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道狂之诗-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掌握对方被骗时最脆弱的一刹那攻击,除非已经极为熟习,很容易就顾此失彼。然而童静才不过练了半天。
——可是没办法。所有真正能够投入实战的招式,都要在同一瞬里面面俱到。任何一方面弱了,就等如一条铁链其中一环有了裂痕,不管其他环节多么强,一拉之下还是会断掉。
童静全神贯注地再使一次半手一心。
这次左臂太夸张了!练飞虹又叫起来:敌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童静的一张头巾已经渗满香汗,脸蛋在晦暗里红透了。她忍不住反唇相讥:老头子,天这么黑了,你那对昏花老眼怎么看得真?诳我的吧?练飞虹露齿而笑,指一指空地旁那株大树上方:我现在就用飞刀把上面一个青果子射下来,怎么样?童静无言。她知道练飞虹绝对做得到。
这时有灯光接近过来。原来是一名负责守城的中年县民,一手扛着竹枪,一手提着灯笼。
两位侠士,这灯笼给你们用……他说着就将灯笼挂在大树干上,照映到两人练剑之处。
谢谢。童静微笑向他说。
别废话!再来!练飞虹却看也不看那县民,他一专注于练武上时,对不相关的旁人简直不瞧一眼。
童静擦一擦手掌上的汗,再次振起静物剑。
那县民很好奇,既然飞虹先生又不赶他走,就在旁边看童静的剑法。只见这个女孩一晃身子手臂,县民已经被虚攻气势吓得后退了一步;下一刻再定神时,童静已收剑。
——那刺击的速度,在这平凡人眼里,看也看不见。
这简直就如难得一见的神奇戏法一样。中年县民入迷似的一遍一遍看着。虽然半点没有看懂。
童静又练了几十回,手上的剑开始在颤抖了。练飞虹看见就让她休息。这半手一心是巧招,要锻炼的是细技协调,负着疲劳去练只会令她感觉变钝,适得其反。
童静把剑收入鞘里,坐在树底的石上,取出手帕来抹抹脸,一边在叹息:总是练得不好……这样真的能够拿来上阵吗?我不要成为大家的负累。练飞虹本来正低头检视自己受伤的右手指掌,听见童静这句话,就伸出奋狮剑,指往东面的街道。
看见他吗?
童静看过去,只见那远处大街已经陆续挂上灯笼照明。其中一座房屋的瓦顶上,有条身影提着两件长物,凝静不动地站在边缘。
虽是这么黑又这么远,童静还是一眼就认出来:是燕横。
你有没有留意,自从昨晚之后他就变了?多了一种从前没有的气质?练飞虹又说。
童静当然有留意。她想起当天在成都马牌帮,她就是被燕横那气势与热血吸引,才会跟着他们一直走到现在。然而今天的燕横又比那时候不同了。
——变得更让人信赖。
一想到这儿。童静在灯笼下的脸发烫了。只是她本来就因为练剑热得脸蛋红红,也就没被练飞虹发现。
他能够改变,你也一样可以。练飞虹说:一个差劲的家伙,不会变成别人的负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才会。
你还记得在西安那妓院屋顶上,当你的剑刺中那名武当派剑士的手腕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吗?童静回想那一天,自己自然而然地模仿姚莲舟,以追形截脉废去武当兵鸦道高手焦红叶右腕的时刻。那完美的时机与角度。那一击取胜的宏大快感。
她心胸似燃起了一团火,朝着练飞虹猛地点头。
记着那感觉。练飞虹说:也记着你练的是崆峒派和青城派的剑法。天下最强『九大门派』的顶尖武功。童静捏捏右手掌腕,感觉已不如先前酸软。她英气的双眉皱着,再次拔出静物剑站起来。
继续练。她说着,自行走到空地中央。
练飞虹看着她,心里在笑。
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没有告诉童静:他是以一个修习了崆峒派花法三年以上的武者为基准,去检视童静这招半手一心的程度。她这半天的进境,其实已经十分惊人。
——教一个这样的徒弟,实在太快乐了。
来吧!练飞虹又板起脸吼叫起来:这次干得好一点给我看!◇◇◇◇
屋顶上的燕横,赤着汗水淋漓的上半身,继续静静不动地站着。
他双手拿的并非雌雄龙虎剑,而是两柄长长的锄头。他两只手掌都拿到锄柄最末端,摆出青城派伏降剑桩的姿势。脚下是不平的瓦片,他更要时刻保持重心正中与体干正直,默默调节着绵长的呼吸。
这伏降剑桩除了强化身体机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锻炼意念集中的功效,连同伏降剑的慢剑法,是青城派训练意念借相的不二法门。
昨夜一战后,燕横虽然领会了雌雄龙虎剑法的窍要,也知道了剑法的奥秘脉络全都在青城派的各套剑术里;但他同时也明白,自己的雌雄龙虎剑只是入了门径而已,虽然偶然能发挥出神髓,但并未能随心控制。
更何况这未成熟的雌雄龙虎剑,还欠缺了借相。师尊何自圣当天使出这剑法时,其借相飞龙与猛虎的功力,强得足以令旁人都感受得到。燕横知道,这才是令剑法的气势与威力更上层楼的关键。
师父的借相如此强烈的奥秘,燕横还没有半点头绪。借相要拟想一般的实物如火焰或岩石比较容易,可是他连老虎也没有见过。
燕横却相信,师父的功力跟有没有见过实物无关。世上无龙,但师父的穹苍破却有龙势。他猜想,这秘要还是藏在青城派的武学里,他需要重新再复习自己在青城山上学过的每一点滴。
燕横一双肌肉如钢条的手臂缓缓移动,又转换了另一个剑桩的架式。他清晰感受到身体里血液的流动与气息的进出。
不。他知道不能只把意念放在肉体上。要进入更深的层次。要将自我也消弭。
如王守仁所说,让自己与天地万物之理,同化为一。
在毫无桎梏之处,一道全新的大门,将会打开。
◇◇◇◇
成排的灯笼之下,六十多人同时叱喝的声音,在夜空中响亮。
一丛丛竹枪、锄头、棍棒,举起又落下。
就是这样!一定要发声吐气!圆性扬起齐眉棍,又再向众多守城的县民展示少林紧那罗王棍里最简朴的两式:他低呼一声,迈上左足,长棍从头顶朝身前中央击下,正是顺步劈山势;紧接二段吐气,那弓步再往前一沉,以穿袖势刺出六角状的包铁棍首。
记着,劈打的时候,两腿要大大张开,头和上身却不要前倾,否则打空了,自己向对方跌去,那可大大的糟糕!圆性又示范了一回,为了让众人看清楚动作,只用了平日两成的力量与速度,但因为身姿正确,仍然令人感受到极强的威势。
这一劈容易得很,就跟你们平时耕田差不多。可是别打到地上去!敌人又不是地里的瓜,没长那么矮!县民听了都不禁哄笑。他们今午最初见这和尚入城时,只觉他容貌威猛粗野,半点儿没有出家人的气质,心里有些害怕;但接触久了,发觉他跟荆裂等人同样的不拘小节,说话语气也跟他们这些市井百姓无异,感到很是亲切。
有个只得十四岁、胡子都没开始长的小子,大着胆子向圆性问:大师……你真的是少林寺出来的吗?什么大师,叫我和尚!圆性摸摸那颗已经长出一层薄发的光头:不过是个不大会念经、只会耍棍棒的和尚。也吃肉呢,你家里藏着些什么好吃的东西,尽管拿来!又是一阵大笑。千年武学泰斗少林寺,远至这江西的小县也都知道。如今有少林武僧加盟,还亲自教他们习武,令士气提振不少。
那干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圆性又振振棍棒高声说:对方两个魔头,我打个呵欠就收拾了!你们好好练我教这两招,保准每人也打几个回去投胎!众县民兴奋起来,就捉对练习这两式紧那罗王棍,打得竹木交响。
圆性在一旁看着他们,却无法完全掩饰忧心的神色。
他没有忘记早上在车前村接下的那颗毒物云磷杀。在来县城的途中,他已经找一片无人野地,挖了个深洞,把那蜡丸埋了。
敌人有这般可怕的屠杀兵器,要是在县城街巷展开攻防,恐怕伤亡必重;即使得胜,整个城也可能化为不可再居住的死城。
——他们当中,会有多少人牺牲呢?……圆性下定决心,要尽自己一切所能,让最多的人存活。
即使身入地狱。
◇◇◇◇
在富昌客栈大厅里,虎玲兰将那新造的三十二枚箭矢排在灯火下的地上,逐一检视。
她带来的劲箭只用剩十来枝,因此拜托了庐陵城内的妇孺为她造箭,并指点他们造法。本来造出了五十枝,但有的手工实在太差劲,虎玲兰最后只挑选了这一堆来。
时间紧绌之下,县民自然不可能铸冶金属的箭镞,眼前这些都只是用骨头磨尖而成。箭杆倒是削得不错,大部分都很毕直,粗幼也适中。箭羽有的找到大鹅毛来造,有的却只用杂等羽毛拼凑贴成,良莠不齐。
虎玲兰再逐一仔细检看每一枝的手工。她心里估算,这等粗糙的箭,只能在大约二十步之内才有足够的穿透杀伤力和准绳。但有总比没有好。
虎玲兰被霍瑶花砍伤腰眼,直到现在还是每走一步都痛。虽说武者长期锻炼,身体的血气和复原力远超常人,但这种伤不是一天半天就能痊愈。没法子大步奔走发力,她那阴流刀法就难以发挥。日内一战,虎玲兰估算将要倚仗弓箭。
她左掌曾经在危急中抓过霍瑶花锯刀的尖刃,同样是伤得厉害,虽能勉强握牢弓把,但仍会影响拉弓瞄准的能力。她要想办法用其他东西,把弓和手掌固定起来。
虎玲兰挽起长弓,轻轻弹动那弓弦,发出一记记很好听的低鸣。她蓦然想起从前在萨摩国,当自己还是童静这年纪的时候,跟几个兄长和弟弟又五郎去狩猎的情景。
她其实不喜欢打猎,每次最后都只有她一个没有猎获。其实兄弟们不知道,她每次放箭都刻意射偏,让箭矢在猎物旁擦身而过。为了吃饱而猎食是一回事;用没有反抗能力的猎物去证明自己的武勇,她则认为很无聊。
虎玲兰只是喜欢跟兄弟们一起出外;喜欢那山林的草木芳香;喜欢他们和家臣把她视作武士里的一员。
可是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
她看看仍躺在大厅另一边的薛九牛。那年轻的身体已经盖上草席,把没有气息的脸都掩藏,冰冷地一动不动。
这让她想起同样冰冷的弟弟遗体。
——又五郎……我已经不再管你是否原谅我了。现在我的生命里,就只有他,还有这些同伴。岛津家不用我来守护。我已经找到自己真正要守护的东西……她再次抬头,望向荆裂正睡在里面的房间。
看见荆裂所受的伤,她只感心痛。比自己身上的痛更难受。
虎玲兰感觉心胸热起来。她多么想马上就奔上去那房间,拥抱荆裂那受伤的身躯。
可是不行。她很清楚,现在他需要的不是慰藉,而是继续保持奔腾的战志;她能够支持他的,也不是靠拥抱,而是刀和弓箭。
这些,她都绝对能够给他。
——任何人要再伤害他,都得先越过我。
◇◇◇◇
他又再次梦见那个岩岸。
在冷冽的暴雨之下,面向着涛音不息的黑夜,荆裂一次又一次地在岩石上,使出他今天两度杀敌的舍身刀法,不断地复习每条肌肉运动的感觉,要把整个过程都烙印到神经里,好使身体永远不会忘掉。
——即使现实中的他,只是大汗淋漓地躺在睡床上,精神与意念却自然被修练的强烈欲望驱使着,要趁那刀招的记忆仍然鲜明时,在梦中拼命练习。
荆裂每一次出刀,身体就掉落在湿滑的岩石上,好几次几乎摔出崖岸的边缘。但他没有被恐惧打倒,仍然爬起来,提着那柄意义深重的厚背雁翎刀,又再摆起野兽似的预备架式。
深陷在修练的挫折与狂喜之中,荆裂并没有察觉,一团火光是何时来到自己的身后。
他回头。火把上的烈焰猎猎跃动。雨水打在火上化为蒸气,却怎也无法把它浇熄。
拿着火把站在他跟前的,不是别人,正是师叔裴仕英。
师叔,你看见了吗?荆裂极兴奋地振刀向裴仕英说:你教我的,我做到了!就像你说过:去学所有值得学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变成我自己的东西!你为我高兴吗?裴仕英半隐在火光后的脸却僵硬,没有回答他。
荆裂想起来了:跟裴师叔分别的时候,自己只有十五岁。裴师叔根本认不出他现在这个模样。
是我!荆裂把湿透的辫子拨向后头,朝裴仕英尽量露出脸孔:认得吗?是烈儿啊!这时荆裂仔细瞧裴师叔,才知道他为何不答话。
裴仕英的左边喉颈处,破裂开一个又深又长的干瘪伤口。
是武当派的剑砍下的。
荆裂哀伤流泪,与脸上的雨水混成一体。他欲上前去拥抱师叔的残躯。但裴仕英伸出手掌止住他。
裴仕英指一指颈上的剑伤。
裴师叔虽然半个字也说不出来,但荆裂听得出他心里的声音。
——要记着,你追赶武当的路途还很遥远。你什么都还没有完成。包括这个刀招。它还要继续成长下去。
这多么令人怀念的声音。荆裂不能自已地跪了下来,低首痛哭。
连雨声和涛音,也无法掩盖那悲恸的哭泣。
裴仕英冰冷的手掌,按在荆裂的头上。
——可是这不代表你不可以笑。你的生命里还有其他东西。
荆裂止住了哭泣,仰起头来看师叔。
——让我看看你从小就露出的笑容。它也是你贵重的兵器。就像这浇不熄的火一样。不要忘记了它。
裴仕英将火把交到荆裂手上,身体就慢慢后退,隐入黑暗的雨幕之中……荆裂从睡床上缓缓坐起来,伸手抹去满面的泪与汗。
他朝着洒入月光的窗户,再度掀起了嘴角。
第八章大旗
王守仁习惯黎明即起,梳洗和穿戴了整齐衣冠后,就在房间闭目静坐养气。
不管是处理官务、传授讲学、读书和思考学理,都必需有充足的精神。王守仁思想虽不拘泥,做事处世随心性而行,但对自己绝对严谨。
清早的阳光已从窗外照进,映在他瘦脸上。那五官平凡但镇定如坚岩的容貌,泛着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充盈正气。
他睁开眼来,站起整一整衣衫,往腰间挂上长剑,也就推开房门出外去。
年轻的门生黄璇早等候在门外,恭敬地行礼:先生早安。王守仁微笑,带着黄璇往这借住房屋的大门走去。在走廊上,黄璇瞧着老师的背影,每一天早上他看见恩师这仪表姿态,都不禁心里庆幸。
——得以跟随一个这样的老师,不枉此生。
你很有精神啊。王守仁这时说。
黄璇答句:是!不免得意地把一把佩剑。他彻夜与其他五名同窗都在轮流指挥县民防守,只小睡了一个多时辰,但毕竟年纪仍轻、脸上未有倦容。
这一趟跟着先生到来庐陵,竟有这番遭遇,黄璇感到就如投身千军万马的战事中,一颗年少的心灵很是兴奋,就连前一夜面对魔头波龙术王的恐惧都忘却了。
王守仁虽没有教过这些弟子兵书战法,但平时悉心开导之下,他们已训练出条理清晰的心思,王守仁下达讲解的防守之策,六人一点即通,并懂得如何向县民传达。假如没有他们,要靠王守仁一个在城里四处奔走,守城的准备恐怕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这正是王守仁理想中的士:一理贯通,万物之理皆可明了。
先生要先吃个早点吗?黄璇问。
先在城里走一圈再说。王守仁想再视察一遍,也好看看还有什么良策可以想出来。
他们走了两个城门的防守点之后,正准备朝西门而去,在街上却见有四人匆匆迎面奔来。
王大人,找到你太好了!其中两人带着武器,是负责守城的保甲,既高兴又有点紧张地带着另两人前来。
只见那两人农民打扮,一身衣衫都已被汗湿,看来跑过不少路。其中一人比较高瘦,仍戴着草笠遮住脸容。
那没戴帽的农民先说话:小的是西面罗门村人,名唤罗贵,带来了这位……兄弟……说着就指一指身旁那人。
那人取下草笠,露出一张年轻的脏脸,恭敬地拱手垂头:王大人,认得小人吗?王守仁一见,双眼亮了起来。这人正是昨天被燕横的虎辟脱光了衣服那个唐拔,孟七河的亲信部下。
小人与二十几个兄弟,昨晚已乘夜到达城西那村子,先行探路和张罗准备。我们孟头领与全体伙伴,这天午时前陆续也会到来。王守仁听见唐拔这话,胸膛间升起一股热力来,正要开口答谢,唐拔却止住了他。
孟头领着我传话说,王大人千万别要感谢。他说:『是我有负对王大人的承诺在先,王大人竟然不舍弃我。这恩德怎么还也还不完。』唐拔说时紧捏双拳,眼眶已然红了:『应王大人的呼召,这一次,我们要重新活得像个男人!』王守仁知道这时不用再多说什么,只是用力拍一拍唐拔的肩膀:我期待再跟他见面。旁边的黄璇知道,这年轻小子就是老师提过那伙山贼。他们竟真的受到王守仁的感召,赶来庐陵拼上性命!黄璇身为他的弟子,更感无比自豪。
唐拔又向王守仁解释:孟七河那一百人分开小批到来,并且不直接入城,是顾虑到县城可能有敌人的探子暗中监视,最好还是让对方尽量低估这边的实力。罗门村只在县城西面三里多外,随时能够发动支援;万一敌人来攻城,他们更可从旁突击,里应外合。
孟七河心思如此慎密,王守仁心里不免嘉许。
——当初劝他去应武科从军,果然没有看错。
那个农民罗贵听了王守仁和唐拔的对答,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真是王大人的朋友……昨晚吓煞我们一村子的人了,这么一伙凶巴巴的汉子,突然就入了村,还说要借我们地方住……王守仁他们听了都大笑起来。
唐拔这时说:小人得先回去,为其他兄弟到来作准备。我们另派了两人在城外察看,如果有什么危急事情,请在西门上面的城墙生一堆烟火,他们看见就会通知我们。他说完再朝王守仁敬个礼,戴上草笠,跟着罗贵往来路走去。
一天之内就增加了一百人的战力,更是一群惯于刀口求存、活在山野间的强悍汉子,并且多了孟七河这个八卦门好手,王守仁脸上洋溢兴奋之色。
——更让人高兴的是:我没有信错这个人!
快去将这好消息告知荆侠士……不,他正在休息,还是先去找燕少侠,他知道了一定很高兴……王守仁正在吩咐黄璇,这时却听到一阵极急密的敲钟声。
是敌袭的信号!
在南门那头!黄璇惊呼。
你快赶上去叫住唐拔那两人,吩咐他们先别出城,以免给敌人发现!王守仁向他下令,自己则带着两名保甲朝南奔去。
王守仁走这街道,正好路过富昌客栈,只见虎玲兰的高大身影从大门跃出,背上带着野太刀,腰悬箭囊,手提长弓,向王守仁一点头,一起也往南门走去。
他们到了城门,看见门后那些防御用的竹排,窄道两边都满布紧张的县民,一个个神色惊慌地拿着武器和投掷用的石块。城门上方墙头亦是排满了人。
不用慌!王守仁大呼:只要按着我跟各位侠士的指令去做,绝对不会给他们攻破!虎玲兰和王守仁一前一后登上墙头去。王守仁留意到,这位东瀛女侠的步姿还是很不自然,看来是忍着尖锐的痛楚奔跑,那腰肢用了许多层布条紧紧包裹着。
上了城门顶,只见圆性和王守仁的门生朱衡正在向东南远处眺望。他们今天一起负责守备这道南门。
——燕横、练飞虹和童静则仍留守东面与北面的城门。他们此刻亦已听见信号,并进入备战状态,密切注视其他方位是否也有敌人袭来。
王守仁站在圆性身边,也朝东南面看过去,只见远处大道上扬起来一股烟尘,绝对是马队。
可是看来太少了。圆性说。
也许只是声东击西。王守仁点头同意:朱衡,叫下面的人备马,随时让圆性大师和岛津女侠赶去别的方向支援。我不会骑马。圆性搔搔光头,朝王守仁笑了笑:不过倒跑得很快。王守仁瞧瞧圆性。昨天发生了太多事情,他也没什么机会跟这位少林和尚谈话,但只见了几面已经感到,圆性跟荆裂他们都是一般豪迈的性情中人。
圆性其实不大清楚,身边这位姓王的大官是什么人。他只知道:既然荆裂他们能信任他,我也能信任他。
大师跟荆裂侠士他们是如何认识的?王守仁眼睛仍盯着远方的马队,同时好奇地问。
圆性搔了搔胡渣子:大概是因缘吧?我太师叔是这么教我的。王守仁微笑点头:对。是缘份。那马队接近了,看得出只有七、八骑,晨光映出那一件件飘扬的五色怪袍,是术王众没错。其中一人更举着一面旗帜,上面有用人血涂画的物移教红色符文。
在城门顶上,虎玲兰掏出一根布带来,将长弓的把柄跟左手绕圈缠紧,自箭囊掏出一枚长长的乌羽箭。
墙上防守的保甲和县民全都躲在突出的垛子后面,偷眼看远方的来敌。他们这里大概有五十人,远比对方多出数倍,可是心里始终对于肆虐已久的术王众甚是恐惧,不少人的腿都在发抖。
王大人也请站在垛子后。其中一个保甲急忙说:那些妖贼,我听说他们的箭矢暗器很厉害……王守仁却毫无惧色地站在原位。他知道,要减除县民的恐惧,唯有自己走在最前。
那八骑到了城门外四、五十丈就停下来,只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