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中军的三万人,才抵达建康府城。

  前军和中军,已经拉下了很大的距离。

  不过阿里海牙管不了那么多,凭着麾下的两万将士,一定能够守住海州州城,同时控制整个的海州,等待朝廷驰援大军的到来。

  袁世春急匆匆的进入到了中军帐。

  十万大军已经抵达了泗阳县,这里距离海州辖下的涟水县,距离不过一百八十里地。

  “魏王殿下,征南蒙军副帅阿里海牙率领的前军,已经抵达涟水县,主要是骑兵,总兵力约两万人左右,他们行军的速度很快,属下预计,最多还要三天左右的时间,他们就能够抵达海州州城。。。”

  吴邵刚的眉毛跳动了一下,阿里海牙的速度如此之快,倒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袁世春,情报署前两日侦查到的情报,阿术率领的大军,总兵力应该在五万人左右,是不是这样。”

  “是。”

  “这就是说,阿里海牙率领的前军两万人,以最快的速度行军,目的就是想着尽快的驰援海州州城,其麾下的另外三万军士,随后赶到。”

  “魏王殿下,属下认为,阿里海牙率领的前军,主要是骑兵,则中军主要是由步卒组成,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

  吴邵刚迅速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袁世春,你预计阿里海牙的中军,还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抵达涟水。”

  “至少还需要八天到十天的时间。”

  吴邵刚一拳打在了桌上。

  中军帐里面沉默了,谁都没有想到,阿里海牙居然会分兵行动,这是非常大胆的举措了,可就是这个违背常规的举措,让吴邵刚为难了。

  吴邵刚扭头看着郝经与张文谦两人,慢慢开口了。

  “阿里海牙胆子太大了,前军和中军居然相聚如此之远,看来我们想着全歼这一路的蒙军,已经没有可能性了。”

  郝经看了看地图,跟着开口了。

  “魏王殿下,是不是首先剿灭这两万前军。。。”

  吴邵刚微微摇头。

  “不行,此举定会打草惊蛇,若是我预料不错,阿术也必定会关注驰援海州的情况,阿里海牙一旦进入了海州州城,必定会禀报阿术,如此阿术才会放心,征南蒙军才不会全数压向海州,若是我们首先剿灭这两万的蒙军,则中军会知晓情况,肯定会停止前进,等待阿术率领大军到达,我们辛辛苦苦准备这么长时间,仅仅是围歼蒙军的两万前军,二十余万的蒙军会全数开来,这会牵扯我们极大的精力。。。”

  中军帐里面沉默了。

  吴邵刚转身走出了中军帐,开始在外面散步。

  郝经与张文谦都跟着出来,走在了吴邵刚的身后。

  在中军帐外面踱步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吴邵刚扭头,对着身后的郝经与张文谦开口了。

  “放过阿里海牙,让其进入海州州城,我们围歼蒙军中军三万人。”

  看见郝经与张文谦两人还在沉思,吴邵刚接着开口了。

  “蒙军中军抵达涟水,尚需要八天左右的时间,此刻阿里海牙早就进入海州州城,其派遣的使者,也已经过了涟水,朝着宣城方向而去,如此我们打了一个时间差,剿灭了蒙军的中军,大军迅速开拔,包围海州州城,彻底剿灭驻守海州州城的蒙军。”

  “大都方面的情报尚未传来,这就说明,大元朝廷派遣的援军,尚未出发,阿里海牙得不到任何的驰援,凭着他麾下的两万蒙军,不可能突破我十万大军的包围。”

  “不过此番作战,对于将士们来说,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在围歼蒙军中军的时候,务必做到全歼,不能够让消息有丝毫的泄漏,否则我们的作战安排,就会受到重大的影响,我想将士们做到这一点,难度不是很大,毕竟中军几乎都是步卒。”

  。。。

  中军帐。

  蔡思伟肃立在吴邵刚的面前。

  “蔡思伟,情况你已经清楚,三日后,你既率领六万将士出发,秘密行军,十四日抵达金城镇,在此地找寻最好的伏击地点,力争全歼蒙军的三万中军军士,你记住最为关键的一点,不准让一个蒙古军士突破金城镇,逃向海州州城。”

  “末将领命,一定完成任务。”

  “你记住,秘密行军至关重要,绝不能够暴露行踪,引发蒙军的警觉。”

  蔡思伟用力的点头。

  “我率领四万大军,顺着帆河,绕道进入涟水,在蒙军中军经过涟水县城之后,从后方堵住他们的退路,不让一个蒙军军士逃离。”

  “剿灭蒙军中军之后,两路大军在沭阳县会和,以最快的速度包围海州州城,以最快的时间发起对海州州城的进攻,全歼驻守海州州城的蒙军。”

  说到这里,吴邵刚扭头,对着袁世春开口了。

  “情报署务必详细侦查驻扎在宣城的征南大军主帅阿术的情况,若是阿术有驰援海州的迹象,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禀报,此外,大元朝廷援军什么时候出动,预计多长的时间抵达山东,其总兵力有多少,这些情报,也要悉数弄清楚。”

  中军帐里面异常的安静,众人都看着吴邵刚。

  吴邵刚松开了扭着的拳头,他的手心里面,已经有不少的汗滴。

  随手甩掉这些汗滴,吴邵刚有些动情的开口了。

  “战役已经铺开,我们没有了任何的退路,诸位,不管遇见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拼尽全力支持下去,大元王朝的确强大,蒙古铁骑的确骁勇,不过他们也是人,也曾经被我们数次打败,这一次,我们也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围涟水(2)


  四月初十,阿里海牙率领的前军两万人,顺利抵达海州州城。? ?

  尚未进入城池,阿里海牙就派遣了斥候,迅返回宣城,将大军顺利抵达海州州城的消息,禀报给大帅阿术,阿里海牙特别强调了,大军一路上并未现宋军的踪迹。

  一路行军的时候,阿里海牙的内心也是憋着一股气,阿术的千叮咛万嘱托,以及大宋降将夏贵的提醒,让阿里海牙很是愤怒,难不成身经百战的他,什么都不懂吗,现如今前军顺利抵达海州州城,证明了阿里海牙判断的正确,这等的消息,当然要尽快禀报给大帅阿术。

  为了证明自身的能力,阿里海牙不会放过任何的机会。

  至于说夏贵,阿里海牙不愿意在行军过程之中看见,将其安排在中军,届时抵达海州州城之后,阿里海牙肯定是要当面询问与责备夏贵。

  海州州城的四周也很是安静,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

  进入州城,阿里海牙随即将大军一分为二,绝大部分安排在州城外的军营之中,少部分进入州城警戒,等到中军抵达州城,阿里海牙会再次调整固守州城的军士。

  蔡思伟率领的六万将士,从泗阳县城外出,就采取了昼伏夜行的行军策略。

  按照吴邵刚的要求,六万将士必须要秘密行军,不能够暴露踪迹,这是很困难的事宜,若是在平日里,几乎就是做不到的,好在海州各地已经是风声鹤唳,大量的百姓逃亡,士绅富户也在危险来临之前,选择搬离本地,这就让大军保密行踪的事宜,顺利很多。

  泗阳县距离涟水县所辖的金城镇,不到两百里地,六万将士有四天的时间行军,平均每天也就是五十里地左右,这对于在漠南草原征伐过的将士来说,等同于游山玩水,蔡思伟已经派遣斥候,前往金城镇,找寻最好的设伏地点。

  大军行军的时间越长,越是容易暴露行踪,蔡思伟选择了快行军的方式,在大军抵达金城镇的时候,选择最好的地方隐蔽。

  蔡思伟率领的六万将士出两天之后,吴邵刚亲率的四万大军,也从泗阳县出了。

  相对来说,吴邵刚率领的大军,行军要从容很多,他们负责的是堵住蒙军撤离的道路,只是在时间方面要求很高,必须在蒙军已经过了涟水县城之后,才能够全面出动。

  十万大军朝着海州开进,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夏贵跟随中军行军,中军指挥官是一名蒙古副都元帅。

  无所事事的夏贵,其实是抱着无所谓心态的,从宣城出的时候,出于好心,夏贵提醒阿里海牙,需要派遣斥候沿路侦查,前军与中军之间不可相隔太远等等事宜,这些都是行军常识,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样的提醒,让阿里海牙有了很大的意见,本来应该跟随在阿里海牙身边行军的夏贵,被放置在中军。

  尽管阿术对夏贵的态度不错,可其他的蒙军军官,就不好说了。

  蒙古人本来就有些看不上汉人,当初在鄂州屠城的时候,那些蒙古人下手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让原本繁华富庶的鄂州,变成了一座鬼城。

  夏贵在中军之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夏贵内心是很不舒服的,京城之中家人的情况究竟如何,他丝毫不知,原来麾下两万驰援鄂州的军士,归顺蒙军之后,近千人被斩杀,大都是因为不服从调遣以及逃离等等,这让夏贵很没有面子,也让其在阿术心目中的形象收到很大的损害。

  按照夏贵的功劳,本来是应该跟随在阿术身边的,不说参与作战,至少能够得到一些功劳,吕文德与吕文焕两人,依旧是留在了宣城,接下来会参与到对临安府城的作战。

  夏贵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也能够看出端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隐隐有些后悔当初的举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行军过程之中,夏贵尽量的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平日里也不会开口说话。

  夏贵对于魏王吴邵刚,还是有一定印象的,当年的淮北之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之下,吴邵刚率领的宋军,居然能够打败围堵的蒙军,杀出淮北,回到两淮,这很不简单。

  也许是阿里海牙从未与吴邵刚交手,更有可能是阿里海牙压根看不起宋军,毕竟襄阳之战后,征南蒙军势如破竹,荆湖北路与荆湖南路诸多的宋军,都是望风而降。

  中军几乎没有什么戒备,一路从容的行军,即没有派遣斥候沿路侦查,也没有精心的准备宿营的地方,这已经违背了行军的基本常识。

  夏贵看在眼里,但不会开口,对于他来说,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连续十来天的行军,大军已经进入快要进入海州所辖的涟水县了。

  这一路上的确是风平浪静,什么事情都没有生,宋军的影子都没有出现,仿佛山东出现的危局,根本不存在一般。

  就连夏贵都感觉到奇怪了,按说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不存在的。

  四月十五日,三万中军抵达涟水县城。

  距离海州州城只有两百多里地了,五天的时间足够了。

  指挥中军行军的蒙古副都元帅,显得有些兴奋,在涟水县城外的军营之中暂时驻扎的时候,下达了命令,接下来采取急行军的方式,四天之内抵达海州州城,也就是说,接下来军士需要每天行军五十里地以上。

  中军押解的还有不少的粮草,在涟水县亦要补充部分的粮草,绝大部分的军士,都是依靠双腿行军的,连续十五天时间的行军,诸多军士已经非常的疲惫,的确需要时间好好的歇息,接下来每天五十里地以上,持续四天的时间,对于尚未能够恢复体力的军士来说,这个挑战是很大的。

  命令下达了,就要执行,诸多的军士只能够在营地里做好一切的准备,行军开始之后,很多的细节就无法考虑了。

  夏贵差一点就再次提出来了建议,一路上都是风平浪静,涟水县也没有出现什么异常,这说明宋军尚未展开对海州的进攻,如此情况之下,不用着急行军,尽量让军士歇息,在预定的时间赶到海州州城就可以了。

  可夏贵不会开口,这个时候,他就算是开口建议,也没有任何的作用,相反会自讨无趣。

  四月十六日,卯时,三万军士从军营出,朝着海州州城的方向而去。

  十五天的行军,诸多的军士仅仅歇息了半天的时间,就开始了最后的急行军。

  骑马的夏贵,都感觉到了疲惫,更不用说依靠双腿行军的军士。

  金城镇北面五里地,下村。

  村子里已经看不见任何人,就连老弱妇孺都没有了。

  下村的左右两边,有少许的丘陵,官道从丘陵中间穿过,若是不仔细看,压根不会注意到这些丘陵。

  蔡思伟的神色很是严峻,他的临时中军帐,就设立在丘陵之中,而六万大军埋伏的地点,也在这些丘陵之中。

  六万将士,已经熟悉在各种的地形上面作战,四川不少地方是山区,河南很多地方是平原,漠南草原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进入山东作战,面对几乎都是平原的地势,诸多的将士更加的适应,毕竟他们全部都是骑兵。

  六万将士抵达金城镇已经有三天的时间,每日里都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左等右等,消息终于传来了,蒙军中军三万军士,四月十五日抵达涟水县,这意味着厮杀将在翌日展开。

  初夏的季节,气候宜人,天尚未亮的时候,所有将士都做好了准备。

  看着身边的常明全与张珏,蔡思伟没有马上开口,他在等候斥候的消息。

  六万大军将分为三路,进攻即将到达金城镇的蒙军,蔡思伟亲率三万大军,从正面进攻,常明全率领一万五千将士,从左翼进攻,张珏率领一万五千将士,从右翼进攻。

  留给三万蒙古军士撤离的,只有返回涟水县的官道。

  蔡思伟没有留下预备队,六万将士全部参与厮杀,以六万人对阵三万人,以骑兵对阵步卒,这是能够绝对保证胜利的作战,可以说蒙军的三万中军,没有任何的机会。

  若是没有意外,这些三万蒙军将被全部歼灭,魏王吴邵刚率领的四万将士,早就抵达涟水县,已经对蒙军形成了全面的合围。

  终于,斥候骑马飞奔而来。

  “报,蒙军中军三万人,卯时从涟水县城外的军营出,正朝着金城镇而来。”

  蔡思伟的情绪,一下子变得兴奋。

  “常明全,张珏,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你们记住,务必全歼蒙军中军,不让任何一人逃离。。。”

  天已经亮了,四周能够看的很清楚,马背上的蔡思伟,脸色微红。左右两翼的常明全和张珏,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就等候他率领的三万大军起进攻了。

  蔡思伟记得很清楚,从泗阳县出的时候,魏王殿下专门强调了,涟水围攻蒙军三万中军,是一个重大战役的全面铺开,而承担战任务的,就是他蔡思伟了。8



第四百五十章 干净利落


  咸淳十年,四月十七日。?

  天气很好,卯时刚过,天色就已经大亮,天空之中看不见一丝的云彩,湛蓝的天空让人心情舒爽,一轮红日从天边冉冉升起。

  指挥中军三万大军的副都元帅,心情很是惬意,他终于想明白了,此番跟随副帅阿里海牙前往海州州城,也不是坏事情,若是能够全力保卫海州州城,阻止了宋军的进攻,那也是天大的功劳,同样会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嘉奖。

  连日来的行军,诸多的军士已经表露出来疲态,不过副都元帅可不会管那么多,毕竟副帅阿里海牙有过硬性的要求,二十日之内中军必须抵达海州州城。

  一路行军的平静,已经让副都元帅心情彻底的放松下来,从涟水县出的时候,他没有专门派遣斥候侦查,记得就要进入到海州所辖的涟水县的时候,他遇见了副帅阿里海牙派遣的斥候,专门前往宣城给大帅阿术禀报消息的,斥候说副帅麾下的两万军士,悉数都抵达了海州州城,一路上很是平静,没有看见宋军。

  这让副都元帅更加的放心,也认为没有必要派遣斥候,免得耽误时间,中军若是能够提前一天抵达海州州城,他一定能够得到副帅的赏赐。

  从涟水县出的时候,身边的军官提醒,是不是派遣斥候赶赴海州州城,给副帅禀报中军行军之情况,被副都元帅拒绝了。

  远方的尘土飞扬,鸟儿不断的被惊动,四处乱飞。

  蔡思伟眯起了眼睛,此刻不用斥候禀报,他也知道蒙军顺着官道而来了。

  斥候飞马来报,蒙军已经在进入到伏击圈。

  蔡思伟手中的长矛举起来了。

  他身边的传令兵,则是迅举起了手中的红旗,拼命的左右挥动三下。

  隆隆的马蹄声,让大地开始震颤。

  。。。

  副都元帅一脸的迷茫,不知道这马蹄声来自于何方,难不成是副帅派遣的接应的大军,一直到漫天的箭雨袭来的时候,他才明白大事不好。

  行军的军士,倒是先动起来了,他们本能的转身,朝着来的方向后撤。

  副都元帅明白过来之后,马上开始大声的呼喊和下达命令,不允许军士转身撤离,面对宋军骑兵的进攻,若是转身逃离,那就是死路一条,压根没有逃走的机会。

  身边的亲卫一部分帮着遮挡射过来的弓箭,一部分纵马传达副都元帅就地抵抗的命令。

  各级的军官这个时候也开始命令军士摆出阵形,抵御宋军的进攻。

  黑色狂飙出现的在正前方的时候,副都元帅的脸色煞白,他也是经历过上百战斗厮杀的,宋军骑兵的士气,远远乎了他的预料,以麾下的步卒来迎战气势汹汹的宋军的骑兵,战斗的结局可想而知。

  就在副都元帅命令军士摆出迎战的阵形,准备开始固守防御和有序撤离的时候,队伍的左右两翼,也出现了隆隆的马蹄声,一轮的箭雨再次从天空之中飞来。

  前方和左右两翼,悉数出现了宋军的骑兵。

  副都元帅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他命令身边的亲卫,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撤离,将消息禀报给驻守海州州城的副帅阿里海牙。

  。。。

  夏贵已经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听见马蹄声的时候,他就察觉到大事不好,前方和左右两翼出现了大量身穿黑色战袍的骑兵,夏贵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那黑色的战袍,他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现在看来,却是结束他生命的黑色。

  或许是想到必死无疑,夏贵反而显得冷静了,他不断的躲避射来的弓箭,扭头看着四周的情形,不少的军士被弓箭射中,惨叫着倒下,更多的军士,则是在忙不迭的抵御呼啸而来的弓箭,而前方与左右两翼宋军的骑兵合围过来的时候,很多阵形之中的军士,已经开始选择朝着后方撤离了。

  宋军骑兵冲锋过来的刹那,蒙军的队形被分割开来,相互之间已经无法协同。

  步卒绝非骑兵的对手,但若是阵形组织好,还是能够防御骑兵的冲击,不过这些蒙军军士绝对想不到,进攻他们的宋军,在漠南草原征伐一年多时间,其冲击力是惊人的。

  随着宋军骑兵冲过来,大片的蒙军军士倒下,临时组织的防御阵型,如同风吹一般垮掉。

  少数的骑兵,早就被宋军骑兵盯上,他们遭遇到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进攻,甚至比步卒倒下的还要快。

  夏贵在大军队伍的中间,这里是宋军切割蒙军大队人马的地方,眼看着宋军冲锋而来的时候,夏贵拔出了腰间的战刀,用力的朝着脖子抹去。

  一股鲜血喷溅出来,夏贵有些肥硕的身躯微微摇晃,跌落马下。

  。。。

  蔡思伟已经退出了厮杀的战团,率领三千将士,绕过了厮杀的战团,朝着蒙军的后方包围而去,六万骑兵对阵三万步卒,在蔡思伟看来,取得完胜是必然的,不过此番的战斗,要求也是严厉的,那就是不能够让哪怕一个蒙军的军士朝着海州州城的方向逃离。

  也就是说,这场战斗势必要保密,不能够泄漏消息。

  魏王殿下率领的大军,此刻应该是拿下了涟水县城,且控制了通往淮南的官道,说不定这个时候,大军已经朝着金城镇而来。

  朝着蒙军后方奔袭的时候,蔡思伟甚至懒得斩杀那些正在拼命逃离的蒙军军士,他身后的将士是不会放过这些蒙军军士的。

  三万蒙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新附近,大元朝廷的征南大军,也是以新附军为主力,蒙古铁骑的人数不是很多,而且绝大部分的蒙古铁骑,依旧是跟随在阿术的身边,没有跟随阿里海牙来到海州,故而这场厮杀,不可能特别的激烈。

  坚持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蒙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溃败。

  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被进攻,且进攻他们的全部都是宋军的骑兵,加之长途的行军,让这些蒙军军士本就很是疲乏了。

  打算撤离战斗的军士,都是朝着涟水县城的方向逃离,不过这些军士很快就现,前方等待他们的是阴森森的弓箭,那些在前面撤离、朝着涟水县方向而去的军士,身上几乎被射成了刺猬,倒在地形已经是一大排。

  开始有军士选择跪地投降,一些新附军的军士早就听说了,四川的宋军是不杀投降之人的,与他们作战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