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朝鲜战争-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漏,西南芦门已被攻陷,大队明军争先恐后攀上城头。




23 三战平壤(二)

攀上南城的明军开始向西城涌去,守卫西城的日军开始阻击从南城过来的明军,双方用火器、弓箭互射,日军在城墙上修筑堡垒,城上的日军依靠坚固的防御竟使攻上南城的明军不能前进一步。
众军士仍旧猛烈攻击着七星门和西城门,数座云梯被推向前去,明军将云梯搭在城墙上开始攀登,城下明军用鸟铳掩护,云梯顶端有厚重的木板抵挡,待明军爬上去后,梯下明军再通过机关把木板扭到一边,这样板后面的明军就可以蜂拥登城,登城的明军拿着点燃的震天雷向城上扔去。城下明军还抬来了大型弩机,将火药弹绑缚在弩箭上,点燃后向城上射去。李如松在城下指挥着明军向西城门和七星门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小西行长在城上指挥着日军顽强阻击,很多明军爬上了城头上,又被打了下来。此时,一颗铁炮向李如松射来,李如松坐骑受惊,坐骑嘶叫一声立了起来,李如松被掀翻在地,李如松爬起来后中止了战斗。
李如松让人架起二十门大将军炮和八十门虎蹲炮,对着七星门猛轰,半个时辰后,七星门终于塌陷。
大炮不仅轰塌了七星门,也轰醒了十里外的大友吉统。大友吉统慌忙跑出屋外,听出炮声传自平壤方向。这时候部下来报:“平壤快被攻陷了” 。
大友吉统还在犹豫,一个部下说:“将军赶快走吧,大帅不会怪你。”
“你说大帅真的不会怪我?”大友吉统问。
“不会的,将军。”部下说。
“那还不快走。”大友说。
接着,大友吉统手下六千人马向南撤去。
七星门塌陷后,城上的日军纷纷退进城内土堡中。土堡四周用石砖垒起几道防护,堡内有武器、弹药、粮食、水,日军躲在堡内打击进入城内的明朝联军。进入城内的明朝联军顿时发现城内寸步难行,处处都是日军的碉堡,日军在堡内居高临下向联军射击,明军推着火炮车进行拔堡行动,一些小的堡垒被火炮摧毁,还有一些大的堡垒坚固异常,有的明军举着盾牌向日军的碉堡挺进,接近碉堡后,明军将震天雷扔到堡内,在碉堡前的路上都是明军的尸体。
看此情形,李如松让手下军士找来大量木材和秸秆堆积在日军各个土堡周围,然后点火焚烧。顿时,土堡周围浓烟滚滚,明军借着浓烟向土堡内发射火箭和火炮,并把燃烧的木材扔进堡内,大量日军被呛死或烧死,烧焦的气味传遍全城,但日军的还击仍然凶猛。
此刻,北城牡丹峰的攻击仍在继续,明军和僧兵一拨拨向上冲,峰上日军都被压到峰顶的土堡内,土堡里的日军依托土堡向下面的明军和僧兵射击。吴惟忠胸部中弹,子弹穿透铠甲打进皮肉,血渗了进来。吴惟忠指挥着众人在土堡下面架起几支火炮,随着炮响,土堡的大门被炸开,明军和僧兵呐喊着冲了进去,一番激斗后,松浦镇信带着剩下的四百日军从后山逃走,祖承训带人在后追赶。此刻夕阳西下,吴惟忠站在山顶上眺望黑烟滚滚的平壤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平壤的大火整整烧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平壤城内到处都是日军烧焦的尸体,成堡成堡的日军被烧死或熏死,有的土堡内,成堆烧焦的尸体拥在一起,还有许多没被烧死的日军在痛苦的挣扎。各部明军开始在城内搜寻日军尸体,取下首级以报功,小西行长、宗义智、景辙玄苏、柳川调信、内藤如安、大村喜前、有马晴信带着剩下的七千日军躲在最大的土堡练光亭和附近的几个小土堡内,正在做最后的抵抗。朝军将数百名投降日军且有一定身份的朝军将士押赴城外刑场准备行刑,李如松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们一眼。
明军发动了对练光亭的攻击,由于子弹密集,木材堆不上去,练光亭土堡很高很大很坚固,有多层防护,火炮打出去的炮弹也没有什么作用。蓟镇兵和辽东兵为了抢功,争先恐后向练光亭攻去,明军对练光亭的数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战斗中,一颗铅丸打中李如柏的头盔,将李如柏的头盔击落,巨大的冲击力使李如柏一阵眩晕,倒在地上半天起不来。李如松让人找来木材造了一个大的攻城车,明军躲在攻城车后面向练光亭进发,日军的铁炮都被攻城车挡住,等到攻城车接近了练光亭,旁边小堡垒的日军冲了出来,明军丢下攻城车往回跑,逃跑中的明军又被堡内日军铁炮击中,冲出来的日军也被明军射杀。傍晚时分,通往土堡的路上都是明军的尸体。
李如松将副将杨元招过来说道:“这是倭寇的最后一座堡垒,里面汇聚着倭寇的精锐,如果我军强攻必然损失惨重,况且我军数量有限,后面还有很多仗要打,所以需要保存实力。”
“那你打算怎么做?”杨元问道。
“我打算让倭寇放弃堡垒,放其一条生路,让他们从东门出去,只要能拿下平壤城,我军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李如松说。
“提督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做吧。”杨元说道。
李如松给小西行长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军完全可以歼灭你们,但我军不忍心这么做,建议小西行长的部队放弃抵抗,我军让开一条路让你们离开平壤。土堡内的小西行长收到了信,宗义智说:“这会不会是明军的诡计,骗我们出堡,然后趁机歼灭。”
“就算是诡计,我们也要出去,不出去,将会全部死在这里。出堡后,不要跟明军纠缠,迅速从东门突围出去。”小西行长说。
小西行长给李如松写了封回信,大意是大明是讲究信誉的礼仪之邦,希望将军不要耍诡计,让开道路,让我们从东门出城,不要追击。
李如松看了信后便让明朝联军全部撤到西城和南城,土堡四周顿时一个明军也没有。
宗义智让几个日军出堡查看,几个日军出堡后没发现一个明军,顿时进堡向小西行长和宗义智报告,小西行长遂命令周围各堡日军出堡集合。
土堡内的日军纷纷出堡列队集合,出堡的日军欢喜异常。
“你看是否要攻击?”站在高处观察形势的杨元向李如松问道。
“不可,如果现在攻击,倭寇会迅速退回堡内,就算不退回堡内,两军硬拼,我军也会损失不少。”李如松说。
集结完毕后,剩下的七千日军向东门跑去,出了东门,来到大同江边,此刻天色已黑,大同江结上了冰,日军大喜,立刻踏冰渡江。天上雪花仍在飘洒,北风吹向渡江日军的后背,眼看日军到了江心了。小西行长总觉得心中忐忑不安,他默默地祈祷,希望快些跑到对岸去。小西行长带着大队向那个目标冲去,眼看目标越来越近,该来的还是来了。
“轰!”的一声,小西行长听见火炮的轰击声,无奈的闭上了眼睛,接着便传来日军的惊叫声,有人掉到江里了。接着,连续不断的炮声传来,江面的冰不断被火炮炸出的石块击破,再加上日军的踩踏,大面积的冰层开始塌陷,成群的日军跌进江里,前面的日军发疯似的向对岸跑去。后面的日军开始调转方向向大同江上游和下游奔去,以躲避明军的火炮。终于跑到南岸了,小西行长带着剩下的六千日军向南边凤山奔去,途中又被朝鲜伏兵截杀一阵。平壤一役,击毙日军一万余人,其中日军被烧死的就达六千人,明军战死二千人,其中攻打牡丹峰阵亡近千人,朝军连同僧兵阵亡八百多人,攻打牡丹峰的僧兵阵亡五百多人。
小西行长到达凤山后,松浦镇信带着残兵也抵达了,此时,大友吉统已经撤走,小西只好带队继续南撤。正月十四日,小西行长的部队到达黑田长政镇守的白川。此刻,汉城宇喜多秀家的大本营内正在招开军事会议,众将要求北上抗击明军,为了防止汉城以北日军被明军各个击破,宇喜多秀家命令汉城以北的日军全部撤到汉城,集中优势兵力与明军在汉城展开决战。丰臣秀吉派往朝鲜辅佐政事的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加藤光泰、前野长康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应当在开城与明军决战。
“不可,汉城乃我军基地,开城防守薄弱,且在临津江以北,补给困难,一旦被明军突破,我大军届时回撤汉城不易,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汉城与明军决战为好。”面对众将的质疑,年少的宇喜多秀家说道。
紧接着,汉城会议的决议传到白川,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准备后撤,此时,斥候来报,李如松大军离白川不到五十里,小西行长顿时吓得不知所措。黑田长政家手下将领粟山鸟康自告奋勇愿率兵八百阻击明军。
李如松率领大军飞速南下,白川郊外八百日军严阵以待。
“这些倭寇想干什么?”李如松自言自语道。
明军的车营架起火炮向八百日军轰去,顿时炸得日军前仰后翻,明军的骑兵随即向日军出击,粟山鸟康带着八百日军呐喊着向明军冲去,最终全部战死。
正月十七日、十八日,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先后抵达汉城。撤军命令传到小早川隆景镇守的开城后,六十岁的小早川隆景拒绝撤兵。
“十几万大军连三四万明军都不敢打,都是一群废物!废物!”小早川隆景暴跳如雷的骂道。
宇喜多秀家连发三道撤军命令,小早川隆景遂撤。正月二十日,小早川隆景撤到汉城,正月二十九日,加藤清正撤到汉城。
时值寒冬,日军缺少冬衣,各路日军南撤的过程中苦不堪言,许多日军被冻死、冻伤,明军追得急,掉队的日军不计其数,很多日军跌倒在雪地里,再也无法起来。




24 大战碧蹄馆

平壤收复后,李如松留下张世爵率军七千镇守平壤,自己和柳成龙率两万九千明军和八千二百朝军向南挺进。一路上百里凋敝,到处是倭寇烧毁的村庄和庙宇,雪已经停了,北风仍在呼呼的吹。正月十八日,小早川隆景前脚离开开城,李如柏后脚进驻开城,二十五日,两万五千明军渡过临津江,到达坡州城。
大军抵达坡州后便立刻争吵起来。一部分将领认为日军望风而撤,大军应该迅速追击,以免日军逃脱;一部分将领认为日军主力都在汉城,不应该追赶。此时的李如松也拿不定主意,便对查大受说道:“你和祖承训、李宁领兵三千前去王京附近打探倭寇兵力情况,一有消息马上回来,不可交战。”
二十六日清晨,查大受带领三千骑兵向汉城进发。
李如松大军抵达坡州后,宇喜多秀家便在汉城召开军事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率兵两万前往迎敌,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石田三成、加藤光泰率兵两万一千人为后应,小西行长、大友吉统率兵一万四千人负责汉城防务。
一月二十六日清晨,日军方面让立花宗茂带领本部兵马前往坡州方向探听明军消息,立花宗茂手下家将十时连久带着五百名先锋走在前面,到了砺石岭的时候,日军先锋转过一道山路,迎面碰上一股军队。前面的日军立刻叫了起来,众人看去不是朝鲜军士的打扮。
“是明军,是明军。”日军纷纷嚷道。
“来的好快啊!”十时连久说。
“准备战斗。”十时连久说命令道。
此时查大受的部队也发现了日军,查大受一声吆喝,手下的辽东骑兵向日军冲去,日军队伍顷刻被冲垮。双方一阵激战,日将立花家臣——池边永晟战死,十时连久丢下三百多具尸体撤走。查大受立刻让人给李如松送信,报告这里的战况,同时带人在后紧紧追赶。
李如松接到了军士送回来的战报,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查大受这厮轻敌冒进,实在是令人烦心。”李如松骂了起来。
李如松坐立不安,在屋内走来走去,最后终于对杨元说道:“我带一千人去寻他,你随后跟进。”
李如松立刻点起一千家兵,骑马火速追赶查大受,希望能将查大受追回来。一个时辰后,杨元也点起一千兵马向李如松追去。傍晚时分,李如松来到一个地方,路旁的石碑上书“碧蹄馆”三字,四周有很多日军的尸体,还有明军的尸体。李如松纵马前进,前面山丘上杀声震天,李如松眺眼望去,查大受、祖承训正在跟日军血战。李如松带着一千兵马迅速投入战斗。
查大受的兵马奔至碧蹄馆后,正好碰上立花宗茂率领的二千五百兵马,立花宗茂和十时连久合兵一处向查大受杀来,双方大战在一起。查大受手下骑兵在日军步兵队伍中横冲直撞,明军手中的腰刀不断挥向日军,战刀砍处,鲜血四溅,日军不断倒下,日军步兵根本抵挡不住明军骑兵的攻击。
立花宗茂眼看抵挡不住,带着日军慌忙后撤。
“追!”查大受大刀一挥喊道。
此刻,闻讯从汉城赶来的小早川隆景带领八千兵马加入战斗,立花宗茂看援军已到,立刻掉转头反攻。查大受毫无惧色,率领骑兵迎战一万日军。
日军用铁炮不断瞄准明军射击,很多明军被铁炮打下马来。查大受、祖承各率一支人马直插日军中央,日军一万人马顿时大乱,战马嘶鸣声、枪炮声、喊杀声把碧蹄馆搅得天昏地暗,明军在日军队伍中左冲右突,此时的一万日军竟然隐隐出现招架不住的架势。
此时,小早川秀包和吉川广家的一万兵马也赶到,日军人数已增至两万。六十岁的小早川隆景被打得筋疲力尽,遂退了出来,将战场较给了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和吉川广家要求出战,小早川隆景摆了摆手,小早川秀包和吉川广家的一万人马驻扎在外围不动,小早川隆景站在对面高地上指挥着战斗。
眼看日军援军又开到,查大受喊道:“速去东面高地,用火器阻击。”
查大受和祖承训带领剩下的两千明军向东面高地奔去。
占领高地后,明军从腰间拔出火器阻击。立花宗茂率领近万名日军向高地上冲来。明军纷纷下马,前方明军用盾牌和马鞍阻挡日军的铁炮,后面的明军拿起长铳用照门、准心瞄准日军轮番射击,前面几排打完后,后面几排明军又接上,然后前方几排明军继续装药压弹射击,日军铁炮由于射速慢,火力被明军压制住,冲上来的日军一批批倒下。立花宗茂继续指挥日军冲击,日军端着铁炮,举着盾牌拼命往上冲,高地上的明军不断被铁炮打死,明军又向日军点燃集束火箭,在火药助推力下,无数的火箭“嗖!嗖!”的向日军射去。日军的数次冲锋都被明军打了回来,漫山遍野都是日军的尸体。
一直到傍晚时分,明军的高地还是没有被日军拿下来,日军已战死四千人,明军阵亡大半,只剩七百人坚守着阵地,破损的旗帜仍插在山坡上飘扬,此时,铅丸已所剩无几,火箭已全部用光。小早川隆景布置了五千人,准备对明军发动最后一次攻击。七百明军亮出了腰刀,用仗将鸟铳的火药压紧压实,又把弹丸装入,然后用仗将弹丸捣入火药中,准备最后一次战斗。正在此时,日军队伍大乱,一支明军骑兵冲了进来,这伙明军手拿火铳向着日军射击,日军队伍立刻被冲垮,领头一将手持大刀连砍数人。
这支明军正是李如松率领的一千家兵。
此时,李如松的一千人马已经冲了进去,跟查大受、祖承训会合在一起,查大受看见李如松,既惊又喜。
“大帅,你怎么来了?这里万分危险,我们被包围了。”查大受说道。
“还是赶紧突围吧。”李如松说。
李如松和查大受带着手下兵马向北冲去,眼看这伙明军就要冲出包围圈,小早川隆景将手一招,小早川秀包和吉川广家的一万兵马立刻围了上来,一时之间漫山遍野都是日军,此时包围明军的日军已达三四层,且外围还有大量日军在观望。
“杀!”李如松喊道。
李如松命令下达后,李如松的一千家兵从腰间拔出三眼神铳,两手各一把,扣动扳机后,火绳“滋滋”点燃。明军的三眼鸟铳打得围攻日军落花流水,外围明军打完便退到内围,内围的士兵冲出来继续射击,退入内围的士兵从火药袋里掏出火药和弹丸继续装药压弹射击,这样几轮下来,日军死伤遍地。漫山遍野的日军向蚂蚁一样向坡地上的明军发起潮水般的攻击,明军向北的数次突围都被日军的长矛兵挡了回来,明军火铳打完后,又倒转铳头握着铳杆向日军砸去。
此时,夕阳已渐渐退却,战场上,硝烟味、喊杀声、战马嘶鸣声混杂在一起,激烈异常,惨烈异常,不断有人死去,鲜血浸满了碧蹄馆的山坡,并渗透到树根下面。日军数量虽然众多,但都是步兵,明军骑兵的机动性彻底发挥了出来,依靠着骑兵的机动性,明军始终控制着战场的局势。李如松居中指挥,立花家族家将十时连久纵马抡刀直取李如松,李如松手持大刀跟十时连久斗了十几个回合,渐落下风,十时连久越战越猛,此时周围明军都陷入跟日军苦战中,离李如松最近的家将李有异一刀将小川成重斩落马下后,迅速向李如松靠拢,还没接近李如松,李有异就被几名日军用镰钩枪钩落马下,日军赶上,乱枪将李有异戳死。眼看李如松体力不支,李如梅一剑射中十时连久的面部,十时连久仰面栽倒。此时,日军潮水般向李如松涌来,铁炮和箭弩都像李如松这边招呼,查大受和祖承训带兵一路斩杀,拼命向李如松靠拢。四五个日军拿着倭刀砍向查大受,查大受大刀一挥,将几把倭刀架在大刀下面,那几个日军竟不能移动分毫,双方拉扯了几下,此时,日将久野重胜骑马挥刀砍向查大受,眼看查大受就要被砍中,看着大刀挥来,查大受身子向前一倾,久野重胜一刀砍在马背上,那马前蹄竖起,那几个日军抽出倭刀插在了马的肋部,查大受被掀了下来,久野重胜正准备去砍,不料山坡间土质松软,马的前蹄踩崩了一块土,久野重胜跌落马下,祖承训此时纵马从高坡上一跃而下,马的两只前蹄踏在久野重胜的胸部,久野重胜口中喷出一股鲜血,气绝而亡。查大受在旁边找了一名军士战死后留下的马,骑上后继续拼杀。日将安东常久来战查大受,几个回合后,被查大受砍去头颅,随后,日将安东幸贞又被祖承训斩落马下。此刻,李如松的一千家兵战死大半,剩下的近千名明军仍被日军一万多人包围,无法突围,李如松指挥着明军继续血战。此时的日军也打得苦不堪言,立花宗茂退下阵来主动要求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小早川隆景上阵后继续指挥日军跟明军拼杀,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戌时,明军左路军指挥杨元率兵赶到。前方战况令杨元大惊,杨元对手下亲兵说道:“速返大营,命钱世桢、李芳春、李镒率大军前来救援。”
杨云的一千骑兵迅速从北边冲破一个口子,看见杨元赶到,李如松立即带领明军从北面突围,日军随后追赶,明军边打边撤,日军追出十余里,明军骑兵依仗着速度很快将日军甩掉,日军遂撤回。碧蹄馆一役,明军阵亡三千五百人,日军阵亡七千人。李如松一千家兵大半阵亡,其中有数十名手持弯刀,百战余生的蒙古兵,一战下来,这几十名蒙古兵损失殆尽。
后半夜,李如松的军队回到坡州,柳成龙看见李如松神情凝重,不敢上前询问。李如松一言不发的走进营帐,众将在营帐外等候,稍顷,营帐内传来李如松“嚎嚎!”大哭声,李如松哭完后,走出营帐,向柳成龙招手,示意他进来。
柳成龙进帐后,李如松对柳成龙说:“目前,倭寇主力都在王京,我军兵少,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我欲退回开城,另想其他办法破敌,大人可给殿下上书陈述这里的情况。”
柳成龙听后,满脸无奈,两手一摊,但也没法,只好叹了一声。天亮后,明军开始渡过临津江,退回开城。




25 幸州大捷

明军退回开城后,朝鲜数路大军进驻京畿道,接替李镒的庆尚道巡边使李薲率兵三千并五百明军仍旧驻扎在临津江南岸的坡州,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黄海道防御使李时言驻杨州郡蠏踰岭,都元帅金命元在临津江南岸坐镇指挥全军。
接替李洸的新任全罗道巡察使权慄率兵二千三百人向幸州进发,守卫幸州的五百日军看朝军来到,一窝蜂的全部散了,权慄遂进占幸州。
“明军已经被我们逼退了,下一步诸位有何打算?”汉城内,宇喜多秀家询问众人。
“明军虽然退却,但其战斗力实在强悍,其主力都在开城,我也没法啊!”小早川隆景说。
“我有一计可抵御明军南下。”黑田长政说。
“快说。”宇喜多秀家说道。
“汉城西北有一处名幸州,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一面是陡坡,易守难攻,地处扼明军南下的咽喉之处,前几日幸州城失守,现在由顽军统领权慄居守。一旦拿下此地就可以跟汉城形成犄角之势,一旦幸州被打,汉城出兵援助,汉城被打,幸州出兵援助,让明军首尾不能相顾。”黑田长政说道。
“此计甚妙。”宇喜多秀家说道。
二月十二日凌晨,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石田三成、小早川隆景率三万人向幸州进发,听说日军攻打幸州,僧人休静的二弟子处英率五百名僧兵赶到幸州。
三万日军已经抵达幸州城下,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晨曦照在日军的战刀上奕奕发亮。权憟在日军正面进攻的陡坡上设置了两道障碍。日军分成十余队轮流攻击,打头阵的是小西行长,小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