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镯子传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狐、木莲一听,显得有些紧张,木莲心虚,脚一滑,险些跌下房来。
  尹福在颐和园乐寿堂殿顶猛见一棵老槐树上有个人影一闪,心内十分疑惑。
  这时,银狐指着院内一株玉兰树说:尹大哥,你瞧,那株玉兰树后也一人。
  尹福望去,笑笑说:殿檐下也有几个人,那是八个太监在殿外坐更。
  此时,夜竦人静,颐和园万籁俱寂。
  尹福叫银狐注意监视四周动静,自己继续听荣禄说话。
  荣禄还在向慈禧太后禀告:梁启超与袁世凯来往甚密,对袁世凯的新军不可不防。那谭嗣同与源顺镖局的镖头‘大刀’王五关系密切,王五在江湖上颇有势力。皇上身边的武师尹福也不可掉以轻心,八卦掌门在北方根基雄厚。
  慈禧太后哼了一声,说道:袁世岂这个人变化莫测,但他未必肯与维新党人穿一条裤子,可能是为了捞几根稻草。不过,你的军队要设法控制住他的新军。至于那些武术家,有毅军的一人营足对付了,他们拳脚功夫再好,还能抵得过那些洋枪?人没到跟前,先穿他几个血窟窿!
  老佛爷,您可不能低估了这此武林高手,他们高来低去,神出鬼没,刀枪不入……
  慈禧太后一挥手,打断荣禄的话:我才不信那些神话!好,睡去吧。
  荣禄随李莲央走了出去。
 



第9章 银狐女涵远堂盗珠 荣制台乐寿堂禀急(2)


  慈禧太后寝宫的烛灭了,四周死一般的沉寂。
  尹福引银狐、木莲悄悄下了房,隐到太湖石之后。尹福小声问银狐:你带我支盗珠之外。
  银狐望着那一片灰暗树林和殿宇,茫然地说:那天是晚上,今日又晚上,我实在记不得了,只记得是涵远堂。
  尹福道:这颐和园我只随光绪皇帝来过两次,不知这涵无远堂在何处?咱们抓个人问问。
  尹福引二人穿过邀月门,沿着长廊旁侧的花丛徐徐而行。这时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
  留佳亭钻出两个水灵灵的少女,全是丫鬟装束,各持一盏琼灯;一个身着红衣,一个身着黄衣。
  两个人上了长廊。红衣少女道:小姐已被铁砂掌击伤胸部有一月之余,伤势已大有好转,何必再劳累我们去取郁金、滑石和童便?
  黄衣少女道:小姐或许是怕落下后根,因此要多服一些时间。
  红衣少衣望望四周中,诡秘地对黄衣少女又说:你说怪不怪,一月前有人竟敢污辱小姐,幸亏小姐武功卓绝,用天女散花针击退淫贼,要不险此失了贞操。
  黄衣少女嗔怪道:都是你不尽职守,那天晚上,小姐在屋内睡觉,你在厅内值更,贼人来了都不知道?害得小姐险些遭人暗算。
  我那晚没有打盹儿,两个眼睛澄得像灯笼一般,到了二更时分,我到花坐中去小银,没想这时贼人来了。红衣少女答道。
  我才不信呢,莫非是你勾通贼人,来看我们小姐的笑话!
  天底下只有你这样缺德人,才想出这个点子!小姐对我恩重如山,如同姐姐,我哪里能干这忘恩负义之事。
  你不支宫而小解,尽去花丛小解,小心把那一丛丛丁得熏死。
  去你的,死丫头!亏你想得出来,半夜三更的,宫而离咱们哪里还有一段路,天黑路滑,有时又有太监调闹,我哪里敢去?红衣少女说着,又往四周看了看。
  黄衣少女也看看四周,小声道:污辱小姐的人使是铁砂掌,莫非是沙弥教头干的?
  红衣少女急忙用纤纤玉手去掩黄衣少女的嘴:你可别胡猜,让沙教头的人听见可了不得,小姐说那人蒙面,没有看清是谁,健锐营和火器营的军士有不少正跟沙教头学练铁砂掌,颐和园内会铁砂掌的人不少,可不能胡猜。
  黄衣少女抬头望着那五彩缤丽的廊画,叹道:多美丽的廊画,有池上荷花,林中飞鸟,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历史曲故,真是神话世界!
  红衣少女也赞道: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据说有七百多米,共有二百七十三间,尤其是那一幅幅的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更是别有意味,咱们一人猜一幅人物故事画,哪个猜不出来,就打那上的屁股,怎么样!
  黄衣少女点头道:好吧,我先猜。她指着一幅人物图说:这是《财敦颐爱莲》。周敦颐是北宋道学创始人。他晚年辞宫归家后,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的住所与塘泽相边,山青水秀。清澈的水面,朵朵莲花孤傲不羁。周先生喜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格,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来表达自己秉直不阿的性格,宁折不曲的骨气。文中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幅画写是周先生当年在莲花峰下的生活情景。
  哟,你还挺有文采。红衣少女嬉笑着搡了女伴一把。
  还不是小姐教的,我都快背熟了。现在该你说了。黄衣少女催促道。
  红衣少女指着另一幅画道:这幅是《风尘三侠》,说的是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引起朝野不满。有个叫李靖的志士,才智超人。一天他来到大臣杨素府中,有个手持红指的歌女见他相貌非凡,不禁起了爱慕之心。后来二人结为夫妻。不久,有个隐士虬髯客推荐李靖夫妇投奔李世民,并命出珠宝盗助。李靖帮助李世民推翻隋炀帝,建立唐朝,李靖也当上宰相。虬髯客、李靖、红指三人仗义豪爽,风尘相遇,后人称他们为风尘三侠,画上正是虬髯客在向李靖夫妇告别时情景。
  黄衣少女叹道:真是美女慕英雄,侠客助豪杰。“她指着副一幅画道:这是《文姬谒墓》。东汉末年,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聪慧博学,擅长诗歌音律。然而她命运坎坷,父亲因得罪权臣而死,她自己被匈奴人劫支被迫做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以后魏武帝曹操与匈奴单于谈判赎回蔡文姬。文姬从匈奴归来,路过长安城外拜谒父亲坟墓,百感交集,操琴吟唱《胡笳十八拍》来抒发悲凉与哀思。”
  红衣少女指着另一幅画道:这幅是《风尘三侠》,说的是隋朝末年,隋炀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引起朝野不满。有个叫李靖的志士,才智超人。一天他来到大臣杨素府中,有个手持红拂的歌女见他相貌非凡,不禁起了爱慕之心。后来二人结为夫妻。不久,有个隐士虬髯客推荐李靖夫妇投奔李世民,并拿出珠宝资助。李靖帮助李世民推翻隋炀帝,建立唐朝,李靖也当上宰相。虬髯客、李靖、红拂三人仗义豪爽,风尘相遇,后人称他们为‘风尘三侠’,画上正是虬髯客在向李靖夫告别时的情景。
  黄衣少女叹道:真是美女慕英雄,侠客助豪杰。“她指着另一幅画道:这是《文姬谒墓》。东汉末年,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聪慧博学,擅长诗歌音律。然而她命运坎坷,父亲因得罪权臣而死,她自己被匈奴人劫去被迫做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以后魏武帝曹操与匈奴单于谈判赎回蔡文姬。蔡文姬从匈奴归来,路过长安郊外拜谒父亲坟墓,百感交集,操琴吟唱《胡笳士八拍》来抒发悲凉与哀思。”
  红衣少女用衣袖轻轻拭泪道:这位女才子真是可怜,竟在国外度过大半生。
  黄衣少女道:你别只管叹息,该你猜画了。
  红衣少女又来到一幅画前:这是根据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名著《桃花源记》画的。这篇文章写了东晋孝武帝时的一个故事。一天,湖南武陵县有个渔夫划船沿溪捕鱼,到了一个桃花醉人、芳草如茵的去处。渔夫出了桃林,来到溪水的源头,只有一个山洞,于是走进洞口,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只见良田沃土,碧水盈池;田野里,阡陌纵横,许多男女正在耕作;田边屋旁,栽着桑竹。有诗说,‘幽居桃柳桑竹间,半掩柴扉日日闲。新竹称来宜作径,长松老去好为关。春莺尽是苍烟护,鸡犬相闻碧水环。一榻梦香日未起,桃源虽好有谁见?’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十分惊讶,忙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并争先请他到家中做客。主人告诉渔夫,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兵乱,率妻携幼,来到这与世隔绝之地,他们不知外面有两汉魏晋。渔夫出洞回家后告知太守,太守派人按渔夫讲的路径去寻找桃花源,但没有寻见,后来不少亭士游侠,想去寻找这优美如画的桃花源,终未如愿。
  黄衣少女道:我也听小姐讲过桃花源的故事,这故事源远流长,千古动人。“她指着又一幅画道:这个《羲之爱鹅》的故事也很精彩。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舒展畅达,刚劲奔放,笔势飘若浮云,矮若惊龙,为古今之冠。他性情清雅,酷爱养鹅。令稽有一孤身老妇,家中养一白鹅,鸣声清亮;有时似高山流水,有时若古琴低鸣。王羲之闻说,命人带重金去买,老妇人不卖。于是,王羲之乘车前往观赏。老妇人听说羲之将至,以为他爱吃鹅肉,忙杀掉烹熟款待他。王羲之一见,深为惋惜,长叹数日。”
  红衣少女道:这个《米芾拜石》的故事更有味。北京著名画家米芾行文奇险,不蹈袭前人旧辙。他所画山水人物,多用水墨点染,尤善绘云烟出没、林木掩映的山川景色。他性情古怪、放荡不羁,衣着效法唐代式样,神态潇洒,仪表轩昂,所到之处,常被众人围住观看。因其独身自洁,不与家人共有毛巾、盆器,世人又称他作‘米痴’。米先生酷爱奇石,家中收藏甚多,仍然不断四方寻觅。有一次,他出外游玩,见到一块形状奇怪的巨石,欢喜若狂,说道:‘此石足以受我一拜。’言罢,整理衣冠,伏首大拜,口中还念念有词:‘石兄,受我一拜。’
  黄衣少女听了咯咯地笑个不停。
  红衣少女走了几步指着一幅画道:我讲了这画上的故事,恐怕你要笑出尿来。这是东晋竹林七贤,他们正在弈棋、吟诗、饮酒、看书,这七位朋友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每当苦闷之至,便相约来到僻静的黄公酒店,开怀大饮。然后带上酒菜并棋琴书画,躲进山后的竹林之中,抚琴吟诗,肆意酣饮,借酒浇愁。
  黄衣少女笑道:我知道这七人是谁,他们是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
  红衣少女道:你听我讲。一次,阮籍与客人弈棋,家人忽报他的母亲暴卒,客人停棋起座,不知所措。阮籍却泰然自若,稳稳地下完一盘棋,才款步而出。刘伶时常纵酒狂欢,每次出走,都命从人背锄相随。他对从人讲:‘我死在哪里,你就把我埋在哪里。’他还常常于屋中裸体。客们讥笑他,他反而责问道:‘我以天地为栋宇,房屋为衬衣,诸君为什么跑到我的裤裆里来?’……
  黄衣少女听了,笑得前仰后合。
  什么人在笑?一声吆喝,从树丛后转出两个健锐营的兵勇,他们身穿黑衣,背着洋枪。
  红衣少女道:我们是听鹂馆文小姐家的丫鬟,去城里给小姐抓药,现在才返回。“说着从怀里摸出一个木牌,递给一个兵勇。那兵勇接过木牌看了看,又还给她。说道:天这么晚了,还说说笑笑,赶快回去吧。”
  黄衣少女道:这就回去。说着拉着红衣少女疾步朝听鹂馆走去。
  听鹂馆建于乾隆年间,后被焚毁,光绪十八年重建。馆内设有小戏台,在德和园末建成之前,此处是慈禧太后听鸟叫和欣赏戏曲、音乐的地方。鹂指黄鹂鸟,叫声悦耳动听,古人常用此鸟叫声来形容优美的歌声和乐曲,因此取名为听鹂馆。
  尹福等人尾随红衣、黄衣少女来到一个幽深的庭院,门额上写着听鹂馆三字,红衣、黄衣少女走了进去。尹福带银狐、木莲轻轻上了房。
  尹福在房上四下一瞧,但见西厢房内,古色古香,壁上挂着一幅《白娘子盗仙芝》画轴,案上摆着一个银白瓶,插着几枝水杏,一边坐着一个美人,左边那个美人那双眼睛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透出冷酷的寒气。亭亭似月,婉如春。真如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光彩照人。右边那个美人黑得出奇,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宁静。像是盈盈展瓣的黑牡丹。左边那美人身着金黄色旗袍,更透出白如梨蕊。右边那美人身着玫瑰色旗袍,黑得动人。
  这时,银狐拽住尹福,悄悄指着右边那美人说:她就是上次我们在涵远堂见到的那个女人。
 



第10章 木莲女听鹂馆遇难 银公主法源寺受危


  但见红衣、黄衣少女各端一个彩碟走了进来,彩碟上有玉碗。红衣少女对白美人道:文冠小姐,药已经对好了,请服吧。还是依照同仁堂掌柜的吩咐,用了郁金、滑石各三钱,加桂枝荷叶为引,搀进单便。
  文冠微启朱唇,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辛苦你们了。说着接过玉碗一饮而尽,又接过黄衣少女递过的玉碗也一饮而尽。
  黑美人关切地问:姐姐的伤势好多了吧?
  文冠解开旗袍的纽扣,掀开一角,露出右乳,只见白如嫩笋的乳上还有几道浅黑的印痕,与那解色的青筋相似。
  文冠道:多谢文果妹妹惦记,上次在涵远堂我遭到歹人袭击,是老佛爷将咱俩迁居听鹂馆,我在这里幽居,有时感到寂寞,时时想起七十老母,只不知她老人家生活如何?
  文果道:园内法纪严明,不准我们姐妹俩出园,不能离老佛爷左右,我们就如囚在笼中的金丝鸟,想起那千山之上的老母,心里时时不是滋味。说着潸然泪下。
  文冠也落了几滴眼泪:想当初,老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执意叫我们遵照齐三太监的意思,进京辅佐保护老佛爷,结果气坏了师傅。在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师傅的教诲之恩面前,我们被迫选择了养育之恩,遵从了母亲,违背了师意。
  文果叹息几声:有时我也想起师傅,想起三九隆冬之日,在千山山颠她教我们鸳鸯剑的情景。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师傅把我抱在怀里,用凉毛巾冰我的额头,还给我煮甜粥,一勺勺喂我。
  文冠道:有一次我在千山山腰摘苹果,不小心跌落下去,被半山腰一棵酸枣树绊住。师傅听说后,昌着生命危险,施展轻功把我救了下来,一直看护了我十几天。
  文果仰望窗外,自语道:师傅,你如今在哪里?……
  文冠咳了一声:师傅年近六旬,为了武术事业,十五岁便闯荡江湖,在民间默默惩恶除暴,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的真名实姓。她决心隐居千山,带徒传艺,使她创造的暗器功夫和剑术彪炳千秋!
  文果盯着蜡烛怔了一会儿,忽然问道:我们离开千山进京后,由齐三太监留下两个宫女照料老母,齐三太监每年春节携带我们送给老母的礼物前往千山,代替我们向老母请安。这几年他一直对我们说,老母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叫我们尽管放心。老母是七十岁的人了,哪能没人小灾小病,我对齐三太监的话半信半疑。
  文冠道:明年春节齐三太监再去千山,我们一定让他带回一封老母的亲笔信。
  文果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想起父亲也死得好惨,他原是广西巡抚,只因进剿太平军不利,被道光皇帝罢官,并打入监牢。后来母亲散尽家财才将父亲赎出,双双隐居千山之中。十年前,有人又诬告他写诗借古讽今,又将他锒铛入狱,结果死在狱中。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并想为父殉葬,被我们死死劝住,天底下没有见们这种恩爱夫妻,胜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平时举案齐眉,缠缠绵绵,真是世间少见的夫妻!
  文冠道:妹妹,你还记得吗?每年清明时节,母亲禁食一日,为父亲举哀。她带领我们姐妹到千山父亲墓前,烧纸祭奠,痛哭不已。
  文果道:她老人家年过古稀,这两年清明节不知是谁搀扶她去父亲墓前?……说罢,依偎到文冠怀里,痛哭不已。
  尹福、银狐、木莲在房上听得真切,当听到文冠、文果姐妹撕心裂肺的哭声时,不免也生几分哀怜。
  这时,只听旁边有人问道:谁在听鹂馆房上?
  尹福一听,知势不妙,忙拉二人朝隐处移去。
  只见三条黑影已倏地窜上房来。尹福趁月光一瞧,为首的正是健锐营头领姜桂题将军,只见他手持五子阴阳锤,那锤是稀有的双短器械。这五子阴阳锤,形似手扣,由锤身、锤头、月牙、护手组成,小巧玲珑。阳锤的正面为小圆锥体锤头,阴锤正面为小圆锥体的锤头镶一小月牙。锤身两头各镶一个小圆锥体的锤头,加上阳锤正面的一个锤头共五个,故称五子阴阳锤。姜桂题的两侧各有一个兵勇,手持腰刀。原来姜桂题带领两个贴身卫兵巡更至此,正瞧见听鹂馆房顶的木莲。木莲注意谛听文冠姐妹对话,一时忘记隐蔽自己,起初还伏在屋顶,后来由于腰酸腿疼,因此直起腰来,没想暴露了目标。
  尹福深知清宫一般军或护卫高手都认识自己,早有准备,来时已将黑布蒙面。他一推银狐:你二人快撤,我来对付他们。“说着撤出判官笔,迎了上去。尹福的这支判官笔是短器械的一种,又称状元笔。它的形状和笔差不多,一头尖细,一头粗圆,正中有一环,故称之笔”。判官笔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运动时翻转起落,灵活多变。
  尹福一招仙女引针“出手极快,先点了姜桂题两个护卫的穴位,扑通、扑通”,那两个护卫栽了下去。
  姜桂题大喝一声:贼人休得猖狂!“手舞五子阴阳锤,一招十字手”势,直扑尹福。
  尹福不慌不忙,以弓步为主,使起八卦笔来斗姜桂题。
  银狐引木莲撤到东南角,正想跳入树丛,只见两个女子各使双剑拦住去路。银狐仔细一瞧,正是文冠、文果姐妹。
  文冠使一双鸳鸯剑,直逼银狐,文果也用一双鸳鸯剑抵住木莲。
  银狐早将流星锤撤出,伸手一扬朝文冠头部击来。文冠一招举手摘星,用剑去削锤链。当的一声,火星迸溅,那锤链颤了一下,文冠手持的鸳鸯剑也抖了一个。
  木莲也拔出峨嵋剑直扑文果。文果一招怀抱琵琶“向后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下蹲,右手拔剑朝木莲砍去。木莲躲过剑锋,跳到左边,一招凤凰还巢”,朝文果小腹刺去。
  文果连退几步,并剑到左手,右手抽出子母镖,一伸手,那镖倏地飞出,一镖变做五镖,朝木莲咽喉飞来。
  木莲连躲四镖,在躲第五镖时,脚下一滑,栽下房来。
  那红衣、黄衣少女正持双剑在房下等待,见木莲跃下房来,两个人四柄剑齐挑木莲,可怜木莲未防备,身上被挑了几个血窟窿,倒地身亡。
  银狐听到木莲的惨叫,有点慌张,低头一瞧,险些被文冠的宝剑刺中。文果见木莲已死,过来帮助姐姐齐战银狐。
  银狐力战文冠姐妹,毫不胆怯,愈战愈勇。战了十几个回合,已是香汗淋漓。文果见未能战胜银狐,心生一计,大叫一声:开花!文冠听了心里明白,将双剑并于左手,一扬手。
  尹福在旁边看见,叫一声:天女散花针!可是已然晚矣,银狐胸前已中了两枚毒针。银狐只觉眼前发黑,踉跄几步,栽下房来,流星锤充之一旁。
  文冠姐妹一见大喜,双双跳下房去,去寻银狐。
  尹福又见银狐受伤栽下房去,无心恋战,也想下房,可是却被姜桂题死死缠住。
  文冠在草丛中寻到银狐,正要举剑砍下,却被文果拦住。文果道:贼人不知是何人,咱们不如抓个活的问问。
  文冠点头称是,于是按倒银狐,抽出她的腰带,欲绑银狐。
  就在这时,半空中传来一声霹雳般的怒吼:贼人吃我一竿!一个虎彪彪的年轻壮汉手持一个长竿朝文冠挑来。文冠未及防备,头发被他挑散。
  文果见状大惊,一伸手,发出了母镖,那壮汉不慌不忙,用长竿挑开支支飞镖,又朝文冠戳来。
  文冠只好放下银狐,手持鸳鸯剑来战壮汉,文果趁机又去绑银狐。
  你这婆娘倒不闲着。但见草丛里滚出一个丑陋的汉子,手里握着一根棍子。
  文果骂道:刚来了一个使竿子的,又来了一个使棍子的,好不丧气!
  文果话未说完,那汉子已将棍子戳来,笑嘻嘻道:对喽,打狗棍!
  文果一招梨花舞袖“骂道:我来削断你这打狗棍,再要你的狗头!”
  这时,尹福已经脱身,他跳下房来,一见来人,喜道:二位兄弟,你们快抵住贼人,我去救银狐姑娘。
  原来这二位好汉,一个是翠花刘刘凤春,另一位使长竿子的是小辫梁梁振圃。刘凤春白日前门遇见走镖回来的八卦掌高手梁振圃,刘凤春把近日发生的情形对梁振圃讲了,梁振圃听说晚上尹福带两个女子去颐和园探听虚实,知道凶多吉少,便与刘凤春商议,二人当晚也来颐和园。方才尹福在乐寿堂殿顶瞧见的那个黑影正是刘凤春,他们二人一直尾随尹福等人,直至看到事情危急才从隐蔽的树丛中里跃出。
  梁振圃是直隶冀州城北后冢村人,其父在北京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