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此一生-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念及刚才的医嘱,孕妇要适当运动才好,陆清容便想拉着丽鹃去景湖那边走走。
谁知二人刚一出梨春院,迎面就碰上了正在门口转悠了好半天的贺清宛。
只见贺清宛穿了一件玫粉色绣丁香褙子,艳紫色综裙,发髻之上的珠花也是一水的绮丽之色。
盛夏时节,任谁看了她恐怕都要更热上一分。
陆清容是打算视而不见地走过去的。
丽鹃想起自己刚进府时,贺清宛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做派,对她亦无甚好感。
随陆清容一起过去,二人谁都没搭理她。
贺清宛并不在意,转身疾步追上了她们。
“听说程姑娘又有了身子,我是专程过来道喜的。”贺清宛面上堆笑,却怎么看都不大自然,“只是门口的羽林卫极为尽职,无论如何都不肯让我进去。”
这“羽林卫”三个字,被她咬得极重。
意思不言而喻。
语罢,她盯着陆清容看了许久,没见到期待之中的妒火。
贺清宛的目光转向丽鹃,接着又道:“世子爷果真是看中程姑娘,这倍加爱护的阵势,着实让我们羡慕得不行!若是姑娘他日能为世子产下个哥儿,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了!”
瞅着贺清宛那极尽夸张的表情,陆清容甚至有些作呕。
这反应看在贺清宛眼里,只她是掩饰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贺清宛愈发张牙舞爪起来。
为了让陆清容发作,她竭力挑拨:“刚才看到徐医正从梨春院里出来,就能证明世子爷有多看重程姑娘了!想来世子夫人都没由徐医正亲自诊治过吧?”
陆清容忍不了耳边的嗡嗡作响,正欲把她赶走,却被丽鹃抢先了一步。
“贺姨娘,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第四百一十二章 巴掌
贺清宛没想到丽鹃会帮着陆清容说话,被她如此呛声,有点反应不过来。
丽鹃接着说道:“贺姨娘一口一个‘世子的孩子’,可有什么凭据?若是没有,如何就能这般信口开河!”
丽鹃见不得贺清宛这副挑拨生事的嘴脸,说起话来格外不留情面。
贺清宛也不示弱,看了看丽鹃尚未显怀的小腹,又看了看陆清容,眼神充满了挑衅。
“这还用得着凭据吗?”。贺清宛一脸的不可置信,夸张至极,“程姑娘住在侯府半年有余,也没见你出过府,这孩子不是世子爷的,还能是谁的?”
丽鹃沉着脸,没有说话。
贺清宛的无赖之相,远远超乎了她的意料。
一时之间,对于如何应对,丽鹃有些拿不定主意。
贺清宛和世子夫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这些事丽鹃是有所耳闻的。
二人是否真如传言那般不相往来,尤其世子夫人对她是怎么个态度,丽鹃自认并不十分确定。
故而,丽鹃先是面露难色地向陆清容望去,似有询问之意。
四目相对,陆清容只无奈一笑,便移开了视线。
对于贺清宛,陆清容已经仁至义尽。
当初丽鹃进府之时,贺清宛几次三番出言不逊,她都尽量化解,不想让府里的人得罪丽鹃,亦或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然而,拦得住她一次。却架不住她自己一门心思惹是生非。
陆清容早已不打算理她,由她自生自灭去了。
这时,陆清容忍不住微微转头。目光瞥过跟在丽鹃身后不远处的那位嬷嬷。她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位当初跟着丽鹃一起进府的林嬷嬷,乃是皇帝亲自安排的人,是宫里经验丰富的老嬷嬷。
陆清容心里琢磨着,贺清宛这番大放厥词,也不知道林嬷嬷能否听得清……
然而,这片刻的安静。看在贺清宛眼中,则是另一种意思了。
她费尽心机的挑拨,竟换来丽鹃和陆清容的一番眉来眼去。怎能不让她更为恼怒。
怀有这种想法,贺清宛后面更是难以自控。
丽鹃原本不想与她计较,留下一句“清者自清,我的孩子跟世子爷没有半分关系”。之后看都没看贺清宛一眼。就欲转身离去。
贺清宛只觉得她是给脸不要脸,顿时恼羞成怒,竟然上前一把拉住了丽鹃。
之前一直低着头的林嬷嬷,这时也把头抬了起来,紧盯着贺清宛不放,以防她再有旁的过激之举。
丽鹃被拽得停下了脚步。
贺清宛见状,顺势松开了手。
正在陆清容心中暗叹她又逃过一劫之时,贺清宛又开了腔。
“既然程姑娘多次声称孩子都不是世子爷的。我倒是想问问,你现在肚子里这个。到底是和哪个野男人在侯府之中苟合而来的?!”
话音未落,在她“野男人”三个字出口之时,林嬷嬷就开始挪动脚步了。
等她一整句说完,林嬷嬷已经行至近前。
只见其高举右臂,狠狠一抡。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极为敏捷。
清脆的啪啪两声响起时,在场的人都有些没缓过神来。
陆清容惊讶的是,这个林嬷嬷是怎么做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正反手连抽了两个嘴巴……
宫中的老嬷嬷,果真名不虚传。
而贺清宛此时,早已呆立当场。
她如何能想到,一个连名分都没有的女人身边的仆妇,竟然敢有如此行径。
好在丽鹃性情温和,又觉得自己寄居侯府这段日子,已经给世子和世子夫人添了不少麻烦,总不好再张扬生事,便以眼神安抚了林嬷嬷,不欲继续追究。
临走之时,丽鹃留下一句:“贺姨娘最好还是管住自己这张嘴,须明白祸从口出这个道理。”
在陆清容听来,这绝对算是善意的提醒。
当然,贺清宛要是能这么想,就不符合她的性格了。
贺清宛尚未从那两巴掌带给她的震惊之中抽离出来,仍呆愣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甚至陆清容与丽鹃一行人走远,她才突然感到脸颊那麻木之中夹杂着刺痛的感觉。
钻心的疼,让她嘴里不断发出“嘶嘶”的声响,伴随着耳边停不下来的嗡嗡声,贺清宛只觉得头痛欲裂,羞愤难当。
自始至终,那个林嬷嬷连句话都不曾说过。
而她出手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自己毫无防备,甚至都没来得及还手。
贺清宛越想越气。
当她终是忍不过,打算追上去打回来的时候,身后的丫鬟红霞总算眼疾手快了一次,将她死死拉住。
“姨娘莫要冲动!”红霞急切地喊道:“这事情闹大了,对咱们可是没什么好处!”
贺清宛不以为然,想及梨春院门前那些羽林卫,声音不由弱了半分:“那个程丽娟我惹不起,但区区一个仆妇我也要忍让不成?”
“姨娘素来深明大义,就算不为您自己,也要替二爷想想啊!”
红霞这话说得略显晦涩,只因她太过了解贺清宛的性情,不敢直言罢了。
这段日子,世子爷对待枫院的态度一直是爱答不理的。
以前世子爷遇事还会提点二爷几句,赶上二爷做了出格的事,世子爷劈头盖脸就教训,从不含糊。
听闻就在去年,世子爷还曾禁过二爷的足。
但是近日,自从枫院的唐**奶出事之后,世子爷的态度就变了。
甚至康宁县主跑回娘家这种枫院的头等大事,世子爷都不闻不问。
半年多过去了,康宁县主愣是没回来。
就连她们这些丫鬟,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寻常了。
她就不信贺清宛没有半点察觉。
贺清宛果然被红霞这句话唤回了神志。
自己挖空心思进了侯府,可不是为了跟个仆妇斗气的。
即便是丽鹃,她也并未放在眼里。
她心心念念惦记的,可是陆清容的位置,甚至还要更进一步呢……
此刻自己受委屈是小,若是因此给蒋轲添了乱,才真是得不偿失。
劝罢自己,贺清宛冷笑一声,转身回了枫院。
一路上,她想的都是,如何趁着邱瑾亭不在的这段日子,先把枫院这位置抢到手再说。
却不知,蒋轲那厢,正为了请不回邱瑾亭而搞得焦头烂额。
第四百一十三章 喜忧
沁宜院里,吴夫人和蒋轲正在因为邱瑾亭的事一筹莫展。
蒋轲刚从成阳公主府回来,就被吴夫人叫了过来。
“怎么样?”吴夫人眼含期待。
蒋轲叹气过后,又无奈摇头:“人都没见着!”
“见不到邱瑾亭,你可以求见成阳公主啊,把长辈说通了,许是更管用呢!”吴夫人指点着他,“再不济,可以旁敲侧击地提一提当年她所做的那些丑事,就不信她们还能这般趾高气昂!”
蒋轲继续摇头:“说是公主和邱都尉并不在府里,想说都找不到人。其实我是亲眼看着公主的马车进了府的!只是人家有心避而不见,我也没辙。”
看着蒋轲失魂落魄的模样,吴夫人倍感心疼。
原本对吴夫人来说,倘若邱瑾亭在风平浪静之时回了娘家,她真是求之不得,高兴都来不及。
但邱瑾亭偏偏挑了这么个时候。
唐珊这个平妻意外身亡,隔天她这个正妻也跑了。
最近这半年多,关于枫院的各种谣言甚嚣尘上,蒋轲的名声可谓一落千丈。
若是再不能把邱瑾亭稳住,恐怕蒋轲只会更加惹人诟病。
然而吴夫人所担心的,还不止这一件事。
“自从去年端阳宴过后,太后娘娘明显又跟咱们隔了心。”吴夫人跟蒋轲说话越来越无所顾忌,“甚至还怀疑是咱们走漏了风声,才让唐珊白白牺牲的……”
蒋轲黑着一张脸。沉默不语。
吴夫人怨怼道:“唐珊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媳妇,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让她送了命,咱们又该找谁说理去?”
“更何况。她还怀了你的孩子,若是一切安好,如今孩子都过了满月了!”
吴夫人一脸颓丧。
蒋轲望了一眼门口,确认四下无人,仍压低了声音:“母亲莫要再提那事了,总归咱们也是有份,若是传了出去。对谁都不好。”
吴夫人闻言,反而更激动了。
“我本也是不想提的,但是你可知道。太后娘娘竟然怀疑是咱们走漏了风声,才致使最终一无所获的!”
蒋轲听罢,很是惊讶。
吴夫人又道:“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连太后娘娘安排谁去放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就能怀疑到咱们头上!”
蒋轲寻思片刻。随口道:“应该就是大哥院子里的那个吴七娘吧?”
吴夫人险些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当年被太后娘娘以丫鬟的名义赏给了蒋轩,起初还上蹿下跳了一阵,但自打吴十娘被蒋轩送出了府,这个吴七娘就格外安分,低调得像是不存在一般。
这么一想,吴夫人也觉得肯定就是她了。
吴夫人有心去掰扯一番,被蒋轲劝了下来。
“母亲别再纠结这事了,总归端阳宴事败。再纠缠下去有害无利。何况太后娘娘只是发发牢骚罢了,这无凭无据的。也不会真认定了是咱们的错处。咱们还是忧太后之忧,尽快再立新功才是正道!”
听儿子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吴夫人很是欣慰。
“放心,我这也只是一时气话,回头真要把吴七娘也送走了,还不知道又称了谁的心意呢!”
吴夫人说完,又想起另一事:“至于这再立新功,我倒是已经有过计划,就看最近能否有好消息了!”
“儿子怎么一点都不知情?”蒋轲颇为好奇。
“你不必知情,只等着到时候去立功便是!”吴夫人脸上总算有了笑意,“与上次不同,这一回,可是明面上的功勋,货真价实!若是运气好,赶超你大哥也不是不可能!”
蒋轲听得心潮澎湃。
吴夫人却坚持卖关子,没再细说。
几天过后,暂时没什么消息传来,倒是科举会试正是开考了。
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有资格参加的都是去年各省乡试之中的佼佼者。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的举人早就汇集京城,为了皇榜上那百十来个位置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只有江凌,到了开考前一天夜里,才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
本就没有几个时辰可休整了,他竟是连家都没回。
京城早已宵禁,他打着漠北信差的旗号,才让守城士兵帮他打开城门。
从阜华门入城,江凌直奔靖远侯府。
大半夜的榆院,蒋轩听说他来找自己,立刻起身,又担心吵醒陆清容,随手披上件衣裳就去了前面的书房。
翌日一早,当陆清容听说江凌临考前大半夜来找蒋轩,而且两人谈了许久才散,最后江凌甚至直接歇在了侯府,诧异得不行。
“他人呢?不会还在侯府吧?”陆清容问道。
“天不亮就去了贡院,此刻会试应该已经开考了。幸亏昨天留他住在这儿,起码还能休息一个时辰,否则他怕是连一刻的觉都不得睡。”蒋轩笑道。
“一个时辰……真不知道还有谁在会试之前只睡一个时辰的!”
陆清容感叹过后,忽地想起:“他连家都不回就来找你,可是漠北出什么事?”
蒋轩犹豫一瞬,才摇了摇头:“与战局无关,只是攻下番蒙人的某处营地之时,发现了些古怪,他顺道知会我一声。”
蒋轩只说到这里。
事关军务,陆清容便没再多问。
她现在一心惦记着会试的事儿。
胸有成竹的陆呈杰,不知能否苦尽甘来,金榜题名。
而紧赶慢赶又只睡了一个时辰的江凌,又会有怎样的成绩……
待到会试放榜那日,各种消息接连而至。
先是会试结果,可谓皆大欢喜。
陆呈杰考了会试第十一名,且到殿试时若能超长发挥,尚存入列三甲的机会。
而江凌,以京师解元的身份再次考了头名,高中会元。
整个陆家,包括江慎之所住的南小院在内,都甚是低调,并无庆贺之举,一如既往地平静,等待着最终的殿试。
而靖远侯府这边,则是被另一则消息牵动了关注。
漠北挂帅的武定侯世子崔琰,被人狠狠参了一本。
皇帝勃然大怒。
蒋轩回到榆院,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次多亏了江凌,否则崔琰非得死在漠北不可!”
第四百一十四章 栽赃
陆清容一早就觉得事有蹊跷。
领兵之将,远在千里之外,无法针对各种责难辩白于御前。
故而,每逢远征,朝中必有不怀好意之人参奏弹劾。
或是为了朝局稳定,或是为了前线军心,这些大都会被直接按下,掀不起太大波澜,水过无痕般被人逐渐忘却。
但这一次崔琰被参奏的事,却有些不同了。
蒋轩还没回来的时候,陆清容就已经从绿竹那里听到了一些传言。
尽管描述有些含糊,内容也不免凌乱,但都是奔着同一个意思。
有说他“贪功冒进”的,还有说他“通敌卖国”的,罪名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就是诋毁崔琰的。
此刻听到蒋轩的感慨,陆清容首先问道:“武定侯世子真的被人参奏了?”
蒋轩点头。
陆清容连忙把她听到的传言讲了出来,又担心道:“这看似有些来势汹汹……流言都传到了侯府内宅,可见坊间恐怕早就人尽皆知了。”
蒋轩似乎并不意外:“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陷害!奏折是今儿个早晨才递上去的,坊间的流言却早已先行一步,摆明了就是扰乱民心,为圣上的决策施加压力。”
陆清容这才想起来问:“谁参奏的?什么罪名?”
“那几个人官职都不高,其中有一个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算是领头的。这些人。大都和安乐伯府走得很近。至于这罪名,是‘诱敌入犯’。”
“诱敌入犯?”陆清容乍一听,不解其意。
她只听说过诱敌深入。是兵法之中的一种谋略,并不知这诱敌入犯又是什么。
蒋轩解释道:“他们说崔琰到了漠北,不打算快速剿灭敌人,而是故意将战期拖长,谎报敌军实力,骗取朝廷援兵,只为了做大自己。许是要夸大自己的军功,又许是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陆清容蹙眉问道:“暂且不论真假,就算这些都是真的。说是‘诱敌入犯’也有些牵强吧?”
“按照他们的说法,崔琰拖延战期的方法就是故意养虎为患,对番蒙主力军不闻不问,只对那些不堪一击的队伍下手。谎报战功的同时。又以番蒙主力人数暴增为由,向朝廷求取援兵。周而复始,番蒙主力军愈发壮大,而崔琰手里的兵也越来越多。”
“这里有几分真实?”陆清容自己都犹豫了,“记得当初只说萨托带了一万人卷土重来,嘉峪关的守军都足以应付,皇上为了稳妥才让崔琰带了两万兵马前往,但他却用了这么长时间……回想当年你去漠北那次。可是面对番蒙十万大军,都没用这么久……”
蒋轩感叹:“恐怕就因为大家都会忍不住与上次比较。才让他们选了这名目来参奏。实际上,这与上次的情形不尽相同。上一次,萨托坐拥十万兵马,自恃兵强马壮,有恃无恐,大军压境只为报仇掠夺。但经过那次的惨败,再度逃回关外的萨托,早已变了个人,阴险狡诈加倍,又吸取不少教训,跟大齐打起了游击战。如此一来,崔琰若真是急着速战速决,才会有大麻烦!”
蒋轩说得直白,陆清容消化了片刻,又问道:“上次你不是还说漠北或是快要大捷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番蒙主力军之所以给人‘人数暴增’之感,就是因为在崔琰的长期努力之下,让他们打游击的初衷无法再实现,被迫又汇聚到一处。此时咱们若寻得合适时机发动总攻,必将一击制胜。”
蒋轩说到这里,忍不住叹了口气:“若是再等上两三个月,番蒙大捷势在必得,就是不知道圣上还能否给崔琰这个机会了……”
陆清容替崔琰不值,:“他们可以凭空臆测地参奏,崔琰也可以据理力争啊!纵使那些人巧舌如簧,但终归还是敌不过事实的吧?”
蒋轩无奈苦笑:“既然是蓄谋已久,又怎么会没有证据呢!”
“还有证据?”陆清容诧异。
“某次攻陷敌营,打扫战场之时,江凌发现了有人冒充崔琰笔迹所写的书信。”蒋轩回忆道:“江凌并未庆幸提前发现了那些,而是担心尚有遗落他处的没被找到,于是和崔琰在营地大肆清查了一番,果真在几名俘虏身上找到了类似的信件。他赶回京城时,先是提前知会了我这事,另外还带回了崔琰的密折,折子上将其战术愈发详细地为圣上陈述,权当报备,以防万一。”
“所以你一回来就说,若没有江凌,崔琰恐怕就要死在漠北了!”陆清容若有所思。
“嗯。皇上收到密折,立刻就召了我进宫,绕着圈子问我对漠北战局怎么看,可见对战场的形势并不十分确定。”蒋轩说道。
陆清容觉得,既然蒋轩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阐述观点,那么皇上应该对漠北的情况有所了解才是。
“既然你提前帮他们说了话,让皇上心里有数,而那些人伪造的证据又被崔琰提前收缴,那这参奏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吧?”陆清容希望如此。
蒋轩却道:“坏就坏在,漠北的监军也跟那帮人混在了一起,在直接呈给皇上的密折里跟他们同一口径。你许是不知道,大齐朝的惯例,监军可以风闻奏事,无需举证。一切由圣上自行定夺。今日晌午,皇上就已派人给监军送信,详细询问此事,由于是密信,这内容谁也说不准……”
陆清容听他的口气并不很乐观。
她只觉得,朝廷之中远比边陲战场还要凶险万分。
“所以你才说,可能不会给崔琰这个立大功的机会了……”陆清容想了又想,“可若真是临阵换帅,又能换谁去呢?”
蒋轩冷笑一声,面色颇为不屑:“安乐伯那群人出了这么大的力气,大捷在即之时皇上若真下令换帅,这便宜自然是要跟吴家有关系的人才能捡了!”
陆清容也早想到了这一层。
只是吴家的那些子弟,酒囊饭袋一抓一个准,这领兵打仗,也能找出人来么……
第四百一十五章 放榜
皇上的密信送出多日,由于路途遥远,尚未有所回音。
就在这几天里,坊间已经再无人讨论崔琰在漠北的事了。
并非人们健忘,而是京城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三年一度的殿试,作为科举的终极之战,在皇城之中如期举行。
十八年前,景熙十七年,解元、会元同时加身的江慎之,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没能成功连中三元。
这一次,则是所有人都把希望放在他儿子江凌身上了。
今时今日,朝居稳定,江慎之深受皇恩,江凌才高八斗……种种迹象似乎都显示着,江凌本次可以替父亲实现当年的愿望,成为大齐朝首个连中三元的状元。
尤其那些看到江凌殿试归来的人,无不把他那轻松自得的表情理解成了志在必得的自信。
等到殿试放榜那天,江凌的表情依旧不变,其他人却都傻眼了。
京师会元江凌,位列皇榜二甲第四十九名。
在所有赐进士出身的人里,他排倒数第一。
只需再往后一名,就要跌落到同进士的榜单里去了。
江慎之闻讯,心情五味杂陈。
从起初的震惊,到后来的纳闷,再到最终的后怕。
就差了那么一点儿,这要真成了同进士,还不如落榜来得干净!
落榜尚存来年再战的机会,若是得了同进士的功名。就必须要背着一辈子,想再考都不能够了。
原本江慎之对江凌并无过高期望,只盼着他能考个进士回来就行。但后来江凌轻轻松松在乡试和会试中接连考了头名,才又让江慎之希冀非常,想着若父子二人皆状元,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于是殿试放榜过后,江慎之便感觉落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