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邪-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道观位置倒还行,不算中心,也不是偏僻之地。平常时候过往的人不少,但人来人往,却无人踏进门槛内。
  前一段时日,逍遥富道在城中倒接了好几单生意,但对于偌大的府城而言,始终声名不显。
  要吸纳信徒香火,当然得有个好名头才行。
  逍遥富道觉得,是时候做一单大事件出来,打响道观名气了。
  目前情形,最好的大事件,正是诛杀修罗魔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气运所在,风云自动
  陈三郎入主府衙,手下一票人顿时发现,活儿真得来了。不但来了,而且来得太多,一个个破晓就得起来,月上中天还不得休息,忙得不可开交。
  但再忙碌,都是值得的。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出人头地的绝佳机会。只要有好表现,就不怕不被陈三郎赏识。
  以前的陈三郎,只是一介县令,能安排的职位数量有限,还得受到各种限制。可眼下不同,直接一个跃升,站到了府城的位置上,堪称一个质的提高。特别这还是在雍州,封什么官,封谁当官,基本都是陈三郎决定。只要他拟好名单,一封奏章上去,大伙儿就等着官帽子戴上来即可。
  美梦将成真,谁人不兴奋?
  有盼头,才有劲头,于是众人一扫之前的迷茫疑惑,摩拳擦掌,上面但凡有命令下来,立刻抢着来接。
  发命令的当然是陈三郎,他统筹全局,有条不紊。
  “那几家有甚异动?”
  府衙公堂上,陈三郎问道。
  周分曹一连两天都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显得有些憔悴,他用手揉了揉额头,回答:“负责盯梢的人回报,那几位老爷近日来往很密切,恐怕有所图谋。”
  陈三郎呵呵一笑:“没有才怪。”
  相比而言,己家一行人不折不扣属于外来户,而排斥外来一向是人的本性。更不用说府城这么一大块肥肉了,如何肯白白拱手相让?
  周分曹不无担忧:“这些地方势力根深蒂固,又都拥有私兵,影响力不小。不如选个时候,请他们到府衙来吃个饭?”
  他是想着拉拢的方案,最起码,现阶段应该拉拢这些人,稳定局面。
  陈三郎却摇头道:“不必了。”
  “但是……”
  陈三郎打断了他的话:“我了解这些人,不是吃喝示好所能解决的。一旦我们露出破绽,他们一定会做事。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他们一网打尽。”
  周分曹倒吸口气:“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个力量,而且大局刚定,绝非动手的好时机。”
  “他们现在也不敢作乱。”
  周分曹想了想:“公子,你说他们会不会耍什么阴谋诡计,比如说送信到下面县城,寻求援手?”
  “一定会,也只有这个方法了。”
  周分曹顿时急了:“既然如此,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逞,赶紧封锁城门,不许讯息传递出去。”
  陈三郎悠然道:“只怕送信的人早就出去了,况且以目前状况,完全封锁四门并不现实。”
  周分曹眉头紧锁起来,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事情。他了解情报,知道府城下面的数个县城里,每一个都屯集着不少兵,要是让他们联合在一起,足有数千之众。
  这数千军队要是来攻打府城,那就麻烦大了。
  陈三郎现在虽然坐镇府衙,但明显还打着苏镇宏的旗号,城中人心相当不稳,尤其那几家大户,更是极其不稳定因素,一有导火索,整座府城都会失控,甚至集结在兵营的那些兵都会哗变。如此一来,好不容易拿到手的府城控制权将化为乌有。
  而他们,又将不得不亡命天涯。又或者,死在崂山府内。
  沉默了一会:“公子,倘若你估算无误,那么最迟三天后,县城的兵就会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面对?”
  论及战场韬略,周分曹总有用不上力的感觉。想到史书上所言,涉及攻城守城,必然会出现弓箭手、强弩、檑石滚木……
  诸如此类的事物,也不知现在崂山府城墙上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可即使有,谁来守也是个大问题。光凭从泾县带来的人,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应付得过来。
  要是临时抓壮丁,更怕这些人临阵哗变,反戈一击。毕竟现在不管是实力基础,还是民心基础,都太薄弱了。
  陈三郎看着案上的纸张,纸上写着很多地方名和人名,主要是对下面几个县城情况的介绍,他嘴角忽而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慢慢道:“先生不必过滤,古言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连府城都能兵不血刃占了,还怕甚么?”
  周分曹暗一思索,还真是这么回事。在此之前,进入崂山府,自己还不是担惊受怕的,还埋怨陈三郎草率,要被人瓮中捉鳖了。可不曾想,一次夜宴,一夜之间,陈三郎便入主府衙了。本来担心忧虑的事,什么都没有发生。
  也许,这正是陈三郎的本事。不也正是自己为何决心追随的根源所在吗?
  成大事者,披坚执锐,总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陈三郎抬头望向大门口处:“先生,你看那林梦海,机关算尽又何用?乱世之际,大开大合,唯勇者存。气运所在,风云自动,行事自然无碍。因此,你尽管安心。”
  周分曹叹息一声,躬身一礼:“公子成竹在胸,我不如也。”
  ……
  不同的偏僻院落密室,同样的人聚首,正在窃窃私语,商量大计。
  黄老爷道:“我已经安排人手,都是聪明伶俐的小厮四下活动,散布言论,说陈道远执掌府城,税赋加倍,还要征收人头税等……”
  舆论谣传,乃是动摇民心根基的一大杀器,屡试不爽,能够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
  钟老爷道:“我也派了心腹潜入军营,联络上了里面的人,只要起事,他们便会放火,营造大乱。”
  顾老爷点头道:“我族中壮丁都准备完毕,有七十五人,兵甲妥善,随时可效命……”
  你一言,我一句,都在说着各种准备事宜。
  花老爷听得十分满意,笑道:“我也陆续接到了县城回报,他们果然勃然大怒,立刻便起兵来府城。计算行程,最迟三日,便有兵到。”
  “好!”
  众人拍手叫道,神情激动。
  黄老爷道:“当兵到,联合集结要攻城的时候,我们便发难,带人直扑城门,斩杀守门兵士,大开城门,府城得已。”
  他闲时读过两本兵书,此际献策,有板有眼,颇具章法,赢得一片喝彩声。
  花老爷狞笑道:“得了府城,决不能让陈道远他们逃走一人。捉活的不管男女老幼,都为奴,敢反抗的,格杀勿论。”
  “那是当然。”
  众人眼睛都在放光,已经在盘算该怎么划分府城,好让己家获得最大的利益,最多的好处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县城兵至,利民新策
  苏大光站在一座山坡上,狠狠往地上吐口口水,冷哼一声:“嘴里淡出鸟来,大伙儿今天长点眼,看能不能打到野味,打打牙祭!”
  “是!”
  四下数十人稀里哗啦地回应着,显得有气无力,很没精神。
  他们都穿着皮甲,挎着刀剑,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嘴里叼草根,有的捡根棍子很无聊地在掘土……
  这一队人是被派遣出来猎杀修罗魔女的队伍之一,领队者为苏大光。他是苏氏家族的人,被封为裨将,掌兵五百。不料一夜之间,出了偌大变故,现在只得带五十人出城去追杀什么修罗魔女,等闲不得回城。
  城外的日子,怎一个“苦”字了得,天天啃干粮,咬野草,想猎杀野味,哪里想到老鼠都打不到一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鸟都见不到一只飞。
  本想着找些村庄,进去搜刮点,可是遇到好几个村,鸡犬之声难闻,闯进门户里翻箱倒柜,运气好才能抢到一点点米粮,肉是不指望了。这些人家根本没条件养家禽,每天下一点米,放一大把野菜树叶熬粥吃,聊以生存。
  经过长期的挖掘,能吃的草叶都越发稀少了,更别说野味。
  穷,实在太穷!
  这也是苏大光一行人在外面找不到肉吃的主要原因,野兽鸟禽,早被村民们打杀,吃进肚子了,如何能留得到现在?
  一两天没肉吃,刘大光非常想念在城里的日子,以他的身份地位,天天都有鱼肉供应,还有美酒佳肴,吃足喝饱后又有女人伺候,何等舒坦。
  都怪那陈道远!
  刘大光目光露出凶狠之色,心里已经把陈三郎骂了无数遍:如果有机会回城的话,定要将这厮碎尸万段!
  其实被派遣出去的几个队伍,虽然从不同方位的城门出城,但到了外面后早联系到了一起,商讨对策。
  他们这些人以前都算是苏镇宏的人,私底下交情不错,现在集结在一起,也约有三四百人左右。
  不过这点人数想要攻城却是不够,毕竟陈三郎发号施令,都是用苏镇宏的名义,占了名分大义,他们也不好发作,只得等待时机。众人的家眷可也还在城里,也算投鼠忌器。
  但刘大光相信,那时机很快就会到来。因为他已经接到了城里家族的传信,几大家族已经联手,还发信叫县城守兵起事。
  对于县城的头头们,刘大光也不陌生,都是一起吃过肉喝过酒的。到时候,等县城兵来,汇集在一起,城里的家族再揭竿而起,大事可成。
  那时候,崂山府,又将是他们的天下!
  就在这时,咚咚咚,有人快步奔来——可恨陈三郎下令时,把马匹都扣住了,不许骑一马出城,大大削弱了战力。
  这人是派遣到四周巡查的斥候,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没来到,就大声叫道:“将军,将军,新宜县的兵已经到了!”
  “好!”
  听闻消息,苏大光大喜过望,赶紧举首眺望。
  过不多久,但见西北方向的路径有尘土飞扬而起,又能听到马蹄奔腾的声响了。
  新宜县距离崂山府最近,第一个到很正常。不过县里的驻兵只有八百人左右,多老弱,实力比较马虎。
  但是密谋此事的牵头人花老爷早制定了策略,要等所有县城的兵马都到了,集合在一起,然后再开始发难攻城。先到的,暂时驻扎在城外等待。
  所以,新宜县兵,只是个开始而已。
  ……
  府衙公堂上,陈三郎放下了手中的笔,把签署好的文书拿起来,再看了看,没有纰漏问题了,这才道:“先生,你让人抄录多份,然后派人张贴出去,每条街道都得有,不许漏了地方。”
  顿一顿,又道:“还挑选些伶俐的人,要嗓门大的,骑马到处吆喝,宣扬出去,最好弄得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周分曹过来接过那文书,看了看,内心还忍不住有些颤栗,道:“公子,真要实施这等政策?只怕张贴出去,马上就会闹翻天的。”
  回想昨夜,陈三郎第一次提出这等政策,当即让周分曹等人目瞪口呆,一时间难以接受,还出言相劝。
  陈三郎道:“我意已决,适逢乱世,乱世当用重典,不破不立,这才是建立根基的最好方法。”
  周分曹想了想,忽而弯身朝着陈三郎重重一鞠躬:“如此,我替崂山百姓多谢公子了!”
  行礼完毕,转身昂然而出。他内心有异样的情绪在波动,天下民生,以令策为准绳,所以天下人皆求明君。然而时至今日,明眼人都瞧出来了,王朝气数日落西山,再难重铸辉煌。
  故而有识之士,纷纷选择了站队。
  周分曹选择了陈三郎,有时候,夜深人静时,他已忍不住暗暗扪心自问:这个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而现在,再无疑问。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建功立业,何为功业?
  王图霸业,非我所想,但见天下安乐,便足矣。
  天下太大,那么就从崂山府开始吧。
  哪怕,这个开始可能要赔送上自己的性命,也无怨无悔……
  一个时辰,数批快马疾驰而出,奔赴府城各个街道,一边跑,一边嚷喊起来:“各位乡亲父老,府衙新令,张榜告示,免除十一项税赋……”
  得得得,马蹄声响,又有随行的人敲锣打鼓,一时间引来无数人人探望观看。他们听到“免除税赋”这几个字,登时精神一振,连脖子都下意识地伸长了几分。
  民计民生,与税赋息息相关。苏镇宏把持崂山府,各种税赋多如牛毛,简直刮地三尺,有人胆敢反抗,不是被打就是被杀,还有许多都被关进牢狱里了。被迫无奈,不知多少人得变卖家当,甚至卖儿卖女,才能度日。
  现在一听,居然免除税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愣在那儿。
  当当当!
  “府衙新令,张榜告示,实施开荒分田制,谁抢先种的荒田,便是谁的,第一年,税赋只十中抽一……”
  这个消息更具爆炸性,如同往油锅里注水,一下子沸腾起来。不用多久,人头涌涌,纷纷离开家门,簇拥着去看告示榜文。
  一时间,本来死气沉沉的府城仿若活了过来,具备了勃勃生机。


第三百四十四章 民意沸腾,有备而战
  民以食为天,食从何来?
  在王朝时代,食的来源就是土地。土地是王朝制度的根本,当你拥有一部分土地,你就是地主乡绅阶层;当你拥有了更多的土地,你就跃升为豪门大户;而当你拥有了天下的土地,你便是皇帝。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换句话说,每一次朝代更迭,本质上也是天下土地产权的变更。
  任他风云变幻,但核心的土地归属始终不会动摇。因为土地的多少,代表着利益的多少。
  雍州时局动荡,蛮军入侵,如蝗虫过境,他们倒不占据这片大地。石破军有更高的目标,他是想直捣黄龙,直攻京城,抢占金銮座。也许在他看来,坐上宝座,当了皇帝,这天下土地都是他的了,何必着急一时霸占区区一个雍州?
  石破军不取,官府又荡然无存,偌大的土地便成为了无主之地,看哪方势力厉害,能取而占之了。
  苏镇宏脱颖而出,占了崂山府。与此同时,他也成了此府管辖下的土地主人。
  不过他这个主人还不够强势,力量也不够雄厚,因此下面县城的土地大都划分给驻守县城的人。而府城周围一片的地方,占大头的是他苏家,别的家族也分割了不少。
  不同的家族,对待自己的土地管理方法都有不同。为了搜刮资源,提高收入,各家都拼命想着办法增加税赋,增大剥削力度。反正流民多得是,这些人只要不饿死,让他们怎么干都行!
  至于土地兼并,更是每天都会发生。失去土地的人们天天增加,他们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源,想要活下去,只能卖身为奴,成为富户士绅的奴隶。
  在太平时代,当个长工或佃户,活着还算有点自由。但现在,只得签卖身契,做牛做马,每天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勉强活下去。
  这是底层人们的活法,小户人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几乎都要逼疯。按照这势头下去,他们迟早也会沦为无产者。
  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人反抗,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死的死,坐牢的坐牢……
  争不过,活不下去,只能逃亡。
  人口锐减,劳作积极性低到了极点,大量土地没人耕种,就成为了荒田。
  苏镇宏等也不理会,任由田地抛荒也不肯便宜百姓。
  一言以蔽之,崂山府的土地制度早已支离破碎,民生凋敝,难以为继。就在此际,陈三郎出榜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快马奔驰,敲锣打鼓,人们口口相传,不用多久,举城沸腾,无数人涌上街头,去看那榜文告示。
  只有亲眼看到公榜,看到上面鲜红的盖章,人们才敢相信。
  榜文很长,写得详细具体。对于开荒分田制有着十分详尽的约定,开荒田,每人有一定限额,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弄十几亩,每口人最多占据一亩。比如说一家四口,便是四亩。
  这个数目不算多,但足够让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了。最重要的是这田是属于自己的,第一年只要缴纳十分之一的收成税赋即可,往后或会增加税赋,但幅度不会太大。要知道等闲时候,这个比例基本都是过半的。在苏镇宏的统治下更加变本加厉,十有八九都得上交,剩下的能混个半饱都难。
  要增加田地数量,家里人口就得多,于是乎,一下子,人口就变得值钱了。
  以前为了活下去,不得已卖儿卖女,可现在,儿女越多越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观看榜文的有人还大声嚷起来:“从张榜时日开始,三天后府衙正式开始人口登记,以街道为单位,轮流记录,请各位父老乡亲主动上报,若有隐瞒欺骗者,一概取消资格……”
  三日后,才算是正式开始。
  人们微微有些失望,但很快又亢奋起来。三日时间,转眼过去,众人都吃了这么久的苦,多等三天又何妨?
  怕只怕,许多荒田都被大户家族给圈了,他们肯轻易让出来吗?
  “什么?”
  “竟有这等事?”
  “这陈道远不当人子,简直要断我们生路!”
  “杀,必须把他杀掉!”
  在一间偏僻院落厢房内,几大家族当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撕下来的榜文。
  黄老爷气得胡须都翘了起来:“此子果然狼子野心,不可饶恕,竟敢发出这样的榜文来,简直不知死活。”
  他似乎忘了,就算陈三郎不颁布这等民政措施,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早就联络好县城兵甲,要来一个里应外合了。
  花老爷面色阴沉,冷笑道:“他这是要收买人心。”
  众人闻言,心中一悚,想一想,觉得大有道理。政令还没有正式实施,只是刚张贴出来广而告之,就民意沸腾,人人额手加庆了。要真得推广开来,无数人家得到了田地,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舍陈三郎其谁?
  到时候,崂山府中,谁还能撼动陈三郎半分?
  钟老爷顿时有些急了:“如此说来,岂不是对我们的计划有阻滞?”
  陈三郎得了民心,他们发难的话,民众可能会自发抗争,给予陈三郎帮助。
  花老爷哼了一声:“假以时日,或许真给他成了气候,但现在嘛,只是临时抱佛脚,大家不要担心,自乱阵脚。”
  民心如水,自古善变。陈三郎颁布政策,施恩于民不假。不过现在只是筹备阶段,还没有落实。若是形势翻转,陈三郎落台失势,不可依靠,民众们为了自保,断然不敢挺身而出的。
  好在诸人提前有了准备,根据消息回报,新宜县的兵已经到了城外,这一两天间,别的兵差不多也要到了。
  咚咚咚!
  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个探子,他神色有些急切,进来便禀告道:“各位老爷,府衙里有消息传出,那陈道远要下赦令,把牢里的犯人全部放出来,再把他们收编为军伍。”
  闻言,花老爷拍案而起:“好个陈道远,果然是有备而战!”


第三百四十五章 接管牢狱,釜底抽薪
  监狱所在,最是黑暗。里面不见天日,地面阴潮,屎尿横溢,臭气崩天;更不用说牢头贪婪,狱卒酷烈了。
  自古狱讼无不冤,横死者众,怨气积压,生人怕近!
  今天,陈三郎带着周分曹来到了崂山牢狱中。随行的有十名精锐庄兵心腹,以及逍遥富道。
  “牢头何在?”
  迈步入内,陈三郎沉声喝道。
  两名狱卒迎上前,回答:“苏大人今日有宴,外出喝酒了。”
  听到“苏大人”三字,陈三郎不禁嗤之以鼻。苏镇宏占了崂山府,大肆分封官位,他乃武夫出身,性子粗鲁,也不讲究什么品秩名称,随口便来。陈三郎现在顶着的“崂山大将军”就是这么回事,而其手下摇身一变,都当了所谓的“官”,未免膨胀起来,个个都喜欢下面的人叫“大人”。
  至于大什么大,人什么人,彼此心照。
  “马上叫他回来!”
  “是。”
  一名狱卒见情况有些不对劲,赶紧跑了出去。
  足足过了有小半个时辰,才看见那苏牢头慢悠悠踱步回来,一身酒气,已经喝得有几分醉意。
  他醉眼朦胧地瞄着陈三郎,咧嘴一笑:“今日陈大状元怎地有空跑到我的地方来了?”
  陈三郎被苏镇宏封为大将军,统管府城,但对于这个任命下面许多人都是不服。无奈陈三郎雷厉风行,三五下釜底抽薪,便把政权保持在手,捏得死死的。
  诸人发作不得,只能忍耐,等待机会。
  这机会已经来临,因为县城都起兵了,只等人齐,便会全面发难。到那时,便是陈三郎的死期。
  这苏牢头自然知道这一点,现在趁着酒意,便有些不把陈三郎放在眼里了。
  陈三郎看着他,喝道:“擅离职守,拿下!”
  当即两名庄兵上前,一左一右,把苏牢头的手臂给牢牢扣住。
  苏牢头吃痛,吼道:“你们要干什么?快放开我,我可是苏家的人……”
  他的吼声只招来一记重肘子,重重打在小腹上,痛得他天旋地转,翻江倒海吐了一地。
  边上的狱卒见头目挨打,想要发作。
  铿铿!
  庄兵腰刀出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