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一看时间,都不再讨论,纷纷进入作协诗歌大赛后台。
  其他作者的诗都放在一边,直奔秋水的诗作。
  “发出来了。”
  看到秋水的名字,众人的松了一口气。
  点击秋水,一首最新的诗作,出现在众人眼前。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第二百二十八章武侠宗师:梁生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仅仅只是一句话,作协各位理事以及评论人员都是内心一震。
  直到,当全诗看完之后,陈迁已然是无比的凝重。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心里面,陈迁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句话。
  相互看了看,众人都是没有话,似乎是被这一首诗压抑的不出话来了。
  心里面,又好像感受到了诗人的那种无奈。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一句话,却是将整个诗坛完全尽。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秋水先生会写出一句‘杀尽诗坛百万兵’的诗了。”
  陈迁叹了口气。
  现代诗坛,真的就如秋水所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香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这句话的可真是太有道理了。”
  香江大学教授公寓楼前,两位大概60多岁的老者坐在一块,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是呀,当时听到这句话时,我也是震惊不已。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一句话还是从我一位学生口中出来的。”
  “你学生?”
  “是呀,这个学生是从内地来我们香江的,起来还是内地的状元呢。”
  “哦,这么好的胚子,你不会收入门墙了吧。”
  “我倒是想收,不过,考试分数只能做参考,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都是刻意没注意她。我希望等时机成熟,而她又确实天资聪颖,我才会考虑。不过,现在看来,不考虑也不行了。”
  “许颖呀许颖,恭喜,恭喜。”
  “客气了,梁生,你不是一直有收徒的打算吗,怎么,最近两年你一个徒弟也没带。”
  “我倒是想带,之前不是带过几个吗。可惜,你也不是不知道,武侠已经有一些衰落。我此前收的几个弟子,改行的改行,当编剧的当编剧。哪怕我再想收徒,估计也拯救不了武侠。”
  “这倒是个大问题。”
  “算了,不去想这些了,任何一种类型文学都有繁荣与衰退的时期。武侠若是不适应这个年代,消失就消失吧。不过,最近我倒是在关注内地的诗歌大赛。”
  “看来梁生你也不是寂寞的主,是不是对那位秋水感兴趣了。”
  “正是。”
  两位闲聊的老者,一位是许颖许大师,另一位却是香江武侠宗师梁生。两位大师年轻之时,其作品畅销整个东南亚,引发无数文化热潮,晚年倒是停笔被邀,进入大学堂讲课。
  “我没想到,内地竟然能出现像秋水一般的大师。”
  着,梁生却是感叹道,“光凭离离原上草这一句,就配得上大师的称号。”
  “不过,秋水先生最近似乎太过于暴戾,倒是心态出了点问题。”
  梁生一边,一边感慨,“杀尽诗坛百万兵,啧啧,这一句,连我这些老骨头听了之后都头皮发麻。”
  “估计是被内地诗坛那一群人给逼的。”
  许颖也是叹了口气,“不过,起内地诗坛,我倒是对现代诗有些担忧。其实不管是内地,还是我们香江,现代诗都已经陷入了困境。内地无法突破,我们香江诗坛也无法突破。我们香江诗坛还算好,不少诗人倒是将诗词融入到流行歌曲里面,虽然不算是主流,但也算是的一条出路。只是内地诗坛,还真是迷茫了很久。”
  “现代诗,新诗出路,我们此前也研究过。但可惜,我们也没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子。哪怕我们香江找到的这条路子,也是道,上不得台面。”
  “嗯。”
  许颖也点点头,“虽然圣诗记载,诗与歌不分,歌与曲不分,诗歌本就是应该有词也有乐相配。但仅仅只是为流行歌曲作词,入了低俗,不少词曲难登大雅之堂。”
  “许颖,你觉得古诗复兴怎么样?”
  “你是秋水引起的古诗复兴热潮?”
  “嗯。”
  梁生喝了口茶,“秋水先生所写的古诗确实高明,每每读之都是余音绕耳。在此之前,我真的难于相信。在如此一个现代都市当中,还能写出如此带有古风,却又经典倍至的古诗。”
  只是许颖却是摇摇头,“我与你有相同的想法。不过,我对于古诗复兴却并不赞同。不管新诗怎么样,他始终代表的是我们当代诗坛。古诗写得再好,也只是古诗。最多引起一时现象,却并不能成为主流。古诗写得再好,还不如一首开创新诗方向的现代诗出现。”
  “这可不一定,我觉得古诗也未必过时。就如现在圣诗里面的诗歌,几千年了,不也一直流传。如果有人能写出像圣诗里面的诗歌,你还会觉得古诗只是一时之文化现象吗?”
  两人争论不已,最后谁也没有服谁。
  “梁生,你这喜欢与人争论的毛病还是没改。”
  许颖笑骂了梁生一句。
  “呵呵,当年你在报纸上大骂了我三天三夜,我可是一直记得。”
  “哎哟哟,你这是想报仇了?”
  “人都一把年纪了,还报什么仇。”
  两人打趣了几句,就此停下。
  起来,两人当年可是令人无比羡慕的一对。
  只是可惜,阴差阳错,两位最后并没有走到一起。
  但冥冥中上天似乎自有安排,晚年时分,两人倒是做起了邻居,在香江一同教书。
  “哦,对了,今天应该是内地诗歌大赛第二期正赛环节,不知道秋水又写了一首什么诗?”
  “我看看,刚订了内地青年报的报纸,上面应该有刊登。”
  梁生拿起一早就送到的青年报,翻开,第一页,头版头条,画着一幅臭水沟。
  奇怪。
  梁生皱了皱眉,“青年报居然在头版头条上面插画了一张臭水沟的图画。”
  有些惊讶,梁生往下看去。
  这时,一个加粗大黑色的“死水”两字,却是出现在梁生眼前。
  “死水。”
  秋水。
  找到了。
  拿着报纸,梁生念了起来。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一边念,梁生一边评价。
  没想到,秋水先生居然写现代诗了。
  不错,不错。
  这首诗好像与其他的新诗不一样。
  有一点像古诗,又讲究格律,朗朗顺口,读起来很是新颖。
  “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开始只是感觉这一首诗很有趣,也很新颖。但越念下去,这一首诗越给梁生惊讶。
  就如现在。
  从开始念到一半,诗中的情绪由文字越积越高,高到现在,隐隐有压制不住的冲动。
  胸口里面,好像被堵住什么。
  梁生知道,这是一首诗歌所积累下来的情绪,带给读者的冲击。
  但是,知道是知道,可正因为知道,梁生却更为对这一首诗感觉到震惊。
  心里有一些按奈不住,梁生都要叫了起来。
  按住胸口,梁生接着再念。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念到这里,梁生内心已怦怦跳了起来,越跳越快。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当念到这一句时,梁生手一抖,却是将桌子上的茶水打翻。
  但是,这会儿,梁生好像一点感觉也没有,反倒是赫然站了起来。
  拿着报纸,盯着死水当中最后两句诗,梁生大声的念道。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念完这一句,梁生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手中的报纸,就此跌落于地。


第二百二十九章万人游行请愿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引爆诗坛。
  引爆诗坛。
  是的,一沟死水,可谓彻底的引爆诗坛。
  当天华国作协刊登秋水《死水》之后,几乎令所有的读者为之疯狂。
  如诗中所的一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是谁都知道,诗人所的死水,指的是什么。
  “现代诗坛的家伙,看到了吧,这就是你在秋水先生眼里的存在。”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原来,这一些诗坛所谓的诗人,只不过是一只青蛙而已。”
  “秋水先生简直太牛叉了,前有散文井底之蛙,现在又有青蛙叫出了歌声,膜拜。”
  “我相信,这不只是秋水先生对于现代诗坛的绝望,也是所有人对于现代诗坛的绝望。”
  “是呀。看到秋水先生写的诗,我都快哭了。”
  “曾经我们那么热爱的诗歌,却已走向末路。”
  “看到了么,那些称秋水先生诗霸的家伙,秋水先生什么时候不让你们写现代诗了。可是,你们的现代诗实在是污染了别人的眼睛。”
  “分分钟教你们怎样做人,什么是现代诗,这才是真正的现代诗呀。”
  “杀尽诗坛百万兵,腰中宝剑血犹腥,无比支持秋水大干翻他们。”
  “不用干翻,他们已经是一坛死水,令人发呕的臭水沟。”
  如果此前秋水写的古诗令人震惊不已,那么,这一次秋水写的死水,则彻底掀起了华国诗坛的高潮。
  注意,此中的华国诗坛,并不是那些加入诗歌协会的家伙。
  事实上,在华国有无数万万千的诗歌爱好者。
  虽然他们没有加入诗歌协会,但他们自就喜欢诗歌。
  他们才是真正代表华国诗坛的存在。
  可是,一直以来,因为现代诗歌太过于令人失望,人们都差一点忘了有现代诗。
  死水一出,却是真正令他们疯狂起来。
  原来,这才是现代诗。
  无数诗歌爱好者,在这一刻,简直要哭了。
  他们学习了十几年的诗歌,他们也读了十几年的新诗,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
  现代诗歌有救了。
  新诗有救了。
  人们普极而泣,奔走相告。
  不过,更为激动的,还要数那一些文艺方面的媒体。
  一曲死水,让平静了几十年的文艺诗歌圈,彻底的沸腾起来。
  诗歌评论家“艾春”表示,诗歌《死水》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诗坛”现实的激愤之情。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一直迷茫,一直没有方向的现代诗坛,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现代诗坛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
  同时,“艾春”也表示,从上一期秋水先生接受采访所述,以及这一篇诗歌当中我们似乎看到。诗人正是因为对于现代诗坛无比绝望,这才悲愤到了极点,写出了一首杀气凛然的杀尽诗坛百万兵。虽然当时有人评价,这一首诗太过于暴戾。但现在来看,其实不然。诗人的表达方式向来较为夸张,更不用,对于这一摊绝望的死水,我们似乎只能用更为激烈的方式。
  另外,这也是对于“诗霸”最为完美的诠释。
  著名学者“新意浓”亦是激动无比的评价道,春雷一声炸响,如死水一样的诗坛终于出现了最为经典的作品。死水的意义除了表述了诗人对于诗坛现状的不满之外,也许,对于广大读者,广大诗歌爱好者,甚至对于整个诗坛来,死水的出现,将是一盏绝世明灯。也或许,这才是秋水先生为什么会参加诗歌大赛的原因。
  文坛研究员“李幕”表示,一首死水的出现,彻底的解答了秋水先生采访之时的三个问题。为什么会参加诗歌大赛,为什么会写杀尽诗坛百万兵,以及所谓的诗霸。但极为讽刺的是,秋水先生怀着指点现代诗坛一条明路的想法,却被那一些不是诗人的诗人恶意攻击。
  ……
  一首《死水》,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只是,就当无数人无比期待秋水先生继续写出新作之时。
  在秋水写完一首《死水》之后,他却公开表示,他将退出华国诗歌大赛。
  这一个新闻一出,更是震动了整个诗坛。
  退出华国诗歌大赛?
  当知道这一个消息的时候,无数诗歌爱好者瞬间就给搞蒙了。
  为什么退出?
  华国诗歌方向正等着秋水先生去探索呢,怎么要退出呢?
  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哭了起来。
  秋水先生,您别退出好不好?
  秋水先生,求您继续写新诗好吗?
  秋水先生,没有您,现代诗歌将继续迷茫。
  只可惜,他们的呼声太,到根本没有看到,到或许连秋水本尊的黄一凡也都没有注意。
  退出诗歌大赛不是他脑袋发热,而是他早就决定好了的。
  他不想继续参加所谓的诗歌大赛,更不想与那一些诗坛诗人打什么交道。
  经此一次攻击,如果不是另一个笔名天下第一白带着三十万人马全力相助。恐怕,他这个秋水笔名哪怕能保住,亦也要安上一个诗霸的名字。
  他只想不受人打扰,安安静静的做学问。更不想与人尔虞我诈。
  这是黄一凡的考虑,哪怕作协方面多次挽留,黄一凡都选择了拒绝。
  只是,黄一凡的一个决定,他却不知道,他的这个退出,却引发了一场诗坛有史以来声势最大,规模最大的请愿游行。
  ……
  “一百年来,我们在新诗方向不断的摸索。”
  “一百年来,我们在诗歌当中不断迷茫。”
  “一百年来,我们华国诗歌成为世人的笑话。”
  “一百年来……”
  请愿游行,一位穿着民国时期衣服的女生,大声的念道。
  “多少次我们梦想,我们高唱着新诗,我们大声的念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
  “多少次梦中,我们万里千山,寻找着新诗的方向。”
  “多少次泪流满面,让我们就此以为诗歌成为了时代抛弃的产物。”
  “多少次蓦然回首……我们渐渐已完全失望。”
  “醒来吧,兄弟们。”
  “醒来吧,姐妹们。”
  “一首死水敲响了新诗的钟声。”
  “一位大家,唤醒了我们沉睡百年的新诗。”
  “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渴望的心灵。”
  不知是谁发起的活动。
  也不知道是谁组织的请愿。
  当人们知道这一新闻的时候,整个华国却是暴发了一场恳请秋水先生归来的请愿活动。
  燕京3000多人走在十里长街,高喊“秋水”先生的大名。
  魔都6000余人参与游行,高举“华国诗坛需要您”的标语,致敬秋水。
  汉武7000人对着媒体向秋水请愿,“诗歌长在,明灯永存,秋水先生,您回来吧。”
  深广……
  还有西江,东山,江浙……十几省的市名,诗歌爱好者,亦加入了游行请愿大军。
  一场浩浩荡荡的诗歌请愿游行,就此赫然出现。
  与此同时,一场请愿,也彻底的拉开了华国新诗浪潮的序幕。


第二百三十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啊啊啊啊……”
  水木公寓楼,周晶晶一同往日一样尖叫的冲了出来。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当黄一凡与宿舍人等再度出来之时,周晶晶已经站在了桌子之上,两手伸展,大声的念道。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鼓掌,鼓掌,面对一首伟大的诗作,你们怎么不鼓掌呢?”
  一首死水念完,周晶晶跳了下来。
  宿舍众人,包括黄一凡,亦是的给了周晶晶面子,双手拍了几下。
  “你们呀,还有你,老大,你别跟我是水木中文系的……”
  一幅被宿舍众人打败了的样子,“你们知不知道,这一首诗代表什么?”
  “代表秋水先生很厉害,成功打脸现代诗坛的那些诗人了。”
  张家伟却是在边上道。
  “你这子也关注了秋水呀。不过,我要不。死水哪里有这么肤浅,死水的伟大不在于打脸诗坛的诗人,而在于他对于现代新诗的开创性。这是指引华国新诗方向的巨作,这是影响未来华国诗坛最为重要的诗歌。”
  周晶晶再次大声地喊道。
  “走走走,你们跟我来。”
  见众人都没什么反应,周晶晶拉着黄一凡,张家伟,李伟辉一同出门。
  “去干什么?”
  李伟辉不解,问道。
  “看游行。”
  “什么游行?”
  “对秋水先生请愿的游行。”
  “啊……什么情况。”
  黄一凡有些蒙了,“请愿,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半回跟你们不清楚,长话短,那就是,秋水先生最近写了一首非常牛叉的诗作,就是刚才我念的那一首死水。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可惜,因为现代诗坛那一帮诗人恶意攻击秋水先生,最后秋水先生退出了诗歌大赛。”
  “我知道这事,退出了岂不正好嘛,秋水估计也不想与那些家伙打交道。”
  黄一凡却是点头道。
  “不不不,以个人来,秋水先生退出华国诗歌大赛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于整个诗坛,整个华国诗歌发展来,秋水先生退出大赛,简直就是我们华国诗歌的损失。你知道么,华国新诗诞生了一百多年,多少作者,多少年轻人将无数希望寄托于现代诗歌当中。只是,因为现代诗歌一直迷茫,一直没有找到出路,我们的新诗也一直不受他人重视。好不容易出了一位秋水先生,如果秋水先生就此退出,那我们新诗之路将又会是一片黑暗。”
  “那这与游行请愿有什么联系?”
  “怎么没有联系。燕京大学文学社那边的人已经出发了,他们联合了附近几所大学的学子,准备一起向秋水先生请愿,请愿他重返诗歌大赛,请愿他能给我们的新诗指引方向。”
  周晶晶无比激动地道。
  走出清华园,这时,三三两两都能看到一起结伴出去的学子。
  看到黄一凡等人,他们都是问了一句,“一起去游行请愿的吗?”
  “当然。”
  周晶晶骄傲的回答。
  “太好了,我们一起去,我这边已经做好一横幅,你们能帮我们一起拿过去吗。”
  “当然没问题。”
  随即,周晶晶自靠奉勇,拿着一杆写着恳请秋水先生回来的横幅,顺带也给了黄一凡一杆。
  看到横幅上面几个大字,黄一凡泪流满面。
  这什么跟什么。
  直到现在,他都有一些头晕晕的。
  这些人,怎么这么激动,不就是写了一首死水嘛,整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只是,当黄一凡与周晶晶离开水木校园,赶上游行请愿的大部队时。
  几千人的游行请愿,却是当场将黄一凡给震住了。
  燕京十里长街,从头至尾,清一色的年轻人。
  他们拿着横幅。
  他们或喊,或唱,或高歌。
  他们只向一个人请愿。
  请愿一位伟大的作家回来,请愿一位伟大的诗人给他们指引方向。
  “同学们,姐妹们,一百多年的迷茫让我们几乎陷入了绝望。现在,终于到了破开迷雾,重见青天的时候。我们要让我们的行动,让秋水先生真正的感受到我们对于诗歌那份无比渴望之情。我们要让秋水先生听到,听到我们心中对于诗歌的呐喊……秋水先生,您回来吧。”
  带头人物是燕大一位才女,据很有名气,周晶晶此前跟黄一凡过。
  不过,黄一凡不记得这位才女叫什么名字。
  但是,看到几千人的游行请愿,黄一凡却是一震,感觉有一股不清道不明的冲动。
  虽然他仍是有一些不能完全与这些人感同深受,但是,黄一凡却是渐渐有一些认可。
  为了心中最为的渴望,为了自己拥护的事物,这一些年轻人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不由得,黄一凡记起了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
  一百年多年前,那些学子,那些支持新文化运动的年轻人,不也是像他们一样的吗?
  一百年多年后,他们与一百多年前那些前辈们一样,同样走上了一条破开迷雾之路。
  想到这里,黄一凡突然一愣。
  他有一些被这一些人感动了。
  也有一些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疯狂的聚在一起,几千人的联手请愿。
  现代诗歌属于现代的产物。
  现代诗歌也是最能代表年轻人内心的文学作品。
  哪怕黄一凡前世没有经历过现代诗歌寻找方向的年代,但是,当看到这一群学子,为了希望,为了新诗出路,为了现代诗歌发展,为了冲破百年带给他们的黑暗……坚定站出来的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