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天玄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露出了破绽。她笑笑对子卿说道:“你倒是精明得很。好了,你就先讲讲这巢穴的来历吧,”

    子卿听了吩咐,他便慢慢地讲道:

    “听前辈们讲,我族群原本住在燕子山旁边的山洞里,那时候族人们吃住艰难,无法比喻。

    终于有一天,我们这一方来了一位能人,是他教会了人们在大树之上用树杈棍棒和干草搭建巢屋。

    要说这巢屋非常高明,既能躲避猛兽侵害,又能防洪挡雨;冬暖夏凉,比山洞不知好上多少倍。

    为此,族人们十分敬重这位能人,因他给我们搭建了巢屋,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有巢氏’。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树巢也有不便,特别是老人们上来下去的极其困难,所以,他又教人们模仿树巢样子,在地上搭建起了巢屋。

    他还教人们用兽骨制作成了骨针,人们用骨针缝作兽衣和腰围。前辈们都称赞有巢氏能耐了得。”

    九天玄女听到这里心中一亮,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贤人吗?于是她急忙问道:“此人现在安居何处?”

    子卿哀声叹道:“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能人,也是十分慈善的贤人,因此族人们曾奉他为长者,他却婉言拒绝了。”

    九天玄女问道:“这是为什么?”

    子卿道“他说‘天下众生须我行,何敢安居于此?’于是他便离开这里,去云游四方,从此杳无音信、再也见不到他的踪迹了。”

    对于有巢氏的失踪,九天玄女感到非常惋惜,她进一步问道:“后来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没有?”

    子卿道:“以前倒也有些传言,有人说他已经做了神仙,又有人说他归入了大海,也有人说他病死他乡。究竟谁是谁非?却无从证实,反正都觉得他实在太可惜了。”

    此时此刻,九天玄女圣母仰起头来,望着那天上飘浮的淡淡白云,心里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惆怅。

    日头已经偏向西边天际,围桩里的人们不再休息,又要出去狩猎了。

    族长吩咐留下四、五个人看守桩落和猎物,其他人拿起棍棒和火把,又一同跟随族长狩猎去了。

    族长看见子卿正与一位老人正在谈话,不易叫他离开,他也留守下来。

    人们走后,几个人凑在了一起坐下。人们刚刚坐稳,九天玄女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了“火龙”之事。

    子卿继续讲道:“自从有巢氏走后,人们倒也无忧无虑、无争无吵地生活,算是安宁和谐。有一天,突然从天上降下了一条火龙,只见他浑身红毛、红发、红皮肤,俱是红色。起初,人们以为出了妖怪,全都非常恐惧,谁也不敢靠近他的洞穴……”

    “他现在住在何处?”九天玄女的插言问话,正好给了子卿喘息之机,子卿抽空喝了口水,答道:“他现在住在燕子山的火云洞里。”

    九天玄女又问道:“为什么人们要供奉他?”

    “后来,他时常化为人形,渐渐与人们亲近或接触,有时还帮助人们狩猎,最使人们称颂的是他教会了人们取火和用火。从此以后,人们不但不再惧怕他,反而倒觉得他非常可亲可敬。最称奇的是他头上那只触角,树木干草只要碰上它便立刻燃烧。人们从他那里还学会了用火烤食和用火捕捉猎物等。”

    子卿讲到这里,几个人的脸上全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轮番讲述开来。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子卿无意中讲述了“火龙”的相貌特征,九天玄女听了不由得心里“咯噔”一震。

    她暗自想道:据此讲述,这不正是娘娘所说的火灵童子吗?他与扶灵寨那里的火龙是不是同一个人?

    此刻她虽有惊讶之心,但无惊讶之色,依然心平气和听子卿说讲:“那时人们尊敬他、感激他,尊崇他为‘火神’供奉他,给他送食物拜祭他;因为燧火之功德,后来人们称颂他为‘燧人氏’。”

    九天玄女问道:“而今人们为何又痛恨于他?”

    子卿又喝了口水说道:“只因他贪得无厌,才会得寸进尺。他被人们供养贯了,也享受贯了,人们只要一天不供给他食物,他便发火放火祸害人们。老丈在路上所见,那片被烧毁的树林和桩落,正是他前不久所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好几次了,人们敢怒不敢言,惹不起,我们只有一次次地搬迁,这不,我们刚刚搬迁至此。”

    “孽畜”九天玄女闻此脱口骂道。此时,子卿只知道坐在他们面前的这位“老者”并非凡人,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当今执掌天界的圣母圣尊。

    子卿接着讲道:“按理说,我们供奉火龙一人也就罢了,可是,两年前火云洞又来了几位凶神恶煞,他们更是变本加利。他们每天都要我们供奉更多食物,否则……”

    “否则他们连人都吃,尤其是那条大蛇。”

    “对,他们已经吃了好几个人了。”

    “还有那个叫什么玄武的,长的贼眉鼠眼的,他经常出来偷盗东西。”

    “反正给不够他们要的食物,我们就会遭殃。”

    ……几个人纷纷议论和诉说着,坐在一旁的九天玄女听了,心中暗暗骂道:这个孽畜几年后又跑到这里作,真是作死!

    她认定这个“火龙”就是女娲娘娘的徒儿火灵童子。

    这业障,当初娘娘把你留在凡间,实指望你能精化人类,造福众生,谁料你竟敢作此大孽!

    起初人们敬重和奉养你,是因为你有功于人类;

    如今人们痛恨和责骂你,则是因为你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甚至于祸害人间。

    今日我既已到此,岂能任你胡作非为!若不除了你,只恐怕损坏了娘娘声誉,辱我天界神威!

    此刻,九天玄女暗中责骂着,在众人面前,虽说她心里愤愤不平如波涛汹涌,但她的脸上却恰似是一片风平浪静。

    她依旧是那么平和自然地问道:“这帮孽畜如此猖獗,竟然没有一人敢于降服他们?”

    子卿答道:“有是有一个。一年前在龙骨山的幽云洞里,来了一位名叫伏羲的贤人,听说此人有些道行,能呼风唤雨,本事了得,一身能耐。他身边也有几个人,个个骁勇善战,威猛无比,俱都有变化之功。故此,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赶往龙骨山,意欲求他们除了火龙这帮恶魔。谁知,数月下来,火龙一伙非但没被降服,反而他们更加历害。老丈今日到此……。”

    这时,九天玄女知道子卿要说什么,她急忙起身拦住了,并伸手拉起子卿说道:“走,随我去外面走走。”

    子卿明白老丈之意,怕他泄了天机。

    他俩来到围桩外面的僻静之处,她向子卿问道:“此间之事,我已经查看明白了,你愿不愿意和我同往?”

    子卿一咧大嘴说道:“当然愿意同往,只要降除了这帮恶魔,死又何惧。”

    于是,他返回围桩向几个人交谈了几句,随手扯了一根长棍扛在肩上,便陪同九天玄女向龙骨山幽云洞的方向走去。不知他们去向何方?下回接说。

 第十三回,寻圣巧遇武曲星(三)

    九天玄女边走边想:自己下界数年,始终无所收获,今日若不遇见子卿,怎知此处埋没着诸多贤能人士。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正想之间,忽觉囊中“混元金斗”稍略转动了一下,知道里面已有生灵显劫,她不由得兴奋欣喜。

    由于精神爽快,身体自然轻松,脚步加快了许多,大约傍晚时分,二人来在一处叉道前。

    子卿只知一条通往燕子山,另一条通向龙骨山,但不敢断定哪一条可以到达龙骨山,二人正在犹豫。

    突然,前面一条巨蟒在草丛中腾冲而出,并张开血盆大口直奔他们飞驰而来,但见巨蟒:身粗如缸,皮肤光滑,无足无鳞,在夕阳的照耀下,七彩斑斓,映眼夺目;它却身生双翅,头如巨箭,尾似枫叶,能飞善舞,体长足有五丈开外。

    子卿深知它十分历害,凶狠毒辣,慢说被它缠住或咬上一口,即便是被它的尾巴擦着一点儿,也怕是非死即伤。

    “不好!老丈闪开!”子卿一见巨蟒扑来,他手持长棍欲与拼命。

    九天玄女一抬手示意子卿别动,她不慌不忙取出六壬,单等巨蟒扑来。瞬间,她一张手将六壬抛向空中,只见一道金光直奔巨蟒打去。

    只听巨蟒“吱呀”一声尖叫,掉头便跑。子卿举棍欲追,却被九天玄女阻住,子卿问道:“它就是那条食吃巨蛇,它已受伤,何不趁机将它除了?”

    九天玄女当然识得此物,它名曰:螣蛇,前身本是女娲娘娘所制之物,它与另一条神蛇白矖曾为女娲娘娘的左右护法,白矖为雌,为龙的另一种,螣蛇为雄蛇,它应该是正义神兽,谁知,如今它却转世于此做了妖孽。

    九天玄女收了六壬,对子卿讲道:“此蛇并非凡间之物,暂且不能伤它性命,等日后收降方可安吉。”

    此刻,子卿更加肯定自己以前的判断:老丈绝非凡人,定是仙人。于是,他赶忙跪在地上拜道:“子卿恳求上仙收我为徒。”

    九天玄女笑道:“子卿快快起身,你早已经有了师傅。”

    子卿不解,仰头问道:“老丈何出此言?我师傅在哪里?”

    九天玄女用手一指前方说道:“你师傅就是龙骨山幽云洞洞主伏羲氏。”

    九天玄女说话间变回了原身。

    子卿见了大惊失色,老者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仙姑。

    这时,玄女娘娘从囊中掏出一件“兵符”对子卿言道:“你与上苍有缘,也不必瞒你,你将此物交于伏羲,他收此物时可拜他为师,同时告知于他,火龙一伙只能降服,切不可伤他们性命。你自先行,我随后就到。”

    子卿岂敢怠慢,忙接了兵符倒身拜道:“弟子谨遵上仙法旨。”道罢,他拜别了九天玄女娘娘,站起身形匆匆忙忙向龙骨山幽云洞而去。

    却说,龙骨山幽云洞洞主伏羲氏,又称:庖牺、太昊、青帝等。为“三皇”之首,天皇天帝。

    他是华胥氏女子所生,其母是华胥国的“华胥氏”之女,因至雷泽游玩,偶见一个巨大脚印,甚觉好奇,便在上面踩了一下,因此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生下一子蛇身人首,故而取名曰:伏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伏羲圣诞。

    他居东海之滨,善于结网捕鱼、耕种农业。一年前他来到此地,起初,人们并不了解他,只道是幽云洞里来了个生人。

    时过不久,人们却发现幽云洞又多了十几人,尽管他们进进出出,人们不敢接触他们,因有了“火龙”的教训,人们更不敢靠近他们的洞穴。

    伏羲得知后,知道人们惧怕他们,便带着十几个人下山主动找人交谈,并与许多族群一起取食狩猎,帮人们搭建巢屋,与人们同吃同住,教会了人们织网捕鱼,耕作农物,等等。

    他的一片诚心,着实取得了人们的信任和认可,他的本领和能耐,使得人们对他非常尊敬和崇拜。从此,他把一些零散的族群联合了起来,结成了一个更大的群体。不表。

    再说,由于“火龙”一帮恶人经常出来祸害人们,这方民众纷纷前来幽云洞求助,希望伏羲早日除掉“火龙”及其同伙,经过人们再三请求,伏羲只能应允。

    可他并不了解火龙一伙的底细,只道此事绝不简单。

    这龙骨山距离燕子山约有数百里,途中无数座大大小小的山峰,高险林立,树木茂密,杂草丛生;溪流山涧、峡谷险峻,纵横交错。

    为了摸清火龙这帮人的来头,他们有何能耐和本事,伏羲着实费了一番心计。几经派人去燕子山周围探察,却都认为火龙他们只是虚张声势,个个本事平平。

    然而,自开战以来,伏羲与众将这才感到火龙等人并非平庸之辈,个个本领了得。

    历经数战,几次交锋,非但未能除了火龙一帮,反倒被他伤了勾陈、朱雀、廉贞三员大将。

    为此,伏羲心中烦躁,一筹莫展,整日闷闷不乐。

    青龙见状,忍不住上前请令道:“洞主且莫急躁,恳请洞主下令,待我明日与他决一死战!”

    伏羲仰头望了望天际,此时,夕岚曚昽,日坠山暮。正是:

    风雨飘飘路蜿蜒,

    酸甜苦辣五味全;

    寻圣巧遇武曲星,

    慧眼识得天下贤。

 第十四回,伏羲孟水求河图(一)

    话说,龙骨山幽云洞洞主伏羲,率领众将与火龙一伙几经交战,均未占得上风,反被伤了数人。对此,他十分焦虑不安,心浮气燥,却也一筹不展,无计可施,他急躁得在洞里来回踱步。

    青龙上前请令,伏羲应允,命青龙领人明日再战。

    这一夜,伏羲辗转未眠,不知明日一战是凶是吉。

    第二天,青龙率众欲与火龙一决生死。

    他们刚出洞府,却见一人匆匆赶到,青龙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擅闯洞府?”

    那人答道:“我名叫子卿,有急事求见洞主。”

    青龙见来人并无恶意,便命人回洞府报知伏羲,伏羲允见。

    子卿进洞,见了伏羲伏身拜道:“弟子子卿叩见师父。”

    这一举动实在突然,伏羲有些糊涂了。他向子卿连忙问道:“你我素不相识,为何口称师父?”

    子卿这才将如何遇见九天玄女的整个经过,九天玄女又如何派他来找师父,等等,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向伏羲叙述了一遍。

    伏羲问道:“上仙在哪里?”

    子卿道:“她命我一人前来把兵符交于师父。”

    子卿说着掏出兵符双手奉上。伏羲得知有上仙相助,心中大悦,他扶起子卿顺手接过兵符。

    可他心里仍有疑虑:火龙等人个个本事了得,凶猛无比,单凭这么一件小小兵符能否镇住他们?不过,它毕竟是上苍所赐,暂且收下再说。

    青龙早就看出了伏羲的心情,上前言道:“洞主不必多虑,既然上仙有言在先,想必已经做了安排。今日我等去战火龙,定将他生擒活拿。请洞主下令。”

    子卿也上前一步,拱手言道:“请师父在洞府等候上仙,弟子愿一同出战。”伏羲应允。

    于是,青龙率领子卿等数十人,煞气腾腾直向燕子山火云洞开来。

    再说,人称“火龙”者,的确是女娲娘娘之徒火灵童子。他几经转世投胎,受尽了轮回之苦。后因钻木取火之功,被人们尊称为“燧人氏”。

    燧人氏又称:燧皇,名曰:允婼,被封为“三皇”之地皇,后被弇兹圣母九天玄女收入紫微垣中,做了中天天帝;与弇兹氏织女同处一极。

    有关燧人氏的传说颇多,有些传说实在不合情理,在此不易评说。

    燧人氏的主要功德是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等。人类刚成形时,不知用火烤食,整天餐食鲜果、生肉和生吃蚌蛤,其腥臊而又恶臭,人们经常吃坏腹胃而得病灾之荒。

    上古商丘之地,有棵大树名叫:燧。故而得名“燧明国”,有一圣人见几只啄木鸟啄燧取食,并且每啄一下,燧树便起一下火花。于是,圣人拾起一块燧石用力敲打燧树,果然,每次敲打燧树都能敲出火来。后来钻燧取火发展成了“钻木取火”而名扬天下,而这位圣人因燧火之功,被众人尊称为“燧人氏”,实则他是女娲娘娘之徒火灵童子。

    几年前,他离开燧明国,辗转来到了燕子山火云洞,就在此间犯下了滔天大罪,他却尚未可知。

    这几日他与伏羲交战,虽说几战下来他均占得上风,但是属下却被伤了多人,故此,他心情一直不爽。

    这天他正为白虎将疗伤,螣蛇仓惶逃回洞来,好像受了轻伤,捂着伤处慌慌张张地钻进洞里。

    燧人见状勃然大怒,他劈头问道:“你又去何处招惹事端?如何弄得这般狼狈?!”

    螣蛇不敢隐瞒,把自己被老者所伤之事讲述了一遍。

    燧人听了历声斥责道:“我曾再三告诫你等,我们要吸取上次在扶灵寨的教训。只要人们供奉食物,自不必骚扰他们,更不可伤害无辜。眼下正与伏羲交战,切不可再生事端,你竟敢不听警告!”

    螣蛇一见燧人动怒,连忙上前辩解道:“洞主请息怒,这次我真是没有招惹他们,而是他们发现了我的原身之后,上来便打……”

    燧人急忙问道:“那老者所持何物?”

    螣蛇答道:“暂且不知,只见他举手就是一道金光直接向我射来,幸亏我躲闪及时,否则必死无疑,非常历害。”

    他俩正在谈话,忽见玄武风风火火地跑回洞里。玄武禀道:“启禀洞主,大事不妙。”

    燧人问道:“何事惊慌?”

    玄武道:“今日我奉洞主之命,到幽云洞打探消息。谁知,我刚想进洞,便听到伏羲与青龙等人断断续续的谈话,说什么上仙,什么兵符。只因离得太远听不清楚。反正我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定是有什么上仙前来相助伏羲,所以我不敢耽搁,速速回来禀报,请洞主早做定夺。”

    燧人自知玄武乃是一个盗窃之辈,一些消息俱是偷听偷看得来,但多半真实可信。时才听见玄武禀报,他心头大震,又联想起螣蛇的遭遇,确实感到情况有些不妙。

    这时,螣蛇倒是不服地说道:“洞主,伏羲纵有上仙相助又能怎的?难道我等还要怕他们不成?”

    玄武也附和道:“对,单凭我等本事即便他有一两个上仙助阵,也奈何不了我等。请洞主放心。”

    正说话间,有人禀道:“启禀洞主,外面有位老者求见。”

    燧人、螣蛇、玄武等人一齐出洞观看。

    螣蛇一见大吃一惊,他忙对燧人低声说道:“洞主,正是这人要伤我。”

    燧人听了大怒,厉声喝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伤我的属下?”

    那老者并不答复,用拂尘一点,问道:“你可是火龙燧人氏么?”

    一听老者直呼其名,燧人氏愤愤答道:“是又怎的?”

    九天玄女望着燧人,心里自是高兴,今日终于找到了火灵童子。不过,已经面目全非了。而燧人氏更难辨认出她便是师叔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决定想再探燧人氏,看他今生到底是什么德性,于是她点点头笑道:“嗯,火灵童儿,你还认得我不?”

    燧人氏怎么可能认得她呢?他不知老者在称呼谁,四下望望却没人理会。

    他一指九天玄女开口问道:“你在叫谁?”九天玄女依然笑道:“火灵师侄,师叔正是叫你,还不过来拜见师叔?”

    燧人听了火冒三丈,大声骂道:“呀呀呸!你这波贼!谁是你师侄?竟敢占我便宜,先吃我一火杖!”说话之间,他举起火杖照头便打。

    九天玄女纵身上了高崖,她大声喝道:“好你个孽障,不知好歹。当初娘娘命你下界,实指望你能造福人间,谁料,你居功自傲,欺霸一方,祸害人间。今日我已至此,快快悔过,免遭杀身之祸。”

    燧人闻听此言怒不可遏,他飞将起来,把手中火杖一抖,即刻生出九条火龙,呼啸着直奔九天玄女扑来。

    九天玄女见势并不与他计较,她腾在空中,用拂尘怒指燧人骂道:“孽畜!待回头再和你算账!”道罢,便飘向西边天际。

    九天玄女岂能与他计较?她想:虽说此番下界收获不大,并且火灵童子更是不随心意,但终究在此发现了诸多圣贤,只待来日点化他们。

    至于火灵童子毕竟是娘娘的爱徒,他转换人间多年,早已不知神仙两界之事,如何处置于他,只有回到仙庭与娘娘商量以后再做决定。

    故此,九天玄女娘娘并不还手,趁机直奔“女娲宫”而去。意欲何为?下回再说。

 第十四回,伏羲孟水求河图(二)

    燧人见老者西逃,胸中怒气消了许多。

    螣蛇上前对燧人说道:“上仙也不过如此,简直不堪一击。”

    玄武也嘻嘻嘲笑道:“上仙?呸!还是咱们洞主历害。”

    燧人没有心思听这些,他知道老者并非败走,此事恐怕会有麻烦。燧人瞪了他们一眼,说道:“你们懂什么?不必多言,快回洞去。”同时他对众人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没我之命一律不许擅自下山,违者重罚。”

    众人一齐应道:“谨遵洞主之命!”

    螣蛇与玄武不知情由,二人还想问个究竟,却见燧人满脸不悦之色,故没敢多问。

    玄武示意螣蛇作罢,二人只好抱拳应道:“是。”当即和燧人一同回了洞中。

    回到洞内,燧人反复琢磨这位老者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帮助伏羲?他今日到此难道只为占我便宜?还是另有图谋或者是来探虚实?他因何自称是我师叔?却又为何不战而走?等等诸多问题,着实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他冥思苦想之时,山脚下突然一声炸响,随即有人禀道:“报洞主,青龙率众又来挑战。”

    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