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略大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出了幻戏乐人,也就是现在的魔术师,到宋朝表演。

    段正严的这些举措,深的徽宗喜爱,于是册封了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王等官职。

    但靖康之耻之后,金军伐宋,这个时候,掌控朝堂的高氏否定了段正严出兵助宋的提议。这样以来,宋廷与大理的联系也就中断了。

    现在大宋已经逐渐稳定,雄踞在大理东北方,面对依旧比大理强大的多的大宋,段正严再次提出了交好的建议。

    此时大理的相国高明量,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周边诸国中,只有大宋的实力比大理强。若能跟大宋搞好关系,大理征伐其他小国,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于是,在商议一番之后,大理朝堂上下得出了一个共同意见,攻打李朝。

    大宋不久前攻打李朝,势如破竹的拿下了李朝的意尤、升龙、谅州,要不是方七佛突然发动起义,李朝必备大宋拿下。

    大理现在出兵,就是想拿下李朝之后,将李朝交给大宋,向大宋示好。

    李朝刚刚稳定,意尤、升龙、谅州三城更是刚刚稳定下来。大理突然出兵,李朝没有防备,意尤当即失陷。

    方七佛的大军刚刚被运送到李朝的青龙一代,二十万人,不是小数目,要解决这些人的吃住问题,对李朝是个不小的挑战。

    大理出兵伐李朝的时候,赵成、方七佛跟张伯玉等人正在商议这个问题。得知大理伐李朝之后,赵成当即给赵朔发出了密信,询问如何处置。

    毕竟大理乃是一个国家,贸然出兵这种大事,还是需要赵朔同意的。

第377章 留下也是有原因的

    看过赵成传回来的消息之后,赵朔将密信放在手边的桌子上上,有些苦笑不得了。

    对于大理,赵朔以前并没有太在意。主要原因就是大理跟赵朔的控制范围并不接壤,并且,跟海边还不挨着。这样一来,赵朔不管是对大理用兵还是出使,都成了一件难事。

    本来,按照赵朔的打算,既然暂时波及不到,那就让大理先安定着。等以后迫使赵构跟他的关系缓和之后,在研究大理的问题。

    而现在,这个问题被提前了,还是大理自找的。

    “大理竟然跟李朝接壤,我怎么就没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呢?”赵朔挠挠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我不找你麻烦,你却主动找上门来,呵呵呵……好好好,那就把计划提前一下,改动一下好了。”

    “王爷,您的意思是……”你在一边的张初九一只在等待赵朔的意思,此刻见赵朔如此说,开口询问道。

    “打,还要狠狠地打,方七佛的二十万起义军对于李朝本来就有压力,现在让方七佛带着这些人,去打大理。告诉方七佛,打下多少地盘,我就封给他多大的地盘。”赵朔开口说道。

    “臣这就去给方七佛传信。”张初九行礼说道。

    “等一下,跟赵成说,让他把火枪和小炮弹除了留下自保的之外,都拨给方七佛使用。”赵朔叫住要离开的张初九,补充道。

    “臣明白了。”张初九行礼离去。

    张初九离开没几天,完颜宗翰便急匆匆的再次来到了长安。这一次跟上次差不多,依旧是风尘仆仆,破衣烂衫。

    见到完颜宗翰,赵朔忍住笑意,一本正经的说道。“哎呀,完颜大人,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你每次到来,都是这个样子啊。”指了指完颜宗翰的穿着,赵朔接着问道。“这件衣服不会还是你上次穿的那件吧!”

    作为使臣,那可是国家的门面,谁会穿着破衣烂衫出使啊,那不是丢国家的脸吗?

    完颜宗翰如此,完全是因为金国的存亡就在旦夕之间,国家都要没了,要脸面还有什么用。

    赵朔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讽刺,但完颜宗翰此时早已顾不得那么许多了,他唯一担心的只有金国。

    “王爷,今天已是十九,我大金陛下同意王爷的要求,望王爷速速下令给各军,切勿进攻。”完颜宗翰直接说到了重点。

    上一次完颜宗翰来访,赵朔跟他说过,只要大金放弃赵朔占据的所有土地,赵朔便同意议和,而后还会放完颜宗弼的大军回去。从此以后,两国修好。

    赵朔给的最后日期是二十日,而今天已经是十九日,完颜宗翰着急的原因在于,只剩下了一天的时间,若是赵朔的旨意没有及时传到,几路大军攻伐开始,那对于大金的损失可就更大了。

    完颜吴乞买做好决定以后,便偷偷的将镇州、易州、秦圣州和归化州的大军调往了北部的塔塔尔部抵抗木托去了。若是赵朔这个时候动手,南部已经没有大军的金国,只能节节败退,最后恐怕连中都都保不住。那个时候,若是在想让赵朔签订条约,那更是不可能了。谁会将吃到口中肉吐出来。

    完颜吴乞买如此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塔塔尔部的马场,是大金的命脉所在。若没有了战马,失去了骑兵,以后的大金国,便会成为各方瞄着的猎物,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分食用。

    木托已经在塔塔尔部开始了大规模的搜寻,找到马场和塔塔尔部居民,只是时间的问题。

    赵朔这边有完颜宗翰出使,完颜吴乞买已经将目标盯上了北面。

    现在所有的决定都在赵朔这里,赵朔的军队不进攻,金国便能存活下去,若赵朔的军队开始攻击,金国必亡。

    完颜吴乞买很着急,赵朔却很淡定。

    “喝茶,喝茶。”赵朔抬手示意,丫鬟小蝶过来给完颜宗翰倒了一杯茶。

    “王爷,还请你速速下令。”完颜宗翰此时哪有心思喝茶啊,他拿出了完颜吴乞买已经盖好印章的帛书。“王爷,这是停战国书,一切都是按照王爷的要求所写,令过目一下,若是没有问题,还请王爷履行诺言。”

    完颜宗翰说着,双手托着帛书,躬身行礼。

    小蝶在赵朔的示意下,将帛书接过,交给了赵朔。

    赵朔打开帛书,简单的看了一些,一切确实都是按照他的要求所写,冀州、镇州以南,易州、秦圣州、归化州以西土地全部归属赵朔。

    帛书上只交代了这一件主要事情,连赵朔答应的放完颜宗弼回到金国都没有提。

    “看来你们很相信本王啊。”赵朔合上帛书之后,淡淡的说道。

    “若是王爷没有意见,便签字盖章吧。”完颜宗翰实在担忧赵朔的将令不能及时传到,导致金国灭国,此刻又提出了这个问题。

    “完颜大人好像很着急啊。”赵朔不紧不慢的说道。“本王答应的事情,什么时候食言过。你就放心好了。”

    “呵呵……”完颜宗翰尴尬笑了笑,没有在说下去。

    “好吧,不逗你了。”赵朔莞尔一笑,拿出印绶,在帛书上盖章签字。

    帛书一式两份,赵朔留下一份之后,将另一份交给了完颜宗翰。

    “回去跟完颜吴乞买说,以后别让他再惹我了,否则,不灭大金,我誓不罢休。”

    听了赵朔的话,完颜宗翰点了点头。“王爷的话,回去之后,我会立刻告知我大金陛下的。”

    “还有!”顿了顿,赵朔走到完颜宗翰身前,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着说道。“预祝大金大获全胜,赶走木托。”

    完颜宗翰听到这话,愣在哪里,久久没有开口。本以为赵朔不会知道,但是现在看来,金国做的一切,赵朔都心知肚明。

    面对已经没有防守力量的金国,赵朔竟然履行了承诺,没有进兵,而是签订了合约。这在完颜宗翰看来,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

    完颜宗翰匪夷所思,在赵朔看来却是合情合理。木托野心膨胀,早晚都是麻烦。现在灭掉金国,就要跟哈木黑蒙古国接壤,那个时候,他就要时时的防备着木托,以赵朔现在的实力,现在跟木托死磕,显然是不明智的。但留着金国,完颜吴乞买被木托背叛,必然仇视木托,这样一来,金国势必要跟木托死磕,这样,就给赵朔强大争取到了所需的时间。

第378章 找使去大宋

    赵朔在告知完颜宗翰最终日期的时候,早就告知各支队伍,原地驻扎,等得下来的旨意。

    赵朔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赵朔相信,完颜吴乞买一定会同意他的提议。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些城池便有了秘密调离军队的动向。本来赵朔想趁势攻之,拿下金国。但是想想,金国除了中都一代,东北还有大片的土地。

    若是真的将完颜吴乞买赶到东北,赵朔的势力范围,就会更木托的哈木黑蒙古国接壤。跟可怕的是,木托现在正在金国的塔塔尔部搜寻马场,若是赵朔攻打金国,金国必然全力抵抗赵朔,那就给了木托可乘之机。

    木托强大,同样不是赵朔想看到的。对于蒙古帝国的崛起,赵朔一直是担心的。

    留下金国跟木托死磕,延缓木托的强大步伐,给自己争取时间发展壮大,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金国这边暂时算是没事了。”赵朔挠了挠下巴。“这个大理,竟然不让我安生,真是自找不自在。你既然你这么不懂事,那就不要怪我了。”

    随后,赵朔找来巫雅士,让他推举一个人出使大宋。

    “王爷,这事小生去就可以了,何必在找他人。”面对赵朔提出的要求,巫雅士有些疑惑的问道。

    “你去?你可是我的军师,这里离不开你。”赵朔淡淡的说道。

    “王爷,这里有你就够了,我在这……”耸了耸肩,巫雅士一脸无奈。攻打金国这么大的事,赵朔一个人悠悠哉哉的的就搞定了。他这个军师是一句话都没参合上。这让巫雅士觉得自己在赵朔这里当军师,就跟无用之人差不多。所以,才自荐出使。

    “你在这有很大的用。”赵朔看出了巫雅士的心思。“等天下平定了,我要创立一部新的系统的全面的法典,到时候,需要你帮忙。”

    “王爷,你是说,创立新的法典?”巫雅士一脸的不敢相信。

    创立法典,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从古至今,各朝各代所使用的法典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像商鞅,王安石这些大才,也是改动的稍大,创立新的法典,在巫雅士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话是赵朔说出来的,这个已经创立过无数传说,完成过无数不可能完成之事的人,他说出来的话,又由不得巫雅士怀疑。

    巫雅士愣在那里,微张着嘴巴,盯着赵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怕了?”赵朔拍了拍巫雅士。

    巫雅士一愣,惊醒了过来。“王爷,你说的是真的?”

    “本王啥时候说过大话。”赵朔摇了摇头。“赶紧的,说出个合适的人。”

    巫雅士思虑再三,开口道。“延安府府尹陆政,应该能胜任这个职位。”

    “陆政?”赵朔微微蹙眉。“跟大名府的陆道有啥关系吗?”

    陆道,大名府府尹,在巫雅士前往大名府要迎回赵恒的时候,多家阻拦,最终让岳飞接走了赵恒,而赵恒在返回大宋过程中,在黄河莫名其妙的被溺死了。

    岳飞归降赵朔之后,因为这件事,曾问过赵朔,陆道是否要做处理。

    赵朔询问岳飞只好,知道陆道是个人才,便有了爱才之意。再说,但是陆道是忠于赵构的、忠于岳飞,帮着岳飞接走赵恒,也算是尽到了臣子的责任。

    当然了,陆道如此做,其实也是变相帮了赵朔一把。若赵恒真的来到了长安,那很多事情,赵朔还真不方便做了。

    现在赵恒死了,他的死为赵朔博得了一个名声,以后还会为他谋的正统地位。并且,因为这件事,他还得到了能征善战的岳家军。

    有时候,赵朔也会难过,难过的时候,便会喃喃自语。

    “虽然你不是我的亲爹,但你得死,为以后的大宋,中华大地,以至于全世界的安宁和平,都作出了贡献。所以,以后我会给你建庙立碑,歌功颂德。并且,会把你但亲爹一样看待。”

    “王爷,王爷。”巫雅士的声音打断了赵朔的沉思,他叹了口气,接着问道。“那个陆政跟陆道有关系吗?”

    “王爷,陆道和陆政都属于江南大族陆家,真要仔细算的话,应该算是远亲。”虽然已经说过了一遍,但巫雅士面对赵朔的疑问,还是又重复了一遍。

    “这么说,是个大才啊!”赵朔惊呼道。

    “是呀,治理延安府治理的井井有条,王爷的新政,推广的相当好。在当地,很受百姓爱戴。”巫雅士好不吝惜赞美之词,直接来了一通表扬。

    “这样的大才可不能派到我叔叔那去,若是去了被他扣下,我岂不是要亏死了。”听让巫雅士的话,赵朔的头摇的个拨浪鼓一般。

    “王爷,使者,若不派一些能臣干吏,万一损了王爷面子怎么办?”巫雅士疑惑了。要派指者,又不想派出有本事的人,这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次去找我那个叔叔,是一件小事,要是派出大才,我怕他眼红,然后给扣下。军师也知道,咱们这连年征战,大才不是早就走了就是隐居了,人才凋零,人才凋零啊。”说到这里,赵朔看向巫雅士。“军师,我记得我让你办学校的吧,现在怎么样了?”

    赵朔前半句还在抱怨,巫雅士本想安慰一下,但后半句就把巫雅士给稳住了。他颇为尴尬的说道。“那会刚刚办起,救出使了,回来之后,又去了齐地,从齐地回到洛阳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跟王爷回到了长安。办学之地在延安府,小生提过几次要回去,王爷都是不肯,所以办学之事……”

    听巫雅士这么一通抱怨,赵朔知道,办学的事,跟本就没办起来。

    “行了,行了,就你事多还不行。你现在马上会延安府,三个月之内,把学校的事情跟我办起来。”说完之后,赵朔摇了摇头。“不,不,你不用会延安府了,就在长安给我办学,我看着,哪里不合适,我也好告诉你。”

    “王爷,咱们不是说出使的事呢吗?怎么扯到办学上来了。”巫雅士颇为无奈的说道。

    “出使的事情,我已经想好了,让我的护卫去就行了。”赵朔嘿嘿一笑,走了出去。

第379章 是个难题

    大宋,临安,早朝之上,葛山叩首行礼道。“小臣宋王使者葛山,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葛山身材不高,黑瘦黑瘦的,并且,其貌不扬。看着这么一个人,赵构觉得莫名的不舒服。

    “宋王使者?”丞相吕颐浩冷哼了一声。“宋王乃是大宋的王爷,使者乃是沟通两国之间的称呼,宋王派出一个臣子,竟然敢称使者,难道宋王要谋反不成?”

    吕颐浩上来就给了葛山一个下马威,并且还扣过来一个大帽子,这要是坐牢了,那可不是说着玩的。到时候,不仅丢了赵朔的面子和名声,他这条小民也得交代在这。

    让葛山来,一来是因为派出大才,赵朔怕被战后扣下。二来吧,葛山作为赵朔的护卫,赵朔观察过他,这小子激灵。

    “丞相大人,这个使者真的是两国之间才能有的称呼吗?”葛山缩了缩脖子,显得很是害怕。他的声音很低,从声音中,甚至都可以听到颤音。

    看葛山这样,吕一凡以为葛山这是害怕了,立刻高声说道。“那是自然,这在大宋律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宋王派出使者,他的野心昭然若揭,司马昭之人,路人皆知。”

    “呃~!”葛山砸吧了一下嘴巴。“丞相大人,小臣记得,在钦宗陛下驾崩之后,您好像出使过齐地,当时也是以使者的身份去的。当时,那陛下还没分封给宋王,是岳飞在控制,岳家军但是还效忠陛下,这太混乱了……”

    “传言,谣言,这些都是民间传言,全是子虚乌有之事。当时老夫前往齐地,事宜传旨官和丞相的身份去的,并非是使者。”吕颐浩冷哼了一声,辩解道。

    “哦!那也许是民间传错了。”葛山又露出了一副为难的表情。

    吕颐浩一看,机会来了,立刻开口道。“那是谣传,可贵使的话,我们可都听到了。”

    “唉~!”葛山叹了口气。“小臣又想起一件事。”

    说完之后,葛山没有理会吕颐浩,在朝堂上寻找了起来,来到秦桧面前之后,他停下了脚步。“小臣对于这位大人,还是有些印象的,我记得王爷叫他秦大人。”

    作为赵朔的侍卫,秦桧拜访赵朔的时候,葛山正好看到。对于二人的谈话,也稍微听到了一些。

    “这位秦大人,当时也是以使者的身份出使的,宋王从来没说反对大宋,并且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大宋的事,但你们却派出了使者,既然当初你们就不把宋王当作大宋的臣子了,现在又何必来挑个刺呢?”葛山指了指秦桧,朝赵构行了一礼。这一礼并不是叩首之礼,只是简单的鞠了一躬。

    赵构被气了够呛,秦桧也很是郁闷,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吕颐浩。心道,你说你多啥事啊。赵朔有自立的想法又不是一天两天,现在,就算赵朔反了,自立了,大宋能有什么办法。大宋这点兵力,要是单独对抗赵朔,根本就没有胜算。赵朔不南下攻宋,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葛爱卿,宋王让你来临安面见朕,所为何事啊?”瞪过礼吕颐浩之后,赵构看向葛山,开口问道。

    “启禀陛下,宋王让小臣来,是来借道的。”葛山这一次很是恭敬的回道。

    “借道?”赵构疑惑了。“宋王的封地在淮河以北,现在宋王要对付金国,何来南边借道啊。”

    葛山拱手。“陛下,金国的事情已经解决了。金国割让冀州,镇州以南,易州、秦圣州、归化州以西的土地给宋王,宋王不在攻击,双方议和。”

    “什么?”听到这话,赵构险些没跳起来。

    “既然金国的事情已了,不知葛大人来借道又是为何?难道说,宋王要讨伐大宋南部的国家?”秦桧这个时候开口了。

    听了秦桧的话,赵构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北部金国的事,虽然有些关系,但对大宋还不是太大。但大宋南部的国家,那关系可就大了。

    现在李朝已经归属了大宋,若是其余的国家也被赵朔收走,南北夹击,那对于大宋来说,可真就危险了。

    “秦大人,说说吧,宋王要借道干什么?”

    “启禀陛下。”葛山没有理会秦桧,对着赵构再次行了一礼。“李朝归于宋王,这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但大理国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出兵伐李朝,这让宋王很是震怒,势要替李朝讨回公道。”

    说到这里,葛山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宋王的封地于大理相聚太远,船队又在李朝还未返回,要是等船队回去之后再派兵,宋王担心会贻误战机。但是路上派兵,就要经过陛下的土地,宋王无奈,所以才让小臣前来,请求陛下能够借道蜀地。”

    大理攻打李朝,这件事赵构是知道的。大理发兵之后,就给大宋送来了消息。并且,信上已经严明,拿下李朝之后,李朝的一切,大理都会交给赵构。

    面对大理的示好,赵构当然不会反对。再说,跟大理加深联系,加强贸易往来,对大宋也不亏。

    本来,他以为赵朔现在被金国缠住,短时间内难以抽身,等赵朔缓过神来,李朝早就被大理拿下了。

    大理的实力可不弱,占据李朝之后,再有大宋的暗中支持,赵朔若想派水军远航拿回李朝,可不会是简单的事。

    赵构已经想好了对策,拿下李朝之后,他就会派出沿岸水军,出海布置暗桩。到时候赵朔的水军受困南行,损失惨重,以后也就乖了,对于李朝的情况,也就只能默认了。

    但赵构没想到,金国怎么短的时间就被赵朔摆平了,还有赵朔的水军没有回去,再不能运兵的情况下,竟然派人来借道。

    这可是一个难题。赵朔现在还是宋朝的王爷,属于自己人。虽然谁都知道,赵朔不是自己人,但法理上,却又不能否认。

    李朝属于赵朔,法理上也就是大宋的土地。大理攻打大宋的土地,大宋不管,那怎么能说的过去。

    但是借道之后,赵朔攻打大理,大理可是搬赵构的,怎么一来,岂不是让路给敌人来打朋友吗?这自然也是不可行的。

    思来想去,赵构也没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于是大手一挥的。“葛爱卿,兹事体大,我们要商议一下,你先到偏殿休息,商讨出结果之后,朕在叫你。”

第380章 秦桧的透彻分析

    葛山离开之后,对于借道一事,赵构跟本就没有再提,将大宋的大事小情处理了一下之后,直接散朝了。

    “陛下,那赵朔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所以借道之事,万万不可答应啊。”散朝之后,吕颐浩没有离去,在赵构起身要离开之后,紧走几步,追了上来。

    “丞相,若是不借道,那赵朔能善罢甘休吗?要是他恼羞成怒,发兵南下,丞相可有御敌之策啊。”赵构看了一眼吕颐浩,凝眉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