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此一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十四章 族谱
当陆清容以好奇的眼神回望过去时,陆芳玉已经收回了那抹审视的目光,重新吃起饭来。
陆清容心中不免有些好笑,这陆芳玉也不过是个大孩子而已……
正想着,院中的气氛突然变得热烈起来,在花厅里也能听到外面笑声不断。
原来是陆亦铎已经回到正院,开始为大家敬酒。
陆清容透过花厅敞开的雕花门向外看去,便见到一身大红喜服的陆亦铎正手持酒杯而立,在众宾客之中穿梭。
没过多久,当陆亦铎走进花厅的时候,脸色已有些微微发红。
陆芊玉一见到父亲,连忙放下手中的花球,不再与陆蔓玉嬉闹。
由于屋里都是女眷,陆亦铎并未挨桌敬酒,只是站在花厅北面正中的紫檀木大案前,举杯对大家说了些感谢之类的话语,便复又出去招待院中的那些人了。
陆清容她们桌上的几个孩子,并没能坚持到宴席结束。
戌正刚过,陆夫人就吩咐人安排她们去休息。
陆呈杰兄妹三人一直随陆夫人住在正院,倒是不用走远。
采青带着陆清容,同陆呈熹、陆蔓玉他们一起走出垂花门,便一东一西而去。
待回到东院的紫藤阁,陆清容方才感觉到自己已经累得不行。
今日比往常起得都要早,而且足足折腾到了晚上,她现在还这么小,不累才怪。
想着明日一大早还要跟着娘亲去给陆夫人请安,陆清容立刻换衣梳洗,倒头就睡。
谁知第二天才卯正三刻,听兰就过来把她喊了起来。
原来是先要随着几个孩子去正屋给陆亦铎和尹屏茹问安,然后才是大家一起去陆夫人那里。
陆清容原先还想着,这家里又没个小妾,隔日敬茶的这环节就省了呢……
听兰一边帮着采青给陆清容换衣裳,一边传达着尹屏茹的嘱咐:“小姐一会儿别忘了,要称呼大爷‘父亲’了。还有见了大少爷、大小姐和二小姐,也要喊哥哥姐姐才是。”
陆清容不断地点着头。
穿了件青碧色杭绸小袄,粉蓝色的综裙,头发只是简单梳了双螺髻,一边戴了一朵小小的鎏银南珠珠花,陆清容便跟着听兰去了前面的正屋。
进到正屋的厅堂,见陆呈杰兄妹三人已经等在那里,陆清容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想着自己最晚来,不吱声似乎不太好,便有些不太习惯地小声喊了“哥哥、姐姐”。
陆呈杰和陆芳玉都斯文有礼地回了句“四妹”。
陆芊玉则是冲陆清容咧开嘴乐了起来。
之前陆芊玉对陆清容基本属于不太关注的状态,主要是跟她不太熟悉,而且身边又有了陆蔓玉这个同龄的玩伴。
平日时常被哥哥姐姐教训的陆芊玉,现在听说自己也多了个妹妹,不由心中十分舒畅,
此时陆亦铎和尹屏茹也从内室一前一后走出来,分别在厅堂中间黄花梨四方案两旁的雕花圈椅上落座。
丫鬟们过来在他们面前摆上了四个红绫布蒲团。
四个孩子依次跪下去,给陆亦铎和尹屏茹磕头行礼,一起喊过“父亲、母亲”,方才起身。
尹屏茹赏了陆呈杰一方雕竹纹四方端砚,陆芳玉和陆芊玉各一支满绿翡翠镯子。
陆亦铎则是赏了陆清容两支善琏镇的羊毫湖笔。
陆呈杰与陆芳玉见了都颇有些诧异。
陆清容心中却是哭笑不得,原来陆亦铎还记着她上次写字的事情……
“从今往后你们兄妹四人要和睦相处,做哥哥、姐姐的要爱护幼妹,做妹妹的也要尊敬兄、姐,家和万事兴,你们之间亲和了,也就算是对我和你母亲的孝顺了。”
陆亦铎简单训诫了几句。
几个孩子纷纷点头称是。
尹屏茹并未再多言,带着几个孩子随陆亦铎一起去了正院。
今日的请安兼认亲,并没有再多的人出席。
陆家祖上连续几辈一脉单传,直到陆亦铎这一辈才有了兄弟两个,由于这次成亲赶得急,济南的那些远亲都没能出席,故而认亲的过程并不十分复杂。
陆亦铎及陆亦钟两房的人都齐聚在正院花厅,陆夫人端坐在正中的紫檀云纹扶手椅上。
陆亦铎和尹屏茹跪在母亲面前行了叩拜之礼,并由尹屏茹向陆夫人敬茶。陆夫人赏了套赤金石榴石头面,外加一对绿玉镯子。
谢过赏起身,尹屏茹与陆亦钟、耿氏相互行了礼,这认亲也就算成了。
如果说认亲只是走个形式的话,后面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环,那便是入族谱。
大齐朝对正妻之位的认可方式,主要就是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以婚书在官府记档备案,另外一个就是写上夫家的族谱。
众人在陆夫人的带领之下,由花厅转至位于陆府最深处的陆家祠堂。
尹屏茹再次跪下叩拜了陆家祖先,便由现今已是陆家族长的陆亦铎亲自将尹屏茹的姓氏写上了族谱。
尹屏茹随即起身。
众人本以为今日之事已经全部完成。
没想到陆亦铎却让陆清容也跪了下去!
见此情景,陆亦钟和耿氏不禁满脸惊诧。
这改嫁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夫家,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无非就是在府里养着罢了,有几个能正经上了族谱的?何况还是个女孩!
二人不约而同地望向陆夫人,见陆夫人面色淡然,并无惊讶之色,便都没有出声。
跪在中间的陆清容,心中也是难掩吃惊和激动,看着陆亦铎在自己名字下面的“长女、幼女”之后,又添上了“三女”二字,眼前突然控制不住地模糊了起来。
现在,她终于又姓陆了……
陆夫人见她一副知恩感动的模样,心中原本的不快稍稍散去了些。
陆亦铎要让陆清容入谱的事情,之前是商量过她的。
她原先并不同意,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况且尹屏茹若是守寡再嫁的还好说,可如今陆清容的生父还活得好好的,何必多此一举,若是以后纠缠起来徒增麻烦。
但后来想想陆亦铎说的也不无道理,原本那和离书上就写明陆清容与贺家再无瓜葛,若是不入陆家的家谱,日后万一因此再起争执,才真是落了陆家的面子……
此时的陆夫人还为对陆清容入谱一事的妥协有些烦闷。
但多年之后,她将会感叹当初的自己做了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
青云榜加更~
感谢大家一个月以来对本书的每一次点击、推荐和收藏~~
晚上照常更新O(∩_∩)O
第三十五章 打算
拜过祖先,写上了族谱,陆清容跟着尹屏茹和陆亦铎回到东院。
陆亦铎有些公事要处理,直接去了书房。
尹屏茹还没去看过陆清容的住处,便随她一起到了紫藤阁。
这些日子以来,尹屏茹今天才总算有了踏实的感觉。
陆清容入陆家族谱的事,昨日陆亦铎就曾与她说起。
当时她是既感动又不安。
陆亦铎能真心为她们母女考虑,这让她心中十分动容,却又担心此事受到陆家其他人的反对。
如今开过祠堂,族谱上也已是白纸黑字,不容更改,她心里这块大石头才总算落了地。
来到紫藤阁,先看到了门前那被一团淡紫色围绕着的花廊。
花廊的两侧皆是白色的细长方形石柱,上面交错搭着木质的花架,紫藤花枝在头顶上攀援缠绕,而后垂下的紫藤花则像是一层厚厚的紫色窗帘,仿佛把那花廊隔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而无论里外,皆是清香一片。
进到屋中,入眼便是整套的崭新黄花梨木质家具,鲜亮的颜色比正屋那些黑漆木可是要显得年轻许多。
而最让尹屏茹心中一暖的是,无论是内室的黄花梨雕花拔步床,还是桌子、椅子、条案、锦凳之类,皆是要比一般的尺寸矮上一些。
陆清容自己也是刚刚才发觉,昨天没时间仔细端详,现在想想怪不得平时觉得爬起来很困难的床,昨天那么容易就上去了……
一整个上午,尹屏茹都在陪着陆清容归置她那些小东西。
陆亦铎早就打了招呼,中午会在外面用饭,于是母女二人便一同在紫藤阁用了午饭。
陆清容能看到尹屏茹眼中流露出的那份心安,她自己心中也同样难掩兴奋,想到她们一定会跟着陆亦铎一起去河南任上,那必然是同在济南时的压抑与挣扎截然不同……
此时在正院里,陆亦钟已经从礼部报到归来,正在绘声绘色地给陆夫人讲着衙门里的事情。
“原来今年的进士,不止我一个人去了礼部!还有二甲第八名的陈赞,就差一点儿没能考上庶吉士,也跟我一同去做了司务。”
陆亦钟说着,“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地继续道:“今日礼部尚书孙大人还专门见了我们二人,勉励我们要勤学上进,修身省身,还夸了我们学问扎实、年轻有为呢!”
陆夫人见他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也跟着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心中不免感叹,自己最疼的这个小儿子,总是机灵有余,沉稳不足。
其实他这次能与人家二甲第八名的陈赞补了同一个级别的缺,个中缘由只要略一细想,便知一二。
此次京察后的任免,陆亦铎按理说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升迁才对,却因为吏部实在找不到能接替他去河南的人,最终让他原职留任。
现在陆亦钟一个二甲第四十五名的进士,居然直接进了六部,做了京官,不能不说是朝廷的一种权衡之术。
不过这礼部司务厅的司务,只不过就是在衙门里做一些文书收发、保管印信之类的内部庶务,竟也让陆亦钟如此高兴……
陆夫人自然不会去泼他冷水,便说起旁的事来。
“上次听你说打算要给蔓姐儿请个教养嬷嬷,不知道找得怎么样了?”
陆亦钟没想到母亲突然提起这事儿,愣了一下才开口道:“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后来与耿氏合计了一下,觉得孩子还是太小了点儿,等过两年再请也不迟。”
陆夫人闻言,略思索了片刻。
“这倒不打紧,要是碰到合适的就先请到府里来吧,可以先教着芳姐儿,等芊姐儿和蔓姐儿长大些再一起学就是了!”
陆亦钟闻言微怔,直接问道:“芳姐儿和芊姐儿不和大哥一起回河南了吗?”。
前两天陆亦铎还让他帮着留意,说想在京城给陆呈杰请个好一些的西席,跟着一起去河南。所以母亲这话说得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陆夫人却没打算详细解释,只是说了句“这不是还没走吗,先找找看吧”便不再多说。
陆亦钟心中带着疑惑从正院出来,一回到西院,就和耿氏说起了这事儿……
而陆亦铎那边,公事刚刚处理完,就被陆夫人叫了去。
陆夫人见他从外面走进来的样子,大步流星、春风满面,心中不免有些不快。
她的确不太想让陆呈杰兄妹三人随他回河南。
她也承认尹屏茹是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但心中却总是不太放心。
尤其陆呈杰是陆家的长房长孙,又是陆亦铎现在唯一的儿子,陆夫人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生怕被尹屏茹稍有不慎给耽误了。
陆亦铎刚刚坐下,她就开门见山地道;“你看让杰哥儿他们兄妹三人先留在京城一阵儿,可好?”
陆亦铎轻声笑了笑,似乎并不意外母亲会有这个想法。
“娘,您这是怎么了?当初儿子一个人在外面,都能带着他们三个长到现在。如今又多了个屏茹,怎会反而要麻烦您了!”
就是因为多了她才让人不放心……
陆夫人心中暗道,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杰哥儿已经六岁了,日后若想把书读出成绩,也该换个学问更好的西席了,在京城更方便找到不是?”
“娘这次可是跟儿子想到一块儿去了!”陆亦铎面露喜色,接着说道:“我这几天也正惦记着这事,想给杰哥儿请个合适的西席随我们一起走。”
陆夫人心中暗忖,请个好西席哪有那么容易?既得知识渊博,又要精通八股,而往往这样的人,不是已经考取功名,就是还在为了科考悬梁苦读。可见找个合适的西席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更何况还要让人家跟着他们去河南……
想到陆亦铎过不了几天就必须要启程,陆夫人反而松了口:“那你就先寻摸着看看,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就先把杰哥儿他们留下吧!”
陆亦铎爽快地应了下来。
陆夫人觉得这次总算让自己如意了一回,心中暗喜。
没承想两天的功夫不到,陆亦钟就给陆亦铎找了个西席先生回来。
第三十六章 西席
那天正屋的东稍间里,陆夫人正在询问陆亦铎打算什么时候启程,陆亦钟就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他先是向陆夫人问了安,便转头对陆亦铎说道:“大哥你可让我好找!刚才去东院的书房和正屋,都没见到你的人影,碰到了大嫂才听说你在母亲这里。”
陆亦钟在丫鬟搬来的锦凳上坐下,嘴里还嘟囔着:“这么叫真是有点不习惯,以前她还要喊我一声陆二哥呢,现在换我喊她大嫂了……”
见陆亦铎看他的目光不善,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赶忙闭嘴。
“你找我有事儿?”陆亦铎面无表情地问道。
陆亦钟想到自己刚才要找他说的事儿,瞬间又恢复了精神。
“大哥,这次我总算是立了一个大功,等日后咱们杰哥儿考上了状元,叫他可别忘了谢我!”
陆夫人听着十分不解,不知道这小儿子又在搞什么名堂。
陆亦铎却是了然地笑了笑,说道:“那就先借你吉言了!你也别再这儿卖官司了,可是给杰哥儿找西席的事有了眉目?”
“正是,正是。我已经帮你谈好了,一年一百五十两的束修,跟着你们去河南!”陆亦钟十分得意。
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帮陆亦铎找了西席回来,陆夫人心中已然十分不快,一听这“一百五十两束修”,更是有些头疼。
“你怎么不先回来和我们商量一下,就自己做了主!”陆夫人觉得这小儿子的行事越发毛躁了,“再说什么人要一年一百五十两?如今以京城的行情,一百两束修就顶天了!”
陆夫人越说越生气。
陆亦钟倒是不着急,慢条斯理地道:“娘,您先别发火,江慎之这名字您可听说过?”
话音一落,陆夫人和陆亦铎都愣住了。
他们当然知道那是谁。
江慎之,景熙十六年京师地区乡试的头名解元。
自从大齐开国以来,京师出的解元在参加后面会试、殿试上从未有过落榜之人,他是第一个。
四年前江慎之高中解元的时候,因素有才名,很多人都觉得他极有可能在会试、殿试中也取得头名,成为大齐朝首个连中三元之人。没想到却最终名落孙山。
其中的隐情如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景熙十七年的殿试上,江慎之因一篇谈到“越位逾制”的策论,得罪了当时仍在掌权的辅政王,最终成为了唯一一个在殿试中落榜之人。据说还是皇上亲自为他求了情,才免于受到终身禁考的责罚。
到如今,三年过去了,江慎之却因父亲去世而守孝,没能参加皇上亲政后的这一次科举。
原本以江慎之的学问,再等三年便是了,怎么肯去别人家做西席先生?
陆亦铎也觉得这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暂且不论江慎之的学问,就凭当日皇上亲自为他求情的这份渊源,来日朝廷再次开科取士之日,必是他金榜题名之时。
“你是怎么请动江先生的?”陆亦铎问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那个江老爷一过世,江家的几个儿子就分了家。江慎之是庶子,对他来说这个分家就跟净身出户没什么分别了!所以他才要找户人家去坐馆。”
“那定是被众人争相邀请的,怎就单被你请了来?”陆亦铎仍有不解。
“我去的时机好啊,那会儿他刚刚被江家赶出来。这江家也真是鼠目寸光,守着个能光耀门楣的宝贝,居然还急着往出赶!”
陆亦铎闻言也很不齿江家的行为,却又庆幸能碰到个如此好的先生,不免稍有担心:“江先生愿意跟我们去河南?”
“是,我这次能请到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愿待在京城。以他在顺天府甚至整个京师的名气,留在京城反而没个清净!”
陆亦铎这才放下心来,不由喜出望外,现在唯一的难题也解决了,他面带微笑向陆夫人望去……
陆夫人此时也无话可说了。
江慎之学识渊博,又精通八股,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又愿意跟去河南,她也承认这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若强行把孩子们留在京城,她自认也是绝找不到更好的西席。
陆夫人只能默认,同意让孩子跟着陆亦铎他们走。
但她在心里先是把陆亦钟腹诽了一顿,这小儿子平日一向跟自己一条心,最近怎么总给老大当帮手……转而又想到,自从尹屏茹她们进了陆府,自己总是诸事不顺……
这人要是想迁怒,真是总能想到理由……
陆亦钟此时却全无察觉,只是高兴自己终于也能帮上大哥的忙了,心中又给耿氏暗暗记了一功。
这次他能恰逢时机地赶到通州,的确全靠耿氏的消息灵通。
自从上次他跟耿氏提了母亲想留几个孩子在京城的事,耿氏心中就警铃大作,生怕这一留把尹屏茹也给留下。
这两天她是一有空就往东院跑,尹屏茹自不必说,就连陆清容都陪着听出了一耳朵茧子。
耿氏的样子看似闲谈,但来来回回就那么两个主题,一个是河南如何如何好,另一个就是她的御夫之道……次次都把尹屏茹听个大红脸方才罢休。
陆清容现在一看到耿氏来东院,就赶紧跑去别处玩。
耿氏最近十分忙碌,一边对尹屏茹进行“坚决不能两地分居”的教育,一边还要帮陆亦钟留意合适的西席先生。
按说这与读书相关的事宜,本不是耿氏的长项,但江慎之家里兄弟闹分家的事情可就另当别论了……
故而才有了陆亦钟及时赶到,抢到头筹的结果。
陆亦铎对陆亦钟自然是千般感谢,直到从正屋东稍间里出来,兄弟二人一路上仍旧有说有笑。
“江先生虽然只答应教杰哥儿一人,但也说了,只要不单开课堂,你家里的孩子都是可以去旁听的。”陆亦钟边走边说道。
“那就更好了!咱们家可不搞‘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到时候让芳姐儿她们也一起去听便是。”陆亦铎愈加高兴。
陆亦钟也猜到大哥定会是这个态度,忽然又想起一事。
“差点忘了说,江先生家中妻子早逝,如今只有个四岁的儿子,也是要跟着江先生一起去河南的。”
第三十七章 赴宴
“那是自然!正好杰哥儿现在也是一个人读书,江先生的公子只比他小两岁,以后一起念书就是了!”
陆亦铎答应得痛快,又接着问道:“江先生他们现在住在哪儿?”
“暂时住在通州的一个客栈里。”陆亦钟解释道:“我原本是想直接带他们来家里的,但江先生听说你还不知道这事,执意要等你同意了才过来……”
“那你就再跑一趟吧,尽快把江先生父子二人接来,现在南小院正好空着,离京之前可以先住在那儿。”
陆亦钟点头应是。
兄弟二人并肩走出了正院的垂花门。
陆亦钟却迟迟不往他所住的西院走,而是站在门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陆亦铎见状,也停住了脚步。
“还有件事,我想着得问问你的意见……”陆亦钟吞吞吐吐地开了口:“那个贺楷现在不是在我们礼部当主事吗,虽然也是个小官,却比我和陈赞的级别要高些,昨儿个他邀请了几个同僚今日去他家吃顿便饭,也叫了我和陈赞,你说我去还是不去?”
陆亦钟一口气说完,站在那里小心谨慎地等着陆亦铎的回答。
陆亦铎却丝毫没有一点为难的样子。
“既然都是同僚,你去便是了,以后还要在衙门一起共事,也不可能完全不来往。”
陆亦铎想了想,又加了句:“咱们又没做那对不起别人的事,你别一提起贺楷就遮遮掩掩的,以后在你嫂子面前也是一样!”
陆亦钟点了点头,与陆亦铎在垂花门前告辞回了西院,准备一会儿去贺府赴宴。
陆亦铎则是刚一进东院的月亮门,就看见一旁的石桌旁陆清容正和绿竹在那里不知捣鼓些什么。
今天下午耿氏又去东院找尹屏茹聊天,陆清容就有些无聊地带着绿竹在院子里闲逛。
看见地上被风吹落的海棠花,便捡起来用手帕包上,想试试看能不能做成干花。
陆亦铎见她小心翼翼包着那些花瓣的样子,觉得好笑,过去将陆清容抱了起来,往正屋走去。
待到进了正屋,耿氏一见陆亦铎回来,便起身告辞了。
尹屏茹也似松了口气般,过去把陆清容接到自己怀里。
“这几日每天回来都能看见她啊!”陆亦铎没想到尹屏茹跟耿氏居然能聊到一起。
“是啊,每天都过来跟我说话呢。”尹屏茹倒是很少能插上话,“一直在给我讲河南的风光,中岳嵩山、少林寺之类的,刚刚正说着开封的北边有个地方,是远眺黄河风光的好去处……”
陆亦铎听着不禁有些诧异,这耿氏从出生就没离开过京城,怎么对河南的风光如数家珍起来……却也没有深究。
他今天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给陆呈杰请到个好西席,赶忙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尹屏茹。
“江先生还同意其他几个孩子可以去旁听,我看清容也能去!”陆亦铎望向陆清容,“清容虽然还小,但却从不哭闹,而且上次我见她把自己名字写得就挺有样子。”
“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