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四节
(更新时间:2007…4…30 13:55:00  本章字数:2368)


  李严的儿子李丰虽然没被株连,但失去了大靠山,仕途也基本到头了,后来只官至太守,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尽管也算可以了,但以太子党成员的身份当个太守还是太小了。
  诸葛亮处理完内部事务就开始准备继续北伐了。他休整士卒,操练人马,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储备军资,并于建兴十一年冬把部队和粮食集中在斜谷口,随时准备出兵伐魏。这时曹魏的顶梁柱曹真已死,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他当然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对手。
  其实除了这次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手外,两人还有一次非正面的交锋,那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司马懿平定孟达的叛乱。
  当时曹魏文帝曹丕刚死,他所看重的蜀汉叛将孟达一下子失去了靠山。本来叛将的日子就不好过,但是曹丕在时对孟达还真是不错,现在曹丕一死孟达只好独自面对周围不信任的目光。一下子从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变成了新君眼里的边缘人,这种落差是巨大的,孟达受不了。而且孟达叛逃后仍与蜀汉的高层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诸葛亮、李严都与他有书信来往。当然蜀汉这些人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策反他,不过手法高超,在拉家常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他进行洗脑,孟达长期以来一直被人家当做策反对象自己还不知道。现在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他决定反叛了。
  可是按照《晋书》的记载,此时诸葛亮的反应很是可疑。虽然他一直和孟达保持着书信来往,但那是工作需要,他本人似乎对孟达没有好印象。《晋书》说诸葛亮“恶其反复又虑其为患”,于是就用了个手段逼孟达起事。他派手下一个叫郭模的人诈降,投奔到与孟达有矛盾的曹魏将军申仪那里,并把孟达要谋反的消息泄露给他。申仪闻讯大惊,这么大的事他可不敢作主,立刻打报告请示。几乎就在同时,孟达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现在他无路可走,只能叛魏了,诸葛亮的目的也达到了。
  孟达的反叛对曹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王朝的覆灭,多亏了司马懿当机立断,果断出击,才能消巨祸于无形,挽狂澜于既倒。他一面稳住孟达,一面飞速进军赶来平叛。孟达不但因被迫起事而准备不足,而且还上了司马懿的当,错误地认为司马懿还没发现自己的企图。他甚至在给诸葛亮的信中乐观地估计司马懿大军能到自己这里的时间,认为怎么也要一个月左右,那时自己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谁来都不怕了。可是他的信刚送走,司马懿大军就到了。孟达随后又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这次他可没那么自信了,在信中他哀叹道:“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司马懿一通猛,攻击败孟达。孟达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杀,他至死都不知道是诸葛亮把他卖了。关于司马懿平定孟达叛乱的记叙,详见本书《大晋奠基人》一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段描述来自《晋书》,其他的史书,包括《三国志》都没有记载。这段记载里的诸葛亮让人感觉怪怪的,孟达反魏是多好的机会呀,对他伐魏是个多大的帮助呀,似乎没道理仅仅因为“恶其反复又虑其为患”就把这么好的卧底浪费了。不知道为什么《晋书》里的诸葛亮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阴险狡诈,善于权术,这回逼反孟达就是个例子;而且空有大志,没有真才实学,领兵打仗也少有胜绩,尤其是遇到司马懿,简直就是一触即溃,根本不敢交锋,只能闭门紧守。这个诸葛亮和大家心中的诸葛亮相去甚远,好像把他和司马懿弄颠倒了。
  《晋书》是唐朝人所撰,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等人共同负责这项工作,甚至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亲自动笔参与编撰。《晋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等就是李世民写的,所以又被称为“御撰”。据说李世民临终前曾指定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从他亲自为王羲之作传来看李世民还是很喜欢王羲之的字和他的人的,所以此说很有可能。按说唐朝人写晋朝的书应该少了很多忌讳,更何况领头的是当朝皇上呢!不会像陈寿写《三国志》那样,以本朝的人写前朝的事难免会有很多顾忌,更别说这里面还牵扯到本朝的几位开国之君,所以陈寿不得不小心谨慎,有的地方语焉不详甚至略而不提,这倒不是陈寿胆小怕事,而是如果不这样写就不可能通过审查,即使写成了也没有出版社敢出版,搞不好还要被封ID甚至杀头。
  《晋书》就不一样了。唐朝和晋朝隔了好长一段时间,中间既有乱糟糟的南北朝,又有短暂而强大的隋朝,大唐的天下就是从隋朝手里得来的,所以对晋朝的事应该没那么多忌讳。更何况《晋书》里涉及到诸葛亮的地方主要出自《宣帝纪》,而《宣帝纪》的作者就是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那就更没忌讳了。文字狱历来是皇帝对付别人,还没有人敢用文字狱对付皇帝。皇帝写文章没有禁用字,不怕封ID,不担心出版,更不用负文责,也不会被杀头。
  可既然这样,为什么《晋书》里的诸葛亮与民间传说甚至其他史书里的诸葛亮大大不同呢?是不是其他史书错了,诸葛亮真的就是《晋书》里描写的那样?还是李世民有自己的选材角度,作为开国之君他对同样开基立业的司马懿有着不同常人的理解?
  好了,扯得太远了,接着说诸葛亮。司马懿平定孟达叛乱,是他和诸葛亮第一次交锋,尽管不是面对面的那种。这一次的结果应该是司马懿胜了,但诸葛亮也没败,失败的只有倒霉蛋孟达。这一次战役中,司马懿的目的是平叛,他完成了任务;诸葛亮似乎也没打算借这孟达反魏有所举动,所以他也必能算失败。
  两人第二次交手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打了几个胜仗,有所斩获,他最后撤兵也不是因为司马懿的原因;而司马懿本来定的战略目标就低,他没打算击败诸葛亮,只是想挡住他的去路,最后他的战略目标也达到了,不过不是凭他的真本事,而是老天帮忙。所以这次两人交手的结果应该是诸葛亮胜了,但司马懿也没败。
  前面两次交锋,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是打成平局,究竟谁会最后胜出,就要看第三次PK的结果了。
  广告很短,不要走开!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五节
(更新时间:2007…5…1 12:52:00  本章字数:2297)


  一直感觉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名字就是老天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司马懿”,下联是“诸葛亮”,横批应该是“北伐”。之所以说“司马懿”是上联“诸葛亮”是下联,主要是考虑对仗,事实上一直是诸葛亮出上联,司马懿疲于应对。横批是否恰当还请大家指教。
  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兵出斜谷口开始了第五次北伐——又出上联了!
  《晋书》记载,早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军时,曹魏众将就料到他还会来,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认为明年庄稼熟了的时候诸葛亮就会来,既是北伐,也可以顺道抢些粮食,而且出兵地点可能在陇右。司马懿不认可这个推论,他在仔细分析形势和对手后给出了自己的预测。他说,诸葛亮两次兵出祁山,一次攻打陈仓,都失败了,下次如果他还来,一定会扬长避短,不再攻城,而是“求野战”,所以他下次北伐的地点应该在陇东不会在陇西;而且诸葛亮一直为军粮发愁,下次他一定会攒够了军粮才能来,这大概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司马懿大胆预言诸葛亮下次北伐的时间是三年后,地点是陇东某处。
  虽然司马懿在传说中屡败于诸葛亮,但他能成为诸葛亮对手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他绝非泛泛之辈,这一次他准确的预言就是个例子,诸葛亮大军果然在司马懿预计的时间出现在预计的地点。
  诸葛亮这次准备充分,不但粮草足备,还把原来运粮的专利产品木牛升级为流马,专为解决粮草的运输,看来这次他打定主意要长期作战了。同时他还联合东吴,双方约定一起举兵,两路夹攻,杀曹魏个措手不及。
  曹魏政府听说诸葛亮又来了,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害怕,可还是“忧之”,于是又派征蜀护军秦朗带人马两万增援司马懿,当然前线总指挥还是司马懿。当时曹魏诸将都建议隔着渭水在北岸与诸葛亮对峙,司马懿倒是同意对峙不打,但是这三年里没人刺激他,他的“恐亮症”减轻了不少,竟然要渡过渭水到南岸与诸葛亮对峙。
  其实司马懿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对付诸葛亮的妙计就是“拖”,他算准蜀汉的粮食供给不会很及时,所以就凭着这个优势放心大胆地一拖到底。现在渭南的庄稼就快熟了,如果任由诸葛亮在那里驻扎,他一定会把渭南的庄稼尽数占为己有,蜀汉得了这么多粮食,又可以多拖上很久,那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没办法,司马懿只好大起胆子渡过渭水,在南岸与诸葛亮对峙。
  他渡过渭水之后立刻背水扎寨,这的确是个大胆的决定,背水而战是兵家大忌,司马懿也是没办法了才这样做的。诸葛亮到了一看,好哇,你都敢过河了,还背水扎寨,那就来PK吧!于是派人挑战。没想到司马懿虽然气势汹汹地过了河,却根本没打算开战,只是据守,绝不出战。蜀汉挑战了几次,曹魏军都没反应,双方就这样相持了一段时间。诸葛亮一看,你又来了!这回可不跟你扯了,你在这守着吧,我换个地方过河!当即下令大军开拔。
  《晋书》记载,早在诸葛亮开拔前,司马懿就对手下说,诸葛亮“若勇者”,就会出武功,依山而东;如果他向西上五丈原,那咱们大家就没事了。一直搞不懂司马懿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他真的看出点什么门道,还是就为了稳定军心?诸葛亮到了五丈原后就准备渡河。司马懿当然不会让他就这么过了渭水,当即派将军周当进驻阳遂,任务很简单,就是饵敌。又是饵敌!能执行这样光荣的任务,看来周党与司马懿的关系也很成问题。可诸葛亮根本就没正眼看这只诱饵,该干什么干什么。于是司马懿得出结论,诸葛亮“此意可知也”,我知道他要干什么了!汗,不会才知道吧?于是派将军胡遵、郭淮统大军进攻诸葛亮主力,双方在五丈原附近的积石展开大战。《晋书》没说谁胜谁负,只说诸葛亮没能渡河,只好退回五丈原。
  这一战是《晋书》记载的,按照字面的意思,即使司马懿没能取胜,但也干扰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成功地阻止了他渡过渭水。顺便说一句,郭淮就是在诸葛亮这种魔鬼培训下成长起来的,他后来的成就都要归功于这段时间的培训。请注意,这里是说司马懿主动发起进攻。
  双方又回到了对峙的局面。粮食!诸葛亮最担心的还是粮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下令份兵屯田,以为长久之计。他把一部分部队派出去,在渭水边与当地居民一起种田,虽然士卒和百姓混在一起,可是秋毫无犯,“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看来诸葛亮领兵打仗的能力可能稍弱,但他治军的本事却是没得说。
  刚才说了,按照《晋书》的说法阻止诸葛亮渡河的那一仗是司马懿主动发起的,可实际上一直避免主力对决的好像恰恰就是司马懿,这一点在《晋书》里也有体现。《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多次挑战不得,为了激怒司马懿,特意选了一套“巾帼服装”送给他,以示羞辱。这件事在《晋书》中也有记载,当然啦,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它都不会出现在晋朝人写的《三国志》里。
  《晋书》记载,曹魏朝廷认为蜀汉后勤供应能力不足,利在急战,因此就严命司马懿不得出兵交战,以待敌变。司马懿严格地执行了这一命令,无论蜀汉如何挑战都坚守不出。后来把诸葛亮恨坏了,就让人送了一套“巾帼服装”给他,这个含意大家都明白,分明是说司马懿胆小懦弱,将他比作妇人。这可欺人太甚了!司马懿“怒”,可是并没有下令出击,而是立即上表请战,看来无论司马懿真怒还是假怒,他都没有失去理智。请战的结果当然是“天子不许”了。
  这段故事在别的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应该是《晋书》的独家新闻,可以被评为年度特稿。看来唐朝人写晋朝的历史虽然因年代久远,有些史实不太准确,但毕竟少了很多顾忌。不过客观地说,《晋书》虽然记载了这段别的史书没有记载的故事,但在记叙时还是有意无意地在为司马懿开脱,它把司马懿不出战的原因归于曹魏政府。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六节
(更新时间:2007…5…2 15:28:00  本章字数:2506)


  《晋书》记载,司马懿上表请战被拒绝了,魏明帝曹叡还不放心,特意派得力大臣卫尉辛毗赶到前线。辛毗可不是来慰问的,他是“杖节”而来,那就是代表皇帝呀,他来的任务是做司马懿的军师,但实际上就是监督司马懿,不让他出战。
  辛毗上任没多久蜀汉军就又来挑战了。曹魏众将义愤填膺,纷纷请战。司马懿的“恐亮症”突然奇迹般的痊愈了,不但批准了,而且还亲自带领大家准备出战。众人来到大营门口,发现辛毗同志早就站在那里了,他极力反对众将的鲁莽行为,不允许大家出营。辛毗同志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里的“节”,那可是代表着皇上啊!在他声色俱厉地反对下,司马懿才“无奈”地取消了命令,众将又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奉命做起缩头乌龟来了。
  蜀汉军挑战都已经习惯了,隔一阵就来这么一回,可从来没指望敌人能出来应战。这回听见曹魏大营里有响动,心中暗自高兴,以为可把司马懿盼出来了。可过了一会又悄然无声了,大家白高兴了一场。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来了个辛毗,就是他把这事给搅合了。
  姜维听说这个消息,不禁忧心忡忡。他对诸葛亮说,本来司马懿就不敢打,现在又来了个辛毗,还是“杖节”来制约司马懿的,这下子敌人更不会出战了!诸葛亮早看透了司马懿的把戏,他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无战心,他之所以演这么一出就是为了“示武于其众”,让大家知道他不是那么怯懦,也好让别人没有闲话。而且“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他要真能打败我,还犯得着大老远的请战吗?
  这段记载不是《晋书》的独家,《汉晋春秋》也有相同的报道。这从侧面验证了一个事实,即在双方对峙过程中极力避免与对方主力决战的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虽然不能据此得出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的结论,但至少说明此时司马懿还没有取胜的把握,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现在不占优势,换成数学公式就是司马懿不大于或者小于等于诸葛亮。这个故事同样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只不过老罗写得更明白,直接揭穿了司马懿和辛毗合演的双簧。
  大家继续对峙,不过这种对峙对诸葛亮和司马懿来说都不轻松。不但要寻找对方的破绽,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弱点,更不能漏出破绽。就好像武侠小说里两个高手PK前身形凝立不动,虽然没有眼花缭乱的贴身肉搏,可精神同样高度紧张,谁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对手是如此强大,只要有一点破绽被敌人抓住,随之而来的那排山倒海般的一击只怕会令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因此说司马懿不出战未必就是怕了诸葛亮,他也可能是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晋书》记载,在双方紧张对峙的时候,司马懿好整以暇抽时间给自己的弟弟写了封家信,在信里他谈到了诸葛亮和眼下的这场战斗。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他对这场战斗的预见是:诸葛亮“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看来司马懿对此战倒是很有信心。不过他说的“破之必矣”,事后看来也就是说说而已,他连主动出击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破敌?虽然他认为诸葛亮“已堕吾画中”,但也不见他有什么像样的计划,他的计划说穿了就一个字——“拖”。他还指望老天爷帮忙,像上次那样拖到诸葛亮粮食消耗尽了自己退兵。可是这一次老天爷帮了他一个大忙,让他中了头彩,奖金之大,大到他都不敢想象,不敢相信!
  《魏略》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的大营,《魏略》可没说使者来干什么,《三国演义》说成是诸葛亮血拼了一套“巾帼服装”,派这个使者给司马相公送来。司马懿把使者留下来盛情款待,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会谈并没有涉及国事和眼下的这场战争。司马懿请使者转达了对诸葛丞相的问候,还询问了诸葛丞相的日常起居,“丞相身体怎么样?吃得多不多?工作累不累?”
  这个使者大概也没想到敌国大酋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自家丞相嘘寒问暖,体贴又加,不免有些感动。这一感动,加之又喝了点酒,就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看来外交官的素质亟待提高,对外交纪律也应该进一步强调,有必要天天讲、月月讲。使者先对司马懿的“好意”表示感谢,然后傻乎乎地、一五一十地回答了司马懿的提问。他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者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司马懿闻听立刻露出真面目,高兴地对身边众将说:“亮将死矣!”《三国演义》对他的话进一步解释,诸葛亮“食少事繁,岂能久乎?”其实这应该是司马懿的良好愿望或者说是恶毒诅咒,“食少事繁”固然不是养生之道,也确实对身体不宜,但诸葛亮未必就一定会死,也不一定很快就死。可司马懿对此却坚信不疑,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这一天快些到来。
  说他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其实并不准确,他是真的开始注意起天象来了。古人认为大人物都对应着天上的某颗星星,人的一些变化,比如生老病死、升官发财,都会在这颗星星上有所体现或者提前产生相应的预兆。司马懿研究星相就是想诸葛亮什么时候死,而且星相变化不同于其他侦查手段,它不会被人为的弄虚作假,只要在星相学上的造诣够高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情报,不会被敌人的伪装迷惑。
  诸葛亮同样是个中高手。他听使者回来的汇报后不禁感叹到:“彼深知我也!”他似乎也发现了星相的变化,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于是也想通过某种手段来延长寿命。《三国演义》描述了诸葛亮禳星的故事。他通过一种仪式向上天祈求延寿,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延长“一纪”的寿命,也就是十二年。这个仪式很繁琐,最关键的是时间很长,需要七天。在两军对峙的紧张时刻哪有这么多的空闲时间?眼看着仪式到了最后一天,一切平安。可司马懿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捣乱——他派人来攻击蜀汉大营。本来诸葛亮一直为求战不得而发愁,现在曹魏军主动来犯应该高兴才对,可司马懿选的这个时候太准确了,破坏了诸葛亮禳星仪式。魏延在赶来向诸葛亮报告时不小心,不小心弄灭了代表诸葛亮的主灯,使这个仪式彻底失败,也粉碎了诸葛亮祈寿于天的打算。
  当然了,这些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是真是假很难考证。不过诸葛亮临终前,天象确有重大、古怪的变化,这一点不但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说得神乎其神,就连《晋书》和《汉晋春秋》这样的史书都有明确记载。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七节
(更新时间:2007…5…3 15:43:00  本章字数:2411)


  项飞手里正好有《晋书》,下面就把这段记载原文抄录,与大家共享。“蜀后主建兴十三年,诸葛亮率大众伐魏,屯于渭南。有长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就不翻译了,《三国演义》对这个故事也有描述,内容和《晋书》的记载差不多。不过很多史书都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在建兴十二年,他本人也死于建兴十二年,可《晋书》却说成是建兴十三年,不知道是笔误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段文字出自《晋书 天文志》,而《天文志》的作者就是唐初的李淳风。“李淳风”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熟悉,他可以说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也可以说是大名鼎鼎的玄学家,《新唐书》把他列入《方技传》。他擅长推演“天历”,参与制定了唐初的历法,还制作了浑天仪,同时他还是颇有成就的玄学家,流传百世难倒了无数才子佳人的《推背图》据传就是他与袁天罡合著的。《新唐书》记载,当时有流言说会有一个姓武的女子取代大唐,唐太宗听说之后很不放心,想找到这个姓武的女子并除掉她,于是就来征求李淳风的意见。李淳风认为“天兆既成”,而且“天之所命不可去也”,就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