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村魅影三-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一章 旧事重提

遗憾的是,缪智文从小就有一种逆反心理,当然,这和他是独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有关,缪智文的上面有两个哥哥,但都夭折了,这样一来,缪家人就更宠缪智文了。缪智文在学业上总是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高中毕业以后,在姑父的帮助下,缪智文勉强上了江南师范学院,毕业以后,被分到公社中学教书。本来,姑父找关系准备将他弄到县中去的,但校长提出必须上一节课看看再说,用现在的话说是试讲,可缪智文把这节课上砸了。姑父无话可说,这才将他弄到公社中学教书,当时,公社中学条件差,也缺老师,缪智文就勉强在公社中学站住了脚。

不管缪智文书教的怎么样,但他的教师身份是确定了的,加上他的与众不同的外表和家族的背景,他成了姑娘们眼中的香饽饽。缪智文天生是一个情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精力是要释放的,缪智文的精力没有释放在学业和工作上,她把所有的精力完全释放在女人身上,缪家人为什么要把缪智文弄到省城去读高中呢?原因是他在读初三的时候就把一个女孩子的肚子搞大了。

到公社中学当上老师以后,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面,他谈了好几个对象,谈一个对象,超不过两个月。前边刚了结,后面又续上了,一点时间都不耽搁,谈对象又不是一件坏事,差不多,就把事情办了吧!在缪家人看来,缪智文带回家来的每一个姑娘都不错。可当父母一刚想提结婚的事情,缪智文又谈了另一个。前一两个,父母并没有特别在意,越到后来,就越不对劲了。

缪智文的爷爷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仇家呢?要不然怎么会有那场天火呢?

于是,缪支书就为儿子物色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是后来的张翠珍,张翠珍是石鼓寨人,石鼓寨就是从山下到智觉寺途径的第二个山寨,也就是距离寺院比较近的那一个山寨。

缪智文下山和回寨子,都要经过石鼓寨,而张翠珍的家就在路边的一片竹林里面,如果缪智文是一个猎手的话,那么,在他的眼中,张翠珍就是一个猎物,遗憾的是,张翠珍和别的姑娘不一样,缪智文那一套在她面前不管用。男人有一个最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容易到手的东西,他就不会珍惜,而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上杆子,千方百计地想弄到手。缪智文在张翠珍的身上花了不少心事,可就是不能如愿。严小格和左子键见过张翠珍,他们都认为张翠珍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女人,无论是身材,还是脸模,无论是媚眼,还是肤色,都算是一个少有的尤物,三里寨的人也是这么说的,他们对张翠珍的评价比严、左二人的评价还要高,他们说,张翠珍在做姑娘的时候,是山南山北十几个寨子最漂亮的女孩子。

第十二章 不幸女人

张翠珍虽然读书不多,但气质和教养不输给那些大家闺秀——这一点,严小格和左子键也这么看,张翠珍的父亲是一个吹鼓手,见过很多世面,张翠珍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知道了不少事情,总之,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在张翠珍十四五岁的时候,媒人就上门提亲了。但张翠珍一个都看不中。这里顺便交代一下,张翠珍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亡故。

缪支书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儿子说了,缪智文欣喜若狂,他甚至答应父亲,如果能娶到张翠珍,他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好在缪支书在护国大队的口碑很好,他请媒人到张家去提亲,张翠珍的父亲肯定得给这个面子。可再问女儿翠珍,她说什么都不同意,老人就这么一个女儿,跟命尖子似的,又不能来硬的,这件事情堵在心口,时间一长,就病倒了,张翠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最后点头同意了。

缪支书早早过世,除了工作上积劳成疾,另一个原因就是缪智文不争气,尽惹是生非。

前面,我们已经交代过,缪智文二十二岁就结婚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父母想让缪智文早早收心,结过婚以后,缪智文还怎么荒唐和胡闹呢。结过婚以后,他照样在外面胡来。

缪智文在婚前滥情,在婚后出轨,这极可能是他遭遇不测的主要背景和原因,如果缪智文是死于他杀的话。

既然我们已经提到了张翠珍,那就来谈谈这个女人。

笔者不说,大家也能看出来,张翠珍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女人是最容易认命的,张翠珍就更容易认命了,因为她自和缪智文结婚以来,没能给缪家生下一儿半女,所以,他只能忍声吞气地在缪家苟活着,用自己的呼吸感受着这个曾经显赫过的家族逐渐走向衰落。

张翠珍是一个好女人,她孝敬公婆,善待姑子,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隐忍,她才能心安理得地被这个家庭所接受。

三里寨的人在智觉寺经常能看到张翠珍的身影,寺院为缪家专设的佛堂早就不存在了,张翠珍每次到智觉寺去烧香拜佛,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

在大雄宝殿的正面面朝南的是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的背面面朝北的是观世音菩萨。张翠珍每次到智觉寺来,都要在这里呆一会。她在这里跪了无数次,磕了无数个头,但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并没有给她带来福音。张翠珍二十岁嫁给缪智文,从那一年开始,张翠珍就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观世音的身上了。可以这么说,观世音已经成了张翠珍唯一的精神支柱。刚开始,张翠珍和婆婆到智觉寺拜观音,后来,婆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烧香拜佛的事情只有张翠珍一个人来做了。

三里寨的人对张翠珍充满了惋惜,我们都知道,三里寨人惋惜的是张翠珍的婚姻。

在三里寨人的眼中,张翠珍是一个非常本分的女人,她除了和菩萨交流思想外,从不和寨子里面的男人说话。笔者所说的“不和男人说话”,不是不和男人搭腔,而是不和男人眉来眼去。

第十三章 种瓜得瓜

诸位不要嫌笔者啰嗦和聒噪,从表面上看,笔者所叙述的内容似乎有点离题和闲扯的意味,只要大家耐着性子往下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笔者的作品里面,没有一句闲话。

在十三份谈话记录中,郑峰、李云帆和卞一鸣对三份谈话记录比较感兴趣。

第一份谈话记录是严小格、左子键和甄三爹的谈话记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份谈话记录,瞧瞧甄三爹都说了些什么。

谈话的地点在甄三爹家。

笔者对谈话记录进行了一些处理,闲言和称谓都略去了。不清楚的地方,笔者会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严,三爹,您见识广博,您怎么看缪家的事情呢?

甄,你们查的这个事有个准吗?

甄三爹的意思应该是:你们能确定缪智文是被人杀害的吗?

严,说实话,我们还不能确定,我们来,也是想请教三爹一二。

甄,那缪家住在后山,和寨子里面的人接触太少,缪智文平时早出晚归,和我们接触就更少了。

严,我们听说缪智文结婚之前,行为不怎么检点。

甄,你们知道缪家以前的事情吗?

甄三爹话中有话。

严,您指的是缪智文的太太爷爷缪在道和爷爷缪静斎那档子事情吗?

甄,我指的是智文爷爷的事情。

严,就是缪智文的爷爷缪静斎当维持会会长和还乡团团长的事情吗?

甄,除此以外呢?

严,不就是他作恶太多,结怨太多,后来遭遇了一场天火吗?”

甄,还有吗?“

严,没有了。

甄,那你们知道的只是毛皮。

甄三爹的话是有不少潜台词的。

严,甄先生,请您跟我们说说。

甄,说来话长啊!

严,请你跟我们说说。

甄,因果轮回,这都是报应啊!

严,请您跟我们说说。

甄,你们到缪家办案子,有没有看到智文爷爷缪静斋和父亲缪有仁的相片呢?

甄先生的话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听不懂了。

严,这里面有什么古怪呢?

甄,你们看看他们的照片就能知道一个大概了。

严,请甄先生跟我们说说。

甄,智文大小就乱性,这是有原因的。俗话说得好:“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善恶有包,因果轮回”。

严,您指的是缪静斎当维持会长和还乡团团长的事情吗?

甄,非也——非也。你们要想弄清楚缪家的案子,一定要弄清楚这档子事情。

严,是啊!我们听说您见多识广,在寨子里面德高望重,所以,特地来请教您的。

甄,按理,这档子事情,我是不该说的,往远了说,智文的太太爷爷乐善好施、行善积德,曾经有恩于南山的老百姓,智文他爹当了年的大队书记,七村八寨的人都记着他的好。

甄,缪家几代人,有功也有过,算起来,也是功大于过,至少是功过相抵。

严,甄先生,您不要有什么顾虑,您尽管跟我们说。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来,甄三爹始终不愿意进入正题,而严小格则希望老人能开门见山,直接了当。

第十四章 离奇身世

甄,智文的亲生父亲不是缪有仁。

甄三爹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个落地有声的话来。

严,缪智文的亲生父亲是谁?

甄,这——还用我说吗?

严,难道是缪有仁的父亲缪静斎?”

甄,正是,我问你们有没有看过缪静斎和缪有仁的照片,就是这个意思。那智文和缪静斎就像一个模子拓下来的一样。现在,你们总该知道智文为什么这么邪性了吧!他是缪静斎的种,那缪静斎活着的时候,坏事做尽,为人不齿,他的种能好到哪里去呢?

严,这——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没有想到缪家还有这种龌龊之事,三里寨的人都知道吗?

甄,都知道,但谁也不会说。

严,这是为什么?

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智文他爹可是一个大好人啊!他当了年的大队书记,为七村八寨的乡亲们做了很多好事,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再提这档子事情,那就不厚道了。那缪有仁为什么掏心掏肺地为乡亲们做事呢?不就是想以心换心吗?不就是想让自己心里安生些,好受些吗?你们再想想,乡亲们为什么不跟智文计较,不就是看在有仁的面上吗?

严,缪静斎做出这种有违人伦的事情,难道就不怕天谴吗?

甄,那缪静斎生性好色,智文他娘瑛姑在做姑娘的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有一次,缪静斎在回寨子的路上看到了走亲戚的瑛姑,就想方设法把瑛姑弄到缪家来当丫鬟。

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甄,一九四一年的春天。不久,缪静斎糟蹋了瑛姑,后来,瑛姑有了身孕,缪静斋就让儿子有仁娶了瑛姑。

严,他为什么不自己娶瑛姑呢?

甄,缪静斋已经有三个老婆了,第三个老婆是一个戏子,一肚子鬼主意,又好生厉害,缪静斋就怕这个老婆,缪静斋怎么玩女人,她不管,只要不娶进门,和她争夺家产,她就不管。

严,缪有仁蒙在鼓里吗?

甄,有仁从小就老实厚道,也最孝顺爹娘,爹娘说什么,他都依。一九四一年的夏天,有仁娶了瑛姑,当时,瑛姑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这个孩子就是缪智文。缪静斎将瑛姑许给儿子有仁,目的是想长期霸占瑛姑。

严,缪智文的两个妹妹是谁的孩子呢?”

甄,智兰和智慧是有仁的孩子。缪家遭遇那场天火之后不久,缪静斎就一命呜呼了。

严,缪有仁知道智文的身世吗?

甄,有仁虽然老实厚道,但他不傻。瑛姑结婚八个月后生下智文,缪家人说是早产,接生婆说,智文生下来,体重是七斤八两,是一个足月的孩子。智文一天天地长大,模样越来越像他爷爷缪静斋。在外人看来,有仁把智文送到县城和省城去读书,是望子成龙。

严,难道还有另外的考虑?

甄,他是眼不见心不烦,寨子里面的人看不到智文,也不会想那档子事情。

严,缪智文知道自己的身世吗?

甄,咋不知道,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心性才会那么乖张,才会那么自轻自贱;长到岁的时候,他就不管有仁叫爹了。

第十五章 不幸女人

甄:和缪静斎相比,智文的乱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都是缪静斋在二十几年前埋下的祸根。

严:我们听说缪智文做了不少孽。

甄:可不是吗!说起来,也很奇怪,像缪智文这样的后生,竟然还有女孩子喜欢。在我们看来,他除了外表尚可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严:那女孩子为什么喜欢他呢?难道她们没有听说过缪智文的事情吗?

甄,这——我说不好,大烟好不好,你们肯定说不好,可有些人就好这一口,娼妓贱不贱,人们都说贱,但有很多男人往窑子里面跑。都怪老天爷给智文披了一张好看的人皮。

严:女孩子和缪智文相处,总该得到父母的允许吧!

甄,你们说的是常理,可现在,有些女孩子不按常理做事,等她们的父母知道的时候,她们已经被智文甩了。

严:甄先生,在三里寨有没有被缪智文甩过的女孩子呢?

甄:咱们三里寨肯定有,但没有人知道,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她们捂都来不及,咱们会往外宣扬呢?

严:缪智文的母亲和妹妹总该知道吧!张翠珍说,在结婚之前,缪智文经常把女孩子往家里带。

甄:寨子里面的女孩子和智文处对象,一般不会到缪家去,到缪家去,寨子里面的人不就知道了吗!她们一般会在寨子外面和智文见面,带回家来的多是其它寨子的姑娘。鱼有鱼路,虾有虾道,鸭子不撒尿,各有各道道。那畜生做的本就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一定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了。咱们这里是山区,到处都是树林,隐蔽的地方多的是,一家不挨着一家,往树林里面藏两个人,你就是找上一天都找不到。深山里面除了出神仙,还会出妖精啊。

严:甄先生,缪智文和张翠珍结婚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甄:智文从小就不学好,像他这样纵欲过度的人,要想有孩子,难啦!他这种人做的就是断子绝孙的事情,他要是有孩子,那一定是老天爷瞎了眼睛。

严:那张翠珍是无辜的,她要是有个一儿半女,这日子才能往下过啊!

甄:可不是吗?翠珍是一个苦命女人啊!不过老天爷还算有眼。

严:此话怎么讲?

甄:智文不是死了吗!翠珍用不着呆在缪家了。这些年来,有人私下里劝翠珍离开缪家,可翠珍一直守着智文这个畜生。要我说啊!既然智文已经死了,趁自己还年轻,赶快找一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昨天早上,在缪家见到老张头的时候,我还这么劝他来着。

严:老张头是什么人?

甄:老张头就是张翠珍她爹。我私下里劝老张头,人不能抱着死脑筋过一辈子。干嘛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像翠珍这样的女人,想娶她的年轻后生有的是。你们可能不知道,翠珍在嫁给智文之前,到张家提亲的人有很多。都怪老天爷右眼无珠,让翠甄摊上了智文这样的现世报。

第十六章 口风很紧

甄:当年,老张头要把翠珍嫁给缪家的时候,我就提醒过他,桥归桥,路归路,缪有仁是一个好支书,可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好支书,就把女儿嫁给缪有仁那不靠谱的儿子啊!

甄三爹狠是为张翠珍鸣不平。原因是:甄张两家是远房亲戚。

严:那么,其它寨子,有哪家姑娘和缪智文谈过对象呢?

甄:这——你们最好去问瑛姑。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只要一涉及到具体的人,甄三爹就顾左右而言他。

严:您要是知道的话,跟我们说说。

甄:这——我教了大半辈子书,从不过问别人的事情——我指的是那些不能摆到桌面上的事情。

严:我们需要您的帮助,您尽可放心,在您家说的事情,就在您家了结。

甄三爹是一个读书人,精于世故,明哲保身就是读书人的座右铭。谨慎是读书人共同的特点。

甄:我跟你们说一个人,你们千万别提我的名字。

严:您放心吧!

甄:石鼓寨,有一户人家,石鼓寨,你们知道吗?就是张翠珍的娘家。

严:知道,就是智觉寺南边的那个寨子。

甄:对,就是那个寨子,这户人家姓田,田家有三个女儿,个个都很出众,跟她们的娘学的一手锈活,除了下地干活以外,农闲的时候,就锈一些手绢,枕头和蚊帐帘子,然后拿到街上去卖,田家的二女儿秋菊长得尤其标志。有一年的夏天,当时,智文在省城读书,那是在放暑假的时候,我在回寨子的路上,碰到了秋菊和智文,我在山道上走,她们俩在树林里面,看到我以后,智文拉着秋菊的手钻到树林深处去了。

严:秋菊的父母知道她们俩的事情吗?

甄:我估猜秋菊是瞒着父母的,这就是我不愿意说的主要原因,我是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一辈子都不曾说过被人的不是,所以,不想在临了的时候,面子上过不去。我和那田家也很熟。你们如果找田家了解情况的话,得把话说活泛了。我之所以跟你们说,是因为寨子里面的人曾经在我跟前议论过这件事情。

甄三爹希望严小格在调查走访的时候,把话说的巧妙一些,千万不要让田家人一听就知道是他甄三爹说的。

甄:请恕罪,我只能跟你们说这么多了。你们可以多问一些人,或许能了解到一些情况。

话说到这个份上,严小格不得不结束谈话,在严小格和左子键看来,甄三爹知道的事情远不止这些,他也一定知道三里寨有哪些姑娘和缪智文“谈过对象”。

甄三爹有顾虑,这应该算是正常的,这种事情,毕竟关系到女孩子的清誉和名声,不管嫁人的还是没有嫁人的,一旦传扬出去,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既然甄三爹已经把谈话的大门关上了,那就先打住吧!如果必要的话,再来敲门,走一步看一步吧。

事实是,在调查走访了一些人之后,严小格和左子键又和甄三爹谈了一次话。等我们看过另外一份谈话记录之后,再来看看这份谈话记录。

第十七章 禅房问案

诸位听出了来吧!在郑峰、李云帆和卞一鸣关注的三份谈话记录中,有两份是甄三爹的。

第二个谈话对象是就是田秋菊。谈话地点在智觉寺后院一间禅房里面,这里非常安静,也非常适合谈话。两个人没有到田家去,大家都知道严小格和左子键是为缪家的案子来的,人家是女孩子,多少要顾及一下田秋菊的名声。所以,严小格和左子键去了东山镇,田秋菊早就出嫁到东山镇去了,他的男人在东山公社农技站工作,是一个技术员,田秋菊在东山镇开了绣品店。

严小格和左子键在秋菊绣品店找到田秋菊并说明来意之后,田秋菊当即让两个人到智觉寺去等她,她下午正好要到石鼓寨去看望父母,之后,她还要到智觉寺去进香。

田秋菊非常谨慎,当时店铺里面有人在挑选绣品,作坊里面还有几个锈女,店铺里面显然不适合谈话。

严小格和左子键找到智觉寺的监事至真和尚,至真和尚将他们领进了自己的禅房。

禅房的位置在后院,智觉寺分内院、外院和后院,外院是香客拜佛烧香的地方,有大雄宝殿,凌霄殿两座建筑,所有的菩萨都供奉在这两座大殿里面;内院有东西两个院落,这里是僧人们吃饭睡觉的地方。后院则是住持和禅师们参禅和休息的地方,至真和尚就住在后院。

这里果然非常安静。

安排好地方以后,两个人便到山门去等田秋菊。

两点钟左右,田秋菊上山来了,她右手臂上挎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上盖着一块布,布下面应该是供奉菩萨的食品。

田秋菊的年龄在二十岁的样子。修长而匀称的身材,合体的绣花棉衣和白里透红的皮肤,确实非常出众,在一群女人中间,严小格和左子键一眼就认出了她。

田秋菊也看到了严小格和左子健。

一群人走进山门之后,田秋菊故意放慢了脚步,她走到严小格和左子健跟前低声道,“你们只需告诉我在什么地方就行了,我先去烧香拜佛,然后自去。

看样子,田秋菊对智觉寺非常熟悉。

“我们在后院等你。”严小格低声道。

“在哪位禅师的禅房?”

田秋菊对智觉寺里面的禅师也很熟悉。

“在至真和尚的禅房。”

“我知道了,你们先去,我一炷香的功夫就到。”

两个人返回至真和尚的禅房,耐心的等待者。

两个人走进后院的时候,看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僧人从至真禅师的禅房里面走出来,他的手上端着一个茶盘,看到两个人以后,单手施了一个礼便离开了。

两个人走进禅房,禅床上面的茶几上放着三杯茶。

这三杯茶应该是刚才那位和尚刚送进来的。

严小格打开茶杯盖,里面便冒出一股热气来。禅房里面立刻充满了茶香的味道,当然,在茶香中还夹杂这香火的味道,在禅房的另一头的墙上,有一个一人多高的佛龛,佛龛里面端坐着一尊不知名的菩萨,菩萨前面的香案上放着一个蜡烛台,蜡烛在不紧不慢地燃烧着。

第十八章 二春提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