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昔言道-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予坐起身子,看到见月正靠在窗边仰头望向女神像。
“见月,想家了么?”
“嗯……”
和予上前抱住见月,“要不……等夏天的时候我陪你去一趟越女山吧?”
见月摇头,“不……不去……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了。”
“哎……”和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紧紧将见月搂在怀中。
见月把头靠在和予胸口,“夫君,我的家毁了,从我们离开越女山那天起,你就是我的家。”
“嗯,我也一样,你也是我的家。”
“凰墨派也是先祖凰墨大人创立的,所以,从今往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嗯!”和予用力点了点头。
次日,新巨子继任大典,各方兄弟姐妹齐聚在女神雕像后方的神殿中。和予在最外围坐下,不禁赞叹神殿的精湛工艺。
这座神殿与越女山的祭祀神殿十分相似,玄武岩打造的七根立柱撑起整个神殿的悬顶,悬顶之上,一只神凰浮雕栩栩如生,她浑身燃着火焰,每支翅膀后端都有晶矿雕琢而成的火羽,阳光透过火羽衍射出烈焰一般的光芒。
而悬顶下方,整座神殿的构造就与越女山的神殿截然不同了。
越女山神殿的台阶由外向内逐渐抬高,纯金的祭坛位于神殿最高处,而这座神殿恰恰相反,台阶由上而下弧形收缩,高度由外向内逐渐降低,每一阶都在两边拓展出一圈坐席,最中心处也没有纯金祭坛,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朴素的几案。
整体来看,这倒不像是一座祭祀神殿,而是一座巨大的讲堂。
很快,大殿里就座无虚席,人们分隔开来,形成了四个清晰的部分。这四个部分正是凰墨派的四个基本派别——“理”、“兵”、“略”、“侠。”
这与越女山中所篆刻的知识恰好对应,“理”专注于光、力、火、矿物等自然学识方面的研究;“兵”则专注于格斗、射术、阵法、谋略等军事行为;“略”专注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政治、经济和民生;“侠”则取代了“术”,成为整个凰墨派的行动单元。
和予、见月所在的就是“侠”这一派别。
伴随着一阵短暂的鼓声,整个神殿鸦雀无声,人们翘首以盼,期待着新巨子的出现。
和予更是聚精会神的看向中央,他迫切的想要见到巨子,不仅仅因为他是凰墨派新的领袖,更因为他是三位兄长的尊师——颜灵御。
片刻之后,鼓声再次擂响,颜灵御缓缓走向场中,他头发雪白,显然已经年过古稀,但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皱纹,皮肤红润而有光泽,丝毫没有老态。
颜灵御在几案前站定,而后双手抱至身前,向众人行礼。
众人纷纷起身回礼。
颜灵御缓缓坐下,随后对众人说道:“两百年前,我师祖凰墨大人开创门派,将其无穷智慧传给后人,并教我等平定天下,安抚苍生。”
“然而先祖大业何其不易,以先祖之能尚无法做到,我等愚钝之人又安敢妄为?然而百年来,诸侯征战杀伐,百姓惨遭涂炭,人间惨状,不忍卒视。我等虽是凡夫俗子,又怎敢不继承先祖遗志?”
“今日,我即为新一任巨子,必将协领尔等,倾尽毕生精力,平定天下,安抚苍生!”
“我,颜灵御,虽百死而无憾已!”
话音刚落,人群沸腾起来,众人齐声高呼:“我等虽百死而无憾已!”
晚上,颜灵御独自一人依靠窗边,望着那座赫然矗立的女神雕像,他黯然斟满酒杯,独自小口品味。
这时,侍者前来通报,说是有一位孙先生求见。
颜灵御大喜,急忙命人带孙先生进来。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来到颜灵御面前,二人多年未见,心中喜悦难以言说。
“孙武先生。”
“巨子。”
二人相互行礼,颜灵御随即为孙武斟满一只酒杯,孙武举杯致歉,“颜兄,在下惭愧,本应按时参加你的继任大典,不想却在途中耽搁了,种种缘由皆不能作为借口,在下也只好以这杯酒来赔礼了。”
“孙武先生言重了,你能来就是我莫大的荣幸了。既然先生要赔礼,那我不妨陪上这一杯酒,就当是为你接风了。”
“那你我便同饮此杯。”
“请。”
“请。”
夜风微凉,几许清风夹杂着淡香抚进窗子,仿佛酝酿出迷醉的花露,二人言谈甚欢,不知不觉已经有些微醉。
“颜兄,你那徒弟还是失败了。哎,我是真没有想到,天子竟会被田间里的一条小蛇夺了性命,你说说看,这是不是天意?”
“天意?呵呵,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从他九岁开始,我就特意调教,传授他最上乘的剑法,教会他最扎实的用兵之道。待他离开师门之后,我命他们去往姑苏,并暗中配合太子殿下的所有安排。终于,我们把他逼到了越国,后来,你将他困在山谷之中,以棋局试探,他通过了你的考验,你还将未曾问世的兵书传授给他。更有甚者,太子殿下不惜自焚,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天子的偏爱,但是……最后的结果谁又能想到呢?我们本已胜券在握……”
“哎……”孙武摇了摇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颜灵御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应该知道凰墨派有四个派别吧。”
“嗯,我自然知道,分别是理、兵、略、侠。”
“没错,我先祖凰墨大人流传下千古智慧,但凰墨派所拥有的并非全部,先祖临终之前带领族人去往越女山,并将最机密的智慧留在了神武试炼之后。越女一族守护百年,本以为诸侯中会出现一个像太子殿下那样的人,或许那个人能够通过神武试炼,获取先祖的全部智慧,并实现先祖的理想。但是缘分不济,越女族人终究没有等到。”
“不过……”孙武举杯笑道:“他们等到了你另外一个徒弟。”
“是啊。”颜灵御与孙武碰杯,而后饮下杯中美酒,放下杯子,颜灵御却显得有些伤怀,“是我安排他们去越女山的。谁能想到他们竟会通过神武试炼?呵呵,这或许就是天意吧。不过,他们也给那些智慧带去了毁灭。理、兵、略、侠,这其中的‘侠’本应该是‘术’,可是现在,那原本能够预知未来的‘术’却永远灰飞烟灭了。”
“颜兄不必悲伤,我等凡人又怎能妄图通过‘术’去揣摩天意呢?”
“你说的没错,我们哪里有资格去揣摩天意?我们甚至连人意都不能真正弄明白。”颜灵御苦笑,“我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洞悉人性,尤其是对我的徒弟们,我给他们每人留下一张字条,以期在危难之际给他们帮助。可是……可……”
颜灵御说着说着,眼眶湿润了,他举起酒杯,手腕轻轻颤抖着,在琼浆的表面绘出一圈圈波纹。
随后,颜灵御缓缓起身,将杯中琼浆洒在窗外,低语道:“然儿,你为何不听为师的话呢?”
“人死不能复生,颜兄请节哀顺变吧。”
“哎,我在想,是不是从一开始我就错了……”
“颜兄没有错,任何理想都必须付出代价,你已经付出太多了。”
“或许是吧。”
孙武将颜灵御扶回座位,举杯叹道:“颜兄,烽烟必将再起,他们之间必然还有一战。”
“是啊,事已至此,没有人能够阻止了,但我仍要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
“颜兄打算做些什么?”
“我找来了娰和予,明天我会见他,我需要他帮我做一件事,这件事并不能左右最终的结果,却可以尽力弥补我的过错,而且……那最终的一战,娰和予必将参与其中。”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烽烟再起
四月初,会稽城王宫。
越王心情甚好,他怀抱着一岁多的外孙子在宫廷里赏花。不远处,霜荼依靠在亭廊的石柱边,双目无神的盯着一树繁盛绽放的桃花。
“姐姐。”伊娜轻轻靠在霜荼身边。
霜荼回过神来,静静看着伊娜,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嗯?怎么了?”
“姐姐……”伊娜愁眉不展,低声道:“将军应该快要回来了吧?”
“嗯。”霜荼微微点了点头。
“不知道这一次回来将军能呆多久,他这两年基本没怎么在家里住过。我……我的事情……他也再没有提过……”
“这次将军回来,你跟他好好说一下吧,你跟了他这么多年了,总要有个名分。”
“我害怕,我觉得将军变了,以前的将军虽然不苟言笑,但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很安全。但自从那一次……那一次之后,他就变了,他变得让人害怕。”
霜荼没说什么,只是怅然的望着越王和襁褓中的男婴。
这时,侍卫前来通报,“禀大王!大将军凯旋归来,现在宫外等候。”
越王面露喜色,“哦?大将军这么快就回来了。哈哈,好!正好他妻儿都在,一家人一起赏花饮酒,岂不美哉?带他直接来这儿。”
“喏!”
不多时,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声响,姬政大步迈入花园,他一身戎装,腰佩重黎宝剑,黑铁铠甲上仍染有干涸的污血。
姬政来到越王面前,跪拜行礼道:“禀报大王!臣此次率领一万军士攻打吴国,共斩首三万,攻下三座城池,但吴国重兵把守要道,我军屡攻不下,最终未能攻入腹地,请大王恕臣失职!”
姬政浑厚洪亮的声音惊到了孩子,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越王赶忙摇晃襁褓哄逗孩子。可孩子仍旧哭个不停,越王无奈,只得将孩子交到霜荼怀中。霜荼接过孩子,轻轻**孩子的脸蛋,孩子立即停止了哭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妈妈,发出清脆的笑声。
越王示意姬政坐下,“大将军辛苦了。两年前黄池会盟,我国趁势袭击姑苏,从那开始,我国与吴国正式宣战,两年来大小战斗无数,大将军帅军征战不休,实乃我越国第一功臣!”
姬政连忙行礼,“大王过奖了!”
“不过……”越王略带疑惑的问道:“此役斩首三万?大将军不过一万兵力,如何杀得了这么多人?难道吴国已经衰弱到这种地步了么?”
“此战我军斩杀吴国军士五千人,百姓两万五千人。吴国战时全民皆兵,乡野之中藏兵无数。起初我军时常遭遇百姓偷袭,所以臣必须防患于未然,但凡路过村庄,一概不留活口。”
“哦,原来如此。”
“吴国确实日益衰颓,早已没有了往年的强大实力,不过破船也有三千钉,其整体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要想灭亡吴国也难以一蹴而就,眼下交战仍须以削弱为目的,所以即便是百姓也不能放过。”
越王眉头微皱,“如此杀戮并非好事,但大将军率军在外,具体如何行事,寡人也不该过多干涉,还请大将军思量定夺吧。”
“多谢大王!只是未能攻入腹地,臣仍倍感惭愧。”
越王摆手笑道:“大将军都说了,眼下交战意在削弱,能取得如此战绩已然十分了得,大将军又何必惭愧?呵呵,今日难得阖家团圆,军务国事都先放一放,你终日在外征战,总该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吧。”
姬政似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他起身走到霜荼身边,从霜荼怀里接过孩子。谁知姬政刚刚抱住孩子,孩子又大哭起来,姬政不耐烦的哄了两下,可是哭声非但没有停止,反倒更大了。
姬政无奈,又将孩子塞给了霜荼。
“乖,不哭了,不哭了。”霜荼轻声哄着孩子,哭声渐渐停止,孩子转过头去,躲进霜荼的怀里睡着了。
姬政无奈的摇头,然后又坐回越王对面。
“你长年不着家,孩子肯定怕你,这次多住一段时间,不用着急离开。”
“大王,近日哨兵接连通报,我国南方蛮族生乱,臣计划明日前往镇压。”
“哎。”越王摆手道:“不过是南方一些蛮族闹事罢了,如此小事何须你亲自前往?让其他将军统领就是了。”
“可是……”姬政刚想反驳,但见到越王面露不悦,只能闭口不谈。
傍晚,姬政一家离开王宫返回大将军府。一路上,姬政与霜荼没有说过半句话,回到府邸,霜荼抱着孩子径直回到主卧室,姬政则拉起伊娜去了西侧的小间。
一番云雨过后,姬政躺在床上休息。伊娜并没有像过去那样享受缠绵之后的温存,而是转过身去背对姬政。
她心中伤感,想到姬政曾经答应她的婚事,不禁潸然泪下。她本以为这样令人心碎的哭声能够博得姬政的怜爱,但没有想到姬政根本不予理睬,他只是在休息了片刻之后起身穿衣。
伊娜用丝被裹住胸口,缓缓坐起身子,满目哀怨的注视着姬政,她想要张口说些什么,可是又感到莫名害怕。她多希望姬政能抱着她,给她一个吻,或是坐下来说说话,哪怕不提婚事,也总好过这样默然离去。
可是,直到穿好衣服,姬政也始终没有回身看过她一眼。最后,姬政拉开房门径直走出了房间,只留下伊娜一人泪流满面。
入夜,姬政一人在内阁阅读兵书。这时,侍卫前来通报,说是有客人应邀而来。姬政点头应许,命侍卫带客人来内阁叙事。
不多时,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来到了内阁,这人正是伯嚭的心腹——韩账房。他点头哈腰,向姬政行礼道:“韩某拜见大将军。”
姬政示意小老头坐下,问道:“韩老,太宰大人近来如何?”
“托大将军的福,太宰大人近来很好,只不过……嗯,只不过朝政上的事情还是令大人十分烦恼。”
“何事烦恼?”
“哎,还不是那个张循嘛。他天天跟大人对着干,非揪着那点儿军费不松口。您说说看,太宰大人呕心沥血,那可都是为了国家呀。一个国家,大大小小那么多事,都要太宰大人过问。他张循整天就知道舞刀弄剑,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要花多少钱……”
韩账房话没说完,却被姬政击掌打断。只见一个侍卫应声而入,姬政使了个眼色,那侍卫便取出一份锦册交给韩账房,随后转身离开。
韩账房接过锦册,打开一看,发现竟是一份礼单,礼单上的品类相当丰厚,少说也值三万两黄金,他跟了伯嚭三十年,见过无数礼单,但这么大的还是不多见。
“这……这可不得了啊!”
“一点小意思,烦请韩老明日将礼品带回去转交给太宰大人。”
“多谢!多谢大将军!”韩账房急忙行礼。
“呵呵,刚才韩老说张循时常跟太宰大人对着干?”
“可不是么?!这个张循实在可恶至极!”
姬政冷笑道:“我与张循也有些私人恩怨,如果太宰大人能将张循弹劾,本将军也会深感欣慰。”
听到这话,韩账房突然收起谄笑,露出一脸阴森,“只要大将军配合,简单一招无中生有就能轻易将张循弹劾下马。但留着张循终究是个祸患,呵呵,如果不仅仅是弹劾呢?如果要除掉他,不知大将军是否同意?”
姬政停顿片刻,冷笑道:“再好不过。”
次日上午,姑苏王宫。
黄池会盟之后,吴王夫差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落差,爱子去世更是令他心如死灰,此时,他正一手托腮,半挑着眼皮,任由殿上二人肆意争吵。
“张循,你懂什么?!如今财税吃紧,国库亏空,你还要向大王索要军费?!你让我上哪给你弄钱去!”伯嚭指着张循厉声怒斥。
张循轻蔑一笑,“太宰大人,五千两黄金对你来说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前线的将士来说却至关重要!有了这笔钱,我才能够修复军械,加固城池,补给粮草,以及给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家属们发放最低限度的抚恤金。”
“哎。”伯嚭长谈一口气,试图安抚张循,“张将军啊,我知道你需要这笔钱,但是国库里面真的没钱了呀,张将军能不能暂缓一段时间,等我想想办法筹措资金,我估摸年底的时候应该能凑到一大半吧。哎,现在国家困难,苦日子咱就得穷过,也请张将军多多体谅,多多体谅嘛。”
“哼,年底能凑到一半?呵呵,太宰大人还真是会过日子啊,不过太宰大人但能凡清白一丁点,这钱就好办了。”
伯嚭顿时大怒,他伸出肥大的手指,脸红脖子粗的指着张循骂道:“大胆张循!你什么意思!你给我把话说明白!”
“什么意思?!太宰大人及一干姑苏权贵,终日花天酒地、骄奢淫逸,殊不知此般安逸是多少将士用血肉换来的?!这次越国大军来袭,将士们死守要道,奋勇杀敌,拼上性命才将越军阻挡在外。还有吴国百姓,他们倾尽全力帮助将士们保家卫国,以至于惨遭越国人屠杀,倘若没有他们的牺牲,恐怕越国人已经踏入腹地,将姑苏化为一片焦土!现在,太宰大人口口声声说没钱,然而太宰府中一园盆栽的开销就抵得上全军将士一个月口粮!”
“张循!你这是胡说八道!血口喷人!”
二人正吵得不可开交,却见吴王突然用手轻拍几案发出清脆的响声,接着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张循和伯嚭二人不再争吵,吴王才停了下来。
吴王笑看二人,而后对张循说道:“张将军,你今天讲话可是丝毫不留情面啊。”
张循说道:“大王!边陲重镇接连失守,国家已然危在旦夕,现在还有什么情面可讲?!一旦国破家亡,留着再大的情面又有何用?!”
“好,既然张将军把话说到这份上,寡人也就明白了。”吴王大手一抬,指着伯嚭命令道:“太宰大人,十天之内,把五千两黄金准备出来。”
“可是……可是大王!我上哪去弄这笔钱啊?国库真的没钱了。”
突然,吴王勃然大怒,他愤然起身,歇斯底里的指着伯嚭骂道:“你去偷!去抢!你把太宰府卖了!寡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无论如何都要把钱弄出来!听到没有!”
“遵……遵命……”
“退下!”吴王怒斥。
“喏。”
二人刚要离开大殿,却听吴王在身后喊道:“张将军,你留一下。”
张循停在原地,转身向吴王行礼。伯嚭也楞了一下,他用余光狠狠甩了张循一眼,随后径直离开了大殿。
张循来到吴王面前,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吴王神情严肃,“张将军,请如实告诉寡人,越国军力较我国军力,究竟如何?”
“暂时与我军不相上下。”
“暂时?那是何意?”
“越国全军装备精良铁械,这一点远胜我军。两军战法、操训等相差无几,但越军士兵普遍年轻,毕竟经验不足,目前来说战力相对较弱,所以整体来看,越军战力目前与我军相差无几。”
“一年后呢?”
“会略胜我军。”
“三年后呢?”
“会远胜我军。”
“十年后呢?”
“我军毫无胜算。”
吴王深深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该如何强军?”
“强军应先强国,强国应先养民,养民需要安定局势。然而当前内忧外患,已是困局,若求盛世,谈何容易?”
“如此困局,可有破法?”
“眼下急需一场大胜,若能打进会稽,迫使越国投降,就可以大伤越国元气,从而提振我国民心,再创十年安稳盛世。”
吴王点头,随即良久无言,最后他注视着张循说道:“祖宗基业无论如何不能毁在我手里,还请张将军倾力而为!”
张循深吸一口气,行礼道:“喏!”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信
次日中午,姬政还是离开了家门,亲自率军前往南部镇压蛮族暴乱。
姬政离开之后,霜荼和伊娜来到集市上散心。若论繁华,会稽街头的集市自然无法与姑苏相提并论,但此时天气晴朗,大街上也算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伊娜情绪低落,怀抱着婴儿怅然若失的踱着步子。婴儿却显得格外兴奋,他对外面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他时而盯着经过的骏马,惊讶的睁大眼睛,时而指着杂耍的艺人,发出咯咯的笑声。
“姐姐。”伊娜愁眉紧皱,弯着一双大眼睛,委屈的看着霜荼。
“跟将军提你的事情了么?”
伊娜心中哀怨,摇头道:“将军不仅没有提及那件事情,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跟我说。”
“那你也没有主动提出来么?”
“没有……我,我害怕……”
“哎,傻丫头。将军公务多,心事重,想不起来也是有可能的。但你要主动一些,所以下次将军再回来的时候,你还是主动提出来吧。”
“嗯……”
“来,把孩子给我抱吧,你休息一会儿。”
“没事,姐姐,我不累。”
二人正说间,一支车队迎面走来,十几辆马车满载着货物,货物上蒙着厚厚的帘布,看不出运送的是什么东西。本来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