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出来的画面,黄一凡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可以为他们做一点什么。
  当天晚上,黄一凡接受了青年报当红记者“童静”的文字采访。
  “秋水先生,您的现代诗歌死水,一度引发了人们的强烈议论。包括,当天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万学子参加了游行请愿活动,对于这些,您如何看待。”
  “对于游行请愿,我只能向各位学子表示抱歉。我没想到,我的一句退出比赛却让大家如此激烈的站了出来。不过,大家放心。虽然我退出了诗歌大赛,但我并没有退出诗歌的写作。如果有时间,我将继续向大家分享我写的诗歌。”
  “在这时面,包括现代诗歌吗?”
  “当然包括。”
  “我想,秋水先生,这是您给予那些诗歌爱好者,那些年轻人的最好回答。”
  当青年报将作家“秋水”答应回归诗坛的新闻发出去时,全国无数年轻人喜极而泣。
  他们相互拥抱,他们高歌胜利。
  他们大声的喊出,秋水先生,我们爱你。
  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这一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星,世界被黑暗笼罩。
  但这一刻,那些年轻人却觉得,在黑暗之中,此时已经透露着星光,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就在这时,秋水的微博,突然又写了一首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一代人》


第二百三十一章震撼诗坛
  “凌云师姐,我们燕大这一次总算是赢了水木一筹,这一次游行请愿,一直都是我们燕大文学社在主导。”
  “雪,你这是与水木有仇呀。”
  “哪里,只是一直很看不惯水木一直标榜他们才是华国中文系第一,气急了嘛。这一次游行请愿,我们也算是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燕大的实力。各家报纸已经对我们进行了采访,你知道吗,有几家报纸还将我们这一次游行请愿与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相比。天呐,这真是想想都让人激动,我都有一些不敢相信。没想到,我们竟然创造了历史。不过,还是凌云姐厉害,如果不是你组织的这一起游行请愿,我们也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也不算是我组织,如果大家没有对新诗的热情,我组织了也没用。还是秋水先生厉害,一沟死水,彻底的将我们给焕醒了。”
  “是呀,秋水先生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古诗写得这么好,连新诗也写得如此精妙。章教授昨天还特地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死水》的阅读心得呢,真没想到。当新诗渐渐被我们遗忘的时候,阳光却穿越乌云,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
  “嗯,雪,所以,我们未来得更加努力了。有秋水先生在,我们新诗就一定能寻找到方向。而我们,一定要努力追赶,跟着这道方向,给我们新诗彻底打开道路。”
  “是,凌云姐,您放心,未来时间我们一定好好努力。”
  燕大文学社社长李凌去与成员韩雪正聊着新诗方向,这时,突然有一个坐在电脑前的社员一声尖叫,“社长,出大事了。”
  “怎么了?”
  李凌云与韩雪赶紧走到那位社员的身前。
  只看到,这位社员已然全身颤抖,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声地道,“秋水先生又写了一首诗。”
  “汪东,吓死我了。”
  听到汪东话,韩雪拍了拍胸口,“刚才还以为你怎么了,不就是秋水先生写了一首诗吗?”
  只是,完,韩雪亦是一愣,“什么,汪东,你什么,秋水先生又写了一首诗。写的是什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汪东情绪激动,断断续续,将这一首诗给念完。
  韩雪倒是一下子没有听清,但边上的李凌云却是一下子呆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李凌云依稀记得,昨晚的新诗诗坛,不正是无尽的黑夜吗?
  在黑暗之中,没有一丝光亮。
  新诗也在黑暗之中,迷茫了一百多年。
  而无数的人,在黑暗之中就此放弃。
  无数的人,因为黑暗早已不记得新诗是什么。
  哪怕就是一直坚定的李凌云,在黑暗中也感到无比的失望。
  只是,当这一首诗出现之时,李凌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黑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在黑夜中迷失的人们。
  只有那些在黑夜中仍能坚定信念,仍能保持本心的人儿,才能最终冲破黑暗,发现光明。
  就像这一首诗的一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内心激动之情如波涛汹涌,李凌云彻底的被这一首诗给震撼住了。
  原来,她只认为秋水先生有大才,是绝世的学术大师。
  如果不然,他怎么可能写出《离离原上草》这样的古诗,怎么又可能写出像《死水》一样给予新诗带来方向的现代诗歌。但现在,李凌云知道了。原来,秋水先生不仅仅有其无法估量的大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那一颗始终没有迷失的心灵。
  “黑夜给了秋水先生黑色的眼睛,秋水先生却给我们寻找到了光明。”
  情绪交加,李凌云突然泪流满面。
  “汪东,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一代人。”
  “一代人。”
  李凌云又是内心一震。
  她知道,这一首诗,注定将传播至整个华国。
  ……
  如果诗歌《死水》的出现,给予了新诗诗坛方向。
  那么,《一代人》的出现,则感动了几乎所有的诗歌爱好者。
  一代人。
  诗歌的名字,的不正是他们吗?
  他们在黑暗之中,不知道迷失了多少年。
  就在他们以为黑暗将一直继续,再也不会有光明的时候。
  一首一代人,彻底的打开了他们的内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无数诗歌爱好者,这一晚,都被这一首诗歌感动的热泪盈框。
  这一首诗不但尽了他们的心声,更被这一首诗歌惊醒住了。
  当黑夜来临,当你一直习惯黑夜的时候,那么,黑夜就一直长住。
  但你如果拥有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哪怕就是在黑暗中,你也能寻找到方向。
  感谢秋水先生。
  没有你,我们恐怕再也看不见光明。
  没有你,哪怕就是有一丝光亮,如果我们不带着那一双黑暗中的眼睛,这一丝光亮也会消失。
  一代人,我想,这比之《死水》的境界更高。
  一代人,这将是新诗诗坛最为有标志性的诗歌。
  一代人,醒了我们一代人,更醒了那些在黑暗中一直找不到方向的人们。
  一代人……
  一代人的出现,不仅仅是震撼了那些诗歌爱好者,更震撼了整个当代诗坛。
  “在茫茫的黑暗里,眼睛是唯一的明灯。在人们的经验中,眼睛始终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眼睛’。这是诗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诗人的深刻反思。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创痛,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这反思是沉重的,后面潜藏着巨大的恐惧。而这些又都指向了‘黑夜’——诗歌迷茫00年的时代背景。”
  ——《新诗》。
  “诗人为这只有两句话的诗起了一个宏大而耐人寻味的标题:一代人。但诗的内容似乎又指向了两代人:既是对上一辈的总结和反思,又是对下一代的呼唤和定位。”
  ——《诗歌文选》
  “我想,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代人仅仅只是写给诗坛,写给诗坛在一百年来迷茫的人儿。但我相信,一代人,他终将超越诗坛,他将走向世界。因为,一代人,不仅仅是诗坛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首诗歌,将献给所有为真理,为光明而默默奋斗的人们,谨以此向秋水先生致敬。”
  ——《当代诗坛》


第二百三十二章轰动华国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华国中央党报,也是华国最具有权威的报纸。
  很多人可能看不懂人民日报,但人民日报里任何一句话,哪怕一个词,代表的都是国家意志。
  兰善经是人民日报的总编,此时,他正在审核第二天印刷的报纸。
  …2版是国内要文闻,意思是重要的新闻。
  这一些要闻是专业记者提供的新闻稿,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3…5版则是新闻版,新闻版不如要闻,记述的是当天或者是几天之前的新闻。这一个版面兰善经看了一下,也没有太大问题。
  6…版是时事评论版,这一块不算是新闻,只是对于时事热点的评论版块。这一块,是最为重要的审核版块。因为是评论,而且也是对于时事的评论,虽然都是一些大家在评论,有的还是一些国内重量的教授,知名学者,虽然他们总体的方向不会有错。但是,如果有一些的方面对人引导错误,那将对国内很多民众包括基层政府,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仔细审核了一遍,挑了几篇比较有争议性的文章,兰善经这才准备休息。
  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的2点。
  “老李,又到了2点,都有些吃不消了。”
  兰善经笑着对副总编“李晓”道,“看来明后几年申请退休得了。”
  “呵,老兰,你申请退休赶情好呀,那我就有机会了,你这个总编位置,我可是想了很久呢。不过,老兰,你哪怕申请退休也没用,没有你的把关,报社可不放心呀。”
  “哈哈哈,老李,看你的。报社人才很多,没有我又怎么了。差不多了,一会让刘排好版,发到国内3个分社。”
  “嗯。”
  李晓点了点头,“哦,对了,秋水写的《死水》怎么没有刊登。”
  “死水这一篇诗歌是好的,象征性也非常强。不过,这首诗歌的讽刺意味也很深刻。我担心这一首诗歌发出去,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以后这首诗歌我们人民日报肯定要刊登的,这也是有关部门希望看到的。”
  “死水的确是讽刺意味太重,老兰,这一点你就比我经验老到。暂时不发也行,不过,老兰,我想,这一首一代人,什么也要发出去的。”
  “一代人?”
  兰善经有些奇怪,“一代人是什么?”
  “是秋水先生刚刚不久写的一首诗歌。”
  “诗歌?”
  兰善经摸了摸下巴,又轻轻的念了一句,“一代人。”
  “名字取得好大。”
  “是呀。”
  “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诗歌很短,只有两句话,甚至可以是一句话。
  只是,当李晓念出这一句话时,兰善经一直在整理资料的双手突然停了下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看着窗外,此时已经一片黑暗。
  “一代人。”
  心里面,又是浮现这一首诗歌的名字。
  黑夜。
  一代人。
  一代人。
  黑夜。
  不由得,兰善经记起了当年经历的十年动乱时期。
  在那十年,恐怕是华国最为黑暗的时期吧。
  那一年,兰善经正读高三,眼看即将参加高考,一场动乱,高考就此结束。
  随后,出现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革命。
  这是一段比黑夜更黑的时光。
  那一段时光,兰善经差一点就此放弃。
  幸好,十年之后,阳光穿破了乌云,黎明赶走了黑夜,祖国大地迎来了光明。
  华国全面恢复高考的政策出来之时,兰善经亦参加了那年的高考。
  直到现在,哪怕过去了几十年,兰善经仍然记得十年时期那一段比黑夜更黑的年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心中激动无以复加,兰善经道,“老李,看来,你这一次的眼光就在我之上。通知一下刘,将这一首《一代人》加入到人民日报第3版。”
  “好的,我这就去。”
  ……
  当“现代诗坛”以为《一代人》只是感动了他们,只是震撼了诗坛,人民日报第3版刊登的《一代人》,却是真正的暴发了这一首诗的力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可能,这是华国最短的一首现代诗歌吧。
  不过,就是这样一首最短的诗歌,他却在第一时间,彻底的俘虏了所有看到这一篇诗作的人们。
  正如这一首诗的标题一样,一代人。
  对于60年代的人来,一代人让他们重新回忆起了当年十年动乱的时期。
  对于70年代的人来,一代人让他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美好的年代。
  对于0年代的人来,一代人让他们感受到了经济腾飞的喜悦。
  对于90年代的人来,一代人让他们感受到成长所带来的烦恼。
  当然,一代人或许可能代表的不仅仅是地60年代,70年代,0年代,或者是90年代。
  他代表的,就是现在生活在现代都市社会的一代人。
  这是一个物价快速上涨的年代。
  这也是一个经济相对低迷的年代。
  这亦是一个失业率快速上升的年代。
  这更是一个处于改革,处于变革的时代。
  在这一个时代里,身在都市年代的人儿,很多人都如诗坛中的诗人一样迷茫。
  他们不知道未来怎么办?
  他们也不知道房价是否会跌下来。
  他们担心经济会一直低迷。
  他们感觉世界慢慢的陷入了一片黑暗。
  只是,当这一首《一代人》出现的时候,他就像一道闪电,轰隆一声将他们炸响。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
  是的,哪怕现在的年代已经是黑暗的,但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继续迷茫,不是抱怨,也不是等待,而是像这一首诗中的一样,我却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只要我们身处于黑暗中永不放弃,光明终将会到来。
  铺天盖地的评论,就在此时暴发了出来。
  各个阶层,各个职业的人儿,纷纷因为《一代人》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我是一位工人,实话,我以前是从来不看什么诗歌的。在我们眼里,我们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时间去欣赏诗歌,诗歌是那年轻人看的。但是,当我听到工友嘴里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之后,我突然懂得了诗歌的魅力。”
  “我是一位地道的农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一首伟大的诗,这首诗之所以伟大,不在于让我听懂了这一首诗歌是什么意思。更让我这个只读了学五年级的农民知道了,只有努力奋斗,我们才能迎来最美好的明天。”
  “我是一位学生,在漫长的学习道路当中,我们原来一直认为学习是黑暗的。哪怕,现在我们还是认为学习,读书是黑暗的。但是,读了这一首诗之后,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不在学习当中迷茫,只要我们用这一双黑色的眼睛去寻找方向,未来将属于我们。”
  “我是一位商人……”
  “一代人,教我们懂得了坚持。”
  “一代人,教我们知道了信念。”
  ……
  一首诗,一代人,就此,轰动了整个华国。


第二百三十三章秋水升到6星
  一代人。
  一代人。
  一代人。
  看到各家报纸,以及同学周围都在不断的讨论一代人,黄一凡也有一些被震惊了。
  他也没想到,一首现代诗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不过,后面这些天,黄一凡什么也没做。
  没有写诗,也没有更新微博,只是安静的研究学习。
  十几天之后,终于,一代人的讨论这才慢慢的消去。
  黄一凡也因此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老大,十一放假准备去做什么?”
  不知不觉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过几天就是国庆节。
  与前世一样,对于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华国放假七天。
  中午下了课,周晶晶便问黄一凡准备去哪玩。
  黄一凡却是摇摇头,“暂时没想好。”
  “呵,老大,一起去报名加入水木文学社吧,怎么样?”
  “呃,水木文学社,这是什么东东?”
  “汗,水木文学社都不知道,老大,你白混了,你是不是我们水木中文系的?”
  “又来了,以后换个词吧,这句话听了十几遍。”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水木文学社是我们水木最大的文学社团,也是华国最为知名的文学社团……”
  “等等,不是据燕大文学社最厉害吗?”
  “靠,老大,你原来知道呀。不过,我跟你,怎么可能是燕大文学社厉害呢。虽然上一次游行请愿是他们带头,但这算什么,文学社拼的是内含,拼的是底蕴,燕大文学社怎么能跟我们水木文学社比呢?”
  “好像燕大文学社的内含与底蕴也不比我们水木低呀。”
  “坑死,老大,你是不是燕大派过来的内奸,怎么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好了,好了,不叫你去了,看你样子估计是不感兴趣,我拉二伟两人去。老大,我跟你,燕大文学社可是有很多妹纸哦,别我没告诉你。”
  被宿舍众人取了一个二晶的名字,周晶晶大为不服,立即称呼张家伟与李伟辉为二伟。
  着,周晶晶便吊味口似的直接离开。
  黄一凡无奈一笑,总算是明白了周晶晶这家伙为什么要报名参加文学社了。
  摇了摇头,黄一凡对什么文学社不感兴趣。
  这会儿,他却是登陆华国作家协会官。
  昨天计子平给自己发了一条消息,是有一个好消息告诉黄一凡。黄一凡问是什么好消息,计子平却神秘的不,只告诉黄一凡登陆作协官就知道。想起计子平的话,黄一凡便登陆作协官后台。
  第一眼一看。
  一个“六合星”图标的标志闪现。
  黄一凡知道了计子平所的好消息是什么了。
  六合星,代表的是6星作家标志。
  秋水,6星作家。
  看到上面显示的等级,黄一凡一阵激动。
  不容易呀,不容易。
  来到这个世界三年多了,终于升到了6星。
  离0星作家等级,越来越近了。
  不过,虽然升到了6星,黄一凡却是有一些奇怪。
  自己明明记得离6星还差几百万经验值呢。
  儿童文学大赛拿了00万积分,加起来也不够。
  再,诗歌大赛也退出了比赛,哪怕不退出加起这00万的经验值也不能升到6星。
  怎么回事?
  还好,后台的积分提示给予了黄一凡解答。
  秋水所著之《离离原上草》《登鹳雀楼》《死水》《一代人》有很强的文学价值,经作协公开会议讨论,一致同意将秋水作家等级提升到6星。望秋水先生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还不错。
  作协虽然有一个公式,但公式不是死的。这几首诗歌的文学价值,升一星也很正常。特别是一代人,经过了人民日报这种国家意志级的报纸,想不升星都难。不过,黄一凡也知道,这种特别积分的奖励只能有一次,如果再继续写诗,哪怕写得再好,估计也加不了原来这么多积分。
  除非这一些诗作传播了几十年,最后量变引起质变,才可能再加积分。
  要不然,未来只有写出如“圣诗”一样的诗作,才可能再次被重视。
  但暂时黄一凡不可能拿出圣诗一般级别的诗来。
  看了看6星升7星的经验,000万积分却是让黄一凡眉头一皱。
  这么多的积分,一时之间,黄一凡还真不知道从哪方面升级。
  最后索性让秋水这个笔名先休息一阵,快速升级也太变态了,稳一断时间再。
  将秋水笔名放在一边,黄一凡查看起了“凡尘”这个笔名。
  5星,400万积分。
  原来凡尘的积分是350万,最近因为写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又加了50万积分。
  不过,与此前窦娥冤的00万积分却差了一倍。
  这也证明了刚才黄一凡的猜测。
  一方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剧本比之《窦娥冤》在艺术成就上差了一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连续写出的剧本,不可能再这么给力的增加积分。
  看来,作协的积分奖励也不是这么好拿。哪怕就是国家特意扶持,也不可能一下子给你这么多积分。
  想想也是,如果作协什么也不管,天天给你加积分,那岂不是分分钟就成0星作家了。
  但可惜的是,华国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0星作家。
  正想着怎么搞定接下来的00万积分,让凡尘笔名也升到6星,这时,一段时间没有怎么联系的总编34,却是发来了一条消息。
  “白大,有一个好消息想要跟你。”
  “哈哈,最近喜事连连呀,什么好消息。”
  “啊,白大,还有什么喜事?”
  “呃,没什么,就是现实里碰到几件高兴的事儿。34,你想什么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就是,国家已经有想法,开始接收我们络作家了。”
  “果然是个好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黄一凡也是不由得高兴起来。
  不管怎么,络作家能得到国家认可,能得到国家承认,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个消息不仅仅是名誉上的,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