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沮授也就是在袁谭开始准备出逃后,通过家人之间的传言才得到了‘袁氏’要逃往异域的消息。因而,考虑再三才急三火四的找上了文丑。此次司马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抢在了我的前面,而最后能否把‘袁氏’一网打尽现在也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丢卒保车 (三更)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经历了大变之后的司马懿目前变得更加的阴险、诡诈,我同郭嘉、贾诩等原来预作的布置现在均已经被司马懿预测到了!司马懿既然能够预测到对‘袁氏’可能的围堵、袭击方案,也就必然会凭借其诡诈、多谋的心思而作出合理的应对并进言给袁绍、袁谭等;甚至以后也会进一步的给夷族的首领轲比能出谋划策。如此一来,未来在大局掌控上必将又增添了许多的变数和麻烦;未来的征途也将更加的任重而道远!如果纯以造成的危害来评价:一位超级智者的作用绝不会绝不会低于十万强军!

事态的发展果然让‘狼崽子’司马懿给抢先了一步!在赵云、颜良、高览率领着两万铁骑即将赶到蓟城的途中,就已经遇到了沮授和文丑再一次紧急派人送来的信函,信函中只是通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袁氏’家族已经在万余嫡系亲军的护卫下,拖家带口的举族撤出了蓟城、撤往了北方。而作为目前‘袁氏’第一谋士的沮授和第一大将文丑在‘袁氏’离开之前均被蒙在了鼓里,尚在蓟城的原袁绍麾下的重要谋臣中除荀谌同样对‘袁氏’的离开一无所知外,逢纪和郭图则跟随着‘袁氏’一起北迁了。荀谌是荀彧的族兄、荀攸的族伯,袁绍可能是对他也有了怀疑?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在如果不能及时的阻止并围捕到北迁的‘袁氏’家族成员,‘袁氏’也确实还残留着再起的最后基础。同样,‘袁氏’也还具有同夷族首领轲比能进一步合作的本钱。

既然已经接到‘袁氏’举族撤出蓟城的消息,准备偷袭蓟城的两万铁骑也就没必要再潜踪蹑行的秘密行军。接到消息的赵云马上传令前军放弃潜行,走大路快马疾奔蓟城。当仅用半日的时间赶到蓟城后,赵云望着城门四开、已经根本不设防的蓟城同样的感到有些懊恼,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的赵云随即马上传令:由颜良率领一万铁骑入城接管城防并安定地方,自己同高览率领另一万铁骑连城都未入的绕城而过,顺着‘袁氏’北迁的方向就追了下去。

一招失、满盘输。当赵云、高览率领着一万铁骑追出百多里开外后,也确实同事先侦缉到‘袁氏’北迁路径的原幽州旧将阎柔、鲜于辅所部把北迁的‘袁氏’给前后围堵住了。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预计尚需要一场苦战才能彻底拿下的北迁的‘袁氏’,见到前面的阻截和背后的追兵后,近万人竟然几乎是整齐划一的把兵刃往地上一掷就缴械投降了?

兵不血刃就就解决了北迁的‘袁氏’的赵云等再一细加清点所获均同时‘傻了眼’!大队北迁的‘袁氏’车帐中确实金银财帛无数、家眷仆妇等一应俱全,但却独独缺少了袁绍、袁术、袁遗、袁谭、逢纪、郭图以及可能也在其中的司马懿等;细加追问连家眷也不知道这些具体的主事之人实际上已经不在。

最后还是留有些‘心眼儿’的领军将领说出了大致的缘由:原来出城不久袁谭就把他找到了近前,命他率领大队保护着家眷、车帐等先行,言说家主等要留在后面阻击可能存在的追兵,并令他保护着家眷等要全力行军,不必再行等候后面的家主等。袁谭的交代当时就令领军的将领感到有些疑惑,一贯逃跑在先、惜命如金的‘袁氏’子弟到最后关头咋还‘出息’了?知道身先士卒了?但由于急于的赶路,也并没太过在意。但经过了一天多的行军之后,领军的将领因‘袁氏’的主要男性家族成员一个也未追赶上大队,心里就已经预感到不妙!估计可能是那些人已经另寻间道逃离了,而自己所率领的大队则成了前堵后追的‘靶子’!但由于已经时过境迁根本无法再找人追问,这位领军的将领也只好把猜测藏在了心里,督促大队继续的加紧赶路直至被围堵住。

当身在范阳城外屯军大营中的我接到由赵云派快马转送来的沮授和文丑的书信后,在坐的郭嘉和贾诩几乎异口同声的惊呼道:“晚矣、晚矣!袁绍等既然已经提前半日就离开了蓟城,尔等也必定对逃亡的路线作以了详尽的设计和筹谋。如此看来,以袁绍等对幽州的熟悉逃出生天几乎已成定局。没想到啊、没想到!以往一贯优柔寡断的袁绍此次竟然如此的决断!尔等逃到异域之后,不仅要对我等下一步的进军大漠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亦会给刚刚趋于稳定的中原局势留下一个祸乱之源哪!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郭嘉和贾诩二人长嘘短叹中,贾诩接着又咬牙切齿的说道:“看来还是主公有先见之明啊!此事必是那个主公口中的‘狼崽子’司马懿的杰作!尔在给袁绍等陈明利害的同时,必然也对原就性格上色厉内荏的袁绍进行了危言耸听的恐吓;否则袁绍等绝不会这等毅然决然的马上就撤离蓟城逃往异域。此人的存在,以后还真有可能成为我等征伐大漠的一个劲敌呀!此事,是贾诩与奉孝之失也!我等对此人太过于掉以轻心矣!唉……!没能除恶务尽,不知此后还要给我等添上多少麻烦哪?”

在无可奈何的相对无言过后,我也只好首先传令给赵云等:如果能轻松的进入蓟城,要马上请沮授和文丑赶来范阳大营,准备开始下一步的对范阳城内的幽州军进行招降。至于追击和后续的消息,已经独自在外领兵多年的赵云自然会毫不迟疑的继续追赶、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给我送来具体进展情况的禀报。

当赵云、高览同阎柔、鲜于辅会合后只弄到了一些妇人、财帛并未抓到‘袁氏’家族的主要成员的消息传会后,一时无言的我有些苦涩无奈的轻笑了一下,心里却产生了一种有些自嘲的想法:这事儿闹的!怎么像一拳打在了棉花堆里的感觉?集中全力的一击却打了个空?

其实,整个中原事态的发展也确实有些怪异。自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我内心里就一直把曹孟德当成了最大的假想敌,而且一直以来我十分的精力有七分、甚至更多都用到了对付曹孟德的身上。可是,令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我同曹孟德的争斗正方兴未艾的关键时刻,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曹孟德在西征陇西时急怒攻心把自己变成了‘痴呆儿’?使天下两大巨擘之一的曹氏集团在暂瞬间就冰消瓦解了!如果想感谢的话也只有感谢上天:这是社稷之幸、万民之幸!让战火纷飞的中原大地瞬间就偃旗息鼓了!

然而,一直就没被我看好的袁绍,却出乎意料之外的苟延残喘至今。而且还有要借助夷族势力与我再继续对抗下去的可能?这也太离谱了吧?怎么打来打去袁绍这个志大才疏的‘废物’还‘成精’了?司马懿这个‘狼崽子’还真够狠的!摆明了这是给袁绍献的‘丢卒保车’之计,让袁绍学原历史的‘刘快腿儿’来个撇弃妻子的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同样,这也是条‘一石二鸟’之计;如果我再对抓住的袁绍等的家眷不利,那么我就彻底的同‘袁氏’成了不死不休之局,司马懿自然就可以加以利用、并在同‘司马氏’家族深厚的潜在势力相配合的情况下从中取利的来搅乱整个大汉天下。年少的司马懿的阴毒招数真是出手不凡哪!不尽快的想办法让他在人间蒸发,以后必将会遗患无穷!

第二百三十五章 布局域外

由‘袁氏’撤出蓟城后大队的逃跑方向是直奔正北已经可以判断出:袁绍等‘袁氏’家族的主要男性成员、也包括司马懿在内的逃跑方向肯定是偏西。因为,‘袁氏’家族的主要男性成员目标再小,同样也有千余的铁骑保护;而向东已经接近原幽州故将阎柔、鲜于辅的势力范围。他们现在是希望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当然不希望被发现后受到拦截。因而,袁绍等必然是走的向西穿过代郡境内后就越过长城这条路,他们越过长城后也就可以轻松的进入夷族的势力范围了。

另外,代郡虽然在军事上归吕布管辖,但这也仅仅是个名义。吕布自河北大战后虽然势力范围向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但大致还是以并北为中心;也就是在以河西为根据地的情况下,经略到了周边的云中、五原、雁门、定襄等郡,根本也没有能力进入幽州的上谷和代郡,甚至连军事归他名义上管辖的北地吕布也没能占据。对于北地吕布不是不是不能、而是不愿,由于北地紧邻匈奴屠各组,吕布是把北地当成了与匈奴之间的战略缓冲。不向外挤压反而向内退缩?战略眼光如此的狭隘,确实也白白浪费了他那一身空前绝后的旷世武学!

同样,与赵云、高览所部汇合到一起的阎柔、鲜于辅等也判断出袁绍等是向西北方向逃去的。因而,会合后也就马上派出了追击的铁骑,希望‘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事与愿违,追击的铁骑向偏西方向搜寻了百余里才得到了袁绍等前日通过的准确消息;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追赶已经来不及。袁绍等‘袁氏’家族的主要成员、包括司马懿在内早已经逃出升天了!最后清点的结果,除了逃离的‘袁氏’家族成员的妻妾外,也就抓住了一个唯一有点利用价值的袁绍的最小的儿子十五岁的袁尚。袁尚是由于年龄尚幼,难以长途的乘马才不得不跟在其母刘氏的身边而被一起抓获。不过,由抓到袁绍最小、也最喜爱的儿子袁尚可以看出,一向优柔寡断袁绍这次还真是颇有决断性,竟然能忍心扔下了袁尚?

当我接到袁绍等彻底的逃出升天的消息时,范阳城已经在沮授文丑的劝说下开城投降了。当然,我也答应了让高干隐居故里、不追究他跟随‘袁氏’犯上作乱的罪行。高干在范阳城内毕竟地位最高,且麾下有牵昭、田豫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少年将才,就是看在牵昭、田豫的面子上也得放过高干一马的不把他押赴京城了。既然连高干都放过了,对于‘袁氏’的女性家族成员、以及尚未成年的袁尚就更没必要押赴京城了!我也就传令给现在暂时主掌蓟城的赵云,让赵云暂时先把‘袁氏’的这些妇孺幽拘在袁氏老宅了事。他奶奶的!现在我才想明白,袁绍是料定了我以往不愿对妇孺下手这个弱点,才放心大胆的以妇孺为诱饵的‘溜之乎也’!

既然幽州的大局已经初定,我就急招现在还在渔阳的卢毓马上赶到蓟城出任幽州刺史。同时,由于现在献帝刘协已经亲政,为免落下口实,我也走形式的向朝廷送去了推荐卢毓出任幽州刺史的申请提请朝廷核准。由于贾诩现在还兼任着青、冀两州的大都督,我为了统一河北的军政、便于下一步的进军大漠可以令行禁止,我也就一股脑的把幽州也划归了贾诩的麾下,贾诩连兼起了青、冀、幽三州的大都督。这也就是大局尚未完全稳定的时期,而目前我的声望又高得一时无两;否则很难不引起诟病。这种情形最长也就只能是坚持二、三年,待我率大军推进到大漠纵深建立好根基后,所有在我直接掌控之下的州郡我都将会交还给大汉朝廷。

北征幽州的二十几万大军、再加上已经归降的原‘袁氏’麾下的幽州军,近三十万大军完全驻扎在了范阳附近休整、改编。这三十万大军基本上是马步军各半,将是我北征大漠主要班底。大军休整、改编期间,我也分别向冀、青、徐三州发去了调集粮秣物资的军令,大批的粮草、军械物资等源源不断的运抵蓟城,为下一步进军大漠作着物资上的准备。这时,已经住进了范阳城中的我正应了那句话:保暖思淫*欲!此时也就想起了留在中山国、只是在北上的途中略作了些耳鬓厮磨而没能剑及履及的两个千娇百媚、已达祸国殃民之境的媳妇蔡琰和貂蝉;就赶忙让典韦派亲卫去中山国接取。趁着大军准备北征大漠的空闲,咱就暂时先在范阳开展一场个人的‘造人工程’吧!

当然,我现在还不能不管不顾的准备好后统军就一走了之。现在中原还存在着几个有碍大局稳定的因素,我既然在‘小老弟’刘协面前大包大揽的保证要肃清割据残余后再撒手不管,现在有时间也就应该作以调整了。不过,现在人家也只是在心里蠢蠢欲动而并没有实施具体的行动,当然也就不能来个‘一刀下去一了百了’了!还是得要想办法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外引的调离中原,让他们‘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去异域撒野!这样,这些不稳定因素也就自然地化解于无形了。

因而,我也就以大司马、大将军总督天下诸军事的名义,分别给汉中的孙策和河西的吕布下达了调军军令:令孙策整军近期兵出安定,经北地攻击匈奴屠各族部落;吕布整军出河西,越过长城进攻匈奴屠各族部落。在二人率军分路夹击匈奴屠各族部落的同时,我亦将率一支劲旅随后对二人进行接应。我在发出军令的同时也分别对二人强调:大汉朝廷既然已经由献帝亲政,就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报一年多以前匈奴屠各族助纣为虐的协助鲜卑入侵大汉、肆虐中土之仇。我之所以要率军随后接应,其实是名为‘接应’实为‘监视’。按我的想法:二人进入大漠以后也就不要再回到中原了!我就来个像打‘高尔夫’一样的,一杆子下去你二人就爱哪哪去吧!孙策和吕布二人像蒙古铁骑一样一下子打到地中海沿岸我才高兴哪!

为了不给孙策和吕布留下口实,也可以显现出我的本意确实是要报以往夷族肆虐中原的‘一箭之仇’。我在给孙策和吕布下达军令的同时,也给现在身居雍州都督的周瑜和我那位老岳父西凉刺史马腾下达了统军威压两羌的军令;以强大的军力威压、整合东、西两羌,同样是以东羌曾助鲜卑肆虐中土为借口。

最后实际上也就剩下还稀里糊涂的由李通和乐进管辖的并州中部和南部了。我在给李通和乐进传令令二人筹集军械物资供给西征的吕布的同时,也令二人此后要向朝廷报备,二人以后的具体安排我就不管了。反正乐、李二人也还算是比较安分的人,就交给朝廷算了。再说了,也不能啥事都让我来管不是?偌大个朝廷也不能只是掌管安定、富庶之地呀?

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潮翻涌 (二更)

范阳已经和平的被接管过来。我虽然没有过分的难为‘袁氏’的绝对嫡系高干,但高干想继续的高高在上已经不可能了。然而,作为曾是袁绍一条臂膀的高干,暂时确实也不还能放任自流的任他离去;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而高干本人也颇为知趣,主动请求去蓟城照顾被幽拘着的‘袁氏’的妇孺老幼,他给自己寻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存在方式。由于袁绍等这次是逃往域外,我根本也不可能像当初中原争夺时那样把家眷送回给他们,现在也只好先幽拘着等待最后再处理了。

解决了高干的事,其他的事也就好办了。沮授、文丑说服了范阳守军出降也算立了一大功。我就暂时安排二人携同颜良一起负责对投诚过来的原幽州军的改编整军事宜,而纪灵、赵睿、牵昭、田豫等也继续的出任原职,待整军之后再具体的安排众人的职司。大致的框架安排好了之后,我也就不那么奔忙了。这日我坐在在范阳临时安排的书房内,往昔的一幕幕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十年的光阴暂瞬即过,沧桑岁月如白驹过隙。对于我来说,目前好像已经是功成名就,回首以往在铁马金戈中的笑傲中原、灿烂辉煌有时令自己也感到有些汹涌澎湃!然而,抬眼北眺还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原野,人力所及仿佛难以穷尽的天遥地远?血雨腥风、刀剑映辉几乎就像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整个灵魂中也似的好像要伴随一生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不了解我现在心情的人听了也许会感到霸气凛然,但就我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说则是仿佛挟带着无尽的迷茫与沧桑。人生有几个十年?人生达到了一种高度后再筹谋未来,很可能会感到自身更加的渺小、起点更加的低劣、前景也更加的让人难以琢磨和预测。虽然潜意识中我知道前面的天地是个什么样子、也知道未来的空间是多么的广袤无垠,但人力有穷尽、岁月易蹉跎,任何的时代均有着它不容逆转的的法则。想想这些,心中也就更加的迷茫和难以释怀了。还是尽其所能把握住现有的机缘、尽到自身最大的心力一步一步的走、尽快的去做吧!

相见是缘别亦缘,东风又绿百花艳;春蚕化茧丝缠绵,蜡炬不明幻心间。。。。。。。梦中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本就是感性的生物体。一瞬间的怦然心动是不需要理由、也难以令人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理喻的;这种感觉体现在男女情感上则表现得更加的明显。一大群花枝招展、风情各异的媳妇,真正能够让我感到水乳*交融、恍若心有灵犀的也仅仅一人而已。那就是年龄最小、却最令属下、契友们感到难以琢磨、甚至在时时防范着她会有权力之欲的‘机灵鬼儿’甄宓。

说实话,我对妻子们的这种有所偏颇的心态自己都感觉有所愧疚和不安。每一位均是天纵之姿、花样的风采,而我却无法在内心里完全‘一碗水端平’的做到从外在到内心的完全公平相待,又哪能不有些自怨自艾?自甄宓在河北大战的战场上出现,我仿佛在心理上才真正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甚至在甄宓的紧追不舍之下有些违逆自己内心理念的把才十四岁的甄宓就娶进了门(现在已经十六),仿佛是在怕娶晚了甄宓就会另适他人一样?

然而,越是有这种不由自主的心理倾向,我也就越是有些感到愧疚难当!表现在行动上自然也就好像在回避什么似的踟蹰不前,甚至已经把两个当代的绝世之花蔡琰和貂蝉都养到了流香四溢、芬芳满天下还有些茫然无视的不去采撷。这根本上就不是在于外在的容貌和才慧,勉强自我归结可能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吧?如果人要从外貌和才会上评价,千古的才女蔡琰和亘古四美之一的貂蝉有是何人能够企及?想想我还真是有些暴殄天物!

当然,这样一来从心理到生理上就使蔡琰、貂蝉乃至大乔、郭馨等也不乏怨怼,在行动上也表现出了极度的幽怨情怀。所谓心灵相通。就是由于感觉到了我对她有着一种超乎于其他人的情怀,聪颖绝伦的甄宓才有些代俎越庖的当起了‘红娘’!这些事本来应该是由身为大妇的糜贞安排方不算越理,但甄宓却一而再的抓住机会就好像乐此不疲的抢先来安排这一切。这也就演变成了先是安排大乔来邺城,接着又在在邺城趁我醉酒她把郭馨不知道想啥办法给弄到了我的被窝儿,最后自作主张的安排蔡琰和貂蝉随军北征。唉。。。。。。!她的用心还真是良苦啊!

想起甄宓,我内心里难以自抑的又想起了她在跟随我征战荆、蜀之战时表面上想方设法的买好马秀鸾、实则内心里醋味十足的机灵、娇俏表现,一阵倍感甜腻的柔情充斥在了我的心怀。也确实有些不可理喻!想起了灵慧、娇俏的甄宓我总是有一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似的超乎寻常的情怀。女子在这方面最为敏感,这能不让其它的媳妇大感幽怨吗?责任、义务是一个做男人的本份,以后还真得尽力的压制情感的外露啊!特别是在马上就要到来的蔡琰和貂蝉到来之后。既然已经都娶进门,也就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尽力的缓解以往在她们心里留下的幽怨阴影,尽力的去做一个‘花心’王爷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上仿佛也显现出了一种疲态;少了许多‘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玩儿闹心态,却多了一团‘剪不断、理不清’的缠绵情丝。真是有些奇了、怪了!

怅惘中不由得又想起了牙牙学语的一双儿女。真快呀!光阴如梭、岁月如箭。我已经是儿女双全了!而我这个为人父者在这方面与其他方面想比较做得好像是最不称职的!算来算去不仅新出生不久的女儿还未曾见过面,就连儿子也已经有近二年的时间没见到了。据来到邺城的媳妇们讲儿子已经可以里外乱跑、登高上梯了。也不知让他那个爷爷老陶谦给取了个陶麒‘淘气’这么一个名字的他会‘淘气’到什么程度?想来肯定消停不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造人序曲 (三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就如‘诗圣’的诗中所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波澜壮阔的过往、血雨腥风的历程、波诡云谲的变局……一宗宗、一幕幕的不断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令人有时怅惘若失、有时又扼腕叹息!

“禀千岁!已经来人传报:二位王妃距范阳城已经不足五里了!”侍卫的禀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摇了摇有些昏涨的脑袋站了起来。媳妇来了,也该出城去接接不是?我出宅上马直奔城门方向驰去,身后跟着典韦引领着的几十名侍卫。唉……!这辈子是甩不脱典韦这尊‘门神’了!从徐州起兵始,只要是征战在外他就从未离开过我的左右,让我不知少经历了多少的战阵厮杀。有时我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