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宛城。
  其实曹叡的决定也不难理解,既不是他不愿征讨江东,也不是司马懿的建议不好,而是诸葛亮开始伐魏了。此时作为曹魏朝中第一能统兵打仗的战略家,司马懿义无反顾地担起了抵御蜀汉的重任。他就是在多次抵御诸葛亮的战斗中,逐渐掌握了军权,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建立了自己的派系,奠定了后来发动政变的基础。虽然司马懿当时做的这一切未必是有意为之,但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交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说一下两人最后一次过招的情形。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十余万最后一次伐魏,司马懿奉诏出兵抗敌。他不顾诸将劝阻,度过渭水,背水扎营(司马懿也挺勇敢,敢于背水扎营)。他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果然诸葛亮兵屯五丈原。双方相持不下,无论诸葛亮怎样挑战司马懿就是不肯出战。
  于是诸葛亮就派人送他一套女装,意在羞辱。司马懿果然大怒,就上表朝廷请求领兵出战。按《晋书》的说法,在这之前曹叡就料定诸葛亮军粮不济,曾专门下旨告诫司马懿不可出战,只要靠到敌军粮尽就算胜利。这回司马懿上表请战,魏明帝自然不批,还派重臣辛毗“杖节以制之”。司马懿要出战,辛毗拿着“节”堵在营门口,不许部队出营,司马懿在“只好”作罢。蜀将姜维听说这件事,就告诉了诸葛亮,并说这样一来司马懿更不会出战了。诸葛亮看破了其中玄机,他说:“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我,岂千里而请战邪?”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在给哥哥的信中曾问及军事,司马懿在回信里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有十万大兵也不是我的对手,“破之必矣!”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此战还是充满了信心的,而且他对诸葛亮也下了一番功夫进行研究。《晋书》记载,诸葛亮曾派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就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答道:“三四升。”司马懿又问诸葛亮政事如何,使者老老实实的回答:“罚二十以上皆自省览。”于是司马懿得出结论诸葛亮食少事繁,岂能长久?于是更坚定了拖下去的决心。
  没多久“有长星坠亮之垒”,司马懿由此料定诸葛亮必败,遣兵出战。“有长星坠亮之垒”是《晋书》的原文,看来古人不但相信这个,还精通此道,司马懿就是个例子。他一直不敢出战,现在看到这一幕就毫不犹豫地出兵了——强烈建议大力发展星相学!
  这是的蜀军已经烧了大营,撤走好远了。司马懿亲统大军一统狂追,眼看着追上了,蜀军突然“反旗鸣鼓”,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晋书》说司马懿突然想起了兵法上“穷寇莫追”这句话,于是退兵,蜀军才得以“结阵而去”。这段记载明显是给司马懿脸上贴金,追了一路都没想起来“穷寇莫追”,看见人家好像有准备就大发善心,主动退兵了?这样的事大概谁都不信。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马懿虽然从星相的变化上判断出诸葛亮以死,但他不能断定这是不是诸葛亮使的障眼法,所以看见蜀军准备决战他就立刻退兵。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句谚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司马懿听了后倒也大度,他笑着自我解嘲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
  司马懿大军撤回去后,还是不太甘心,过了一天亲自到蜀军扎营的旧址巡视。看了一些诸葛亮排兵布阵的遗迹,他不由得叹道:“天下奇才也!”随即又得到了一些军用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往来书信的军事文件,由此司马懿断定诸葛亮确实死了!辛毗对此还有疑问,司马懿解释道这些物品都是“军家所重”,就好像一个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不会丢弃,“宜急追之”!这时他也不用千里请战了,也不顾忌穷寇莫追了,下令急追。
  蜀军在撤退时,于沿途路上撒满了蒺藜。这是一种带刺的植物,把它撒在路上可以扎伤人脚和马的蹄子,在古人作战时多被用于防御,一般把它撒在营房四周防止敌人冲击大营,现在蜀军把它撒在路上也是想阻遏司马懿的追击。这点小手段怎能难住司马懿?他命令两千步兵,穿上“软材平底木屐”先去趟路,结果蒺藜扎到木屐上就被带走了,于是就出现了一条坦途,这种“软材平底木屐”可能就是前一阵流行的“松糕鞋”的鼻祖。
  然后司马懿“马步俱进”,一通猛追。虽然现在才追出来有点晚了,可是也颇有斩获: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如果《晋书》记载准确,如果司马懿没有虚报战功,那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军的这次撤退并不是想《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有条不紊。这种混乱的局面既可能是由于诸葛亮死得太突然,也可能是他死后部将争夺军权造成的。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四节
(更新时间:2007…2…5 22:39:00  本章字数:3062)


  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有人献给魏明帝一只白鹿。明帝很高兴,对已经升任太尉的司马懿说,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时候,有人献过“素雉”,现在你辅佐我又有了白鹿贡奉,这难道不是好兆头吗?唉!曹叡还真是高看司马懿!
  没多久,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曹叡派司马懿领兵镇压。临行前曹叡问他大概要多久能得胜班师,司马懿答道:“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事实上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成为曹魏朝中用兵的第一好手,由他来剿灭公孙渊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魏明帝曹叡对司马懿非常的依赖,甚至在他带兵出征时亲自送出城门。司马懿带大军四万一路浩浩荡荡开往辽东,途中经过他的老家温县时,曹叡还命地方官前去迎接。于是司马懿就在当地“见父老故旧,饮宴累日”。有一天司马懿可能喝多了,在酒桌上“怅然有感”,即席赋诗一首: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遇际会,毕力遐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此时的司马懿还只是想做一个功臣,没有非分之想,至少诗里是这个意思。而且司马懿在出发前曾向魏明帝提了个不讨人喜欢的建议。当时曹叡不顾饥荒和多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大修宫室,百姓苦不堪言。司马懿出征前进谏说,现在“百姓困穷”,应该暂停“内务”,“以救时急”。这件事应该足以说明司马懿此时尚无异心,否则的话他不会在自己出征前这样敏感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建议。
  在出征前,司马懿曾向魏明帝汇报过自己此战的设想。他说,如果公孙渊在大兵到来前弃城而走,这是上计;如果凭借辽河抵御大军这是中计;如果坐守襄平,这是下计,必然遭擒。看来司马懿还真是做足了功课,充分了解了敌人,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准确的预计出平叛所需的时间,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果然采用“中计”,据辽水抗大敌。
  当然公孙渊也知道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军事能力,自己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他在积极组织抵抗的同时,还向孙权求救。虽然他曾杀掉过孙权的使者,但是他知道孙权还是会来救他,因为“伐魏”一直是孙权最大的心愿。果然孙权不计前嫌,派来了救兵,只是路途太远,只能“遥为之声援”。同时孙权还给公孙渊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司马懿善于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我“深为弟忧之”。公孙渊曾向孙权称臣,孙权也曾封他为“燕王”,可是在信里孙权并没有用对臣下的称呼来称呼公孙渊,而是亲切地称之为“弟”——不过让人觉得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公孙渊在辽河的部队很快就被击溃,司马懿大军长驱直入,没多久就包围了公孙渊指挥部所在的襄平城。这时正赶上下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司马懿的部队在城外吃了不少苦头。一些将军就建议移营到高处,司马懿没同意,他认为好容易包围了公孙渊,哪能让他跑掉呢?为此他甚至斩了一个提议移营的将军以稳定军心。此时曹魏朝中也有人因为大雨不断而提出召回司马懿,曹叡没同意,他给了司马懿充分的信任,认为他能“临危制变”,朝廷不应过分干涉。正是曹叡的信任让司马懿上演了一出“计日擒贼”的好戏,这也是曹叡的高明之处。顺便说一句,曹叡死后的谥号是“魏明帝”,一个“明”字说出了后人对他的评价。
  司马懿挥兵攻城。《晋书》记载,就在这时有一颗“长星”自西南到东北,划城而过,落在城外的梁水中。城里城外的双方将士都看到了这一幕,司马懿认为这是个好兆头,而公孙渊则“大惧”,认为不利己军,于是派人“乞降”。司马懿胜券在握,哪会答应?这还不算,他还把公孙渊派来的两个人“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给杀了。然后“檄文”告知公孙渊说,这两个人老了,说话说不明白,你再派个年轻的来!公孙渊只得又派了个“侍中”卫演乞降,并表示愿意送个人质来。大概这个卫演表现尚可,司马懿没难为他,只是让他传个话,司马懿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的就是降和死了!何必送子为质!看司马懿这话说得多冲!全不似当年与诸葛亮对峙时畏首畏脚的样子!
  公孙渊见乞降无门,只好带人突围而出。司马懿派兵急追,终于击败了公孙渊,在梁水星落之处“斩之”。然后司马懿挥军入城,下重手整治辽东。他把襄平城中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的男子都杀了,公孙渊手下的伪公卿以下的官员“皆伏诛”,公孙渊的将军毕盛等两千多人也都被杀。其实司马懿此举就是屠城,不过《晋书》的记载似乎有意避免使用这个词,毕竟司马懿还杀了不少官员、将军和士兵。司马懿能把城中的男子集中起来,按照年龄进行挑选和甄别,说明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城内局势,按照常理来说,此时已没必要屠城,但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让襄平短时期内无法再发动战乱。
  《史记》和《前汉书》在《李广传》里都记载了同一件事。李广威名远扬,可是一直“不得爵邑”,连那些能力不如他的人还有他手下的军吏甚至士卒都封了侯,李广却不能封爵,所以后人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说。李广自己也觉得憋气,就问当时一个比较有名的“望气者”王朔,这是我的面相不好还是命当如此?王朔反问他,“将军有所恨乎?”他一问,李广想起了一件事,当年李广在陇西镇守,当地的羌人反叛,李广诱降了八百余人,然后“诈而同日杀之”,李广本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王朔就告诉他:“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广杀了八百降人,遭了报应,不能封侯。司马懿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杀放下武器的军人还杀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可是后来也没见他遭报应,反倒官越做越大,不知是何道理?
  铁血镇压的同时必须拌以安抚,司马懿杀了一批人之后重赏了当初因力谏公孙渊而被杀的官员及其后人。《晋书》在这里还记载了一件小事:当时天气寒冷,有人建议把公孙渊库里的旧棉袄拿出来分给士卒。司马懿没同意,他说这都是“宫物”,我们做人臣的哪能随便拿呢?!
  这时的情况有点乱,让我们来理顺一下。《晋书》的说法是司马懿在发动政变前,一直小心谨慎,官越大越谦恭,生怕树大招风,惹来不测,分旧棉袄一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可是他杀平民、杀伪公卿、杀降卒却很果断,一点也不怕给政敌留下口实。《三国演义》说公孙渊是被活捉后斩首的,《晋书》没明确说明,回避了这个问题,只说司马懿“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堕之所”。如果《三国演义》说的是真的,那司马懿的胆子也太大了。活捉了如此重要的首恶,不押送京师交给皇上,反倒连审也不审直接就“咔嚓”了,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与他小心谨慎的作风格格不入。不过从他不接受公孙渊的乞降来看,好像司马懿根本就没打算让他活下去。为什么呢?是出征前与皇上商量好的既定方针,还是他想杀人灭口,掩盖什么?前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地方大员造反,皇帝当然要审问一番,看看是否有人指使,朝中是否有内应?不太可能直接就杀了。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虽然公孙渊不是一下子被打败,如果他要散布什么消息完全来得及,在他兵败被杀之前完全有时间和能力向外界传递任何信息,但这种得不到当事人认证的消息只能是——“谣传”。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骇人的结论:司马懿本人或是与他关系密切的某人与公孙渊反叛一事有着直接或重大的联系!所以司马懿才一反常态,果断行事,大开杀戒,主要目的就是灭口!当然了这只是项飞自己的推论,正确与否还要留给历史学家来检验。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五节
(更新时间:2007…2…8 13:20:00  本章字数:3144)


  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率大军班师回朝。在他刚到襄平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明帝曹叡把头枕在他的膝上,对他说:“视吾面!”司马懿低头一看,曹叡的脸“有异于常”,就是和平时不一样,究竟怎么不一样《晋书》没说,但应该很难看,司马懿“心恶之”。在他班师回朝的途中,魏明帝曹叡还派使者前来劳军,并让司马懿“便道镇关中”,就是让他不要着急回来,先镇守一阵关中。可是没几天,诏书又来了,让他立刻回朝。而且催得很急,三日之内连下了五道诏书。明帝曹叡还在手诏里说,我盼着你快点回来,回来之后不用通报,直接到后宫“视吾面”。“视吾面”这三个字又一次出现在《晋书》里,这里顺道说一下《晋书》。相对其他“正史”来说,《晋书》对这类奇异灵怪之事的记载要多得多,不只在《天文志》和《五行志》中有所体现,甚至在人物传、纪里也频频出现,类似的记载在下文还会出现。因此虽然《晋书》是对晋朝历史记载相对权威的史书,但却因为这个问题让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司马懿接到诏书后隐约感觉到什么,于是全速赶回京师。《晋书》记载司马懿乘坐“追锋车”“昼夜兼行”,四百多里的路“一宿而至”。“追锋车”是什么构造,我们不得而知,但应该不是机动车。以那时的道路条件,又是夜间行车,能够“四百余里,一宿而至”,这个速度在当时也应该是极致了。
  司马懿到了京城后直接赶到嘉福殿明帝曹叡的病床前,“流涕问疾”。曹叡拉着司马懿的手说:“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看来司马懿对明帝的感情还是很真挚的,而明帝对司马懿也颇为倚重,这种倚重来自于司马懿的忠诚和才干,这也是司马懿在曹魏众臣里脱颖而出的原因。曹叡临死前传位给曹芳,司马懿又一次成为受托孤之重的顾命大臣,这一次和他一起受命托孤的还有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曹爽。这一年是魏景初三年,即公元240年。
  魏明帝曹叡自己没有儿子,不知道从哪里领养了曹芳。关于曹芳的来历,《三国志》说“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魏氏春秋》说,“或云”曹芳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都没有确切的记载,《魏氏春秋》好容易有一点线索,还是听别人说的,“或云”,看来曹芳的身世还真是一个谜。他继位没几年司马懿就发动政变,从此曹魏大权旁落,名存实亡,不久以后,曹芳被废,贬为齐王。所以曹芳虽然名正言顺地做过皇帝,但他却没得到谥号,历史上也只称他为“齐王芳”。
  曹爽是前大司马曹真的儿子,而曹真是曹操的“族子”,所以曹爽就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明帝曹叡对他一直很宠爱,曹爽本来是武卫将军,明帝在病危时才封他为大将军,大将军没当几天又受命托孤。曹叡的谥号是“明”,这说明他还是比较“圣明”的一个皇帝,可是他选的顾命大臣却太失败了!
  曹芳继位前期,曹爽和司马懿两个顾命大臣尽心尽力,认真负责。曹爽因为根基尚浅对司马懿礼让有加,什么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而司马懿虽然德高望重,才干非凡,但更加小心谨慎,不抢风头,又因为曹爽是宗室,所以对他也很尊重,什么事都和他商量,绝不独断专行。这两个顾命大臣相辅相成,互敬互重,一时之间倒也传为美谈,成为佳话。如果司马懿在这个时候退出历史舞台,那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堪称完美,真正的国之栋梁,朝廷砥柱,其耿耿忠心完全可以和伊尹、周公、霍光、诸葛亮相提并论。可这显然不是老天派司马懿到世间走一遭的真正目的,历史在这里开了个大玩笑——没多久司马懿就发动了政变。
  曹芳甫一继位,曹爽就提议重赏司马懿,封他为太傅,而且“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几句话的意思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还封了司马懿的子弟为官,最能显示恩宠的是司马懿家里的婚丧嫁娶,费用一概由皇室支出,这分明是把他当作一家人了。司马懿对此感激不尽,但是对封其子弟为官一事却坚辞不受。但是曹爽此举似乎还有深意,太傅虽然是朝廷里最大的官职,但是却没有兵权,曹爽推荐司马懿升任太傅好像就是为了夺他的兵权。后来司马懿虽然也曾带兵出征,多次与东吴交锋,但事毕之后必须得向朝廷交回兵权,哪有自己手握重兵过瘾?而且既然曹爽对他起了疑心,那司马懿就要小心提防,保证自己安全的最佳方式当然就是执掌重兵了。可是这个权力却被曹爽剥夺了。司马懿对曹爽的不满可能就始于此。
  史书里记载的曹爽给人的感觉是:志大才疏、好大喜功而且轻信他人,很容易就被说动。作为一个领导人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当然是好事,可如果这个领导人偏偏志大才疏、好大喜功,这些性格特点凑在一起就不是好事了。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最后拿主意的还是领导人自己。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曹爽手下的邓扬、李胜等人为了让他“立威名”极力怂恿他伐蜀,于是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率大军六七万人南征。司马懿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坚决不同意,但曹爽一意孤行,坚持出征。《晋书》对此战的记载很简单,只说曹爽“无功而还”。《三国志》也有记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曹爽大军取道骆谷,结果蜀兵早有准备,魏军只好主动撤回。《汉晋春秋》在记载这一战时说,魏军在后撤时被蜀军追杀,损失惨重。这就是“骆谷之役”。而且《三国志》和《汉晋春秋》都提到一点,因为蜀道难行,曹爽征用了当地大量羌族人民和他们的牲畜用于运输。结果这些人和牲畜或是死于战斗,或是死于艰难的蜀道,或是被蜀军俘虏、缴获,总之此战损失最大的是当地的羌人。要知道牲畜在那时是普通家庭的巨大财产和主要劳动工具,因此即使只是牲畜被蜀军缴获,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此战过后,曹魏政府与当地羌人的关系非常紧张。
  好像越是志大才疏的人就越好大喜功。曹爽此役失败之后,又要在别的地方建立功勋。他与正始七年在抵御东吴进攻时,不听司马懿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又被打败。
  曹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建立自己的“威名”,早日摆脱司马懿的阴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手下一些人的极力怂恿,现在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几个主要手下。
  何晏,字平叔。他身世显赫,是何进的孙子,他的母亲尹氏是曹操的夫人,当然了,曹操有很多夫人。曹操当司空的时候“纳”了尹氏,那时何晏已经出生,所以他姓何,而且与曹操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他只是被收养在曹操家中,与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一个人叫秦朗,这个秦朗在《三国演义》里也曾出现,他的父亲是吕布手下将军秦宜禄。吕布战败后,秦宜禄夫人就被曹操收编到家中,秦朗就这样跟了过来。大概曹操通过这种方式收编了很多妇女,秦宜禄夫人之所以能被记住是因为有这样一段故事:《蜀记》记载,吕布被围,将要灭亡的前夕,跟随刘备参战的关羽向曹操提出请求,城破之后秦宜禄夫人归自己。曹操当时答应了。后来关羽又为此事几次向曹操提出请求,搞得曹操暗生疑心,想知道秦夫人到底有多美。城破之后,曹操抢先把她接来,一看果然国色天香,于是曹操立刻翻悔,不顾之前的许诺,把秦夫人据为己有。秦朗就这样跟随了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