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居唐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的都好说,就是衣服,深绿色,一个多么叫男人心塞的颜色!还好,帽子不是深绿色,要是帽子也是深绿色……打住,画面只是想想就觉得阔怕。

  感觉又找到一个奋斗的理由!就是为了改改衣服颜色,也一定要升官!深绿色的衣服穿着实在是感觉浑身不自然。

  穿好衣服,系上腰带,戴帽子的时候,问题出来了——

  薛朗的头发太短,戴不了进贤冠!进贤冠如果没有发簪固定,弯腰行礼的时候,有掉落的危险。

  就算穿越过来将近一个月了,薛朗的板寸头也没长出来多长的程度,别说戴冠了,就是距离束发都还遥远。

  戴不了冠,明天又是正式的场合,不可能随便戴一顶帽子,还是荷香有办法,就着烛光,拿针线缠了一个布团,缝在幞头上,给他裹上一块硬脚幞头。只要不是要祭祀天地之类的庄重场合,裹个幞头就足够了。

  这段时间,薛朗外出戴的多是毡帽,没有帽檐的那种,有点像瓜皮帽,在家没客人的时候就扔在一边,顶着一头短发也挺自在。

  除了充作发髻的布团,裹幞头其实也挺舒服,比戴帽子好过。薛朗立即道:“以后不是必要的场合,就戴这个吧,这个舒服。”

  “喏。”

  穿戴完毕,吃一碗秀娘煮的鱼丸粗面,时间也不过天刚擦亮,长俭已经侯在后院的大门口,待薛朗出来,立即小跑的跟上,万福牵好马车在侧门等着。

  乘上马车,一路向南——

  选中的土地在公主府与维泽县城之间,薛朗到的时候,韩进已经来了,身边围着人,似乎在做最后的准备。

  韩进穿着绯红的官袍,戴着进贤冠,一副正式打扮。听说公主殿下要穿大礼服来,见过公主殿下的戎装,男装,襦裙等装扮,就是没见过穿大礼服、上正妆的样子。

  公主是个美女来着,本着赏心悦目的宗旨,薛朗也想看看,公主殿下出身名门,母亲窦氏也是名门出身,算得上真正的贵族。

  薛朗其实挺好奇真正的古典美女穿上大礼服的样子,不知道跟现代做古典服饰表演的模特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是有区别的吧!公主殿下的气质那么独特,穿上大礼服,气场肯定更足,嘛,越想越期待。

  薛朗一边暗戳戳的期盼着,一边跟韩进闲扯,偶尔有下级官员来跟他见礼,他也笑眯眯的彬彬有礼的回礼,眼看着时辰将近,田边到来的马车越来越多,收到公主殿下邀请而来的官员们,陆续来到。

  韩进忙着去迎人,薛朗就接过检查的工作,抓着属官们再对一遍流程,争取不出一丝差错。至于跟着韩进去交际,拓展自己的人脉——

  别逗了!长史是韩进,不是薛朗。公主不在的时候,主持府中事宜的是韩进,不是薛朗。这里是韩进的场合,薛朗要是去抢着出风头,那不叫智慧,那叫装逼装成傻逼。

  “幼阳,幼阳!”

  韩进在一边叫薛朗,身边站着一群穿浅绯色官袍、戴进贤冠的官员们,薛智就在其中。

  “喏。”

  薛朗应了一声,干脆的走过去,脚步不徐不疾,神情不紧不慢,步履从容,落落大方,抱拳行礼打招呼:“韩长史,诸位有礼。”

  一众官员纷纷回礼。韩进道:“大家听说异人犁乃是幼阳改进发明的,皆想认识幼阳,故而唤幼阳过来,来来,我给你介绍。”

  韩进开始介绍,来的多是刺史们的长史,官阶都跟韩进一样,也不知是约好的,还是刺史们故意如此的——

  公主府中,能派来迎客的也就是韩进,如果派个比韩进高的官员来,就压了韩进一头。韩进背后站的是公主殿下,比品级谁也比不上。刺史们不想得罪公主,自然不会派比韩进级别高的来,免得造成什么误会。

  做官也挺不容易的!

  薛朗默默感叹。

  介绍到薛智的时候,薛智笑眯眯的道:“我与幼阳已经认识,我俩都姓薛,一笔写不出两个薛字,昨日曾登门拜访过。”

  一副我们是自己人的口吻。薛朗笑着拱拱手,不想解释,这种事情解释不清楚,等如圭把礼物退回给太子,自然就真相大白。

  等人介绍完,韩进还没说什么,薛朗也没做什么表示,薛智就一副关切的口吻,道:“今日事非寻常,幼阳想来身有要务,有韩长史在就好,幼阳快去忙去吧。”

  这话一出,韩进脸上就有了尴尬之色——

  薛朗一身深绿的官袍,站在一群绯红官袍的官员中,简直就是万红丛中一点绿,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拖拉机,夜空中的萤火虫那么显眼!

  低情商的薛朗压根就没想到这里,还是看韩进满脸尴尬,某些官员脸上的明显看好戏的表情,才反应过来,于是拱手笑道:“多谢显慧兄。诸位前辈齐聚的机会,实在难得,作为末学后进,放着这等学习的机会不要,小弟心中如何舍得。还请诸位前辈莫要嫌弃薛朗,后进一定多听少说,珍惜好这个学习的机会,诸位前辈莫要觉得薛朗是累赘才好。”

  这话一出,众人脸上,包括韩进脸上都带上笑意,看薛朗的目光都亲切了几分。薛智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似乎才醒悟过来说错话了,一脸歉然的看着薛朗。

  薛朗脸上微笑着表示不在意,心里偷偷翻白眼,这种类似的情况,幸好在某本教导为人处世的书上看过,咱情商虽然低,但咱看过的书多,照搬还是会的——

  论博览群书的好处!

  一场小冲突消弭于无形,正好时辰到了,远远地,公主殿下的仪仗来了,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到眼前,豪华的车辇,在柳女官的搀扶下,一身大礼服的公主殿下从马车上下来。

  “拜见平阳公主殿下!”

  众人弯腰行礼,没一人敢抬头。

第二卷_第72章 仪式

  薛朗也跟着低头,在低头行礼前抓紧时间看了一眼,不过就是这一眼就被公主殿下察觉了,还被隐晦的瞪了一下。

  薛朗赶紧低头,装作没看到公主殿下的瞪视,心里却在默默荡漾——

  卧公主殿下太美了!

  脸上涂一层白粉也能涂得这么有气质,这么好看的,公主殿下是他见过的第一个!突然有些好奇未来的第一美人杨贵妃扮上正装会有多好看?跟公主殿下比呢?可是他貌似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好遗憾!

  看公主殿下不能明目张胆,看柳女官就不用那么拘束。薛朗趁机瞥了两眼,倒也端庄娴雅,比起公主殿下气势过人的气场,柳女官倒显得柔和多了。

  果然,真正的古典淑女的气质不是现代模特们能模拟出来的。以前总觉得脸上抹白粉一定看着很恐怖,这会儿看到真人如此装扮了才发现别有一番风情。

  好吧,薛朗的思维又发散了!

  见礼过后,一切按照流程开始——

  韩进韩长史先念祷文,是一篇华丽的四六骈文,薛朗是有听没有懂,心头雾煞煞,脸上还得维持着肃穆的表情。

  念完祷文,摆上祭品,然后是按照封建礼节,按照公主殿下的级别可以做的祭祀活动,祭拜一番。

  这些薛朗不懂,只是提出建议,是韩进弄的。阔怕的封建社会,连拜神都要讲究身份阶层,有些神是皇帝才可以祭拜的,别人拜了就是违制,上就有记述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如果越级祭祀了不该自己祭祀的神邸,那就是淫祀,是有违礼制的违法行为。

  祭祀是一个严肃的活动,薛朗站在人群中,跟着一起,该跪跪,该拜拜。这还只是平阳公主的私人祭祀,如果将来薛朗要是混得好,能跟着皇帝祭天,那才是真正的庄严肃穆,会有专门的人观察官员们跟着皇帝祭天时候的言行举止,稍有差错,等着的就是阔怕的后果。跟这个比较起来,那才叫诚惶诚恐、举重若轻,唯恐行差踏错。

  这么一想,感觉不是荣誉,反而像惩罚!

  好吧,薛朗的思维已经发散到无边无际的地方去了。果然是因为太文盲,听不懂韩长史精彩的祷文,也看不懂公主殿下一言一行所代表的意义。薛朗纯粹就是抱着围观的心态在参与,明明是他策划的活动。

  祭祀活动结束后,由公主殿下上台,揭开盖在异人犁上的红布,然后,由牛夫牵来角上同样系着红布的耕牛。

  “薛主薄,为何只有一只耕牛?”

  站在薛朗旁边的长史拉着薛朗问道:“可是新犁只需一头耕牛即可?”

  薛朗道:“是的。异人犁比之过去的犁,不仅有节省畜力的优点,还有其他优点,请长史耐心观之,稍后即明。”

  长史点点头,眼睛亮得跟一百瓦的电灯泡似的,看着牛夫一人就把犁下田,给耕牛拴好犁,一声呵斥后,轻松地扶着犁,随着耕牛前进。

  到田边转弯处,既没让牛停下来,也没抬犁调头,而是扶着把手轻轻一拐就转过弯来,操作灵活,节省牛夫体力的优点,一目了然。

  “好犁!既轻巧灵便,又节省畜力。薛主薄,不知贵方何时推广?怎么推广?”

  长史急切的问着。薛朗笑道:“不急,等仪式结束,用了朝食,我方会给予统一答复。”

  长史点点头,撩起衣服下摆,连官靴都不脱就跳下地去看犁耕后的效果——

  关于这一点,薛朗有提前想到,安排牛夫一路深耕,一路浅耕。把异人犁既能深耕,又能浅耕,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节的优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薛朗还是现代人的作风,想推销商品就要把商品的优势展现出来。

  唐初的官员还是务实性比较强的,或者应该说,对粮食和农耕的重视,让这些官员们都很务实,即使是世家出身的官员,在做到长史这个位置上后,也有几分实际经验。毕竟,大唐不像两晋,只要投胎技术好,投胎到世家,再笨的人都混个官当当。在大唐,没有几把刷子,做官是做不走的。

  不少长史都露出激动之色,就跟当初万思明看到异人犁的下地效果一般反应。

  “好犁!”

  薛朗笑着拍起手掌,带头鼓掌,人群中,立即爆发出阵阵掌声,长史们看着异人犁的眼神,比看自己媳妇儿的眼神还热切,简直是一副恨不得立刻就跑上去抱起就走的德性。

  也怪不得长史们这么激动,这古代的赋税中,粮食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这年头,甭管世家贵族,还是贫民百姓,存粮都是第一要务。有句话叫家里有粮心不慌。

  在震天的锣鼓响中,牛夫赶着牛,在田里来了两个来回,一边深耕,一边浅耕。下了犁,耕牛和人都没有疲惫之色,牛夫满脸的喜气,耕牛悠闲地甩着尾巴,显然都还有余力。

  刚下的犁,立即有人抬走,连多给看一眼的机会都不给。长史们眼睁睁看着犁被收走,心口那个疼,多看几眼都不给,真真小气!

  “诸位!”

  韩进朗声开口,叫回长史们的注意力,就在长史们眼巴巴望着他的时候,韩进笑得满面春风,偏还语气诚恳:“诸位,大清早就把诸位请来参加这新犁下地仪式,辛苦诸位。眼看已到朝食时间,我们殿下命人备了朝食,请各位前往用膳。请!”

  “韩进休走,膳食可以稍后再说,这异人犁一事,且等不了了!快说,这犁当如何处理?”

  “正是!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区区一顿朝食,怎堪比拟!先说正事,朝食且先推后。”

  “就是!韩跃先,不给句准话休想走人!无有准话,某等也无心膳食!对否?诸位!”

  “正是!正是!”

  ……

  一边嘻嘻哈哈,一边拦着韩进不给走。

  韩进朝薛朗对过来一个抱怨的眼神,薛朗笑嘻嘻抱拳拱拱手,意思是“韩长史多担待,下官先走一步。”

  薛朗跳上马车,赶紧让万福走人。韩进眼角余光看到薛朗的马车远走,方才苦笑着大声道:“诸位就算拦住韩某一天也无用,此事殿下交予薛主薄主理,薛主簿何在?”

  众人立即四处寻找,结果自然是找不到人!

  韩进假模假式的学着薛朗摊手:“看来薛主薄是先回府去了,大家也先回去用膳吧,一切且先去公主府再说,可好?”

  不好也得好!

  众人只得浩浩荡荡的回公主府去。

第二卷_第73章 推广方案

  仪式在锣鼓喧天的热闹中结束,当然,重头戏还是待会儿进行的议题——

  公主殿下其实对最后这段锣鼓有点异议,不过,薛朗觉得前面的祭拜已经很严肃了,后面来段锣鼓才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喜事儿。弄点儿喜庆的事儿,如果没有锣鼓助兴,总觉得少了什么。

  长史们这顿朝食吃得是否美味薛朗不知道,他是吃的挺满足的,吃了个肚儿溜圆,漱完口,在偏厅坐着,趁长史们没来,让人给自己上热水——

  茶汤就算了,薛朗还是没学会享受。

  喝了一盏热水,听脚步声,长史们来了!薛朗起身迎客,还没开口,就被人抢道:“薛幼阳,叫人好找!跑哪里去了?”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前辈好,跟前辈一样,用朝食去了。前辈可吃好了?来来,请进,饭后正好来碗茶汤,去去腻。”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看薛朗笑得真诚,众长史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意思意思的说了几句,薛智也不知是想给薛朗卖好,还是想弥补仪式开始前由他话头引出的风波,笑着道:“幼阳已然在此,不会再跑,大家何不先进去坐下,先把心头着急的事情解决了,然后再议幼阳躲逃之事。”

  “正是,刚才朝食,心中有事,不敢饮酒,少不得哺食时,向薛幼阳讨教几杯。”

  一个眯眯眼长史笑着提议道,立即惹来数人的赞同,显然都是爱好杯中之物的,还有那捉狭的,望着薛朗一阵挤眉弄眼。

  薛朗依旧笑眯眯地:“后辈别的不敢说,只说一句,幼阳定当奉陪。”

  “好!”

  立即有酒鬼喝彩。

  说笑间,在仆从的引导下,各自落座。薛朗走到主位,没坐,而是站着先抱拳:“诸位前辈在此,本不该有晚辈的座儿,只是,晚辈奉命招待诸位,少不得要僭越了,失礼之处,前辈们莫怪。”

  “快快坐下,休要啰唣,且先把我等关心的事物,给个准话来!”

  “正是!”

  又是那位眯眯眼长史,明明看着是个斯文人,居然是个粗豪的性子,果然人不能貌相。薛朗朝他拱拱手,笑道:“这位前辈一再替晚辈解围,不知姓氏,待会儿晚饭可要多和晚辈喝几杯。”

  眯眯眼长史笑得见牙不见眼,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儿了,拱手还礼:“好说,某家冀州长史张易张玄机,薛幼阳说要和某家好好喝几杯,某可记住了!”

  待人都落座,薛朗也在主位上坐下,特意放大说话的音量,朗声道:“晚辈于平阳公主府中出仕,担任主薄一职,因缘际会看到耕田使用的犁既笨重,耕田又慢,心有所感,引进新犁。公主重视,奏报圣人,圣人欣喜,赐名异人犁,并下谕书着平阳公主大力推广。故而才有今日之盛会,这也是圣人心挂万民,重视农耕的体现。圣人英明!”

  “圣人英明!”

  众人朝长安的方向拱手行礼。

  甭管什么年代,做官吃公饭的,政治正确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行完礼,薛朗继续道:“异人犁比之过去使用的犁,优点想必诸位已经看出,不过,在这里,晚辈少不得还要归纳一遍,还请前辈们不要嫌晚辈啰唣。”

  “这是正事,说清楚为要,幼阳你就是说十遍,某等也不会嫌你烦。”

  众人莞尔。薛朗笑着顺势道:“如此,那晚辈就再说一遍。异人犁比之过去的犁,优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操作灵活,方便,犁架改进后,更为轻巧,便于转弯调头,既适合大的田快,也适应小的田快,大大节省了人力;其二,从过去的二牛驾犁改为一牛驾犁,大大的节省了畜力;其三,异人犁可既可深耕,又可浅耕,便于精耕细作,翻耕时,由土翻得深,还可把杂草连根翻出,兼具除草功能。”

  薛朗一边说一边关注在座的诸位长史们,有人兴致勃勃的听着,有人摸着胡须频频点头,神态各异,但都看得出对异人犁的赞。

  “以上这些优点,就足以保证异人犁的推广。我这里敢保证,只要用过异人犁,就不会再有人去用旧犁。诸位前辈以为然否?”

  “然也!有更省力、更好的犁,自然是要用后者,省下的畜力、人力,再去开几亩荒地也是极好的。”

  “如此好的犁,该大力推广才是!”

  “正是,正是!”

  ……

  看场中长史们都大力支持,薛朗道:“这样好的犁,确实该大力推广。圣人信任平阳公主,把推广的事宜全权交由我们公主府,圣人的信任我们自当尽心,无奈人力有时穷,公主如若在京中,自然有人手调派,如今公主奉命镇守苇泽关,人力、物力有限,可这么好的犁,推广效果不佳,岂不是辜负圣人信任?公主殿下为此日夜忧心,唯恐辜负圣人托付逐修书四处,邀请诸位来共商推广异人犁一事。”

  说到这里,薛朗顿了顿,看众人都一脸关切的倾听样儿,道:“关于推广异人犁,我方有一个方案,推广异人犁一事,我方就不插手了,交由诸位州牧们去操心,只是,怎么个交法儿,需有个章程。”

  诸位长史一听,脸上的神色都先松了几分,纷纷道:“是该有个章程,不知平阳公主属意几何?”

  薛朗道:“此事公主殿下自从交给我后,就不在参与。我这里有个章程,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

  “薛主薄请讲。”

  说起关心的事情,大家都做侧耳倾听状,一脸的认真严肃。薛朗道:“为着加快推广异人犁,我这里准备把异人犁的推广使用权,分卖给各位刺史们。”

  推广使用权?!

  分卖?!

  众人都有些踌躇,这是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物。薛智当先问道:“幼阳此话何意?”

  薛朗气定神闲的道:“意思就是每个州可以从我们这里买一个现成的异人犁回去仿制,每个州怎么推广,公主府不管,我们只是把新式犁卖给你们,银货两讫,互不干涉。”

第二卷_第74章 太极式推广会议

  银货两讫,互不干涉?

  长史们咀嚼着这几个字。

  薛朗也不急,给大家想清楚的时间。

  他跟平阳公主都清楚,真正的功劳,真正的大手笔在后面!所谓的异人犁只是开胃小菜。只是,身为有军功在身并且还领军的公主,对某些人来说,公主殿下的一举一动都牵着他们的神经,不为别的,平阳公主是女的,只这点就是原罪。

  李渊就算是再疼爱女儿,也得考虑臣民的想法,故而,薛朗给平阳公主出了这么个主意,李渊不仅没说什么,反而还积极赞成,并非是他重男轻女,有时候,适当的压制是为了保全。

  薛朗清楚平阳公主的尴尬,所以才让平阳公主选,公主殿下显然自己也清楚,选择抓大放小。

  他俩都知道,在这个时代,所谓的用异人犁赚钱不过是找个借口推掉这个功劳,安抚一些某些人敏感脆弱的神经,不然,先是异人犁,后面再出来发现红薯的功劳,只怕公主殿下就会成为某些人攻击的标靶,那时候,什么牝鸡司晨都是轻的。

  届时,作为公主殿下的皇父,刚刚建立的大唐国的主人,圣人李渊陛下,要怎么选择?是为了帝国选择牺牲女儿以平息悠悠众口,还是选择保住女儿这个可能会让年轻的大唐帝国受到损伤的选项?

  薛朗觉着,不管选什么,还是不要让这个选择题出现的好。公主殿下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做的一切不止为了自己出头,也希望能让公主殿下受益,他是要报恩的,而不是让公主殿下因为他的缘故,陷于不利之地。

  薛朗想,公主殿下应该是明白他的用心的,所以才会在他面前,待他那般坦诚,情绪表达得越来越多。

  在这个没有专利法的年代,所谓的赚钱也不过是找个借口表明平阳公主的态度罢了,与其说卖犁,不如说是卖个先机,卖个态度。

  薛朗道:“异人犁成品一个六十六贯,上等州独家推广权需一千贯,中等州八百贯,下等州只需六百贯。把犁带回去,你们各自的州要怎么推广,就是诸位刺史的事情,与公主府无关。诸位可听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当然,如果对我们的推广方式有异议的,可以留下来,大家慢慢商讨,如果没有异议,明日就可以带着异人犁回去,毕竟春耕在即,早日把犁带回去,早日把犁应用于春耕,也早日有好收成,对不对?”

  这话说的,众长史们看薛朗的目光略微有些古怪。薛朗都是气定神闲,他是公主府的属官,虽说这件事代表的是平阳公主的退让,但该有的气势还是要有,不能为了退让而堕了自己的威势,否则,自有那起子的小人趁势而上咬人一口。

  平阳公主可以在政治上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