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书大亨-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爱》、《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精棘鸟》、《基督山伯爵》……这种书,只有那些喜欢看书又喜欢捡便宜的顾客才会买,一本二三块,看完就扔,也不在乎。所以这些盗版书也很好卖,对于摊主来说,进价才几毛钱,能卖二三块就是赚了,偶尔卖个十块八块,那就是大赚。

不过,有一些盗版书却很“坑爹”,能够让很多摊主血本无归,比如另一个摊位上,差不多都是一些“坑爹书”,像卫慧的《上海宝贝》、九丹的《乌鸦》、叶子美的《遗情书》、王跃文的《国画》、《省画》、《市画》、《区画》、《街画》、《家画》《男画》《女画》、阎真的《沧浪之水》、韩国的《那小子真帅》、罗琳的《哈里波特》系列等……

这些盗版书不同于那些四大名著,中外名著,不管什么书,只要挂着名著的噱头,就永远不会过时。这些书属于短期热炒书,电影火了,书就大卖,热乎劲儿一过去,就烂大街没人看了。

所以说,不管是卖正版书,还是卖盗版书,亦或者卖二手书……哪一行都有自己的门道,你摸不着门槛,就只会赔钱。

当然,卖盗版书除了能赚钱外,也能引来很多麻烦,比如现在,林逸刚下脚的书摊就出了问题。

闹出事儿的是个小女孩,摊主则是个专卖盗版书一脸麻子的女人。

原来,难得今天古玩城有集会,又恰逢周末,小女孩就跑到这里的旧书摊买书看。

因为贪图便宜,小女孩就在这麻子女人摊子上一口气买了七八本小说,都是一些世界名著,像《简爱》,《傲慢与偏见》,以及《红与黑》,《百年孤独》等。

麻子女人也狠心,一本要了小女孩十块钱,说这些书都是好书,新华书店里差不多一本要三四十。

小女孩不懂这些,还以为捡了便宜,就掏了八十块,全部拿走,回到家这么翻开一看,晕,错别字太多了,连女主角“简爱”都变成了“筒爱”……

这还怎么看?

小女孩正处于“文学爱好”的勃发时期,哪里忍受得了自己买的书这么离谱,于是就拿回书摊来退书。麻子女人说啥也不给人家退。小女孩一下子就激动了,拿起要退的盗版书朝着麻子女人的脸上就恨恨地打了去,不偏不倚,正好狠狠地打在了麻子女人的麻子脸上。这下可把麻子女人打急眼了,上前就跟小女孩撕打了起来。

小女孩毕竟是小女孩,哪里是麻子女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已处在下风了。正当小女孩快要抵挡不住的时候,没想到她急中生智,大喊一声:“我爸是警察!”也不知道麻子女人是被这喊叫声给震了一下,还是被我爸是警察给震住了。打人的手顿时放缓了,小女孩乘机在麻子女人的脸上捞回了几记老拳。

这时,麻子女人的胖儿子恰好回来了,胖儿子岁数和女孩差不多大,也是个混小子,一看他妈吃亏了,冲上前去大喊一声:“你敢打我妈,挥起他那棒槌般的拳头,一拳就将女孩打倒在地,嘴里还喊着:“你敢打我妈!别说你爸是几巴警察,就算你爸是美国总统,也不好使。”

这时,女孩一看,打也打不过胖子他们母子俩,索性就躺在地下打起滚大哭了起来。书摊人拉她起来,她死活不依,搞得麻子脸女人和胖孩子一愣一愣的,再加上刚才那阵动静,麻子脸怕出事儿,就答应退女孩30块钱,女孩子却不愿意,说退钱太少,于是一个躺在地上,两个站在旁边,为了80元拼命砍价……

对于这样的闹剧,很多人都看得津津有味,林逸却没这种心思,不管谁对谁错,在书摊前搞这种事情,真的是很没意思。

所以林逸直接跳过这家书摊,朝前进发,双耳不闻窗外事,只顾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那些“旧书”;与此同时,不远处,也有一人正在感兴趣地“研究”着他。

谁?一个专卖旧书旧货,古董玉器的老行家,绰号叫“金百万”的摊主。

之前,林逸很豪爽地买下《百花齐放》,惹得人眼热,那些原本没把他当回事儿,没当盘菜的摊主们就盯上了林逸,全都虎视眈眈地希望能够碰到林逸,狠宰他一顿。

这个“金百万”就是这些摊主之一。既然绰号叫做“金百万”,就知道这货做生意很有一套,往往别人卖不动的东西他能卖掉,别人卖价低的东西,他能卖上高价,别人手里总是压货,他手里总是压钱,总之,他的买卖和运道一直都比别人好。

所以,当金百万见林逸转悠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就打定主意,好好地伺候一下这只“羊牯”。

第九十九章。碑帖“黑老虎”(二更)

林逸在摊位前站着,看了看金百万的摊位,古董玉器,算盘,木椅,玩的挺大,摊子也很大,足足有十米长,其中有半截是卖的旧书。林逸就背着手,站在旧书前仔细观看,看得不真切,他就又习惯地蹲下身,用手去拨捡那些摆放整齐的书籍。

这时候,金百万从裤兜里掏出烟来,很热情地递给林逸道:“兄弟,来一支?”

林逸抬头看看他,一张汤圆般和气的大脸,大脑袋,大脑袋上留着短发,看上去毛茸茸的,像仙人球。

既然人家主动让烟,林逸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接过道:“谢谢。”

“兄弟,喜欢买书?”金百万试探着问。

林逸点点头,“是啊,除了买书没啥爱好。”

“买书好啊,买书买的是学问,不像我,只喜欢抽烟喝酒,钱全花了,啥也没捞到。”金宝万点上烟,狠狠地吸上了一大口,接着又说道:“现在什么行当都不好做啊,像我一样,以前是卖菜的。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去菜市场收菜,收完菜,就有个两三点钟了,得赶快到早市上去占个地方,去晚了,不是没地方,就是没有好地方了。卖菜这玩意,地方也很重要啊!卖到九点卖不完,还得到一天的市场去卖。最长时,我卖到过下午三点,还没把菜卖完呢。所以我卖古玩卖旧书,同样是挣钱,起码我不用再像卖菜那样起早贪黑了,我知足啊。”

不得不说,金百万做生意是和别人不一样,金百万虽然没读过什么成功学营销学,却实战出很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不管卖什么,首先推销的就是你自己,要和顾客打成一片,形成共鸣。

很显然,金百万做到了这一点,至少林逸对他有了好感,觉得这是个勤奋而又实在的摊主。

金百万能说会道,又经验老到,很快就和林逸聊的投机。

唠完嗑不久,该干正事儿了。

只见金百万忽然压低声音对林逸说:“兄弟,我看你也是个好人,更是个行家,这里的书估计都不入你眼,有没有兴趣看些‘老货’?”

“贵吗?”林逸见他说的神秘兮兮,就笑着问。

“价格嘛,稍微贵那么一点点,不过我和你也算是有缘分,如果你看上眼,就给你优惠点。”

“那倒不是,我只是带的钱不多,也就七八千……”林逸直接把自己的底儿掏了出来。

金百万怔了一下,他没想到林逸会这么说,简直是个雏儿啊,什么都不懂,真不明白那些老狐狸都是怎么被他给唬住的。

于是就轻视了一下,表面上装出很义气的模样说:“七八千也不少了,你先看了货再说。”说着,就去自己装货的小货车上扒查。

须臾,取过来一个里三层外三层透明塑料袋细心包裹着的字帖,神秘兮兮地说:“瞧好了,兄弟,这可是宝物,大书法家王铎的碑帖!”

似乎怕林逸不知道“王铎”是谁,金百万就又扯大嗓门说:“王铎就是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号称神笔王铎”

旁边,不知哪个不开眼的接了一句:“神笔不是马良吗,咋会是王铎?”

扑哧,周围很多人都笑了起来。

那人尤不自知,摸着脑袋,“笑啥,神笔马良你们难道没听过?以前课文学过的……”

周围笑声更大了。

只要稍有一点书法知识的人就都知道,王铎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河南孟津人。王铎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后清朝授予他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王铎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因此,他始终抑郁不乐。入清之后,王铎做了8年的官,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乾隆帝时,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并将王铎列入《贰臣传》。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此刻,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听到“神笔王铎”的大名,那些书法爱好者们更是蜂拥而至,想一睹为快,看一看这位“神笔”的字帖。

再说那摊主金百万,不理会那个吼着“神笔”是“马良”的“二百五”,继续忽悠林逸,“兄弟啊,你开开眼吧,这绝对是老货,手拓神笔王铎的字帖,王铎他老家在孟津,这字帖就是我从孟津那边收来,一般不轻易让人看,你也算是有福气的人!”说着,就把那包裹很好的字帖递给了林逸。

林逸见对方如此热情,就不好意思地接过字帖。说实话,林逸对这种字帖研究不深。尤其这种手拓碑帖之类的,更没啥研究。

不过有一点,林逸很清楚,如果说在旧书收藏中连环画水很深,那么碑帖收藏就更是“深不见底”。

为什么这样说?

要知道,在古玩界素来把碑帖等称之为“黑老虎”,一是指其墨拓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金贵如老虎。但更多是指辨别真伪难,稍稍看走眼,就是就会上当,似被老虎咬了一口。

话说,碑帖收藏在清末再掀热潮,哄抬的价格刺激了造假。琉璃厂一古董商涂抹伪造了“盖”“魏”两字未连的魏《张猛龙碑》,装裱极精,作假成明拓本。清末,收藏大家张伯英花三五百大洋购进后,大喜,后来他自己发觉买了赝品,大叹“被黑老虎咬了一口!”

这便是碑帖犹如“黑老虎”的由来,也可以看出碑帖的真伪鉴定要比别的古董更有难度,稍不留神,就会“打眼”。所以说,一般人玩不起碑帖,也不敢去玩碑帖,这种老货,太扎手了。

第一百章。王铎《琅华馆贴》

林逸仔细查看手中这个拓本,折叠造型,天头宽约12厘米,长大约25,封面和封底是藏青色的硬壳,封面有手写贴名《琅华馆》。

不用说,这应该是王铎的行书贴,毕竟王铎最有名的就是他龙飞凤舞的行书了。

林逸用手指非常小心翼翼地把碑帖打开,打开以后,扉页一行字立马映入眼帘,只见上面题有“民国十九年,潘家园购得。”

如果按照这行字来判断,应该说是民国拓印本,虽不是清朝明朝那种善本,应该也差不多。

不过,这种条款是谁都可以写的,对于林逸这种级别来说,不会把这种“民国十九年,潘家园购得”当真,玩旧书,要时刻保持怀疑态度。

金百万则时刻都在观察林逸的脸色变化,对于他这种老行家来说,对方能不能上钩,就看他喜欢这碑帖的程度了。

可是林逸的不动声色,让他失望了。

一般来说,只要是喜欢字帖碑帖一类的,看到如此“宝物”,没有不动心的,可是林逸太平静了,平静的让金百万没啥信心。

林逸还是仔细地看手中的碑帖,民国货么,怎么不像呢。虽然没怎么接触过碑帖,林逸却也知道,碑帖的鉴别主要有三大技巧。

首先“纸张”方面。

宋代的纸张,用放大镜观察可以见到较长的麻纤维。宋拓本常用帘纹纸,帘纹的宽度并无统一规格。明、清时的拓本纸张,麻纤维较短,含棉或竹类植物的成分较多。

传世的拓本历经数年会发黄、变脆,现在所见明代拓本已有不少裱边纸张变黄,这种纸极脆,稍不留心就会损坏。今日常见将纸染色或熏黄处理以充旧拓者,其色与历经时间磨砺的旧黄不同,极不自然。

其次,“墨色”鉴定。

早拓本多数已失去墨的光泽。一般保存的时间越久,拓本墨的光亮度就越差。

宋代拓本通常墨色较深,但历时年久,多经重裱,墨色已无光且褪色。明代拓本,多数采用松烟墨拓制,墨色深浓,含胶成分较少,部分采用擦拓方法的拓本,掉色严重;少数色深且有光泽者,拓制精良。

最后“考据”鉴别。

通过考据的比较,来鉴别拓本早晚是行之有效而且较为准确的方法。另外,在拓本上常见白色斑迹,这种星星点点或是一块块的白色痕迹,称为“石花”。

石花就是刻版长期经受雨水和风沙的侵袭,风化产生的缺损;或是在某一时间,人为破坏产生于刻版的硬伤,经拓制后表现出的印迹。由于石花产生的早晚不同,各个时期的拓本也会有区别。因此准确地说,这些反映在拓本上的石花、缺损等痕迹,也是考据的一部。

林逸没有碑帖这方面特高深的鉴别技能,虽然知道这三个技巧,却依旧看不出来这《琅华馆》碑帖的真伪,但是,林逸相信自己的鼻子,相信它绝对不会骗自己。

因为从拿到这碑帖开始,他的鼻子就没闻到什么书香之气,相反,闻到是一种故意做旧的糟粕气息。

不用说,这碑帖是仿的。

看破不说破,这是规矩。

所以林逸只是笑笑说:“这东西不错。”

金百万还以为林逸上钩了,就笑道:“当然不错了,是老货来着,很多人我连看都不让他们看。”

林逸拍了拍手中的《琅华馆》,“不错是不错,只是年代稍微近了点……”

金百万立马反驳道:“不近了,民国以前的东西,老拓本了,要是拿到外地,早就卖掉了。”

这种假货也有人买吗?也许吧,毕竟这个世上打眼的人太多。

林逸耸耸肩,就准备把这碑帖放下,金百万见此情景,就忙道:“不如这样,你开一个价,合适的话,就卖给你了。”

林逸很犹豫的样子,“咳咳,你这可是民国的呀,我怕太扎手,买不起。”

“没关系的,我们也算认识了,合适的话,就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往。”金百万多少明白林逸似乎看出了点什么,要不然表情不会这么古怪。

说实话,这《琅华馆》实际上还真是金百万在潘家园淘来的,花了5000块,以为捡了漏,买回来以后让人一鉴定才知道,打眼了,是很高级的仿货,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你根本就鉴别不出来。

这次金百万也是豁出去了,有心把这个打眼的假货甩出去,至于甩给谁,就看眼前这位林兄弟聪不聪明了。

林逸觉得好笑,明明知道这是个赝品假货,还一个劲儿地让自己出价,自己真的那么好骗吗?

林逸刚要开口拒绝,忽然,一股子浓烈的墨香从手中碑帖传了出来。

奇了,怪了。

林逸揩了揩鼻子,之前可是没有丝毫反应的,怎么突然之间会有这么大的香味?

难道说,这碑帖是宝物?

可它明明是仿品呀。

林逸一时间有些懵了。

见林逸发呆,金百万就忙不迭地催促道:“别啊,兄弟,你就开口报一个价,可以的话,这碑帖就卖给你,不行,咱就拉倒,怎么样?”

林逸咳嗽一声,说:“再让我看看先。”说着,就漫不经心地又把那碑帖拿起来,贴向自己的脸,离近一点,鼻翼动了动。

此刻,林逸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不过就在他鼻翼接触到碑帖封面的那一霎那,林逸震惊了,因为一股浓郁的墨香直冲而来,化作一股灵气瞬间融入到了他的体内。

仿佛喝了一杯琼浆玉液,林逸感觉浑身舒坦,他舒服地眯起眼睛,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一个奇怪的画面

破旧的书房内,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书桌前,一个模样清瘦的老叟,咳嗽着挥笔游走,但见白绫上龙飞凤舞,顷刻一篇诗稿一气呵成。

老叟似乎心事重重,胸腹随着咳嗽起伏不定,双眼发红,挥毫间,一滴泪水掉落在白绫上。

国破山河在,春色草木深。

自己写这些诗稿又能乞求多少帮助?

为了活命,为了家族,忍辱偷生,辱没文人节气,即使把诗稿写得优美万千又有何用?

咳嗽啊咳嗽。

白绫上,墨色飞舞。

一口鲜血从嘴角溢出,也不知道是老叟心病使然,还是咬破了嘴唇……

情景一转

林逸脑海中只剩下一只手,握着毛笔的手,他的思维跟着这只手一起临摹着白绫上的草书和行书。

点横撇折捺,圈斜弯竖勾……

林逸整个心神都依附在了这只出神入化的手上,仿佛跟随着这只手,他已经练习了几十年的草书行书,一个字一个字的闪现过他的脑海,俏皮如蝌蚪,潇洒如蛟龙,神髓,精髓,精气神,全都融入了林逸的意识里,骨子里,磨灭不去。

……

像是做了一场梦。

练习书法的美梦。

在外人看来,林逸额头冒汗,呼吸急促,神情有些怪异,眼睛死死地盯着碑帖,移不开。

“喂,这位兄弟,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如果嫌我报价太高,你就给个数。”金百万不得不提醒林逸道。

林逸这才醒悟过来,不过他胸中翻江倒海,尤其双手痒痒,竟然有一种想要手握毛笔疯狂书写的冲动。

好不容易压下这种冲动,林逸调整了一下心情,笑眯眯地对金百万说道:“让我出价么,那就1000吧,怎么样?”

“不行啊,太低了,这个价我能亏死。”金百万是什么人,一看林逸此刻的眼神和神情,就知道这小子对这碑帖有意思。

靠,刚才差点被这小子的演技骗了,还以为他不感兴趣,原来在演戏呀。老子这么高的道行,差点崩在这小子手里。

在金百万看来,林逸就是条大鱼,要上钩了。

周围几个看热闹的摊主也凑了过来,对于金百万这碑帖知根知底的有几个,一看这情景,就知道金宝万在“捉鳖”,毫无疑问,这傻小子要上当了。

当然,周围还有一些曾经在金百万手底下打过眼吃过亏的,则等着看好戏,看看这个愣头小子会被忽悠多少。

林逸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此刻已经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主角,他呼吸急促,眼睛依旧盯在《琅华馆》上面不松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鼻翼正在贪婪地吸食那碑帖飘溢出来的墨香,一丝丝一缕缕,贪婪无度。

“那就2000块。”林逸喘着气说。

金百万心里更踏实了,看看,连加价都是1000往上加,可见这小子对这碑帖多渴求,所以就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不行,还太少了不如这样,我也不说2万3万了,就8000块吧,好像你也就这么多钱。”

8000块,一个赝品碑帖,这个金百万心真黑。

知道底细的人不禁咋舌。

怪不得人家能发财被叫做金百万,原来只有心黑才能发财。

眼看金百万得意洋洋地晃动着大脑袋,林逸总算把目光从碑帖上移开,看了金百万一眼。

金百万也看着他,两人在打心理战。

“5000块,我只出这么多。”林逸说。

金百万看着他,“8000块,一个子都不能少。”

两人僵持不下。

最后,林逸叹口气,“好吧,你赢了8000就8000!”

金百万听到这句话,心情无比得意,不过暂时还不能显露出来,竖起大拇指冲林逸道:“兄弟够仗义,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数钱交货。

周围人开始叽叽咕咕了“擦,这个小子被捉了。”

“是啊,8000块买了假碑帖。”

“还以为他多厉害呢,原来是个冤大头。”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

“怕啥呀,他就是二球,听见又能如何。”

……

林逸的确是听见了这些话,不过却没怎么在意。

金百万那边,一个叫“八爷”的前辈正在替金百万祝贺。

很显然,这位八爷也是玩碑帖的老手,早就知道金百万手里砸了这个赝品,没想到今天不仅没亏本还多卖3000,当然要祝贺一下了。

林逸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却不知道,重头戏却还在后头。

第一百零一章。纸中藏金

林逸收拾完东西正要走,不妨身后传来金百万的声音,“林逸,林兄弟这是你的名字吧,如果我记得不错,你还有好几个外号,叫什么‘点金神手’和‘捡漏大王’,呵呵,对不起啦,估计今天老哥我砸了你的招牌旁边人说的话,估计你也听见了,这碑帖是真是假,你心里也该有数”

林逸回过头来,就见金百万一脸得瑟地看着他,原本那种称兄道弟和气生财的嘴脸,早换成了不屑与蔑视。

本来,捡漏也好,打眼也罢,没必要这么摆在台面上让人难堪,可是金百万从一开始,就打算这么干。

原因很简单,谁让林逸这么“红”。

百万画稿,

百万佛经,

百万路虎

他的传说已经成了南都旧书界的一个神话。谁要是能够打破这个神话,那么无疑,他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