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魔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不定期的举行考试,题目完全由皇帝临时决定。

    世家人一看皇帝陛下都已经做出了让步,没有在自己的地盘建立图书馆,推行教化;他们当然不敢过分紧逼。至于科举选士他们一致认为天下精英都在自己的的手下,无论怎么选也都是自己的人被选中,也都没有过分的反对。

    李世民看到大家都没有反对,就宣布正式开建图书馆。大唐朝的印刷业早就储存了大量的书籍,李世民的命令一下,各地飞快的动工,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科举的标准书籍《五经正义》等书籍一下子将图书馆填满,每天来阅读,借阅的人络绎不绝。

    按照山东以前的方法,这些地方迅速的开始扫盲,一大堆儒生被派遣到各个乡镇,利用空闲和夜晚的时候,教授大家读书认字。

    程知节回去之后,将这些抛之脑后,全身心的投入了自己的军校教育中。接下来两年倒也过得顺利,大唐朝快步向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科举中寒门人数略有提升,特别是山东、辽东等地的士子已经对世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李世民看着眼前录取的榜单,上面出自各大世家的人仍然占据着七成以上的名额,他的心中十分不满意。这些人如果外放到各地,只会再加大世家的力量,对自己的命令阴奉阳违。

    为此李世民下定决心加大力度开发江南,尽快的削弱世家的力量。想到这里李世民下令命令程知节为江南道、岭南道的监察使,同时节度这两道的兵政大权,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众臣一听都吓了一跳,这权力可就有下大了,如果这位要想起兵造反,天下又将大乱。所以从御史大夫魏征开始全力反对这项任命。

    李世民冷哼道:“程爱卿当初占据着山东,岭南、辽东。鸡林州、瀛洲各地,足有大唐的半壁江山。当年他为了天下少受刀兵,为了百姓不受外族的欺负,依然选择放下皇位争夺和大唐合并。你们认为现在他会在造反吗?”

    众臣默然无语,程知节上前一步道:“臣知道陛下不以臣卑鄙,对臣恩宠有加;可是朝廷法度,不可轻辱。今日之变自臣开始,后日毕有以臣为样者;行违法乱纪之事。臣请陛下三思。”

    众人一听都诧异的望着他;就连魏征也是一样;朝堂上二人虽然时有意见相左,不过私交非常不错。并且程知节还鼓励魏征放下原先的身份,不顾旧情,监督大魔国原先众人的一举一动。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魔国这些人触犯法律而不自知,最后走上覆灭的道路。

    魏征也正是这样做的,对于大唐所有的官员一视同仁,而且对于大魔国的官员还更加严苛,一有错误就毫不留情的指出,丝毫不留面子。

    这样让有些大魔国的人很不理解,很多人都去向程知节诉苦。老程听了全部将这些人训斥一顿,然后再苦口婆心的教诲。

    今日程知节自己否决了李世民对自己的任命,让众臣微微一愣。程知节行了一礼接着道:“臣认为太子殿下已经10岁,可以拥有自己的封地,可以任命他为江南和岭南道节度使,臣为观察使,我来协助太子殿下开发江南。”

    李世民想到自己的儿子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史书上说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所以深受李世民喜爱,李世民继位之后一个月就被立为太子。

    这些年跟着崔瑜学习,更加的聪慧,也更加稳重;有时候和父亲讨论事情,已经能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李世民对此十分欣喜,还想着把自己其他几个孩子也送到程知节的名下。

    现在看到程知节提出了一个把权利归于李承乾的曲线救国方法,不由暗暗点头,这样既能打消大家的怀疑,还可以增加太子的功劳。真是一举两得。

    所以李世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个提议,群臣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所以李承乾被任命为江南、岭南道的节度使,程知节为两道观察使,让他们肩负着开发江南的重任。

    李世民夫妻有些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不过刚刚十岁的李承乾却有些兴奋,他从出生以来就没出过长安,这一次虽然要远离父母;但是跟着自己的老师,还有未来的小妻子,还是让他有些兴奋。

    程知节这两天有些兴奋,崔瑜等人感到非常奇怪道:“人家都是千方百计的来做京官。你可倒好是想尽办法把自己发配出去,还去那么远的蛮荒之地?”

    程知节笑道:“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能离开是再好不过了。这些年辛苦了你们,我也该好好地陪你们走走看看。”

    崔瑜脸一红道:“其实你对我们很有些宠溺,我们也都很感激你。就怕到了江南你一头扎进工作中,又什么都忘了。”

    “这次不一样!以往天下不太平,每走一步都战战兢兢,生怕跟着我的这些人收了池鱼之殃。现在好了,天高皇帝远,陛下又赐给我先斩后奏的权利;我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一个小小的江南不用费多大打的功夫,就又是一个鱼米之乡。”

    崔瑜看着意气风发的老程有些迷醉,这个貌不惊人的家伙总有惊世骇俗之举,让天下人为之侧目。她也相信这一次,自己的丈夫肯定能够再次震惊大唐。

    裴翠云道:“江南乃是蛮夷之地你就那么有信心把它治理好?”

    程知节大笑道:“江南可不是蛮夷之地,只是因为地广人稀,加上野蛮人比较多,才被人认为是蛮夷之地。其实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而且三国和东晋时期已经对哪里进行了很大的开发,只是帝王和世家多在北方,所以才造成南方要比北方差一点。

    还有就是南方水道纵横,不像北方大道通衢交通便利,所以人们不愿意到哪里去。

    我到了南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我一定要让江南的每一座县城都有道路连接,并且各个河流能架桥的架桥,架不了桥的组织专门的运输船队负责货运。

    加上隋炀帝给咱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就是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我们可以靠着运河的水运能力,将江南盛产的稻米,丝绸运送到北方,也可以将北方的物品运到南方,促进南北大融合,使江南迅速的发展起来。”

    众女听了暗暗点头,看到自己丈夫不仅只是说说,他早就有了方案,江南或许真的能在他的手中迅速的发展起来。

    就这样程知节在京师呆的时间不长,就辞别众人,保护着太子李承乾前往建康。随行的还有他最看中崔景以及他的研究所;这将是他立足江南,并且发财起家的摇钱树。

    同时虞城郡公盛彦师被任命为丹阳刺史,他们夫妻也跟着程知节南下,作为程知节的副手开发江南。

    老程到了建康,并没有着急会见这里的大小官员,而是乔装打扮带领着太子李承乾,和自己的孩子程怀默,程承摩以及程竹筠,出了建康城,在乡村查访民情。


………………………………

第五百零一章 追求共赢

    江南虽然富庶,但是乡下也是很苦;而且往往一村一镇的都没有一个读书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出过村子,虽然这里离着建康不远,可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建康是什么样子?

    程知节带着孩子们就在一家农户住下,晚上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粗茶淡饭,晚上睡得是丧乱不堪,还有虱子跳蚤的床铺。

    孩子们锦衣玉食惯了,那里受过这个苦,一个个盯着饭菜直摇头,晚上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抱怨连连。程知节却是大口的吃着,还不时的与主人家攀谈,到了晚上更是安然而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天,程知节给了主人家一些散碎银两,然后带着孩子们继续启程。

    “看了他们的生活,你们感觉怎么样?还抱怨自己苦吗”

    几个小家伙都顶着一个黑眼圈,程竹筠先道:“父亲,我知道百姓不容易,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程知节哈哈大笑,赞了声:“好!”还用手捏了捏她精致的小脸。程怀默赶紧道:“父亲,我也不浪费粮食了。”看到程知节没有说话连忙道:“还有,我力气大,以后可以给他们很多的粮食。”

    程知节哈哈笑道:“好!爱帮助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程承摩道:“我觉着给他们粮食总会吃完的,不如教给他们本事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改变自己的现状。”

    “嗯不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又进了一步,承乾,你怎么想的?”

    “老师,我觉着在我们大唐的治下,在父皇的治下还有这么贫苦的地方是不应该的。官员们早就应该发现这种状况,想办法改变他,而不是听之任之;我认为这是官员的失职,我将禀报父皇严查他们。”

    程知节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很对,官员们没有看到这一点就是失察。可是现在的官员考核的四善二十七最,简单说是德、慎、公、勤四个字,偏重于道德考核;对于他们的执政能力考核却是有些缺失。

    所以承乾我希望你记住,在你登基之后;不仅要考核官员的品德,还要看治下的民生是否得到改善,百姓生活是否富足也是一项考核标准;并且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李承乾闻言躬身表示受教。程知节又带着他们转完了大半个丹阳郡,他们看到的不是丰衣足食,而是满目疮痍,让这些小家伙们有些压抑。

    程知节回到了节度使衙门,然后让人将建康的官员、乡绅、商贾都请了过来。

    这些人一听太子殿下有请,不知道这其中买的什么药,不过太子殿下有请谁敢不去,所以大家都抱着被狠狠宰一刀心思,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程知节代表太子殿下将大家迎了进来,众人进到衙门内发现这里已经摆好了酒宴,每个座位上都贴着每个人的名字,大家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做好。

    程知节在当中一战,拱手道:“某家程知节,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我名字。陛下任命我为江南、岭南两道观察使,奉了陛下的命令陪着太子殿下来到建康。今日首次与众位相见,失礼之处请多见谅。”

    众人见这位大名鼎鼎杀人盈野的混世魔王这么客气,都有些不适应;他们赶忙施礼道:“见过大魔郡王千岁。”

    老程哈哈笑道:“坐!坐!咱们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不过以后还要长时间的一起共事,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跟我客气。”

    众人称谢纷纷做好。程知节道:“我是第一次来建康,这里从三国东吴建都,到现在已经是六朝古都,建康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太子殿下对于建康抱有很大的希望。”

    众人知道肉戏要来了,一个个直愣着耳朵仔细倾听,同时心头砰砰直跳,不知道这次又会出多少的血。

    程知节接着道:“可是,我们到周围的乡村转了一圈,发现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甚苦。殿下整备救济乡梓;请大家多多帮忙。”

    众人一听暗道:“看看,果然是要钱来了,还搞出来一个救济乡梓的名头。”

    程知节将大家的表情都看在眼中,他微微一笑道:“当然,太子殿下也不能白要大家的钱。我们的理念是大家共赢,才能长久。”

    众人一听被闹的一头雾水,一个个看着他不知道他要搞什么鬼。

    程知节一拍手,有人抬上来几个石头一样的东西放在了大厅上。

    程知节对着大家道:“众位可能看到了,这几块儿奇特的东西,并不是石头。而是我们研究所最新研制出来的水泥铸造出来的。不过他的硬度一点也不比真正的石头差,大家不信可以试试。”

    程知节一招手,有人拿着一柄大铁锤上来。侍卫将铁锤抡圆了狠狠的砸在水泥坨子上,“砰”的一声响火花四射,铁锤掂起来老高,水泥坨子却只是碎了表面的一层。

    “啊!”众人一阵惊呼,心中却在想山里面的石头多得是,你不会要卖石头吧!

    程知节让人把水泥坨子搬了下去,然后拿上来一袋子水泥道:“众位请看,刚才那些假石头就是用这种水泥做成的。来我为大家演示一下。”

    说着他吩咐一声,有人上来在木盆中倒入水泥和水,搅拌一会儿就成了刚才石头的模样。

    程知节道:“众位不好着急,这种水泥干的很快,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完全干透,形成刚才那样的石头。

    所以我准备将他广泛的应用于修路、架桥、筑城、盖房子当中。大家认为前景如何?”

    众人一愣心中暗暗的思忖,都觉着如果真想程知节说的那么好用,那肯定是商机无限。有人道:“请问魔王千岁,你是要和我们一起贩卖水泥吗?”

    程知节摇了摇头道:“非也,水泥乃是国家控制物资,严禁私人制造。”看到大家脸色一暗,程知节接着道:“不过太子殿下仁德,他看到治下百姓受苦心中不忍,所以在陛下哪里要了水泥的使用权。我们可以从陛下哪里拿到很多的水泥。”

    这些乡绅商贾兴奋地道:“郡王是要让我们来出售?”

    程知节再次摇头道:“非也,销售很简单谁都可以做;也没有多少利益可图。殿下的意思是修路!众位可能都看到了,江南道路年久失修,路人是怨声载道。殿下想和大家一起用水泥修路。”

    “殿下仁德,这样做的心是好的,我们十分敬佩,也应该开慷慨解囊。不过我等小家小业,全家也都指着这些钱吃饭,恐怕拿不出太多的钱支援殿下。”

    程知节笑道:“共赢,众位记住我们谋求的是共赢!我们殿下认为等道路修好了以后,可以设卡收取一定量的路费。

    而这些路费其中一半用于资助周围的百姓改善民生,或者资助学子读书。剩余的一半刨去道路保养费用,就按照出资的多少平分,不知道大家可有意参加?”

    众人闻言一个个目瞪口呆,收过路费?这位还真敢想,有人道:“如果修了没人走怎么办?岂不是全都赔了进去。”

    程知节哈哈笑道:“众位,如果一边是大道通衢,只需要少量的费用,走在上面又舒服又安全还很快捷,一边却是山间小路,即难走又不安全,还耽误时间,请问你们会怎么选择?”

    众人一愣一个个低头不语,老程接着笑道:“大家不用担心,只要道路一通,物流转起来,各地的商家就会蜂拥而至,大家就不要担心没有钱赚。”

    众人心中暗暗地思忖,觉着程知节说的大有可为;他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程知节拿出一份文书道:“众位不用着急,有什么疑问,咱们边吃边谈。这是我为了这个项目书写的方案,上面有节度使衙门和太子殿下的印信。众位完全不用担心付出没有回报。”

    他的话音刚落,有一位站了起来道:“我相信大魔郡王,我愿意出资十万两白银入股。”

    大家扭头一看,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这是这两年才蹿升起来的江南首富史无畏。这位史无畏出身很神秘,区区数年就成了江南的首富,在江南一带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论实力当属第一。

    其实这个史无畏原是大魔国的密探,在程知节投降大唐的时候,辞官不做做起了生意。他和大魔国水军为主体的大唐水军关系很好,也从这些水军的手中得到了不好的好东西。

    加上原先的一下珠宝、玉器大师也都跟着他一起前去经商,所以不到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发展成了江南首富众人需要仰视的存在。

    “众位,我以前是山东的商人,近几年才来到的江南。对于大魔郡王我是十分佩服的,你们那看看山东,看看广州,跟着郡王绝对没有错!”

    史大老板一开口,其他人再不犹豫,也都纷纷的喊着要求加入。


………………………………

第五百零二章 巡视江南

    程知节笑道:“好!难得众位如此大义,我建议咱们在座的商人组成一个商会,就叫做江南商会;有这个商会来管理这次合作的操作和财物分配。

    我提议由史老板为会长;以后咱们这样的合作还很多,或者各商家之间出了什么纠纷,都可以通过商会解决。”

    众人听了眼睛一亮,不由暗暗点头;程知节笑道:“众位成立这个江南商会,我会把他挂在监察使的衙门下面,安排官员对商会的运行进行监督。各位会员在享受江南商会便利的同时,每年还要缴纳收入的百千分之五作为会费。

    当然这些会费不是给我,也不会直接给国家,我们会用它资助贫穷的学子,还要建立养老院,孤儿院;赡养鳏寡孤独者。众位作为资助者,将被刻碑铭记。”

    众人一听有些激动,商人的地位在古代有些尴尬,虽然唐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没有禁商的朝代,可是他们的地位一样不高。听到有刻碑铭记,名传青史的机会一个个激动的不能自已。不就是每年千八百的银子吗?办了!

    这一次的会见大家都很兴奋,最后大家都走了之后,程知节还专门把史无畏留下,表示感谢。史无畏看到没有了外人,噗通跪在地上对着程知节痛哭不止。

    “好了,无畏快起来!我也没有想到咱们还能在这里相会,多谢你对我的支持。”

    “是魔王赐给了我一切,我的身家性命都属于魔王千岁!我回报魔王是在所应当。您千万不要跟我客气。再说魔王这是给我们赚钱的机会,我们当然不能拒绝。”

    程知节哈哈大笑道:“好!无畏咱们是自己人,这个江南商会我希望你能帮我把控好。真正的能够发挥它的作用造福一方。”

    “是!”史无畏大声的答应一声。

    李承乾也将他这些时间看到的,感受到的,写成信让人给李世民带了回去。

    李世民收到儿子来信,兴奋地来到长孙无垢的宫中,夫妻二人并排在书桌前坐下,剪开封皮取出信瓤,打开一看儿子到十分稚嫩的字体,他们就有些眼睛发酸。

    “敬爱的父皇、母后……”新颖而又亲切的开头称呼,让长孙皇后的眼睛瞬间湿润。后买讲述了他到建康之后的见闻,有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还详细的叙述了程知节的处理方法。

    在书信的背后是他对大唐政策的一下看法,以及对父母兄弟的思念。

    这些想法在李世民看来还很稚嫩,甚至有的有些想当然;不过十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意见已经让夫妻二人十分感动。

    特别是书信的末尾,李承乾的拳拳赤子之心,对父母的孺慕之情跃然纸上,深深地触动了李世民心中的柔软,让他更加的感动。

    程知节安排好了江南商会的事情,就将江南和岭南两道的郡守都召集了过来。

    大家在节度使衙门坐好,这一次老程已改以往和善的样子,他正襟危坐,黑着脸表情严肃。

    盛彦师作为他的助手,讲解着图书馆规模,收藏图书的数目,以及借阅保管的方式。最后盛彦师道:“奉了太子殿下的命令,我们必须在半年之内将图书馆投入运行。但时候我将作为太子殿下的特使检查各郡的执行情况,如果那个郡没有达标,除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郡守也就地免职。

    同时各郡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还要安排手下各县的普及,业也务必在半年内完成。完不成的县令免职,郡守考核最低。”

    这些郡守们一听,一个个表情不一,有的心情沉重,有的战战兢兢有的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地表现。

    世家的官员已经接到家族通知,他们已经和皇帝达成协议,同意在这些地方开办图书馆,普及基础教育。这就相当于放弃了江南和岭南等地区。

    不过家族还是让他们尽量的拖延,能拖一天就拖一天;他们这次来也是编制了各种理由,想来讨价还价的。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这么狠,开口就是撤职,闭口就是考核差等,根本就是要断了他们的前程。

    他家心思电转,自己的前程重要谁愿意为了家族都放弃的地方,再和皇帝拼命?

    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也都表示会全力支持教化推进。程知节默然的点头道:“我会随时跟进工期的进度和质量,进度慢的还有不达标的都将进行通报。

    另外你们回去统计各县各郡的读书人数量和信息,我会专门派人培训并分发教材,由国家出资安排他们到各乡镇进行扫盲,并每半年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考核和奖惩。”

    众位官员答应一声,没有心思多待;都急急忙忙的回到了自己的属地开始安排教化任务。

    接下来一段时间修路的事情程知节扔给了史无畏,图书馆和蒙学建设安排给了盛彦师。他自己则带着一家人以及李承乾顺着大运河一边考核一边游览,就来到了江都。

    现在江都这里已经完全推行一年两熟的稻种,加上水利便利,粮食价格很低,家家都不少的余粮。

    李承乾十分高兴程知节道:“老师,江南这么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