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红、蓝军之机动单位皆可四处游动。  
  10.舰载感测系统亦随载台而动。卫星属移动性,而陆基雷达属固定式感测系统。各军感测能力等于涵盖范围之大小。搜索系针对有利害或影响关系,或者须以管制之地区采小区域逐步搜索敌军。 ' 译注:另一种搜索模式系一次涵盖大范围地区,以较长之时间进行侦测、追踪或瞄准该区之目标。读者在研究后述之例子后,可自行研判何者为佳。 ' 本模式中,两军同时采取侦搜作为,然其电子辐射程度与电子管制作为决定孰优孰劣。侦搜系统与其运用方式系本模式之重点。作战结果取决于第一次攻击发动前两方对取得之情报以及电子辐射之管制程度。  
  11.一旦认为已取得足够情报,即可下令攻击。汇整情报资料与下达命令需时甚长,往往以小时计。如敌之攻击先于吾人下达命令前到达,则我无法进行攻击。若敌之攻击于我发射武器后抵达,则两败俱伤。  
  12.(1)被命中,(2)损失飞机,以及(3)飞弹发射后仍存活之部队,可再发动攻击。  

 
现代战术范例  
  假设蓝军意图攻击红军陆基侦搜系统与武器,如图11…2所示。红军在海上部署两艘飞弹潜舰,任务为在蓝军接近红军有效射程前进行攻击。为利讨论,同时将重点置于双方之侦搜作战,吾人假设蓝军防御力强大,并能集中兵力成为一支舰队。尽管蓝军战斗序列中已包括其他战略侦搜系统与陆基单位,仍须仰赖舰载系统负责作战侦搜。红军侦搜系统稍后再论。  
  
图11…2 现代海战想定  
  本例中,美海军航母作战舰队以战机与飞弹展开攻击,红军亦配备陆基战机与飞弹。航母舰队之使命为取得制海权,亦即压制或摧毁对美军海上活动之威胁。红军使命为摧毁蓝军,俾能继续对蓝军海运发动空中或潜舰攻击。本范例属传统作战,如核武涉入,则兵力、任务与战术将截然不同。  
  蓝军在距离红军基地1;800浬外开始行动。由于蓝军在500浬射程内之打击力异常强大,故红军潜舰部署于距基地前500至600浬之水域。  
  蓝打击力(BB)见图11…3a。图中射程达1;000浬者为飞弹。发射后即无飞弹使用。其余则为可重复攻击之战机,除非在行动中遭击落。战机可在300浬外发射飞弹,过了这个距离后,其武器携带量成直线下降,到600浬时为0。  
  
图11…3a 蓝军在各种距离命中红军之飞弹数量  
  红军打击力见图11…3b。红军在短距离内有150枚之命中数量,1;500浬时其打击力为0。红军射程大于蓝军,但在最大射程却不足以发挥充分有效之攻击。红军亦可在攻击后,以所余战机再次展开攻击行动。  
  
图11…3b 红军在各种距离内命中蓝军之飞弹数量  
  蓝军认为,如有所警觉,其防御火力可摧毁40枚来袭飞弹;因此在1;100浬外,能摧毁所有红军之攻击。在这个距离内,会有若干飞弹穿越防御网,命中目标。蓝军估计,如红军全面戒备,可摧毁其发射之20枚飞弹。故蓝军只要在1;000浬内成功发射飞弹,即可对红军造成损害。然单凭飞弹攻击并不足以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必须接近至500浬,混合运用战机与飞弹,命中数量可增加至100枚,如将红军防御纳入考量,可命中80枚。之后,蓝军可攻击潜舰基地与相关支援设施,且不会面对空中兵力之严重威胁。假设蓝军估算正确,结合飞弹与战机,在500浬射程发动决定性攻击,但前提是其打击力在同时无任何损失。在这个射程内,蓝军毫无失误空间。  
  蓝军承受红军攻击的能力如何?据其估计,可承受红军100枚飞弹攻击。因此在红军100枚命中之射程,蓝军可发动攻击,但本身将严重受损:500浬时,红军可发射100枚,蓝军可有效防御40枚,所余60枚将命中,蓝军作战效能将降至40%。如红军在500浬射程采先发全力攻击,蓝军持续战力成为40枚,红军还可将其减半。20枚之持续战力并不足以造成红军之严重损害,俾利空优之取得,亦无法减低红军下一波攻击。以下为蓝军作战状况之评估:  
蓝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40枚  
持续战力 ' 注 '  100枚  
红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20枚  
持续战力  80枚  
 
  然作战系动能之竞争,吾人尚未考量蓝军运动能力。25节系蓝军合理之快速运动速率。红军在距蓝军500浬处发动攻击后,需6小时方能再度攻击,此期间蓝军所余兵力可接近至350浬处,蓝军在这个距离之攻击力较500浬处高60%,命中飞弹数为70枚。红军可防御20枚,所余50枚将摧毁红军5/8兵力,蓝军此时面对红军,已有起码胜算。若胜算不大,蓝军尽其所能后撤,到了650浬处,红军再度发动全力攻击,蓝军将面临85枚飞弹,以其所余40%防御力,仅可防御16枚,69枚将命中,而其持续战力仅余40枚。因此蓝军如欲撤退避免攻击,反而招致反效果。如能撤至750浬处,蓝军即可与红军对战。  
  此时蓝军人员尚不可骤下结论,还需评估双方侦搜能力。蓝车之优势在于机动性高,而红军却须固守阵地。蓝军如在侦搜作业上超敌胜敌,以制衡红军射程优势,则可有效结合机动力与火力。  
  蓝军电子辐射管制计画须运用红军属固定部署之特性,但不包括两艘潜舰。由于蓝军系移动性威胁,红军必须搜寻其所在,故蓝军须利用红军不得不实施之主动搜索。设若红军拥有足够之卫星监侦情报(或其他侦搜系统能标定蓝军位置并发动奇袭者),能首先发动大规模有效攻击,蓝军必须取得额外之防御力 ' 译注:多少防御力方足够?就本段所言,约需两倍防御力,以摧毁80枚飞弹。 ' (吾人已知红军具备充分攻击力),并实施二级电子辐射管制措施。蓝军此时切不可寄望红军兵力较弱或能力较预估为低,故唯一行动方案系放弃兵力集中计画,将兵力分散——依状况观之并非最佳方案。  
  设若蓝军能避免被红军长程监测系统侦知,可在未被敌军标定位置的情况下,先行发动攻击。吾人假设红军配备两种主动侦搜系统 ' 译注:第三种系哨戒潜舰,然红军因欲将两艘核动力潜舰接近蓝军俾实施飞弹攻击。其实红军有许多方式可将潜舰用于侦搜,吾人将探讨其中一种方式。 ' 。第一,可涵盖广大海域之超地平线雷达,侦测距离达800浬。蓝军务须假设雷达已开敢,且可能在800浬处为红军侦得、追踪、瞄准,以及1至2小时内,以陆基或潜射飞弹攻击。第二,长程侦察机,侦察距离远至2;000浬,惟距离愈远,涵盖宽度愈窄。  
  
图11…4 红军整体侦搜能力  
  蓝军向红军推进时,将实施一级电子辐射管制,并以被动方式侦测长程侦察机雷达波以提供预警,再快速将电子辐射管制降为二级,俾发挥全数防御效能,同时防止红军测得所有目标。长程侦察机发现蓝军之机率为何?双方皆知搜索距离与宽度皆由红军所掌握,故应仔细精算。蓝军假设红军可能对1;000浬(红军命中数不多)与600浬(蓝军于此处可发挥强大攻击力)间之水域发动攻击。红军如对1;000浬处攻击,较有利蓝军,故蓝军可保持于远距离外,引诱红军发射飞弹(这部份不再详述)。蓝军另可采隐匿快速运动,选择敌侦测机率较低之路线,同时采电子欺敌作为,误导长程侦察机。假设长程侦察机侦测距离达1;500浬。蓝军以25节航行24小时,方可自1;500浬处推进至900浬处,如欲推进至600浬处,须再航行16小时。尽管本模式已相当简化,但图11…4仍相当复杂。  
  于1;000浬处,蓝军可先发攻击,敌未侦知机率50%;900浬为40%以下;800浬(超地平线雷达)时势必为红军发现。然蓝军亦拥有数项优势。如在1;000浬以外得知已为长程侦察机发现,可有效防御红军攻击。如蓝军对自身防御能力信心不足,可取消或延后行动。如在1000浬内被侦测,在敌军飞弹抵达前,蓝军有2至4个小时可发动攻击,双方皆会遭致严重损伤。读者可依据公式计算双方损伤。  
  另有一项可能性,见图11…5a与11…5b。图11…5a显示,红军在500、700以及1;000浬三个距离全力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距离愈近,显然蓝军所余兵力愈少。斜线以上之区域系指红军成功防御20枚蓝军飞弹后,仍遭蓝军命中之飞弹数量。图11…5b显示蓝军在600…1;000浬范围内遂行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尽管蓝军并未完全摧毁红军打击能力,但在400海浬处已足以因应红军反击。  
  
图11…5a 红军于500、700、1;000浬处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  
  
图11…5b 蓝军于600、1;000浬间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  
  蓝军在500浬以外之距离虽无法完全摧毁红军战力,但只要在1;000浬以内,皆可发挥相当大效果,使红军战力大损。综合红、蓝两军武器与侦搜能力后,吾人可获致蓝军最佳战术。  
  蓝军应在未被侦知的情况下,推进至1;000浬处,在这个范围内发射所有飞弹。如在飞弹发射后与命中目标的两个小时之间(假设飞弹为配备精确终端导引之巡弋飞弹)能保持未被侦知之状态,红军将损失惨重。吾人可预期蓝军50枚飞弹几乎全数命中。若红军已有警觉,则有效命中数为30枚,但仍可摧毁红军八分之三的战力。如蓝军未将防御力考量在内,红军所余八分之五战力将构成严重威胁。  
  下一步是蓝军务须推进至400…500浬处,原因在于飞弹用罄,必须接近至飞机航程内,发动最后一次决定性攻击。在蓝军推进期间,红军可反击(有24小时)。然蓝军采取兵力集中战术,并将电子辐射管制取消,防御力达到最大效果。即令红军时间掌握精确,于蓝军到达500浬处时发动攻击,其所余飞弹数约为60枚,蓝军可防御40枚。由于蓝军可在承受100枚飞弹之攻击后仍能存活,故蓝军空中战力仍维持80%,足以击败红军,赢得胜利。  
  截至目前,笔者尚未提及红军二艘飞弹潜舰。吾人多视潜舰之功能在于打击。在本想定中,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500至600浬处,足以在蓝军发挥全数战力前削弱蓝军实力。距离愈近,潜舰愈能发挥效果。吾人尚未界定其打击力。任一艘潜舰如能发射飞弹攻击航母或神盾级舰,即可严重打击蓝军战力,即使因情报不足致使仅有部份飞弹命中,亦可降低蓝军战力,在后续交战时有利红军。然红军潜舰战术如欲获致最大效果,有赖潜舰在蓝军发射飞弹前予以攻击。然此种情形不太可能发生,因蓝军最佳之战术系尽早发射飞弹  
  然由于蓝军必须以25节运动,有助红军潜舰行动。高速航行时,难以进行反潜作战,而声纳可在远距离(50…100浬)测得高速水面船团之噪音,并以飞弹攻击。然蓝军如于1;000浬处发射飞弹,却使潜舰战术效果受限。潜舰无法在蓝军发射飞弹前实施攻击,其后亦无法重创蓝军,俾使红军取得优势。  
  然红军可将潜舰另作他用,进行秘密侦搜。蓝军计画系以一级电子辐射管制接近,并反制红军长程侦察机俾有足够时间将电子辐射管制层级降至二级,以恢复所有防御能力。如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1;100…1;200浬处负责哨戒任务,搜索蓝军,蓝军可能在毫无防备下遭长程飞弹奇袭,损失将极为惨重。在1;100浬处,红军可发射40枚飞弹,蓝军防御能力足以摧毁40枚,但前提是必须集中兵力。如蓝军因奇袭之故,遭40枚飞弹命中,所余兵力不足以继续作战。  
  当蓝军有赖红军主动搜索以提升防御层级,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追踪瞄准,后果极为严重。蓝军如因准备防御之故开散雷达等电子辐射装备,势必暴露行踪,然其兵力集中之战术又有赖坚实之防御力。舰队以25节航行时,面临二艘哨戒潜舰之威胁程度如何?在1;200浬处,任一艘潜舰测得目标之机率介于四至五分之一,此外潜舰回报情资时还须不被敌军侦测。故红军潜舰侦搜成功率并不高,然蓝军如的确被潜舰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军主要打击兵力为舰队时,蓝军面临之问题至为庞大繁杂。原本蓝军作战计画之基础在于红军系固定目标,一且舰队成为红军主力后,威胁大增,并使蓝军在最大距离发射飞弹时,无法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须制定主动侦搜计画,改变整个作战计画,所有因素皆须列入考量。双方舰队在广大的海域运动,致力于侦搜作业,期先发现敌人,使敌人计画受挫。双方打击力此时如压缩之弹簧,一且任一指挥官认为已获得充分情报,立即反弹,先发攻击。  

 
本范例之优点:结论  
  吾人务须从各角度检视本范例。第一,假设所有资料系透过分析所获之精确真实资料。符合各种条件,且所有变数或战术方案皆已研究;换言之,所有资料系实际完整之战术资料,可用于实际作战。此时指挥官与参谋首要之务系考量还有那些不确定因素,容许之误差范围为何。例如,渠等应关注伯诺提(Bernotti)对鱼雷有效射程之看法。设若蓝军在1;000浬处发射飞弹攻击陆地目标,使敌军有所戒备后,却未准备空中攻击,后果将如何?在飞弹命中前,吾人根本无法预判命中率。作战模式如虚拟实境之电脑模拟,容易让使用者误认这是最好的模式。了解海军作战者使用笔者之模式时,更容易犯下相同错误。然另一项危险因素是,海军决策辅助系统提供之作战命令往往被视为一种预测。至于计画方面,完善之计画将可发挥相当效果,但其中尚有诸多变数。例如,纳尔逊将军在尼罗河与特法拉加(Trafalgar)作战时,计画简单明了,但在执行时却杂乱无章。作战分析之目的并非精确预测未来,作战计画亦不代表实际作战情况;其目标系协助计画并赢得胜利,研析与计画本身并不足以赢得战争,然不可或缺。  
  本模式并未显示实际战力,仅着重于军舰之机动性与运动性,两者在面对位置固定之敌人时极具价值。红军如有机动兵力,蓝军须重新制定战术,包括电子辐射管制计画。设若红军亦拥有舰队,蓝军须开散更多感测系统,攻击计画势必另行制定。集中兵力防御之优势亦体现于本范例,文中未提出者是,蓝军如为因应红军侦搜系统而采疏散部署,其集中火力攻击非但无法奏效,反而容易遭受红军之循序攻击。  
  本模式之缺失在于将打击力与防御力平均分配于为数不详之各型军舰。如今美海军系将打击火力置于航空母舰,防御则由神盾级舰与舰载机共同负责。依据本模式,其战力损失较严重。研析结果显示,两艘航空母舰之作战舰队,剩余战机打击力为50%,空中战力全数损失的机率为25%(两艘航母皆失去战力);而空中战力几乎全数保持之机率亦为25%(两艘航母仍可作战)。  
  计划战术时须谨记一句名言:「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本范例亦证实这个说法。红、蓝军间之相对存活力与复原力虽难以计算,仍须加以评估。美海军的计画中,即使旨在制海与维护美国海上利益,仍常考量陆、海兵力对比问题;故相对存活力之关系有赖专家深入研究计算。  
  本范例最重要之目的系呈现现代海战之程序——动能。即令最简单之研析亦不能避免繁杂之侦搜过程。在探讨历史海战的章节中,笔者以简单之两军对战模式即可说明海战本质,并可展示兵力架构与兵力对比;此外还特别展现出弱势兵力具有之优势。但当吾人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长程武器使吾人之分析趋向复杂,侦搜作为亦须列入消耗战之考量因素。在攻击上强调一次行动之威力,而非以往之持续摧毁力。持续战力所代表的不仅是存活力;而主动防御已益形重要。  
  总言之,现代海战须考量下列因素:  
双方皆配备攻击性武器,射程决定其效能。 
双方皆具备防御能力。 
双方皆配备侦搜系统,至少须能追踪与瞄准敌人,俾利遂行攻击。 
一方进行侦搜作业时,另一方可能因此获得情资,作为攻击或防御之依据。 
双方皆可透过秘密或欺敌作为、诱使敌不使用感测系统、或者反侦搜(包括攻击他处感测系统)等方式,迟缓敌侦搜作业。 
双方可攻击对方旗舰或扰乱通信,以干扰敌指挥管制。 
双方之指挥管制才是行动关键所在。指挥官之目标系集中火力遂行任务。火力集中系指攻击时间与地点之有效结合,亦是在重要位置发动一波摧毁性之攻击。与集中火力同等重要的是攻击时机。从历史经验吾人可归纳一项真理:海战赢家之特质不在于知道做什么,而是何时做。海战指挥之难题在于如何掌握最佳时机,发挥最大攻击能力。 
 
  就火力言之,现代海战速度快,毁灭性强,一触即分出高下。结果往往在开火之前胜负已定。  
  战术人员仅专注于先敌发动攻击之想法并不全然正确。先发制人之意义在于能有效地达成吾人所欲目标——使敌无法恢复战力或遂行反击。  
  由于当今舰队军舰数量不多,指挥官可有效严密管制,并可在疏散编队时,协调各单位集中火力攻击。舰队潜力化为实际能力之关键在于准则、训练、稳固之团队、良好通信系统,以及行动时能在适当时间下达命令。  
  指挥官面临情报不足时,须下定决心,如何在敌军行动之前遂行有效攻击。如一方容易遭敌攻击,显示其战略、战术与武器发生问题,在大白天派长矛手与引箭手对决无异以卵击石。武器射程与侦搜能力两者应合而为一,不可分别看待,因此长矛手应在月黑之时执行任务。完善之侦搜计画包括搜集敌情报与防护己方情报。  
  如敌之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均处于优势,则己方战力,尤其是防御力,更须十分强大才行。  
  指挥官可能先发动些许攻击,俾利火力集中。然渠亦可能需要短程武器因应后续状况。战果获致决定不代表作战已结束。短距离之扫荡行动将成为紊乱之局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6…09  
 
 
 
    
第十二章 总结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战术  
武器与感测器  
计画与执行  
与战略的关系  
战术研究  
小说与预言  
后记:爱琴海战役  
  危机  
  美国决策  
  战事开始  
  战事爆发  
  敌军行动  
  战术计画  
  库勋级舰系消耗性兵力  
  格兰特登舰  
  结局  
 
 
 
 
  笔者于韩战与越战期间,曾任职于驱逐舰上环游世界两周,地球浩瀚,所见愈多,愈令人深觉识见短浅。本书所提战术的愿景不过如地球无数胜景之一二而已。吾人已环绕战术世界,然仍有诸多观点吾人尚未得见。以下系笔者认为本书精华之处。  

 
战术  
  海上战术系消耗性作为;在陆地上透过运动赢得胜利或能奏效,但在海上却行不通。率先发动有效攻击系战术指挥官之首要之务,但这仅是好的开始,近年来逐渐受到瞩目的优势侦搜利于遂行攻击作业。指挥官须能结合侦搜资料,运用兵力,并防止敌实施相同作为。  
  文字之描述并无法掌握作战步调,而兵棋推演亦不能传达战事近尾声时之急迫状况。战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行动是否适时。  
  战术指挥官与武器设计人员之目标为,将实际可投射之攻击武力发挥至最大。笔者强调「实际」(net)的理由有二。第一,持续战力至关紧要。然马卡洛夫(Makarov)却指出:「性能佳之大炮促成胜利,装甲仅能延迟失败。」 ' 译注:Makarov,p。181。 ' 舰队不可能在面临强大敌人却未将之摧毁的情况下,无限期作战。第二,武器如欲发挥效能,必须发射——随舰只沉没之弹药是种浪费,击中诱标或礁石亦无用处。  
  与相同打击力之陆地兵力作战时,军舰在敌射程内长时作业的限制因素更甚以往。然海上兵力与地面兵力相较,仍享有战略机动优势(美海军准则中称为来自海上之作战运动)。吾人须发挥舰队之运动性,于同一位置作业只会招致攻击。  
  武器射程与威力的增加扩大了战场范围。然矛盾的是,滨海作战的局限性限制了运动作为,却成为空射、陆射、舰射与潜射飞弹之战场,使得陆基兵力及其感测系统如今须被视为海上兵力之一部份。地面与海上兵力结合之需求与重要性日益提升。战略或战术之联合作战已成必然之事。  
  就当代准则与未来科技言之,舰队须解决之重要问题如下:  
主动防御:集中充分兵力防御敌可能之先发攻击。此时舰队放弃隐匿运动,俾利统合系统发挥防御功能。 
匿踪:将兵力分散部署,使敌作业不易,需时甚久,难以率先发动有效攻击。部队须隐密运动,否则即丧失匿踪优势。 
 
  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