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之所命不可去也”,就劝阻了唐太宗,也因此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从这件事也可看出他的影响力和在玄学上的成就,连皇帝都要听听他的意见,可见他的造诣之高。
  李淳风记下这个星相奇观后并没有就此了事,他还进一步把这个星相变化与蜀汉兵败联系在一起,并认为这是蜀汉兵败的征兆。李淳风的玄学造诣极高,他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今人不能理解古人这种天人感应的理论,但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统统归为“迷信”。事实上,除《晋书》外很多史书都有类似的记载,可是现在的人研究史书的态度很成问题,要么把这些记载斥为迷信,要么就视而不见,不敢正视这些记载。个人感觉这种风气很不对,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这种风气导致了包括玄学在内的很多古人的研究成果因此衰微甚至失传。
  这件事发生没多久,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与司马懿对峙百余日后,一代名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两军阵前,结束了令人感叹的千古传奇,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在这年的二月份带兵北伐,按常理揣度这时他的身体应该没问题,可为什么短短半年后他就病发身死了呢?军务操劳,“食少事繁”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似乎还不至于在半年内就要了他的命,这里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情?似乎某种长年累积的慢性病突然急性发作,或者是染上了什么急性传染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就要等真正的历史学家来考证了。
  不过他的敌人却贪天功为己有,把功劳算到了自己身上,并利用这个机会夸大事实,大肆进行反动宣传,企图瓦解蜀汉军心,且看《魏书》是怎么说的。《魏书》说诸葛亮“粮尽势穷”,拖又拖不起,打又打不过,愁得不得了,哇哇吐血,于是只好在一天夜里烧掉大营,连夜撤退。大军刚刚走到栈阁道口,他就病发身亡了。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这段文字,但也认为这是魏人“自夸大”,敌国的反动宣传不足为信。他还说,之所以《魏书》说诸葛亮死在栈阁道口,是因为当时形势危急,蜀汉军不敢在五丈原发丧,只能等退入栈阁道口后才敢举哀。
  按照《晋书》的说法诸葛亮突然病故,蜀汉众将顿时没了主意,虽然诸葛亮临终前已经做了一些布置,但面对司马懿谁也不敢大意。大家按照诸葛亮的交待,在一天夜里烧掉大营,连夜退走。司马懿发现蜀汉突然撤军了,也很纳闷,就在这时当地的老百姓跑来向他报告,说蜀汉撤兵是因为诸葛亮死了。请注意,是当地百姓来报的信,而不是司马懿自己的侦察兵,这可能也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一个原因。
  司马懿虽然也算到并且正盼着这一天,但这个大奖确实来得太突然,让他一时不敢相信。等他回过味来立刻下令追击,这回也不用请示了,当然也不用麻烦辛毗演双簧了。司马懿亲率大军一路追来,追呀,追呀,终于追上了,远远地看见蜀汉军的后队了。就在他要下令掩杀时,蜀汉军忽然“反旗鸣鼓”摆出一副要展开决战的样子。一个念头闪电般掠过司马懿的脑际:穷寇莫追!人家大老远来打仗也不容易,现在想回家就别拦着了!于是良心发现,“不之逼”,也就是不再紧逼了,其实就是下令退兵的委婉说法。从此落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
  这是《晋书》的说法。司马懿当然不会良心发现,他来的目的就是追杀蜀汉军,不然怎么下令追击时没想到“穷寇莫追”?他之所以退兵,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恐亮症”。“恐亮症”在这时发作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是“诸葛亮已死”这个消息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一见蜀汉军准备开战就坚定地认为自己中计了。项飞认为,蜀汉军的行为可能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但更可能是真的被司马懿逼到绝路上了,没有办法,只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了,没想到歪打正着,吓跑了司马懿。《晋书》还记载,此役之后民间就有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不过司马懿倒很看得开,他自我解嘲说:“吾便料生,不变料死”。诸葛亮都已经死了,还能把强大的对手吓成这样,可见他的军事能力绝非泛泛。
  蜀汉军撤走几天后,司马懿亲自到敌人大营旧址查看。看完之后不禁感叹道:“天下奇才也!”随即他又发现了很多蜀汉遗弃的文件、粮食,于是断定诸葛亮真的死了,立刻下令继续追。旁边的辛毗一听,以为又要演双簧,于是抓起“节”就要说台词,司马懿当即制止了他,向他解释说,这些文件、粮食历来是“军家所重”,就好像人的五脏一样,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不会轻易丢弃的,这只能说明诸葛亮真的死了。
  然后司马懿不顾兵法上说的“穷寇莫追”的古训,再次亲自带大军追杀而来。一直到了赤岸这个地方才得到确切消息:诸葛亮真的死了。这下他才终于放心,带领人马回去了。
  还有一节这章就写完了,下一章写谁还要听听大家的,是三国的人物还是那些割据势力,比如吕布、二袁等,请指示!大家先指示着,我去渡个假先。休息几天就回来!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八节
(更新时间:2007…5…8 17:02:00  本章字数:2507)


  诸葛亮的灵柩在长史杨仪等人的护送下,历尽险阻回到成都,后主刘禅下诏悼念。在诏书中后主对诸葛亮为兴复汉室所做的一切给与了肯定和赞扬,说他是“继绝兴微,志存靖乱”,“无岁不征,神武赫然”,还对诸葛亮不负刘备遗愿尽心辅佐幼主的行为给与了高度评价,把他比作伊尹、周公,最后皇帝刘禅赠诸葛亮丞相、武乡侯的印绶,谥号为“忠武侯”。请注意,诸葛亮至死也只是一个乡侯。
  诸葛亮临终前有遗言,要求在汉中定军山安葬自己,并极力拒绝厚葬,明令“殓以时服,不须器物”。其实诸葛亮一直很节俭,他曾给后主上过一份表,汇报了自己的财产状况,“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同时并表示我的这些家产足够家人自用了,至于我本人,一切开销都有朝廷支付,所以就没另置产业,最后他还说如果我死之日,家中“内有余帛,外有盈财”,都是对不起陛下!陈寿写到这里,特意加进一笔:“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死后,蜀汉境内各地纷纷打报告,请求为他立庙祭祀,后主刘禅以此事不合礼制为由拒绝了。各地百姓见状,就开始了“私祭”,由此可见诸葛亮还是颇得民心的。据说四川有的人至今头上还缠着白布,其起源就是为了给诸葛亮戴孝,历经千余年还有人不愿拿下来,可见武侯遗爱之厚。“私祭”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朝臣的注意,于是上言请求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这个建议再次被后主刘禅拒绝。没多久,以向充为首的朝臣又一次上表请求为诸葛亮立庙,这一次刘禅终于批准了,于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四时祭祀。这时距诸葛亮去世已经二十九年了。这年的秋天,魏将钟会伐蜀路过这里,亲到庙中祭祀,并约束士卒不得损坏诸葛亮的坟墓,就连在这附近放牧樵采都不行。看来诸葛亮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他的死亡而减弱,反倒越来越强大,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对已经去世多年的诸葛亮表现出一丝敬意。
  那么刘禅为什么不愿为诸葛亮立庙呢?有人认为这表明了他对诸葛亮专权的不满,还以《魏略》的记载作为论据。《魏略》记载,刘禅把国事都交给诸葛亮,还说政事交给你,祭祀的事交给我。这些人把刘禅这番话理解为欲掌权而不能的皇帝发出的酸溜溜的牢骚。(如果这段记载是真的,那刘禅还颇有超前的政治意识,他应该是最早提出君主立宪制的第一人,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他把政事交给首相,自己作为国家的代表只出席一些象征性的活动,嘿嘿。真奇怪,为什么没有“学者”来炒这件事?多好的素材呀!)《魏略》这段记载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刘禅的这番话决不是酸溜溜的牢骚。因为从刘禅后来的表现看,他并不急于掌权。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把大权收回己有,而是让孔明的继任者蒋琬继续管理国事,自己则在一边逍遥快活,又推行了十多年君主立宪制。直到蒋琬也死了,他才开始亲理朝政。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急于掌权,甚至可以说是避免掌权,因此即使他对诸葛亮有什么不满,也决不是因为诸葛亮专权引起的。
  项飞认为刘禅不给诸葛亮立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合“礼秩”。事实上,在古代基本没有国家给臣子立庙祭祀的。即使有,也是在臣子死后,在他所辅佐的皇帝庙里为他立庙,后人在祭祀这个皇帝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享祭”,这种做法叫作“配享某帝庙”,比如唐朝的房玄龄,他就被唐高宗赐予“配享太宗庙”的隆恩。能享受这样待遇的大臣真是少之又少,像诸葛亮这样单独立庙的几乎没有,刘禅批准为他立庙也是开了先例。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是大臣们一再请求,另一方面当时蜀汉衰微,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急需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人心。而诸葛亮就是很好的楷模,他在朝臣心中颇受尊敬,在百姓眼里更是有着神一样的地位,朝野上下受惠极大,这可是凝聚人心的最佳选择。所以后主刘禅才同意打破惯例,为诸葛亮立庙。
  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还算客观。他说刘备“举国托孤”,而诸葛亮“心神无二”,这种合作“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陈寿还评价说,诸葛亮的才干“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治理国家达到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并且深受百姓爱戴,“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刑罚虽然严苛,但却没人抱怨,为什么呢?“用心平而劝诫明”,就是执法公正,先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说明白了,如果有违反的在处罚时也没有怨言,就是不教而诛的反义词。陈寿最后总结说,诸葛亮确实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是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和管仲、萧何有一拼;但是诸葛亮连年动众北伐而没有成功,大概是因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应该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还算客观,可自从《三国志》成书以来一直有人说他对蜀汉尤其孔明等人的评价有失公允,而且年代越久这种说法就越盛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方面是时间越长诸葛亮等人被神化的越厉害,与历史本来面目相差越远;另一方面这里确实有一些个人原因。
  陈寿本来是蜀汉的官员,师从谯周(就是《三国演义》里劝降好手的那个谯周),蜀汉亡国后归了晋朝。他的父亲曾在诸葛亮手下为将,后来因过错受到惩罚。有人说他的父亲就是陈式,《三国演义》说他因为违反军令被诸葛亮处死,但《晋书》没说陈寿的父亲是谁,也没提他是被处死的。只说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兵败为诸葛亮所斩,他被连坐受髡刑。后来陈寿又在诸葛瞻手下为官,可不知道为什么诸葛瞻非常看不上陈寿,啥好事也不带他,双方关系很僵。虽然写书的陈寿未必就此贬低诸葛父子,但有了这两层关系,读书的人难免不这样想。而且《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与大家心中的诸葛亮差距太大,所以就有人认为陈寿公报私仇,有意贬低诸葛亮。其实这种说法没有证据,相反陈寿对刘备还是很尊敬的,一直称之为“先主”。我们应该相信史官的职业操守,而且如果陈寿把诸葛亮等人写的太完美,恐怕政审都通不过,毕竟诸葛亮后期北伐的主要敌人就是大晋奠基人之一的司马懿。
  本以为用一节就能结束这一章,没想到写冒了,看来得下一节才能结束。我也很喜欢张辽、赵云、徐晃等人,可是觉得应该最后写这些各国才俊,所以下一章就写吕布。当否,请批示!还有董卓应不应该也算三国豪杰?本书是否应该细数一下他?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九节
(更新时间:2007…5…9 16:26:00  本章字数:2795)


  诸葛亮死了,盖棺定论也有一千多年了,虽然一直都有质疑的声音,但这声音一直都不大,也不是主流。下面就说说项飞心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虽然他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也堪称人中龙凤、士中俊杰。他最突出的是他的战略眼光和治国理政的能力,其军事才能稍逊一筹,但这是与他自身其它能力比较而言。若以他的军事能力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比较,他虽然算不上第一,但绝对是名列前茅。诸葛亮后来几次北伐无功而返,一方面是他自身能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的对手太厉害了,用陈寿的话说一个个都堪称“人杰”。最能体现诸葛亮战略眼光的代表作当属隆中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还是个“村夫”,能把天下形势看得如此清晰,分析得如此透彻,确实难能可贵,所以刘备立刻就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要说刘备也真不容易,被人家打得到处流浪,无处安身。他命运的转折点是赤壁之战,这一战之所以能取胜关键在于与孙权的联合,而联合孙权最早就是诸葛亮向刘备提出来的,所以刘备一生的转折点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得到诸葛亮那一刻。难怪刘备对别人说自己得到诸葛亮就是如鱼得水,看来此言不虚!
  诸葛亮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贪恋权势、比如玩弄手段,但还是那句话,无亏大节。在法正得宠正当红的时候,诸葛亮不敢或不愿触怒他,甚至在有人向他举报法正并请他转告刘备时,他也不敢揽这个差事,还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从中和稀泥。当然诸葛亮不是怕法正,而是不敢冒犯刘备。其实这也是为官之道,算不上大毛病,与后来不敢劝阻刘备伐吴和对待李严的问题比起来,这更算不上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并明确分工让李严掌管军事。可刘备刚死,诸葛亮就玩弄手段,把李严留下镇守边关,自己则回到成都独掌朝政,并逐渐把李严的兵权夺过来自己掌握,最后终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蜀汉一人。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确实做得不对,颇受非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背上骂名,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的确确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工作也作出了不小的成绩,多多少少抵消了他的错误。如果他大权独揽后没有像样的工作业绩,也没有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那后人对他的评价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至少他排挤李严这件事就会被人揪住不放。
  尽管如此,诸葛亮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还是无愧天地、无愧己心的。实事求是地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诸葛亮如果想取代刘禅,虽然有些技术上的困难但应该不成问题。诸葛亮揽权、有野心,可他洁身自爱,时刻警醒自己,不被或敌人或朋友的诱惑、讨好、吹捧、糖衣炮弹所迷惑,坚决不肯越雷池一步。在他和李严关系密切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李严劝他称王并受九锡。虽然异姓称王并受九锡在当时颇受非议,但还不能就此断定这就意味着篡逆,最多也就是“疑似”。可诸葛亮还是小心谨慎地拒绝了,他有自己的底线,决不会给别人留下嚼舌头的因由。诸葛亮到死也只是一个“乡候”,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这只是个二等爵位。“候”还分为县候、乡候、亭候,其中最大为县候,其次乡候,最次亭候,诸葛亮的“武乡侯”只能说是二等侯爵,并不显赫,比起曹操、司马家族非公即王的爵位来,差得太远。
  诸葛亮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耿耿忠心,也就是他的忠义。自从刘备把他请出山后,他就心怀感激,“许先帝以驱驰”,刘备死后他又受命辅佐刘禅,一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他忠于刘备家族也好,忠于汉室也好,这种遵守承诺,忠君爱国的思想都是值得肯定的。有人说“忠君”是封建思想的糟粕,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君”虽然只是一个人,一个个体,但他有时代表的是国家,是民族。就好像国旗,它不只是一块布那么简单,它有时就是国家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当国旗受辱时有那么多人明知寡不敌众也要挺身而出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国家。
  关于诸葛亮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呢?项飞的答案是没有。本书曾多次提到鉴别一个权臣是否有篡逆之心的简便方法,就是看这个权臣是否有打算把权力交给自己家族的安排。(严正声明:该方法为项飞的专利发明,侵权必究。)举例说明一下。曹操虽然没有称帝,甚至也没废过皇帝,但他把魏王的爵位连同朝廷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后人说他篡逆。司马家族也是如此,尤其是司马师,他自己没有儿子,临终前就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即使没有后来者的“受禅”,他们的这种行为还是被称为“篡逆”。反之,伊尹专权多年,可最后归政于商君,周公把持朝政,最后也把大权归还给周天子,所以他们是贤臣;霍光更不用说了,他甚至还废掉过一个皇帝,但他最后还是交还了大权,所以没人说他“篡逆”,反倒称之为国之栋梁。
  诸葛亮就是后者。他临终时没有给自己家族的人任何权力,就连自己的学生姜维也没借着光,姜维后来能出头是他自己努力外加一点运气的结果。事实上诸葛亮老早就指定了自己的继任者,两军作战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荷倾国之重的诸葛亮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他在刚开始北伐时曾秘密给后主上了一份表,在表中他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这个“琬”就是蒋琬,诸葛亮与他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师徒之情,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和诸葛亮政治观点接近,而且能力出众。在继任者的选择上,武侯没有一点私心,全是为了国家。如果他真的对皇帝宝座有什么想法,只怕做不出这样的安排。
  诸葛亮的情况有些特殊,不太适用于这条定理,因为他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八岁,即使诸葛亮想把大权交给他也不现实。所以有人就以此为由来反证诸葛亮并非没有篡逆之心,只是未得其便。项飞承认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像它无法证明诸葛亮没有篡逆之心一样它同样也无法证明诸葛亮有篡逆之心。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三国演义》。老本的《三国演义》,罗本之前的那个,忘了是哪个了,对诸葛瞻战死绵竹的描写与流行的罗本略有不同。它说邓艾兵至绵竹,准备与诸葛瞻开战,开打前送了一封劝降信。诸葛瞻看了信考虑了一下,这让他的长子诸葛尚很不满,于是严厉的批评了父亲。他说这种事有什么考虑的,直接撕了信,斩了来使就完事了。他认为父亲考虑一下都是对国家的不忠。诸葛瞻很惭愧,当即撕书斩使,下令血战到底。罗贯中在改写《三国演义》时把诸葛瞻考虑这一段去掉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已经长大成人,他会不会把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呢?其实这种问题没意义,历史就是历史,发生的事就是“有”。没发生的事就是“没有”,没有如果和假设。就像白居易在《放言》里说的那样:“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诸葛亮做了那么多事,到今天尚且被人议论,更何况他还没做的事呢?讨论这些没有意义,也不会有结果。
  总之从他做过的事来看,诸葛亮无亏大节,堪称忠义的典范。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九节
(更新时间:2007…5…9 16:27:00  本章字数:2795)


  诸葛亮死了,盖棺定论也有一千多年了,虽然一直都有质疑的声音,但这声音一直都不大,也不是主流。下面就说说项飞心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虽然他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也堪称人中龙凤、士中俊杰。他最突出的是他的战略眼光和治国理政的能力,其军事才能稍逊一筹,但这是与他自身其它能力比较而言。若以他的军事能力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比较,他虽然算不上第一,但绝对是名列前茅。诸葛亮后来几次北伐无功而返,一方面是他自身能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的对手太厉害了,用陈寿的话说一个个都堪称“人杰”。最能体现诸葛亮战略眼光的代表作当属隆中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还是个“村夫”,能把天下形势看得如此清晰,分析得如此透彻,确实难能可贵,所以刘备立刻就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要说刘备也真不容易,被人家打得到处流浪,无处安身。他命运的转折点是赤壁之战,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