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流道士-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大蛇报恩是真的,我以前以为白娘子的事是胡诌的呢。”李孝清呆呆的说道。
“胡诌个屁,那能看穿别人前世轮回的蛇妖估计得修行上千年了,那等妖怪不化龙飞升,是有目的的,不然你以为谁乐意在这灵气匮乏的地方修炼么?”老人一个脑贴打过去,李孝清憨憨的笑了笑。
第七章 风水局之谜(一)
自打帮人家把小孩救出来以后,这惠老道硬是从村长那蹭了两套衣服,这瑶族的布料都是自己织出来的,不想城里的还能去公社用布票换。在村子里住了半个月,给人相面,看风水这些苦活累活都是李孝清办的,老道士一天天的只顾着收东西,这些瑶族同胞们朴实的很,有点好东西就给老道士拿来。
过去的半个月,李孝清和惠老道一人弄了一身行头,一套深黑色的道袍、八卦袋再加上双棉布做的八卦些,老道士还特意给村里的裁缝留下来一张五元的票子,那六几年五块钱可是相当值钱的了。
等到入秋,老道士已经把简单的符法,阵法,步法都教给了李孝清,李孝清也算是有天赋的,这些东西也算是触类旁通,现在给人驱鬼辟邪也能糊弄过去了,至于相面这方面,按照老道士的话来说,李孝清还是太嫩。
十月份的黔西地区还有些闷热的,老道敞着怀唱着调子走在前面,李孝清在后面挑着扁担,这些行李是老道从路上采购的,这年头可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买着东西,你买粮得有粮票,买布得有布票,想吃肉还得要肉票,老道士也不去城里的人民商店。
师徒二人虽然有新道袍,可是出门还是一套旧旧的绿军装。老人家就往医院门口一站,看到来对人了,老道士走过去说几句,那人就把老道士往家里带。这来医院的人无非三种人,一种是病人,一种是大夫,还有一种是病人家属。而最急的不是病人和医生而是病人家属,老道士知道这年代治病虽然不要钱,可是中国人几千年的观念都是去医院得带着钱,没钱看不了病。
老道士不知道从哪弄了这么多票子,这家伙跟病人家属买东西,在医院门口站了两天就把自己要的票子集齐了,然后让李孝清去商店门口排队去。
“小清,咱们就在那便的村子住下吧,你看看这风水怎么样。”老道士和李孝清坐在山头上看着山下的村子。
“这村子在河边,背靠这小青山,冬暖夏凉,少有瘴气位置不错,那边是白龙头的出水口,这边是青龙抬头处,二龙会首,抬着这村子,这样供着这村子肯定富贵平安。”李孝清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老道士。
老道士笑眯眯的说道“学艺不精,满口胡诌。”说的李孝清满脸通红。
“这山势如行龙串珠,水势分流绕村而行。”老道士指了指后面,李孝清这才发现下,这前面的是这大河支流,其主流在他们身后。
“二龙出一龙归,临穴四周峰峦秀丽,有贵砂护穴,贵器齐备,皆合星宿,若是我没猜错,咱们这脚底下是座墓。”老道士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村子感觉实在有些心慌。
“师傅,咱们还真是厉害,随便走着走着就能发现这么一个宝地。”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老道士看着李孝清,忽然眼前一亮,缓缓说道“看来我那位老友,还没见到面就开始跟我斗上法了。”
老道士让李孝清把扁担往地上一放,在这扁担里仔细翻找了一番,果然在自己的黄纸里面找到一张蓝色的天师符,这符李孝清认得,是张引路符,施术者指定一个路线,让这符在悄然之间引领这行路人的方向。这和湘西赶尸的术法有些相同,但是引领活人比带着一群无意识的死人赶路,要难多了,所以这符不是黄符而是一张蓝符。
老人手指一掐,这蓝符变化为飞灰,然后对着李孝清说道“徒儿,咱们走一趟吧。”
“师傅你都知道这是人家的套,咱们还去那干嘛呢?”
“哼,师傅烧了这符不是怕了我那老友,而是不想被人左右,至于这路线,我记下来了,我倒要看看他给我摆了什么场子?”老道士说完便直接下山往村子里走。
等进了村子,李孝清才知道这村子出了多大的事,这四周全是穿着绿警服的人,而村口整整齐齐的摆着十二口棺材,头顶上挡着一块老大的遮阳布。老道士也没说什么,带着李孝清往里走,李孝清居然看到了同行。而且这位同行实在是嚣张,当着这么多人民公仆面前作法,要知道这年头大搞封建迷信最少也得被绑到牛棚,挂着臭老九的牌子游街。
“师傅,这伙人是怎么了?”
“哼,多半是遇上鬼了,你看这几人手指甲有泥,那边还摆着绳子铲子,多半是来摸金的,不过也说不准,这帮人兴许是来砸人家墓的。”老道士看着这地上躺着的尸体,居然带着红袖章和主席的胸针,估计多半是来捣毁什么庙宇古刹的,结果里面应该是有会看风水的,发现这有大墓,所以才带着人去挖,结果全都死在了这。
“师傅,他们是被吊死的?”
“说不准,在死人身上动些手脚,你想让他怎么死,他就给你怎么死。”老道士光说话,可眼睛却瞅着那念着度人经的道士。这人一本正经的念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这天气还热,这道士两边还点着蜡烛,人还得踏着罡步,也是一番折腾。
“好了,张警官,我已经超度完了,你带着这几人去后山埋了吧。”那位同行满头大汗,一番折腾也是挺费体力的,这人跟那人说完,便准备收拾东西走了。
“不行!这帮人是外地人,不能埋到我们后山。”说话的是这地方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那老村长也走出来说道“这城里的娃还是你们带城里安葬吧,葬到我们这算啥?”
“老村长,这山路难走,我们带着这十多个知青走回去,实在太费劲了。”这山村没通道,来往不方便,这帮人也是步行五六个小时从镇上赶来的。
“埋在这也行,这帮人到我们这砸庙,遭了报应,不能埋在后山,前面有个马坟,那边是古代打仗留下的乱葬岗子,你给埋那去吧。”村里的老头子说着。
“这可不行!”这回说话的是惠老道,谁也不知道这惠老道是什么时候来的,但是他这一嗓子却是让大伙脑袋一阵。
“小清,师傅问你,为什么不能葬在后山?”
“那后山是山龙水局,风水奇佳,峦头实在是妙,乃是福地,自古大福地非机缘及积善之家,不可擅用,即便是位高权重者,也得善用。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些人捣毁本地的祠堂和庙宇,已是做了遭报应的事,若是葬在后山这风水必须大改。”李孝清一说完,那累的气喘吁吁的老道士也看了看后山的山势,不由得一阵脸红,收拾起行囊就要走。
“堪舆明师,洞破天机,即是天缘之份。道友能看出后山是块风水宝地就已经十分不错了。”惠老道说完这句话,那道士的脸色才好了些,而当地村民却是没说话,似乎这后山的风水居全村人都知道似的。
第七章 风水局之谜(二)
那位警官看着老道士道士也不反感,老道士贴耳问道“警官贵姓啊?”
“免贵姓李,是本村的。”
“哦,李警官啊,这咱们这搞封建没事吧?”惠老道看着这警官,眼神十分的猥琐,一点也不像个得道高人。
“都是自己村里的,这事实在是太邪乎了,死了这么多人,要是查不出来个子丑寅卯的,我这官帽子非得被摘掉。”这李警官也是十分不安的说道。
“走吧,咱们去那庙和那祠堂看看,先看看村里的祠堂吧。”老道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祠堂那边走,边走边说“村长啊,咱们村里那些年轻人都挺有力气的啊,我看咱们村那地里庄家收的也快,这半片地都收完了。”
“咱们村祖上武行出身,这地方现在好武,男女老少都懂几招。”这警官说完就让村长把祠堂的门打开了,这村长骂骂咧咧的,相当不情愿的把这们打开了。
“哎呦,这祠堂摆设有门道啊。”这老道士一进门就感觉这大院里风水摆设有讲究。一般的阳宅先看大门,次看主房门,有东四西四之分。主房一般无定位,高大者就好。只要门主相生,即以吉断,相克即以凶断,这就是阳宅一般的看法。至于厨灶乃养生之所,所关甚大,第一与门相生,其次与主相生。若仅仅以厨灶为重,直断祸福,轻去门主相克之理,亦非定论。可这最让惠老道赞叹的不是这门、主、灶三点,而是这大堂里的泉眼。
这祠堂的门主灶三者,可谓是各得其所,门生主,主生灶,灶生门,三者互生无克或相比和又合宅主之生命之福元,象征这人丁大寿,福寿双全。而这院中的活水可谓是巧妙,外围一圈刻画了一圈黑底金字的罗盘。李孝清跟在后面他认识这罗盘就是罗浮六十四卦法摆设的罗盘,而中心泉眼还种了一朵白莲,这祠堂四周画的也是莲花,不过却与佛家的莲花有些差异。
祠堂大院是方的,而外围清出来的地方却是圆的,呼应着天圆地方,而这院子以泉眼为中心分为二十层,第一层到第二十层分别是:天池、先天八卦、八煞黃泉盤、蓮池心法地盤(正針)、盈縮六十龍、二十四天星、二十四節氣、七十二龍、人盤(中針)、人盤一百二十龍分金、罗浮圆孔卦、天盤(縫針)(淨陰淨陽紅黑字)、天盤一百二十龍分金、罗浮卦数、莲花圆圈、莲花圓圖卦摺⑷侔耸呢场⒍怂蘅潭取⑷倭芴炜潭取
这布置这玩意的可不是简单的人物,老道士今天只是光论风水啥都没说,这给刚开始骂骂咧咧的村长活活说的满脸笑意,这老脸上的褶子都笑翻了。
晚上,村里也是做了好几个菜,给老爷子馋的口水直流。这道爷最喜欢吃的就是肘子皮,今个这杀的是村里的黑猪,这偏远的地方也没人管着,这人民公社实施下来到了村里也是实施了一半也就算了。
“师傅,这村里面似乎希望咱们早点走,这帮人别看使劲给咱们敬酒,但是这似乎都不开心。”李孝清嘀咕道。
“你想出去看看吧?”老爷子跟李孝清说道。
“我是想出去,这村子里面实在诡异,那几个人死的不明不白的,我看那警官却是挺淡定的,他这官帽子肯定得被摘掉了。”李孝清皱着眉说道。
“哼,不怕鬼扰人,就怕人算人。”老道士撇着嘴,看了眼那村里的祠堂,就走了出去。
“师傅等等我。”李孝清跟着老道士走了出去。
“你就空着手跟我去那祠堂?”老道士看了眼李孝清有些嘲弄的问道。
“我去取包裹。”李孝清提着包裹出来,看着老道士,傻呵呵的笑了笑。
老道士拿出一沓子黄纸,揣在腰间,又抽出铃铛拴腰间,最后戴上道士八宝帽,拎着铜钱剑,披着黑色斗篷就往祠堂那边走。
“小清,你记着反是人们自己布置的大阵即便是再完美的大阵,即便你的修为可以破碎虚空,但是你布置得大阵总是有遗漏之处的。”
“只要是人布置的大阵就有遗漏之处?”李孝清嘀咕道。
“没错,那村里祠堂画着莲花图案,在这偏远山村能发现此等印记,想必尽皆是白莲教所为。”老道士见到这李孝清有些不懂,也知道这李孝清以前的师傅只是给他传授武艺,并未讲这江湖之事。
白莲教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后来这白莲教信徒越来越多,这就惦记上了皇权,宋朝开始闹腾,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元朝反元,明朝反明,清朝反清,只要有什么天灾**,教派就开始蛊惑人心,煽动祸事。
清朝嘉庆年间的白莲起事闹得最凶,这朝廷派兵镇压,起义首先爆发于川、鄂、陕边境地区,斗争区域遍及鄂、川、陕、豫、甘五省,甚至还波及到湘省。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那村边的庙宇供奉的便是弥勒佛或者是明王,这祠堂的大阵是何人布置我不知道,但是这人在阵法上的修为却远非我所能达到的。”
说话间这李孝清跟着老道士来到了祠堂,此时这阵法却与白天不一样,这祠堂此时阴暗可怕,李孝清却是知道了,这阵法白天是聚阳阵,晚上却是聚煞阵。
老道士面色凝重,说道:这是白莲养鬼术,选两位刚死不久的尸体,年龄不得超过二十岁,一般是处男处女。这法术亦正亦邪,有道德的法师,就以高价向家属买尸体,或者帮人收尸,通常只有贫穷家庭或者没有子嗣的死刑犯才会作此交易。但邪师通常不愿花大笔钱作此买卖,并且于夜深人静时,拿着锄头往坟地去,收集到处男处女的尸体,就得马上祭练。布置好阵法,选用燃烧剧烈的腊烛棒,往尸体的下巴烧约二十分钟左右,这时候尸体下巴开始滴出人油。
这时法师立刻拿开腊烛,手拿着瓷碗接着人油,一直到滴完为止。这时法师必须开始拿这碗人油,放在法坛,开始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不断地持续祭练。
一般稍微有点德行的法师都会多等几天,等亡者的魂魄凝住,跟他说好彼此互相使用几年;而那些无良的法师,则是会专找那些厉鬼,然后饲养他们,是时不时的用小鬼喂食,让大鬼聚煞。
“这人是谁?”李孝清问道。
“这不是一个人办的事,你一个人武艺再高,弄死那几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怕是也是极为困难。”
“师傅,你是说他有帮手?”
“你看。”顺着老道士一指,李孝清只见到那李警官抬着那几具尸体走了过来,而盘坐在地上的却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们在说什么?”
“我也不知道,你剪一个蚂蚱吧。”老道士说完,李孝清就动手拿出一张黄纸,滴了一滴血,密密麻麻的写上了传音符和一个御灵符,叠成了一个蚂蚱,随手丢了出去,念道“孟章监兵,灵光执明,三才汇聚,神书为灵,急急如律令。”这刚一念完,这蚂蚱便一跳一跳的跳到了那群人的身边。
“大师,看在咱们祖上同根,同属白莲一门,你就放过我们吧。”这老村长十分难受的说道。
“是啊,大师,你七七四十九天才需要一条人命,我们这把你这一段时间的灵煞都备齐了。”
“你祖上叛离师门,来到这荒山野岭之地,按照教义当灭九族,如今留你们一命便已算是我大发慈悲了。这人横眉立眼,吓得这几人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
第七章 风水局之谜(三)
话说这李孝清折的蚂蚱,正趴在那叶尖上听着那几人的谈话,这李孝清听到这妖道正在胁迫那些村民,这一不小心没控制住情绪。这黄纸蚂蚱乃是与他神识相接的,这一点波动从这蚂蚱身上传出去,那盘膝而坐的妖道右手一挥,只见这蚂蚱呼啦一下变成了纸灰。
“小小把术,还敢戏弄本道爷,真是愚不可及!”那人说着就看了一眼李孝清躲藏的位置。而李孝清这才发现惠老道士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他急的满头大汗,那人双手捏印,一个黄符就飞到李孝清面前,这虽然只是一张黄符可是却极为恶毒。这黄符名为破阳召雷罡,这本是源自一种附体罡法,名为破地召雷罡,地为阴,所以这本是驱鬼之术,但是这老道道法十分精湛,他修炼的邪鬼之术,所以召出的是阴雷,这阴雷十分刁钻属性与阳雷恰恰相反。
李孝清以最快的速度念叨“白混沌灌我形,禹步相催登阳明。天回地转步七星,蹋罡履斗踏九灵,神助我斩妖精,凶恶潜伏邪魔倾,万灾消灭我长生,我得长生朝上清。急急如律令摄。”李孝清施展的这是北斗玄枢罡,是道家龙门派的一种秘术,也是惠老道十分看好的一种步罡,靠步法就能召出附体罡。李孝清原处转身由魁星起,步至魉星(即破军)。这种步罡召出的附体各不相同,使用时咒法、术法、法力和自身息息相关。
那雷劈到李孝清身上,李孝清只觉得一阵麻痹,身上光芒大放,而那符上的字也逐渐的消失了。
李孝清没想别的,一股劲扑到那妖道的面前。不为别的,若是还在这么给人远攻,自己将一点机会都没有。这些道士法力再高,术法在难缠,但究其本质还是**凡胎,自己武艺已经步入宗师境界,他相信自己两个呼吸就能扑到那道士面前,给他一拳就能让他五脏六腑尽皆粉碎。
“砰!”一道透明的墙体,挡住了李孝清的冲锋之势,这种法术李孝清认得,此术法名为玄空篱笆阵,只要得到中术者的身体发肤任何一点东西,将这细小之物放入篱笆阵中,这困在其中的人便无可奈何。这邪道不知何时从自己身上截取了一片衣服,用此术困住。
“好厉害的妖道!”李孝清闭眼行诀,指灵腕松,端腕齐胸,节目缠绕,环环紧扣,以气力运至心神,一股灵气从李孝清的脚底下传上来,下一刻李孝清就钻到地下。双穿山独龙,代表入地穿山信号,表示勇猛穿截,追捉,道法要求不高,施法人必须有深厚的内功,而且身体素质必须合适,且五行之中土缘极高。
“好一个奸诈的小鬼头。”这邪道士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木篱笆,嘴角笑的很邪。
这道人右手一挥,手里出现一个小罐子,打开罐子一团黑气从管子口出来,渐渐的化为一个婴儿,而后这婴儿似的黑气,渐渐凝实,扑向地上的李孝清。
李孝清只感觉神识一阵颤抖,不断有婴儿的啼哭在脑中回荡。这是婴儿鬼,这种鬼分胎死和刚生出来就死的,胎死的还好办,刚生出来就死的最好不要去招惹它,它的魔性是最厉害的,同时也是所有厉鬼中,速度最快的,几乎没有时间给你去想怎么对付它,消灭它的方法事先穿上黄色的衣服,用太极八卦图再包一层,可以避免它上你的身,然后用道法收服他。
“吾命休矣!”李孝清只感觉自己四肢无力,李孝清第一次被鬼上身,眼前也开始出现幻觉,胸口发闷不断的呕吐,想到那些红卫兵被鬼上身以后一个都没活下来,心中不由得一寒。
“呔!”只见一道人影来到这,大喊一声,用一把泡过水的生米塞入李秀清的七窍,拿出一包金粉照着李孝清身上就是一撒,李孝清只觉得脑海中的那婴儿鬼浑身像是着起火来。这来救李孝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师傅惠施人。
原来自打这老道士知道这邪道士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小鬼,就去那村口的庙里将庙里的神像外面的金箔粉刮了下来。这弥勒佛神像的金粉可比八卦黄袍要强多了。
这弥勒佛不知何时就摆在这受人膜拜,香火不断,愿力无限,这金粉愿力既包括佛门的法力还有最为炙热的香火之力,对于这等阴邪的鬼魂,这是天生的克星。而用泡过水的米饭堵住这李孝清的七窍是为了不让这小鬼跑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以大乘正法,行害人之实,即便你道行逆天,照样会被打入十恶不赦之地。”惠老道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是哪一脉的道士?我白莲教正统大掌柜,你就不怕我教众灭了你?”这邪道士此时看到自己的利器被人镇住,当时也是一阵惊慌。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上一次我碰到你们还是民国元年,那道尽和尚也这么说,我把他和他的那只吊死鬼镇死,然后就手一起超度了,我看你这般修为怎么也敢自称大掌柜?”
“道尽?掌教元帅道尽和尚(白莲教派系众多有“祖师”、“师父”、“老掌柜”、“少掌柜”、“掌教元帅”、“先锋”等等)。”这邪道人搁在建国前顶多就是个少掌柜,根本算不上高手。
“哼,你还是死去吧,残害百姓,伤人性命,亵渎神明、无帮杀生,罪不可赦,雷霆在上,扶正祛邪,五雷轰顶急急如律令!”老道士此时掏出了一张蓝符,铜钱剑将蓝符天上一丢,顿时雷云凝聚,月亮都消失在天空之中了。
“这是天师道的神剑引雷诀?”邪道士看了一眼,急忙从身上翻出一个铜钵,念道“无生老母,青阳附体。”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它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
此时的邪道人正是施展青阳附体罡,但是惠老道怎么会让他得逞,老道士左手捏印,对着那人撒了把豆子,将这邪道人的铜钵困住,豆子不断的击打着铜钵,忽然这铜钵就掉在了地上,那豆子整整齐齐的落在钵里,砸到地上,将地面砸出个大坑。
紧接着五雷落下,这地上的邪道人直接化为飞灰。那村里的村长和李警官齐齐跪在地上给老道士叩拜。
“不用谢我,你们这祠堂的阵法给了我不少启发,我要拓印一份。”
“前辈尽管拿去,只是这妖道为害一方,我不知如何向上面汇报。”
“哼,之前我没来的时候,你也没那么担心啊?”惠老道不搭理他,看着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