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厮杀时违了你的号令; 并无事时坏了你的事呵; 将我和妻子家财分离了; 废撇在无人烟的地面里罢’。这般盟誓了; 立帖木真做了合罕;号成吉思。”16
蒙古的贵族; 阐明了他们对于他们的合罕和领导者的关系; 并立下了效忠的誓言; 同时也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就是与上面所说的言辞相同的要求): 游牧君主的义务; 就是去获得草原游牧民认为合宜的一切事物——美丽俘虏、骏马、丰饶的狩猎地——和领导其僚友得到胜利; 若由此而获得利益的贵族战士; 也应该将他们捕获品里面的最好部分; 献呈给他的汗。
帖木真称号的构成; 和名闻整个世界的“成吉思”一语的字义; 它的解释实在是颇感困难的。这里只是一种稍近似的推测; 就是说被当时蒙古珊蛮教徒所崇拜的“光明精灵”的一种名称。17 这种推测; 由于事实的证明; 大多数人都认为帖木真是被“上天”所“预先注定”的。同时帖木真自己也好像很相信“长生天”是在关心着他的命运似的。帖木真从传布这样的一个观念中; 所得到的利益是不用多说的。他一来能够好好地利用他本身的任何机会; 二来又能够把它紧紧抓住不使轻易失去。
新选汗的第一事业; 就是去组织他的“帐殿”或“行宫”。18 帖木真从历尽艰难的经验上; 深知草原和丘陵地带的游牧民对于互相奇袭是这样地容易。他十分了解必须设定一种既可移动; 又可成为军队组合点一定中心的安全避难所; 也可以说这就是初期游牧帝国的城堡。他组成了一种箭筒士19 和带刀士20 的小扈从队; 他们的责任就是整天侍立在他的“帐殿”左右。他更进一层从事组织羊群马群的保护和照管21 22 ; 并进行着骑马的训练23 ——这是对于游牧社会最基本的职务。他也设置着常备使用的人员;依照着他的意思和需要; 好像“箭一样地差遣到四方去。”24
即使他们采取了复杂组织事业的外貌和立刻产生了明显的结果; 对于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 无论如何这些措施或许以为是没有意义的。中央亚细亚的游牧民; 常常为了他们的极度短视和懒惰而名闻世界,因为游牧民族的整个生活; 由于他们不知道任何种类的继续劳动; 所以使他们都倾向了这方面。
帖木真在登上汗位后不久; 就想起了他的二位老部下; 要想去鼓励他们和恩赏他们; 因为这就是他的性格: 帖木真生性严峻; 但是对于做事勤劳的人士却常常以豁达宽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他对博尔术和者勒篾二人说:“我以前无伴当时; 你们二人首先与我作伴; 我心里忘不了。如今就做了这里众人的首长罢!”又对集合在他周围的战士和贵族说:“ 你们众人离了札木合; 想着来我跟前;若天地护佑呵; 你们老的们; 久后都是我吉庆的伴当。”25
注释
① 见《元朝秘史》九七节蒙文。
② 见《元朝秘史》一○三节蒙文。
③ 帖木真和札木合幼年时在斡难河冰上游戏的事; 在《秘史》卷三所见的Shiya( 髀石); 恐怕就是见于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中如下的记事:“罗丹; 鹿蹄腕骨也; 旧俗; 以蹄腕骨; 随手摊掷为戏;视其偃仰横侧为胜负。小者以; 大者以鹿; 莹泽如玉; 儿童妇女; 围坐摊掷以相乐; 以薄圆击之; 则曰怕格。又有较远之戏;趋冰上; 以中为胜; 名曰撒罕。”案Shiya就是指上文的“撒罕”。又见于杨宾《柳边记略》里所说宁古塔童子的游戏; 称作“噶什合”的; 恐怕亦是这个东西。
④ 见《元朝秘史》一一二节蒙文。
⑤ 见《元朝秘史》一一三节蒙文。
⑥ 豁儿豁纳黑· 主不儿(KorgunakJubur) 的主不儿; 那珂通世解释为河原; 但是《秘史》里皆旁作“川”; 意为草原、原野。
⑦ 案札剌亦儿(Jalair) 部《亲征录》和《元史》皆作“札剌儿”部。《元史》有时亦作“押剌伊儿”部。为蒙古部族之一。在斡难河畔游牧。剌失德分札剌亦儿部为十部( 见《史集· 部族志》; 多桑《蒙古史》第一卷末附录二)。
⑧ 木华黎(Mukali) 这个音译乃是根据《元史》而来的。《元朝秘史》作“木合黎”;因为木华黎常见; 故从《元史》。
⑨ 对于帖木真为贵族主义者; 札木合为民主主义者的说法; 据波贝(Poppe) 所说; 乃是采取巴托尔德的见解的。然后来作者在其所著的《蒙古社会制度史》里面已改变了这种见解。
⑩ 见《元朝秘史》; 一一八、一一九、一二○节蒙文。
11 巴阿邻(Baarin) 氏族《亲征录》作“霸邻”;《元史》作“八邻”。为蒙古氏族之一。住地与朵儿边部(Durban) 相近。参阅《史集· 部族志》; 元明善《淮安忠武王碑》(《元文类》卷廿四)。
12 篾年巴阿邻氏族为巴阿邻氏族的另一支派;“篾年”; 有“众多”的意义。
13 案主儿乞(Jurki) 或作“主儿勤”、“禹儿乞”;《亲征录》作“月儿斤”,为蒙古氏族之一。
14 见《元朝秘史》一二一节蒙文。
15 案成吉思汗即位的年代; 据《蒙古流源》所记为己酉年; 时年廿八岁。也就是宋淳熙十六年; 金大定二十九年; 公元一一八九年。
16 据《元朝秘史》一二三节蒙文应译为:“阿勒坛、忽察儿、撒察别乞; 共同商量着; 对帖木真说:‘( 我们) 教你做汗;若帖木真做了汗; 我们在众敌间奔做头哨;把颜色好的女子妇人( 我们给持将来教入于) 宫室的屋子里。把他邦腮美的女子妇人并臀节好的骟马; 我们给持将来; 教( 你)点着。若围猎狡猾的野兽呵; 我们给( 你)首先出去围着。我们把旷野里野兽的肚皮;一并给凑集着。我们把悬崖里野兽的腿子;一并给凑集着。在厮杀的日子; 若违背了你的号令呵; 教从我们的家业; 和从我们的妻子处分离着。把我们的黑头撇着弃在地面上罢。在太平的日子; 若破坏了你的__商议呵; 教从我们的家人每的家业和从我们的妻子处分离着; 撇着弃在无主的土地上罢。’把这些言语议定着; 自这般盟誓着; 就把帖木真尊为成吉思合罕; 教做了汗。”
17 小林高四郎说:“关于‘成吉思’的名称一向皆解释作‘强
大’的意义( 多桑《蒙古史》第一卷; 和《成吉思汗实录》一一六
页)。”伯希和(P。Pelliot) 教授则解释为是由畏兀儿语的Tengiz; 鄂斯曼利(Osmanli) 语的Dengiz( 都有“海洋”的意思) 所转化的。施密德(Schmidt) 本蒙文《蒙古流源》( 七○页) 有如下的记载:“成吉思汗即位时; 如五色雀之瑞鸟止于纛上; 鸣Chingis;Chingis 不止; 因称其号为成吉思”云云。但是若据班咱罗夫的说法; 则解释为珊蛮教关系语的Hajir Cin…gis Tengri;似较妥当。然据布利亚特(Buryat)蒙古出身的哈拉· 达凡(HaraDwan) 博士所著的《成吉思汗传》( 日译本五三—五四页) 云:“‘ 成吉思’ 一语; 东蒙古人今已忘却;在西蒙古的厄鲁特(Kalmuck) 人间犹存在着和剌失德丁所传的同样意义( 巩固、强大); 至于东蒙古人忘却此语意义的原因; 经推测之结果;乃由成吉思汗崩后的一种禁忌(Tabu) 的缘故。”
18 “帐殿”就是蒙古语的ordu;《元朝秘史》音译作“斡儿朵”;《元史》为“斡耳朵”或“兀鲁朵”此语在《辽史》、《金史》里面所见为“斡鲁朵”或“斡里朵”; 恐怕就是起源于突厥语的orda。除帐殿外; 尚有释作“宫殿”、“宫帐”或“行宫”等意义的。详阅箭内亘《元朝斡耳朵考》(《蒙古史研究》所收)。
19 箭筒士的蒙古语为“豁儿赤”。因为“豁儿”乃箭筒的意义;chi 乃加于名词后; 以表示“从事于这件事的人的”; 相当于汉字的“者”。《元史· 兵志》作“火儿赤”;《至元译语》作“货鲁赤”。其意义就是“所谓服御弓矢; 常侍左右者也”。《元朝秘史》译为“带
弓箭的”。
20 带刀士的蒙古语叫“兀勒都赤”。因为“兀勒都”就是“刀”的意义。详阅韩儒林师《元代阔端赤考》一文中关于“云都赤”部分(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一卷三号)。
21 “牧羊官”的蒙古语为“豁你赤”; 旁译为“放羊的”;《元
史· 兵志》为“火你赤”。盖“豁你”乃“羊”的意思。
22 “牧马官”的蒙古语为“阿都兀赤”; 旁译为“放马的”;“阿都兀”有“牧放”( 动词) 和“马群”( 名词) 二种意义。
23 “管马官”在蒙古语中为“阿黑塔赤”; 旁译为“管马的”或“管骟马的”; 因为“阿黑塔”有“骟马”的意义。
24 这种人员的官职; 就是叫“ 额勒赤”(elchi); 汉译为“ 使臣”。“el”的蒙古语本义为“和睦”;“和好”; 加“chi”便成为“从事和好的人”;这就是使臣的意思。详阅拙著《元秘史远箭近箭官号新释》(《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
25 见《元朝秘史》一二五节蒙文。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并建立游牧帝国,和王罕的斗争
王罕显示出是一个极度短视的政治家; 他对于帖木真并不曾采取过怎样的手段;当他“安答”的儿子僭称汗号时; 他却喜欢得了不得。当他接到这个消息时,他说道:“帖木真他做了合罕好生是。你们蒙古若没有合罕呵; 如何过得。你们休把原商量了的意思坏了。”①成吉思汗跟札木合的关系; 暂时间也可以维持着满意的状态;但是在他们分离后不久; 便发展成公开的斗争; 这就是一方面的贵族政策和另一方面的民主政策相冲突。
偶然间发生了一个事件; 便引起了双方斗争的借口; 从这里就可以明白游牧社会里的风俗和习惯的特征。札木合的兄弟( 绐察儿) 因为抢去了成吉思汗部下( 就是住在撒阿里地面的拙赤答儿马剌) 所有的一个马群。失马者便跟在劫掠者的后面; 追上去把他杀死; 同时并赶回了他所盗去的马群。札木合听到这个凶讯; 便召集了他的部众前来攻击成吉思汗; 而后者也进军会战; 可是不幸遭遇到挫败; 便被迫退到斡难河地面去②。但是札木合也并没有去追击他; 仅将落入他手掌里的几个贵族( 赤那思家的诸子) 〔及其部属〕; 执行着野蛮的复仇而已( 就是指七十锅烹杀的事情)。这件事立刻便引起了反响; 因此就有好几个贵族氏族率领着他们的部众从札木合那里分离出来; 前来归附成吉思汗。在这些人们里面; 有一个就是也速该· 把阿秃儿临终前托孤的蒙力克。蒙力克有七个儿子; 他们里面的一个就是有名的“ 珊蛮”、“ 巫师”阔阔出。
同时; 金人抓住了他的良好机会; 企图对塔塔儿部来一个联合攻势。金军就由这方面前进; 王罕所率领的客列亦惕部从其他方面夹击。成吉思汗也欣然参加这次远征; 因为一来可以借此机会报复他父亲被杀的仇恨; 二来也可以对强大的王罕表示出一种重新效忠的态度。他也希望从牺牲塔塔儿部上面使他自身和他的部众得到利益。塔塔儿部因为受着金军的进攻而一败涂地; 更因王罕和成吉思的二面夹攻而完全溃灭。这次战役客列亦惕部领袖由金帝赐以有名的“王罕”封号作为报酬。帖木真则被赐以难满足其野心的“札兀忽里”③的称号——前线总司令官。
在这次战役后不久; 成吉思汗就对一切人们明白表示出他在实际上就是一个“君主”和“汗”的身份; 同时并不许阻碍他的意志者的存在。合不勒汗的曾孙撒察别乞和泰出二人乃是主儿乞氏族的领导人物; 他们是属于最古的支派; 曾经拒绝过参加对塔塔儿部的征讨。成吉思汗对于他们虽然还有其他的罪状提出; 但是这件事就是他们的主要罪名。成吉思汗于是便统率全军去攻击他们,破坏他们的阵营; 并把他们的全部人民都俘虏了去。不顾他们是名门贵胄; 竟把撒察别乞和泰出二人处以死刑。继撒察别乞和泰出二人之后; 贵族氏族里的第三个人; 不里孛可〔案“ 孛可”乃蒙古语“力士”的意义〕;也分享到和他们同样的命运;因为他是依照成吉思汗的命令而为别勒古台所诈杀的。汗憎恨不里孛可的原因; 是为着他曾在酒醉后的争论里;用环刀将其弟别勒古台的肩甲砍破; 所以这次便用计把他除了。
至一二○一年〔成吉思汗时年四十岁〕; 札木合已经成为不愿服从成吉思汗的一切部落和氏族们的渊薮了。因为帖木真和王罕二人都为着创建一个大游牧帝国而工作; 所以这些氏族便自然而然把二方看作他们的共同敌人了。于是许多部落和氏族( 共十一部) 便在阿勒灰(Argun) 河④地面; 推戴札木合薛禅做了新联盟的首领; 并让他拥有“古儿合罕”的称号; 这就是“全民族的君主”。
在札木合的部众里面;外观上好像是由民主分子占着优势; 但是他们有极多的原因; 是为着恐惧成吉思汗或王罕二者的更进一层壮大起来。但是贵族氏族由这一或那一原因和札木合结合的;也参加了推举他做“古儿合罕”。
不久; 敌对的局面便在札木合那一方面跟成吉思汗和王罕的另一方面展开了。因为时运不利于札木合; 所以他的士卒亦开始纷纷叛离。王罕乘机追击; 于是他便率领了他的整个“兀鲁思”向阿勒灰河下流方面退却。
成吉思汗现在乘机去攻击他的亲族——宿敌泰亦赤兀惕部; 但是在初期里,他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功。他不仅不能击退其敌人; 反而因为他的颈部受伤而昏厥了过去。在这里就有他的家臣兼僚友者勒篾的一段功勋故事。他先吮去了汗伤口的凝血; 然后潜入到敌人的阵营里去; 偷了一桶乳酪回来;以解除成吉思的口渴。但是泰亦赤兀惕部的兵力; 也并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他们的军士开始溃散; 最后竟使成吉思几乎没有感觉到任何困难; 便掳得了他们的全部人民; 并击灭了他的敌军一部分。当时在无意之间; 有一个泰亦赤兀惕部的家人、也速惕(Yesut) 氏族的青年; 在成吉思汗面前出现。他的名字叫只儿豁阿歹; 他自言曾和札木合在一起; 并在战斗中用箭射中过成吉思汗的乘马。他说:“ 是我射来; 如今汗教我死呵; 只污了像手掌般一块地。若教我不死呵;我愿出气力; 将深水可以横断; 坚石可以冲碎。”成吉思汗的回答却也觉得很特别;他说:“但凡敌人害了人的事;他必隐讳了不说。如今你却不隐讳; 可以做伴当。”⑤成吉思汗就把他带到自己的营帐里; 为纪念他的罪行起见;便把他的名字改了; 另外赐他一个新名字: 者别〔《元史》作哲别〕; 也就是“箭”的意思。其后者别在成吉思汗的许多将帅里面; 成为最著名和最干练的一员。他就是率领蒙古军在迦勒迦河(Kalka) ⑥击败斡罗斯人的二个统帅里面的一个。⑦
成吉思汗的权力在继续增大; 同时加入他的氏族员数也在随着增加。他在这时候既然没有跟王罕失去交谊;便乘此时机去完成对塔塔儿部的歼灭; 这样不仅可以使他报复过去的一切仇恨; 而且将来万一在中央蒙古勃发战争时; 也可以保障其无后顾之忧。当成吉思汗和塔塔儿部决战〔一二○二年; 他当时四十一岁〕以前; 便在这天给与其将士的决战命令道:“若战胜时; 不许贪财;〔胜利〕既定之后均分。若军马退动至原排阵处; 再要翻回力战。若至原排阵处; 不翻回者斩。”⑧成吉思汗既然击败了塔塔儿部; 便把他们的营帐悉数夺取过来。这次胜利的结果; 使阿勒坛、忽察儿和其他贵族领导集团;都明白帖木真已成为实际上的成吉思汗; 并且不再以他为他们掌握中的柔顺工具了;无论何人和任何豪门贵族;如有违犯他的命令; 或者违背他所创设的军纪的; 都不给予他们以宽赦。因为在战争一开始; 这些贵族们; 便相率收集塔塔儿部的战利品;这件事被成吉思汗知道后;就马上下令夺还他们所占去的一切战利品。
成吉思汗跟他的亲族商议后; 要想彻底剿灭他家的宿敌; 便把塔塔儿人处以可怖的屠杀; 而将剩余下来的人们都分配给各氏族和部落;所以从这时候起; 塔塔儿人便不再成为一些各个独立的部落而存在于世界上了。成吉思把塔塔儿部的二个美女也速干和也遂娶来做了妻子。从这时候起他便有三个妻子了。依照游牧民的习惯; 每一个后妃都有她自己家业设备的特别庐帐; 或者叫做“行宫”⑨。
成吉思汗虽然因为击败了塔塔儿部而无限地增加了他的权力; 但是他继续承认王罕的霸权; 这就是说; 他仍旧是客列亦惕王的臣下。可是王罕的态度却渐渐地有些不友好起来。因为他已经跟札木合和好了; 而札木合却在煽动着王罕使他对帖木真生长起一种敌意来; 说后者曾经在暗地里与乃蛮部秘密联系; 以便乘机出卖客列亦惕部。有一次札木合曾对王罕说:“我是存在着的白翎雀儿; 帖木真是散归的告天雀儿。”⑩在某种场合上; 王罕曾经拒绝过给予成吉思汗
以共同捕获品的分享。当成吉思汗随着王罕在征讨乃蛮部成功回来的途中; 遭遇着敌将所统率的新生军力; 王罕便背弃了成吉思; 在黑夜里偷偷儿回转到他自己的牧地里去了。
王罕背信的结果; 不仅没有使成吉思遭遇到任何的灾害; 相反他却能巧妙地撤退到自己的牧地里去。但是王罕却被乃蛮部所攻击; 掳去了他的大量捕获品。这时候王罕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求援; 并要求派遣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元朝秘史》作孛罗兀勒〕、赤老温四杰(Kuluk) 11 ; 去帮助他。王罕这时候方才体会到他们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才干; 而他们也完全履行了他所预期的功效。
帖木真虽然在那时候已经建立了不少辉煌的武功;但是他还没有考虑到对王罕的挑战。因为在蒙古族的眼睛里看起来; 他不过仍旧是一个少数贵族氏族的幸运和干练的领导人物而已。以为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外由他把他们联合成一个良好组织的整体而已;但是他毕竟是骤然暴兴的呀!相反地; 对于王罕;虽然他的组织散漫; 然而他究竟是一个大国的统治者;何况又是古代王朝的苗裔呢。他的营帐也显示着一种相当程度的豪华; 况且他又受到富裕北国的君主——金帝——钦赐他一个“王”的封号。这一连串的事实; 都深深地印入在草原民众的单纯脑海里; 所以他们都把王罕的地位放在其他蒙古游牧君长的上面。同时帖木真也有很好理由去利用他的机会; 以谋改善他和客列亦惕王的关系。他曾经采取计划; 企图和强大的统治者联结秦晋之好; 一来可以巩固他自己的地位; 二来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境地。因为做了强“汗”的女婿( 古列干); 在草原里常常是一种荣誉的称号。成吉思便为他的长子术赤〔《元朝秘史》作拙赤〕去向王罕的女儿察兀别乞求婚; 同时并想把他的女儿豁真嫁给王罕的孙儿秃撒合; 这个孙儿的父亲——客列亦惕王的儿子; 就是以汉名著闻的桑昆。可是王罕拒绝了他的建议。据《秘史》记载; 这件事简直使帖木真的“心落后了”12 ; 勇气沮丧。而且对于拒绝他这件事实在使他大大地失望。因为和这样强大尊贵的一个汗成为亲戚的希望; 实际上已经强烈地抓住了他的贵族幻想。不久他又遭遇到更进一层的失望和新的考验了。
阿勒坛和他的其他亲族; 公然从帖木真那里叛离出来; 开始去和札木合取得妥协。他们便移动他们的营帐去靠近桑昆那里; 因为王罕的儿子——桑昆; 在那时候已经对成吉思抱着特别的敌对态度了。他们理解到假使成吉思做了汗; 他们必将完全服从他的意志; 因为他的意志和这些独立贵族的愿望是完全相反的。桑昆和他的从臣一再劝说王罕得到了成功;因为他们说成吉思汗曾经和他们的敌人——乃蛮部互通声气; 现在他正在策划着谋逆; 于是王罕便大违其本意地决定采取行动了。
桑昆派的计划; 是对于他的求婚佯装同意; 以便引诱成吉思汗进入他们的掌握中; 当他们的狡谋遭遇失败后; 他们便企图用突袭的方法去擒获他。但是这个计划也没有实现。因为成吉思汗在事前已经得到从敌营归来的二个牧人的通知; 所以在第二天当王罕出现在他的阵前时; 看见成吉思汗的将士已经做成了作战的准备了。客列亦惕王便问札木合道:“帖木真处能够厮杀的有谁?”札木合说:“兀鲁兀惕(Urut) 13 忙忽惕(Mangut) 14 那二种百姓能够厮杀。虽当混战时不乱;从小就在枪刀里惯了的。他们的旄纛或花或黑; 看见他们时可提防着。”15在续起的战斗中; 成吉思汗击退了王罕和其同盟军的一切攻势。桑昆又为箭所射伤; 但是成吉思汗决心撤退;便在那天夜里从战场上后退到若干距离。第二天黎明; 当成吉思检点其将士时; 看见他们里面缺少三个人。这就是他自己的儿子窝阔台〔《元朝秘史》作斡阔台或斡歌歹〕; 博尔忽和博尔术。成吉思说:“窝阔台与可倚仗的博尔忽、博尔术在一起; 死活必不肯相离。”16 但是博尔术却突然驰骋着回来了; 成吉思汗便椎胸告天说:“罢!”这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