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总之就会进入一个很麻烦而且容易吃亏的状态。
  只要没有交钱砍树,即便是定了价,老谢也随时可能反悔。就拿只赌最粗的来说,就算老谢能答应,多半也会坐地起价!而且其实也基本上也不会答应,应该就会拒绝,再去找能五棵树全包的买家。
  那张路的这笔买卖可就砸了!
  张路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一时光想着利益最大化了,忽略了老谢的心思和言下之意。再就是阿奇家刚刚有人赌废了一棵树,也让他把考虑的重点放到了命中率上。
  “问题是,如果24万把四棵细的也包了,就算其中一棵不赔不赚,其他三棵要是全是白料,就是净赔十八万,这棵最粗的,你说能赚个大的,到底有多大?能堵上这个窟窿之后还大赚一笔么?”张路沉吟道。
  “如果这棵最粗的,主干只有一层不厚的白皮,里面全是紫油梨好料呢?”唐易笑道。
  “如果是那样,岂不是得出四五百斤料子?这样的料子,卖到一千五百万一吨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四五百斤,将近四分之一吨,那就是将近四百万啊!”张路有些吃惊,“问题是,会出这么多好料么?”
  唐易又递给张路一支烟,“你让我别谦虚,我就大胆了一把。要是你不放心?咱们对半出钱,对半赚?”
  张路接过烟,虽然他前面说过“有钱一起赚”的话,但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赌中了好料的话,顶多给唐易供货时按照最低价罢了。
  这次他带唐易来,只不过是展示合作的诚意,同时深入交流一下。实际上,他还没从唐易这里得到好处,好容易碰到这么一个树主,他又不缺这几十万,都到这一步了,肯定不会和唐易来分。
  唐易当然也明白,他说出这话来的主要目的,是想刺激张路一下,让他下定决心。因为他总不能把看到黑白光影的事儿说出来吧?
  此时,张路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看了看唐易身边的编织袋,“对了唐总,你买这块废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面有格!而且不是一般的格!”唐易此时也不再低调,“到时候切开看了你就知道了!”
  张路心里一颤,心想这唐易的眼光是有点儿怪,这怎么能看出有没有格呢?不过,他在古玩方面可真是顶级的眼力,一块黑不溜秋沾满石灰的东西,连古玩店主都能忽略,他居然能认出是一块宋墨,轻松捡漏!
  “好!我就这么定了,全包,给老谢吃个定心丸,利用最粗的赚一笔大的!”张路起身,走到大棚入口,“老谢哪!还想不想让我们吃哈密瓜了?”
  老谢很快抱着一个大瓜从大棚里走了出来,放到了小桌上,又从小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把水果刀,切了开来,“尝尝!”
  “嗯!甜!”张路拿起一块,汁水散发出香浓的味道,唐易忍不住也拿起了一块。
  “老谢,你这么看得起我,第一个主顾就找上我,刚才唐总也说了,不管怎么样,必须全包!”张路啃完瓜,擦了擦嘴,“不过,这价钱上,能不能再优惠一点儿?”
  “这个,那四棵,六万一棵已经是全包价儿了。最粗的那棵,你也知道,很容易大赚啊!”老谢皱眉。
  唐易哈哈一笑,“问题是,那四棵细的,大赔的几率也很高啊!”
  “哎?怎么能这么说,唐总,你不了解老谢,他可是个实在人!”张路立即说道。
  张路沉吟了一下,“行了,你俩也不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吧,原来一共是三十六万,我顶多让一万,三十五万,最低了!”
  张路看了看唐易,唐易补了一句,“真的不能再降了?”
  老谢很干脆地摇了摇头。唐易又看了看张路。
  “行!”张路踩灭了烟头,“老谢,咱们简单立个字据,我两天之内来交钱砍树!”
  “好!”老谢舒展了眉头,“也不用这么急,咱们字据上就写三天内吧!”说罢,从身上的口袋里掏出了钢笔和一个小本子,“刺啦”撕下两张纸。
  立完了字据,老谢起身,“中午别走啊,到家里尝尝你嫂子做的菜,手艺先不说,起码都是纯天然无污染!”
  中午吃完了饭,临走的时候,老谢又让他俩带了一些自种的水果,开车把他们送回了县城。
  唐易回旅馆睡了一觉,迷迷糊糊刚要醒来的时候,听到房门传来了敲门声,揉着眼睛开门一看,居然是张路,手里还拿着一把简易线锯。
  “在你房间里开开那块木料,看看到底有多么不一般!”关上房门以后,老谢兴奋说道。
  “你去买锯了啊?”唐易哭笑不得。
  “这种线锯可折叠,很便携。我出门,行李箱里必带三样东西,简易线锯,砂纸,酒精棉球!”张路笑道。
  唐易也笑了起来,“不亏是专业做木料的!”
  这线锯,自然是为了锯料观察,砂纸,为了磨料观察。而酒精棉球,是为了擦料观察,看看有没有染色。
  说到这酒精棉球,有不少文玩爱好者用来鉴定小叶紫檀,要点很简单,在酒精棉球擦出红色,就是真的。
  入门的眼力达不到,光靠看不容易分辨真假,这办法倒是简便可行。但是,其实并不科学。为什么呢?因为“见红”的原理是酒精的溶解作用,木料中的红色素溶解于酒精,所以才能“见红”。
  除了小叶紫檀,很多类似的品种也能“见红”,就拿模样最相像的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来说,照样能擦出红色!


第773章 姚黄魏紫
  所以,带酒精棉球用以鉴定小叶紫檀,照样有吃药的可能。
  但是,用酒精棉球,却能看出木料是不是被染过色!
  不同的木料,观察方法不一样。仍旧拿小叶紫檀来说,用酒精棉球擦了,棉球沾染橘红色,木料被擦部分也会变色,而等酒精挥发完毕,木料被擦拭的部分恢复如常。如果不能恢复,那就很可能有问题了。
  见张路兴致这么高,唐易拎起编织袋,取出木料,又把编织袋垫在凳子上,“好吧,你来过把瘾。”
  张路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摁住了三角疙瘩,“从一股分叉的地方,先锯薄薄一片,行吧?”
  “不用,你从分叉的地方斜着往下,哎,对了,就是这个地方,估计就能露出来了!”唐易在一边比划了一下。
  “好!”张路马上就“沙沙”开始锯了起来。这线锯别看是简易的,但是质量却很好,也很锋利,很快,一块木料落下。
  拂去锯末,看着露出的一小片纹路,张路的眼睛登时睁得很大,“瘿木?居然出了瘿木!”
  之前介绍过,瘿木又叫影子木,不是单指某种木材,而是所有的树木的瘤疤。
  瘿木是树木伤病增生的结果,其实,就是木料的一种变态。
  这变态所产生的美,往往是艺术美学的最高等级,比如瘦金体,和正常的书法比,笔画细瘦成那样儿,不是变态是什么?但却又美感十足。比如金鱼,就是正常的鱼变态而成的样貌,偏偏满足了观赏所需要的美感。
  瘿木也是如此。变态的瘤疤所形成的特殊花纹,往往具有极强的美感,让钟爱木料纹路的人趋之若鹜。
  瘿木瘤疤,有大有小,根部居多,树干也会有,不过一般偏小。瘿木一般会突出出来,形成一个大疙瘩;也有不突出的,但是从外表也能看出特征。
  但是,张路做木料生意这么多年,却从没见过,如这棵海黄这般,在树干分叉的木质内部出现的瘿木,却没有丝毫表征。
  “怪不得根部有点儿格,树干有点儿格,其他地方都没了,敢情这格都出在这里了,和瘤疤融为一体了!”张路一边说,又一边锯下了一片,瘿木露出了更多。
  这下子,彻底看清楚了,这纹路也太漂亮了!很难形容,就好似一幅抽象派的画作,图案甚至有点儿诡异,但是又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海黄的纹路,是很多人喜欢的重点,比如鬼脸,对眼,波浪,等等。而瘿木的纹理,无疑在此基础上更胜一筹。而且海黄瘿木的质地很细腻,配合强烈的纹路美感,这种木料的确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海黄瘿木也有个通病,就是容易开裂。毕竟是瘤疤,有些地方密度不均,容易开裂也是在所难免。
  但是这一块,从露出的情况来看,没有任何裂纹!致密,均匀,细腻。
  张路干脆扎起了袖子,就在房间里吭哧吭哧继续锯了起来。
  唐易也不阻拦,点了一支烟看着。
  锯完了之后,张路又跑回房间,拿来了一个小工具箱,里面有刻刀,有砂纸,接着又鼓捣起来。
  最终,一个大致如同足球大小的、不规则的海黄花梨瘿木,完全展现在两人眼前。
  这时,唐易房间里已经是一地木块,碎皮,锯末。
  但是两人都没有收拾,也没有开窗通风,都是紧紧盯着这块木料。
  太美了!不仅仅是因为花纹。花纹毕竟是天然的,抽象的,虽然有强烈美感,也不会让两人如此入神。
  最美的,是这块木料形成花纹的颜色!最开始颜色其实已经露出来了,却没有这样大面积地刺激眼球!
  黄如蒸栗刚出锅,紫如葡萄抹了油!这是张路直观的感受。俗了点儿,却是张路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的。
  而唐易,脑子里则一下子冒出了一个词儿:姚黄魏紫!
  当然了,这个词儿是形容名贵的花卉。姚黄是指一种黄花牡丹,出自姚家,魏紫是指一种紫红牡丹,出自魏家,原来是说宋代洛阳的两个牡丹名种,后来泛指名贵花卉。
  但是,用这个词儿来形容这块海黄瘿木的颜色,却让人有种很贴切的感觉,不仅仅有美感,而且很高端。
  “五百块钱!一开始我还以为你不想白看,在老谢和阿奇面前抖抖面子呢!后来才觉得不对劲儿,但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是这么一块极品!”张路喃喃说道。
  唐易见过的宝贝太多了,很快就回过神儿来,“我也没想到颜色会这样,只是感觉可能出格,而且可能是瘿木!”的确,他看到的光影是黑白的,只能感到有格,是瘿木那种纹路,却看不出颜色。
  “幸亏我听了你的!唐总啊唐总,你简直神了啊!看来,那棵粗的海黄,的确能出四五百斤的好料子!”张路轻轻晃动脑袋,嘴上这么说,眼神中却还是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我只是靠感觉。”
  “只有绝顶高手,才会只靠感觉!”张路一边说,一边拿起这块海黄瘿木左看右看。他心里,其实是把唐易说的感觉,认定成了秘技。这种神乎其神的秘技,他也不指望唐易能告诉他,所以直接没多问。
  而且,告不告诉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很幸运地拉住了唐易,唐易也同意了和他合作!
  “这料子你拿回去加工吧。做什么好,你看着来就行,赚了钱,对半分。不过,我得摆到我店里卖,作为大批量木器生意的开门红!”唐易笑道。
  “怎么能对半分呢?这块,我免费帮你设计加工,不要钱!”张路连忙说道。此时,他已经知道,如果继续和唐易合作,这点儿利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远的利益。这个人,这种眼力,那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
  “甭那么客气。”唐易递给张路一支烟,又去开了窗透透气,“这样吧,你先加工,加工好了再说,既然合作,来日方长嘛!”
  两人又在房间里聊了一会儿,张路便出去联系货车和砍伐工人去了,按照他的想法,肯定是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把树拉到县城,接着走物流运回杭城。
  当晚,张路在床上辗转反侧,他主要是在考虑一件事情,只不过这件事有点儿左右为难,想了很久也没下定决心。


第774章 花纹一般
  张路想的是,唐易这个人简直太神了!他有点儿后悔,之前提出了互设分店这个法子。如此合作,力度恐怕还是太小,紧密度也不够。
  那,能不能把自己的千路木器店,变成阁宝多的一个分店呢?
  但是,这千路木器店,虽说不是祖传的家业,却也有他父亲开木器作坊的底子,他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经营,二十多岁就独当一面,如今已经十几年了,就这么放弃,实在又不甘心。
  可再反过来想,就现在见识到的唐易的眼力和能力,如果把自家产业改成阁宝多木器店,或者是木器公司,发展前途很可能会比“千路木器”要好!
  以后阁宝多如果做得很大,大到一定规模,自己哪怕只是在阁宝多的木器项目里独当一面,那也是不小的成就。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那就是唐易在古玩圈目前是个什么档次,人脉情况怎么样。
  张路昏昏沉沉睡去之前,想着先拿下这五棵树吧,回头再托人打听!
  第二天一早,张路被雇来的工人的电话吵醒。
  一辆货车,四个工人。货车的驾驶室是三人座,本来准备的是,一个工人开车,唐易和张路坐驾驶室,其他三个工人坐车斗。
  “我想坐车斗。”唐易突然笑着说,“宽敞,舒服。”
  张路一愣,心想唐易的底细他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唐易怎么说也算个富人,能甘心坐车斗,的确出乎他的意料。就算驾驶室有点儿挤,不太舒服,那么再包辆车就是了,这能花几个钱?
  “别误会,我不是为了省钱,我就是没坐过车斗,正好试试。”唐易见张路面色有变,又笑着解释了一句。
  “那好!我也和你坐车斗!”张路不知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两人真就和其中一个工人一起爬上了车斗,幸亏车斗里有小马扎,不过还有电锯,绳子,镐头等工具,着实也够脏乱的。
  张路早就联系好了老谢,货车直接开到了山坡入口。而老谢,也在那里等着了。
  到了海黄所在的树林,老谢笑着问道,“先来哪棵?”
  “那棵粗的留到最后!”张路看了一眼唐易。
  唐易点点头,“是啊!”
  这个顺序,他们之前没商量,不过,两个人都是明白人,肯定不能先砍粗的。上来就出格,而且大赚,老谢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何必呢?
  唐易和张路对视了一眼,先选中了最不看好的一棵细的,也没有刨根,直接让工人从底部锯断。
  居然是个空心!
  海黄也有空心,一般是白料当中,贴着薄薄的格。有的,干脆连格都没有。
  这么薄一层格,又不是买纸,其实和牙签没啥大区别,都不能用。赌废了。
  张路一边指挥工人继续朝另一棵树下锯,一边对唐易说道,“现在木料市场,有的黑心卖家会用木料和胶,将空心补上,而且补得很高明,从断面根本看不出来,切开可就亏大了!”
  唐易笑笑,应了句,“哪一行的水也不浅。”这种事儿,他虽然没听说过,但是比起古玩行里的做旧作伪,太小儿科了!
  第二棵和第三棵细的树,大体被“调教”了一下,全白料。
  在开刨最后一棵细的树的时候,张路对老谢苦笑一声,“这一会儿工夫,已经净赔十八万了!”
  老谢尴尬地笑笑,“说不定那棵最粗的,一把就回来了!”
  “那借你吉言了!”张路拱拱手。
  “有格!”抛断树根的时候,老谢喊了一声。
  这棵树的确出了格,还是油梨,质量算是中上,不过不多,综合重量,也就是五六万的料子。
  “得,这棵就算不赔不赚,还是净赔18万!”张路又来了一句。
  “这倒是省事儿了,要是全赌中了,岂不是得让工人师傅多搬三棵树?”唐易笑着递给张路和老谢各一支烟。
  老谢这次嘿嘿笑了笑,接过烟,没说话。他也没什么话可说了,最粗的一把赚回来,已经说过了。
  明明知道最粗的能赚,却偏偏留到最后,而且一副吃了亏、下一步又没准儿的样子。如果是一般的生意,肯定没人这么干。
  不过,唐易是古玩行的人,张路也算混过古玩圈。这古玩行的买卖,常常是捡了大漏,却喊着吃亏,明明赚了几百万,却还在讲几百块的价儿。
  这道理,不仅仅是因为古玩行没有明码实价,各人的眼力参差不齐,加上钱财的诱惑,所以得防着点儿。
  还在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也算是行里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气。那就是,你在东西上吃了亏,你在钱上吃了亏,不能再让你心里难受。我捡了漏儿高兴,你打了眼也得想法儿让你高兴,这叫一笔买卖两头乐。
  换过来说,卖家也这样,一件东西明明赚了一万,临走的时候还得吆喝一句,“唉,你赶上好时候,我这就图开个张,就赚你一百块钱!”
  你也可以把这种风气理解为自私和欺骗。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种风气,很多买卖的气氛的确是很好。
  说着说着,众人就走到了最粗的那棵树跟前。
  这棵树,四个工人都上了阵,在张路的指挥下,先从树根刨起。
  不过,断根处并没有出格。老谢心里有点儿不爽,虽然不管出不出格,他赚的钱都是那些,但是人家眼睁睁在你地头上大大赔上一笔,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锯掉根部之后,老谢的眼睛就直了,因为除了薄薄的一层树皮,这里面居然是满格!
  再切掉树头,依然满格!
  这时候,老谢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羡慕嫉妒恨一下子就起来了,嘴里酸溜溜说道,“我说吧,这棵最粗的一下子就赚回来了!”
  这是棵能出板材做家具的大料,肯定得整根运走,张路没多说,继续指挥工人在切下的根部和接近树干的部分锯料,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老谢盯着切面看了一会儿,突然又有点儿高兴,“哎呀,这花纹不明显,而且太一般了,不然可真是大赚了!”


第775章 沉水油料
  一开始人家赔了,他有点儿不爽;结果看到人家赚了,立即是羡慕嫉妒恨;细瞅,人家不能大赚,他又高兴了。这心理一波三折,说白了,脱不了一个“贪”字。看到人家赔,是怕自己赚了钱背后挨骂,想舒舒服服赚钱,也是一种贪。
  张路心里冷笑一声,这老谢就算常跑木料市场,却还是摆脱不了外行的水准,只知道看花纹。花纹固然重要,但木质才是根本,尤其是能出板材的大料。
  这树干一切开,他就闻到了一股不一般的香味儿。
  海南黄花梨,只是民间俗称,学名降香黄檀。因为他有一股降香味儿。什么是降香味儿?这个很难说清楚,味道在刚切开料的时候最明显,似乎有点儿辛辣,却浓郁醇和,又有点儿缥缈的感觉。
  这文字很难形容,就算两个人一起闻同一块木料,恐怕说出来的描述也不会一样,总之,这是一种非常耐闻的香味儿。
  不同品质的海黄,香味儿是不一样的,新料和老料,油梨和糠梨,刚切开的和放置时间长的,香味儿都不一样。
  高手,从香味儿中,甚至能判断海黄的品质。
  张路闻了这股香味儿,就知道这根海黄料的油性很足。
  从切面来看,花纹的确是一般。而所谓的一般,其实就是因为不明显造成的,细密,柔顺,没有起伏漂亮的图案。
  但,这也意味着,密度不是一般的好!
  这根海黄,是名副其实的“沤山格”。而树龄,之前也被低估了。
  沤山格,是琼岛人对最好的海黄心材的称呼。大体意思就是“沤”在山里土里很久了,所以才能出经典好料。
  “是啊,花纹确实一般。”张路心里冷笑,面上微笑,“好在够大,做家具合适。”
  老谢点点头,“今儿算是一起发财了!”
  唐易心想,就这密度,在海黄里算罕见的了,那可不止四五百斤了,重量有可能多两成左右。
  协助工人们捆扎、搬运的时候,老谢也感觉到了,实际分量比目测的还要重。
  “剩下的树,能出的时候别忘了通知我啊!”临走的时候,张路真的塞给老谢一个大红包。
  “必须的!”老谢乐滋滋。这种事儿,当然是固定一个买主最好。
  张路已经提前联系好了物流公司,一粗一细两根木料,连同一些小料打包,直接送到了物流公司。处理完毕之后,张路和唐易则直接又包车返回了琼岛省会。
  “这老谢光知道花纹,却不知道这根料子如此罕见的密度和油性,比花纹好的还稀罕!”路上,张路对唐易说道。
  “沉水油料,确实比好花纹还难得。”唐易笑道。
  如果把水的密度看作是1,那么海黄木料的气干密度,一般在0。9左右,所以是不沉水的。这也被一些入门者作为区别海黄和紫檀柳的办法,因为紫檀柳密度偏大,一般情况下沉水。
  只有极少数密度大的海黄老料油料,才能沉水。海黄的密度和油性密不可分,密度大的,油性一般也大,油性大的木料,不管是做家具还是做珠子,效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痴迷海黄,都是从花纹开始的。花纹好的当然漂亮,但是如果因为花纹放弃了密度和油性,有点儿舍本逐末了!”张路叹道。
  “现在和田玉市场也有很多人有这个情况。喜欢艳丽的皮色,却忽略了玉质本身。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市场就是这样。”
  张路递给唐易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