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波飞向了浩渺夜空,歌声传进了千家万户。
这一刻。收音机前的所有人都在聆听着这首动人的情歌。
……
张磊带着耳机,正走在去往夜场演出的路上。听到夏宁的播报,他苦笑着摇摇头叹了口气。
除了苦笑,他还能说什么呢?
去年,《爱要怎么说出口》被《涛声依旧》狙击,最终只能爬到第二,始终无法撼动《涛声依旧》榜首的位置。两首歌曲最接近的一周,是相差两百多张选票。
现在,眼看着《海阔天空》成绩喜人。极有可能第一次给张磊带来一首榜首歌曲,没想到叶梓这个“贱人”又来捣乱。
张磊是知道叶梓的新歌送到了电台,上了一周之前的《每周新歌推荐》,不过张磊并不着急。《海阔天空》提前一周上榜,成绩又那么出色,怎么都有优势的。张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周的榜首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哪知道叶梓这首“新歌”会这么变?态,上榜第一周就直接登上了榜首。这……这还让不让其他歌手活了啊!
张磊极其“哀怨”的想到。
到了场子之后。他立刻给叶梓打去了一个电话,恶狠狠的将他臭骂了一顿。这才觉得心中舒服了许多。
……
“老师,叶梓哥哥他……他也太……他也太厉害了吧?”
每个星期天,曾纯都要到朱枫泊家里上课,而每周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师徒俩也是必听无疑的。今晚,刚刚见证了叶梓创造的这一份奇迹,曾纯激动得连话都有点说不清楚了。
朱枫泊也在叹气摇头:“这个臭小子。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一首歌曲一上榜就能夺得冠军的,就连那些天皇巨星也做不到这一点,可是这个臭小子居然就做到了。”
“丫头啊,你可要好好努力了!”
“要不然,以后你可要跟不上你的叶梓哥哥了哦!”
朱枫泊打趣了曾纯一句。
如果换成平时。小姑娘肯定会不依不饶的跟朱枫泊娇嗔发嗲,不过这一次,曾纯却是若有所思,一直愣在那里。
朱枫泊并不打搅曾纯,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她打心眼儿里喜欢的弟子。
“老师,我一定会非常努力的,您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过了一会儿,小姑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极其认真的说道。
……
“这小子,这一次可真是让我都出乎意料啊,这样的事情居然也让他做到了。难得,实在难得啊!”
“老陈,你说……他这是怎么做到的?像这样的情况,以后还能复制吗?”。
申城电台十六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两位中年男女在外间会客区内隔着茶几对坐着,刚才开口的是那位中年女子。
陈子墨微微一笑:“欧阳,小叶子这次是走了大运,这才能偶尔创造一次这样的奇迹出来。以后再想复制,我估计……可能性几乎为零。”
“哦?老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中年女子欧阳秀丽问道。
欧阳秀丽是申城电台《百丽音乐万花筒》栏目的监制,《流行歌曲排行榜》这个节目正是陈子墨的设想和推动下,由欧阳秀丽亲手搞起来的。最初的时候,欧阳秀丽不仅是节目监制,还要兼任主持人的角色。后来夏宁来到电台工作,接过了欧阳秀丽的主持人位置,她这才稍微轻松了一点,********做好这几个节目的监制工作。
从工作上来讲,欧阳秀丽和陈子墨分属上下级,但是从私人感情上来说,两人是极其要好的朋友。
今晚对于申城电台《流行歌曲排行榜》这个节目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日子,他们俩谁都不放心这一摊子事情,不约而同来到电台为节目组压阵。
这会儿,俩人紧张的心情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这才有时间好好交流一下。
陈子墨笑道:“欧阳,小叶子这首歌是不能作数的。如果换成另外一首歌曲,哪怕那首新歌再出色再好听,他也很难复制这样的奇迹出来。”
“你别忘了,小叶子这首歌可算不上一首新歌,所以我说这小子这次是走了大运,占到了大便宜了。”
欧阳秀丽微微一愣,立刻反应了过来。
这首《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国语版的确算不上一首“新歌”,叶梓也的的确确占到了一个大便宜,结果就是奇迹的出现。
在歌曲排行榜上,一首新上榜的歌曲要想直接获得冠军,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新上榜的歌曲听众的熟悉程度不够,让大多数人能够喜欢并且为这首歌曲投票,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行。就算是花钱买榜,同样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那个目标成绩。叶梓这首“新歌”能够做到这样的奇迹,实在是有些偶然。
自从春节期间三地歌手大赛的录像在电视台播放之后,这首歌曲就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这一个多月来,带有这首歌曲(粤语版)的盗版磁带已经卖得铺天盖地。这些盗版磁带在让叶梓损失了一大笔收益的同时,也将这首歌曲推广到了华夏的每一个角落。
申城这里当然也是如此。
在国语版上榜之前,所有歌迷都已经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甚至卡拉OK里面都已经有了盗版的伴奏提供给客人演唱。歌迷们早就希望有一个正式版本推出,让他们不用再继续忍受盗版磁带的劣质音质。现在国语版歌曲终于正式推出,这可是叶梓在香江精心制作的正式版本,歌迷们积攒了很久的热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
叶梓也好,陈子墨也好,他们都曾想到过这首歌曲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也坚信它会最终登。只是就连他们都没有预计到歌迷的热情居然如此高涨,竟然在第一周就将这首歌曲一举推上了冠军的宝座。
类似的情况在今后有可能出现,但是歌迷们的热情是不是还会如此高涨?对于歌手的追捧是不是能像叶梓这样?等等等等,那可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这样占便宜占来的奇迹,几乎是不可能再次出现的。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交锋
“够了!”
康文柏屈指重重地敲击了两下桌子,沉声呵斥。
“让你们发言是讨论问题,不是让你们相互攻击的。”
“我们要学会尊重事实!既然已经选出了三首候选歌曲,其它歌曲的事情就不要再拿出来争论了。有这个时间去争论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还不如将注意力放回到选出的三首歌曲上面。”
康文柏不能让这次会议失去控制,立刻浇熄了众人的“热情”。
“康秘书长,这样的话我可没有办法给穆青先生一个妥善的交代啊。”许良胜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妥善的交待?良胜同志认为怎样的一种交待才是比较妥善的呢?”
“那当然是有理有节,能够具有说服力的交待了。”
“哦?有理有节、具有说服力?难道刚才三十人参加的盲听统计都算不上是有理有节、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吗?那我倒要问一问良胜同志,什么才算是有理有节、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我不信服这样的结果。”
“三十人选出的结果你不信服,那什么样的选择结果你才能信服呢?直接将穆青先生的作品选上你就信服了吧?”康文柏不想再跟许良胜绕圈子,直接点明了他内心的企图。
康文柏心里非常清楚,许良胜就是今晚的关键所在。吃住了他,今晚的会议将会顺利得出一个结果。要是吃不住他,那可就不好说了啊。
许良胜怎么可能直接回答,顾而它言:“秘书长,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想同志们也是同样的看法吧。”
他想将众人都绑上战车,不过并没有哪一位“同僚”出声支持他。就连同样邀请了名家创作的那几位。也只顾着低头喝茶,或是默默地抽烟。
康文柏和许良胜的对峙,最后总会有一个胜利者,到时候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好了,没必要现在跳出来被人当枪使。
许良胜有点小小的尴尬,清了清嗓子刚想继续挑动一下。一个声音忽然说道。
“许厅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穆青先生这首作品的落选,是在情理之中的。”
纳兰清辉不是官员,他没有必要顾忌这些顾忌那些的。
“穆青先生的作品我是认真听过的,恐怕许厅长还没有听过这首作品吧?我们不妨先来听一听,再跟选中的这三首歌曲比较一下。”
“好,那就听一下。”康文柏立刻说道。
“行啊,听一下就听一下吧。”许良胜也只能答应,他还真没有听过这首作品。
几分钟后。
“很好啊。很棒的一首作品!穆青先生名副其实啊!”许良胜第一个说道。
他原先以为穆青的作品有什么问题,但是听过了之后,却发现这是一首相当不错的好歌。
许良胜立刻发言。
但是他同样立刻发现还是跟刚才一样,没有人附和他的观点。大家喝茶的喝茶,抽烟的抽烟,谁都没有说些什么。
这种情况可就不太对劲儿了。
“这首作品是还不错。”纳兰清辉微微点头。以他在华夏乐坛的身份地位,当然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一首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过,许厅长可能事务繁忙。忘记了跟穆青先生交代一下对于歌曲的创作要求。这是一首美声作品,并不符合我们组委会的要求啊。”
纳兰清辉语气一转。
“仅仅这一点,这首歌曲就已经处于不利的位置了。不过既然穆青先生精心创作了一首作品,那我们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只要是真正的好作品,美声歌曲我们也能接受。”
“但是。不知道大家刚才有没有仔细的听一下歌词。这首《格桑花开的早晨》描写的可不是我们云省的美丽风光,而是藏区的秀丽景色,这可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许良胜一愣,随即辩解道:“可是我们云省也有格桑花。”
“没错,我们云省西北也有格桑花。但是作为一种象征,格桑花一直是藏区的象征之一,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我们选用这首歌曲,那我们是在搞云省的国际旅游节还是在搞藏区的国际旅游节呢?这肯定会给游客们一种误导。”
“还有,穆青先生在这首歌曲的旋律创作当中,运用了大量藏歌的元素,一听就是藏歌的那种味道。”
“如果说格桑花还能少部分代表云省,藏歌可就完全不行了,这是原则性的错误。所以在这一次的盲听过程中,没有一人将这首歌曲选入前三名。”
“我的意见同样非常明确,穆青先生的盛情我们要感谢,但是主题歌就绝对不能选择这一首,写得再好也不行。”
“许厅长,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如果你觉得这些话不好说,我可以给穆青先生打一个电话来解释一下。”
说完,纳兰清辉端起茶杯,不再说话。
“这……这就不用了吧。”许良胜从来没有感到这样的尴尬,在心里已经将手下办事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纳兰清辉这里他还不得不表示感谢。
“谢谢纳兰教授,要不是您的提醒,我还真不知道这首歌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这个电话……这个解释的电话还是我来打吧。”作为堂堂云省交通厅的副厅长,许良胜可丢不起这个人。
“好,那就请良胜同志代表我们组委会给予穆青先生一个有理有节、具有说服力的交代吧。”康文柏立刻接过话来,同时小小的讥刺了对方一句。
现在是康文柏占到了完全的上风,许良胜认清形势,只能默默地吞下这一枚苦果,不再继续东窜西跳的挑事。
就连许良胜都已经偃旗息鼓,其他人更不会继续为难康文柏,这次会议终于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同志们,现在大家的意见已经统一,那我们就从这候选的三首歌曲里选出一首主题歌。”康文柏趁热打铁:“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尽快拿出一个主意来。”
现在,会议的局势已经完全掌控在康文柏的手里,对于哪一首歌曲能够最终入选,他已经无所谓了。
他本来就无所谓,他需要的就是这个主导地位,以及尽快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康文柏无所谓,其他人可是很有所谓,会议室里立刻陷入了又一轮新的争吵。
不过这样的争吵,谁又能真正说服得了谁呢?
……
叶梓非常高兴。
国语版《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居然能够空降冠军,这实在是出乎了叶梓自己的预料之外。一晚上,他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就连张磊打电话来“骂”他,他都是笑呵呵的听着,任凭张磊在他身上撒气。
陈子墨他们纷纷打来电话,一直到深更半夜,房间里的电话就一直没有停过,刚刚放下电话铃声就会再次响起,认识的、经人介绍的甚至不认识的人们都纷纷打来电话。
现在的叶梓就像一个香饽饽,谁都想凑过来咬上一口。
跟叶梓攀交情想要他写歌的电话最多,邀请演出的电话也不少,这些电话叶梓敷衍几句了事。
比较重要的电话也有几个。
陈子墨第一个打过来,除了恭喜之外,还跟叶梓商量了一下接下去继续打榜的计划。这是正事,两人在电话里说了半个小时,将后续的工作一一商量妥当。
在专辑发行之前,陈子墨建议叶梓搞一次或者两次歌迷见面活动,活动的同时做一个小型演唱会,准备十首歌,一来感谢一下歌迷的支持,同时也为专辑的发行做宣传,二来也为将来的大型演唱会做做准备。
这当然是好事,也是需要做的事情,叶梓没有理由不答应下来。
第二个重要电话,来自一个叶梓没有想到的人——玉珍。
不知道她从哪里搞到了叶梓的电话,亲自打了一个过来。除了恭喜叶梓,她又再一次邀请叶梓参加演出。上一次在1937说过的那个答谢聚会演出已经定了下来,时间安排在下个星期天晚上,地点就借用了何公子位于申城西郊的那套庄园。
叶梓答应了。
有些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无论这位玉珍女士和何公子对自己有什么想法,只有真正面对才能完全解决。
那就来吧。
第三个重要电话,是李志飞打来的报喜电话,这个电话打进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十一点钟了。
云省会议室里的争吵一直都没有得出个结论,谁都占不到谁的上风。最后还是因为纳兰清辉的表态支持,康文柏亲自拍板就以盲听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这首《彩云之南》终于被云省国际旅游节选为主题歌。叶梓这里没什么事情,只是要跟组委会商定歌曲版权的最终归属,以及对方购买版权的价格问题。
小姑娘曾纯和谢云就会比较忙一点。
他们俩要提前一个星期去往云省,录制歌曲的MTV,以及参加组委会为这首主题歌所做的一些宣传活动。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曾纯和谢云来说,这可都是好事情。
第三百七十六章 孙云与申城交响乐团
隔天下午,叶梓带上自己的吉他和乐谱,前往申城交响乐团参加《马洛卡协奏曲》的第一次排练。一想到接下来连续十天时间每天都要过来参加排练,叶梓郁闷得只有摇头叹气。
不过这是早就答应了瓦伦丁的事情,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那就每天去吧,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申城交响乐团是整个华夏,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之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成立了。当时还是前清光绪年间,乐团最初的名称是申城公共乐队,号称“远东第一乐队。”
其后历经多年,乐团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水平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响。申城交响乐团是华夏大陆最早为民众广泛介绍西方音乐的乐团,也是第一支演奏华夏管弦乐作品的乐团。乐团自成立以来,为华夏大陆培养了众多出类拔萃的音乐人才,同时还培养了无数交响乐忠实听众,在整个二十世纪上半叶,它是当之无愧的“远东第一”。
可以这么说,申城交响乐团的历史,就是交响乐在华夏的一部发展史。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乐团名称正式变更为现在的申城交响乐团。因为种种原因,申城交响乐团渐渐的停下了它的前进脚步。随着时间流逝,昔日威名赫赫的“远东第一”乐团被一支支来自香江、岛国、新加皮等地新成立的年轻交响乐团一一超越。到了八十年代,这支百年老牌乐团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了。
为了恢复申交昔日的荣光,zhengfu和乐团本身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1986年,经过申城zhengfu的同意,申交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前两年刚刚出任乐团团长的著名指挥家陈斜阳,被任命为乐团首任音乐总监。这是华夏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位文艺团体的音乐总监。从此。申交开始了跟国际接轨的总监负责制时代。
同年年初,饱受疾病折磨的孙云在经历了三年刻苦学习钻研之后,接受姨父蔡清德的邀请,以指挥家的身份再度出山,执棒香江节日管弦乐团,演出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次演出被后世誉为香江乐坛历史上最成功的贝多芬交响曲的演绎。孙云将贝多芬那种决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同时也是孙云自己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宣言。
从此以后,孙云以指挥家的面貌,再次出现在世界乐坛,并且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他所执棒演绎的众多经典曲目、尤其是与Wien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的贝多芬音乐,被全世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推崇备至。
孙云先后与PG、Columbia、Philips、DG、EMI等众多唱片公司合作,指挥包括Wien爱乐乐团在内的众多欧美一流乐团录制了几十张古典音乐唱片,销量不俗,成绩斐然。
1986年开始,孙云与香江节日管弦乐团正式签约。成为这家香江第一乐团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
与此同时,申城交响乐团的机制改革仍在继续。
但是,华夏的情况与欧美毕竟不同,这一次的改革在付出了很大代价之后,并没有给申交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申交前进的步伐依然蹒跚沉重,就像带上了镣铐一样。
总为首任音乐总监,陈斜阳非常努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只可惜戴着镣铐是无法尽情舞蹈的。
1988年。在改制两年之后,陈斜阳辞去申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职,移居香江,担任香江中乐团音乐总监。
辞职之前,陈斜阳向申城zhengfu郑重推荐了孙云来接替自己的职位。
同年年底,孙云卸任香江节日管弦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以及米国费城交响乐团客席指挥的职务。随后经过多次洽谈。孙云接受申城zhengfu的邀请,于来年开春正式接任陈斜阳的位置,担任改制两年的申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客席指挥。
孙云的到来,震动了当时暮气沉沉的申城乐坛。叫好者有之、欢迎者有之、怀疑者有之、不满者更是有之。
孙云赴任之后,在申城zhengfu、主管部门以及乐团领导成员的全力支持下。对申城交响乐团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国际惯例的聘用制和末位淘汰制首次引入华夏乐坛,淘汰了大批不合格的演奏员,同时以高薪引进了包括欧美演奏家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这样的事情陈斜阳早就想做,但他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假手孙云。只有孙云这样香江人士的局外人身份,以及他在国际乐坛的资格地位,才能保证这样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1990年初,经过将近一年的大力整顿、严格排练之后新生的申城交响乐团,通过孙云的搭桥牵线,受到米国Carnegie/Hall(卡内基音乐厅)的邀请,专程赴米为其********举办3场专场音乐会。
在首场音乐会上,申城交响乐团就大放异彩,广受好评。音乐会后,媒体一片赞扬之声,有部分媒体将“亚洲第一乐团”的称号再一次戴在了申交的头上。
音乐厅方面立刻与申交协商,变更了原定的演出计划,将原定的3场演出临时增加到了5场,后来又再次增加到了10场。
消息传出,短短几个小时内所有加场的门票便告售罄。演出之后,观众与媒体都是赞不绝口,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
仅仅1990年下半年的秋冬演出季,申交就签署了30场的演出合约,而且合同的金额已经超过了二流乐团的标准,隐隐有着向一流乐团靠近的意思。
假以时日,申交向着Wien爱乐乐团这些超一流乐团靠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此次赴美演出的圆满成功,让申交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围提升极大。申城市政府和申交上下对此都是满意之极,申交的风头也在整个亚洲一时无两。
1990年夏,孙云的疾病恶化,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在与申城zhengfu紧急磋商之后,孙云辞去了申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职。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