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勇于挑战自我、不畏艰难险阻、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对事业的极端热爱,即使不会立刻成功,那也是在赶往了成功的路上。

  放暑假来的这些天里,包括钓鱼中得来的感悟,都让陆长风对于人生、对于自己、对于世界有了很多的思考。

  他觉得,这些思考虽然占用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想一想这些以前未曾考虑过的问题,也是挺有意思的。

  人对完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再多努力一点点,再多用功一点点,每天都会有进步,每天都会有收获,在收获硕果的时候说“其实我可以做的更好”,心情仍然是好的。


第49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做强者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宿命?是不是冥冥之中许多事情都已经注定?

  虽然唯物主义告诉人们,所谓宿命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有的时候,尤其是人们寂寞孤独困惑无助的时候,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释出现的种种事情,只得将其归结为宿命。

  陆长风觉得,就是自己的这番长考,到底是主动触发,还是被动触发?是不是冥冥中就会有这样的思考?

  不然的话,为什么早不思考,晚不思考,偏偏这个时候思考呢?

  但另外一方面而言,任何一个特殊的时刻,其实都是一个普通的时刻。任何一个普通的时刻,其实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

  或许这就是辩证法。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这样的情况。

  当你迷茫无助、彷徨犹豫、孤独寂寞的时候,当你遇到失败、挫折、打击的时候,你是如何面对的呢?

  一方面,你是不相信命运,执着的抗争吗?伟人曾经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自己奋斗,何尝不是其乐无穷呢?

  有了一点点小小的失败和挫折,就想放弃,这岂是智者和强者所为?

  与命运抗争,不轻言放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的故事,誓不向命运低头。

  成功的道路上,历来都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很少有像一条大路一样,不费任何吹灰之力就能到达地点的。总会有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出现的。

  俗话说的好:好事多磨。西方谚语也异曲同工的说:罗马非一日之功。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要注意道路是曲折的。

  另一方面,如果抗争无效,你就由此相信命运了吗?

  虽然有了上述种种信念和心理暗示,对于挫折和失败并没有完全的放弃和不抵抗,也有过抗争,又有过奋斗,但还是失败了。

  这时的你,是相信这就是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就此随波逐流,还是继续与命运抗争呢?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坚定自己信念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因为没有那么多有顽强自我的人。

  弗洛伊德说过,人有三个阶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原始状态的我,自我是现实状态的我,超我是理想状态的我。要想达到超我,克服本我,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自我。

  任何人的成功,都缘于有一个坚强的自我,任何人的失败,也都缘于没有一个坚强的自我。

  陆长风想,道理就是这么的简单,为什么还会有人失败,有人成功呢?

  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呢?至少在陆长风而言,他认为是前者。

  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失败者。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可能与天赋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的。如果还是没有成功,除去一些偶然因素外,更多的还是要从自身上找原因。

  陆长风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成绩不是那么好,不是那么稳定呢?接受的教育大体相同,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都是在同一个教室学的,为什么大家的成绩还是三六九等、参差不齐呢?

  陆长风想,大概就在这努力的程度。

  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是知难行易,求学时是不知道认真读书的,到了社会上或者是老了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多少游戏人生的资本。唯有首先学业有成,才考虑以后的人生规划。家长、老师都会经常教育,甚至灌输一些功利性的教育理念。

  这样的道理大部分人都会懂,甚至都听的耳朵出茧子了。

  但即使这样,班上学生的成绩还是会出现高低非常悬殊的情况。

  人人不可谓不努力,不论他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与家庭出身无关。家庭条件好的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家庭条件差的也一样。

  看来,看起来大家是一同在努力。注意,是看起来,并不是实质上的努力。

  除了这种努力的态度,每个人的方法直接会影响学习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信心,勤奋和方法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的。缺了任何一样,都会互相释放负能量。

  有的人表面上还是在看书,其实心思已经飞了,还有的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但还得装着继续看下去,总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内心。

  陆长风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呢?他不是十分的确定。

  如果有强大的内心,就不会有原来辍学回家牺牲自我的想法和行为。因为人生如此艰难,并不是只有自己家那么困难,可能比自己困难的人都在咬牙坚持着。

  人生就如一场冲锋,必定会有人在冲锋的路上倒下或者受伤。如果停顿下来照顾伤员,可能就会贻误战机,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为了家庭的一时困难而放弃学业,为了一时的孝心而放弃学业,不也是因小失大吗?

  这样做看似牺牲了小我,但这种牺牲到底值不值呢?如果以后能够有大作为,岂不是更加对家庭有帮助,是更大的孝心?

  凡事不应只看眼前,而应看长远。

  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怀着赴义的心情主动放弃,真是太令人可惜了。

  因为在自己有作为之前,主动牺牲自我,虽然令人敬佩,但这样的牺牲没有意义,一个战场上的小兵,主动牺牲自己,能够左右战局吗?

  作为学生,在学业未成之际就放弃,那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陆长风的父亲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给陆长风上了一课,让他明白了,有些道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或者是课堂上学不精的。也让陆长风明白了,自己现在还很渺小,渺小到就像尘世中的一片浮萍,一粒灰尘,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只有继续好学业,以待他日崛起,才有可能强大到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50章 风雨洗礼过才懂得奋斗的重要


  天意总是难测,尤其是夏日的天空,说不定什么时候晴,什么时候阴。

  从钓鱼回来后的一天,陆长风又在院子里看书,夏季的风从耳边吹过,略带腥味的热空气包围着他

  突然,天气变得阴沉沉的,乌云在贪婪地吞噬着天空,阳光的最后一抹余辉也被完全遮住了,灰色在肆无忌惮地张牙舞爪,天空已变了颜色。

  风也起来了,劲风猎猎,带着夏天特有的泥土味,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冲击着一切。

  风起,云涌,风吹过,雨下落。

  陆长风赶紧收拾起书本,挪进了屋子里面,以免雨水打湿了书本。

  或许是接连多日无雨的缘故,陆长风觉得这雨还真不错,看着看着,就想走进雨中去感受、去体味一下走在雨中的感觉。

  他想去寻找一种仿佛已经远去然而感觉又在身边的一份坦荡、一份赤诚。雨滴伴着清风,四面八方围卷而来。走在天底下,走在风雨中,才觉得自己才是唯一在雨中行走的人。

  闷热的天气和闷热的心情一扫而光,就这让雨水清洗一下身上的灰尘,让大脑在这片刻的休闲中得到片刻的宁静,让灵魂在这风雨的考验中再次进行一次高度的升华吧!

  陆长风在雨中自顾自的手舞足蹈了一阵,看得弟弟妹妹一阵发愣,到底有什么高兴的事情,需要出去淋雨么?

  淋了一阵,陆长风这才从院子里回到屋中,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坐在窗前看雨。

  雨以无法遮掩的形式,下遍江山万里,关严小屋的门窗,却关不住雨的淅沥。

  雨声淅沥,人在听雨。

  自天空飘零而至的雨滴,落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渐渐弥漫窗际,眼前一片模糊、朦胧,只听到雨的心声在倾诉。

  是为了雨?还是为了风?人在窗前倾听雨声。

  天空的那颗残月,沐浴着雨的滋润,伴着陆长风在听雨。这样的情形,仿佛也很熟悉,又很陌生。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听雨声?、

  还记得中考的那几天,正好是下起了雨,那是在考场之内听雨声。

  那时的陆长风,也面临着人生的一大选择,雨声有多急,陆长风的下笔就有多急,紧张考试的过程中只听到窗外的雨“哗啦啦”下得很紧很急,做完了人生的重大答卷,才抽空听得一丝雨声。

  而今雨声又起,此时品味雨声,又自有一份情致,闲情逸致之时,试想那处于人生考场的学子们,是否也会有暇去听雨呢?明年高考的考场上,是否也会有雨声如约而至呢?

  晚饭后,雨不但没有变小,反而有变大的趋势。

  终于,一道闪电,一道惊雷,宣告了白天的雨只是前奏而已,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演。夜幕下,闪电一次次的划亮天空,雷声轰轰不绝于耳,雨也随之升级。

  窗外,漆黑的夜,有风在呼啸,有雨在狂跳,有雷在惊叫,有闪电在施暴。经过了一场反复酝酿的雷雨是如此的迅猛,或许经过了几番炎日的折磨,雷雨也要进行反击。

  陆长风坐在屋里,熄着灯,看不到外面,只听那雷声,只听那雨声,可以想象得出,外面的境像是多么的残酷和可怕,夜色中的雷雨,是那么的气势磅礴,横扫一切尘埃碎末,荡涤世间一切,给世间一个新面目,一个新鲜空间!

  今天的这个景象,倒让陆长风想起去年雨中的一件事情。

  那也是夏日突然下雨,陆长风正在回校的路上,正好快走到校门口了,因为下雨连忙躲进了东海县中的“南院分校”。

  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南院分校”,只是对高三复读班的一种另类称呼,因为这几个高三复读班并不在校园里面,而是对着校门口,路的另一侧的一排平房里面。

  陆长风因雨躲进了一个复读班的教室避雨,因为并不是上课时间,没有老师,还有一些空位。陆长风蹑手蹑脚地坐在后排的一个座位上稍微休息一下,这个班的复读生对于陆长风的“乱入”无人在意。

  在陆长风的想像中,这些被戏称为“高四生”的复读生,应该是很忧伤的,因为他们曾经是失败者。

  坐在后排的一个位子上,陆长风随手翻开几本书看,这些书上都写着一些警句,令陆长风印象深刻。

  “雨水,淋湿的只能是头发,永不熄灭的是信念。”

  “庸人与人争利,志士与世争雄。”

  好一个“与世争雄”!陆长风感到一丝悲壮。

  这些复读生们,不是命运的宠儿,但他们的人生也会是出色的人生,他们的奋斗将会使世界另眼相看。这种经历过重大挫折仍然执着追求矢志不移的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会懂得奋斗的重要。

  陆长风当时真真正正感觉到,能够还有这种信念的人,真是可敬可佩!

  再想想自己,有时候就不够坚定和顽强,有时有了一些小挫折,就恢心丧气,真是可笑极了。人要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和勇气,这种勇气会使人镇静,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于山穷水尽之时仍然能够寻找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

  或许经过父亲陆元强的这次正反教育,经过这次暑假对于人生的顿悟,就会有一个新的起点,就要攀登一个新的高度,有了一个新的时候,就要创造新的奇迹!永远不懈的努力,永不屈服的奋斗,才能真正做到扼住命运的咽喉,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

  如果缺乏奋斗的精神,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平均需要至少二十多天的时间,如果连这区区二十几天都坚持不下来的话,那说明意志力还不够。

  这就需要恒心,恒心所至,才可以使弱者强,拙者智,强者更强,智者更智;恒心所至,才能够把握改变自己的利剑!

  风雨过后,才会现彩虹!


第51章 有舍才有得实践新方法


  其实除了升入高中偶有一些小挫折之外,陆长风的求学之路还算得上是一路平坦、一帆风顺的。

  从村小学到乡初中,陆长风一直在班里是名列前茅的,这也是陆长风父母下决心供陆长风读书的原因所在。如果从一开始学习就不行,到了初中升高中的时候还没有改善,估计陆长风父母也不会抱什么希望了,顺其自然了。

  可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阶段,都不是相同的学校,所在的区域也逐步扩大,从村、乡到县,面临的竞争对手一步步扩大。

  因此,不光是陆长风,很多学生在一进入高中之后,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毕竟大浪淘沙,从小学升初中淘汰了一批人,从初中升高中又淘汰了一批人,剩下来的虽然不能说全是金子,但沙子毕竟越来越少。

  陆长风觉得,对于这种情况要坦然面对,不能再站在原来的角度上了。他高中这两年来,成绩起起伏伏,也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原来那种在班中鹤立鸡群的情形不复存在了,大家都是从各个乡镇初中升上来的精英,都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一些不适应,觉得这到底是怎么了?是自己退步了还是别人太强了?只到很长时间以后,陆长风才渐渐适应了这种学习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就差点败下阵来,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

  这让陆长风想起一个故事:许多记者问大发明家爱迪生,什么是你获得成功的秘诀?爱迪生说:很简单,无论何时,我也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

  这就是伟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虽然自己未必成为伟人,但至少可以向他学习吧。

  其实学习这件事情,和人的智力有关,但也和人的情绪、心情有关。心情好的时候,学东西就会快,记知识就会牢,如果心情不好,就很难看下书去。

  所以说,在以往的学习方法已经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太明显的时候,就要敢于改变自己、打破常规。

  陆长风从钓鱼事情中得到顿悟的学习方法,迫不及待地就在暑假假期里试了起来。他觉得,这种方法效果还真是不错。原来一看哪一科,一看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看得头晕恶心,现在一科就只看二十分钟,接着换另外一科,这样半天就能看完两轮,还没看到烦的时候就换了,始终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在每看一科的时候,有时候看个二十分钟并不感到厌烦,还可以再继续看下去,但陆长风强迫自己换本书再看,并将每一天的上午、下午都详细地列出了每个时段应该看的书,这样做到按图表看书,即使不想换的时候,也要强制切换。

  在制定完了假期的学习计划表之后,陆长风又制定出了开学后的学习计划表。将每天自修的时段,再进行详细的划分,复习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

  这种方法有没有效果,还有待于在最后的考试中进行检验。但陆长风觉得,这种方法属于机缘巧合而来,完全出于自己的灵光一现,现在实践起来觉得学习更加轻松,应该对于学习有更大的裨益。

  虽然坚定了这种想法,但在实践起来,差一点又落入原来死读书的圈套。

  有一天,陆长风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陆长风计算出的结果与书后面的答案不一致,这让陆长风不免觉得有些奇怪,他觉得自己的计算过程是没有错的啊。

  这样,他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又换了几种算法,多做了几遍,仍然是原来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时间到了,遂扔到了一边,不去想它了。

  又看书到第二轮的时候,陆长风仍不住再做了几次详细的计算,这回得出一个结论,答案非常有可能错了!

  这让陆长风有些啼笑皆非。明明这道题已经做对了,但是由于和书中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怀疑自己做错了。因为太迷信书中的答案了,觉得不可能是书中的答案印刷错误。

  因为纠结于这样的一道题上,让陆长风消耗了不少时间,虽然不能说是浪费,但如果早一点想到这一点,就不会过于纠结了。

  对于这样的题目,陆长风觉得要打破常规,勇于放弃,要放弃的还有那些非常难的题目。如果现实生活中一道题二十分钟还解不开,那就不要去解了,或许是自己的能力没有达到,或许是自己的思维方法没有和出题人的思路一致,不要徒劳地浪费在这样的难题或偏题上。

  因为任何一种考试并不只针对顶尖高手,而是针对全部考生,不可能一个难题没有,也不可能全是难题,对于偏题同样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只有顶尖高手才有可能做出来的题目,一般人就不要费尽心思去试着解答了。

  而班上就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去找一些难题、偏题去做,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陆长风觉得一定要摒弃这种思维。但凡学生,大多都想着能够解开一切题目,背会一切知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奔着这种能够做对一切题目的目标,那就太累了,那是天才才会去干的事情。天才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

  有时候,学生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思维树立一种规则:一定要做对所有的题,如果一道题不会做,万一考试的时候就碰到这道题怎么办?

  打破自己无意中给自己制造的规则,建立规则就是为了打破规则。未必一定要掌握最难、最偏的题目,只要把最常见的大多数知识点掌握了,即使能够掌握百分之九十,就已经是很成功了,就会在各种考试中无往而不胜了。

  因此,陆长风在实践他的新式学习法的同时,也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那些最常见、最易考的知识点上,对于非常难、非常偏的题目则一带而过,不再耗费更多的时间。


第52章 认准脚下路认真走下去


  假期本来应该是快乐的,但学生的假期还要写许多作业,高中学生的假期更是被学习占用了许多时间。

  陆长风根据自己总结的学习新方法,虽然将看书学习的烦闷降到了低点,但有时候,仍然觉得很闷。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就在家里的小天地里,百千遍的演算,无休止的背诵,简直如同禁闭一样。父母每天给他作好三餐,又吩咐弟弟妹妹不要来打扰。这样优待的环境,反而让陆长风觉得不是十分的适应。

  这让他比较怀念小学生的假期,主要是玩,然后快开学了再抓紧写作业,写不完的就抄了,那种暑假生活、寒假生活之类的就是写了老师也不看,完全是一种摆设。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不经苦上苦,哪来甜上甜,没有一番苦功,哪来成功?

  高中阶段也许是最艰苦的一段,顶着各方面的压力,有时候想放松一下,又想想自己的那点成绩,却又不得不将自己拉回书桌前面。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学习这件事,比起其它事来,还真不能算是非常苦非常累的一件事情。

  不要埋怨学习的枯燥,因为枯燥还需要人去改造,现在的任务就是在枯燥中学习。外面的世界可不枯燥,灯红酒绿的,到处是诱惑,可那都是些虚无的东西,没有现实的基础,任何希望都是会化作泡沫的。学习的这点苦、这点累,又算什么呢?

  静下心来,与世无争,这样才能深入的学习,使自己逐渐提高。苦,注定是要吃一些的,路,是注定还要继续走的,走天下的路,吃天下的苦,这也是奋斗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要明白,如果自己不努力,带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陆长风觉得,就现在自己所处的阶段,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对于其它社会上的事情、家庭上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唯有默默奋斗,在无言中奋斗。北京一行,让自己明白了,现在涉世未深,缺少社会经历、生活体验,对于许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才需要奋斗,在奋斗中体验人生,在奋斗中度过一生。

  人人都有苦,人人都有累,没有必要说出来,别诉苦,别说累。诉苦,能有什么用呢?能改变这一切吗?不能。能摆脱这一切吗?不能。

  既然不能摆脱这一切,就应该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寻找自己的座标。在无言中奋斗,在默默中耕耘,在苦与累的坚持中,人们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