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居唐朝-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然早被他轰出去了!

  “父亲……”

  太子开口,正欲帮平阳公主说话,替薛朗求情,圣人已然打断他:“大郎也不许替薛朗求情!兀那小子,胆大包天,对吾如此无礼,不罚不足以平吾心头之气!”

  这下,太子也不敢再劝了。

  裴寂看看跪在地上的平阳公主,又看看面上犹有怒色的圣人,上前一步,行礼:“启禀圣人……”

  话刚开头,圣人就打断他:“裴卿家也要替薛朗求情乎?”

  裴寂肃然道:“禀圣人,非是为薛朗,乃是为圣人您。”

  “我?薛朗冲撞朕,朕没有断他死罪,已是朕宽宏,何来为我之说?”

  圣人不解。裴寂道:“此事臣等皆知内情,圣人之罚,确属宽宏大量,然则后世史书之上,当会如何记载?圣人可有思虑?”

  圣人沉吟不语。

  裴寂继续道:“薛朗公忠体国,耿直之臣也,不惧皇威,犯颜直谏,后世青史之上,只会以直臣称之。然无有采纳直臣之谏言的陛下,后世史书会如何品评,烦请圣人三思,莫要因小失大才是!”

  圣人面现惊色,恍然道:“卿家言之有理,此事……待朕想想再说。”

  裴寂应道:“喏!”

  圣人看了跪在地上的平阳公主一眼,道:“我儿起来吧,薛朗之事,朕意已决,你且回去,好好保重身子,听候发落吧!”

  “父亲……”

  “无须再言,退下吧。”

  “喏,儿告退!”

  平阳公主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施礼告退。

第五卷_第474章 圣人探监

  “太子也退下吧。”

  把平阳公主和太子都赶出去后,圣人眼神莫测的看着裴寂,问道:“说罢,你这老滑头为何会替薛朗说话?”

  裴寂嘿嘿笑笑,诚实的道:“就知圣人慧眼如炬,定然瞒之不住。不敢欺瞒圣人,昨夜安国平阳公主派人去我府上,赠了我一车财物并驸马亲酿之美酒数坛,着我今日若进宫时,寻机为驸马美言几句。然圣人明察秋毫,老臣如何敢答应?只是贪图美酒,便命人退了财物,留了美酒。方才不过是几句中肯之言,便已让圣人看出端倪,老臣惭愧。”

  圣人点点头,没说什么。裴寂见状,叹道:“唉,这女子成家有了孩子后,无论是何等精明睿智之人,也会不由自主的为夫婿、孩儿奔忙。公主往日何等样人,今日却为驸马寻到老臣面前,真真叫人感叹。”

  圣人也是一叹,道:“吾女平阳空耗青春多年,如今方才觅得良婿,方要诞育孩儿,多有牵挂也是人之常情。薛朗虽不好,然在对待公主之上,吾却无有任何不满之处。”

  “圣人慈父心肠,老臣也有爱女,真真心有戚戚也。”

  两个老头儿就疼爱女儿的问题探讨了一番,越说越有知己之感。陪着圣人说了一阵话,裴寂方才告退出宫去,待坐上马车,裴寂方才对近侍道:“你去宜家为老夫买床棉褥子来,就说,主家托付之事,老夫已然尽力,总算不负主家所托。”

  “喏。”

  待近侍去后,裴寂方才摸着胡须,脸上略显得色

  圣人叫他老滑头,当真乃他之知己也。他当再接再励,不负圣人之评才是。

  且不说裴寂的暗自得意,宫里的圣人在裴寂告退后,也没忙着回后宫,甚至没有批阅疏奏,只静静端坐于御座之上,手掌轻轻摩挲着椅子的扶手,沉吟良久,方才吩咐道:“来人,摆驾天牢!且秘密从事,不许声张。”

  “喏!”

  薛朗在天牢里已经待了好几天,有平阳公主暗地里关照,日子倒也不算特别难以忍受,他是特别耐得住寂寞的人,就算只一个人待着,也能自得其乐。

  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天牢里面无法洗澡,天气又热,牢里的环境又比较闷,他都不敢闻自己身上的味道,想来已经闷得馊了。

  牢房里的卫生,每天都会有狱卒过来打扫,扫完了还会在墙角等地放上驱蚊虫的药粉。那气味儿十分熟悉,就跟家里苏寒配的那个一般,想来也是公主着人送来的。

  以前牢房里的干草也被清理走了,狱卒在靠近窗户的地方给他搭了一张简陋的床铺,铺着一层棉褥子和凉席,还有一床旧些的夏被

  终归是坐牢,不好弄得太过,拿来的东西,皆是旧的。

  环境改善了,饮食也有改善,每日,狱卒还会给他送一壶凉白开喝,饭食没有大鱼大肉,吃得清淡,但好在不是馊饭,只是清淡寡水些,倒也不是不能忍受。

  每天早晚,他还会坚持锻炼身体,牢房狭小不能跑步,但俯卧撑一直没断。锻炼完身体,他就拿着,在地上写写画画,打发时间

  公主每日都会过来一趟,给他替换衣裳,陪他说说话。所以,即便是在坐牢,薛朗反而觉得这日子清闲得挺好的。

  今天公主来过后,薛朗照例在泥土地面上画画儿,心中若有所思

  公主这几日天天都来,也没说圣人会什么时候放他出去,或是想如何处置他。今天倒是说了,圣人怒气未消,但显然对他并未起杀心,想是要让他多吃苦头。为了达到他想贬斥外地的目的,公主让他委屈多留几日。

  薛朗答应了,即便公主不说,想来这件事也不容易操作。所谓天威难测,在这古代,身为皇帝的圣人可不就是天么?只要圣人不对他起杀心就成,多吃几日苦算不得什么,薛朗能忍受。

  “薛朗!”

  低着头一边出神一边乱画,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听声音是圣人

  薛朗从地上几乎是蹦起来的,转身朝外看,可不就是圣人吗!就带着身边常见的那位小黄门太监,还有上元节时见过的那位名叫广禄的大胡子侍卫。

  看这阵势,圣人这是轻车简行,低调探望?

  薛朗心里有些犯嘀咕,不过还是老实的行礼:“臣薛朗拜见圣人,圣人万安。”

  圣人一改往日和蔼亲切之色,面沉如水,完全看不出喜怒来,着人打开牢门后,举步走进来,扫视一圈狭小的牢房,冷声讽刺道:“看来,你这天牢待得倒是舒适!”

  薛朗坦然道:“承蒙公主照料,臣在天牢过得还算可以。”

  圣人冷哼一声,道:“可有多谢吾女?”

  薛朗答道:“禀圣人,夫妻一体,我倾心照料公主,公主倾心照料于我,夫妻情深,致谢就见外了!”

  嘿!这厚颜无耻的混账小子!

  圣人看着他一阵磨牙,就不该默许平阳私下照看他,理该让他尝尝天牢的苦才是。圣人不禁又哼了一声,径直过去薛朗那临时的床铺上坐下,抬抬下巴:“过来回话!”

  “喏!”

  薛朗走到圣人下首,规规矩矩的站着。圣人气道:“早知今日,可还会在宫中对朕那般放肆?”

  薛朗昂然道:“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既已做下,便不会后悔。唯一后悔者,当日言辞太过无礼,若是重来,定会想法儿说得婉转些,但绝不会沉默不语装作不知。

  “你这小子!”

  圣人反而被他气乐了,叹了口气,道:“一直这般耿直,对上吾女,也是如此不识趣?”

  薛朗一时有些语塞,很是尴尬

  夫妻之间的情话,哪里能对老丈人说!圣人这话问的真是……好生八卦!

  圣人看他脸孔通红,哼哧着答不出话,倒是大笑起来:“可是在心中腹诽吾这岳父忒多事?”

  薛朗连忙道:“不曾腹诽,只是能对公主讲的话,要对着圣人讲……十分尴尬,完全无法说出口,圣人的问题自然也就答不上来。”

  这老实的样子,让圣人又是一笑,笑完了,看了薛朗半晌儿,叹道:“你倒是不改初心,点尘不染,一直这般老实耿直。若世人皆如你一般该多好!”

  薛朗道:“然世人多聪明才智之士,如何会像臣一般愚笨?”

  圣人神情莫测:“惜乎世身上聪明之士太多!”

  薛朗不知道怎么接话,一时只能沉默。圣人似乎也不在乎他是否能接上话,略出神一阵,回神后看薛朗老实的站着,腰杆笔直,纹丝不动,心头一暖,朝他招手:“罢了,站了这许久,腿不酸痛吗?过来,赐你坐下,你我二人今日好生叙上一叙。”

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间

  薛朗居然耿直的过去,跟圣人并肩坐到他那简陋的床上,不过,也不敢坐得太近。

  圣人不禁一乐,笑道:“吾便是最喜你这耿直性子。是故此次虽则生气,然也知你一片真心。罢了,这几日在天牢不好过吧?”

  薛朗摸摸头,道:“确实不好过,特别是不能洗澡,身上都馊了,所以,都不敢坐得距离圣人太近,怕气味儿熏到圣人。”

  圣人笑起来,道:“吾曾听说过,薛驸马生**洁,不论冬日夏日,每日皆要热水沐浴。此事曾有御史上疏,说驸马奢侈,被吾驳了回去。”

  薛朗听得目瞪口呆:“这事儿臣怎么没听说过?这喜欢洗澡就是生活奢侈了?御史连这事儿都管?”

  圣人大乐,笑道:“所以,这世上聪明之人太多也不好,连我贤婿喜欢洗澡之事也拿出来说道,看来真真是太闲了,是故,吾把那御史贬去外地做了七品县令,让他好生忙上一忙,看他是否还有空管旁人天天沐浴之事。”

  薛朗满脸肃穆:“圣人圣明。”

  圣人先是一笑,旋即叹了口气,道:“吾哪里圣明?若是圣明也不会在大郎与二郎之间犹豫不决,以致形成今日难解之局。”

  圣人顿了顿,薛朗也不敢贸然插话。圣人续道:“太子嫡长,二郎功高,前有前隋废杨勇改立杨广的前车之鉴,吾不得不慎重。”

  说到底,立嫡还是立贤是个大问题。想必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头疼过这个问题,当然只有一个儿子的除外。

  圣人叹了口气,道:“吾父早逝,吾七岁便袭唐国公爵位。我与皇后初婚数年皆子嗣艰难,如今还记得大郎初生之时,稳婆把大郎交到吾手中时之感受,大郎、三娘,直至数年之后方才有二郎、三郎、四郎……罢了,这等为人父之心情,你尚未有孩儿,又如何能懂!”

  薛朗看他神情感伤,忍不住道:“很快就要有了,不妨提前学习一下。”

  这话惹来圣人的一笑,把他的感伤略冲淡了些。薛朗道:“依小婿看,岳父大人应该极为疼爱极为舅兄的。为人父者无有不希望子女成才的,是以,几位舅兄方才能像现在这般出色。”圣人叹道:“如何会不爱呢?我七岁之时,父亲便去世,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皇后嫁过来后,同安出嫁,母亲因早年持家辛苦,晚年疾病缠身。那时,皇后刚嫁我,阿娘因病性情暴躁古怪,族中长辈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托病退出,家中仆妇人人畏惧。唯有皇后,昼夜陪伴在阿娘身侧,衣不解带,小心侍奉,与阿娘相处融洽,阿娘临终之时,对她也多有夸赞!说来,我的三娘平阳在性情坚忍、懂礼识大体上与皇后几乎一般无二。”

  追忆老妻追忆着追忆着变成了自夸,一副“你小子有福了”的表情。薛朗嘿嘿笑笑,点头承认:“公主确实很好,多谢岳母大人和岳丈大人教女有方。”

  说来,太穆皇后的风采,薛朗虽然无缘得见,只从圣人以及平阳公主口中听过说,但史书上记载了一件事情,却也从侧面描写了太穆皇后的风采。

  史书上有个小故事,说是太宗陛下的皇后,著名的千古一后文德皇后长孙氏与太宗陛下的亲事,是在幼时便定下的。长孙皇后的爹就是名将长孙晟,长孙晟的兄长长孙炽认为窦氏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女子,这样出色的女子所教养出来的子女定然也会十分出色。于是,便劝长孙晟为尚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成姻亲。

  后来的事实证明,窦氏真的很擅长教养子女。她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她的女儿平阳公主,无一不是出色至极,人中龙凤。

  至于齐王李元吉……太穆皇后在他童年时便去世了,加之不太喜欢这个孩子,几乎没教养过,李元吉几乎是李建成一手养大的。幼时不得父母喜爱,母亲又早逝,被兄长养大的,难怪齐王长成现在这般性情。

  说来,薛朗倒是懂了他这老岳丈为何会把局面弄成这样了。看他的成长经历,早年丧父,七岁便袭爵,还能长成这般性子,除了元贞太后教子有方,定然也有他阳光开朗的一面。

  但是呢,幼年时缺少父爱的经历,可能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对着子女时,父爱太充沛。人身上缺少的东西,往往会无意识的在子女身上找补。比如,有些家长没上过大学或是没上过好的大学,影射到子女身上就变成心心念念的培养子女,期盼子女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弥补家长当初的遗憾。

  纵观圣人对他的几位嫡子女,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还有他心爱的公主,几乎都是一个宽容慈和的好爸爸形象,虽然不是无原则的宠溺,但一片慈父心肠确实实实在在的。

  即便是最不讨他喜欢的齐王,领军时候干出不战而逃,扔下属下自己一个人逃跑这样事情来的时候,圣人也只是责骂他,该给权力的时候给权力,该给封赏的时候也没见苛责。

  圣人就是这样一位心软的慈父。不用问都知道,若是太穆皇后还在,这家里定然是严母慈父的模式。面对这样的圣人,薛朗有些不忍心再责备他,叹了口气,可惜了圣人的一片慈父之心。

  圣人不知薛朗心里的所思所想,他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薛朗这人,人虽然呆了些,但为人品性却十分的踏实可靠。

  与他说这些,不虞外泄,也不用担心他会向大郎或是二郎告密以换取好处,即便他与二郎交好,但圣人就是知道,这人绝不会把他的话泄露给二郎,这便是薛朗的为人。

  圣人又是一叹,语带怀念的道:“若是皇后还在,定不会有今日大郎、二郎相争之局面。哼……二郎定是让他身边那些儒生教坏了!读书人历来心眼便多,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太信!贤婿切记,今后当引以为戒!”

  这话叫人怎么接呢?

  薛朗有些懵逼,作为文臣,他自认也是读书人一挂的,但是,作为一个连文言文都不会写,读书读得一知半解的人来说,恐怕儒生队伍也看不上他,最重要的是,圣人这么说,明显没把他当读书人啊!

  嘛,感觉好复杂。

  薛朗的复杂心情,圣人不知,他老人家完全想不到他的好女婿心里已经波涛汹涌、此起彼伏,圣人只是皱着眉头,扭头看他的好女婿:“如今之局,贤婿可有良方?”

  薛朗被问住了!

  所以,圣人这是因为当日被他鄙视过后的反击吗

  你不是嫌弃我的办法异想天开吗?那你拿个办法出来!?有种被人怼了“youcanyouup”的微妙感!

第五卷_第476章 论储

  ,更新快,,免费读!

  薛朗咬牙,勉强道:“圣人所虑者,立长或立贤。此事唯有圣人乾纲独断方才是解局之法,旁人无有置喙之余地。”

  圣人神情莫测的看他一眼,一扫方才的一派慈祥,继续问道:“若是让你来选,大郎、二郎,你选谁?长或贤,当如何?”

  薛朗一怔,咬牙不语。圣人冷哼一声,道:“答!若你不答,或是敷衍了事,朕便着平阳与你和离,另为她择驸马!”

  卧槽!

  先前薛朗还在吐槽圣人不像个皇帝,这会儿,什么槽点都没有了,心头只有愤怒与无力——

  果然不愧是大唐的开国帝王,这帝王心术玩的。原来圣人并不是不会做皇帝,他只是很少用帝王心术对付自家人,这会儿为了逼迫薛朗说话便果断用上了。只不知圣人这话是真有此打算还是只是吓唬薛朗?

  薛朗心里有些嘀咕。圣人一哼,道:“朕金口玉言,说话算话。速速诚实道来,朕便赦免你无罪,放你归家!”

  得儿,圣人把选择题都给他出好了!这还用问吗?反正最坏也不过是一死!

  薛朗整整精神,道:“既然圣人动问,那臣便论上一论!”

  “讲!”

  圣人颔首,等着薛朗的下文。薛朗道:“若是让臣选,为家国社稷计,首选二郎!”

  圣人不置可否,只神情莫测的点点头,道:“愿闻其详!”

  薛朗道:“论为君之道,古之先贤已有著述,孔圣人曾言道,居上位者,为政以德,唯才是举,以民为本。德为先,民为本,人为基。究其根本,在于选贤用能。恕臣直言,这天下虽说是一家之天下,却也是天下人之天下。皇帝是否称职,很简单,看治下之民生活得是否安好便成。圣人以为然否?”

  圣人点点头,道:“确实如此。”

  薛朗续道:“好的政策也要好的人才来施行才能有锦上添花之效。若是施行政策人不合适,往往好事会变成坏事。若论选贤用能,太子与秦王,当属秦王为胜!纵观二人身边之近臣,太子东宫能拿出手的臣子,除了圣人选派任职东宫之老臣,太子手下,可还有几位惊才绝艳之辈?而秦王身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若论选贤用能之道,太子远远不及秦王也!”

  圣人一怔,若有所思。

  薛朗继续道:“大唐国本初立,政体、政策、制度等,圣人虽然打下根基,然恕臣直言,或还有不足之处,需在实践中改进。圣人以为,能做好此事者,太子与秦王,何人更加合适?何人会做地更加出色?”

  圣人不语,表情讳莫如深。

  薛朗也不需要他回答,而是继续道:“如今天下,各路反王多已平定,不足为虑。对大唐来说,可虑者唯有突厥!臣敢断言,我大唐若要国本稳固,国祚绵延,不平突厥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在对待突厥一事上,太子与秦王之策,就臣个人来说,更加看好秦王!太子之策,太过绵软懦弱,未战先怯。所谓上有行下必效焉,若连为君者都惧怕突厥,未战先怯,又从何要求治下百姓英勇抗敌?一味绵软,一味只知求和,非常远之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圣人面露惊容,显然是因为薛朗的言辞,颇为震动。

  薛朗道:“臣不知旁人评判为君者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然而,在臣这里,只有这两个标准!是否能选贤用能,是否敢为人先!若为君者具备此两点,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便不会亡!若是失了敢为天下先、敢于担当重任之勇气与决心,那这个民族与国家也不过是名存实亡,日落西山,命不久矣。”

  圣人悚然一惊。薛朗道:“于臣来说,只这两点便行。但于圣人来说,手心手背皆是肉。圣人乃开国之君,圣人今日之选择,乃是后世参照的标准,理当慎重。”

  圣人面现愁容,道:“朕所忧虑者,便是为此。若朕选了二郎,后世子孙为了皇位之争,定当腥风血雨,骨肉相残;若选了大郎……嫡长子继位,天经地义,后世子孙若能效仿,天家也能少些纷争。”

  所以,这就是站的角度不同!薛朗所站的角度为公,圣人的角度为私。家天下、家天下,这天下终归是李唐的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圣人立储,不可能只考虑才能。

  薛朗也不想再说,一切只看圣人自己的选择。

  圣人没再继续坐在床上,而是站了起来,在狭小的牢房内来回踱步。薛朗静静地站立一旁,不言不语,只等圣人决断。

  圣人踱步半天,突然停住,问道:“若选二郎,大郎当如何?”

  薛朗咬咬牙,冷酷的道:“杀之!”

  “混账!”

  圣人心头一惊,忍不住叱责一声。薛朗低头拱手认错,半点儿都不带犹豫的。圣人颓然一叹,停下脚步,哀声问道:“大郎与二郎……不能共存否?”

  薛朗道:“事涉皇位,事关天下,天无二日?,人不二主,不能共存!”

  圣人一窒,无言以对。薛朗道:“禀圣人,除此之外,臣尚有一句谏言。”

  “讲!”

  “喏!”

  薛朗道:“党争误国。”

  圣人面色一变,在牢房内连续走了几圈,恍然问道:“大郎、二郎可曾扰你与平阳?”

  薛朗道:“秦王不曾,太子约莫隐晦提过。”

  圣人不置可否,只点点头,也不说什么时候放薛朗出去,表情高深莫测的看了薛朗一会儿,叹了口气,道:“平阳非寻常妇人,你既已娶了她,如今又要与她有孩儿,当好好待她。”

  薛朗连忙道:“岳父大人尽可放心,小婿知道该怎么做。”

  圣人略略颔首,不再多言,就如他来时一般,轻车从简的回宫去。第二日,平阳公主进宫例行求情时,圣人并未见她,而是着人宣布了数道手敕——

  芮国公薛朗冲撞圣人,以下犯上,着去职流放越州,小惩大诫,以儆效尤。

  敕封江临为苏州总管,总领苏州军事。

  敕同安长公主以年长进位大长公主;安国平阳公主功参佐命,辅国有功,特进长公主,以示公主功高,异于他主。

第五卷_第477章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