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进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可随后竟然同意让他们各自回乡。可把一旁的袁绍急坏了,他立刻进言劝何进“于此决之”,直接就解决掉算了,连续进言多次,可惜何进都没同意。
  这时十常侍之首的张让提出一个请求。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皇室,在皇宫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现在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能不能让我最后当一次值,再看看太后?这是个很有人情味的请求,而且合情合理,所以很快就被批准了。这个头一开,其他人纷纷效仿,没多久所有的宦官又全部重新上岗了,何进之前的工作都白做了。
  他自然不甘心,可还是想通过合法手段来除掉宦官,于是继续向太后提出要求,何太后继续不批准。这天何进又到太后的长乐宫讨论这件事,被宦官们得知了消息,他们被何进激怒了,终于动了杀心。
  何进从长乐宫返回家里,刚一进门就接到太后的旨意让他回宫,他虽然有些奇怪,可也没多想,就立刻回到宫里。一进宫门就遇到早已埋伏好的张让、段珪等人。他们强烈地谴责了何进一番,然后在嘉德殿前把他杀了。随即又伪造诏书把负责京师安全的重要官员作了调整,安排上自己的人。
  当值的尚书看到诏书后感觉不对劲,就说这种事得和大将军商议,请他出来一起研究吧。宦官们拿起何进的人头掷向尚书:“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何进的手下立刻就炸营了,他们组织起来就要冲进宫里。宦官们急忙关闭宫门,不让他们进入。虎贲中郎将袁术带领虎贲军冲了几次没冲进去,干脆一把火点着了南宫的九龙门,还有东西宫,想以此逼出宦官。没想到宦官们挟持着皇帝刘辩和他的弟弟陈留王刘协逃了出来。
  这时袁绍也投入了战斗,他的表现可比一味蛮干的袁术强的多。他先和叔叔袁隗“矫诏”把宦官们刚刚任命的亲信都集中起来,然后尽杀之。此时东、西、南宫的宫门已经被袁术点着了,袁绍就下令把北宫宫门关闭,然后带兵进宫捕杀宦官。宦官们专权日久,作威作福,早就引起了广大指战员的强烈不满,这回捕杀宦官正好可以出出气。说是“捕杀”但实际上是“杀”的多,“捕”的少,就连一些没长胡子的人也被当作宦官杀掉了,吓得一些人急忙露出自身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不是宦官。这场杀戮下来,死者二千余人。
  随后朝廷群臣四处寻找皇帝,得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立刻迎回皇宫。没多久董卓带着大兵赶到京师,开始把持朝政。董卓刚到京师的时候,袁绍手下的骑督尉鲍信就觉得他心怀异志,于是向袁绍建议趁董卓立足未稳袭击他,彻底解决董卓。可是袁绍“畏卓”,“不敢”动手,错失了大好机会。鲍信见袁绍如此也对他失去了信心,辞官回家了。
  董卓当政后对袁绍这样的豪门子弟还算不错,更何况袁绍此时还是负责京畿安全的司隶校尉呢。没多久董卓就打算废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皇帝。他先对袁绍透露了这一想法,既是征求意见也是事先通通气,看来董卓眼里还有袁绍。可是袁绍并不买他的账,他回答说皇帝年纪还小,而且也没什么过错,哪能说废就废呢?您这样“违礼任情,废嫡立庶”,只怕要被天下人议论。董卓一听就火了,他手按宝剑厉声叱责道:“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这就是董卓的不对了,既然是商量就得允许有不同意见,哪能这样蛮横?
  袁绍见董卓急眼了,也不愿闹得太僵,就赶紧把话拉回来。他说,这可是大事,还是再和太傅商量商量吧。袁绍的本意是想尽可能的拖延此事,而且按照汉制太傅是朝廷中最高官职,废立这样的大事和太傅商量商量也是在情在理。可是董卓也不傻,现任太傅是谁呀?就是袁绍的叔叔袁隗!和他商量?这叔侄俩还不是一条心?所以董卓没上当,他又说了一句很过分的话:“刘氏种不足复遗!”
  这句话可把袁绍惹毛了。他勃然大怒,说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你以为天底下就你一个英雄?!这句话是针对董卓刚才那句“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本来袁绍对董卓是有些畏惧的,在董卓叱责他的时候他选择了忍让,但当董卓的话辱及皇室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勃然而起。这个时期的袁绍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他对朝廷、对皇上的忠诚却是绝对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一点不应该有什么疑问。其实像他和曹操这样的高干子弟,在早期对汉室都是相当忠诚的,当然也只是在早期。
  袁绍说完这番话,“横刀长揖径出”,再不走可能就出事了。他的举动让在场的其他人大吃一惊,心中不免暗暗佩服。董卓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自己刚到京师根基未稳,而且袁氏又是大族,所以也忍了,没发作。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四节
(更新时间:2007…6…16 18:38:00  本章字数:2117)


  袁绍回到家里,想想也有些后怕,得罪了董卓在京师就呆不下去了,于是急忙收拾行装,离开洛阳跑到冀州去了。董卓见袁绍不买自己的账,撂挑子不干了,就转而拉拢袁术,拜他为后将军。看来董卓急于得到这些豪门大族的支持,一下子就给年轻的袁术这么大的官,与后来刘备的左将军平级,不过袁术爬到这个级别可比刘备早得多,也顺利得多。
  袁术也知道袁绍得罪了董卓跑到冀州去了,他明白一旦袁绍在冀州闹出什么事那可是灭族的大罪,搞不好自己可能也被一勺烩了。而且袁术也觉得董卓犯了众怒,跟着他干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他考虑再三,最后也跑了,一直跑到了南阳。
  董卓接连用了几个豪门子弟,结果这些人都跑了,这里面除了二袁还有一个曹操,这让董卓很没面子,于是他下令全国范围内通缉这些人。就在通缉令要下发的时候,袁绍豪门大族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一直颇受董卓信任,但这两个人却暗地里与袁绍交好。这个伍琼字德瑜,汝南人,他的字和籍贯与《后汉书》说的行刺董卓的伍孚相同(见本书《吕布》一章),只不过《后汉书》伍孚的官职是“越骑校尉”,不知道伍琼和伍孚是不是同一个人。周珌和伍琼就对董卓说,这事也不能怪袁绍,废立皇帝这种事太大了,一般人接受不了。其实袁绍跑到冀州没有别的目的,只不过是让这么大事吓的。现在如果通缉他,很可能就把他逼反了,以袁氏名望之大,只要他大旗一树就会有英雄豪杰响应,到那时就不好办了。不如赦免他的罪,再给他个郡守之类的官,这样他就不会有什么非份之想了。
  这两个人其实是在帮袁绍,但他们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是站在董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一下子就说服了董卓。于是董卓下令赦免了袁绍,并拜他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这袁绍还不满足,要求继续兼任司隶校尉。有人替袁绍说好话,他不但没被通缉反而步步高升,曹操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抓捕他的通缉令发了出来,只能逃命了。
  周珌和伍琼利用董卓对他们的信任充当卧底,并推荐了很多人出任重要的地方官,这里面有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这些人其实都是反对董卓的,他们在任上积极发展势力,后来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这时董卓才知道上当了,于是处死了周珌和伍琼。伍琼的结局和伍孚大不一样,不过都是死于董卓之手,搞不明白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
  汉献帝初平元年,袁绍在渤海郡树起义旗讨伐董卓,立刻就有很多诸侯响应。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表示愿意听他的调遣,袁绍自称“车骑将军”,继续兼任司隶校尉。他之所以选在这一年起兵,是想讨个好彩头。袁绍的字是“本初”,这一年的年号是“初平元年”,这在他看来是他“克平祸乱”的吉兆,所以他才决定动手。
  响应他一起举兵的除了他所在的冀州的州牧韩馥外还有很多人,其中就有袁术和孙坚。孙坚时任长沙太守,他在进讨董卓的途中经过南阳,与南阳太守张咨发生矛盾,一怒之下就把张咨杀了(详见本书《孙权》一章)。当时正在南阳的袁术捡了个便宜,自己任命自己为南阳太守,占据南阳。其实孙坚与袁术个人关系一直很好,不排除他杀掉张咨是受袁术指使的可能。
  袁绍一起兵,董卓就得到消息了。他先是派人到诸侯军中,说是传达皇帝旨意,其实是传达董卓的意思,目的就是要劝说大家罢兵,如果可能还要分化、瓦解这些诸侯。董卓派出的执金吾胡母班来到了河内太守王匡的军中,之所以让他来见王匡是因为他是王匡的妹夫,这样做起工作来也方便些。可没想到,袁绍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写信给王匡,让他杀掉胡母班。这种借刀杀人的伎俩是袁绍非常擅长的,后来他又多次让别人替他杀人,比如曹操,他就好几次接到袁绍这样的信,让他杀这个杀那个,不过曹操基本上没听他的。
  胡母班在狱中也听说了这件事,他也给王匡写了封信。在信里他指出诸侯不应该不顾天子安危,以兵向京师,完全不知道投鼠忌器的意思,这对于臣子来说是大逆不道的。王匡看了信后,抱着胡母班的两个儿子放声大哭,可最后他还是执行了袁绍的命令,胡母班死于狱中。
  董卓先后派出了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等人去瓦解诸侯,可是这些人几乎都被杀了,只有大鸿胪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名望颇佳才得以幸免。董卓一看自己派去的使者被杀了,就知道和平解决诸侯的叛乱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也没客气,立即下令把袁绍在洛阳的宗族,不管多远的亲戚,统统杀掉了,也包括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看来董卓是恨透了袁绍,把他当作罪魁祸首了。
  其实董卓非常忌惮袁氏这样的名门大族,灭门是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发挥家族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可是他此举适得其反。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本就有着极大的号召力;袁绍这次起兵又是打着为国除害、匡扶汉室的旗号,更是深得人心;现在袁氏满门被杀,人们自然而然地同情起袁绍来,就连原来作壁上观的诸侯也纷纷投入到讨董大军中来。而且只要有人起兵,必然打着为袁氏报仇的旗号,袁氏家族现在还在世的只有袁绍、袁术,而袁绍的名望又比袁术好得多,所以一时之间袁绍人气暴涨,成了众望所归、万众敬仰的明主、英雄。
  看着英雄豪杰蜂拥而至,袁绍不禁暗自得意,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有了其他的想法。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五节
(更新时间:2007…6…18 17:11:00  本章字数:2367)


  他一开始只是想借机扩大地盘,扩充实力。可这时候能占领的土地早就被诸侯们占领了,袁绍一直在朝廷做官,没当过地方官,所以错过了这次势力范围的划分,现在要想找块地盘就只能从别人手里抢了。抢谁的呢?抢谁的都不好,只能大义灭亲抢袁术了。
  袁术占领南阳后与刘表、孙坚等人关系密切,刘表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请注意,虽然在官职上孙坚比袁术大,但实际上孙坚甘愿听命于袁术。眼下孙坚正忙着和董卓交战,作为盟主的袁绍却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派人夺取孙坚的豫州。袁绍的部将周昕刚一进入豫州,袁术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可把他气坏了!谁不知道孙坚和他是一伙的?袁绍来夺孙坚的豫州那就是赤裸裸的向袁术宣战!袁术当即应战,三下五除二就把周昕赶走了。
  这是袁绍、袁术之间第一次兵戎相见,公然撕破面皮大打出手。感觉这件事的责任完全在袁绍,《吴录》记载,孙坚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慨然”长叹,大家一起兴义兵,救社稷,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如果都这样,“吾谁与戮力”?孙坚的感叹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袁绍作为盟主指挥别的诸侯冲锋陷阵,自己却在后面抢这些诸侯的地盘,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大跌眼镜,使很多人开始对他失去信心,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大家不再把他当作明主,甚至干脆告辞了。袁绍这次夺豫州是标准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既没得到豫州,又丢掉了民心。
  没过多久袁绍又冒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另立一个皇帝!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夺豫州还是另立皇帝,袁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当时的皇帝刘协年纪幼小,只有十岁,根本就没能力处理朝政,而且又落入权臣董卓的手中,与傀儡无异。当然除了这些原因外,袁绍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当初董卓欲立刘协为帝时曾问过袁绍的意见,袁绍坚决反对,还因此得罪了董卓。现在袁绍干的就是讨伐董卓、匡扶汉室的大业,如果真的成功,铲除了董卓,刘协还会是皇上,他现在年纪还小,可以后年纪大了,能亲政了,会不会记恨袁绍当初反对立自己为帝呢?袁绍不敢想象。
  于是他决定另立一个皇帝。如果成功,别的不说单是这拥戴的大功就是别人比不了的。到那时,不但已经衰微的袁氏家族就会重现生机,就连自己也可以名垂青史。可是这样的大事要成功谈何容易?袁绍知道单凭自己一人之力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联系几个人一起来干,他首先找到了自己的上级冀州牧韩馥。韩馥虽然是袁绍的上级,但同时也是袁氏的故吏,所以他对袁绍一直言听计从。这回一听是这么大的事,韩馥也没犹豫,当即表示愿意听袁绍的。
  可是推举谁为新皇帝呢?袁绍为这个人选定了两条标准:一、这个人必须是皇室成员,这是个大前提,是必须保证的,如果新皇帝不是皇室成员,那袁绍此举就与篡位无异了;二、这个人必须德高望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获得大家的支持。虽然只有两条标准,但这样的人选实在难找。袁绍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就是幽州牧刘虞。
  刘虞也算皇室成员,虽然是远亲。他的祖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强,刘强的母亲是郭皇后,因此他作为嫡皇长子被立为太子。可后来郭皇后被废,他惴惴不安,主动要求废掉自己的皇太子,只想当一个藩王。一开始刘秀不同意,可架不住刘强一求好几年,最后刘秀只好同意了,封他为东海王。刘秀也觉得对不住这个皇长子,就“大封”他,除了东海外,还把鲁郡也作为刘强的食邑。所以说刘虞的祖上虽然是东海王,但却差点当上皇帝,而且刘虞与祖上刘强和光武帝刘秀的关系比起刘备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来要更近一些,如果刘备都算皇室成员,那刘虞就更是了。
  刘虞在幽州任上颇有作为,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当地“百姓歌悦之”。当时天下大乱,只有幽州还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后汉书》记载,那时幽州地区每石谷是三十钱。《三国志》记载,几乎就在同时,曹操与吕布在徐州大战,当时正值饥荒,一斛谷卖到五十余万钱。看看相差多少!所以当时的人们把幽州当作避难的世外桃源,纷纷逃往这里。
  刘虞因政绩出众,被汉灵帝拜为太尉、封容丘侯,这个“容丘”县还是位于东海郡境内,不知道灵帝此举是不是有意为之。后来董卓当政,为了争取民心,重赏了一批有才学、有名望的人,刘虞又被拜为大司马、封襄贲侯。在袁隗被杀后,董卓更是任命刘虞为太傅,只是那时已经天下大乱了,道路隔绝,这个委任令也没到得了幽州。
  刘虞的条件恰好满足袁绍的两条标准,于是袁绍立刻联合冀州牧韩馥等人立刘虞为帝,然后派乐浪太守张岐来通知刘虞:你已经是皇帝了。刘虞一听就火了,他厉声叱责张岐,并严正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袁绍、韩馥等人还不死心,又派了个使者来到幽州,请刘虞先“领尚书事”,大概的意思就是你不当皇帝也行,但是可以先处理政事,其实就是让刘虞无皇帝之名而行皇帝之实。刘虞一看,你们烦不烦?说了不行还来!一怒之下,把使者杀了。
  这回袁绍算是彻底明白了刘虞的心意,只好作罢。其实别说刘虞这样的忠臣,就是一个普通诸侯,你突然告诉他要拥立他为皇帝,他紧张之余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在这之前袁绍和刘虞并不熟,这么大的事如此冒昧的就提了出来,除了袁绍只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干出来。袁绍此举名义上是为了江山社稷,其实还是为了他自己。如果刘虞同意了这个要求,那袁绍就为新皇帝立下了不世之功,而且他还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发展势力、打击异己,到那时皇帝虽然姓刘,但实权却在袁绍手里。
  袁绍的这个设想虽好,但却没有好的实施方案,仓促行事,结果没能办成。他虽然没什么损失,却为刘虞带来了杀身之祸。刘虞后来死于公孙瓒之手,罪名就是与袁绍勾结,“欲称尊号”。这件事情的经过比较复杂,会在细数公孙瓒的时候加以介绍,如果项飞还有热情写的话。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六节
(更新时间:2007…6…19 17:49:00  本章字数:2420)


  袁绍在联合韩馥推举刘虞为皇帝的同时也联系了其他的一些诸侯,其中就包括他的弟弟袁术。袁术可不买他的账,坚决认为此举不妥。
  袁绍在信里列举了董卓的罪行,并用国仇家恨来说服袁术,想让他支持自己的主张,推举刘虞为皇帝。袁术回信指出袁绍在逻辑上偷换概念,国仇家恨源自董卓,而非皇帝,因此不会同意另外立一个新皇帝。他最后还说“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别看袁术说的大义凛然,但实际上他也是在为自己打算。他的打算更大胆,他想要自己称帝当皇帝!应该说袁绍和袁术都是胸怀大志的人,都想趁此乱世有所作为,二人都“志存高远”,决不是仅仅做一个割据的诸侯那么简单。但相比较而言,袁绍还能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承认大家都认可的汉室朝廷,至少表面上这样。可袁术就不这样了,他一向“尊己陵物”,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这样的人是不会遵守什么游戏规则的,袁术相信的只有实力。称帝的打算他早就有了,之所以还没付诸实施只是由于目前实力还不够。现在的皇帝刘协年幼,这对他来说是个有利条件,如果换上个年纪大并且为大家拥护的人来当皇帝,这对袁术来说等于增加了他日后“践祚”的难度,所以他坚决反对袁绍另立皇帝的打算。
  袁绍还把这个计划通知了好朋友曹操,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可是曹操也不看好这个计划,拒不参与。他回信给袁绍指出此举不但会引发天下大乱,还会使国家陷入分裂,因此曹操坚决反对。
  袁绍的这个计划除了他自己的人外,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曹操、袁术这些的反对或出于公心、或出于私心,但说的理由都是大道理,而且句句都在理上,让人无法反驳。最关键的是,这个计划的主角刘虞也不同意,说什么不肯出任皇帝一职。别人反对也就罢了,袁绍可以不理他们,刘虞也不配合那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袁绍只好取消了这个行动计划。
  袁绍费了这么大的劲还是没能增强自己的实力,这让他很着急,最重要的是他的地盘没有扩大,还是一个渤海郡。那时的渤海郡是个大郡,下辖二十六个县,远比一般的郡要大,地跨今天的河北、山东两省,还包括天津的静海、武清,治所在浮阳,也就是今天河北省沧县附近,旧时称为沧州。渤海郡虽比一般的郡要大,但也只是一个“郡”而已,比“州”要小得多,这点地方对胸怀大志的袁绍来说远远不够。可是怎么才能扩大自己的地盘呢?
  袁绍考虑好久,最后决定放弃“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古训,就从身边下手,就从自己的领导冀州牧韩馥下手。韩馥字文节,颖川人。他本是袁氏家族的故吏,他能做到如此位置的高官与袁氏家族的举荐、扶持分不开,所以他对袁氏一直心怀感激,袁绍跑到冀州后他对袁绍也是非常照顾。后来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渤海郡归冀州管辖,这样一来袁绍又变成了韩馥的下级。不过韩馥一直把袁绍看作恩主的后人,从不把他当作下级。当时冀州还算殷富,韩馥在州财政开支上优先保证渤海郡,让别的郡看着眼红。
  韩馥这个人样样都好,就是太懦弱、胆小怕事。后来袁绍要起兵讨董卓,韩馥怕的就是这事,在袁绍起兵前他派人守在袁绍家门口,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让他对外联系。多亏了东郡太守桥瑁,他假冒朝中三公的名义给韩馥写了封信,陈述董卓的罪行,要求他起兵匡扶汉室。这下韩馥可没了主意,他与手下人商议:“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从事刘子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