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咨询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行天走了出来,他撑开身子,做了几个拉伸的动作,好让自己的身体活动开来。

方行天注意到了这个巨石的重量,知道如果不尽全力的话是很难推动的,而之前罗士信太过于紧张,肌肉绷紧,没法使出全力,不然的话他的成绩不会只是这种水平。

“行不行啊?动作倒是做的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实力怎么样!”

“是啊,我看他怕是还不如咱们罗将军呢,罗将军至少能将巨石推动一尺多远,这小子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他能有多大的力气啊,我看啊,他八成连挪都挪动不了呢!”

隋军的士兵大多都跟罗士信接触过,平日里也跟他的关系不错,罗士信为将之时对待属下的军士都十分的宽宥,所以士兵们也都跟他亲近。

方行天活动完了之后,这才走到巨石面前。

刘志也学过武功,真是当初穿越三国世界的时候跟着关羽、典韦几人学的,所以他此时很明显的就能感受到,方行天身上的气势在暴涨,他每走一步,身上的气势就更盛一分,等到五步迈出,他的气势已经达到了顶峰,只待爆发出来了。

之前罗士信的气势其实不强,可能他自己心底里面对这没有多大的把握,所以气势上先天就弱了一筹,但是方行天自知自己跟他的实力不差,甚至比他更强,所以既然他能够做到,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所以他才会显得如此信心满满。

旁观者之中,罗成也是武学好手,他自然也看出了两人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之上的差别,因此他摇了摇头,似乎认定罗士信已经输了。

“啊!”

突然,方行天爆喊一声,双手一齐用力前推,巨石随之而动,上万斤的巨石在地上拖出了长长的痕迹,被他推得划出去了老远。

轰!

人群之中传来了一阵骚动,大家都无比震惊,在他们的眼中,方行天是不被看好的,却没有想到他的力气居然这样大,这么沉重的巨石被推出去了十几丈之远。

刘志走了过去,见到方行天已经停了下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显然是用光了力气,已经不能再往前推进了。

于是他对士兵们吩咐道:“丈量距离!”

“是!”

士兵们连忙拿着工具跑了上去。

方行天浑身是汗的走了回来,就算是不用丈量,仅从视觉上就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出他肯定比罗士信推动的距离要远。

“先生,方将军一共推动了五丈三尺两寸!”

士兵测出来的结果毫无悬念的宣告了这一次比试的结果。

罗士信有些丧气的走到方行天的面前,对他说道:“是我输了,你很好,很好!”

方行天并没有骄傲,而是回答道:“我这不算什么,我师兄比我还要厉害!”

罗士信有些好奇,问道:“你师兄是谁?”

方行天眼神中充满了既痛苦又美好的回忆,用淡淡的语气说道:“他不过是一个可怜人罢了!”

罗士信见他不愿意细说,也没有继续问下去。

这时,只见刘志张开手臂,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诸位,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

场上的议论声渐渐的静了下来,刘志见大家都安静下来了,于是提气说道:“这场比试的前两场我也看过,但是却没有发表什么评论,但是今天的这一场比试去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现在将我的一些思考得出来的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下!”

众人这下子就显得更加安静了,一个个屏气凝神,要看看刘志要交代什么事情。

“方将军和罗将军最后的一场比试,我给他们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举起这块上万斤重的巨石,两位将军也都很知轻重,没有托大,这一点是很值得肯定的,这好比在战场上打仗,明知不可为,那就不要勉强,但是既然巨石举不起来,为何不能尝试着推倒?所以事情都是有转圜,要随机应变!”

众人若有所思,刘志继续说道:“罗将军在巨石面前自知可能力有不逮,所以气势上就先输了一阵,所以他在发力的时候才仅仅只推动了一尺多长!”

罗士信一直在思考为何自己这一次会败得这么明显,就算是他的实力真的跟方行天有差距,那也不会大到这种地步才对,刘志的话一席话,这才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原来是自己胆怯了,一开始便在气势上矮了一头,这才大大不如对方。

“而同样的巨石摆在方行天的面前,他已经见识了罗士信将它推动,虽然仅仅只是一尺远,但是这却告诉他,这块巨石是可以推动的,而不是岿然不动的,所以方行天的心里才会有了一个底,因此他百分百的肯定自己肯定能够推得动,所以气势上更加有优势,最终才推动巨石,并且还推动的这么远。这是何故?这是以史为鉴,将别人当做是自己的镜子,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用在行军打仗上面,自古兵家便有兵法传承下来,我们读兵法,到底读的是什么,是那一段文字,那一种思想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熟读兵法,熟读那些前人们经过无数的失败和成功之后总结出来的精华,这样才会让我们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我们能够借鉴古人的做法,也可以总结古人的得失得到我们自己的心得,这都是一种参考!”

众人这个时候都低下了头,都在思考刘志话里面的深意,而罗士信因为读书不多,这个时候反而对刘志说的话有些理解不能了。

刘志见他左顾右盼起来,知道他分了心,心中好笑,走了过去,对他说道:“士信,你看以我的力气,能能推动这块巨石?”

罗士信一脸怀疑的表情看了看刘志,又看了看这块巨石,摇了摇头。

“刘先生,您是军师,是文人,我们老大说文人不过都是些酸儒,手无缚那个什么的力气,这么一块巨石,您是推不动的!”

“是手无缚鸡之力!”

刘志忍不住出言纠正道,“你先别小瞧人,我看起来确实是有些弱不禁风,但是你们武将有你们武将的办法,我们文人有我们文人的捷径,所以,我需要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刘志要出手推巨石,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围观的士兵之中传开了,而且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大营,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士兵问讯赶了过来,想要亲眼目睹刘志要怎么去推动万吨巨石!

刘志此时对罗成说道:“罗将军,你可否借给我一百个人?”

罗成有些奇怪,不知道刘志借人是要做什么,难不成他是要合众人之力去推动这块巨石吗?那还能算是一个人完成的吗?

不过他虽然心里奇怪,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多嘴询问。

他一挥手,调出一百名士兵交给了刘志。

刘志对这群士兵吩咐了一阵之后,士兵们脸上都带着疑惑的表情,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他们准备这些东西,不过他们也没有多问,连忙下去准备东西去了,这一下围观的众人就感到愈发的神秘起来了,不知道刘志究竟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很快,士兵们找来绳索和锄头、手镐之类的工具,在刘志的分析之下开石在巨石前面开挖。

他们并不是胡乱的乱挖一气,而是靠近巨石的地方小小的挖浅一点,越往后面挖得越深,还有人找来一根手臂粗细的木棍,长度在一丈左右,他们将这跟木头塞在巨石下面,然后再在木头底下塞进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

士兵们还在紧张的忙碌,外面的那条宽沟已经挖出去好几丈远了,而士兵们还在上面铺上了一层大小粗细差不多的木头,再在木头上面淋上一层油脂,使得这些木头变得圆滑无比。

士兵们一个个低声细语,不知道刘志这是在干什么。

罗士信和方行天也都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弄不明白刘志这是要闹哪一出!

刘志也不解释,等到士兵弄好了之后,他这才缓缓走了上去,也不热身,更不像罗士信那样怒吼来发泄情绪,他只是轻轻的伸手握住那个高高翘起的木头的一段,然后轻轻的往下一拉,这个上万斤重的巨石就被动了,而且沿着之前士兵挖掘的轨道和铺设的木头不断的向下滑行,巨石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让围观的士兵发出了一阵阵惊叹。

等到巨石从铺设的轨道里面冲了出来之后,他们这才感到不可以思议,几名负责计量的士兵马上跑过去测量,一番测量之后,他们报告出来的数字却让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超过十五丈远!”

方行天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而罗士信的脸色则显得更加不堪,他怎么也想不到,刘志这么一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居然使用这样的方法将这样的重物给撬动了,这,这超出了他的而理解范畴。

“大家都看到了吗?有的时候解决问题并不是只靠蛮力才行的,多动动头脑,或许还会有更好的办法!”

他解释道:“谁能说说我刚才都用了哪些技巧,或者说你们对我刚才的做法有哪些感到不是很明白的,现在都可以提出来,有问题我会给你们解释,不要把问题憋在心里,这样的话你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他的话让围观的士兵跃跃欲试,很多人确实是不太理解他刚才的做法。

一名士兵站了出来,对刘志说道:“刘先生,您刚才手中的那根长棍难道是施了仙法吗?为什么重达万斤的巨石在您的手下就像是一片薄薄的纸一样,那么容易就撬动了?”

刘志心中一愣,这家伙把自己想成神仙了,还仙法,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仙法!

“这个问题问的好,还有谁有问题,一起说出来,我好给你们解决!”

刘志鼓励性的态度让大家终于是敞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有人问他为何要往下面挖掘,而不是往上面挖,还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直着挖而不横着挖,还有人问为哈他要把小石头放在距离巨石那么近的位置,为什么不把小石头放在距离巨石远一些的位置。

这些问题其实都很没常识的,虽然牛顿在被苹果砸醒之前,世人还不知道牛顿定律,但是一个普遍的常识是,东西扔到空中,那是会掉下来的,而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水往低处流,这简直堪称古代版的牛顿定律,所以刘志令人将巨石下面挖掉,也就是要利用重力差来做功,让巨石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是要解释给众人听,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刘志花了很长时间,在地上比划加讲解,最后还动手演示了一遍,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至于什么牛顿定律的公式,刘志想想还是算了,太麻烦了,他们肯定理解不了。

“这个道理好比两军对垒,正面硬碰可能很难取胜,而且损失还会不少,所以一方于是决定使诈,在战场上佯装失败,引诱另外一方追击,然后再将他们拖到一片峡谷之后,峡谷两侧都安排了伏兵,伏兵手中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而这些滚木礌石一旦放出去,将会对敌人造成严重的打击,而这山谷的高度越高,伏击的位置越高,那么这些滚木礌石掉下来的威力也就越强,对敌人的杀伤力也就越强。”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考察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摩擦力,大家伸出两只手,各自拿起一块石头,一个手放在石头正上方,然后用力将石头往地上按,另外一个手去推动石头,是不是很困难?”

众人试了之后都点了点头,刘志继续说道:“现在,你们将哪一支按着石头的手松开,再去推石头,是不是要简单的多了?”

士兵们依言照做,果然跟刘志说的一样,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呢?士兵们感到很不解。

“这,就是摩擦力,摩擦力这种东西我跟你们讲很长时间估计都讲不清白,但是我这样简单的跟你们说,当有重物从山谷上掉下来的时候,地面越平整,那么这个滚木礌石的威力也就越大,因为他做的是加速运动,但是如果这个坡度坑坑洼洼,这滚木礌石虽然也在加速,但是相对于平坦地势上的滚木礌石来说,它的速度要减慢不少,如此一来威力也就自然是要少了不少,所以为将者要多观察地势,要学会判断在哪里作战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这样的话真的打起仗来,才会对自己的损失最小,而且取胜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好了,现在再来将之前我的那个木棍的作用,可能很多人都会很好奇!”

“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杠杆原理,我利用了高度差,将我的力气放大了,这就好比跷跷板,重的人坐在短的那一头,而轻的人则坐在长的那一节,这样的话才能杠够平衡,我们生活之中使用到杠杆原理的东西很多,比如大家最常见的——秤!这个东西也是使用的杠杆原理!”

光解释是很枯燥的,他们也不能懂得,于是刘志然他们各自找到一根小木棍,然后自己做实验,实验的内容很简单,每个人找一个不大不小的石头,然后在靠近石头的地方垫上一个突出的东西,将木棍分成两段,前面一段短,后面一段长,然后轻轻用力压后面一段,前面的石头就很轻松的就被撬起来了。

将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刘志生怕他们忘记了实验的初衷,于是连忙说道:“好了,现在大家将哪个中间的支点换一下,把它往后面挪一点,对,让它距离那个大石块远一点,靠近你们自己手那边,好了,现在大家再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士兵们依言照做,果然,这一次虽然也能够撬起来,但是相对于上一次的轻松简单来说,这一次明显是要更加费力一些,一些找了比较大的石块的士兵这个时候甚至是撬不起来。

士兵们大为不解,为什么之前用起来还好好的,十分省力的东西,这个时候会便的这么不好用,变得这么费力,他们一个个抓耳挠腮,显得非常疑惑,有的摆弄起来手中的石块和木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刘志笑道:“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一次的感觉跟刚才的感觉很不相同了!”

士兵们点了点头,都支起耳朵想要一探究竟。

“其实,这个东西是分情况的,这东西一共有三种情况,主要是取决于你手中的那一块小石块的摆放位置,大家注意看!”

他也拿起一根木管,一个小石块和一个大石块,刘志先将小石块摆在靠近大石块的位置,然后对众人说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的情况,这种情况之下,大家看,我把这个大石块完全撬起来!”

刘志边说边轻轻的按了下去,由于石块并不是很重,所以在他的外力作用之下,很快就被撬起来了,而且是完全的脱离了地面。

“大家肯定有感觉,这种情况之下其实是不怎么费劲的,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你们看到没有,这边的这个石块被我完全撬了起来,但是它上升的高度不高,而这边我的手指用力的位置,这边的木棍下降的高度却比较高,这说明这是一个省力杠杆,也就是用较小的力量和较大的位移来换取了对面较大重量较小的位移。大家记住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将这个小石块,也就是这个支点,放的越靠近你想要移动的物体,也就是这个被我们移动的石块的时候,你需要使用的力气也就越小,但是你将这个想要被撬起的物体撬起的高度也就越小,而越放后面,你需要使用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而这个物体升起的高度也就越来越高,大家明白了吗?明白了的话就自己做一些实验看看!”

趁着士兵们很感兴趣,刘志加紧让他们融会贯通。

罗士信感觉自己似乎是涨了不少的知识,于是兴冲冲的跑过来问道:“先生,这东西我们学会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啊?”

刘志微微一笑,说了一句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

“啊?地球,什么是地球?”

罗士信不知道地球是什么东西,跟他解释地球是圆的,我们脚下的就是地球,他肯定也理解不能,所以刘志也没有浪费口舌,只是对他说道:“士信,这个东西可以帮你省很多的力气,我之所以讲这么多,并不是纯粹只是想让你们明白一个杠杆原理,而是希望你们可以在今后多读书,多用脑,有的时候一个好的点子比带兵猛冲猛打要好用的多,你明白了吗?”

罗士信是一员勇将,为人很忠义,这让刘志对他颇有好感,在历史上罗士信曾随着裴仁基一起共事过,受到过裴仁基父子的照顾,这件事情他一直都心存感激,在裴仁基谋刺王世充失败被杀了之后,罗士信还出钱将他们父子的骸骨收敛了起来,葬在城外的北邙山,而后来他自己也洛水之战中殒命,按照生前的嘱托,他也被秦王李世民安排跟裴氏父子葬在一起,都葬在了北邙山。

罗士信其实是隋唐演义和说唐传里面罗成的原型,不过在刘志穿越的这个世界,居然既存在罗士信又存在罗成,这倒是很让人意外的一件事情。

罗士信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他的反应可是一点不差,一听到刘志在用嘱托似的语气跟自己说话,他立马反应了过来,问道:“先生,您,您要走了吗?”

刘志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说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聚散聚散,自然是有聚有散,所以我确实是准备离开了!”

罗士信突然变得伤感起来,眼圈有些发红,对刘志说道:“先生,你不留下来帮秦大哥吗?秦大哥之前还说要给你准备一个惊喜,你知道吗?”

还有这事情?刘志却是不知道,秦琼也没跟自己讲,好啊,秦琼这家伙平日里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没想到背地里面居然搞这些花花肠子。

“哦?什么惊喜,士信可不要骗我?”

罗士信禁不起激,见刘志摆出一副不信任的表情,他急着说道:“秦大哥说,先生是文人,文人应有雅趣,所以令人在城外给您准备了一个大宅子,里面有假山,有书房,还有好多好多的书,秦大哥还说了,说刘先生你个性超脱,这些凡尘俗物本来入不了你的眼的,但是眼下条件困难,他也没办法弄到更好的东西,这些东西还都是他从之前耽罗国的府库里面搜来的,再加上一些新罗还有扶桑的商船往来的时候他买到的,只有这么多了!”

刘志苦笑着摇了摇头,突然觉得秦琼这个大黑粗也有细腻的一面,他之所以在自己向他道别的时候没有亲口讲出来,怕也是担心自己心中难舍和内疚,走也走的不顺,所以干脆不说了,这秦琼倒是有趣!(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和罗士信等人道别之后,刘志和方行天上了之前他们早就安排好的船只,向着中原的方向驶去了。

“先生,你是要去找我师兄他们吗?”

三年之约还没有到,刘志本不应该这么着急的返回才是的,但是他却还是选择了离开济州岛,本来在刘志的计划之中他是想要跟着秦琼一起出海,去攻打百济的,说实话,他还想见识一下百济人的水军的。

百济的海上贸易十分的发达,所以他们的水军也比较精锐,虽然说战船的体积无法跟大隋水军相提并论,但是和他们东边的邻居倭国相比,百济的船还是要大得多的。

历史上日本人曾多次入侵朝鲜,而日本和朝鲜之间是隔了一条对马海峡的,这个海峡倒也不是很宽,不过也有八九十里宽,这对于船队的海上航行来说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日本人的造船技术实际上并不发达,在公元663年发生在朝鲜半岛近海的白江口水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唐军正在从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而实力稍弱的百济已经被灭掉了,但是百济人不甘心被灭,以残兵败将联合倭人的上十万大军,企图反扑唐军,结果双方在水陆两个战场上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白江口之战就是这一场战斗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水战。

发生在663年的这一场水战,是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冲突,唐军情况其实很不妙,从海上抵达百济的唐军北边的退路被高句丽所阻断,人数也不多,只要西边的海路也被阻断的话,他们不要说得到援兵了,就连粮食物资也只怕是吃不上了,所以无论是百济人还是倭国人,都知道只要切断了唐军的这一退路,那么半岛上的唐军将会不战自乱。

所以,他们才会将大量的水军派遣到朝鲜半岛西部靠近白江口这一带的水域,白江口这里是唐军的重要中转站,大批的物资和军士都从这里登陆装卸,源源不断的补充岸上的唐军。

因此,百济和倭国联军出动了超过一千艘战船,超过四万名水军,前往白江口这一带,企图将唐军的水军围而聚歼,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将唐军封锁住,配合陆地上的倭国军队进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过此时的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人拜师学艺,他们的技术很是粗糙,在倭人的水军之中,大船数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百济人之前战败留下来的剩余水军战船,而他们自己的战船大多只能载几十人上百人,船只太小,抗风浪能力很差,在海上不要说打仗了,人站上去就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又何谈交战。

于是倭国人想出了一个妙计,叫做铁索连舟,不过如果他们这个时候读过三国志的话,八成就不敢使用这样的妙计了!

唐军人数比较少,水军只有一万余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