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晞、姜咨、崔千寻加上公主府里的情报人员、左骁骑卫的参谋,齐齐出动,个个都穿着“中山装”,出没在各个法会上,结识和尚,参拜大师,他们一丝不苟地记录和尚们的来历与表现,尤其是辩法会上,更是全神贯注看和尚们的表现。

    白马寺主持大和尚释法真应韦晞的要求,专门组织了多场寺院之是的辩法会,相当于辩论会,如此就可以看出彼此间的优劣,以借选择传法人才。

    这些佛会参加得多了,用崔千寻的话来说:“我们都可以假充和尚了!”

    而姜咨则干脆说:“不行了,我要解甲归庙当和尚了!”

    “你们当不了和尚!”韦晞蛮有把握地道。

    “hy?”姜咨掉起韦氏胡语问道。

    “因为你们的老韦叔不会给度碟(和尚的执照)给你们!(礼部兼管天下道观寺院)”韦晞贼笑道。

    “噢,我的天哪!到哪都逃不过韦家的势力,做和尚也做不成哪!”崔千寻叫道。

    五月二十五日,白马寺佛光普照,法音响彻,诸人云集,由白马寺释法真大师的主持下,隆重举行了佑国祈福消灾供斋普法会!

    大雄宝殿上,佛前布满了信徒敬献的香、花、灯、烛、果、茶等而下之供品,密密匝匝,如一座小山,

    和尚们则手持莲花灯、熏香、鲜花、灯笼、佛教教旗、佛幡、齐诵伄号,神圣而庄严

    殿里殿外,来自不同地方的和尚、尼姑、居士、信众,大量汇集,极具包容力,

    和尚尼姑们念经,不紧不慢,众多声音汇集一起,一片嗡嗡声。

    又有十几个和尚与众不同,他们念得抑扬顿挫,异常地好听,但许多人听不懂,因为这是佛家梵语!

    佑国:保佑国家安定和平,国运长久。

    祈福:为生病的皇帝祝福,愿他早日康复,也祝天下万民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消灾:消除旱灾、涝灾、蝗灾、疫病和火灾,愿大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供斋: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三途六道一切有情。

    普法:普法讲经,为佛子解答学习佛法的碍难。

    大德士上台弘法,直讲得舌绽莲花,天花乱坠,信众听得如痴如醉!

    这次法会空前,一连三天,有上千僧侣、足足三万信众共襄盛事,是以愿力广大。

    和尚们诵经礼佛,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

 第五三二节 议废丰州

    “我们还是现了一些僧才。  ”姜咨指出道。

    “例如五台山的普渡大师,其宝相庄严,言辞有力,穿透力强,令人心生皈依之心。”姜咨感慨地道:“我都给他说到觉得我自己一身罪孽,若不及早改悔,只怕将来要下地狱了。”

    “汶上大悲寺的大师行痴,通过与他的接触,我有点觉得佛佗降世是怎么样个情形了。”崔千寻指出道。

    “少林寺的天峰大师,除了佛法精湛之外,还精通拳脚,将来做个少林寺分院也不错。”姜咨说道。

    “普陀山的慧可大师,佛理明晰,道行深远,也是个好人选。”崔千寻认可他道。

    你一言我一句,一口气推出了七八个人选。

    选择的标准要求德艺双馨,德必须有道德,艺指佛法必须精通,否则派出到域外,说不了几句佛经,还怎么去劝胡人与外族乖乖地放下屠刀,洗白脖子任唐人宰割。

    所接触到的人选都乐意配合,积极往外传法。

    有国家之力帮助,以刀剑传道,让更多的人沐浴在佛光下,对外弘法是每一位佛子责无旁贷的义务。

    三藏法师做得,我等岂能落后!

    庙堂奏对上,韦待价在高宗皇帝和武后面前得意洋洋地道:“本次佑国祈福消灾供斋普法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以下总结三千字)”

    他在这次会上充当了合格的偶像,每每出席法会,进行“领导讲话”,会可绕不开他,毕竟天底下的僧侣事务都归他管,法会成功,则领导有方。

    肯定有一些不河蟹的声音,例如不屈不挠的御史庄敬之上疏弹劾韦待价是泥塑大宗伯,到法会只是张嘴的功能:说话、吃斋。诸事不理,他评点斋饭的用心还胜过在法会说话。

    真正起作用的是征夷大将军韦晞,韦大将军一呼百应,就连和尚都那么听话,换作召唤其他人的话……啧啧啧,这么得民心,这不是他的原罪还是什么?

    韦晞上表自辩,直说那些大和尚怕不来时,给他找着借口,派军队搬了寺院的铜佛像,所以不敢不来。

    此话可不假哦,白马寺主持释法真说过的,不信去问他!

    他的话引朝堂上群臣哄堂大笑,兴致勃勃地端着板凳、吃着西瓜看韦晞与庄敬之互掐,而高宗皇帝和武后没空给他们分出个黑白,干脆留中不。

    没错,是高宗皇帝,不知道是与韦晞的一番话让他打开了心结,还是佑福会起了作用,他又奇迹般地坐在了宝座上,履行他的皇帝职责。

    还没坐上三天,立即让廷对上的大争执吵得他头昏眼花,众臣大吵大闹,高宗皇帝不得不重新卧床,精神还行,但朝政上只能够委于武后处理。

    朝臣争的丰州废留之事。

    黄河流经中国,呈“几”字形,而丰州就位于“几”字的左上角,右上角地域为“单于都护府”与胜州,旁边没有什么州县,可想而知,丰州乃大唐前出北方胡域的最前线,虽有什么安北都护府在更北,却是虚的,大唐的实际管治到丰州为止。

    前不久,丰州都督崔智辩与突厥人大战,打不过给被俘了,造成丰州军民心胆欲裂,一日数警,狼烟长燃,白天都得关闭城门,十分恐慌。

    而兵部更是不胜其烦,觉得补给困难,因为路途遥远,输送到丰州马匹、物资乃至于补充兵非常困难,十有给抢劫,送不到丰州不算,那些补充兵被俘了,沦为奴隶,生不如死,家人到京城告状,路途到处声张,聚人围观,兵部相当被动。

    连带着户部也在肉痛,它得不断出钱给物资,丰州之事,用户部的话来说就象一个不断流血的伤口,怎么也止不住。

    兵部没有尚书,以待朗武承嗣管部,此人乃武后侄子(这也是韦晞没叫他叔入兵部的原因之一,除了避开朝廷忌惮,还有不想与武承嗣争论和不接他的锅),虽说也很努力地表现,无奈才疏学浅,做事力不从心。

    兵部管兵政,除了京城十六卫(皇帝直管),天下的兵将都归他管,看起来风光,承受的压力却是极大!

    虽说武后秉政,但皇帝还在!

    那时期的武家亲戚,绝对没有皇帝不在时的风光,武承嗣挨御史劈头劈脑地喷了满面,气愤之余,干脆上了个折子,请求废除丰州,将丰州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丰州之下,旧长城边),收缩战线,减轻后勤压力。

    武承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不说永远废除和丢弃土地,他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只说暂时废置,待到时机成熟时再行收复。

    至于什么时候是时机成熟,那他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关他什么事。

    他的折子得到了户部的大力支持,户部上呈表格,列明为丰州花费了多少钱粮物资和人力、畜力,损失之大,足够打一场不小的战争了。

    为一州之地而损失这么大,不值得!

    或有人表不同意见,但武承嗣反咬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种你们带兵去试试看!

    武承嗣有后台,大臣们揣摩着他的折子是不是天后的授意,不宜与他硬顶。

    户部的态度很关键,若无户部支持,兵部只单孤影,会给群臣弹劾武承嗣无能,(有钱粮给他)连仗都组织不起来打!

    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职衔管部的郭待举素来是个强硬派,张罗钱粮支持军队打仗不遗余力,无奈他得平衡国家的财政预算,又因为他的盟友韦晞不作声,那没必要出头。

    韦晞低调,很少张扬,他若是作声,则有把握,不作声必有原因,郭待举是知道他的,因此韦晞不表态时,郭就支持武承嗣,对户部有个交代。

    兵部怕麻烦、户部怕吃亏,这两个该管的部都这么个态度,其他人还能怎么说!

    大臣们一个个沉默,本来大伙儿还看着韦晞,只待他一反对,立即会有人助拳,须知大唐的大臣论打仗经常比武将还要嚣张!甚至郭待举也会即时反水,彻底推翻武承嗣的提议。

    可韦晞不动声色,一声不吭,那么废除丰州几成定局。

    武后也不能逆这么多人的意思,顺应两部的上奏,准备废除丰州,例牌的得通知丰州的官吏民众。

    消息传到丰州,丰州社会各阶层立即军队炸了营,民意如沸!

 第五三三节 丰州不可废

    祖宗抛头颅、洒热血,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心血开拓的土地扔给胡人?

    安有是理!

    各阶层呈情,送达官府,万众一心,皆称决不能弃守乡土!

    群情汹涌,朝廷不守,我们宁愿死战,决一战死,不弃故土!

    当时唐人就是这么有血性的,为对付突厥人,历经高祖、太宗和高宗三朝,唐人与突厥人打生打死,乃至于隋朝,中国人一直与突厥人死拼,至死不悔。 』

    说起来,最富侵略性的其实就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我中华民族自黄河之滨崛起,扩散四境,把东亚大6最合适生存的地方都给占了,留给北方的是雪地戈壁、西方的是沙漠与高原、南方的是雨林、东方的是大海,靠的是以刀箭开路,占领之后儒教维系大一统。

    绝不,绝不向胡人低头!

    唐人雄起,胡无人!

    而且不止是丰州人觉得荒唐,朝臣也有不少人觉得荒谬,前不久韦待价才破掉十五万突厥人,我军军势正旺,朝廷的钱粮丰裕(莱州、倭国的金银供给给力),朝中大将韦晞正在闲置可以派上用场,这么个有利条件下,居然要放弃丰州?!

    因都督不在,丰州司马唐休代行,把丰州民众意愿归纳总结,向朝廷上奏,激奋进言:

    “丰州依仗黄河为屏障,处于敌人的要害地带,自秦、汉以来,都设置郡县;土地适宜于耕种放牧。隋朝末年祸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招募人民充实丰州,西北才获得安宁。现在如果废除它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再度沦为前线,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不利的!”

    除了上表,还有一份万民书,只有一行字:千万顿,恳请朝廷勿弃丰州,否则丰州子民难有面目见祖宗于九泉之下!

    字的下面是无数的血指印,丰州民众人人咬破手指按在纸上,密密麻麻,触目惊心!

    武后动容!

    群臣震惊!

    亚特兰大哪!武承嗣脸色苍白,背脊凉,微微倒抽凉气,深深地清楚这个官儿不是那么好做的!

    感觉到群臣严重不满和满满的恶意,他大声地道:“先人血战得到的土地,我也不想放弃,可是往里面不断地填入钱粮也就算了(算了?户部官员斜视他),不断地死人,沦为奴隶,薛公(仁贵)也不在了,我……”

    他向武后叩头道:“我实在做不了这官了,姑母,我现在头都白了许多……”

    他差点想哭出来了,吃瓜围观的小伙伴们看着他两髺斑白了一圈,他才三十出头啊(649年出生,现在683年,年三十四岁),大伙儿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的还好意思说他是权贵,这样的权贵做得也忒够不爽。

    不是每个大臣能象韦晞办事举重若轻(他能力强),韦待价不要脸皮的(他本身立功有够多了)。

    武后不得不出声撑他道:“胡闹,谁不会遇到事儿,本宫遇到的难题比你更多,岂能遇到难题就后退了,此话休要再讲!你办事辛苦,朝廷也看在眼里,努力做事,解决问题!”

    她乾坤独断,转向群臣道:“丰州不可废!子民心意,本宫感同身受!以后啊,废弃祖宗土地之议,不得再提!”

    “天后圣明!”群臣立即拍马屁道。

    不能提,可问题依旧,得找出解决之道。

    武后望向班中的韦晞,这小子居然很沉得住气,硬是不作声。

    他不出声,显然是不看好丰州之事,带动朝堂上一片武将谁都不吱声:别人能够比他强?

    武后沉吟片刻后道:“援助丰州之事押后再议!退朝!”

    ……

    今天早朝得早,还没到午饭时间,回到内宫,武后感觉郁闷,巡幸瑶光殿以解闷气。

    瑶光殿,位于九洲池中,其池屈曲,像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中有洲,洲中有瑶光殿,为隋代所建,山水相依,武后喜欢到此游玩。

    再好风景,治标不治本,武后踱步,思忖丰州该当如何破局?

    “天后殿下,您心事重重的,不知是何政事,让奴听听好吗?”婉转有如百灵鸟的声音响起,是她身边女官声。

    这个女官非常美貌,敢这么大胆说话,普通宫人决不敢为,不过武后却不以为忤,她讲出丰州之事,女官有的放矢地道:“此事关键在于怎么样打得胜利,保住丰州,决定权在于将军,其他人说了也是白搭,天后殿下何不找个将军问问!”

    “你说得甚是有理,本宫派你去传旨,宣驸马韦晞进见!”武后眼睛闪动,下旨道。

    “奴遵旨!”女官应道。

    ……

    一刻钟之后,自皇宫出行的车队辘辘,前往洛水边的公主府。

    去到公主府门前通报,就说天使前来传旨,门官忙说他们府主去了打马球,而驸马爷则去了左骁骑卫阅兵去了。

    于是车队转向城北郊外的左骁骑卫大营处。

    作为大唐最精锐的禁军,左骁骑卫放在了北边,以防备突厥到来。

    当天使车队到达大营外,通传后,女官被放行,进营后,看到的一幕蔚为大观,又令到普通人脸红。

    大帐外,一溜儿的光屁股展开,被军棍狠狠打下,士兵们数着数。

    女官面无表情地经过他们,高傲神态尽显无遗。

    挨打的军人,是因为韦晞来突然袭击,到中军大帐坐下后即时点卯。

    军队自有条律,在目前戒备状态下,一通鼓不到者打三十军棍;二通鼓不到者打五十棍,三通鼓不到者则除名!

    若提高戒备状态,最高处罚是三通鼓不到者斩!

    最迟的是二通鼓不到,约摸十多个军官,马上除去裤子,打pp!

    禁军中有背景者甚众,但韦晞令打人,无人敢来求情,挨打者不敢告饶。

    宫里女官进入大帐,见到的一幕令她震惊:所有军官排列整齐,鸦雀无声。

    她很清楚自己的杀伤力,无往而不利,却在左骁骑卫军营里失效,个个面板板地,敢肆无忌惮看她的只有坐在帅案上的韦大将军。

    惊艳!

    穿着明丽的女官官服的宫廷女官窕窈高挑,她生得一副美女的鹅蛋脸,光洁的额头,皮肤雪白,眉毛细细,桃花眼迷人,挺直的琼鼻带有充份的自信,弧度优美柔嫩的唇型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尖而圆润有个性的下巴,尤其锦上添花的是额头上挑的一朵花,让她那股让人不敢逼视的冷艳中增添了无限的妩媚,总之是完美无瑕。

    脸蛋冷艳,颜值高企,身高同样不差,足有一米六五以上(事后证实身高果然是165公分)。

    她要是穿起套装,踩着高跟鞋,干练的气质绝对是大公司上层的高级职业女郎。

    高冷、高素质、高品味、高危险!

    韦晞的心霍霍跳动,心思活络起来:如此美女,值得俺冒着得罪太平公主的危险,与这位女官生一些特别的关系!

 第五三四节 上官婉儿!

    韦晞离开帅案迎出三步道:“不知天使架临,本将军有失远迎!”

    玉环代诏!

    女官亮出雕凤玉环,精美别致,栩栩如生,乃武后御用,韦晞自然识得,马上躬身道:“请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奉天后口谕,诏左骁骑卫大将军韦晞进宫议事,钦此!”在韦晞与一众军官目光面前,女官落落大方地道。www.『⒉

    “臣领旨!”

    “韦大将军,请吧!”

    “稍等,等我交代过军务再说。

    女官俏立,看韦晞分派军务:“令狐笑,这次点卯迟到是两位数,上回才是个位数,劳资心中不爽,明天起你们即刻拉练,拉上两周,不把孩子们操得让他们mama都认不出来你们来,就不要回来了!”

    “得令!”左骁骑卫将军令狐笑大声应道。

    正当女官以为要结束时,又听到韦晞道:“所有的人,站军姿两小时,站完才吃饭,迟到的人三个时辰!晕过去的以后补!”

    下面哄雷般地吼道:“是!”

    令行禁止,大将军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韦晞与女官步出大营外,见到女官的是宫里来的防震豪华四轮马车(有车厢与玻璃,韦晞产业进上),韦晞眼珠一转,也跟着上了马车。

    他来硬冲,随行的宫廷卫兵无人敢去拦他。

    车厢很大,对排的两张皮凳,中间有个横板(可收起),上面放着茶水和一本打开的书。

    女官端庄地坐下,占据中间位置,见他不打招呼闯进来,秀眉微蹙,就手把窗边的窗帘给打开!

    韦晞就坐在了她的另一面,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

    那个女官貌似很富有进攻性,她秀眉一挑道:“朝制军人不可坐马车,韦大将军不会是忘记了吗?”

    “我当然没忘记,不过我现在身体不好,所以坐马车。”韦晞说假话不打草稿地道。

    “哼!”女官冷哼一声,不过聪明地没有就此展开讨论。

    “不知道你怎么称呼呢?”韦晞涎着脸道。

    答案没有令他失望,“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故相上官仪的孙女,公元664年,上官仪替高宗起草将着废武则天的诏书,“敢废老娘?你皮痒痒了啊!”暴怒的武则天冲来大吼大叫(太平公主已得其母三分真传),扯着高宗的耳朵教训他,高宗哎呀哎呀地说不关他的事!

    于是上官仪躺枪,武则天砍掉他的头,可怜上官婉儿刚出生不久就随母亲郑氏同被誉为配没掖廷为奴。

    入宫是不幸的,但上官婉儿幸运的是有位好母亲!

    郑氏出身大族,素质上乘,虽然为奴,却没有怨天尤人,精心呵护女儿,言传身教,努力培养女儿成才。

    上官婉儿一天天长大,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看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慧异常。

    郑氏的苦心没有白费,上官婉儿十四岁那年,武则天召见她,当场出题考校,上官婉儿文霸之气大显,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属湿水棉花…………没得弹!

    武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升为女官,掌宫中诏命之事。

    或许是上官婉儿年幼尚不成熟,结果违杵旨意,该律该死,但武则天叹息人才难得,才女更是难得,须知当时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武后开恩,免其一死,只处以黥面(刑罚,即破相),也很优待,仅是额头刺破一角,让她永远记得要听天后的话。

    上官婉儿将破相之处挑成花卉,如此不仅不难看,更增添了三分美艳。

    端的是才貌双全,属于那种冷艳型美女,征服她对于男人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挑战与成就。

    韦晞看着她,心神皆醉。

    俺穿越回来一趟容易吗?虽然太平公主生猛,但不泡上官婉儿,对不起自已!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错过美女不泡而后悔!

    上官婉儿没有想到韦晞听着她的名字,呆坐片刻已经转了这么多的花花肠子,她也不理他,自顾自地看她的书。

    认真做工的男人很有型,仔细看书的女人真够味!

    她的容貌本来甚美,看书时更添了三分知性美,她的腰肢和上身挺得耸直,剪裁贴身的女官官服尽显美不胜收的曲线。

    “你看的是什么书?”韦晞拉开话题道。

    “《左传》!”上官婉儿回答。

    “啊哈,这我熟!”韦晞大言不愧地地道:“来,合上书,我来说,看看你记得是哪一年?”

    “说吧!”上官婉儿淡淡地道。

    “寡群之以为戮……”他刚刚说了六个字,上官婉儿已经准确无误地答了出来:“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崤之战!”

    “呃!”然后韦晞再说道:“齐师伐莒,莒恃晋……”

    “宣公十三年!”上官婉儿已然答出!

    再问一段:“虽晋人伐齐,楚必求之……”

    上官婉儿十万火急送出答案:“成公元年!”

    “是吗?”韦晞不能肯定,结果上官婉儿把书翻到那段给他看,正是如此。

    韦晞突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