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皇妃嫘祖,此处则是她的根源所在:半生的荣耀功德,半生的喜恕哀乐,论情论理,比起其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她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能使夫君早日完成毕生大业,她又不得不忍弃离开这方热土。

 第三十四回 常先鞭鬼送地门(二)

    且说,两天过后,扶桑完毕,大家稍加休息,黄帝叫众人打点行装准备登程。

    嫘祖也跟着忙活起来,自从那夜妖孽缠身,她身体一直不适,这几天刚刚有点好转。

    此次燕后山一带暴发了洪水,一下子把她多年来,亲手教给人们栽种的桑林险些毁于一旦。

    使她焦急万分、寝食难安。

    黄帝要她多加休息,可她每次见到夫君劳动回来后,那副疲惫的样子,她就十分心疼,她为夫君擦洗身上污垢和汗水,为夫君推腰捶背,以减轻夫君一些疲劳之感。

    而今,她就要离别久居的热土,随夫远行他乡。

    她望着自己熟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又怎能高兴得了呢?

    然而,说来倒也跷蹊,她随夫周游天下的消息不翼而飞,四面八方的民众争相赶来送行,人们俱都含泪拜别。

    嫘祖仙姑也满含热泪,用双手搀扶着众乡亲,“大家快快请起,今后要好生植桑饲蚕,乡亲们保重。”

    她一步一回首向众人招手道别,泪珠儿点点滴下。

    且说轩辕黄帝率众离了燕后山,一路向南走来。

    他们晓行夜宿,徒步多日,却见前方竟是一片辽阔平原。

    这里没山没丘,没有冈陵,一望无际。

    轻轻的微风夹携着野草和野花的芳香,把田间的麦苗吹得如湖水一般,涟漪荡漾。

    眼界宽阔了,心境也随之宽松了许多,大家只顾欣赏这平原景色,却忘记了疲惫和行路的乏味,边走边聊,边说边笑;时而用手指指点点,时而抒发已见,畅谈观感,众人个个快快乐乐、兴高采烈。

    然而,不知不觉一天又要过去。

    傍晚,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大家正好来到了一片树林旁边。

    黄帝命众人依托这片树林安歇,只等明日再行赶路。

    于是,众人进了林子,就着树木齐手搭建好了营帐。

    此时北方的平原气候,到了晚上潮露气冷,仍有一丝丝凉意;

    夜深之后,原野上偶尔吹来阵阵冷风,树林里一派漆黑,叶子间触擦的声音,高大枝杈狰狞狂舞,林子边隙瑟瑟作声,小风吹得细枝咝咝尖叫,长高了的野草在风中蠕蠕摆动。

    这时,力牧进了黄帝行帐,向黄帝奏道:“禀报国君,刚才臣观此间似是有股邪气,可见这林子并不干净。”

    黄帝问道:“可否知道此处又是何种妖魔?国相是否做好了防范?”

    力牧道:“此处并非妖魔,据臣观察,乃是几个横死恶鬼在此出没。”

    黄帝又问道:“你又怎知是几个恶鬼?”

    力牧回道:“我等进了林子后,臣先去四周勘察了一下这里的环境,却总是觉得此间有几股邪气游动,并且阴气十足,故此断定,此处必有恶鬼出没。”

    黄帝道:“区区几个恶鬼不足为惧,众将俱是降妖除魔之高手。不过,若是此间恶鬼从未伤及人命,把它们送走也就罢了,否则,这次一定要把此处打扫干净,以绝后患,断不可让它们再祸害他人。”

    力牧称道:“国君所言极是,请国君安心歇息。单等恶鬼现身便见分晓,臣做安排去了。”

    为了确保黄帝和皇妃安全,力牧取来朱砂、乌墨与三色丹青,点点画画描绘了几幅“五彩祥符”贴在营帐门口及四个角落,以此用作驱鬼辟邪之物。

    古代,驱鬼辟邪的方法很多,按照汉族民间一般做法,多用画符,挂桃枝,挂七星剑,钉五行针,请圣神灵位等等,这些都是驱鬼辟邪的很好办法。

    至于力牧画的这“五彩祥符”更是厉害,无论何等恶鬼俱都不能轻易靠近它。

    他告知黄帝夫妇尽管安心休息,只要鬼魔一触动彩符,它便会自行开启驱邪神功。

    且说,时至深夜,果然正如力牧所说,有几个面目狰狞的恶鬼,趁着风势从混乱一团的天空中终于出现了。

    它们飘飘荡荡落在行帐前,它们好似嗅到了异常气息,东张西望,跳来蹦去。

    起初,并不敢贸然接近行帐,只是远远观察或猜测行帐内究竟是何人物。

    一般鬼现,都是伺机而动,并专捡弱者下手。

    这几个恶鬼同样如此,当它们嗅到黄帝帐中有弱者气息,便一齐到了黄帝的行帐前,都想从这里下手。

    怎知,它们刚一触动蓬帐,却被“五色祥符”的灵光弹出数丈开外。

    几个恶鬼吓得连滚带爬急忙躲在了树后。

    稍时平静之后,它们仍不肯善罢甘休,便蹑手蹑脚又悄无声息来到了黄帝行帐前。

    只见它们横排站在一起,一齐口吐气血,妄图把祥符吹落。

    这一来,只见红风血雨一般呼啸而来,带着煞气吹得行帐瑟瑟抖动;

    祥符随风飘荡,几乎摇摇欲坠。

    这时,黄帝和嫘祖同时被惊醒,嫘祖对黄帝说道:“果真有鬼邪在此作祟,请夫君靠后,我来应付便是。”

    道罢,只见嫘祖仙姑迎门打坐,用身体护住轩辕国君。

    黄帝见状,岂肯让爱妃舍命护驾?

    他急切说道:“岂有此理。你身体虚弱,怎敌得过恶鬼侵袭。”

    嫘祖笑了笑说道:“夫君莫要担心,只因我体质虚弱,这些恶鬼才想趁虚而入,但它们怎知我乃凌霄玉凤之躯,几个凡间恶鬼没什么道行,它们又怎能奈何得了我?”

    的确,嫘祖仙姑毕竟有仙体护身,虽说她体弱,但对付几个没什么法力的恶鬼,还能应付一阵。

    她迎着行帐门口打定盘坐,双手合十,掌指间发出了一道道灵光,护住祥符,尽管这营帐被几个恶鬼吹得几乎要炸开,而那“五色祥符”却依然稳稳贴在上面完好无损。

    几个恶鬼见状更是恼羞成怒,一齐鼓足力气,妄图一股作气毁了祥符。

    再看这行帐满是血气,被染得通红,而且阴气愈来愈浓。

    此刻,力牧与众将正在营帐坐等时机,只听力牧大声叫道:“不好!祥符被毁了。”

    众将一听迅速冲出帐来,直奔黄帝行帐,力牧命共工和方相保护黄帝和皇妃。

    二将得令进帐,未等几个恶鬼向黄帝下手,二将便劈头盖脸冲它们乱打一通。

    几个恶鬼尖叫着与二将厮打在一起,可它们怎是二将对手?不出几招便被二将打得嗷嗷乱叫,直向帐外逃窜。

    怎知,常先手持长鞭把守在帐外,他见恶鬼们纷纷逃出帐来,举鞭就打,只见他手起鞭落,出一个打一个,几个恶鬼全被打翻在地;

    那长鞭甩开“叭叭”清脆,震耳欲聋,每一下落点之处,青烟爆起,火花飞溅。

    几个恶鬼这才意识到今晚遇上了强敌,深知情况不妙,它们相互看了一眼,示意趁机溜走,欲想一齐化股青烟遁走。

    怎奈常先手疾眼快,一鞭甩过去,只听“叭”得一声炸响,随即一个恶鬼嗷叫着趴在了地上,常先顺手用长鞭一裹将它缠住了。

    黄帝、力牧以及众将一下围将过来,亮起火把,常先道:“禀报国君,诸鬼皆逃,只抓住了一个。”

    黄帝看了一眼恶鬼,向它问道:“尔等俱是何方鬼魅?何敢在此作祟?”

    哪知这恶鬼并不理会,也不答话。

    力牧让方相用御印把这恶鬼照住,使其动弹不得。

    他对这恶鬼说道:“你这孽障,还不从实招来,免遭皮肉之苦。”

    可这恶鬼仍是低头不语。力牧向常先一施眼色,常先举起长鞭连向这恶鬼抽了三鞭,只这三鞭下去,这恶鬼已是皮开肉绽,疼痛难忍,“嗷嗷”怪叫,跪在地上连连求饶。

    力牧用手一指问道:“你招还是不招?”

    这恶鬼连连叫道:“招得、招得。”

    力牧道:“招得便好,速速回答国君问话,你们一共有几个同伙?现在藏于何处?为何在此作祟?”

    这恶鬼回答道:“我等共有五个,全是横死之人,我乃是被恶人挖了心脏致死,同伙们都叫我‘无心鬼’。离这片榆树林不远处,便是我等安身之所。不过,我等在此已经百年有余,却从未伤害过一人,故此也从未找到过替身。今夜我等闻到此处有灵禅之气,试图以此为食,求得修身之道,也好得成正果,至少也能找到替换之身,我等好去投胎做人。怎知初次下手便被你们擒住了,务请列位开恩,放我等一条生路。”

    黄帝看了看这位‘无心鬼’,对它说道:“你说你们从未伤人性命,何以见得?谁能证明?除非你们几个同伙到齐之后,个个所述与你无误,方能保得你们性命,否则,休怪手下无情。”

    这“无心鬼”闻听欣然应道:“我愿带路找我诸位兄弟。”

    于是,黄帝命方相收了御印,由无心鬼带路向林子外走去。

 第三十四回 常先鞭鬼送地门(三)

    且说,常先紧紧跟随着无心鬼,他手中握住长鞭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无心鬼使诈逃脱。

    走不多时,在这片榆林边上,果然有几堆坟丘。

    力牧上前一数坟头,勃然大怒,他厉声问道:“你言说同伙五个,此处居然有七座坟头,是何道理?”

    无心鬼急忙解释道:“请诸位息怒,我等着实是五个,那两个本是原来恶鬼,我们有两个做了他俩的替身,此二鬼早在多年以前就转世投胎去了,所以此处仍有七个坟头,请诸位明察。”

    “原来是这样。”力牧道:“快叫你的同伙现身来见。”

    无心鬼道:“除非你们放我进去,才能唤他们出来。”

    常先道:“不必,我这长鞭可入地三尺,量他们不得不出来现身。”

    道罢,只见常先甩动长鞭照准坟堆猛抽一通。

    果然,那些恶鬼经不住常先鞭打,一个个从坟墓里跳将出来。

    他们不知缘由,一齐伸展出利爪抓向常先,常先顾不得许多,抖动长鞭奋力抽打,但见这长鞭宛如金蛇狂舞,上下翻腾,鞭鞭命中恶鬼。

    这些恶鬼尚未靠近常先,早被他鞭打得个个东倒西歪、伤痕累累。

    众将一见鬼魅们丝毫伤不了常先,俱都收了兵刃,站在一起袖手旁观,恰似观看杂耍一般。

    “诸位兄弟切勿动手!快快住手!”无心鬼一见同伙全无取胜机会,彻底被降服了,于是,他冲同伙们高声叫道:“兄弟们住手!他们没有恶意,不要再打了!”几个恶鬼听了当即停止了攻击。

    无心鬼指着黄帝向同伙们介绍道:“兄弟们,此乃天下当今国君,我等多有冒犯,快向国君请罪。”

    鬼魅们一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它们这才明白,为何今夜之战实难占得便宜。

    当它们再次打量几位神将,个个威武雄壮,人人透着灵光,尤其是他们手中的兵器,更使它们胆战心惊,一时间竟被吓得叫出声来。

    于是,众鬼魅口服心服,一齐伏首在地,连连求饶,并同声拜道:“我等不知国君驾到,实在冒犯,望乞恕罪。”

    黄帝问道:“你们在此多少年了?总共害死了多少人命?还不如实招来。”众鬼闻听连连摇头,同呼冤枉。

    其中一个恶鬼说道:“我是上吊而亡的吊死鬼,请国君明鉴,我等埋在此处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虽说都是横死的恶鬼,但从未伤害过他人性命。今夜偶遇国君和列位神将,实属意外,只因我等起了贪心,险些丢了性命,恳求国君法外开恩,望乞饶了我等这回,从今往后,我等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黄帝想了想又问道:“你说的这些,如何让我相信?”

    吊死鬼道:“请国君差人向四处打听,在此地若有一个人被我等所害,我等甘愿受罚,任凭国君处置。”

    一听吊死鬼与无心鬼说的大致相同,并无多大出处,黄帝点头道:“看来尔等虽是横死之鬼,但也安分,今日姑且信你们一回,饶过你们几个的性命。”

    众鬼拜谢道:“多谢国君不杀之恩。”

    黄帝问道:“你们今后有何打算?难道还想在此做恶鬼吗?”众鬼相视,摇头不语。

    黄帝见状继续说道:“依我看来,你们在此游荡,绝非长久之计,更无前途可言,今日我指给你们一个去处,不知道愿意去否?”

    无心鬼问道:“有何去处?请国君指点。”

    黄帝望了望星空说道:“此时离天明尚有两三个时辰,趁早送尔等速速去地门安身,单等时机成熟,也好转世投生,另择出路岂不为好?”

    众鬼一听能再次投生做人,无不欢欣,倍感黄帝恩慈。

    一齐伏首拜道:“多谢国君指给明处,我等永世不忘。”

    黄帝叮嘱道:“地门由我部两员神将把守,你们此去务必安分守己,切不可滋生事端,一旦时机成熟,即可转世投生重新做人,日后务必多行善事。”

    众鬼听了黄帝之言,感动得痛哭流涕,叩头谢恩。

    且说,黄帝命常先连夜送几位鬼魅赶往地狱之门。

    常先得令,只见他在前面领路,甩开长鞭,“叭叭叭”一连打了三个响鞭,引路押送众鬼向地门方向走去。

    说到常先鞭鬼的故事,兴许有人早就知道了。

    常先乃是黄帝一员神将,上古人物,他与风后、力牧、大鸿并称为黄帝四大助臣,后来被封为鬼王。

    其神像:手持长鞭,怒目圆睁,满腮胡须,口宽耳大,眉毛倒立,鼻子向上翘起,乍看,十分凶煞。

    诸鬼无不惧怕于他,特别是他那把长鞭,众鬼见了无不望而生畏,闻风丧胆,迅速躲避。

    故此,后来人们效仿于他,毎赶夜路之时,手里握一把皮鞭,不时地甩响几鞭,以此避开鬼邪的侵扰。

    再说,黄帝与众人见常先送众鬼去了地门,回到行帐之内,却全无睡意。

    他们干脆围坐在一起谈论开来,力牧冲众人笑道:“今夜宿营在这片榆树林子,其收获非浅,今日途经此处,竟又净了一方地域,真是功德一件。”

    众将心悦,共工道:“我等随国君周游天下,不正是为了扫除世间罪孽,造福众生,这安帮治国之理,依某愚见,也就在其中了。”

    众人大笑,黄帝也笑道:“共工将军所言,颇为一番道理。这除恶扬善,救黎民于水火,百姓安居乐业,全无忧患之感,这些才是我等周游天下的真正意义所在。列卿能悟出其中真谛,实在是件幸事,也是天下苍生之福祉。”

    众人听了无不点头称赞。

    这时力牧却在一旁叹息道:“唉,不知前方还会发生何等大事。”

    未等众人开口,突然,巫彭急匆匆来报:“启禀国君,请速回行帐,臣有急事禀报。”

    众人全不知又发生了什么情况?俱都甚感非常惊讶。正是:

    凤女挥泪随夫行,

    惜别热土话乡情;

    鬼魅现身闹榆林,

    无影皂夜演虚惊。

 第三十五回,穹桑一脉话高阳(一)

    话说,因鬼魅之事,折腾了大半宿,众人全无了睡意,于是,围坐在一起兴高釆烈的谈论着安帮治国之理。

    畅谈得正欢之时,忽见巫彭匆匆进来,他向黄帝施礼道:“请国君速回行帐,臣有急事禀报。”

    黄帝问道:“有何急事?”

    巫彭道:“皇妃身体不适。”

    黄帝闻听,赶紧起身随巫彭回到了自己的行帐。

    黄帝见嫘祖面色十分难看,忙上前关心地问道:“爱妃怎样了?哪里不适?”

    嫘祖道:“刚才忽然觉得腹内不适,浑身发冷,头晕目眩。”

    黄帝用手抚摸一下嫘祖额头,感觉她额头上却有湿漉漉的凉汗,他又仔细看了看嫘祖,便向巫彭问道:“她面色这般苍白,头冒冷汗,其病状因何引发所致?”

    巫彭答道:“皇妃本来就体质虚弱,气血不济,再加上今夜与众鬼斗法用功过度,故此会导致头晕目眩、身盗虚汗。”

    巫彭一边说着一边坐下来,伸手去为嫘祖把脉。

    只见他微微闭上眼睛,一会儿皱起眉头,一会儿又轻轻点头;他换了一只手再次细细品脉。

    稍后,巫彭确诊后,他站起身来兴奋地冲黄帝拱手笑道:“恭喜国君,贺喜国君,皇妃腹中有喜了。”

    众人早在帐外听见了,无不欢天喜地,纷纷进帐向国君和皇妃道贺。

    嫘祖含羞带笑,垂目不语,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丝红云。

    黄帝自然心悦,尽与众人笑口大开,同乐共喜。

    且说,因嫘祖腹中有喜,时常恶心呕吐,暂时不便于较大行动,故此,众人在这片榆树林中多耽搁了几日。

    巫彭道:“皇妃身体这样,切不可再与我等徒步而行了,以免耗费了真气,损了腹中胎儿。”

    巫彭所言虽然确有道理,但也着实令大家为难,在这荒野之地又如何安顿皇妃?

    正当此刻,力牧灵机一动开口言道:“此事并非难事,我有办法……”

    说着他叫众人取来木棒和树枝,由他亲手操作,不多时便造出来一个桥架模样的东西。

    他手指着此物释解道:“此物乃是担轿,请皇妃坐在上面,由众人轮流抬走,皇妃便可与我等同行了。”

    众人见了甚觉新奇,共工上前看了又看,不禁称道:“此担架甚为方便,请皇妃坐于上面,我与王善将军先抬,试试能不能行。”

    黄帝手扶嫘祖坐在担架之上,共工与王善同时用力起身,担架稳稳当当。

    于是,众人便轮换着一直抬动着嫘祖向东南方向行走下去。

    且说,众人轮换抬着嫘祖皇妃一路同行,轩辕黄帝则一路之上始终手扶嫘祖守护在左右。

    行路之时觉得乏味,黄帝便唤巫彭过来一起同行,黄帝向巫彭说道:“据炎君向我介绍,你不但对医术颇有研究,而且对养生之道亦独有建树。”

    巫彭淡淡一笑说道:“此乃师父抬爱,臣何敢妄自尊大。”

    黄帝一本正经地说道:“炎君一向诚实坦言,不会信口开河,更不会悬耀自己的爱徒,你不必过谦。”

    巫彭道:“多谢国君信赖。对于医术及养生之理,臣只不过懂得一些皮毛而已,比起臣的师父来,那真叫天壤之别。”

    黄帝听了笑了笑说道:“我等行路之时,只是闲暇聊句,不必过意谨慎。我想知道,古代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却不显衰老;如今之人,年龄则至半百,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致,还是因为人们现在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巫彭开口答道:“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古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男女之事要度,劳逸结合,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不足为怪;今时之人不然也,不注意自身陋习,常常以酒为浆,暴食暴饮,滥饮无度;行房无节制,因恣情纵欲而使**竭绝,为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活到半百之年就已经衰老了。”

    黄帝闻听不禁赞道:“不愧为神农爱徒,果然见解非浅;灵山十巫闻名遐迩也在情理之中。”

    巫彭道:“多谢国君夸奖。”

    黄帝道:“不过,我还有一事不太明白,关于人类繁衍之事,为何人上了年纪就不能生育子女了?是由于精力衰竭了,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

    巫彭想了想答道:“有关此类问题,得分男女以及年龄阶段:

    女子到了七岁时,肾气盛旺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

    十四岁时,天奋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事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能力;

    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

    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也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是女人一生中身体最为强壮的年龄段;

    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

    到了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无华,缺乏光泽,头发也开始变白了;

    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衰少,天癸枯竭,月事断绝,所以形体曲变,逐显衰老,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岁时,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牙也更换了;

    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这时便能生育子女了;

    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

    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丰满健壮;

    四十岁时,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蚀;

    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发鬓花白;

    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络活动不能灵活自如;

    六十四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