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部落还没有出现集市,大家交易的方式主要还是以物易物,不过,哪怕就是以物易物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因为有的时候你想交换,你也找不到有人愿意前来找你交换。而炎帝便在这个时候定下了“日中为市”的原则,规定大家在太阳到达最正中的时候就可以交换物品了。久而久之,当这样的时间慢慢约定成俗,集市便这样产生了。
  不过,炎帝做出的更为重要的并不是集市的制定,而是历法的制定。
  从古至今,可以,历法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东西。没有历法,我们不知道春夏秋冬,没有历法,我们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没有历法,我们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可见,历法哪怕在现代社会都是无比的重要,更不用古代了。而古代最为重视历法的原因,是耕种。
  所有的农作物都有生长周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收获,都需要治定一个严密和历法周期。若不然,错过了生产季节,恐怕一个种族都会灭亡。炎帝时期已经从最为原始的饮毛茹血时期渡过到了农耕社会,维持人类不灭亡的条件便是粮食。为了让子民能够丰衣足食,也为了让自己所在的部落发展壮大。炎帝观日月星辰之变化,终于制定出了历法。
  炎帝将一天的时间分为白天与黑夜,又将一个月分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尽管当时的历法并不是非常严密,甚至还有可能出错,但是,也因为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历法,进而让炎帝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另一个和“有熊部落”差不多大的超级部落。也正因为炎帝领导有方,所以,炎帝时期控制了一块很大很大的地方。因为这一块版图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管理,炎帝又将这一块地方划为分成为了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称之为“九隅”。此中的“九隅”,便是“九州”的前身。
  不过,原始时期战争非常密集,往往一个部落碰到另一个部落的时候,都会发生战争。炎帝最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她叫精卫,不过部落的人都喜欢叫她为女娃。一日精卫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死后的精卫化成为一只长得有一些像乌鸦一样的鸟。因为痛恨东海,每天精卫都衔着一些石头,木草扔进东海,希望将东海填平。
  这便是精卫填海的故事。
  炎帝的故事讲完,无数读者长呼了一口气。
  黄帝时期创造出文字,医药,音律,养蚕,各种农耕工具,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仍一直影响着我们。
  炎帝时期制定集市,发明历法,划分版图,同样是过了五千多年,让我们感同深受。
  黄帝与炎帝的传看完,不少读者闭上了眼睛,他们跟着传神话里的故事,回到了黄帝炎帝所在的时代。而当他们沉浸在五千多年那一个时期之时,他们心中却是隐隐一动。他们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炎黄”这两个字所要表达的意义。
  “各位,我现在有一些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是炎黄子孙了。”
  “我也有一些明白,原来我们现在生活的一切,其实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人类祖先就已经影响着我们。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
  “的确是这样,真不敢相信,我们当时的人类祖先竟然有如此的智慧。”
  “当然了,如果不是当时黄帝炎帝受制于思维还没有开放,放在现代,我们的科技水平恐怕要冲出地球,走向宇宙了。”
  黄帝的传灿烂辉煌,炎帝的传也同样精彩,一干读者却是越看越是起劲。
  不过,就在众人不时道,有人却似乎发现了问题道。
  “奇怪,怎么后面没有了?”
  “怎么奇怪?”
  “难道你们没发现么,精卫填海这个传好像没有写完。”
  “怎么没写完,精卫填海的就是精卫去东海游泳,结果被淹死,死后变成鸟的精卫心里痛恨东海,便每天衔石头扔进东海,希望可以将东海填平。这个传虽然写得夸张,但神话传本来就这样,我倒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
  “不,不,不是这样的。大家看看精卫填海的上一句,秋水先生在精卫填海之前,还了当时战争频繁。也就是,精卫前往东海有可能并不是去玩,有可能是发生了一场战争。”
  “咦……”
  “你是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一样,不管是填海还是逐日,这一些都只不过是神话中的隐喻,他或许还有其他的解释。就像夸父,事实上他不是渴死的,有可能他是碰上了应龙,结果被应龙杀死了。”
  有人想起了之前夸父逐日之死的矛盾,一下子不少人便开始研究精卫填海背后的秘密。只是,大都人只是普通读者,他们又哪里能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呢。不过,普通读者研究不出,一些专业的文史机构,一些专业的研究学者,他们却发现了问题所在。
  “陈,立即查找有关于‘九隅’的资料。”
  中华文史馆馆长袁行沛立即吩咐道。
  这些天的研究,袁行沛已经不再认为此前夸父的死亡有什么矛盾。正如此前与其他几位大家研究朋友所的一样,夸父逐日绝对不是为了去追逐太阳。而渴死或许是真的,而这个渴死同样有可能是被杀死。因为应龙掌管的就是水源,据《战国书》文献资料介绍,应龙是战争之神,他的其中一个本领就是“蓄水”,如果水被应龙控制住,自然夸父一族在没有水源之下,也就会被渴死……所以,夸父是渴死的成立,成是应龙杀死夸父的也可以。
  “馆长,查找到了,《源氏春秋越国书》上有介绍九隅,并有九隅所在的大致范围应该是在‘姜水’一带,而东海所在的范围并不属于‘九隅’范围之内。”
  故事变得越来越好玩了。
  在九隅版图的指引之下,袁行沛却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精卫或许并不是淹死,而是被人杀死,或者被其他部落杀死。
  而精卫填海中的填海,或许也不是填海,而可能是进攻东海所在的部落。
  但是,掌管东海范围的那一个部落会是谁呢?


第六百五十六章华夏的诞生
  这一个部落叫做九黎部落,他的首领,叫做蚩尤。
  是的,在黄帝炎帝之后,黄一凡接下来所要介绍的便是蚩尤。
  虽然蚩尤是凶神,甚至是比刑天还要凶的凶神,但是,在当时黄帝与炎帝时期,蚩尤所领导的。
  “九黎部落”却是强过炎帝与黄帝部落。
  而之所以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地理位置的优越。
  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位于黄河与长江中下流地区,还靠近东海,那里土地肥沃,海中资源也丰富。九黎部落除了具有农耕文明之外,还有渔业文明,两者结合带来的生产力显著提高。
  其二,蚩尤所领导的九黎部落推出了人类最早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刑法,这使得九黎部落在这一些法规之下变得空前团结。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已经开始使用了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不仅使用在了生活用品上,同样,还装备到了战争当中。可以预见,青铜器的使用让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实力大涨,更令他们的战斗力空前强大。
  只是可惜,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实物与文字给予证明。
  所以,关于蚩尤的生平,也如黄帝炎帝一样,成为传,被人口口相传。
  不过,黄一凡用秋水笔名写的也是传。
  既然是传,那么,他就会非常夸张,但这一切的夸张之下,都带有隐喻。
  传蚩尤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其实,这只不过是蚩尤所带的面具以及装备在他身上的一系列武器。
  传蚩尤有个兄弟,事实上,蚩尤是领导了个部落。而在这个部落当中,有一个部落叫夸父,有一个部落叫刑天。
  与此同时,一系列无法考据的神话人物也一一登场,雨师,风伯也加入了其中。
  而当这一篇有关于《蚩尤》的神话发布了出去之后,无数读者已经激动的不知道如何呼吸。
  “黄帝,炎黄,蚩尤。”
  “应龙,精卫,夸父,刑天。”
  “女魃,九天玄女,风伯,雨师。”
  “鱼龙河图,奇门遁甲,五兵之器。”
  谁任都可以看出,一场大战就此要爆发。
  “我靠,秋水先生一口气介绍了这么多神话人物,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你呢?”
  “我不知道,但我已经吓得不敢话了。”
  “我也不敢,我怕自己错了一句话,会被别人给骂死。”
  “我也是。”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无数读者沉默不语。
  沉默不是他们不想话,沉默是他们不敢话。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虽然还没有开始,但却已经压得他们不出话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改变人族命运的决战。这也是一场事关华夏文明,影响炎黄子孙命运的大战。
  这一场大战,他将真正的解释夸父为何会死。他同样将解释,精卫为什么想填东海。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场大战之后,华夏两个字将真正的诞生。
  暴风雨即将来临。
  风发巽户,雷振九天,云飞碧落,雨降临轩。
  一发雷车,二发闪电,三发喧轰,四发飞砂走石,五发九天碧潭神雷。
  一声霹雳响,金光迸裂,乾坤震动。
  一场大战便在万众期待当中,正式展开。
  最先开打的是炎帝与蚩尤,炎帝以精卫死于蚩尤之手,发兵讨伐蚩尤,但不想蚩尤势大,又借着武力之猛,炎帝部落节节败退,蚩尤乘机进攻内地,占据炎帝“九隅”地区。不得已,炎帝向黄帝进行求救,最终,三者大战于“涿鹿”这个地方。
  当然,最先开始黄帝是不同意帮助炎帝的,因为这并不关黄帝的事,参与大战只会让黄帝这边受损失。不过,后来黄帝见有玄鸟降落于“有熊部落”高歌,有老者便这是吉瑞,战争必胜。没过多久,大河之上有龙鱼将河图献于黄帝,得此重宝,黄帝终于发兵。
  可惜的是,黄帝部落虽然也很强大,但在战争开始之初也不敌蚩尤。黄帝虽然有龙鱼河图,但蚩尤这边也有神通,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幸好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这才从大雾当中逃脱。
  战争后期黄帝采用“应龙”的办法,令“应龙”蓄水,准备缺断蚩尤的水源。但可惜,蚩尤这边请了雨师风伯,水源没有被断,反倒是被雨师风伯召唤而来的狂风暴雨身陷其中。而在此时黄帝只好将身为“旱神”的女儿“女魃”请出,女魃一出,风雨即止。
  不过,到了此时皇帝仍是对蚩尤无可奈何。而就在这时,“九天玄女”突然下降凡尘,传黄帝奇门遁甲之术,利用奇门遁甲之术困住蚩尤,并又以夔牛皮做巨鼓,此鼓一经敲动,声震九天,被困住的蚩尤军队士气大降。最终,黄帝与炎帝一鼓作气,将蚩尤打败。
  经此一战,黄帝与炎帝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至此,华夏民族就此诞生。
  ……
  “秋水先生,秋水先生……”
  TT信息当中,计子平激动不已,不断的疯狂的给秋水发送着一条又一条的信息。
  涿鹿之战这一章出现,却是彻底的将太古时期炎黄所在的年代历史完全的述了出来。
  虽然这个述是以神话的方式,看起来不是真实的,但是,哪怕就是神话,如果你细心一点的话,你便能从中找到证据。
  正如“涿鹿之战”参战的部落,黄帝是一个部落,炎帝也是一个部落,包括蚩尤也是一个部落。对应的,夸父在历史文献当中也有一个叫夸父国的,至于应龙,虽然没有应龙部落,但太古时代却是有一个叫“古应国”的存在。至于传得比较玄的九天玄女,虽然不能证实九天玄女的存在,但却能证明“奇门遁甲”这种东西其实在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其所用的原理,来源于中国历法当中的干支原理,也就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以及五行阴阳原理等等。
  另外,蚩尤制作的金兵其实就是隐喻青铜器,哪怕此前很多人一直称中国青铜器是在3500多年前的夏朝才开始出现的,黄帝时期早已夏朝000多年,那个时候是不可能有青铜器的。但是,去年出土的一把青铜刀,经过碳4鉴定是5000多年前的青铜器。由此,不少历史学家却是将华国产生青铜器的时间从原来的3500年前推到了5000多年前。以此来计算的话,蚩尤在当时使用青铜器参与战争也并非不可能。
  其实,这只是而已,对于秋水先生,此前在“后羿射日”的时候就已经有无数人质疑过。但是,后面一系列的证据摆出之后,人们对于秋水已经不再有任何怀疑。而哪怕有怀疑者,最后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所谓的怀疑也只是你自己水平不够,研究不够仔细的问题。
  而在此时,分万激动的计子平已然有一些颤抖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发信息给秋水先生做什么。
  他也不知道一会秋水先生上线之后,他要些什么话。
  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的想近距离的与秋水先生话。
  或许,在他心里,这应该是与超脱于大师存在的秋水先生最为近距离的接触。


第六百五十七章甲骨文
  “秋水先生,我们准备将您最近写的神话,包括此前写的后羿射日整理成一个文集,制作成一部华夏太古神话史……”
  计子平激动的给黄一凡发了一条信息。
  “这个,暂时还是不要推出的好。”
  想了想,黄一凡道。
  “秋水先生,您这是?”
  “华夏太古神话史这个标题太大了。”
  “可是,您写的就是华夏太古神话呀。”
  “但这只不过是杜撰。”
  “秋水先生,您别理那一些喷子。虽然您写的神话有很多的虚构,但事实上,我们流传出来的神话本身就有很多的虚构,谁也无法证明神话传就是真的。再,我们也知道,您写的神话并非只是虚构,是建立在大量文献资料考察之后才重新编写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他人总是会有非议。”
  黄一凡倒是很冷静,想了想,便又问道:“对了,听最近有几个考古团队前往了‘姜水’一带考察太古时期的遗址。”
  “秋水先生,是有这么一件事,这是国家下派的任务,希望考古以及文史这一块能够整理出我们华夏人类的源头。不过,您写的神话一出,我想,他们的工作恐怕要收尾了。”
  “这倒不至于,历史如果完全只是由神话组成,那他就不是历史。追寻我们人类祖先的足迹,最好还是应该有当时的文物出土才好,最好是能找到甲骨文。”
  甲骨文是华夏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为这一些文字是刻在甲骨上,所有也称之甲骨文。许多文献资料都有记录甲骨文,认为当时人类祖先将发明出来的字刻在了甲骨之上。不过,时代实在是太过于久远,直到现在也没有考古出甲骨文。
  也正因为甲骨文的缺失,所以,这个世界的神话才有所缺失。
  要知道,前世无数神话大都是在甲骨文上才找到的。
  “唉,国家考古这一块考了几十年,但却一直没有发现甲骨文。”
  计子平是青年报的总编,对于这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事情也了解的较多。对于甲骨文,虽然不少文献上都有介绍甲骨文的存在,但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却没有找到甲骨文的蛛丝马迹。也因此,很多人一直都认为甲骨文只是一种传中的文字。
  “秋水先生,您相信有甲骨文这种文字吗?”
  “我认为存在。”
  黄一凡点了点头。
  这个世界与前世虽然有着不少文学作品的不一样,但诸多历史都是相同的。前世能够找到甲骨文,这个世界也应该可以找到。至于为什么没有找到,黄一凡估计是他们找错了位置。毕竟,文字这种东西在太古时代属于极为珍贵的东西,别是一般普通民众了,哪怕就是一些精英都没能掌握。而真正掌握这一些文字的,无不是皇氏一族。也因此,如果没有找对地方,哪怕再考古个00年,估计也找不到甲骨文。
  “不过,我建议他们还是不要去姜水,渭水那一边查找了。”
  姜水和渭水都位于西陕附近,这两个地方也是黄帝炎帝的出生地。目前考古团队前往那一边考古,也是因为黄帝炎帝的原因,认为那里应该是太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的地方,应该会留下一些文物。
  “秋水先生,您的意思是?”
  计子平内心一动。关于太古时期发生的事儿,恐怕这个世界没有人比秋水先生更为了解的。如果能够得到秋水先生的指点,不定就会有重大突破。特别是最近秋水所写的神话,虽然有着很多的夸张,但在这一些夸张之下每一处都充满着隐喻。而这一些隐喻,如果你去深入研究的话,便能够发现更多的东西。
  正如在涿鹿之战中所写的蚩尤是苗族人的祖先一样,不知道的人以为只是随便,但这几天考古队前往南疆却是发现,南疆一些地方时常流传着一位神人的传,这位神人虽然与秋水先生所的蚩尤有一些不太一样,但却有很多的相同。只是此之前因为这只是南疆少数民族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根本就没有文字记载,所以一直以来关于这一些传也没能被官方注意。
  “黄帝时期虽然创造了文字,但他们的工艺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一般来,他们的文字可能是刻在岩石,山洞当中,时间一久很容易消失。只有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应该可以保存千年以上。而如果能刻在比较坚硬的甲骨上的话,那么,当时的人类祖先应该已经使用了青铜器。因为只有金属才能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出字。当然,我这是猜测,也有可能使用其他比较锋利的石头也能刻上。不过,姜水渭水一带的部落文明只是早期人类文明,估计也很难留下太多那个时代的文物。我建议可以去中原那一带看看……”
  “中原?”
  计子平有一些发愣。
  对于秋水先生建议的地点,他实在是有一些搞不清用意。
  中原地区这一个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神话年代了,他有很详细的历史文献加以考证。就在计子平想再度寻问的时候,一下子,计子平记起了“涿鹿之战”的描写。
  涿鹿之战当中,黄帝,炎帝,蚩尤大战的地点,不就是在中原地区吗?
  赫然之间,计子平完全醒悟了过来。
  对。
  就应该去中原。中原并不是战国时期才提出来的词汇,事实上,中原地区人类祖先早就在这个地方生存活动了。就像炎帝所掌管的九隅一样,后来,夏禹就将原来的九隅划分为九州,于是便有天下九州的法。
  “秋水先生,太感谢您了。”
  想通这一点,计子平不由得暗骂自己一声实在是笨得可以。明明秋水先生已经得这么明白了,自己这一些人竟然还没有看出。可笑,那些人还跑去姜水渭水一带。这真是让他们一直在那里考察,恐怕真个00年都不会有结果。反倒不如到中原,不定人类的中心就在中原地区。你轻轻的往土里一挖,一块甲骨文就被发现了。
  “我这就跟他们一下。”
  兴奋的,计子平结束了与秋水先生的交流,一个电话打到了远在姜水一带的考古队。


第六百五十八章梁山伯与祝英台
  神话传在引出华夏二字之后,秋水这个笔名便又消失。
  不过,两个月的暑假也就此结束。
  与父母告别,黄一凡再一次回到了水木。
  “黄教授,黄教授……”
  开学前三天,水木中文系开了一个会,会议主要是布置新学期的工作与内容。不过,系主任刑艺却是连叫了黄一凡几次,黄一凡都没有反应。直到孔书俊拉了黄一凡一把,黄一凡才醒悟过来:“抱歉,抱歉,刑主任,您叫我呀。”
  这一,在场一众教授却是笑了起来。
  之前只是讲师,不想,这教授身份一直子转变太快,黄一凡差点都没反应过来。
  “看来黄教授还有些不适应呀。”
  刑艺笑呵呵的看着黄一凡:“黄教授,新的学期了,学校也需要准备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你已经升为我们水木中文系教授,按规定,可以带两个研究生。”
  “这个,刑主任,我恐怕不符合规定吧。”
  一般成为副教授后便可以申请带研究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副教授都有硕导也就是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这里面同样有一系列的硬性规定,对学历,对职称,对教学经验都有。黄一凡在暑假的时候就有考虑过这事,但当时猜想学校暂时可能不会让自己带研究生,也便没有往这方面去想。没想到刑艺这时却是问起了这事,想了想,黄一凡又道:“再,研究生考试已经过了,我现在申请估计也没什么用。”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本来学校也没有考虑给你安排任务,毕竟你的教学时间太短。不过,人才难得,所谓能者多劳,回头你给我一份申请,到时候我交给学校就是了。”
  “那行,回头我准备一下。”
  ……
  东方卫视。
  “各位,最近整个行业竞争陡然激烈了许多,央视最近几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