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斯大林的打断,朱可夫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他也回到了自己的椅子旁用手指着军事地图继续汇报道:“我们在莫斯俄南部的突击虽然比北部的突击晚了了一天,但是也还是很顺利地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并迅速绕过卡卢加地区向叶利尼亚方向突击。由于我们的在莫斯科南部的突击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因此卡卢加地区的德军约三万人被我们成功地包围在了这一地区。德军在这一方向上反应比较迅速,曾经想办法集结了一些部队对我们突击部队的根部尝试进行了反突击,以求对卡卢加地区的德军解围。但是负责掩护的西方面军第49集 团军应对得力,始终没有让敌人得逞,最后还成功地击溃了德军的突击部队。” 
  斯大林满意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用火柴点燃了手中的烟斗猛吸了两口慢慢地踱步到了朱可夫的身边,吐出了口中的烟雾说道:“恩,很好,朱可夫同志。希望您带领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的部队能够合围莫斯科西部的德军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部分部队,并歼灭他们!”
  朱可夫当然知道斯大林的想法,这也是他策划和组织这次反攻战役的目的。这次反攻计划就是他和在座的总参谋部这几位高级将领一手制定的,必须要解除敌人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只要围歼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部分精锐野战部队,那么至少能从德军手中抢回一部分战争的主动权。
  “我们会成功的,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很坚定地回答道。
  “那么我们再来谈谈铁木辛哥元帅提议的在南部进行反攻的计划。我们不能只盯着莫斯科这一个地方,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这场反攻。德军在进入冬季后在整条战线上都基本停止了进攻,而转入了防御。铁木辛哥元帅提议在哈尔科夫和南部的刻赤也进行反攻,我觉得他的提议很好。我们不能老是被动防御,也该主动出击了,要让敌人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以我们苏联为敌我们一定将他们歼灭。对于这个提议,总参谋部是怎么看的?”斯大林的语气有些激昂,他认为铁木辛哥这个战前的国防人民委员还是有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的。由于他自己在几个月前的基辅战役时指挥有些问题,造成了西南方面军的全军覆没。因此他已经决定自己不再独断专行地直接指挥战斗,最好是听听总参谋部这些军事专家们的建议。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清了清嗓子开始回答最高统帅的提问:“总参谋部的意见是应该暂缓西南方面军和沃洛涅日方面军以及南方面军的反攻。据我们侦查的结果以及我们的计算。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还依然十分强大,虽然目前的天气情况对我们有利,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现在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重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的部队现状,他们的力量不足以发动大规模的战略反攻。甚至在这一战线上就算是防守也相当吃力,因此总参谋部建议应该放弃进攻而全面加强防守。”
  斯大林很清楚这位老元帅的健康并不是很好,他用手向下按了按,示意请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坐下。
  斯大林对于老元帅的回答并不满意,至少这个答案与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他太想全面反攻了,现在莫斯科的威胁已经被解除了,而发动这场战争的德国人却一直占据上风,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从心里是赞成铁木辛哥元帅的反攻提议的。于是他紧锁着眉头转而向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中将问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的看法呢?”
  华西列夫斯基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挺直身体回答:“斯大林同志,我赞成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意见。经过连续的战斗,西南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及南方面军的部队缺额很大,虽然我们还能在军事地图上看到一个个集团军和师,但是这些部队的真实人数已经不足满编的一半。而我们的预备队多数都被调到莫斯科方向上来了,没有对他们进行补充,并且他们严重缺乏坦克和大炮这样的重装备。看了铁木辛哥元帅报给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我认为在没有对这几个方面军调拨增援部队以及重装备之前,进攻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是才上任的副总参谋长,这从他的军衔上就能看出。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提议他担任自己的主要副手的,这位中将的才能很被老元帅看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华西列夫斯基在面对表情不满意的斯大林时总是有些不由自主地害怕。因此在回答刚才最高统帅的问题时没有像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和朱可夫大将那样直言不讳,反而有些畏缩。
  斯大林此时的心里还是对全线反攻寄予厚望,他很敏锐地发现了华西列夫斯基回答中的漏洞并很快利用了它:“那您的意思也就是说铁木辛哥的计划在我们向他们增派预备部队和装备后还是可以进行的,对吧?”
  不等其他人插话,斯大林继续说道:“那我们就给他们派去增援部队和反攻所需要的装备。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这个事情由您来办。”
  “是,斯大林同志。调拨装备的事情其实是小事情,但是我们现在的主要预备部队都集中在莫斯科方向上,而且还投入到了莫斯科地区的反攻战役中。我们没有那么多增援部队派到他那里去。”华西列夫斯基答应了下来并提醒最高统帅注意目前苏联红军的现状,此时的他根本不愿意面对斯大林同志心中的严重不满。
  “现在莫斯科方向上的反攻很顺利,也许我们能抽出一些部队去支援铁木辛哥同志。”斯大林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他依然不死心,不愿意将这个很对自己胃口的计划束之高阁。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新办法。
  对于最高统帅这个想法,在一旁的朱可夫为了避免乌克兰战役发生的情况再次重演急忙反对道:“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会危及莫斯科方向上的反攻战役。因此我建议将铁木辛哥元帅的反攻计划推迟到莫斯科方向上的反攻结束后再发起。”
  朱可夫是了解自己的最高统帅的,这位有着钢铁外号的人意志非常坚定并且十分固执。在这个会议中所有高级将领都极力反对在西南战线上发起反攻的计划时,斯大林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可见这个有铁木辛哥提出的计划多么受到最高统帅的赞同。他只能想办法延迟这一计划的实施时间,尽可能地保证莫斯科方向上反攻战役的战略目的不受影响。
  朱可夫的反对让斯大林犹豫了,对于朱可夫的军事才能斯大林是很了解的。但是他心中产生了一些疑惑,朱可夫的反对是不是有什么私心在里面?要知道朱可夫在军队中的威信正在稳步提高,他以前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表现让很多人都认为朱可夫是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员。
  而这必然会影响到铁木辛哥元帅这个战前的国防人名委员的地位。看来朱可夫也不能免俗地想和铁木辛哥别别苗头,看谁在红军中的威信更高。当然,铁木辛哥这个国防人民委员提出在自己负责的南部战线上反攻也有一些私心在里面,也想在南部战线上做出一点成绩。对于这一点斯大林是清楚的,他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是良性竞争就行,毕竟大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将德国人击败。
  ps:第二卷 即将结束。最近这几章都是向第三卷过渡的章节,请读者朋友们耐心等待。第三卷斯大林格勒战役即将展开。 


第一百六十五章 阴差阳错
  铁木辛哥元帅是战争开始前的国防人民委员,也算是苏联红军的第一人了。现在朱可夫的功绩和军衔上升很快,这让他对自己在红军中的地位产生了一丝受到威胁的感觉。因此他提出了在西南战线向德军反攻的计划。对于铁木辛哥这样的私心斯大林并不反对,铁木辛哥和朱可夫产生的竞争关系对最高统帅是有利的,毕竟在自己的军队里就是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作为一名上位者而言,军队被一个威望很高将领一手掌握是件很令人不安的现象。再加上铁木辛哥的这个反攻计划十分对斯大林的胃口,因此斯大林愿意支持这个计划。
  问题是在座的三位红军高级将领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斯大林开始有了一丝犹豫。他开始吸着自己的烟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而房间里三位红军的高级将领都没有再出声,他们静静地或坐或站在会议桌旁看着最高统帅来回踱步思考,等待着斯大林的最后决定。
  过了大约十分钟,房间里的寂静终于被斯大林打破。他下了最后的决心:“我看可以这样。既然大家都认为在西南战线发起反攻的时机不成熟,那么就放到明年的春季再实施。那个时候我相信莫斯科方向上的反攻战役也差不多结束了,这样我们可以腾出部队和装备来加强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我们反攻的成功地几率也会增大。总参谋部需要和铁木辛哥同志多沟通,看看他那里还需要多少增援部队和装备,这件事情由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负责。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健康状况不是太好,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应该多分担一些工作。就这样吧,同志们。祝愿我们的反攻胜利!”
  会议结束了,朱可夫在和沙波什尼科夫以及华西列夫斯基打了个招呼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他必须要尽快回到西方面军司令部,前线的战斗并没有停止,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
  而沙波什尼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走得相对缓慢一些,毕竟沙波什尼科夫的健康状况不是太好。他们要一起回到总参谋部去处理各条战线上的各种问题。沙波什尼科夫突然想到了自己女儿提到的那个西多罗夫上尉,于是不经意地向华西列夫斯基问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知道第172步兵师目前在哪个地方参加战斗吗?”
  “元帅同志,这个师我记得是隶属于第49集 团军。最新的情况我还不是太了解,印象中这个师已经因为损失过大撤出了第一线的战斗。回去后我会查一查,有了结果再向您汇报。”华西列夫斯基当时正一门心思思考着该向西南方向上的铁木辛哥元帅派遣那些增援部队过去,突然听到总参谋长问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有些发懵。 
  沙波什尼科夫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他上了自己的车。华西列夫斯基有些奇怪元帅同志怎么突然对某一个师的具体情况这么关注,而原因他却不清楚。这让他暗暗记住了这个第172步兵师,毕竟自己是元帅同志一手提拔上来并且极力向最高统帅推荐自己以后接替总参谋长的位子。难道是在莫斯科反攻战役中这个师的表现让元帅同志不满意?正好现在需要考虑向铁木辛哥元帅所率领的几个方面军派出增援部队,这个第172步兵师在这一刻就已经被华西列夫斯基列入派往南方战线的增援部队名单中。
  而此时的严大力并不知道在这一时刻他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因为华西列夫斯基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意图的错误理解而发生了改变,他正在苦苦等待叶卡捷琳娜的消息。包括974团在内的第172步兵师此时已经处于二线,正在陆续接收补充士兵和装备并进行训练,以保证在上级需要的时候重新投入战斗。
  虽然严大力向科热米亚奇科大尉提出了不满,但是整个三营都没有得到太多的补充士兵和装备。而科热米亚奇科也曾经向阿利亚布舍夫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需要重建一营和二营,所有的补充和装备将会优先给一营和二营。对于这个理由,科热米亚奇科甚至无法反驳,他的性格不像前团参谋长克洛奇科夫那么强硬,因此也就不敢和阿利亚布舍夫对着干。
  由于七连没有得到补充,严大力在这段时间基本上没有事情做,显得很无聊。他的心已经不在这支部队了,因为他坚信叶卡捷琳娜肯定会有办法将自己调到某个安稳的位子上去。因此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叶卡捷琳娜的消息。
  那封叶卡捷琳娜写的让严大力十分看重的信件终于在某天的下午被送到了七连严大力的手中。严大力立即找了个没有人的偏僻角落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了这封信件。信中的消息如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被人泼了一瓢冷水让严大力感到非常地失望。看来叶卡捷琳娜在这件事情上也遇到了困难,严大力明白自己还得继续待在这支部队。只有一个消息让他稍微有些高兴,那就是叶卡捷琳娜信中说上级会有人来暗中调查阿利亚布舍夫,只是时间并不确定。
  这也算是严大力唯一得到的好消息了,因为如果严大力必须要待在这支部队没办法被调离,那么就只有想办法将阿利亚布舍夫扳倒或者调离。严大力实在是不愿意在阿利亚布舍夫这个人手下继续干了,甚至远远地看见他都让严大力觉得心里堵得慌。
  严大力不知道叶卡捷琳娜的背景,因此他对扳倒阿利亚布舍夫持有怀疑的态度。毕竟阿利亚布舍夫受到了师长季米科瓦切夫的支持,县官还不如现管呢,除非连季米科瓦切夫也被扳倒才有可能让阿利亚布舍夫跟着被扳倒。而对于扳倒一个在职的上校师长严大力估计叶安杰琳娜的能力应该达不到这个高度。但愿上面派人下来暗中调查后能将阿利亚布舍夫调走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严大力把这个考虑结果在当天晚上以书信的形式告诉了叶卡捷琳娜,在信中第一次表达了对叶卡捷琳娜的思恋之情。因为他觉得有一个姑娘在远方深爱着自己,牵挂着自己的安危其实也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在这封情书中严大力并没有过多的说自己调动的问题,因为他相信深爱着自己的叶卡捷琳娜肯定会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来帮助自己,估计她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才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调动。而严大力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办成而责怪对方。
  就在严大力和叶卡捷琳娜通过书信的方式谈恋爱的时候,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赶回了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中将立即向他汇报了他不在的这段时间的战况。现在苏军北部突击集群还在继续前进,但是由于连续作战的时间变长再加上德军慢慢地梯次抵抗并完善了自己的防御体系,因此在北部的苏军突击集群前进的速度已经没有向刚开始反攻时那么快了。而在南部的苏军突击集群也正在向叶利尼亚继续攻击前进,由于身后在卡卢加地区被包围的三万德军一直很活跃想突围,这牵制了苏军很多部队,也对苏军的突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已经完全判明了苏军这次反攻的主要战役意图,因此不顾希特勒的反对开始将莫斯科西部受到苏军合围危险的主要精锐部队往后撤退。以便争取在苏军南北两个方向的突击部队合围之前撤到斯摩棱斯克地区,当然斯摩棱斯克是个战略重镇,也是希特勒限定的最后防线。德军如果以后还想进攻莫斯科,那么这个重要的进攻出发地肯定不能放弃。
  至于被包围在卡卢加地区的三万德军在外围德军连续几次解围失败后实际上已经被中央集团军群放弃了。他们目前存在的意义只是在于拖住苏军更多的部队,使莫斯科南部的苏军无法全力进攻。
  索科洛夫斯基在将目前的战场形势汇报完后还提到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第49集 团军的部队击溃了德军解围进攻后居然出现了两百多名士兵主动投降的情况。索科洛夫斯基分析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德军的士气已经不像秋季进攻莫斯科时那么高昂了。冬季作战苏军的优势确实很明显,也表明德军即使在苏军完成战役进攻后也将会无力向莫斯科方向发动新的大规模攻势,因为德军部队现在普遍士气低落。 
  对于这个索科洛夫斯基的这个判断朱可夫是完成认同的,对于自己在西方面军的这个副手,朱可夫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甚至和索科洛夫斯基的谈话中表露了以后将会推荐其担任某个方面军司令员的想法。


第一百六十六章 调查任务
  朱可夫的回来让索科洛夫斯基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他现在终于没有那么忙了。因此在向朱可夫汇报完后,索科洛夫斯基找来了方面军司令部作战部的一名参谋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对他指示道:“我现在这里有个任务交代给您。请您放下现在手中的工作,去第172步兵师暗中调查一下974团的一名叫西多罗夫的上尉。您的工作我会安排其他人帮您做,这个调查需要保密,我会对第49集 团军司令员说是派您去第172步兵师检查部队的补充情况。您明白了吗?” 
  费奥克季斯托夫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我去调查西多罗夫上尉?上级需要调查他的哪些方面?”
  “费奥克季斯托夫同志,这些不是您考虑的问题。记住必须要暗中调查!而且我听人说您曾经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斗中指挥过第172步兵师的部队,派您去调查也是考虑您的人头熟悉,这些条件会对您的调查比较方便。”索科洛夫斯基不得不向费奥克季斯托夫解释了一番,毕竟这并不是公事,而是在帮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私人的忙。
  费奥克季斯托夫立即回答道:“您了解的情况是正确的,我确实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斗中临时指挥过第172步兵师的部队。而且当时西多罗夫上尉正好也参加了那场战斗,因此我对西多罗夫上尉也算比较了解。在那场殊死战斗中西多罗夫上尉表现得很优秀和突出并因此负了重伤,今天我才知道他居然没有牺牲活了下来。说实话我并不能理解上级为什么秘密调查西多罗夫上尉这样的优秀基层指挥员。”
  “可我听说他和974团的一名上级指挥员关系相当糟糕,甚至有些针锋相对。要知道在红军中下级服从上级是一条基本原则,可西多罗夫上尉为什么会和上级对着干?这些也是您需要去调查了解的。现在明白了吧?费奥克季斯托夫同志,这是上级的命令,请您立刻动身去执行这个命令!”索科洛夫斯基中将不得不多解释了几句,以打消费奥克季斯托夫对调查西多罗夫的疑虑。他不想再为这件事情多费口舌了,因为身为方面军参谋长时间很宝贵,需要处理很多事情。因此在最后索科洛夫斯基不得不稍微透露了一点口风,暗示这次的调查是更上一级的首长交办的,不管理解还是不理解都必须执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费奥克季斯托夫这才明白针对西多罗夫的这次调查原来背景如此深厚。原本在费奥克季斯托夫心里对于这次调查的一些抵触情绪总算是被打消了,虽然他和西多罗夫并不算太熟悉,但是在谢尔普霍夫镇的那场战斗中他对于西多罗夫得表现还是很肯定的。在他心里他本来认为这调查很可能对西多罗夫不利,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只是有一点很奇怪,西多罗夫这样一个基层的上尉指挥员为什么会受到比方面军参谋长更高级的首长关注?以前也根本没有听说这个西多罗夫有什么很强的背景啊?再说了如果西多罗夫有非常强硬的背景那么974团甚至第172步兵师里也没有人敢和西多罗夫过不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见费奥克季斯托夫还站在那里发呆,索科洛夫斯基有些不耐烦了:“我说您这个同志是怎么回事?这么一件简单的工作都这么推三阻四的?”
  “啊,对不起,中将同志。我走神了,您放心,我立即就动身去第49集 团军,保证完成任务!”费奥克季斯托夫听见方面军参谋长提高了声音显得有些不耐烦,急忙解释道。索科洛夫斯基已经拿起了一份文件看了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费奥克季斯托夫离开。 
  两个多小时后,第49集 团军司令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方面军司令部作战部上校参谋费奥克季斯托夫。集团军司令员博洛巴诺夫少将已经收到了方面军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中将发来的一份电报,这份电报很简单,只有一行字:方面军司令部派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到第172步兵师来调查补充情况。 
  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命令,博洛巴诺夫少将并不认为事情会有那么简单。因为一个被从前线撤下来进行补充的步兵师的补充情况实际上并不在最紧急和最重要的事物名单中,方面军司令部也没有必要专门派人来调查。只是由于博洛巴诺夫少将还有集团军编成内的其他好几个师正在第一线作战,这次调查虽然让他感觉有些奇怪但也没有精力去管这件事,他还要指挥在第一线战斗的师作战。他甚至没有和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见面,只是指派集团军后勤主任陪同一起去第172步兵师进行调查。由于对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这次调查的真实原因不了解,博洛巴诺夫少将甚至也没有特别提醒第172步兵师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
  当费奥克季斯托夫上校和第49集 团军后勤主任到达第172步兵师司令部的时候,师司令部内正呈现一盘忙碌的景象。由于第172步兵师在前面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装备和三分之二的人员,因此整个师都在忙于接受补充士兵和装备并分配这些人员和装备到各个作战单位。听到方面军司令部专门派出人来检查补充情况,季米科瓦切夫上校和师军事委员会委员阿尔韦申都紧急行动起来准备应付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