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居唐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

  说完守孝的事情,两人就着图纸开始讨论家具的问题。江临对家具的样式完全无意见,用什么木料都行,薛朗做主就好,他只对薛朗的设计赞叹不已:“大哥的奇思妙想,似乎永无穷尽,跟大哥这短短的几天,小弟就觉得以前念书太少,见闻太薄!”

  还挺有上进心!

  薛朗满意的点点头,道:“我是因为走过的地方多,读过的书也多,长你几岁不是白长的。”

  两人说说笑笑,把做家具的事情定下来。薛朗在家闲不住,跟江临交代了一声,对荷香道:“荷香,给我找顶帷帽来遮脸,我有事去见公主。”

  荷香道:“禀大郎,帷帽是女子之物,大郎乃是男子,不合适哩。”

  薛朗讶然:“帽子还分男女啊?”

  这话问得寡言的荷香都笑出来了:“并非帽子分男女,而是男女不同哩。奴婢给大郎找个斗笠吧,戴得低些,既能遮挡脸孔,又不影响视物,可好?”

  “成!速去!”

  “喏。”

  其实戴不戴帽子都无所谓,只是这么一张色彩斑斓的脸,出去招摇过市,总是有些难看,遮挡一下为好。戴上荷香找来的斗笠戴上,薛朗这才出门去。

  平阳公主刚练兵回来,换下衣甲,正坐在案几前看书,以充休息。听到侍女来报:“禀娘子,薛主薄求见。”

  平阳公主还惊讶了一下:“幼阳的伤势如此之快就好了吗?请他进来。”

  “喏!”

  待薛朗进来,看到薛朗头上戴的斗笠,眼神一凝,手掌轻轻握了一下,面上神色未变,嘴角的笑纹一动不动,关切的问:“幼阳可好些了?”

  平阳公主早见过薛朗受伤的模样,在她面前自然不用戴斗笠,摘了斗笠,露出裹着幞头的脑袋,以及还有些淤青的脸庞:“见过殿下,好多了,只是还有些淤青,人早没事儿了。”

  平阳公主颔首,眼神在薛朗面上的淤青部位细细打量一圈,果然淤青淡了许多,淤青的面积也小了,只是伤处的面皮颜色有些黄,这是正常现象。

  平阳公主道:“幼阳为何不在家好好休养?”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农庄的事宜,我已交代万思明去做,我负责监管。今天来不是为公事,是为私事来着,属下对大唐不够熟悉,见闻少,所以来向殿下讨教,请殿下指点。”

  平阳公主问道:“何事?”

  薛朗赶紧把家具图掏出来:“想找殿下借两个木匠使使,做几件家具。”

  工匠自然是府里的更好,不论手艺还是见识,皆不是外面的工匠可比拟的。,这年头,优势资源都在士族手里,高手在民间……在古代封建社会不适用。

  “原是这般小事,可!我让如圭给你安排。”

  “多谢殿下。”

  平阳公主摆摆手,似乎闲话般提起:“幼阳可想知拦路殴你之人的底细?”

  薛朗淡然道:“以前想知道,现在则无所谓了。”

  “为何?”

  薛朗道:“我来到大唐不过不足两月,说得上与我有仇怨的几乎没有,属下是个与人为善的人,此其一;其二,但凡行事,必然有目的。既不是要我的小命,不过是叫人打我一顿出出气,那人选范围就更窄了……殿下,还要我继续说吗?”

  平阳公主摇摇头:“我就知瞒不过幼阳,好在,我也不打算隐瞒幼阳。”

  顿了顿,道:“此事乃齐王指使。”

  “齐王?属下并未与他有往来,何来怨气非要揍我一顿才能念头通达?”

  薛朗还记着他不知道太子与齐王的关系——

  论说谎的害处!编个来历真是费心,还得随时谨记!

  平阳公主道:“太子、秦王、齐王,与我虽是一母同胞,可论关系,太子与齐王更为亲近,我与秦王以及早逝的玄霸更为亲近些。那几年我阿娘身子不好,世民与玄霸皆是我一手照顾大,可惜玄霸生来就弱,早早夭折,唯有世民长成。齐王生性猜鸷,对下暴虐成性,眼中历来只有太子,幼阳驳了太子的面子,他会替太子出头,实属正常。只是,太子却越发的不长进了!”

  这话薛朗不太好接,只好保持沉默。

  平阳公主也不介意薛朗的沉默,道:“建成大兄固然才略不足,却是忠厚之人。如今,竟是进退失据到连忠厚这一优点也无有也!”

  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想来,李世民给李建成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了。

  平阳公主突然一声冷哼,薛朗抬头,却见平阳公主从袖笼中摸出一封书信来递给他,薛朗接过来看了看,却是在说太子建成讨好圣人后宫得宠嫔妃之事。

  太子建成与平阳公主一母同胞,他们的母亲乃是圣人李渊的原配太穆皇后窦氏。李建成作为原配之长子,堂堂太子,居然去讨好父亲的小老婆……薛朗已经不敢想了,难怪以平阳公主的城府,也被气成这样。

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

  作为属下,别人家兄妹间的事情,薛朗不好多说什么,但是,作为属下倒是劝慰一下。于是,薛朗道:“殿下可有修书太子,劝诫一二?”

  平阳公主长叹一声,道:“自是有的,可如今观之,太子并未把我之劝诫听进去。堂堂太子,一国之储君,行事当冠冕堂皇,走堂堂正正之道,如此方能上行下效,身边常聚有才有德之士!建成如此献媚于妇人,有识之士又怎能看得上他之言行!长此以往,身边无有有才之士,岂不是劣势更劣乎?”

  平阳公主说的是老成之言。太子治国总是要人才的,不仅是你挑人才,人才也挑你,并不是因为你是太子,人才就要来依附你。太子头上还有圣人,太子终归不是圣人。言而总之一句话,太子现在的言行,不足以让有识之士有长久的信心。

  这时候的士族,都是经历过数代变迁,历代皆有高官显宦者,才叫世家士族。而这种家族,一般都积累深厚,有的是眼光毒辣的长者,太子建成如今这般行事,不足以让这些人有信心就是。

  得民心者得天下。说白了,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望。人望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在这个古代,德行是个很重要的标准。为上者当如何,在封建礼俗中,自然有一套公认的标准。

  历朝历代失败的太子们,每次官方给出的书面失败理由,德行都是第一位,不会有人说才干不足,只会有人说德行不足以服人心。

  太子建成为了储位,献媚讨好于妇人,这妇人还是父亲的小老婆,作为原配大老婆的儿子,堂堂的嫡长子,在讲究嫡庶之分的世家士族眼里,这个行为真的很失分。

  薛朗默默的给太子点根儿蜡!不过,郁闷的上司还是要劝解一下的:“殿下,有句俗语说,脚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殿下既已劝诫太子,太子不采纳,也莫可奈何。太子已然为人父,自己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我等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仅此而已。”

  平阳公主点点头,叹道:“也罢,我自家也有解不开的烦忧事,又何来余力与太子解忧!”

  薛朗默默加一句,何况太子也不听你的!不过,倒是可以关心上司一下:“不知殿下有何烦忧?如若愿意,可说出来,让属下等帮着参详参详。”

  平阳公主看了薛朗一眼,摆手道:“我之事,不说也罢。幼阳如想助我,做好应做之事即可。”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的,根本就听不明白。看来公主殿下是不想说了,不想说就算,总不能逼着她说,没那个立场和身份,薛朗表示愿意尊重公主殿下的想法和做法。

  于是,薛朗从善如流的转换话题:“说来,属下来见殿下,除了借用工匠一事,还有一事,烦请殿下帮属下参详一二。”

  平阳公主没说话,只是似笑非笑的望着薛朗。望得薛朗莫名其妙,忍不住用手摸摸脸:“殿下,可是属下哪里不对?”

  平阳公主叹道:“非也。”

  “那殿下为何如此看着属下?”

  薛朗一脸的莫名其妙。平阳公主道:“幼阳果真如自己所说一般,情商堪忧也。”

  卧槽!

  薛朗一脑门的黑线:“所以殿下怎么突然说到这里?”

  平阳公主道:“如是情商高的下属,听到本宫言有烦忧,定当趁机再三追问,以解主上烦忧为己任。到了幼阳这里,却是本宫不说,幼阳竟岔开话题转而言他,竟让本宫不知该欢喜还是郁闷也!”

  卧槽!卧槽!卧槽!

  唯有连说三遍,才能表达薛朗的心情。大概是薛朗一脸无语的表情太明显,也大约是这个表情在淤青的脸上显得特别滑稽,公主殿下竟然难得的大笑起来。

  笑得薛朗更加的无语。

  公主殿下笑完了,一脸的愉悦之情,还夸薛朗:“如此观之,幼阳虽智计百出,博学多能,然人品却是忠厚仁德之人。”

  薛朗:“殿下是在夸奖属下?”

  公主殿下点头:“然也。”

  薛朗苦笑:“为何属下一点都没有被上司夸奖后的开心呢?”

  公主殿下还一本正经的道:“想来是幼阳虚怀若谷之故。”

  之故泥煤!

  薛朗好想这么回一句,无奈形势不如人,只能默默低头,默默寻思要诅咒公主殿下什么呢——

  上厕所没手纸?唐朝本来就没手纸!

  吃方便没有调料包?唐朝也没方便面啊!

  ……阔怕的古代,连诅咒人都找不到诅咒的理由!

  “幼阳可是在腹诽本宫?”

  你都说本宫了,还能承认吗?

  薛朗一脸正气的道:“属下其实是在思考练兵之事!”

  公主殿下又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睨他一眼,颔首问道:“幼阳想出何等良策来?”

  薛朗满脸正色道:“禀殿下,属下刚才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说来听听。”

  公主殿下一脸的闲适安然,显然觉得薛朗是在为了转移话题胡扯。薛朗决定震一震她,哥们儿只是低调,并不是不会装逼!

  于是,薛朗道:“敢问殿下,军士们是不是都有夜盲之症?”

  平阳公主似是料不到他还真不是闲扯,端肃表情,道:“夜晚不能视物,此不是常见之态吗?难道是病症不成?”

  薛朗严肃的道:“就是病症!”

  平阳公主脑子转得快,立即问道:“即是病症,幼阳可是有方可解?”

  薛朗露出谜之装逼微笑,点点头:“然也!”

  平阳公主莞尔,优雅的起身,大方从容的向薛朗一礼,道:“刚才是本宫误会了幼阳,向幼阳致歉。还请幼阳指点平阳解决夜盲之症的良方。”

  公主殿下这能屈能伸的,可谓女中大丈夫也!

  薛朗表示佩服,也不好意思装逼了,爽快的道:“很简单,不用吃什么药,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即可。”

  平阳公主立即追问:“何谓饮食结构?如何调整?”

  薛朗道:“我们平时吃饭,有粮有菜有肉,北方多面食,南方多米粮,每餐饭综合起来吃什么,就是饮食结构,南北方的差异就是饮食结构的差异。患上夜盲症,其实是因为饮食结构中缺乏一种叫做维生素a的东西,这种东西,鱼肉中有,猪肝里也有。而这两种东西,恰巧就是常人少吃的东西,故而才会患上夜盲症。”

  平阳公主恍然:“原来如此!难怪在士族之中,少有夜晚不能视物之人,此症多发于黎庶之中,皆因士族多有食用鱼脍的习惯,而黎庶于鱼类上多烹饪不得法,吃的人少,故而患病。”

  薛朗点头笑道:“然也!所以,我们只要调整士兵的饮食结构,就能治好士兵们的夜盲症,到时候,殿下手中就有一只夜晚也能行军的军队,殿下,这才是真正的成矣!”

  平阳公主眼神灿若朝阳,凝视薛朗片刻,毫不犹豫的起身,朝薛朗行礼,真诚的道:“平阳谢幼阳教我练兵之法!”

  薛朗连忙起身,想去扶人又怕男女有别唐突了公主,只好避开道:“殿下何至于此!殿下是薛朗之主上,薛朗身为下属,为殿下解忧自是分内之事,不该受殿下如此大礼。”

第二卷_第108章 护佑安危

  平阳公主坚持行完礼,道:“时人吃鱼,多是鱼脍。蒸炖煮虽有,可因烹饪不得法,难以去腥,故而吃的人少。猪肝……因为猪肉吃的少,也鲜有食用。如今,这两者都要加入到幼阳所说的饮食结构中,为了可口,烹饪之法……”

  薛朗爽快道:“属下自然会教,这个简单。”

  平阳公主有些过意不去:“此乃幼阳家传之物,如何能让你广而授之?实不该也!”

  薛朗倒是不以为意,道:“不过是菜谱,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我所知道的菜谱好几百道,鱼不过是诸多菜谱中很小的一部分,没事儿。再说,我也在苇泽关,突厥南侵在即,殿下的兵越强,苇泽关越稳固。倾巢之下无完卵,我即是在帮殿下,也是在帮我自己。”

  平阳公主摇摇头,略作沉吟,扭头吩咐左右:“传江临来。”

  “喏。”

  左右领命而去。

  平阳公主诚恳道:“幼阳待我以诚,殚心竭虑为我打算,连家传菜谱都拿出来供我练兵,如此情谊,平阳铭感五内,实不敢忘也。幼阳的安危,于我至关重要。江二郎武艺高强,与你又是结拜兄弟,恰是护卫你之人选。”

  薛朗挠挠头,道:“正是因为他武艺好,感觉给我做护卫可惜了。”

  这话说的,平阳公主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道:“我自会问江二郎意愿。”

  好吧,这是不打算问薛朗意见了。薛朗只得保持沉默,本来他是想问问公主殿下军中是否有合适江临的职位,让他去历练学习一下,结果公主殿下竟然是想让江临护卫他……等等看江临意见吧。

  江临不一会儿就来,他出身良好,自然是通识礼仪的,进来就先行礼:“见过平阳公主殿下。”

  “免礼,江二郎请坐。”

  “谢坐。”

  行完礼,才又冲薛朗抱拳:“大哥。”

  薛朗招招手,让他过来坐下。

  待江临坐下,平阳公主转首道:“几日不见,江二郎气色却是好了许多,想来是你那兄长还算用心之故?”

  江临现在的卖相可不是当初那个浑身破衣,面色发黄的样子了。自从跟薛朗结拜后,吃穿用度,薛朗待他与自己一般无二,年轻人恢复起来快,不过几天功夫,脸色就红润了许多。人又长得好,换了身好衣裳,自然就是翩翩少年郎一枚。

  江临露出腼腆之色,道:“大哥待我,自是用心。”

  薛朗笑道:“殿下,阿临面皮薄,人老实,烦请放过一二吧。”

  平阳公主笑起来:“幼阳倒是护短。”

  薛朗理所应当的道:“阿临可算是我在大唐唯一的亲人,做兄长的,自然要爱护一些。”

  平阳公主笑着颔首,转头对江临道:“江二郎,听说你原想去投秦王军,结果因为走错路而没有投成,反而来了苇泽关。天意如此,本将又甚爱你之武艺,可愿投到本将军中?”

  江临道:“回公主,今早大哥曾问江临是否有想做的事,江临想了一早上,思来想去,如今我之亲近之人唯有大哥一人,我所求不过是大哥安好,莫在剩我一人孤苦伶仃就好。是故,禀公主,江临不愿去军中,自请担任大哥的护卫一职,保我大哥安危!”

  原来他是这般想法,薛朗又是震惊,又是感动。在他看来,江临一身高强的武艺,自是要去军中任职,说不定以后大唐的名将里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呢。

  薛朗忍不住道:“阿临,你可知道,以你的武艺,如在军中,前途无量,其实我没什么危险的,那天是纯属倒霉,我以后应该不会天天那么倒霉,所以,护卫什么的,其实没必要。”

  薛朗是这么说的,可惜他的上司平阳公主殿下似乎不认同,都不搭薛朗的话,直接对江临道:“阿临所虑,与我不谋而合,我也忧心幼阳之安危。我原打算请阿临你担任校尉一职,幼阳在我军中兼任军需官,就由你带队,专门负责幼阳的安危,如此,阿临可愿投军?”

  江临立即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江临领命!”

  “甚好!如此,幼阳以后之安危,你托于你手也!”

  “喏!”

  薛朗看的目瞪口呆——

  这俩人都不问问他的意见,就这么决定了!人权呢?人权呢?人权呢?貌似古代用不上这两个字,现在是封建社会来着。

  薛朗只得开口:“殿下,阿临,如果我反对,有效吗?”

  公主殿下断然道:“无用!”

  江临略好些:“大哥,我和殿下这是关心你的安危,由我担任你的护卫,大家也放心些。”

  薛朗叹气:“我只是觉得你一身武艺,跟着我做护卫可惜了。”

  江临雀跃道:“不可惜哩。说实话,我其实对大哥的奇思妙想更感兴趣,跟着大哥一起做事,我更开心哩,并不觉得可惜。”

  好吧,只要江临开心就行!薛朗也不反对了,虽然他还是觉得没必要。

  由江临出任薛朗的护卫,公主殿下似乎很满意,特意留兄弟二人在她这里用朝食,蒸的小米饭,饭头上覆上一层嫩绿的春韭,小米饭色黄,春韭嫩绿,看着就十分有食欲。搭配上刚烤出炉的童子鸡,鸡肉鲜嫩,十分可口。

  薛朗忍不住吃了两大碗,江临的食量自然更大些,整整用了五碗。不过,公主殿下并不惊异,这年头力气大的男子,饭食过高于常人,江临要是力气大饭量又小,估计公主殿下才会惊异。

  薛朗这伤,整整在家休养了十天,脸上的伤处才看不出淤青的颜色,虽然略有些发黄,不过已经不像当初淤青满脸那么恐怖。

  这十天,公主殿下给薛朗派了四个手艺娴熟的木匠来,不是二牛师徒,是新从京中调来的。二牛师徒已被公主殿下遣回京中去了。

  四个木匠,两个师傅带着两个学徒。按照薛朗给的图纸,问明大小后,立即手脚利落的开工。做活儿又快又好,薛朗养好伤后,做好的衣柜已经放在空房间中散味儿。

  江临极爱那套书桌椅,表示在上面铺上纸张写字,比在案几上宽敞、好用,就是椅子还不习惯,觉得咯屁股。

  为此,薛朗让荷香和腊梅出手,买了些羊毛来,先用细密的绸布缝内胆,再用麻布缝外面的套子,缝制了几个垫子,完美解决问题。

  这个家总算有了几分家的样子!

第二卷_第109章 农庄渐成

  在家休养了十天,也该到岗上班了。薛朗上班的第一天,先是去田里看了下茁壮成长的庄稼们,然后转道农庄,去视察农庄的情况。

  猪舍、鸡舍、鸭舍、鹅舍等都建好了,石槽里的蚯蚓也已经按照薛朗的吩咐养上。随着气温渐渐升高,蚯蚓会越长越快,不过,也没有这么短时间就可以的地步。

  苇泽关这地方,养羊的人多,羊不需要养殖,所以,农庄里大规模养殖的是猪、鸡、鸭、鹅,还有鱼塘。

  初期蚯蚓尚未出栏,使用的材料是掏鱼塘时候弄出来的小鱼虾和各种水螺。水螺是寄生虫很多的东西,要喂猪必须要先烘干,烘干以后再碾碎成粉,拌到猪食里,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补充钙质,不过短短喂了十多天,圈里养殖的猪就换了一个样子。

  为了跟上农庄里的消耗,收够蚯蚓后,军方再次发告示,面向社会收购各种小鱼小虾和水螺,两文钱一斤。在苇泽关这个水系发达的地方,小鱼小虾、泥鳅之类的几乎没人要,如今有人愿意出钱收购,只是老人孩子去捕捞,一天也能挣上一个壮劳力的收入。

  等蚯蚓能用以后,薛朗也是打算烘干磨粉以后再喂食,虽然这样做肯定会增加蚯蚓的消耗,但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寄生虫和疫病的危险。

  就是喂猪的菜叶什么的,薛朗也是让煮熟后再喂,猪是很容易长寄生虫的牲畜,熟食喂养能大大的降低寄生虫的危害。

  这些事情,万思明都很好的按照薛朗的吩咐执行了。万思明这人有个好处,有着这时代儒家人的观点,为国为民的公心还不错,且不会乱做主张,能够忠实的执行薛朗的各种命令和吩咐。

  “这些你都做的不错,措施出来的效果比预期的还好,我们再去看看鱼塘。”

  薛朗夸奖万思明一句,万思明脸上的神情,隐见兴奋。最近苇泽关的大动作,多数都与眼前这位薛主薄有关,看公主殿下的支持力度就知道,这些事做好了是有大功劳的。

  异人犁推广的时候,跟着做事的万思明就受到嘉奖,这位薛主薄从不吝啬把功劳分人,只要是实心跟着他做事的,从不亏待。

  鱼塘那边,在按照薛朗的吩咐洗塘消毒后,莲藕种子已经种下去,鱼塘里现在放的是鲤鱼、鲫鱼,其他鱼种在莲藕长起来前,还不到放置时间。

  莲藕与鱼的混养,就讲究一个放养品种和放养顺序,放错了,会伤害到莲藕,可能血本无归。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