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民心还在大明这边,朝廷依旧代表在广大百姓的利益,在这个以小农经济依旧为主体的大明王朝里,只要百姓还没抛弃大明,再大的商人势力也逃不过朝廷的制裁,更何况他们还真的做了不少通敌卖国的事。
“陛下,以八大晋商为代表的奸商们的财产已抄没完毕,金银珠宝加上古玩玉器字画丝绢和宅邸等共计白银一亿一千两百六十万两,另有田产三万六千顷,缉拿四品以上文官和二品以上武官三十二名,其中有前内阁首辅韩爌等,还有秀才、举人等无数,加上奴仆等男女共计一万余人。“
半月过后,抄没八大晋商的行动才基本结束,王承恩也将拟好的一沓厚厚的折子递到了朱由校面前。
不过,当听到自己一下子得了一亿一千两百六十万两白银后,他还是不由得感到大为惊讶,因为据他所知,大明国库加自己的内帑现在一年也不过才一千万两左右,怎么这单单抄没了几个晋商,就一下子获取上亿的收入。
人说大明亡于财产,如今看来倒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财富大量集中于特权阶级手中,而老百姓和朝廷却都没钱,偏偏朝廷只能向大多数百姓征收赋税,一碰到战事还不得不加派,于是百姓越发难过,而朝廷的威严也越发的下降,倒是这些士绅商人们可以趁机大发国难财,倒买倒卖,中饱私囊。
朱由校不由得暗自感叹一声,还好自己及时铲除了这些蛀虫,若是再晚一刻,等到了崇祯末年的时候,只怕自己也奈何不了这些已经彻底腐蚀了自己大明根基的硕鼠了。
如今一下子获得这么多财富,朱由校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来可以应对任何危机,秦地的百姓不是要跟着李自成起义吗,好,朕拿钱买粮食给你们,把你们喂饱,你们还想跟着李自成造反吗?各地边军不是喊军饷紧缺要哗变吗,朕给你们都补齐军饷,你们还好意思不给朕上阵杀敌?东林党们不是自以为控制着大明经济命脉,朕有了这上亿两白银难道还受你们的控制?
不过,一想到东林党,抄家抄起了瘾的朱由校不由得两眼放光,暗想八大晋商已除,对东林党的报复也得开始了。
“房产全部变卖,田产充入皇庄继续招募流民耕种,所押人犯除首辅韩爌等三十二位朝廷大员与东林党全部打入大牢与在押东林党乱臣一起候斩以外,其余的都派到辽东去给朕修城墙,奴仆除罪责严重的且与主人关系紧密的一同处决以外,其余的无辜人员都充入皇庄,分其田地钱粮令其自力营生。“
朱由校刚说完,李明睿突然就朝他作了一揖:“能免无数奴仆之死罪,陛下仁义!”
朱由校不由得一愣,他其实心里暗自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狠了点,毕竟搁在现代,即便是一人犯了重罪,其家人也不会受到牵连,如今自己为了政治考虑不得不连坐问罪,却没想到在这些大臣眼里,自己还成了仁义之君,也罢,仁义就仁义吧,朱由校也懒得去否认,便点头道:“他们都是朕的子民,若非有十恶不赦之罪,朕怎忍得屠刀相向。”
………………………………
第三十一章 钱谦益
眼下已是冬季,再加上小冰川气候的影响,细雨濛濛欲湿衣的江南也开始飘扬起了雪花。
位于南直隶常熟县的慕春园也因此掩盖在了一遍白茫茫的雪野之中。
慕春园的主人,作为东林党魁首的钱谦益推开自家的小轩窗,望着眼前的澌澌雪花也不住的叹了口气。
一想到如今已经是天启七年,从天启四年自己被罢职到现在,已整整有三年的时间,钱谦益的心情就是格外的沉重。
尽管他在无数好友面前说自己愿做田舍翁,不想再登庙堂,案牍劳形,但素来贪慕权力功名的他怎么可能真的就不在乎顶上乌纱,胸前走兽。
再加上今年八月以来,特别是陛下突然痊愈以后,无数东林旧员起复,如孙承宗、徐光启、孙传庭等许多为阉党所不能容忍的朝廷官员都已官复原职甚至是再升一级,但偏偏自己,自己这个东林党中名望最高,才华已经冠绝江南的大才子却迟迟得不到起复的消息。
当然,他也同韩爌一样去京城打点过,连王承恩都收过他的礼,即便是现在魏忠贤到了金陵(现在真实地名会被字母化,故以后地名会用其他词代替),钱谦益也曾暗暗的去拜见过。
可即便是这样,朝廷仍没有要用他的意思。
直到近些日子,北方传来无数东林党官员被抄家和晋商也被连根拔除的消息,钱谦益才意识到原来陛下从来就没有要大量重新启用东林党的意思。
原来自己只是被麻痹了,一想到这,他就不由得暗生闷气,但当他得知与自己相交深厚的范家也被查抄时,他又很是担心,担心自己也不会受到牵连。
“老爷,这是最新的《大明日报》”,这时候,他府里的管家走了上来,递上了一份报纸。
如今的大明,特别是在江南,《大明日报》早已是人人每日必读之物,即便是东林魁首钱谦益也在跟读,他的化名“常熟老儒“更是其专栏作家,也是与最近新出的所谓保皇党进行笔战的一员悍将。
见这日新出的《大明日报》已经送来,钱谦益便也就将心中的郁闷暂且押下,命丫鬟沏了一杯雨前龙井,就坐在黄花梨木椅子上,借着窗外雪光看报。
顺便也看看那些保皇党的家伙们是如何应对自己昨日的二十八质问的。
那是钱谦益用了整整三天想出的二十八质问,从孔夫子之言到洪武祖制,钱谦益相信保皇党的那群不学无术之徒绝对没办法反驳自己。
不过在此之前,钱谦益一般会看刊登在报纸头版头条的最新要闻和《大明日报》报社的文人们自己撰写的社论。
内容自然都是朱由校干了什么说了什么,朝廷又出台了什么政策,周边关系又如何。
这些都代表着朝廷最新的走向和帝国统治者们最近的动态,一些高级官员的启用和罢免也会出现在这里,钱谦益不得不看。
但当他看见一条题目为“一个考了四十八年的老秀才——试探辛酉年江浙乡试舞弊一案前因后果”,却不由得一呆。
辛酉年也就是天启元年的江浙乡试的主考官正是他钱谦益,那一次他的确收了不少商人子弟的贿赂,并录取了不少商人子弟,但谁知由于事情做的不完美,最后还是被人发现,要不是当时是东林党主政,他也不会仅仅是被罚俸了事,只怕早已是人头落地,但这件事已经过去七年之久,却为何会有人突然提起。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难道说,这是朝廷要整他的信号?
可他已经没有任何官职,朝廷还想将他怎么样。
钱谦益带着疑惑看了下去,文字很朴实,自戳要害,开头就讲一个寒门秀才在十二岁时开始就连中小三元的励志故事,也因此族中亲友对其期待身高,但谁知却在乡试一关上蹉跎四十余年,而辛酉年的乡试中就因再次落第而跳河自杀,偏偏那一次却出了舞弊一案,而在重新甄选之后,他又被选到乡试第六名的位置,可人却死了。
然后自然就是讨论主考官舞弊对一个寒门学子,对一个国家的取士和长治久安到底有多大的伤害,笔锋很犀利,骂的也是毫不留情,其文中在高氵朝处更是直接点明了那一年的主考官就是他钱谦益。
即便是只看见文字,钱谦益也恨不得吃了那人的肉喝了那人的血,脸也胀的通红。
但由于这《大明日报》是镇守太监魏忠贤办的,据说是陛下授意的,他又不敢去拆了那报社。
他也只有拿这报纸撒气,将报纸直接撕了个粉碎:“一派胡言!”
不过,到了第二日,这期报纸所登载的社论话题却持续的发酵,无数考试落第的文人开始了对钱谦益的口诛笔伐。
《大明日报》的留言板上关于钱谦益和辛酉年科考舞弊案的话题更是不停的出现,暗中支持的魏忠贤也不阻止,甚至还亲自邀请刚刚被升调为凤阳巡抚的马士英明文登载其奏请朝廷重惩钱谦益的奏折。
一时间,无数出身贫贱的底层文人们胆气越大,甚至有的直接来到常熟,拉着横幅就站在钱府大门前辱骂钱谦益是伪君子。
钱谦益于各处寺庙的题词也被涂抹和砸掉,一些寺庙为了不犯众怒,也把钱谦益留下的碑文砸掉。
钱谦益没想到一份报纸竟然让自己陷于如此不利的地步,他也忙发动自己的门生写文章去刊登在《大明日报》上反击。
魏忠贤也不阻止这些东林党的文人来《大明日报》上匿名登载文章,但前提得有一条,那就是保皇党登载文章不但不收版面费,还额外有一千字五钱银子的稿费奖励,但东林党文人则反而要交银子,也是按字数算,每一千字交二两银子的校正费。
江南东林党文人多,如此以来,《大明日报》不但没有因为刻意的政治宣传而亏损,反而赚了不少。
闲话少叙,这里钱谦益的学生们虽然花了不少钱也写了不少字,却没办法挡住群众们因为他舞弊导致许多寒门子弟失去晋升机会的怒火,甚至在“五钱党”的推波助澜下,事情愈演愈烈。
钱谦益不得不亲自去拜会魏忠贤,请求他停止让《大明日报》讨论此事。
但偏偏被魏忠贤给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魏忠贤说陛下的本意就是让《大明日报》成为天下百姓的口舌,别说是骂了你钱谦益,就是骂了我魏忠贤,骂了皇帝陛下,也得给他刊登出来,不做任何的修改。
为此,魏忠贤还特地把东林党文人骂他是贼心不死的阉货的文章拿出来证明给钱谦益看,而这篇文章的署名却正好是常熟老儒。
………………………………
第三十二章 戏弄
人言可畏,看着连续数期都是对他谩骂的《大明日报》,钱谦意现在的情绪不再是愤怒,而是害怕。
他隐约的发觉朝廷也许真正的目的,那就是除掉他这个东林魁首,进而铲除整个东林党。
要不然刚刚由知府直接提拔为凤阳巡抚的马士英不会敢在《大明日报》上明文登载自己要奏请朝廷重惩自己的折子,很明显是来自皇帝陛下的授意。
要知道这马士英最善于的就是揣摩圣意,在他还是大同知府时就因他是第一个在《大明日报》上大肆捧朱由校的官员而被升为巡抚。
因而这里面不可能没有皇帝朱由校的意思。
但钱谦益不想跟着东林党一起陪葬,既然凤阳巡抚马士英要弹劾自己,那自己大不了就亲自去找他求情。
可就在到达凤阳时,偏偏马士英对他避而不见,他也只得乖乖的回常熟。
不过,就在他刚刚回到常熟时,他却发现自己的家已经被东厂的番子的包围了,而他还没来得及询问缘由,一东厂大档头就出现在他面前:
“阁下就是害得无数学子进阶无路的大贪官钱谦益吧,鄙人是东厂大档头吴进,奉陛下谕旨,查封钱家家产,籍没入官,而您本人也得跟我们进京一趟,等待陛下亲自审问”。
这吴进说着就朝左右使了一个眼色:“押上吧,陛下特地交待,不必戴枷锁长链,铐住双脚即可。”
“是!”两东厂番子就走上来,刚拿住钱谦益,钱谦益就晕厥了过去。
……
“来,张嘴,朕喂你吃。”
朱由校将皇后张嫣揽入怀中,一只手直接伸进衣服里不断揉摸,一只手则拿着橘瓣往张嫣嘴里递。
皇后张嫣一时被撩的脸红扑扑如樱桃,将朱由校喂自己,也不由得含笑着轻启丹唇将盈润饱满的橘瓣吸入了口中,可还没咬,嘴就被急。色的朱由校给封住了。
一阵法式热吻让张嫣整个人一下子就身软心热起来,偏偏这时候朱由校又戛然而止,将从张嫣嘴里吸回的橘瓣直接吞入了口中。
皇后张嫣不由得娇嗔了一声:“陛下真讨厌!”
旋即,又不由得哎哟了一声,低声道:“陛下,你那里顶到奴家了。”
“是吗?”朱由校坏笑了一声,就准备按倒张嫣,在这御花园里直接来一次旖旎的敦伦之乐,但偏偏就在这时,王承恩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朱由校见此只好丢开手,站起身来,一边任由张嫣给自己整理衣服,一边故作严肃的看着榭中壁画:“钱谦益押解进京了?”
“是的”,王承恩说后,见张皇后也在,且面色潮红,也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便又加了一句,问道:“现在他就在外面候着,陛下是现在见还是待会见。”
“让他来御花园吧,朕就在这里见他”,说着,朱由校就对张嫣低声笑道:“爱妃,你先回宫吧,晚上朕再来找你,记得叫上姚选侍,你一个服侍朕,未免太累了些。“
“哼”,张嫣有些吃味的朝朱由校抛了个媚眼,一想到自家陛下的虎狼之风也的确觉得自己一个服侍不过来,而陛下新纳的姚选侍比自己更堪耕耘,便也只好颔首答应。
对于朱由校晚上要干什么坏事,这里自然不提。
好在他天天锻炼,且遵循中医理论,虽常做男女之事解生理之需,添生活之趣,但也不过分纵容自己沉溺于此,因而他现在不但身体日益强健,反而比以前更有男人风度。
倒是耽于酒色且常年疏于锻炼而显得脸色苍白的钱谦益明显没有朱由校的气色好,一见到朱由校更是喘不过气来:
“罪臣见钱谦益见过陛下。”
“钱谦益,你曾经也是朝廷重臣,却为何居心叵测,结党营私,还暗结朝廷官员替你压下罪责,对此,你可知罪?”
朱由校没有转身,而是故作冷漠的看着外面。
钱谦意此生已经哆嗦起来:“罪臣,罪臣知罪!”
“知道自己有罪就好,朕念在你曾经修过《神宗实录》就留你个全尸,你就从这里跳下去,溺水而亡吧,也算是死在帝王家。“
朱由校说着就不由得暗暗发笑,他知道这钱谦益在前世的明末历史中因为怕水冷不肯跳水殉节的事,因而才故意这么一说。
钱谦益踟躇不决的朝水塘边走去,但半天却不肯跳,最后竟然直接跪了下来:“陛下,水太冷,罪臣年迈怕冷,请陛下恕罪。”
“好吧,你头皮痒吧,要不朕直接让人割了你脑袋,这样你就不怕痒了”,谁知,朱由校刚这么一说,钱谦益就直接磕头道:
“陛下饶命,罪臣头皮不痒,请求陛下饶臣死罪,罪臣愿为陛下做任何事!“
朱由校见此也不好再玩弄钱谦益,便点头道:“好吧,朕见你诚心可嘉,就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得帮朕做一件大事。”
“请陛下吩咐!”钱谦益回道。
“朕可以起复你为南直隶巡按御史,但你得给朕拆了东林书院,如何?”朱由校冷声问道。
“啊”,钱谦益不由得讶然一声,如果他拆了东林书院,那他在江南将永远抬不起头,更何况他还是东林党魁首,他要是这么做,将会被戳脊梁骨,一辈子的名声也将会彻底败坏。
所以,钱谦益想也没想就立即又磕起头来:“此事罪臣做不到,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那好,你就从这里跳下去吧”,朱由校冷声说了一句,就将手一挥出了水榭,然后对王承恩道:“看着他,如果一刻钟以后他还没跳,就直接把他推下去!”
“是!”王承恩说着就走到钱谦益面前来:“钱谦益,跳吧。“
“老朽真的怕冷”,钱谦益说着就站起身来,又想跳又不敢跳,而这时候,王承恩补了一句:“如果不想跳就赶快去追上陛下吧,你不拆东林书院,陛下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你在官场上也吃不开,如果你拆了东林书院,从此你就是我保皇党第一功臣,还怕进不了内阁?”
一听王承恩这样说,钱谦益立即就朝朱由校追了过去:“陛下,罪臣愿意领命拆了东林书院!”
………………………………
第三十三章 拆东林书院
钱谦益以前一直做的是清流官,地位尊贵但无多大实权,如今虽当了巡按,但也算得上是一省钦差,品级不高但权重不逊于督抚。
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既然成了一省巡按,又有“探花及第”、“翰林出身”、“儒林郎”、“南直隶巡按御史”、“提督学差”等数十张大旗牌开道,鸣锣摔鞭,此时坐在轿子里行进在秋雨江南小道上的钱谦益倒也是威风凛凛,平添了不少自信。
不过,他的东林好友门生却还不知钱谦益已经做了巡按御史,他们都以为这位东林魁首在被东厂的人押解进京后一定会不屈就义,甚至会痛骂朱由校。
有的甚至已经给钱谦益准备好了上等的楠木棺材,他的学生甚至也准备好了孝服,准备等钱谦益不屈就义后就立即跑到钱氏祠堂大哭一场,以表现自己对恩师忠烈之心的敬重。
钱谦益也不好意思告诉自己以前那些东林党好友以及学生们自己已经改换门庭的事。
虽然他从来没有要为东林党殉节的想法,但作为曾经的东林魁首如今却要带着兵丁拆东林书院终归是太无耻了些。
因而,钱谦益也没有先回老家常熟,而是直接去的无锡。
但作为南直隶巡按御史,又管着一省学政,既然到了无锡,东林书院现任院子即前吏部左侍郎陈于廷在听闻此消息后,直接亲自来到十里长亭外迎接。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厂卫横行,陛下信任阉人,无数忠臣更是因此惨遭横祸,如今钱公也将做第二个杨忠烈,我等真是唏嘘不已呀。”
陈于廷穿着一身儒袍立于长亭之外,对着同来迎接新任巡按御史的无锡县令汪晟钰道。
无锡县令汪晟钰作为钱谦益学生,自然是同意陈于廷认为自己恩师即将博得忠烈之名的观点,但除此之外也不得不作秀哭了几下:
“可怜我恩师大业未成,本可一展青云之志,如今惨遭阉贼陷害也,若有可能,学生宁愿不要官职性命,为恩师抵罪。”
对于无锡县令汪晟钰这种至仁至孝的举动,陈于廷自然是连声赞叹,不过当他看见前方出现的巡按御史仪仗,就不由得咦了一声。
陈于廷揉了揉自己眼睛,再一看那轿帘里的巡按御史,心中就更是惊讶,忙拉起汪晟钰:“子隆,你看看,那可是牧斋先生?”
汪晟铭字子隆,是钱谦益于辛酉年录取的举人,还与钱谦益家是同乡,因而认得钱谦益,一见巡按御史就是钱谦益,他也没想太多,顿时喜道:“就是恩师。”
汪晟铭忙跑了过去,行了一大礼:“学生子隆给恩师请安。”
钱谦益本来是想悄悄的直接去拆东林书院,却没想到这无锡县令居然还亲自来迎接他,关键还是他学生,若是在平常,他会下来勉励几句,但现在他可不敢。
反正他学生也不少,就当不认识这一个也无所谓,于是,钱谦益直接命随行兵丁将无锡县令汪晟铭强行赶到路边,然后直接就朝东林书院走去。
汪晟铭愣了片刻对走过来的陈于廷:“奇怪,恩师他老人家既然没有被陷害,还重新做了官,应该值得庆贺才是,为何却躲着我们?”
“我等哪里知道,只是这里面还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圣上既然讨厌东林党,为何还让牧斋先生做这一省巡按”,陈于廷说着又愕然道:“他怎么直接去了东林书院,难道牧斋先生是想直接去东林书院当着众位东林士子讲他被押解进京,且力谏陛下而声名远扬的佳话?”
“兴许是,想不到恩师这一进京却是因祸得福,成了陛下挂念的人,日后我等学生在仕途上也有不少好处。”
汪晟铭说着就兴奋不已的同陈于廷一起往东林书院赶来。
……
听到学差来了东林书院,东林书院的士子们都齐聚到了院门外,一时间,峨冠博带,衣袂飘飘,倒也如文人盛会一般热闹非凡。
不过,钱谦益却没有给这些东林士子们准备什么精彩的演讲,他直接将手一挥,就问道:“油和柴火都准备好了吗?”
“回老爷,都准备好了。”
钱谦益点了点头,见无数士子朝自己作揖,他也不说免礼,直接拉下脸喝道:“经查,东林书院妄谈国政,假借忠孝仁义之名行盗名欺世之举,蛊惑士子诋毁当今君上,不思教化乡民却勾结鞑子行不耻之事,今本官作为一省巡按,不得不为朝廷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拆了这荼毒士林风气,玷污孔孟之道的东林书院,来人!”
“在!”
一干兵勇齐声喝了一声。
“进去查抄,所有古玩玉器书籍全部抄没,一个时辰之后,给我烧了这东林书院!同时,逮捕陈于廷、陈名夏、徐一范等妄议国政之首犯!“
钱谦益一声令下,就是无数兵勇冲进了东林书院。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平时侃侃而谈,连皇帝都敢大骂的东林党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直到回过神后,这些人才将怨毒的目光看向钱谦益,东林党们也总算是尝到了一次被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