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驾轻就熟的逃脱了丧命或被擒的命运,幸运的从陷入重围的战场上捡得了一条命!

两军之间经过了旬日的拉锯战后,以一场绝对实力的比拼落下了帷幕;幽州军的近八万步骑军几乎是全军覆没。除统军主将高干、牵昭、田豫等狼狈的落荒而逃外,幽州军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最后的战果统计,连场的大战下来幽州军死伤了两万多,投降了近三万,其余的不是逃散、就是随主将们逃之夭夭了;马匹、军械、粮秣等物资缴获无数。同样,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徐州军在这场攻坚战中的损失也颇为惨重,兵卒伤亡也超出了一万有余。不过,此战消灭了现在幽州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劲旅,也为下一步的大踏步进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贯坚持除恶务尽的贾诩就对下一步的进军作了相应的布置。贾诩首先派以逸待劳的颜良所部拨出一万铁骑,由颜良亲自率领前去接替追敌的张飞所部一路不停顿的追下去、并作为全军的前军直接向蓟城的门户范阳进军。

其实贾诩这样的布置也有着为防万一的考虑。现在虽然还没得到张辽、徐晃、太史慈等所率东路军的具体进军情况,但按时间预测张辽等现在肯定已经进*范阳;如果不随后紧追下去,贾诩是担心高干、牵昭、田豫等收拢残部后,依靠地理环境的熟悉对张辽的东路军进行偷袭。而现在派出一支铁骑随后紧追不舍,也就使高干。牵昭、田豫等没有了喘息之机,也就根本无能再收拢残部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小小的疏漏而造成满盘皆输的范例比比皆是。心思缜密的贾诩又何能让已经大败亏输的高干、牵昭、田豫等觅得一丝的可趁之机?

颜良率领着一万铁骑踏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开拔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纠缠、鏖战的大军主力也需要做以暂时的休整。另外,死伤兵卒的安置、俘虏的整编等等亦需同时进行;还要给负责粮草押运的张燕、杨凤等送信调集粮草,为下一步大军向幽州的纵深进军做好相应的辎重准备。对于这些,已经常年随军征战在外的青、冀都督府属吏们自然是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而,一切均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北征幽燕的战事已经进入了中局阶段。

第二百二十八章 乘胜进军 (三更)

西路军在盘河沿岸经过了激烈的争夺获胜后,全军也进入了暂时的休整阶段。随后的几日,快马也先后送来了前军颜良所部、以及东路军的进军情况。

颜良率领着一万铁骑一路的狂追,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高干、田豫等撵得‘直恨爹娘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儿’狼狈的逃进了范阳城。人被逼急了,有时的思维状态也好像被桎梏住了似的坚持‘一条道儿跑到黑’。幽州的败军好像就出现了这种状态?大部分幽州兵卒兵败后均是一门心思的直奔范阳逃去。因而,颜良所部在追击的一路上可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沿途颜良所部仅败兵就相继收降了数千。不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颜良所部的追赶速度,给高干、田豫的‘逃出升天’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保证。当然,被我叮嘱要尽量注意寻找的心思缜密的牵昭也并没在沿途出现,他肯定是已经抄小路隐秘的逃回了范阳。

张辽、徐晃、太史慈所统率的东路军则坚持着稳步推进的原则。在颜良率部进入范阳境内之前,张辽、徐晃、太史慈等率军已经入屯了范阳三十里外扎下了大营,边休整、边等待着西路军前来会合后再向幽州的纵深进军。颜良率部赶到后,自然是同张辽、徐晃、太史慈等的东路军合兵了一处,共同开始做着攻打范阳城的前期准备。

范阳,距幽州的治所所在、目前‘袁氏’的大本营所在地蓟城还不到二百里;是后世的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的‘胡儿干殿下’、‘安史之乱’的元凶安禄山起家的根本之地。同样,范阳也是蓟城的咽喉和门户。当年‘洛阳讨董’之后声望和势力一时无两的袁绍就是在此一战击败了幽州的一镇强藩公孙瓒,把公孙瓒围困在蓟城之内达数月之久。最后,逼得突围无望的公孙瓒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家眷、自焚在木制的十几丈高楼之上。从此之后一镇强藩公孙瓒及其所有亲朋、故旧几乎就‘一锅端’的被彻底的从人间蒸发化为灰烬了!这其中也包括我当年的盟友、被那位‘大汉皇叔’刘备忽悠去幽州的青州刺史田楷。可能那场大战的幸存者现在也就只剩下了灾难临头时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刘大皇叔’三兄弟了!

后来我也曾无意间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情形,其实刘备三兄弟在范阳兵败后并未随公孙瓒退往蓟城,而是撇下了对刘备有知遇之恩的公孙瓒、以及被忽悠去的田楷,刘备在关、张这两个‘超级怪物’的保护下直接就溜之大吉了!当然,刘备对关、张兄弟也是理由充分、表面上大仁大义的一顿‘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我等应舍命突围前去搬请救兵’的神侃!才忽悠得关、张兄弟随他欣然前往。

其实,就像三兄弟赶到徐州后、秉性耿直的程昱的一番抢白一样,刘备是满嘴跑舌头的纯属胡说!当时程昱的原话是:徐州相距蓟城达千里开外,而且还要横穿袁绍的起家根本之地冀州;即使是十万大军一路战无不胜的攻到蓟城亦需两个多月的时间以上,那时即使赶到,伯圭(公孙瓒字)公也早就让袁绍给挫骨扬灰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刘备纯属是在胡说八道!

提起当年的一些往事,这些一时之雄们还有时还确实是在夸大其词的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当年袁绍势如破竹的击败拥有‘白马义从’这支强军的公孙瓒,其实其自身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算太大。而起到关键作用的:一方面是由于公孙瓒过于的嚣张跋扈擅自斩杀了民望、官声俱佳的幽州牧刘虞,在幽州内部造成了分崩离析、四面楚歌的局面;使以鲜于辅、阎柔等为首的幽州故吏完全站在了袁绍一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袁绍拥有了麹义这一员统率骑军挥如臂使、令匈奴图各族都闻之胆寒的大将;袁绍在同公孙瓒开战之始,袁军就一直以麹义为大军的主帅,袁绍也就是在麹义突破范阳后抱着彰显其丰功伟绩之心才急三火四的赶到征战的第一线。

袁绍的这种心胸、这种作为!连麾下大将的功劳尚要贪心的前去争夺。又何能大言不惭纵横天下?又何能不因形式的逆转而势颓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这也是我对虽然行事诡诈、但亦不失大气的曹孟德怀有着敬重之心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在曹氏、夏后氏没落之后,我也尽力的在争取给他们保住一些生存的空间,同时也对曹氏的故吏加以了延用。惺惺相惜!既是对手、同样也堪称知己。同样,在曹孟德与其长子曹昂无意间展望未来时亦有交代:大业成则实属万幸,败则无敌侯(我当年的封号)亦会对我等族人加以照拂;故尔等不应对无敌侯有所敌视。所谓知己,永远是双方彼此的心态感应;而不应是单方面唱‘独角戏’的自卖自夸。

经过数日的休整,北征的西路军也开始向蓟城进军。在大军开拔的同时,我也让郭嘉派人传信给渔阳的鲜于辅、阎柔、卢毓等,信中要求他们不要再前来配合对蓟城的攻击,而是从渔阳出兵迂回到蓟城的侧后。其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大漠的胡人在司马懿的从中撺掇下会对‘袁氏’加以支援,迂回到蓟城的侧后就是要相应的加以阻击。另一方面则刚好相反,是要防止‘袁氏’彻底兵败后逃往大漠。出乎意料之外的出了司马懿这个胡人的走狗就已经够让人闹心的了!如果让‘袁氏’再跑道大漠去助纣为虐,那可就要添更大的乱了!狗急跳墙!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啊!

当西路军赶到范阳同东路军合兵一处后,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而且近半的是彪悍的铁骑。军容、军威大盛!张辽、徐晃、太史慈、吕蒙、管亥等东路军的众将前呼后拥的把我同郭嘉、贾诩迎进了中军大帐。说起来我也有一年多没见到过这些忠勇的属下了,这期间甚至还经历了荆、蜀和全面进军中原的两次大战。望着这一群威风凛凛、声威赫赫的当世名将,我心情高亢、激昂之余,也不由得暗想:有这么一群忠心耿耿、如狼似虎将领,又何惧任何的对手?

自被我‘耍奸’从吕布的麾下把张辽‘换到’徐州以后,张辽不久也就被派出征战在外、独镇一方;算起来我同张辽已经有三、四年没见过面了。就是在河北大战时张辽虽然也参与了,但攻入渤海郡后张辽也就留在了渤海驻防,同我也根本没有见上过一面。因而,并不是我起兵之始的的嫡系,但却得到我特别信任的张辽见到我更是激动万分;甚至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士为知己者死’,改换门庭后身价、声誉倍增的张辽能不对我感激涕零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 犁庭扫穴

岁月如梭。近来我越来越感觉到时间过得快了!抚摸着颌下的微髯,我语调中带着与年龄有些不相称的沧桑说道:“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商与公明(徐晃)、子翼(太史慈)等已经快两年未见,与文远(张辽)等则时日更久;都有些算不清时日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商在在这里给诸位将军真心的道一声‘辛苦了’!”

秉性偏于直爽的太史慈抢先说道:“主公何出此言?如无主公的提携和信重,我等一介武夫又何能如此的笑傲疆场?又何能像现在一样的身居高位、名扬天下?此皆拜主公之赐也!”我忍不住笑道:“子翼还是如此的侃快、直爽!呵呵!子翼的一番话使商不由得想起当年我等纵马淮南、横行江表时的惬意、潇洒!那时我等真可称为‘少年不知愁滋味’呀!呵呵!”

还没等太史慈说话,站在我身后的典韦仿佛也受到感染了似的瓮声的插言道:“主公的话令老典不禁想起了虎牢关前主公与吕布那场惊天的一战。真可以说是杀得‘地动山摇、日月无光’啊!三百招开外呀!老典此生也就仅有此一次眼福了!哈、哈!”让典韦的话勾起回忆的我不由得也喟然怅惘:“唉……!如此畅快淋漓的一场大战,此生不再矣!其实商亦应感谢上天赐予此等武学上的对手。否则如霸王者岂不太过寂寞?虽有拔山举鼎之勇,却无堪可匹敌的对手;最后亦在凄婉中寂寥故去。岂不惜哉?。。。。。。”

唏嘘过后张辽也适时的插言提醒道:“主公行军鞍马劳顿,我等来日再向主公禀报军情如何?”我赞许的向张辽点了点头:“沉稳中不乏理智,文远颇有古之名将之风也!好!文远等就先把当前的军情说来听听吧。”

在张辽的目光示意下,‘杂牌儿军’统领吕蒙沉静的娓娓道出了探马探得的幽州军在范阳的具体动态。

在彰武弃城而逃的纪灵、赵睿、沮鹄等保存下了大部分的军力撤出战场后,就随即马不停蹄的撤往了范阳;使随后整军准备进一步追歼的徐州军扑了个空。张辽、徐晃、太史慈等无奈只好放弃了徒劳无功的追敌,整军紧跟着撤往范阳的幽州军纪灵所部亦步亦趋的进*到距离范阳几十里处扎寨。撤入范阳城的纪灵、赵睿、沮鹄等亦会合了驻守在此的吕旷、吕翔兄弟闭门不出、谨守城池。

近日混入范阳城内的密探探得:从西路战场上狼狈败逃下来的高干、牵昭、田豫等由于徐州军并未围城亦先后逃进了范阳城。从地位上来确定范阳城内现在当属高干最高,因而此后范阳的战事幽州军方面很可能还是得由高干来主持。范阳城的吕旷、吕翔麾下原有两万多守军,现在再加上纪灵、赵睿、沮鹄所部撤回的四万兵卒,范阳城内亦有高达六万的幽州军守军。当然,高干、田豫、牵昭所属的千余败兵也没必要再计算在内了。

渐渐逼近‘袁氏’的大本营蓟城后,‘袁氏’内部的总体动态出现了一个令我感到十分诧异的情形,那就是袁绍的起家嫡系悍将‘河北四柱’之一的文丑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在统军将领的行列中。以文丑在‘袁氏’集团的威信和以往战绩,这种情形是本不应该出现的?难道袁谭、沮授等也怀疑到了文丑与颜良有联系?或是文丑自己行事不密被发现?这也使我一时之间举棋不定的暂时不敢再让颜良派人去联系文丑。这一方面是担心文丑受到怀疑后派人去被抓住就坐实了文丑的罪名;另一方面则是怕误中了‘反间计’。人心不古啊!无论文丑现在是处于什么状态,还是小心些为上。在气势如虹的状态下,还是要尽量的小心‘阴沟里翻船’!

文丑的事现在只能是暂时先放一放了,但二十多万大军滞留在范阳城外却是需要马上开始行动。两支大军回合后的隔日,我就传令张辽、徐晃、太史慈所部移营进*范阳城的西门,而中军所在的原西路军则进逼范阳城的南门下寨,从西南两个方向对范阳城进行声势浩大的威压。兵法所云的‘围三缺一’其实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来‘照本宣科’的实施。范阳虽然是蓟城的咽喉和门户,但毕竟不是‘袁氏’的最后根本巢穴;我现在还希望范阳城内的守军马上弃城撤往蓟城哪!凭借麾下大军的强劲实力,我自然是有把握一战就‘一锅端’的彻底消灭‘袁氏’的余孽。

如果在范阳滞留过久,同大漠夷族已经达有某种协议的‘袁氏’很难保证不再另起‘幺蛾子’!因而,既然希望尽快的拿下范阳城,就不能把守军逼到死守的边缘,艰苦的城池攻防战是所有战法中最耗时、费力的呀!当然,如果能遂愿的很快拿下范阳,对付蓟城这座‘袁氏’的最后堡垒,那就要采取当年袁绍对付公孙瓒的办法,实行‘铁桶’战术的把蓟城团团的围困起来。即使是不急于的进攻,也要把‘袁氏’的余孽完全的困住,免得这些‘不安分的角色’脱逃后再起波澜。

兵法云:守城不战孤也!就是说完全的的固守不出战的情况下,对守城的将领、兵卒的士气要有很大的影响;完全的等着被动挨打,会使将领、兵卒产生畏惧心理对守城也极其的不利。

按我同众将们的估计:现在的范阳城中,由于有了刚刚大败而回的高干、牵昭、田豫等很可能要出城接战。这些少壮派的将领虽然有着不俗的军事天赋,同样也有着少年心性的高傲与不忿;他们必然是急于的要找回颜面而请求出战。何况还有所谓的兵法作为说辞?如果城内出城求战,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我一直以来就十分的‘腻歪’城池攻坚战,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偶有尝试。

果然像军议中估计的那样,由张飞和张颌统帅的西路军前军刚刚进抵范阳城扎营的隔日,范阳城就大开城门出城迎战了。正要动身前去城外观察一下敌情的我接到禀报后,顺势也就带着典韦和一直跃跃欲试想要大战一场的马超从后营赶往了前军,准备看看这次范阳城中还会出来些什么样的不俗人物!

当我赶到前军时,范阳城外已经战鼓隆隆、人喊马嘶的响成了一片,前军的张飞和张颌已经同出城的幽州军战到了一起。当然,两军阵前现在进行的仍然是‘老套’的主将单挑。

第二百三十百章 窝火张颌 (二更)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张颌恰如其分。因出营迎战出乎意料之外的受到了吕氏兄弟一顿‘排头’的张颌,此时正怒气冲天的挥舞着掌中的铁枪大战范阳城的原守将吕旷、吕翔兄弟。

事情的缘由还得由范阳城内幽州军内部情形的变化说起:

作为原袁绍麾下将领中军略、武技均不太突出的吕旷、吕翔兄弟,以往并没有太多的出头机会。由于在‘袁氏’鼎盛时期袁绍麾下的战将如云,不仅有极富帅才的大将麹义,还有纵横河北几无败绩的颜良、文丑、高览、张颌这样霸气的‘河北四柱’,同时还有十几、二十位声名显赫的成名上将;自然也就把有些怨气冲天的吕氏兄弟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仅仅两年的时间,俨然当世第一强藩、狂傲得不可一世的袁绍就霉运当头的开始彻底走起了下坡路,冀州的一场大战精锐主力消耗殆尽后无奈的退据了幽州苟延残喘;麾下的主要将领也死的死、降的降,最后也就仅剩下文丑等有数的几人。否则,也不可能连袁术的故将纪灵也会被启用出镇一方。当然,由于形势的急转直下,以往根本得不到重用的吕旷、吕翔兄弟自然也就来了机会的被委以了重任,统率着两万幽州军出镇大本营蓟城的门户和咽喉范阳。

随着东、西两路幽州军的相继败回,纪灵、赵睿、沮鹄以及高干、牵昭、田豫等也先后逃到了范阳。由于高干本就是‘袁氏’的亲族和嫡系,并且以往的地位也要高出所有的人一大截(并州刺史),所以范阳的军政事务理应由高干来主持。而高干本人由于是‘袁氏’绝对嫡系已经根本没有了其他的出路、且由于弄了个全军覆没也没脸面现在就夹着尾巴灰溜溜的回到蓟城,同时其也有心在范阳多迟滞一下徐州军的进军速度给‘袁氏’尽量的多争取一些时间(高干是在期盼司马懿能尽早的联系到大漠夷族的支援)。因而,高干也就在范阳住了下来。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当纪灵、高干等相继败逃回范阳之后,有鉴于身份的原因吕氏兄弟表面上也只好毕恭毕敬的对高干唯命是从,但内心里却有着极度的逆反心理。当徐州军兵临城下之后,吕氏兄弟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就与高干产生了意见分歧,而且还振振有词的‘兵法云守城不战孤也’的满嘴是理,并隐晦的提起范阳本就是他们兄弟驻守的关隘。

以前由于高干此人一直躲藏在‘袁氏’的阴影下而声名不显,实际上能够的得到心胸狭窄的袁绍信任而独镇一州,高干的能力和眼界事实上也颇为不俗。在吕氏兄弟的一再坚持下,高干为了顾全大局(站在‘袁氏’一方的角度)也只好同意吕氏兄弟提出的‘出城一战’的要求、并派纪灵、沮鹄统军随后对吕氏兄弟进行接应。

进抵范阳城扎下营寨后原就准备随后就率军前往讨战的前军主将张飞和张颌接到幽州军前来叫战的禀报后,在派人前往中军禀报的同时,自然是马上欣然的统军出营迎战。

两军对圆射住阵脚之后,原本就对袁绍的原来一些大将心怀不满和成见的吕氏兄弟一眼就盯住了立马于两军阵前的张颌,反应迅速的吕翔催马冲出的同时已经高声的喊道:“对面可是被主小人张颌?以往尔多受袁公本初的信任和倚重,尔不思报效袁公的知遇之恩反而投向敌方尚有何脸面活于世上?尔当自缢而死以谢天下,世人皆会因此而拍手称快!”

改换门庭这种事原就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辩白得清楚的,何况张颌本就是一个外和内刚不太善于言辞的人,因而吕翔牙尖嘴利的一番抢白气得张颌火冒三丈、脸色憋得铁青的同时反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怒火直拱顶门的张颌憋了半天才吼出一句:“气煞某也!徒逞口舌之利的小儿!拿命来!”吼完就飞马冲出,大铁枪挟带着凄厉的罡风刺向了洋洋得意的吕翔,吕翔也冷笑着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接架相还,两人在场内你来我往的就杀到了一起。

当我接到禀报后从中军赶到两军阵前时,场内打斗的双方已经变成了吕旷、吕翔兄弟双战张颌一人。原来,张颌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成名悍将,当时虽然气得暴跳如雷,但一临阵拼杀自然也就平复了浮躁的心态,集中全力的投入到了打斗中去。这样一来,原本就不是张颌对手的吕翔也就开始逐渐的相形见绌起来,三、四十招过后也就反应迟钝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了还手之力。与弟弟几乎达到了心意想通境地的吕旷很快的就看出了吕翔出现的劣势,飞马舞戟就加入了战团。气得没来得及出阵支援张颌的张飞不住嘴的骂道:“一个不行就来俩?一群龌龊的小儿!真让俺老张不屑于与尔等一战。”其实,凭借着张飞高超的武学天赋和眼光早就已经看出吕氏兄弟联手也难以奈何得了张颌,所以才悠哉悠哉的在说这样的风凉话。

一条铁枪、两枝画戟在场内杀得天昏地暗、征尘滚滚,犀利、雪亮的锐芒划出一道道光圈在三人身周盘桓缠绕,飞踏的马蹄荡起的滚滚征尘弥漫开来仿佛已经这挡住了日光,使三个不停变幻着形态的扭曲身影显得更加的朦朦胧胧,两军的鼓角声和呐喊助威声响彻云天的直冲霄汉,惊险激烈的打斗令两军观战的人看得如醉如痴。。。。。。。

“嘿、嘿!两枝画戟战一条铁枪还战之不下?这、这也太给以一枝方天画戟纵天下的王驾千岁丢脸了?看来呀,这使画戟的还是不如。。。。。。”在我正聚精会神的紧盯着战场内情况变化的时候,我那位‘便宜大舅子’马超却凑到我的身侧挪揄道。但话说了半截,就被听出下面他要说的话意思的我一眼给瞪得缩了回去。本就是直系的嫡亲,一句闲话也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不悦,只是听着有些不顺耳罢了。

侧脸看着嬉皮笑脸讪笑着的马超我赌气地说道:“孟起看到对面阵中那个提着奇形兵刃‘三尖两刃刀’的人没有?他就是当世唯一一个在此兵刃上有着绝高的造诣、在当世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