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居唐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幼阳可是要来给我送礼的?”

  薛朗刚一进去,公主殿下还是那么安然淡定,处变不惊,居然还调侃了他一句。薛朗赶紧行礼:“见过殿下。”

  “免礼,赐座。”

  “谢殿下。我这里刚收了一份礼单,请殿下过目。”

  “哦?大宛名驹,殊为难得,我也有些好奇,是何人如此大手笔,连人带马的赠与幼阳。”

  公主殿下虽然没笑,可一双眉目中,笑意盈然,显然心情并未受到影响,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薛朗没答话,只默默等着公主殿下看完礼单。平阳公主脸上神色未变,还有心情点评:“这礼备得用心,皆是幼阳实用之物。送礼之人待幼阳真是盛意拳拳,诚意十足!”

  薛朗猛然抬头,直直的望着公主殿下的眼睛:“殿下,在这大唐,我信任的唯有你!”

第二卷_第68章 请教

  公主殿下手微微一顿,神色未变,只淡然的提醒一句:“薛幼阳,直视本宫,视为冒犯,乃是逾越失礼之举。”

  看样子不像生气,似乎真的只是提醒。薛朗赶紧低头,双手握拳高举于头顶:“对不起,殿下。我只是心中不安,我什么都不知道,明明只是在公主殿下这里做事,连周围方圆一百里内都没逛过,为什么外面会有人这么惦记我?我想不明白!”

  薛朗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

  是的,他是在不安。

  如果是明年,他做出一些成绩后,有人这么惦记他,他只会说人慧眼识英才,有眼光!但现在,他还在公主府里做主薄,什么成绩都没出来,只区区一个曲辕犁,还不足以让人这样关注他!就算加上床弩与神臂弓,也还不够。

  所以,薛朗觉得不安。他对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人是深怀戒心的。有一点他说的是真的,目前整个大唐,他只信任公主殿下一人。

  薛智送来的礼,让薛朗震惊,可是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等,让他想推理也无从下手。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平阳公主。

  公主殿下虽然城府深重,可待他的用心,薛朗不是傻人,自然能感觉到。公主殿下以诚心待他,薛朗是知道的。而且,公主殿下心胸宽广,并不是那种让下属动辄获罪的上司,薛朗相信公主殿下的为人。人生能遇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上司,其实并不容易。

  公主殿下没做声,室内安静得落针可闻。薛朗低着头,也看不见公主殿下的表情,不过,以那位公主的养气功夫,就算看见只怕也看不出什么来。

  只看见公主殿下素色的衣角,轻轻摆动,向他的方位移动而来,然后,一只温暖的手扶住他高抬的手腕,公主殿下的声音一如以往般沉稳淡然,轻轻地在他头顶响起:“本宫犹在,你有何可震惊的!”

  奇异的,薛朗波动剧烈的内心就这么被安抚了!

  顺着公主殿下的一扶,重新坐好,再度抬头才发现公主殿下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让侍女拿了个蒲团过来,就在他对面的位子上坐下。

  平阳公主似乎有些神思不属,眼睛望着门口,不知在想什么。薛朗下意识的觉得公主应该是在想什么,也不出声打扰她,默默地等着。

  沉默了一会儿,平阳公主才道:“这礼是何人所送?幼阳可方便告知。”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薛朗直接就扔出答案:“是薛智送的!”

  “薛智?井州长史薛智?”

  公主殿下追问。薛朗道:“没错,就是他。属下今天早上出去巡视工坊,回家吃早饭的时候,万福来报说接到他的拜帖,执意非要今天拜访我,留下拜帖,约好午时会见。我下午没什么事情,又好奇为什么不认识的人会来拜访我,我就留在家里会见他,谁知以为只是简单地会见,会见出这么大一个惊吓!”

  公主殿下莞尔,道:“幼阳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有趣,这样才是幼阳,方才那样不安的样子,可非我熟悉之幼阳。我阿娘曾教我,遇事莫慌张,已胜五成矣。”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先皇后智慧过人,薛朗受教。我刚才是受到惊吓了。那个薛智到我院中做客,先是要跟我论谱,可怜我家的家谱早就在迁徙过程中丢失了!”

  如果柳女官在,听到这话,一定也会像薛智般抽嘴角。世家重谱系,居然还有人能把家谱遗失,在柳女官、薛智他们听来,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公主殿下倒是没什么表示。薛朗继续道:“跟我论家谱论不上,就给我宣扬了一番河东薛氏的光荣历史,然后又跟我讲什么长幼有序、遵守礼制、守规矩的话,说什么那样才是一国一家兴盛之道。”

  “哦,幼阳是如何搭话的?”

  公主殿下追问。薛朗想了想,道:“周公定礼是天下礼法的基础,大家都赞同的,我觉得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存在的道理,就赞同他了。然后不知道戳到他哪个心思,居然要给我说亲!”

  “说亲?”

  “是啊!弘农杨氏女啊!就算是我这种刚来的,也知道关西六大姓的盛名,像我这样的人,居然能有弘农杨氏的女子看上我,虽然是偏房的,不是正支嫡女,可这不也是瞎扯淡吗?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

  薛朗毫不客气的吐槽。公主殿下失笑,上下打量一番薛朗,调侃他:“我观幼阳仪表堂堂,莫说弘农杨氏的旁支女,就是正支嫡女也是配得的。”

  薛朗一脸“殿下你在逗我”的表情,拒绝与公主殿下说话。公主殿下又是一笑,略顿了顿,方才道:“说来,我要给幼阳倒不是才对。”

  薛朗不解:“为什么?殿下。”

  公主殿下道:“幼阳今日受这惊吓,想来是因我的缘故。”

  薛朗摇头:“殿下,属下还是不明白!”

  公主殿下眼睛微眯,意态幽远的望着门口:“薛智出身于河东薛氏,河东乃是太子的故地。”

  薛智是太子建成的人?!所以,那个在背后运作,要给他与弘农杨氏女保媒拉纤的就是太子李建成?!

  知道背后是什么人,薛朗反而不震惊了!这位太子殿下显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草包嘛,看他收买人心的手段,也不是没成算的人。

  如果薛朗是一个真正的古人,那么,太子的礼物显然是极周到的。田产农庄,在古人来说,土地就是生命,有了土地,才有了家族血脉延续的根本;而东市、西市的铺面,就是增加收入的营收,对薛朗这种缺钱缺根基的外来户,可谓是一击即中。

  土地有了,收入有了,可不就是缺一个女主人吗?于是,太子还按照古人的标准,给薛朗保了一桩好媒!弘农杨氏女,以薛朗的出身来历,这桩婚事要是成了,可不就是高攀了吗?

  世人尝以能娶世家女而欢喜自豪,如果薛朗真是一个古人,听到能娶世家女,只怕睡觉都能笑醒!可惜,太子李建成脑洞再大也算不到薛朗是穿越来的!

  薛朗问道:“殿下,太子为何对属下投下如此大的本钱,不合算呐。”

  这话说的,公主殿下莞尔一笑,道:“应该是因我上疏圣人之故。”

  “上疏的原因?”

  “正是!我曾上疏圣人,异人薛朗献上新的作物,暗示圣人该作物产量惊人,想来圣人是心中有数,已开始准备对幼阳的封赏,故而惊动了太子。”

  公主殿下倒是坦诚,没对薛朗隐瞒。

  可薛朗反而更加不解:“一个高产的农作物,就能让太子这么下力气收买我?”

第二卷_第69章 个中曲折不由人

  公主殿下没说话,而是端起茶盏,喝了一口,似乎在斟酌词句。薛朗表示理解,如果是他,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其中牵涉的人物,是她的兄长,公主殿下作为妹妹,确实不好开口。

  薛朗想了想,道:“我把礼物退回去,表明一下态度,应该就可以了吧?”

  公主殿下看薛朗一眼,道:“多谢幼阳体恤,只是事已临门,幼阳如果不明其中内情,恐被人算计吃亏。也罢,如今已是朝中尽知的事情,告知幼阳也无妨。”

  公主殿下顿了顿,道:“太子人望不足,故而才会对高产的作物如此重视。”

  懂了!意思就是太子还是冲着红薯、土豆来的,不是冲着他薛朗本人来的,所以说,说他有才华,腹内锦绣什么的,果然只是客气话。

  薛朗吐槽了一句:“所以,薛智来说太子觉得我有才华,腹内锦绣,其实都是骗我的,对吧?还好我没当真,不然该失落了!”

  公主殿下被他这话逗的,调侃他道:“幼阳确实有才干,此非虚话。”

  薛朗意思意思的拱拱手:“多谢殿下鼓励,属下感觉又找到生活、工作的信心了。”

  公主殿下被他逗得心情似乎好了许多,摆摆手,有闲情闲话家常了:“我阿娘膝下一共有大郎建成、二郎世民、三郎玄霸、四郎元吉,女儿只我一个。建成乃是嫡长子,唐王世子,大唐建立后,被圣人立为太子。”

  公主殿下显然不是优柔寡断、伤春悲秋的人,既然决定说,自然就不会隐瞒,毕竟,薛朗明明是她看重、依仗的手下,太子丝毫不顾及她,直接派人来收买薛朗,这种丝毫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做派,还真是……如果是薛朗,会很想送太子一个呵呵。

  公主殿下道:“大唐初立,天下未定。大兄身为太子,镇守中枢,上安朝堂诸公,下抚黎庶之望。三郎早夭,五郎年幼。我限于女子之身,能堪大用者,唯有二郎。”

  这是道理话!

  一个初初建立的政权,李渊的年纪摆在那里,以古人的平均寿命而言,必须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摆出来,让士庶阶层都知道,让大家知道跟着干是有前途的。

  毕竟,刚刚灭亡的隋朝,可只传了两代。后事不忘前事之师。前隋的灭亡让天下人都知道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是多么的重要!

  而李唐王朝,内有李渊、李建成父子在,外有能征善战的秦王,一家子团结合作,可不就是典型的第一家庭形象么?谁看了都觉得这家子有前途,可以跟着一起干!

  薛朗点点头。公主殿下续道:“道理是如此,可世上哪有事事如意的。二郎几乎是我一手带大,他之才能我尽知,惜乎年轻没有经验,打了败仗吃了亏,可也有了宝贵的经验,他之才干,以太子之资,岂能掩住!此事,我能看出,圣人能看出,朝堂诸公老于世故,焉能看不出来?”

  可怜的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是有才能的,只是,谁让他有个更有才能的弟弟呢?李建成不是做得不好,而是没有李世民做得好。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是这么阔怕。

  公主殿下叹了口气,道:“惜乎太子是我大唐的开国太子!”

  公主殿下点到为止,薛朗秒懂!

  如果李建成不是生在大唐刚刚建国的时候,而是中期之类守业的太子,那李建成就是一个好太子,但可惜他生的是初唐,还是大唐帝国刚刚建立,前隋的灭亡还在戳着天下士庶的敏感神经的时候。

  前隋两代而亡,隋文帝做得很好,可惜继承人没选对,导致前隋两代而亡。没有人是希望过兵荒马乱的日子,特别是士族阶层,每次天下大乱,什么牛鬼蛇神都跳出来,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士族阶层,越是大的世家,越容易成为那些起义作乱者的目标。因为世家代表着有钱有粮。傻子都知道有钱有粮才有打天下的资本。

  一开始,李世民的才能还没显现的时候,大家对太子李建成是满意的。李渊把他放在中枢,一是为了安抚人心,二嘛未尝没有让他趁机与朝廷重臣们搞好关系,趁机刷刷声望、好感之类的打算。毕竟,大唐建国,李渊的年纪在古代可算不得年轻了,天下以后终归要让他的儿子继承。

  如果没有李世民做对比,李建成还是做的不错的,在朝臣中也慢慢的积累出一些声望来。故而,历史上对太子的评价,一开始是好的。

  可随着李世民的崛起,李建成就悲剧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李建成只是还算优秀的凡人,而李世民就是天才。凡人再优秀也比不上天才。

  朝堂上的人,作为一国的开国之臣,哪个不是人精,又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差距来!包括他们的父亲、圣人李渊同志也看出来了。

  前隋的教训还未走远,李世民实在太出色,出色到李渊都动摇了。可是,建成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身为嫡长子,在封建礼法里有着天然的继承权。没有错误的太子,又怎么可能轻易说废就废!

  如果太子是那么好换的,那也不至于每朝每代换太子,背后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太子说立就立,说废就废,你让天下臣民怎么想?太子镇守中枢,上安朝堂,下抚黎庶不是开玩笑的话。换太子不是儿戏的事情,没有正当过硬的理由,太子是不能换的!

  李渊的动摇,导致的就是朝堂众臣的选择。大家也跟着摇摆不定,有支持太子的,也有支持秦王的。而这些刚刚经历了天下大乱的臣子们,对安定的渴望,让他们显然更青睐秦王李世民。

  于是,就有了太子人望不足的局面。公主殿下虽然没明言,不过从她的只言片语中,薛朗还是自己脑补了一通,莫名的有些同情李建成,你说你如果往后生几年该多好,跟天才活在一个时代不说,还要去争同一个位置,是多么可怜的一件事。

  薛朗忍不住想为太子点根儿蜡!

  公主殿下看出薛朗想明白了,突然丢出一个问题,眼神锐利的盯着薛朗:“太子与秦王相争之局已成,幼阳,你当如何选择?”

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开

  哎哟我去!公主殿下怎么突然放大招了!

  薛朗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道:“我只信公主殿下,殿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薛朗坦然迎着平阳公主审视的目光,这句真是大实话。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与平阳公主捆绑在一起,就算知道李世民是未来的大唐帝王,薛朗也不会立马就选择去抱李世民的大腿。

  薛朗不是那种三心二意的人。何况,投机分子不论古今都不受人欢迎,而薛朗要是有投机分子那个两边都混得开的情商,也就不会被基友嘲笑情商长到智商上了。

  人嘛,最要紧的是学会扬长避短,情商低就老实的跟着公主殿下混好了,公主殿下是好上司来着。薛朗没换上司的打算。

  公主殿下移开眼神,眼观鼻、鼻观心,不知在想什么,静默了一会儿,道:“这件事交由我来处理,幼阳不用管。”

  “喏!如此,劳烦殿下。”

  薛朗爽快的把礼物交给平阳公主,完全就是一副“太好了,麻烦事终于交出去了”的轻松姿态。

  平阳公主似笑非笑的睨他一眼,没搭理他的客气话,只扭头喊人:“如圭,把薛主薄送来的这些东西,给太子送去。”

  “喏。”

  如圭领命出去。

  薛朗有些瞠目结舌,公主殿下这作风,简直快要变成她的粉丝了好吗!

  其实,薛朗有些感动。公主殿下这样做,等于是把所有事情都揽到她那里,拒绝太子由她出面,就免去了薛朗因此获罪的可能。既显示了薛朗忠诚的品质,又保全了他。薛朗诚心诚意的再次道谢:“谢谢殿下。”

  好话他也会说,只是,说再多也不过是好听,薛朗一直觉得别人的恩情,真的记住才好,嘴上说出来的感激,跟实际行动比总是显得空泛。所以说,薛朗的情商完全不行。

  平阳公主摆摆手,眼神一如以往的平静安然:“幼阳只管做事,其余的,交由我就好。只要本宫还在,幼阳就不用担心。”

  虽然公主殿下说的平淡,可不知为什么,薛朗就是觉得这是公主殿下的真心话,只觉得心口烫呼呼的,用力点头:“喏!”

  “说起来,幼阳为何拒绝亲事呢?”

  公主殿下又突兀的换话题了。薛朗还在感动呢,一时间居然有点反应不过来,呆呼呼的“啊”了一声:“亲事?什么亲事?”

  公主殿下眼中划过笑意,把问题又重复了一遍,道:“弘农杨氏女,可不是轻易能求到的。”

  言语间,似乎有些替薛朗惋惜。

  薛朗这才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连公主殿下都觉得可惜,看来还真是门好亲事。既然如此,倒是说说也无妨,免得哪天公主殿下为了善待他,表明看重他,也想给他寻摸亲事!防范于未然,还是说清楚的好,总觉得如果是公主殿下,应该能明白他的心境。

  于是,薛朗爽快的道:“因为没有想成亲的想法,既然没有心,那还是不要耽误别人的好。”

  “可是旧情难忘?”

  薛朗摇摇头:“倒也不是旧情难忘,人已经没了这么多年了,时间就是最好的疗伤药,我已经接受现实。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以前太用心,几乎是拼尽全力的感觉,现在,既无心去接近女子,也没有组织家庭的愿望,情之一事,太过累人,我几乎没有任何心力再去碰触,一个人过也蛮好的,忙碌的时候就全力工作,休息的时候就一个人去做喜欢的事情,也不会觉得寂寞,也不会感觉到累,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公主殿下凝视薛朗,看他确实语出至诚,不是推脱之言,点点头:“幼阳可知,前日韩进也来我这里,说家中尚有一女未嫁,看上幼阳可为佳婿,央我为他保媒。幼阳不想要太子保的媒,我保的如何?”

  薛朗苦笑:“还真是春天来了,桃花朵朵开了。”

  这说辞让公主殿下露出淡淡的笑颜,调侃他:“可不就是桃花朵朵开,桃花运如此之好,幼阳有何感想呢?”

  “感想啊,前几天还被拿单身剩男的事情取笑呢,现在就变成抢手货了,感觉有点适应不过来。”

  薛朗有些感叹。公主殿下莞尔,咀嚼着薛朗的用词:“单身剩男……剩下的剩?”

  薛朗坦然承认:“没错。”

  公主殿下笑了:“幼阳就连自嘲,也如此风趣幽默。”

  薛朗笑得苦哈哈的,其实他认为他是小鲜肉来着,不过,古人们显然不赞同!

  笑毕,平阳公主追问:“幼阳还未给我回话呢?韩进的闺女,你是想不想娶?本宫可是鲜少保媒的。”

  薛朗讶然:“历来只听说过逼人卖身的,就没听说过逼人娶亲的!殿下难道想开此先河?”

  这话换来公主殿下一声啐,薛朗哈哈一笑,拱手道:“殿下的好意,薛朗心领,只是我无心经营家庭,怕娶回来冷落好女,还是算了吧。”

  平阳公主看薛朗确实没这个意思,也不勉强他,道:“既如此,韩进那里,我就替你回了。只是,幼阳,薛家如今只你一人,香火之事,至关重要,你当放在心上才是。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人当向前看才是。”

  “多谢殿下鼓励,或许过不到两年,我就会改变心意呢。”

  薛朗叹气,顺便吐个槽:“其实,出去被人问起为何还不娶妻,也是蛮难堪的。同样的年纪,别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还孤身一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生啊。”

  公主殿下又是一声笑,戏谑道:“所以,幼阳就该放开怀抱,说门亲事,娶个贤妻来才是。”

  这是还没放弃劝说?

  薛朗笑着摇摇头,抱拳告辞:“多谢殿下的好意,为免殿下劳神想说辞劝我成亲,属下还是先告退了吧,希望殿下吃好喝好睡好,属下告退。”

  公主殿下戏虐的看他一眼,摆摆手,让他赶紧走,嘴上却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幼阳如若想摆脱难堪的局面,当早日成亲才是。幼阳如有看上的淑女,尽可来向本宫说,本宫替幼阳保媒!”

  “公主有空不如想想明日的仪式流程,我那点儿破事儿,就不劳殿下费心了。”

  抛下这么一句话,薛朗几乎是落荒而逃——

  明明才二十五岁,怎么感觉提前过上在现代三十五岁的日子!

  明明还是小鲜肉,就被当成挂在架上的老腊肉,就差贴上清仓甩卖的标签了!二十五岁就变成剩男,天杀的古代!

第二卷_第71章 开始前的小风波

  薛智登门的事情,交给平阳公主处理后,薛朗心宽的一夜好睡。

  鸡鸣三遍卯时初,荷香就来叫薛朗起床——

  农历三月三是举行推广仪式的大日子。公主殿下特意着人看的日子,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天都没亮,柳女官就着人送来薛朗的官服——

  薛朗人高大,府中常备的官服没有适合他穿的,宽窄处倒是没什么,长度上……下摆只到膝盖。当日试穿的时候,还让如圭笑了一场。官服又不可能让府中的针线房赶制,还是公主殿下走了关系,才让京中加急缝制了送来。

  薛朗的主薄一职是从六品,以他的级别,对应的官服颜色就是深绿色,银质腰带九銙,黑色官靴,还有一顶进贤冠。

  别的都好说,就是衣服,深绿色,一个多么叫男人心塞的颜色!还好,帽子不是深绿色,要是帽子也是深绿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