田中新一与本多政材之间的矛盾就是:田中新一是从整个缅甸战局考虑,所以牺牲56师团也再所不惜,而本多政材却是从33军及33军的任务考虑,那就绝对不能让腊戍失守。
这也是张弛这招的历害之处……攻其必救。
………………………………
第九十二章 搜索联队
田中新一在命令及各方面的压力下不得不将主力派出了曼德勒前往增援腊戍。
但田中新一却使了个心眼,他让第十八师团搜索联队留在了曼德勒驻防。
所谓的搜索联队,是日军中一个独特的编制。
简单的说,搜索联队这玩意是由日军骑兵部队发展而来的……日军之前在步兵中普遍存在骑兵联队或是骑兵大队,这些骑兵联队或骑兵大队的兵员大多都是从师团中的步兵精选出来的,做为师团的侦察力量和快速突击队。
可想而知,这样培养起来的日军骑兵战斗力很强,他们甚至在日俄战争中可以拼马刀拼赢哥萨克骑兵。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骑兵越来越不适合近现代战争了……骑兵与骑兵之间的战斗基本不会出现,就算有也不大可能拼马刀,而是一照面就是一排枪一片子弹,骑兵在面对步兵时就更是噩梦,步兵只需要架起几挺机枪就能让骑兵死伤惨重。
于是,日军的骑兵联队就渐渐地往机械化部队的方向发展,马匹变成了汽车、装甲车及坦克等,任务和职责依旧是做为师团最精锐的力量担任侦察力量和快速突击队。
这样的部队,在日军中就被称作“搜索联队”或是“搜索大队”。
田中新一留下这支部队就是十八师团的搜索联队,其本意当然是想留下最精锐的部队驻防曼德勒,但这举动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说它对吧,搜索联队在曼德勒的表现的确很突出,毕竟他们是日本精锐师团中的精锐。
说它错吧,搜索联队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其最大的优点应该是高机动性,让这样一支部队让它留下来守城,那就相当于在古代坐拥精锐骑兵却选择下马步战了。
当然,史迪威等人并不知道这些,在他们得知驻守曼德勒的日军主力被调往腊戍时整个指挥部不由一片欢腾。
“干得好。将军!”
“打得漂亮,轻而易举的就将曼德勒的日本人调开了!”
……
办公室里的参谋们纷纷向史迪威表示祝贺。
“不!”史迪威却是若有所思的回答:“这功劳应该要算到那个中国营长的身上!”
“乔!”这时亚历山大的身影出现在了史迪威的面前。
“亚历克斯?!”看到亚历山大时史迪威就不由一愣,他预感这家伙是来者不善。
“你有什么事吗?”史迪威问:“如果没什么事的话……”
史迪威摊了摊手:“我正忙着,你知道的。要有一场大仗要打了!”
史迪威这是在下逐客令,他不希望在这时候横生枝节。
“当然!”亚历山大一边说着一边让出身后的一名英军军官:“我来介绍下,这位是英印第三十六师师长赖斯少将!”
“将军!”赖斯站在史迪威面前挺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史迪威看了看赖斯,又看了看亚历山大,有些不明白亚历山大这是什么意思。
“哦!”亚历山大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一拍脑袋说道:“你看。我们在英帕尔打糊涂了,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有通知你一声,这是我的错!”
“什么事?”史迪威满脸不悦的问着亚历山大。
“是这样的!”亚历山大解释道:“蒙巴顿将军知道你们将要对日军发起进攻以解英帕尔之围,他担心你们兵力不足,所以就让我带着英印第三十六师来援助你们!我想我们会在战场上合作得很愉快的!”
史迪威闻言不禁冷哼了一声:“就像你们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时做的一样吗?”
“那是形势所迫!”亚历山大摊了摊手:“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不是吗?”
史迪威没有再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