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剑平天-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药师见他摇头未应,微微一笑,却也并不在意。他这一句话,实是半真半假,尹治平如当真肯转投入他的门下,能得这么一位佳弟子为传人,他自然是十分高兴。可连他自己心中也知道尹治平九成是不会答应,所以这随口一说,还是玩笑的成分居多。见尹治平不应,自也就并不在意。

明日即要分别,黄药师今晚又抓着尹治平彻夜长谈,至晚方别。

第二日一早起来,尹治平即又与黄药师在船头话别。

尹治平此前已向李莫愁问出了她平日藏身的赤霞庄所在,这时将地址告诉黄药师,让他可带着程英去解救陆无双。

李莫愁虽然经常在江湖上四处行走,但却也是有一个隐秘的住处作为巢穴的。并非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她今次是独自出来,其弟子洪凌波与陆无双,眼下便都在赤霞庄上。

那赤霞庄就在大别山附近,地点颇为隐秘。尹治平怕黄药师寻不着,还特意让李莫愁画了个简易的地图。但李莫愁肯答应告诉他赤霞庄的所在,却是有一个条件,便是要他请黄药师不要为难她的弟子洪凌波,放其一马。

为免尹治平骗她,她要尹治平叙别当日,向黄药师当面提出。这时尹治平送过了地图,当着李莫愁的面,便向黄药师提出道:“黄老前辈,李莫愁还有一个弟子,叫作洪凌波。此女却是秉性不坏,只是被李莫愁所教,才误入邪途,还请您老到时高抬贵手,不要为难她。”

黄药师瞧了李莫愁一眼,道:“这般小辈,她若不是自来寻死,我自也懒得理会她。”

李莫愁在旁执礼谢道:“多谢黄岛主大仁大量,肯饶小徒一命。”

洪凌波是她一手教养长大,她自是了解自己这弟子的为人,知道洪凌波向来也惯会趋避利害,若知道武功与黄药师相差太远,不是对手,自不会拼死相搏,定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了。所以只要黄药师答应了不主动与洪凌波为难,那便够了。

黄药师没作理会她,又与尹治平殷殷叙别一番后,道:“好了,咱们就此别过罢。他日江湖相逢,再来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尹治平拱手告辞道:“那便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黄药师回了一句,即命他船上的船夫起锚开船。

尹治平这边船上,他一声令下,也开始起锚升帆。

两船扬帆之后,尹治平又与黄药师在船头挥手作别。两船错身而过,尹治平的船继续西行,往川中而去。黄药师的船则继续顺水沿江而下,原本是要打算往岳阳与洞庭一游,现下得了陆无双的所在,却是要先去解救陆无双。好在这倒也与他原本要走的方向一致,不必调头多走路途。

两船错身分行出丈许远,忽然黄药师的船上箫声响起,尹治平转身回望,见到黄药师正在船尾处低头奏箫而鸣。尹治平却是不大懂音律,也不知道黄药师吹的什么曲子。

李莫愁却是颇识音律,听了片刻,便道:“这是《阳关三叠》的曲目,根据王摩诘的《送元二使安西》所作,是首送别的名曲。”

“哦!”尹治平恍然点头,《阳关三叠》的名字他前世倒也听说过,知道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但具体的乐调如何,他可就没听过了。

两船越行越远,可黄药师的箫声却似不曾减弱,仍如响在耳边一般,直到双方的船都已互相望不见,曲声方减弱,终至不闻。

此时船正在荆州境内的长江段,不日过荆州,往三峡而行。荆州在唐时叫作江陵,李白曾写过一首有关此段水路的诗作名篇,叫《早发白帝城》,诗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李白于唐肃宗乾元二年所作,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他当时被赦,心情十分畅快,这首诗写得流丽飘逸,轻越飞扬。

白帝城在奉节的白帝山上,与江陵相隔一千二百余里。虽然有时顺风顺水之时,水路行舟,朝发白帝,可暮到江陵,但并非常有之事。李白这首诗里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有稍嫌夸张之意,乃是他心意畅快而述。

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之事虽非常有,但寻常隔日也便能到,可见顺水行船之快。而眼下尹治平与李莫愁却是逆水而上,溯江而行,这一千二百里的水路便行得颇慢了。尤其驶到西陵峡,进入七百里的三峡水路后,走得便更加慢了。

这日行进三峡,尹治平与李莫愁站在船头,赏看两岸高峡的风光。

李莫愁忽问他道:“你知道李谪仙另有一首写三峡的诗作吗?”

尹治平细思一番,加上他前世所知与原本尹志平的记忆,也不知道李白除了那首《早发白帝城》与三峡有关外,还另有一首写三峡的诗,摇头道:“不知。””

李莫愁道:“这首诗其实与《早发白帝城》乃是前后所作,是李谪仙被流放还未得赦时,途经三峡而作,诗便名《上三峡》。世人多知《早发白帝城》,而不知此《上三峡》。诗曰‘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此诗中心境可与之后所作大为不同,全是凄苦之意,写得也尽是行路的艰难。”

李莫愁在古墓时所学的,并非只有武艺,还有诗词歌赋等。林朝英是一代奇女子,不但武艺高强,亦颇负才情,而且琴棋书画亦皆精通。她幽居古墓,无以为乐,除了习武之外,便也只有靠读书、作画、调琴等来打发时间。

古墓派的弟子不但学她的武艺,这些本事也是尽学的。倒也不是必需要学,只是幽居古墓,无以为乐,除了练武之外,自然也要找些事来打发时间,以怡情杯。李莫愁可也实打实是位才女。

尹治平听罢李莫愁念了这首诗,道:“听这诗中之意,瞧来咱们这段三峡水路,可也有得走了。”

李莫愁道:“咱们可未被贬斥流放,心境是大为不同的。沿途赏看风景,那也是不觉凄苦的。”

尹治平微微一笑,执了她手,道:“你说得是。原来你已不觉跟我在一起是苦了。”

第二章 登巫山 有神女妙舞

逆水行舟,确实颇慢,而且三峡的水流也颇为湍急,更拖缓了逆水而上的速度。两日后,船方始行过西陵峡,进入巫峡。

尹治平闻巫山**风光之美,进入巫峡后,便令船夫靠岸停泊,携了李莫愁共赴巫山。

“巫山**”这个词有两重意思,一个就是字面意思,指巫山上云腾雨落的美丽景观。二则是延伸引用之意,自宋玉作《高唐赋》与《神女赋》,其中写楚襄王与巫山神女一夕欢好之故事后。巫山**这个词,便逐渐地被指代形容男欢女爱之事。

尹治平本就对李莫愁有意,常想着与她成其好事,这时邀李莫愁共赴巫山,自不免又让李莫愁心生误会。待得他解说清楚之后,李莫愁则不免又闹个大红脸。

三峡之中以巫峡最长,巫山共有十二峰,分列于长江两岸。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秀丽。尹治平便携了李莫愁登神女峰观巫山**之景,巫山云蒸霞蔚,两岸猿声啼啸,一时只觉如登仙境。

唐代诗人元稹有两句诗,叫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云不是云”,正是写巫山**之美。虽然这首诗是元稹纪念亡妻所写,诗意是隐含形容妻子。可若非巫山**之美,看过此处,别处便觉无可再看,元稹又为何非要在这里引用巫山**之景,他大可去引用别处的。引巫山之云而入诗,正是说明了此处**景观之美别处再无可比。其**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尹治平携李莫愁登神女峰,赏巫山**之景,想起这首诗来,执着李莫愁的手念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诗的意思是:经历过沧海的人,便再难于为寻常的水而感兴趣;而看过巫山的**之美,再看别处也都黯然失色。世上美貌的女子万千,但我从她们中而过,却懒于回身再多看一眼,只因我一半是是在潜心修道,一半却是因为有你。

这首诗对于他来说,倒是颇为契合,他可不正是个道士吗!拿这首诗来跟李莫愁表明她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也是契情契景。那是说看过她的美貌,眼里便再没有别的女子人。而她在他心中的位置,与修道是同等的,半数相分。

当然,尹治平现在对于李莫愁,仍只是止于喜欢她的美貌。这般整日甜言蜜语,表白心迹,只是为要打动李莫愁的心,好哄她心甘情愿地上他的床,服侍枕席。

李莫愁听他念诗表白,不由晕生双颊,垂眉低目,可心中却也忍不住欢喜。虽然明知道尹治平只是多半拿话哄她,可还是忍不住喜欢听。喜欢他称赞她的美貌,喜欢他表达对她美貌的迷恋。

“你对哪个‘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她可有我美吗?”忽然一个柔嫩娇美的声音自身后遥遥响起。

尹治平与李莫愁不由皆是吃了一惊,转身望去。

云雾缭绕之中,一个窈窕婀娜的身影款款从中走了出来。那是一个看去二十来岁的女子,长得很是美貌,而且是那种很诱人的美貌。

世上有那么一种女子,虽然眉目端正,品性端洁,可却媚骨天成,相貌、神态以及说话、做事之中,总是不自觉地带着那么一股媚惑诱人的气息。有一种天生风流气质,让人瞧到她的第一眼,就想把她搂入怀中,恣意妄为。

眼前的这女子,正是这种人,尤其她的穿着还十分大胆,只是穿着一袭半透明的轻纱,姣好的身子在轻纱下若隐若现,轻纱下除了胸上的抹胸与身下的亵裤,其余便皆是**着,肉色透纱而过,更增添了她的媚惑之意。

尹治平瞧到这女子的相貌与穿着,一时也不禁瞧得有些目光发直。李莫愁却是瞧得脸上一红,哼了一声,轻声骂道:“不知羞耻。”

这女子的身量虽不如李莫愁高挑,但身材比例却是十分完美,尤其这般几乎毫无遮掩的穿着,更可看出她双腿修长,胸前浑圆,撑得抹胸突起欲裂。而这抹胸并未全然包裹,只是遮住了重要的两点以下,大半的白嫩娇乳都裸露在外,两乳间的那一条沟壑深深,引人入胜。

李莫愁见尹治平瞧着这女子,两眼不瞬,目光发直,忍不住怒哼一声,伸手在他腰间狠狠掐了一下。

“哎!”尹治平吃痛之下,回过神儿来。

那女子瞧了李莫愁一眼,笑道:“你瞧,他刚才还跟你说‘除却巫山不是云’,除了你,眼里再瞧不上别个女子,可他现在不瞧着我都不眨眼吗!可见你虽然也生得挺美,可还是没有我美。这‘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话,他可该跟我说才是。”瞧向尹治平,问道:“你说可是吗,我是不是更美?”

这女子忽然出现,又这般打扮穿着,刚现身的那一刹,对尹治平的视觉冲击很大,是以瞧得目光发直,一时也没想太多。可这时回过神儿来,便不禁奇怪起来,现在可是古代,哪个好人家的正经女子会这般穿衣服,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且她方才接近到两人身后,他与李莫愁竟都没有发觉。

这般一想,尹治平警惕心起,凛神问道:“你是何人?”

那女子走近几步,直到了距两人身前三、四步外远方停住,含笑嫣然地道:“我是巫山神女。今日在洞府闲坐,忽焉心潮起伏,掐指一算,原来是有缘人上我巫山。便特来相寻,欲邀你共渡良宵,教你领略**之妙。”

尹治平不由张大了口,感觉自己有点斯巴达了。

李莫愁在旁冷笑道:“哪里来的无耻贱婢,竟还在此冒充巫山神女?我还是九天玄女呢!”

那女子转头仔细瞧了她一眼,忽然惊讶道:“啊,真是玄女姐姐。恕小妹方才眼拙,没有认出你来。咱们姐妹多年不见,不知姐姐你今日何事下凡而来?”

她说着话,走到李莫愁面前,热情地伸过手去,便要抓着李莫愁的手以行亲热之态。李莫愁被她这话说得不由愣住,一时没反应过来,竟然就叫她捉住了双手。

尹治平合上了嘴,转头瞧着这女子,忍不住心下暗道:“这女的是个神经病吧,正常的古代女子哪会这般穿衣服,就是青楼女子也不会这般穿着地出门。还在这荒山里乱跑。”

他才这般想罢,忽然“咕咚”一下,就见李莫愁身子一软,竟然就歪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尹治平不由又惊又怒,“呛”然一声抽出腰间的银龙剑来,指着这女子喝道:“你做什么了?快把她救醒过来。”

那女子道:“玄女姐姐她只是忽然想起前世,而凡人的身体一时承受不住,晕了过去,没什么的。咱们把她抱到我洞府里去,等她醒来就是了,走罢。”她说罢,示意尹治平抱起李莫愁跟着她。

尹治平怒道:“少跟我在这里神神叨叨了。”话音未落,便已一剑刺去。

他含怒出手,这一剑已是用上了快剑。只是李莫愁不知着了这女子的什么道儿,他也不敢立时杀了这女子,以免救不醒李莫愁来。所以只是想要出手制住她,剑上略收了几分力。

可他虽收了几分力,这一剑却仍是极快。不料那女子身形一闪,便已避了开去。

尹治平也未立时追击,而是抢到了李莫愁身前,一边警惕地盯着那女子,一边缓缓蹲下身去,伸手探了下李莫愁的颈间动脉,感觉到她的血脉跳动如常,方才松了口气。看样子,李莫愁确实只是晕了过去。只是不知是如何晕的,尹治平也没看清那女子怎么下的手,所疑处也就是那女子刚才抓了下李莫愁的手。

那女子虽被他挥剑相向,却并未生气,避过一旁后,也未出手还击。只是待尹治平察看了李莫愁的情形后,说道:“你看罢,我没有骗你,她只是晕了过去。”

尹治平站起身,盯着她问道:“你究是何人?”

那女子目光毫无相避畏视之意,与他目光相接,温柔含笑地答道:“我是巫山神女啊!”

尹治平喝问道:“哪个巫山神女?”

那女子盈盈笑道:“就是宋玉所赋中的巫山神女。”说罢,忽而开口吟道:“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

这正是宋玉《神女赋》中所言,形容巫山神女之美貌风姿的句子。她吟了两句,忽而跟着轻轻起舞,玉臂轻抛,身姿曼妙,纱衣跟着时而扬起,更显露出她衣下娇嫩的肌肤与姣好的身材。

尹治平听她开口吟诵之声,有如是在耳边轻声呢喃,只觉这声音悦耳美妙无比,再见她舞姿曼妙,配上这吟诵之声,登觉她真是这世间最美之女子。

本是怒瞪着她的双眼,目光越来越柔软,执剑的手也缓缓放了下去,只是盯着她轻旋舞动的曼妙身姿,眼中慢慢泛起迷恋之色。

第三章 这般仙 岂是真逍遥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自称作“巫山神女”的女子边吟边舞,等到将这一段吟罢,她停下舞姿,向着尹治平温柔含笑地问道:“我是天下最美的女子,你说是不是?”

尹治平这时瞧她的目光已满是迷恋之色,面上神情有些呆滞,听她问话,笑而答道:“是。”

神女又问道:“那你可爱我吗?”

尹治平道:“爱。”

神女道:“那你为何还要拿剑对着我?”

尹治平道:“对,我不该拿剑对着你。”忙将剑收起,插回剑鞘。

神女上前执过他手,柔声道:“你随我回洞府去,好不好?”

“好。”尹治平握着她手答应。

神女微微一笑,牵着他手道:“跟我来。”

说罢,轻扭腰身,转过身去,牵着他手,在前引路。尹治平便跟着他前行,对晕倒在地的李莫愁竟不管不顾,瞧也没瞧一眼。

那神女对山中路途很是熟悉,左穿右绕,脚下毫不停留。尹治平只是瞧着神女曼妙的身影,紧跟着她,对脚下的道路与两边的景物皆都毫不他顾。

走了约摸有半个时辰,穿过一片茂密的山林。进入一座隐蔽的山谷之中,在谷中复行一段,神女带着尹治平来到一处山壁上离地高有丈许的山洞中。山洞狭窄而幽深,婉娫曲折。

神女也不点火照亮,就那么行入进去。尹治平紧跟着她,迷恋地瞧着她,眼中全没有其他,对来到这么一处奇怪的地方,丝毫没有奇怪,脸上那有些呆滞的神情,也全无变化。

山洞弯弯曲曲,行进去约摸七、八丈,转过一道弯后,却是行到了尽头处,前面已再无路。神女伸出手去,不知在石洞的石壁上哪里按了一下,忽然“喀”地一声响,面前的石壁左边处忽然向里缩了一下,露出一条缝隙,里面有柔和的光芒透出。

原来这石壁却是道隐秘的石门,神女伸手一推,厚重的石门被她随手推开。里面是间宽阔的石室,方圆约摸有三丈许,高则约有两丈。

石室的正中间,是一面宽大的石床,上面罗罩轻纱,铺设着绫罗绸缎,极是华美。石床的左边,是一处有丈许大小的水池。那水池中冒着氤氲热气,瞧来却是处天然的温泉。

室顶之上,离顶壁尺许远,悬空飘浮着一颗鸽蛋大小的夜明珠。室内的光华,便是来自于这颗夜明珠所散发出的光亮照射。室中其余陈设、器物,亦皆华美珍贵,件件精致。

牵着尹治平的手进入石室,神女又反身把石门关上。然后她牵着尹治平的手来到一张石桌旁,拉他入座。

桌上放置着一套玉质的酒器,神女拿过一只玉杯,执过玉壶,为他倒了杯淡绿色的酒液,那酒液平静下来,凝住无波之际,瞧去就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置在杯中。

“来,先喝杯酒。”神女放下玉壶,执杯端起,递到他手中。

“好。”尹治平接过杯来,看也未看,便仰头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尹治平只觉清凉而醇美,忽然心神一清,眼神一明。瞧清了眼前的所在,他不由大惊而起,盯着那神女喝问道:“我怎么会在这里?你对我做什么了?我的同伴呢,你把她怎么样了?”

神女跟着站起,柔声含笑地道:“你自然是跟着我来到这里的。你的同伴吗,我说过了,她只是晕了过去,睡上一会儿便醒,没事的。”

“你到底是谁?想把我怎样?”尹治平心中满是警惕地盯着她,伸手握住了腰间银龙剑的剑柄。

神女道:“我说过了,我是巫山神女,是来邀你共渡良宵的。”

尹治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神女道:“自然是叫瑶姬。”

瑶姬确实是传说中巫山神女的名字,这个尹治平倒也听说过,可眼下这女子一再地声明自己是巫山神女,这可就叫尹治平实在有点儿难以相信了。盯着她美丽诱人的容颜,心下暗自猜测道:“难道这是个什么邪道妖女,专练采阳补阴的功夫,瞧见我内力高深,精元浑厚,想把我采补了,所以借用了那神话传话,故意装作什么巫山神女来引诱我?”

略一顿后,心下又暗自道:“不过这又有点儿不对了,我方才明明中了她什么摄魂术的功夫,全然被她控制住了,对她言听计从,她要采补我刚才就趁机采补了,何必又还要把我弄醒?难道这女的嗜好特别,就喜欢人反抗,她好逆推强上?”

眼神怪异地瞧了这神女一眼,尹治平沉吟了下,却也没立即发难,问道:“你既说自己是巫山神女,那可会法术?”

“自然是会的。”神女柔声笑吟吟地道。

尹治平道:“那你露一手来瞧瞧,若你真会法术,我就信你是巫山神女了。”

“好。”神女点头应了,转过身手指向床边梳妆台上一面明亮的铜镜,道:“你瞧。”

尹治平随她手指瞧去,忽见那镜面泛起水波似的波纹,然后里面出现了画面,竟然便是李莫愁。

但见镜中的李莫愁还正晕倒在地,忽然轻哼了一声,身体一动,睁眼醒来。她起身坐在地上,略微愣了下,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不由面色一变,立马站起身来。转身瞧了一圈,却不见尹治平与那神女的踪影,又是面色一变。

“尹治平,尹治平……”李莫愁大声呼叫,四下里寻找了起来。

神女一挥手,镜中的画面消失,又成了一面镜子,只是倒映着室中的景象。她转过身来,看着尹治平问道:“你可信了吗?”

尹治平从铜镜上收回目光,大是惊讶地道:“你真的是巫山神女?”心下则是暗道:“难道这世上真的有神鬼之事?是了,我还想着要求仙问道呢,如果我自己本身都不信这些,却还求的什么仙?这世上本就存在着许多难以解释之事,就像那颗奇怪的珠子,就像我为何会穿越到神雕世界。若非仙神之力,这却也没法儿解释。世上便真的有巫山神女,传说是真的,那却也不算什么了。”

神女有些生气地反问道:“你说呢?到现在你还不肯信我?”

“那你真是来找我共渡良宵的?”尹治平又有些不信地问道。

这种天上掉下个仙女儿,要来跟他上床,这种美事他以前也不是没自歪歪瞎想过。可这种事真的出现在了眼前,那却也叫人反倒有点不敢相信了。就像叶公好龙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