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谷也将自己屋里的被子拿出去晒了,随后他就出了门,来到了东城一条繁华的大街。

    一路走着,赵谷来到了一座面积十分宽广的府邸大门前,抬头一看,不由苦笑出声。

    “郡主府?她是郡主吗?”赵谷低声喃喃道。

    摇了摇头,赵谷上前敲开了大门。

    郡主府的门房十分有礼貌,并没有因为赵谷穿着简陋而怠慢,笑着问道:“客人您找谁?”

    “苏小成。”赵谷道。

    “您是赵谷赵先生?”门房眼睛一亮,再次问道。

    “是我。”

    门房抱了抱拳:“先生请跟我来,苏姑娘早就吩咐了,您来了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后院。”

    不知为何,听到门房称呼苏小成为姑娘,赵谷暗中松了口气。

    没错,他来到的这个地方,正是苏小成派人所说的她的地址。

    那一日,赵谷正在苦思如何彻底扳倒李浩时,苏小成派人找上了他。

    雷响的消息就是苏小成告诉他的,当时赵谷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雷响作为云南王的亲兵,身后站着的是云南王柴俊,而朝廷和藩王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朝廷即想通过藩王镇守边疆,又怕藩王势大,影响朝局。

    李浩竟然敢私自关押雷响,这是赵谷没料到的,所以他当即将这一消息传了出来。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招走对了,朝廷官员一听到雷响的消息,终于开始真正注视李浩的一举一动。

    再加上之前的关于赵谷一家的流言,彻底将李浩推到了流言的风口浪尖。

    苏小成帮的忙还不止如此。

    当日雷响关在牢房内,其实并没有人行刺他,但赵谷为了给流言升温,于是让苏小成派来的人给雷响传话,让他自己刺自己手臂一刀,这才造成了当日紫宸殿中,太宗陛下和官员们勃然大怒的一幕。

    可以说,在扳倒李浩的整个过程中,虽然赵谷居中筹划,但苏小成对他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当时赵谷很清楚,自己一家人被杀的消息并不足以动摇朝廷对李浩的重视,唯有加上云南王这面大旗,才能真正刺激到皇帝和官员的神经。

    换句话说,雷响被行刺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因为云南王的缘故,朝廷才不得不审查李浩。

    而实际上李浩谋害赵谷的事才是真正的致命之处,只要朝廷因为彻查李浩,而不得不揭开这个大盖子,李浩谋害赵谷的事才能暴露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官员和民众都知道了这件事,朝廷也就不得不处置李浩了。

    尽管这个时候,或许已经有人意识到雷响被刺只是个噱头,但赵谷被谋害却是真的,朝廷官员们不得不捏着鼻子吃下这个哑巴亏。

    更直白点来说,赵谷发动百姓传播李浩的流言,就好比一个庸医跟朝廷说李浩病了,而自己这里有上好的药剂可以治疗他。

    雷响这个时候扮演的角色就好比是一个名闻天下的神医,朝廷听说过他的大名,信了他的话,以为李浩真的病了。

    于是朝廷开始重视李浩的病情,找到庸医为他抓药治病。

    这时,李浩谋害赵谷的事情就好比是庸医所开的剧毒无比的药剂,而朝廷官员不知道,把它喂给了李浩。

    于是李浩病得越发严重了,剧毒无比的药剂进了李浩的嘴里,立刻将他毒害身亡。

    这一切说来简单,其实十分复杂,不论是哪一个环节错了一步,或者说是慢了一拍,都不可能有今日的效果。

    而苏小成提供的消息,正是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赵谷今日前来,是特意来感谢苏小成的。

    这个温婉的女子在赵谷心中十分特殊,她当日被赵谷挟持,受了不少苦楚,还被赵谷用铁锁敲了一下,虽然那一下并不重,可毕竟还是很痛的,可她却并不在乎,反而在赵谷出城之后努力送他。

    赵谷和她都知道,她送他是因为赵谷还没脱离危险,有她跟在一起会让官府继续忌惮。

    直到最后李浩的手下放火烧芦苇荡,二人都知道,苏小成再跟着他只会被连累,所以赵谷果断独自逃走。

    对于苏小成为何会这么做,赵谷一直没有问,他隐隐觉得或许这跟她很欣赏他有关,至于欣赏中还没有别的什么情愫,二人都不愿提起。

    一路穿过数座院子和园林湖泊,后院终于到了。

    苏小成早已等候在此,身着白衣,素面朝天,眼含柔情,悄然而立。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问道:“你还好吗?”

    相视一笑,二人又同时答道:“我还好。”

    “随我去我的小楼吧。”苏小成轻笑道。

    “嗯。”

    赵谷便随着苏小成走着,看着她摇曳的背影,他的心绪莫名的安静。

    直到到了地方,她停下脚步,赵谷才收回目光。

    “看够了?”苏小成头也不回的问道。

    “没有。”赵谷脸一红,答道。

    “没有看还是没有看够?”苏小成又问道。

    “都没有。”

    “那岂不是互相矛盾?若没有看,又何来看够或是没看够?”

    “正因为没有看,所以永远看不够。”

    “油嘴滑舌。”苏小成嗔了一声,推开了小楼的大门。

    赵谷跟着进去了,打量了一番,发现苏小成这里装饰十分简单,除了日常用的桌椅板凳,就只剩下满墙的诗词书画。

    “觉得如何?”见赵谷收回目光,苏小成问道。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君子之风也。”赵谷答道。

    “你倒是会说。”苏小成咯咯笑着,似是想起了什么,道:“忘了跟你说,谢谢你搭救雷响,不然我不知还要往那开封府大牢跑多少遍。”

    “你当初每夜都去看的人就是他?”赵谷问道。

    苏小成点了点头,又似是怕他误会,解释道:“你不要多想,郡主他是云南王的妹妹,自然关心他的属下,雷响被抓后郡主忧心忡忡,于是就派我每夜去给他送些吃的用的,顺便传递消息。”

    赵谷笑了笑:“解释这么多干嘛,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

    苏小成吐了吐舌头,可爱至极,道:“那谁知道呀。对了,郡主说她要感谢你一番,一会儿你和我去见他。你……要好好表现。”

    “好好表现?……我知道了。”赵谷说着,突然眨了下眼睛,苏小成瞬间红了脸。

    她没想到,一向给人一种成熟稳重感觉的赵谷,竟然会做这种动作。

 第十七章 郡主府(2)

    “怎么了?”赵谷笑问道。

    “没什么,只是感觉这样的你更真实些,你在大牢或是芦苇荡时的样子,有点……有点怕人。”苏小成给赵谷倒了杯茶,笑道。

    “是吗?那是因为那个时候不允许我有别的心思,不然我现在早已喝了孟婆汤,上了奈何桥。”

    苏小成点了点头:“说的也是,不说这个了,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要散播流言对付李浩的吧,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没想到你这种热血男儿,也会想到这种阴损的法子。”

    “法子哪有阴损不阴损的,阴损的只有人罢了。”赵谷苦笑一声,接着便将自己散播李浩流言的全过程讲了出来。

    苏小成时不时插嘴问一下,他都会细心讲解,她也时常发表下自己的意见,试图改一下赵谷的计划。

    二人就这么聊着,话题似乎没有尽头,从李浩聊到大牢,从开封聊到辽国,从上午聊到晌午,又从晌午聊到中午,笑声不断。

    直到一道空灵的声音在门外叫苏小成,二人这才发觉竟已过了一个上午。

    相视一笑后,苏小成打开了门,迎进了一个俏丽女子。

    女子大约二十来岁,比苏小成略高,也比苏小成略瘦,身材玲珑有致,前凸后翘。

    她的模样十分漂亮,却隐隐带着一丝忧愁,身穿青袍,摇曳生姿,整个人站在那里仿佛一朵高山上的雪莲花,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想到她十有八九就是云南王柴俊的妹妹,赵谷上前一步,抱了抱拳:“见过柴郡主。”

    柴郡主笑道:“先生不必多礼,此次雷响能够脱难,多亏先生谋划。”

    赵谷摸了摸鼻子,却没有接话。

    他当时设计李浩的流言时,并没有将雷响算计进去,是苏小成后来派人将雷响的消息告诉了他,他这才将雷响被抓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雷响是云南王的亲兵,这才造成了那么大的凡响,使得当今皇帝都下旨彻查。

    所以说,与其说柴郡主该感谢赵谷,还不如说赵谷该感谢柴郡主,若非云南王封疆一方,位高权重,单凭李浩谋杀自己一案,还不至于让刑部主审,更不会这么快就将李浩扳倒。

    因此,赵谷并没有接受柴郡主的谢意,笑道:“郡主严重了,咱们这顶多算是合作,不用谢我的。”

    柴郡主略有些惊异的打量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吧,看来你都知道雷响此事是我借小成姐之手帮你了。可我还是要多谢你呀,若非你给了我灵感,雷响现在肯定还关在大牢内。你可不知道,他和我哥哥情同兄弟,为了在开封府大牢把他捞出来,我和小成姐没少头疼。”

    柴郡主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同时也是个有原则的女人,她说要谢谢赵谷,就一定要谢谢赵谷,低头想了想,她自袖中取出了一张叠好的纸。

    赵谷好奇的接过纸张,发现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

    上面严明,赵谷可持此纸张去郡主府库房内,提取一千贯的铜钱,作为柴郡主感谢他救了雷响的报酬。

    一千贯铜钱,这可是相当于后世二十一世纪的一百万人民币了!(一千枚铜钱等于一贯铜钱,等于后世一千块钱)

    赵谷正准备推辞,柴郡主却先开口了,道:“赵先生,我知道你不愿收这笔钱,可且不说你确实帮了我的大忙,就算是为了小成姐,你也要收下这笔钱。”

    “和小成有什么关系?”赵谷不解的问道。

    柴郡主笑道:“小成姐年纪已经不小了,你若不多攒点钱,拿什么娶她呀。”

    “郡主。”苏小成没料到柴郡主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瞬间羞红了脸,余光偷偷打量着赵谷。

    “这么说来,这是给我当做发家致富的本钱喽?”赵谷笑了笑,看了苏小成一眼,便将凭证收了起来,道:“那好,我就先收下这笔钱,以后我会还给郡主的。”

    柴郡主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下咱们可以去吃饭了吧,你们两个聊起来没完没了的,饭厅的菜我都让厨子热了一遍了。”

    这句话又换来苏小成的一声娇嗔,赵谷嘿嘿一笑,便跟着柴郡主进了饭厅。

    柴郡主吩咐人上菜,吃过午饭,柴郡主讲赵谷请进了她的书房。

    “郡主找我有事?”进了书房,赵谷问道。

    柴郡主给赵谷倒了杯茶,道:“确实有事。此次李浩受何人指使对付你,你可有怀疑目标了?”

    赵谷摇了摇头,柴郡主不置可否的一笑:“早晚你会知道的。”。

    “看来郡主已经知道了?”赵谷问道。

    柴郡主点了点头,赵谷又问道:“郡主要说的事和他有关?”

    “是。”

    说着,柴郡主组织了一下语言,突兀的道:“我将这次流言是你散播的事,告诉给了那位老人。”

    “老人?”

    赵谷苦笑起来,他来到开封已经许多天了,先前为了对付李浩曾特意查过当朝官员的资料,自然知道能被柴郡主郑重提及的老人,也只有那位了。

    “他怎么说?”赵谷问道。

    “他很欣赏你。”柴郡主道。

    赵谷接过柴郡主递过来的茶杯,喝了口茶:“郡主你有话直说吧,我可是听说被那位老人惦记上,并不是什么好事。”

    “咯咯,你可真有意思。”柴郡主白了他一眼,看的赵谷一呆,她这才笑道:“老人家一辈子为国为民,眼下年纪大了,最大的心事在北边。”

    “燕云十六州?”赵谷问道。

    “是的。”柴郡主扎了眨眼,淡淡笑道。

    赵谷沉吟,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那位老人正如柴郡主所说,一辈子都在为国为民,如今虽已年迈,却依旧为军国大事劳累着,他此生最大的心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他找上赵谷的原因,定然是因为之前赵谷散播的谣言中,言称自己手中握着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情报。

    老人本着有枣无枣都捅一竿子的想法,便找上了赵谷。

    若他真的有法子收回燕云十六州,自然皆大欢喜,若是没有办法,对老人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对了,那位让李浩对付你的高官已经知道你还活着的消息,老人让我传话给你,若是你不能拿出能够帮助朝廷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消息,那位高官亲自动手对付你时,老人可不会帮忙哦。”柴郡主突然又道。

    “什么!”

    赵谷有些蒙住了,李浩背后的那位高官竟然已经知道他还活着的消息!

    那他接下来会做什么?若他亲自动手处置赵谷,赵谷还能有命逃脱吗?

    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能让那位老人提防的人,又岂是‘厉害’两个可以形容的。

    赵谷有种被狼盯上的感觉,背后莫名出现了一丝冷汗。

    “这么说,这个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消息,我是不得不拿出来了?”赵谷试探着问道。

    柴郡主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谷苦笑,他当初说有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消息,那是为了制造舆论,吸引老百姓的目光,为的是对付李浩。

    他却没想到,只不过几天时间,自己就掉进了这个自己挖的坑里。

    燕云十六州若是那么好收复的,历史上大宋朝也不会临到亡国也没有收回它了,赵谷自问他除了比这个世界的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记忆外,并不比任何人聪明能干,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他就能做到?

    但眼下已是不做不行了,不然谁知道哪天他就会悄无声息被人弄死,赵谷只得低头沉思,希望凭借多出的一千多年记忆,找出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办法。

    慢慢的,一个计划在赵谷的脑海中成型。

    眼下已有不少人推测到今年天有大灾,到时气候将会格外寒冷,这貌似是个好机会啊!

    柴郡主静静看着赵谷,心里一阵好笑,她之前所说的这些话虽然都是那个老人的原话,但那个老人也说了,若赵谷真的拿不出主意,老人也不会为难他,相反的还会保住他,可她就是不愿意将老人的后半段话说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她发现他皱眉沉思的样子十分有趣,就想着难为他一下,让他的眉毛多皱一会儿。

    柴郡主却没想到,沉思中的赵谷渐渐摸清了思路,并且脑海中快速制定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赵谷突然抬起头,咧嘴笑道:“我想到了。”

    “啊?”这次换柴郡主吃惊了,玉手捂着嘴巴,呆呆看着眼前的男人。

    赵谷一笑,缓缓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柴郡主凝神听着,越听心中越紧,两只玉手不自觉的捏在了一起,手指无意识的摆动着,显然她已经被震住了。

    良久,赵谷停下,柴郡主依旧神游在外,赵谷不由觉得好笑,于是轻咳一声唤醒了她。

    柴郡主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你最好祈祷你的计划不能实施,不然以后你说不定会成为封公拜侯的大佬。”

    “那还不好?”赵谷不解道。

    “当然不好?”柴郡主肯定道。

    “为什么?”

    “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会有权有势,娶很多房小妾,那时我的小成姐就会不幸福,我就会替她报仇,狠狠揍你一顿又一顿。”

    “……。”

 第十八章 开店(1)

    对于柴郡主的神奇逻辑思维,赵谷只能表示自己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完全跟不上她的节奏。

    柴郡主浑然不觉她的思维有多霸道,或者说她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目的就是为了让赵谷吃瘪。

    “好了,不开玩笑了,你的构思我会传达给老人的,但愿它真的能奏效,还我大宋一片完整的河山。”柴郡主娇笑一声,道。

    “嗯,多谢了。”赵谷笑道。

    “还不都是为了小成姐吗?你不知道啊,那天李浩放出风来,说已经把你杀了,小成姐可是在闺房了哭了一晚上呢。”柴郡主摆了摆手,满脸心痛的说道。

    赵谷一怔,没想到苏小成对自己竟如此关心,心里不由觉得一暖,但他并未就此事多说什么,而是默默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他有心和柴郡主打听下自己那尚未谋面的父亲的消息,但想到自己此时尚且处于别人的算计中,就算找到父亲又能如何,说不定还会连累他。

    对于父亲的消息,之前那个赵谷也没有多少记忆,他只记得当时父亲出去找吃的,赵谷则独自一人躲在屋子里,不想父亲走了没一会儿,他就被官府抓了起来。

    他只是隐约中听衙役们说起,貌似父亲也被抓了,但却并未关在开封府大牢,似乎是一个神秘人物强行将父亲提走了。

    又和柴郡主就燕云十六州的事情聊了一会儿,赵谷就起身告辞,由苏小成相送,出了郡主府。

    郡主府大门外,苏小成叫住了赵谷,踌躇了片刻后,苏小成脸红着道:“郡主给你的那笔钱你可得善用,不然的话……。”

    “不然的话怎么样?”赵谷调笑道。

    “不然我就揍你。哼,你当初可是用铁锁敲了我一下,别以为我忘了。”苏小成白了他一眼,风情万种的说道。

    “啊?我知道了。”

    苏小成这才满意,挥了挥手:“你走吧,有空记得过来坐坐,我和郡主都喜欢听你说话。”

    “好。”

    告别苏小成,赵谷慢慢走着,回到了小院。

    一路上,赵谷都在思索柴郡主所说的‘攒钱’门路。

    他并非不通人情的人,柴郡主的意思已经说得那么清楚,就是要他做出一份事业来,证明苏小成的眼光。

    而证明一个男人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赚钱了。

    这也是为什么柴郡主直接给了他一千贯的原因,她这是间接的给赵谷做生意的本钱呢。

    其实关于挣钱这件事,没有人不热衷,谁会不喜欢钱呢?赵谷之前就有这个打算,想要在大宋生活下去,钱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一直忙着和李浩周旋,没有时间罢了,现在闲下来了,他也觉得是将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或许是苏小成猜中了他的心思,亦或者是柴郡主猜中了他的心思,这一千贯钱适时出现,无形中助力了一把。

    眼下他要想的,就是怎么用这笔钱去赚来更多的钱。

    大宋的经济环境其实十分宽松,朝廷鼓励百姓经商,致使大宋的工商业空前繁荣,远胜其他各个历史上的朝代。

    在这里创业,对于赵谷而言,难度几乎可谓没有,只要他随便将后世中一些大宋没有的东西拿出来一卖,再用后世一些促销手法一宣传,妥妥的将会成为一个商业神话。

    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太过吸引人的眼球,搞不好会被不少人惦记,这不是赵谷要的结果。

    他本性懒散,不想因为钱的事情而引来麻烦,所以想了一会儿后,赵谷决定还是要本本分分的做生意。

    传统生意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住和行这两样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做成的,因此赵谷只是刚起了个念头就果断放弃了。

    最终,赵谷决定在衣和食上下功夫。

    这两样虽然看起来单调了些,但若是做得好,同样可以花样百出。

    而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男女授受不亲,他想要卖衣服的想法怕是也很难实施。

    毕竟纵然他的衣服做的再漂亮,那些女顾客也会不好意思上前来买,而女顾客恰恰就是买衣服的人潮中最汹涌的那一波。

    再三考虑,赵谷决定先开一家饭店。

    可别小看一家小小的饭店,它们虽然看起来小,价格也便宜,可若是名声在外的话,每天的客流量惊人,那一天的收入也决不可小觑。

    好比赵谷前世小区门外边的一个小饭店,开店的夫妻二人炒的一手好菜,每逢饭点都忙的不可开交,有的人甚至提前一天在他们那里订餐,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赵谷决定效仿那夫妻二人,开一家白天营业的饭店。

    至于饭店开好之后是继续联营还是发展美食一条街,那就只能看情况了。

    说干就干,赵谷当即在开封城中转了起来,一边暗中挑选适合开店的地方,一边留意开封城中的大小饭店酒楼。

    经过观察,赵谷发现此时大宋的饭店酒楼做菜的手法依旧以蒸煮为主,‘炒菜’这一后世地球非常普通的技艺则被一些大酒楼垄断,少有人能够学会。

    这倒是个机遇呀!

    赵谷打定主意,最后将饭店地址选在了距离北城门不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