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侧脸看着嬉皮笑脸讪笑着的马超我赌气地说道:“孟起看到对面阵中那个提着奇形兵刃‘三尖两刃刀’的人没有?他就是当世唯一一个在此兵刃上有着绝高的造诣、在当世名将中最早成名的南阳纪灵。孟起闲得难受何不试试此人的能力?”“好嘞!马超去也!”马超听我说完后高兴得欢叫了一声催马就冲出了本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张扬马儿 (三更)

马超催马旋风般的卷出本阵高呼:“哈、哈、哈……!西凉马超在此!纪灵可敢出阵与某一战?”冲出的马超人欢马嘶,飞扬奔放的豪态立刻吸引去了所有人的眼球。这就是个人的魅力所在!无论是什么样的的场合、又无论是有多少大人物存在、再无论是正在发生着多么大的惊天动地之事,只要俊逸、彪悍、狂放的马超一出场,往往就会吸引去众多的目光。

有时我的心里也在暗自嘀咕:像吕布、马超这种张扬个性的人也确实应该成为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宠儿。精湛、高超的武技、彪悍英武的外貌、饱满充沛的精力、张扬奔放的个性无一不是古代战场上绝无仅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与吕布和马超相比,我略带着有些懒散的沉稳个性就好像是一泓深不见底的清幽深潭;而吕布和马超的秉性则像是咆哮奔腾的洪流。从一定意义上讲,清幽平缓的深潭无论是迎来了多么大的狂风暴雨,永远是以一种伴随着深邃的压力去吸纳一切汹涌的惊涛骇浪;而奔腾咆哮的洪流则要借势而生,仿佛是有着对天威震怒的推波助澜之嫌。承然,‘大将军八面威风’这种赞誉,还是比较适合于吕布、马超这种个性之人。

马超在‘野’字上与吕布有的一拼,但在‘傲’却要逊于吕布过于跋扈、天下任何人都要矮他一头的狂态;这主要还是源于马超年纪较轻、出道之后就已经有我同吕布这两位在武技上仿佛神话中的人物压在了他的头上,自然也就使马超较吕布还能稍显合群一些。但潜藏于骨子里的狂傲仍令马超存在着不忿之心,之前言语上的嬉戏实际上就是马超的心态流露。不过,我毕竟是他的唯一妹子的丈夫,从感情上他勉强还可以接受高过他的事实(纯武技)。但对于吕布,马超内心里可能早就产生了一较高下之心?但就我最权威的看法:马超较吕布技艺上在‘精’字方面还稍有欠缺。当然,如果以后让吕布和马超这对原历史从未碰过面的绝世武将真正的打一场来个一较高下?也确实令人有些悠然神往的极思一观!

对阵两鬓已经见斑的纪灵见到马超狂卷而出、听到马超略带狂傲的呼喊不仅眉头一皱,心里暗气: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个世道真是变了!连偏居于边荒的‘小崽子’也敢不把某放在眼里了!其实纪灵的这种想法也有情可原。要知道!纪灵出道纵横天下、协助袁术平定黄巾之乱的重灾区豫州、南阳之时,也包括我在内还在玩‘撒尿和泥’、‘上树掏鸟’的游戏,整整一个年龄段的差距能不让自诩为前辈的纪灵对这些后起之人的不敬感到来气吗?

气往上撞的纪灵一磕坐下战马就冲了出来,奇形兵刃三尖两刃刀劈头盖脑就劈向了纵马挺枪冲上来的马超:“小儿!看刀!”张扬的马超狂笑着横枪拨打;瞬间密如爆豆的‘嘭、呛’声响起,一老一少两位成名的悍将就绞杀到了一处。

马超和纪灵的这一场打斗更要有别于张颌同吕氏兄弟的那一场打斗,马超凭借着年轻力壮、杀法彪悍狂野的挥舞着大铁枪密如雨点的招呼向纪灵的周身上下,而纪灵则依靠着几十年纵横疆场丰富的战阵经验有些油滑的见缝插针、寻隙偷袭。

所谓姜是老的辣!无论是体力、耐力乃至艺业的精湛程度等均要略逊于马超一筹的纪灵,仅仅是凭借着老道的战场经验与马超周旋就已经堪堪抵挡住了马超,犀利的三尖两刃刀恍若毒蛇吐信一样伸缩自如的令马超十分能力仅仅发挥出了七分,往往是马超大感优势明显想进一步乘胜追击时,纪灵的一招仿佛是不经意间的不按常规出招就就彻底的化解了马超之前已经取得的胜势,令马超打起来极其的别扭,气得常常是狂吼出声。二人的打斗完全演变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年少张扬的马超仿佛是变成了张牙舞爪的狸猫,而身形高大、人老成精的纪灵却恍若变成了奸猾、诡诈的耗子!

观战的我也在心里暗自不住的嘲弄马超:让你马孟起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看天下之人!这次遇到茬子了吧?让你有劲儿使不上、有能力发挥不出来!呵、呵!不过,话又说回来,狸猫毕竟是狸猫,耗子也毕竟只是耗子。纪灵在这种状态下也只能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破解马超狂野攻来的每一招、每一式,其所消耗掉的体力和精力也并不比马超少多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马超伤到纪灵的可能,纪灵却被压制得无一丝反击得手的机会。猫扑老鼠吗!猫抓不到老鼠就算失败,老鼠逃脱猫的虎口就需弹冠相庆!如果马超有被纪灵击败的危险,我还哪能有心情去暗自‘敲边鼓’啊!

而场内的另一场打斗此时则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张颌同吕氏兄弟已经大战了百招开外,可以说是彼此之间均已经杀得汗流浃背、迷迷瞪瞪的了!谁也没精神再说闲话、扯闲篇儿了!双方的一招一式逐渐的缓慢、沉重下来,同样也更加的惊险;打斗到了最后的阶段,双方的每一招、每一式均是极其的精炼,均想一招毙敌而尽快的结束厮杀。

河北多豪杰。吕氏兄弟虽然不是河北的绝顶上将,但能力也确实造诣颇深;兄弟二人双战张颌从始至终一直也并没落到下风。当然,张颌也同样的不差分毫。双方出现的难分伯仲状态,其中也不乏与当初张颌多年在‘袁氏’麾下、彼此之间了解颇深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双方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单打独斗上,日光已渐渐西沉。双方的兵卒因不住声的呐喊助威声音也早已经暗哑,原本高亢的鼓角声也有些机械、麻木的仿佛在走着程序。战争就是这样,并不是那一场遭遇都会分出胜负,也并不一定是占尽优势就可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一切都是按照正常实力对比来决定,那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了。

虽然马超同纪灵这场好像马超还有些意犹未尽,但由于我担心时间过久张颌会因疲劳而出现失手,对方毕竟是俩打一呀!因而就转首吩咐鸣金收兵。锣声响起,马超形象潇洒的横枪磕开纪灵的大刀,拨马翻身横向就向还有些拆解不开的张颌同吕氏兄弟纠缠的方向冲去。而这时回首看到马超纵马方向的纪灵也喘息着适时的喊道:“二位吕将军小心!”正准备利用最后时间因张颌的过于疲惫想讨点儿便宜的吕氏兄弟听到纪灵的喊声双双拨马就走,同样也让堪堪冲近的马超扑了个空!战场上就是这样,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时常出现一些诡异的变化。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诡异密函

战局的发展瞬息万变,应对的方法也应该随之加以调整。范阳城外的一场毫无结果的争夺过去还不足两天,就因一封紧急送来的密信令我对整个的战略布置作出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这封密信是一直没有消息的文丑派亲信家人从蓟城秘密前来送交到颜良手中后,颜良又转交给了我。文丑在信中首先叙述了自己近来的处境,由于在‘袁氏’集团内部文丑与颜良是结拜兄弟的事几乎是众所周知,颜良的归附徐州、并在陇西逐胡之战中屡立战功,令目前‘袁氏’集团的实际掌控者袁谭早就对颜良的结拜兄弟文丑产生了戒心。特别是徐州军北征开始后,袁谭几乎就是把现在俨然是军中第一大将的文丑搁置起来不派以任何的职司,甚至连军议也经常的不通知文丑参加;文丑的数次请命出征也被袁谭婉言拒绝。

文丑前面陈述的大致内容我基本上可以相信,心胸狭窄、生性多疑本就是‘袁氏’的家族通病。但文丑信中接下来陈述的内容却令我心里疑虑重重?由于内心一时踌躇难决,我在派人去请郭嘉和贾诩的同时,也派人分别前去传召‘袁氏’的原故将高览、张颌等前来一同商议,颜良送信来之后就被我留在了帐中没有离开。

以己度人;有些事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揣测也确实有些南辕北辙了!作为‘袁氏’集团的主要成员,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官吏和将佐。作为一个有着巨大社会底蕴的豪族,其潜在的能量有时会左右着朝廷的走向、甚至会进一步把持朝堂。因而,对于这种世家大族任何一个当政的至尊都是既忿恨又感到无可奈何,都是在尽可能的打压的前提下加以利用。无上的权力面前崇尚的就是你死我活!所以,一个世家大族衰落后,即将伴随着他们的很可能是被彻底的根除。

而我之所以以己度人的把事情想简单了,就是因为我考虑的是平定幽州之后把‘袁氏’集团成员押赴京城幽居起来。而‘袁氏’集团的成员自己则早已经看清:如果落入朝廷之手,等待他们的必将是被全族屠灭的命运。这其实就是一个豪族的没落不能与一般的的官吏、将佐划等号的根源所在;一般的官吏和将佐只要有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另起炉灶’的。

我是从文丑送来的密信中猜到这一点的。文丑在密信中还另外陈述了一件事极其重要的消息:几乎等同于被闲置的文丑之前在蓟城的家宅迎来了一位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人物:‘袁氏’的第一谋士沮授。

性格孤傲、倔强的沮授原本就同‘袁氏’麾下的这些武将们极不融洽,平时的来往也极少;沮授的登门拜访自然是令仿佛彻底失宠了的文丑感到十分的惊异。沮授见到文丑后开门见山的就点出文丑必然同颜良有所联系,并言颜良在徐州现在春风得意、也不可能不对文丑这个结义的兄弟加以关顾的进行招揽。在文丑欲出言遮掩时,沮授又赶快的转移话题:其并不是因此事而前来登门拜访的,此来乃是要委托文丑与关中王联系,其另有一件重要的事需亟待办理。

在文丑惊异不定之时,沮授则又自顾自的说到:‘袁氏’的主要成员已经多次商议,考虑到关中王目前风头正盛,幽州失陷已经是迟早的事了。为了尽可能的保住‘袁氏’的再起根本,表面上已经不理事的袁绍已经暗中召集家族成员决定:近期内‘袁氏’将迁往异域。沮授接着表白到:其虽然已经随侍‘袁氏’多年,本不应作出被主之事;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不想再跟随‘袁氏’成为叛国、叛族之人。因而,想让文丑联系上关中王后,由关中王马上派一支铁骑偷袭蓟城,而他与文丑配合偷袭予以献城;借以阻止‘袁氏’家族的这种忤逆行径,同时还约定了献城的大致时间和暗号。

范阳距蓟城不足二百里,快马隐秘潜行有三天的时间也就可以轻松的赶到。所以,沮授的建议可行性极强,成功的把握性也相当的大;以沮授在袁氏集团的地位骗开城门也是轻而易举的事。现在屯于范阳城外的大军有二十多万,只要全军对范阳城进行合围,再单独派出一支铁骑偷袭蓟城就可以了。但令我疑虑的则是沮授的诚意?原历史沮授可是宁死也不降曹孟德呀?所以,我把郭嘉、贾诩请来商议的同时,也招来了一些‘袁氏’的旧将,想就他们对沮授的了解确定一下可信度。至于文丑,无论这件事真假与他均已经无关;由于他同颜良的关系非同一般,即使是假的文丑也肯定是被蒙在鼓里、或是被控制住了。

众人相继到来传阅了信函后,贾诩首先开口道:“以诩看来此事真实的可能性较大。其一沮授此人虽然固执、倔强,但也并非是墨守成规的迂腐之人;其深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之道。当年其就曾身为冀州别驾而背弃当时的冀州刺史韩馥,并相助袁绍在公孙瓒之前抢先谋夺了冀州。就是因此而袁绍才与公孙瓒交恶,并演变成后来的公孙瓒被袁绍所灭。其二沮授有着文人固有的强项,对叛国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肯定是深恶痛绝,为免在后世留下骂名而毅然反袁也情有可原。其三则是袁绍等有心投往异域则是想当然耳。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对于这些豪门来说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尔等为了保住家族的再起根基,极有可能弃国而就家!”

旁边的高览接话道:“大都督所言之沮授为人高览深有同感!当年高览和隽乂就是在沮授的游说下才不得不入仕了袁绍。沮授此人虽然固执,但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热衷于名利,渴望掌握大权。按高览看来沮授此人是有些虚伪,在刚直不阿的背后隐藏着一颗虚荣之心。当然,沮授还是十分的要面子,也相当的老谋深算。”

听完高览对沮授的评价一时令我大生耳目一新之感。原来沮授并不是像我以前在内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固执中带有迂腐’的人哪!由贾诩的分析和高览的解说使我对沮授以往的敬仰之心确实有些减弱。同时,也使我对文丑信函的真实性进一步得到了确定。

这时郭嘉插言道:“以嘉看来此事大可行之!尔等即使是设谋亦已无碍大局,尔等最好的结果也就如盘河之水一样的略阻我军进程而已。这又于事何补?反而会进一步的提升我军的同仇敌忾之心。因而,袁绍等和可能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动身逃往异域了。如果我等要接受沮授之计,现在就应马上开始作以布置。”

听完郭嘉的话我点了点头决断的说道:“好!既然诸公意见一致,商马上下令我军开始合围范阳;同时传信给阎柔、鲜于辅、卢毓等加强对北上之路的堵截。再令子龙、子烈(颜良)、之清(高览)率铁骑两万奔袭蓟城,尽可能的要阻止袁绍等叛逃往异域。否则,以尔等的潜在势力之大!今后必然会给我等添上诸多的麻烦。”

第二百三十三章 肮脏交易 (二更)

目前‘袁氏’虽然占据这大汉的一州之地、拥有着不俗的实力,但在强大的徐州军军力面前早晚会成为‘明日黄花’。因而,‘袁氏’在表面上的实力也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所担心的乃是这些百年豪族盘根错节的潜在势力。

这种绵延百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世家、大族,就如生命力超强的蚯蚓也似的,在犀利的快刀面前可以把它斩成无数段,斩得它支离破碎、首尾难分;然而,一旦给它少许的喘息之机,它就可以逐渐的自然接续在一起,在以为它化为了大地的养料、几乎忘却它还曾存在过的时候,它就又会重振雄风的开始兴风作浪了!因而,这种世家、大族历来是朝廷当政者既恨又无奈的一种存在。想从根本上根除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完全、彻底的捣碎它的首尾两端,使它失去接续的神经中枢;这样才能使散落无序的中间部分因寻找不到依靠而彻底的腐烂、发臭!真正的成为肥沃大地的养分。

现在既然出现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出乎意料之外的有可能得到沮授这个‘老倔头儿’的相助,那就应该马上开始实施下一步的进军战略。因而,我紧急聚将升帐连续不停的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令。经过了多半夜的紧急调动、历经了人声鼎沸的人喊马嘶之后,晨起的范阳已经在一夜之间被大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飞鸟难过。

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的利用价值,就是要把它的可资利用部分利用到最大化!既然沮授已经可以归附并可以趁机献出蓟城,那么在蓟城夺取后已经被重重包围的范阳也就彻底的失去了最后的退路。在城中的兵将处于惊慌失措之际,沮授的儿子沮鹄很可能就要被利用上了!这样一来,范阳也就有可能兵不血刃的可以轻易拿下?因而,现在只要先围困住范阳就可以了,待它完全的成为一座孤城之后,处理起来也就方便了许多。当然,以赵云为主将,以颜良、高览为副将的两万铁骑也趁夜绕路向蓟城开拔了。

我这里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大面积的军旅调动,在蓟城的‘袁氏’家主袁绍的内宅内同样也在紧急的密议着。不过,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的‘袁氏’家族内部,以前为了争夺家主之位总是打得不可开交的‘袁氏’两兄弟袁绍和袁术现在仿佛完全的捐弃了前嫌,甚至可以称之为‘水乳*交融’的相处得极其的融洽。也对,在家族面临覆灭的紧要关头,再打那可就真成傻子了!现在的袁绍和袁术经过了数十年的沧桑岁月,年华也已经老去,二人均已年过五旬;少年时的英风、朝气早已不再矣!

诠释一下:袁绍是‘袁氏’的绝对长子,但却是庶出;而袁术虽非绝对长子,却是嫡出的长子。庶出、嫡出是由其母亲的地位决定的;袁绍的母亲是妾、袁术的母亲是正妻。因而,这对同父异母兄弟早年曾因家主之位争得不可开交。从古老的民族规范上来讲,应该说袁术的资格占优,但继承家主之位的却是袁绍。

现在的密室内除了在蓟城的‘袁氏’所有家族成员外,也就仅有脸色惨白、眉头紧锁的司马懿这一个外人,就连为‘袁氏’家族操劳半生的沮授也被摒弃开外了。事实上沮授之前所做的事确是出于至诚,就是因为沮授在‘袁氏’同鲜卑轲比能部缔结盟约这件事情上持反对意见、且已经多次的因‘袁氏’同夷族往来而大发雷霆,目前沮授才被排除在了密议所召集的人范围之外。

面色蜡黄、显得有些病恹恹的袁绍高坐在首位,依次在坐着的则是袁遗、袁术、袁谭,而面目阴森的司马懿则坐在客位。这是家族内部的聚会,而袁遗又是袁绍和袁术的族兄、袁谭的族伯,故而座次仅排在家主袁绍之下。

经过了近几年命运多舛的磨练,年龄刚刚二十出头的司马懿面容上显现出了超乎其年龄太多的成熟和诡秘、惨白的脸上鹰目泛着锐利的光芒,给人感觉有一种澈人心脾的寒意。此时,司马懿正在声音低沉的说着话:“。。。。。。目前陶商的势力如日中天,幽州与其硬性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而轲比能大首领因正在图谋鲜卑大王之位,需留在部族多方筹划,因而现在也无能率大漠铁骑相助幽州一臂之力。古语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袁公等应速速作出退往大漠的决断,否则待陶商的大军压境就是想走也不一定能走得脱了!。。。。。。”

司马懿身体好像有些疲惫的咳嗽、喘息了两声才又接着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凭借‘袁氏’和‘司马氏’在中原的深厚基础,只要保住我等的人还在,我等就可多方的联络故旧、亲朋慢慢图谋,再加上我等以后会得到马上就可以晋位鲜卑大王的轲比能大首领的相助,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原的锦绣江山必是我等的囊中之物。明斗我等暂时斗不过陶商,我等从此之后就行慢慢渗透之策。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凭‘袁氏’和‘司马氏’亲朋、故旧遍布中原各地的潜在势力,嘿、嘿!我等以后又何惧一陶商莽夫?”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就是战略眼光独到的轲比能在‘袁氏’已经濒临消亡的时刻、仍然同‘袁氏’缔结盟约、并派司马懿前来游说‘袁氏’迁往大漠的根本原因所在。轲比能是处心积虑的想利用‘袁氏’在中原的潜在势力,逐渐的从内部开始渗透、瓦解,从而达到占据肥沃、富饶的中原、可以在中原大地为所欲为的最终目的。

然而,此时已经濒临绝境的‘袁氏’也同样的急需司马懿送来的这颗‘救命稻草’。听得怦然心动的袁谭此时就已经抢先说道:“袁谭代家父多谢司马二公子对袁家的深情厚谊!袁家现在已经处于了面临灭门的紧要关头,司马二公子所言对袁家无疑是雪中送炭,对袁家有着三江四海的大恩!大恩不言谢,袁谭在此就不多做赘言了。然以司马二公子之见:我袁家当何时迁往大漠为宜?”司马懿是司马防八子中的老二,故已经有些急不可待的袁谭以‘司马二公子’相称。

听到袁谭的相问,司马懿毫不迟疑地说道:“越快越好!性命已经危在旦夕,袁公等还能有何放不下之处?以司马懿预测:陶商必已联络了本就同与袁公不是一心的原幽州故吏阎柔、鲜于辅等,如果离开得再晚一些,让阎柔、鲜于辅等完全的封堵住了袁公的退路,袁公及整个袁氏家族可就真成了瓮中之鳖了!另外,陶商大军已经兵临范阳,擅于用兵的陶商亦不排除派铁骑间道偷袭蓟城的可能啊!袁公大可放心!只要袁公等北上撤出幽州境内,就会得到轲比能大首领所派铁骑的接应。那时,袁公等前往轲比能大首领处也就可以一路顺畅矣!”

让司马懿的一番连哄带吓唬弄得在坐之人脸色大变,均有些惊慌失措的望着病病恹恹的袁绍。脸上同样瞬间涌起不健康的潮红的袁绍不由自主的颤巍着站了起来说道:“承、承如司马二公子所言则我袁家危矣!如此显思(袁谭字)马上就去布置举族离开幽州。显、显思切记!公与(沮授)等既一直反对我等同轲比能大首领联手,就、就不要再通知尔等了。显思准备时一定要隐秘些才是!”已经有些六神无主的袁绍现在连说话都有些不连贯了。

而沮授也就是在袁谭开始准备出逃后,通过家人之间的传言才得到了‘袁氏’要逃往异域的消息。因而,考虑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