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理一世听了爱德华亲王的转述后气得是七窍生烟,但一看见人家的舰船与大炮就在伦敦城外,若真惹怒了,自己的斯图亚特王朝没准真的会直接覆灭,因而便只得忍怒表示即刻接见大明天使杨嗣昌。
杨嗣昌一见查理一世也懒得行礼,见他对面有个软皮沙发,便直接坐了下来,看了查理一世一眼:“英吉利的君王查理,对吧?”
查理一世见杨嗣昌如此傲慢,恨不得直接将杨嗣昌押到十字架上烧死,但现在形势如此,他也只能强自露出笑脸,点了点头:“阁下可还住的习惯?”
“好了,我们也别废话了,贵国逆贼克伦威尔可已撤职查办,若已经撤职查办,我们现在就开始和谈,你也不用再物色和谈的人选,就让他来吧,抓紧时间,早日敲定一份合约,也好早日恢复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
杨嗣昌作为军队系统的官员,也就没有必要和查理一世客气一番,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着话,甚至还越俎代庖,帮查理一世直接决定了和谈的人选,对于要不要对克伦威尔撤职查办,也没有直接问查理一世同不同意,而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查理一世必须对克伦威尔撤职查办。
查理一世气的是涨红了脸,他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竟然被一个大明帝国的官员如此呼来喝去。
不仅仅是查理一世,在场其他的英吉利官员也是满脸愤慨,其中一名脾气明显没有爱德华亲王好的官员也就是负责英吉利王宫警卫的男爵直接站了出来:“贵国使者就这么跟我君王说,难道连基本的礼仪都没学会吗?”
啪!
杨嗣昌不知何时已经掏出了一把枪,直接将这名男爵当场打死:“贵国的底下人真是不懂规矩!”
说着,杨嗣昌就肆无忌惮地在李定国的陪同下离开了查理一世的王宫。
砰的一声!
查理一世将他自己最喜爱的珐琅直接摔碎在了地上,他几时遇见过这样傲慢的外来使者,几时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爱德华亲王见此只得好言来劝他,什么苏格兰的叛乱还未平,爱尔兰的统治也还未完全巩固,一些想分解王权的贵族还在蠢蠢欲动,现在正是非常时刻,要想斯图亚特王朝不覆灭,只能委曲求全,不能惹恼了这个已经可以强大无比的东方超级帝国,一旦让这位东方超级帝国选择支持爱尔兰或者苏格兰的叛军或者是扶持其他贵族,后果将更为严重等等。
不得不承认,这个爱德华亲王对局势判断要比查理一世透彻,不过查理一世也不算是听不进话的,听爱德华亲王这样说,也只能长叹一声,且让爱德华亲王务必要好好与这些东方人周旋,尽量不能让王朝的利益太过受损。
………………………………
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谈判开始
数月前,他克伦威尔还是整个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最风光的大臣,且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炙手可热的大佬。
但现在,他不得不接受锒铛入狱的命运,并接受是自己怂恿君王挑衅明英两国关系的罪魁祸首,而被最信赖自己的君王查理一世革除一切职务和爵位。
在克伦威尔入狱前,查理一世亲自接见了他,看着克伦威尔没来得及修理的满脸胡茬和依旧还留有枪伤的额头,就不由得拍了拍克伦威尔的肩膀,喟叹一声道:
“你放心,等风声过去后,会让你出来的,到时候还让你替我掌控最精锐的部队!”
克伦威尔点了点头,也知道查理一世要革职查办自己是迫不得已,见查理一世还亲自跟他解释,他心里也是大为感动,且直接向查理一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拖着铁链去了监牢。
克伦威尔不想说什么,也没有要憎恨查理一世的意思,他知道在目前大明帝国的舰队已经炮指伦敦城,甚至一炮可以轰到王宫,而且还有一支大明帝国陆军也进抵伦敦的形势下,作为君王要继续统治下去,只能委屈求全,只能让他这个得罪大明的元凶接受惩罚。
克伦威尔也没想到过会有这么一天,他知道东方的大明帝国不是一个小觑的国家,从他记事以来,关于这个古老帝国的传说他都听过,但他从没想到这个帝国会有一天影响到欧洲的局势。
前些日子在从伯明翰回援伦敦城途中遭遇到明军的那一次伏击,也让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大英帝国与这个古老东方帝国的巨大差距,不仅仅是战斗素质和装备上的差距,还有指挥能力上的差距。
他的部下都是英国底层民众,也算是经受得住考验的部队,要不然也不会在全英国境内奔跑时还能保持部队不分散,但比起那支大明军队而言,却还是差很多,人家能来回跑还能攻下一座城池,射击准确度与格斗技巧也在自己的士兵之上。
克伦威尔没有把心里的疑惑与对大明帝国的新的认识告诉给查理一世,因为在经历这一次战争之后,他发现斯图亚特王朝已经严重阻碍了大英帝国的发展,导致大英帝国竟然与大明的差距如此之大。
然而,愚蠢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王查理一世还将目光局限在欧罗巴的几个国家的争斗之间,甚至到现在也还只是想到如何委曲求全去维护自己的统治,却没有提到半句要改变大英帝国的意思。
克伦威尔将对查理一世的失望让他有了想取查理一世而代之的心思,不过,现在他只能是阶下囚,只能把野心潜藏在心底。
就在克伦威尔于监牢中叹息自己当初坐井观天思索如何革新大英帝国的时候。
这里,大明帝国与英吉利的谈判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以后的历史中,很多学者都习惯性的把这一次的战争称作第一次鸦片战争,因为这里面整个战争事件围绕的核心都是关于鸦片贸易。
当然,之所以称为第一鸦片战争,则说明因为鸦片贸易而爆发的争端不止这一次,其激烈程度也不亚于这一次。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即现在的大笨钟也就是伊丽莎白塔所在地。
在这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大前厅里就正式成为了大明帝国与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的谈判之所。
传统的欧式大长桌横放在中央,中央有个大凹槽,凹槽里放着各色鲜花植物,两边则是蜡烛与玻璃杯。
而大明的代表杨嗣昌、黑娃、李定国、王光亭、盛时文等则坐在靠窗户一侧,英吉利的代表爱德华亲王、那思雷伯爵、西贾男爵则坐在靠着壁画的一侧。
“我大明本无意要发动这一场战争,我大明皇帝陛下甚至还多次强调要维护世界之和平,且对贵国君王查理一世陛下神交已久,常与我等夸赞贵国君王陛下知礼明理,并很高兴英吉利的人民有这样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却没想到的是,贵国君王却被奸臣所惑,致使破坏了我大明与贵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既然奸臣已经下狱,我大明帝国自然不会再干涉彼国之政,但彼国也得赔偿我大明帝国所遭受之损失以及一些诚意的表示。”
为完成陛下的嘱托,作为鹰派的杨嗣昌也只得强忍着性子,着实向英方代表表达了一些好意。
在通译转述完毕后,爱德华亲王也露出了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对于这个一直嚣张跋扈且还在王宫里直接打死君王的侍卫长的大明高官突然表达出的善意,让他很是受用,便也很客气地说道:
“阁下所说的很是,你我两国之间的确存在误会,我君王本已无敌意于彼国,只是被克伦威尔这个可恶之徒所蛊惑,如今既然两方休战,自然是要好好谈一谈,这赔偿事宜也可以谈谈,但我斯图亚特王朝不过乃弹丸之地,自然比不得贵国,所以还请贵国看在我国百姓生活尚还艰难的情况下,要求不要太过才好。”
杨嗣昌听后只是摆了摆手:“你莫说这些,贵国百姓生活艰难皆是奸臣当道所致,如今奸臣已除,自然是会好转的,但彼国突然禁烟,我国百姓生活受此影响不少,甚至还有几条人命赔在这里,你们不给个交待是不行的。”
说着,杨嗣昌就让自己的幕僚将自己早已拟好的草案拿了出来,且直接丢给了爱德华亲王:“这是本官根据吾皇陛下之旨意草拟的意见书,并酌情根据贵国之实际情况考虑后写的,你们可以先看看,本官原则只有一个,这意见书上的条款,不能减只能增加,但不能不变!”
爱德华亲王听后,心里颇为恼怒,暗想这哪里是来谈判,是直接来索取来的。
不过,现在形势比人强,他也只得强忍着,挤出一丝笑容,并认真地看起这杨嗣昌的意见书来。
这个爱德华亲王算是少有的几个能认识些中文的人,毕竟大明在西洋开贸易也有十多年,一些西洋贵族开始认识中文也不稀奇。
但爱德华亲王看到第一条时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有了想把这意见书直接摔在杨嗣昌脸上的冲动。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卖国贼” 爱德华亲王
第一条:割让怀特岛于大明,大明撤出驻扎伦敦及其附件岛屿地区的军队。
第二条: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须开放格雷斯、曼彻斯特、利物浦、伊斯特本、伦敦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大明派驻领事,准许大明商人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并不受英吉利法律法规约束,英吉利不拥有对大明帝国的治外法权。
第三条:英吉利向大明赔偿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作为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大明军费,300万银元赔偿商人债务。其款分两年缴纳清楚,倘若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五银元。
第四条:永久允许大明商人与英吉利商人自由贸易,英吉利政府无权单方面决定对大明禁止贸易某一类或多类物品。
第五条:大明商人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税款,英吉利需与大明商定,英吉利对大明之贸易没有关税自主权。
第六条:大明与英吉利各自释放对方军民,但克伦威尔、汤姆等战争罪犯需交给大明予以严惩。
第七条:大明享有英吉利的最惠国待遇,英吉利与其他国签订的权利与优待,大明同样有资格享有。
整整七条,每一条都犹如刀剑一般诛杀着爱德华亲王的心,但杨嗣昌已经把话说在前面,这七条没有一条可以减少,整个条约草案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所以,爱德华亲王即便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有任何异议。
杨嗣昌很淡然地滑动着手指上的玉扳指,也没再说话,作为一个大明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官员,他所提出的所有条款都是为了大明的利益最大化,并能有效的保证大明商人的利益。
虽然这对于英吉利的代表爱德华而言实在是太过分,没有一条能让自己接受,但对于杨嗣昌而言,为了尽可能的保持着与斯图亚特王朝的关系,不太过削弱斯图亚特王朝的实力使其不能平定国内叛乱,他已经很仁慈的主动减掉了很多更过分的内容。
但这七条是万万不能再减的。
在杨嗣昌看来,作为一个军事系统的战略性官员,他自然知道怀特岛的军事战略价值的重要性,而大明要想以最少的武装力量控制整个英吉利贸易乃至整个欧罗巴局势,就必须占有个枢纽点,这样既可以威胁伦敦,也可以南下威胁巴黎,也可以西进威胁德意志,还可以出海直接进攻荷兰与佛郎机。
所以,大明必须拥有怀特岛。
而这几处通商的城市作为目前英吉利最发达的物资中转站,是必须要允许大明在这一带能通商的,因为这一带都是大明的鸦片贸易的主要经营店。
而斯图亚特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要封锁贸易可以封锁其他城市,只要不妨碍这几个地方就是,这已经算是杨嗣昌的巨大让步。
其次,关于赔款问题,杨嗣昌也没有狮子开很大的口,他这是根据锦衣卫提供的斯图亚特王朝收入所得到的结果,在他看来,赔这个数字,斯图亚特王朝不会因此而灭亡。
爱德华亲王最终也不得不答应了这个草案,他的性格本就偏懦弱,如今杨嗣昌又直接说不可更改,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讪笑道:“阁下或是再三斟酌了的,我也没什么异议,但这些条款,鄙人还是无法向我君王交待。”
杨嗣昌见他言语支支吾吾,且也没有什么原则,便决定再拿出一些利益来诱惑他下定决心出卖自己国家利益。
于是,杨嗣昌便道:“殿下应该知道,本官执掌的是兵部,也就是整个大明帝国的军事方面,有一半是本官说了算的,本官也知道贵国如今正苦于对苏格兰叛军的平叛一直毫无进展,本官可以私底下和殿下签订一个协定,将一批质量上好的武器卖给你,且只卖给你,到时候你再转手卖给贵国军方,殿下想必会因此获利不少,甚至也可因此而掌控一定军权,贵国君王想必也不会再敢把你怎么样,你也不会在那群新兴贵族面前抬不起头来。”
杨嗣昌此举摆明了是在贿赂爱德华亲王,并有意要让爱德华亲王的自身利益与大明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他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大明王朝的走狗。
换一种说法就是,让他爱德华亲王踏踏实实地做一个英吉利的卖国贼。
爱德华亲王不是愚笨之人,自然知道杨嗣昌这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一旦自己拥有了代表英吉利进口大明武器的独家代理权,就意味着只要大明与英吉利的关系不恶化,自己就可以一直靠此大发横财,而自己也可以控制英吉利军方的武器输入,毕竟最优良的武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和整个英吉利都要受制于大明。
爱德华亲王再做权衡,但丰厚的自身利益还是让他毅然下定了出卖国家长远利益的决心,毕竟他也不想自己这些传统农场主的权力被新兴贵族给逐渐剥夺,克伦威尔在禁烟运动中表现出的激进行为不仅仅惹恼了外境势力如大明也惹恼了他们这些斯图亚特王朝的顽固派。
“那这条款当加上一条,大明矿石与武器运抵英吉利贩卖不需缴纳关税”,爱德华亲王突然提到这么一句,他主动要求取缔矿石与武器贸易的关税也并非是真的要替大明省钱或者是替他英吉利博得大明的好感,而是这样的话,杨嗣昌允诺由他爱德华家族独家代理大明武器的成本会下降,他从中间赚取的利润也就更多。
杨嗣昌倒无所谓,将一批国内淘汰后的武器贩卖出去本是陛下所提倡的,而是卖给当地政府和当地的家族都是一样的,如今只不过是借此给这爱德华亲王一点甜头而已。
杨嗣昌见他如此爽快倒也很高兴,事实上,从一开始看见这爱德华亲王他就确定这人是最好的谈判人选,就是为了今天能更大程度扩大大明借此次鸦片战争的利益索取度。
“既然如此,此次谈判所得内容就算敲定下来,本官提议,明日就去我大明‘于谦’号战舰上签订此条约,顺便让本官也招待招待殿下你”,杨嗣昌现在表现的很友好,这让爱德华亲王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
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
爱德华亲王亲自将确定下的谈判八项条款送进了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的王宫中,并对亲自交给了斯图亚特王朝君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看见这八项条款的内容后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暴跳如雷来形容,虽然他不敢对大明的代表杨嗣昌怎么样,但在爱德华亲王面前还是能发发脾气的。
因此,这查理一世直接劈头盖脸地把爱德华亲王臭骂了一顿:“发克!你这个混蛋,你就那群明国人谈出这么个结果来,还把怀特岛拱手让了出去,还要朕拿这么多银元出来赔款,你到底是安的是什么心,还是不是我斯图亚特王朝的亲王!”
爱德华亲王不好明说自己已经私底下与杨嗣昌达成了自己要专卖明国武器的交易,为了能说服自己的君王接受这个条约,他也只能声泪俱下地解释道:“王上,正因为我是大英帝国的亲王,才不得不答应下这个条款,如今是敌强我弱,再加上因为大明帝国的介入,各地不服从我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异教徒已经是蠢蠢欲动,如今我们只能先答应明国,送走这个瘟神,才能抽出身来安定国内局势,然后徐图发展,终有一天,我们斯图亚特王朝也会把这些耻辱都要回来的!而且,这还是在我的多次斡旋下才让明国将条件一减再减,本来明国还要马恩岛的,赔款也要六千万银元的。”
“哼,六千万银元,就是这两千一百万银元,本王也没有!”查理一世依旧不由得怒吼了一句,尽管不用爱德华亲王解释,他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也知道现在自己是没有任何底牌和大明帝国讨价还价,但作为一个曾经在欧罗巴还算得上是一方霸主的君王如今却要如此憋屈地承认这个条约对于他而言实在是难以接受,而且一旦接受这个对于他大英帝国而言不平等条约将不仅仅是让他在欧罗巴其他国家面前丢尽了脸,在整个英吉利也算是丢尽了脸。
“王上,明国那位杨嗣昌阁下在谈判结束后,还说了一句,只要我们承认这个条约有效,并愿意维持英明两国的友好和贸易,他们大明帝国将愿意一直维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并承认查理家族在英吉利的正统地位,且必要时可以提供军事援助。”
爱德华亲王这么一说,这位英国君王查理一世不由得眼前一亮,心里也总算是要好受点,因为毕竟自己的统治利益还是没有受损的,虽然的确使得整个国家利益遭受到了损失,但若用这部分国家利益的损失换取大明帝国对自己王朝统治的支持倒也不失为一个划算的交易。
因为对权力的痴迷,查理一世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大明帝国的走狗,当然,他自己是浑然不觉的,犹如在原本历史上曾有一位叫慈禧的女人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一样,他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你去签字吧,告诉他们明国人,我大英帝国愿与大明帝国永世交好,用大英帝国之物力结大明帝国之友谊!”
爱德华亲王听后忙奉承了查理一世几句,就领了令旨,亲自来告诉杨嗣昌的人,言明明日就可去“于谦”号上签订条约。
……
已经历大小海战不下百次的“于谦”号算得上大明最为先进的几艘主力战舰之一,与原本历史书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清廷与英国人在英舰上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一样,如今,也同样是在大明的舰船上,爱德华亲王将代表英吉利政府与大明帝国签订让英吉利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伦敦条约》。
之所以叫做伦敦条约,盖因是在英吉利伦敦附近签订的,而且促进这个条约生成的核心条件也是英吉利的首都伦敦已经受到大明帝国军队的威胁,迫使其不得不求和。
爱德华亲王在登上“于谦”号也不得不感叹大明帝国舰船之先进,在他的认知里,是绝对没有想到军舰还能有铁甲打造,甚至没有人力牵引的,他也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机器可以代替人力实现更高效率的行驶,也没想到整艘舰船上可以装置如此多的火炮。
爱德华亲王在之后的晚年回忆录曾提及这一日的感受,在他看来,此时的英吉利与大明的差距将不少于百年。
而事实上,杨嗣昌邀请他来“于谦”号上来签订《伦敦条约》也是为了展现一下大明军事实力,并进一步震慑一下爱德华亲王,使得通过爱德华亲王等的感观让整个英吉利放弃与大明帝国的抵抗之心。
虽说是军舰,但如今既然是杨嗣昌所驻之地,也就刻意的装潢的高标格了些,因而当这爱德华亲王进入船舱大厅内后,他感觉到这里比王宫还要华丽。
不过,这时候的爱德华亲王已经明显没有心情去欣赏船舱内的东方装潢艺术,此时的他已经因为意识到自己将要代表整个英吉利签订下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有些不安,他知道很快他就要成为第一个历史罪人。
杨嗣昌此时的心情倒是不错,他本以为这英吉利帝国的君王查理一世或者其他贵族还会因为自己的条件太过苛刻而拒绝,然后少不得逼得自己再要动用武力教训,如今却没想到这查理一世和爱德华亲王等答应得如此爽快。
一时,香案已经摆好,十字架也摆好,杨嗣昌和爱德华亲王同时坐在了一张铺了红绸布的长条桌上,一共两份先用汉文后用英文写明各项条款和备注的文件以精美的象牙木装订好,放在了两人面前,而爱德华亲王则用鸡毛笔签了字,杨嗣昌则用毛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爱德华亲王下笔下得很沉重,而杨嗣昌则写的很飘逸洒脱,两人并最终交换了文件又重新签了名,最后才将签订好的条约文件交给自己的幕僚,然后互相握手言和。
接着两人又互签了一份秘密协议,一份对爱德华家族有利却对英吉利无利的补充协议。
至此,历时一年多的大明与英吉利两国之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既然特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